『壹』 安妮·海瑟薇穿一襲珍珠裙亮相紐約電影節,她的形象氣質適合哪類角色
安妮·海瑟薇出席電影節的時候,身穿奢華品牌高定禮服,整個人看起來不僅非常有女神氣質,而且還很高端大氣。安妮·海瑟薇的形象氣質是非常多樣化的,無論是清新甜美的角色,還是氣場十足的女強人角色她都能夠輕松駕馭。不過從安妮·海瑟薇眾多影視作品中,小編還是更加喜歡她甜美一些的角色。
安妮·海瑟薇並沒有上他的影迷們失望,除了這種傻白甜劇本她還出演了很多其他影視作品。其中讓小編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安妮·海瑟薇在《蝙蝠俠:黑暗騎士》裡面的貓女角色,這個角色顛覆了她之前的所有形象,整個人氣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非常喜歡。
『貳』 今年奧斯卡誰拿了最佳女主角
是女王里的海倫米倫
姓名:海倫·米倫
性別:女
原名:
英文名:Helen Mirren
生日:1946年7月26日
星座:獅子座
國籍:英國
地域:歐美
身高:163cm
血型:
三圍:
嗜好:
生平介紹:祖父是白俄羅斯的移民,年輕時為了取悅家人而念教育學院,但她真正喜愛的是表演,在周末假日參加國立青年劇院的演出。1965年主演舞台劇《埃及艷後》,因表現出色而在兩年後加入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同一年,她也開始演出電影,自此在大西洋兩岸的影劇圈奔忙,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1994年以《瘋狂喬治王》獲戛納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從而知名度大增,此外,她也演出了不少電視影集。
主要作品:《午夜牛郎》、《歸家》、《暴走列車》
《熱力》、《全民公敵》、《高斯弗庄園》
獲獎情況:2002年因《高斯弗庄園》獲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2年因《高斯弗庄園》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1999年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電視劇類)
2002年《女王》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得主
2002年《高斯弗庄園》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2年《高斯弗庄園》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海倫-米林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女演員一,演繹過大量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主角。她主演的電視系列劇《頭號嫌疑犯》享有國際聲譽。
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為車禍意外身故的消息傳出後,舉世震驚,英國國內更是哀聲一片。悲痛欲絕的民眾對以伊麗莎白女王為首的英國王室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迴避態度十分不滿,一時間群情激憤,反王室的情緒高漲不下,戴妃之死讓英國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而首相托尼·布萊爾剛剛走馬上任就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憤怒的英國民眾,另一方面是竭力維護傳統、避而不出的英國王室。身處峰頭浪尖、壓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萊爾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撫平民眾的不滿與怨氣,讓女王與人民的關系恢復往日的和睦,同時確立起自己的聲望和威信。
關於導演
本片導演史蒂芬·弗萊爾斯也非池中之物,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就憑借敏銳的視覺意識和引人入勝的敘事能力晉升為英國一流導演。由於他本人非常愛好表演,早年還在倫敦的皇家宮廷劇院參與舞台劇演出,所以他的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表演細膩、對白詼諧幽默,並具有一種強大的真實感和吸引力。在他的導演生涯中,多次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家中的櫥櫃上還放著憑借《危險關系》贏來的法國愷撒獎、和憑借《非戀不可》獲得的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因此,他執導《女王》,令人信心十足。
關於演員
要扮演伊麗莎白女王、英國首相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選擇演員是至關重要的。本片的「女王大人」,正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海倫·米倫。她上一次扮演貴族的經歷,是在《瘋狂喬治王》中扮演喬治三世忠心耿耿的皇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之後依靠在羅伯特·奧爾特曼執導的影片《高斯福特庄園》中扮演的角色,米倫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2003年的《日歷女郎》讓米倫紅遍了歐美大陸。
關於影片
已往的傳記電影總是紀念一些已經遠去的名人,而本片的兩位主人公都舒舒服服地過著他們的好日子。伊麗莎白女王前幾個月剛度過了她的八十大壽,布萊爾依舊為國事忙得不可開交。史蒂芬·弗萊爾斯之所以會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伊麗莎白女王非常注重隱私,從不接受任何媒體的專訪。人民不了解這位他們敬愛的女王,尤其在1997年黛安娜王妃事件後,她表現出的疏遠更是讓人不能理解。還原這一特定時期的環境下女王的生活和困擾,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導演史蒂芬·弗雷爾斯是各大電影節的常客,紐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都印證過他的光輝成就,而2005年由朱迪·丹奇主演的《裸體舞台》在奧斯卡更是榮獲多項提名。史蒂芬·弗雷爾斯的作品有著濃烈正宗的英國血統,無論是關注利物浦底層生活的《萊姆》或是剖析上流社會與媒體失常的微妙關系的《女王》,他都在用一種英國本土的語言解釋著他的國家。電影的角色也毫不例外均由英國本土演員擔任,而《女王》中出演伊麗莎白二世的海倫把大眾熟知的英女王演繹得神形兼備,即符合大眾視野中的女王印象也展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貴族領袖形象。
『叄』 西貝爾·凱基莉的介紹
西貝爾·凱基莉(Sibel Kekilli),1980年6月16日出生於德國,土耳其裔德國影視演員。2004年主演電影《勇往直前》並獲得2010年德國電影獎勞拉獎最佳女主角和新人獎。2010年領銜主演電影《當我們離開》,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屆薩累國際婦女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稱號1、第九屆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2011年加入電視劇《權力的游戲》,因飾演Shae一角而被觀眾所熟悉。
『肆』 秦海路簡介
中文名: 秦海璐
外文名: Amanda
別名: 璐璐
國籍: 中國香港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
出生日期: 1978年8月11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經紀公司: 北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榴槤飄飄、愛情呼叫轉移、我不是北京人、鋼的琴、到阜陽六百里等
主要成就: 青年電影手冊華語年度最佳女演員
主要成就: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
提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歐亞國際電影節主單元評委
紐約中國電影節傑出藝人獎
身高/體重: 165cm/48kg
工作單位: 中國國家話劇院
星座: 獅子座
血型: A型
姓名:秦海璐
性別:女
語言:粵語、普通話、英語
生日:1978年 8月11日
星座:獅子座
婚姻狀況:未婚
粉絲名:海馬
最喜歡的書:張愛玲小說
最喜歡的發型:長卷發
最常穿的服裝顏色:白色、黑色
最喜歡的穿著:休閑寬松
最喜歡的裝飾搭配:耳環、項鏈、包包
最喜歡的度假地方:海邊
最喜歡的減壓方式:聽音樂、度假
最喜歡的修身搭配:清淡飲食搭配anslim植提纖
最欣賞的電影人:王家衛、張曼玉、梁朝偉
編輯本段演藝經歷1990年考入遼寧省營口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專業,主攻刀馬花旦。
1996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與章子怡、袁泉、劉燁同學。
1996年17歲的她便已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舞台劇。主要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費加羅的婚禮》、《靈魂拒葬》,在校學習期間與香港著名導演陳果合作。拍攝了她平生的第一部電影《榴槤飄飄》,並入圍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
秦海璐寫真及生活照片(18張)2000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2000年她結束大學生涯的同時,秦海璐因這部電影一舉奪得第六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第七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第三十八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員獎。
2002年又因電影《像雞毛一樣飛》獲得瑞士洛伽諾電影節特別嘉許獎。
2004年她主演的電影《冬至》又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和韓國釜山電影節。
2005年,秦海璐把工作重心轉向音樂,簽約SONY BMG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一張個人音樂專集,入市僅一個月,秦海璐以每天一萬張的驚人銷量榮登唱片銷量冠軍。
2007年她又以電影《父子》入選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迄今為止,秦海璐已出演了二十部余電影,而諸多的電影成績讓秦海璐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迅速成為了在國際影壇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演員。
秦海璐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並就讀於POLIMODA時尚學院。
2011年和天王巨星劉德華、葉德嫻合作演出《桃姐》自桃姐2012年3月8日上映以來票房取得上億並且獲得多項大獎秦海璐幾乎被很多人熟知,使得近幾年秦海璐人氣逐年上升,已經紅到兩岸三地。
秦海璐,中國大陸女演員。中戲96級畢業,和章子怡、梅婷、胡靜、曾黎、傅晶、袁泉並稱「七朵金花」。1978年8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九歲開始在營口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表演,主攻刀馬旦,14歲隨中國文化友好訪問團出訪日本26個城市,其演出的京劇梅派代表劇《天女散花》中所使用的長綢至今仍保持著中國最長的記錄。在演藝方面,她憑借《榴槤飄飄》的精彩表演榮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後,憑借《鋼的琴》獲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8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影後。著有專輯《幸福回味》、《單行線》。
『伍』 黑寡婦是什麼星座,斯嘉麗·約翰遜個人資料
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1984年11月22日生於紐約,美國女演員。
中文名
斯嘉麗·約翰遜
外文名
Scarlett Johansson
別名
史嘉莉·祖安遜(香港譯)、史嘉蕾·喬韓森(台灣譯)
國籍
美國
血型
O型
身高
160cm
體重
48kg
出生地
美國紐約
出生日期
1984年11月22日
職業
演員
代表作品
《她》、《迷失東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鋼鐵俠2》、《復仇者聯盟》、《攻殼機動隊》
主要成就
羅馬電影節影後
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獨立精神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陸』 演員張震
電影作品:
1980年
《三角習題》
導演:宋相如
出演:小健
1986
《暗夜》(Dark Night)
導演:但漢章
出演:黃承德
1991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導演:楊德昌
出演:小四(張震)
1996年
《麻將》(Mahjong)
導演:楊德昌
出演:香港
1997年
《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
導演:王家衛
出演:小張(張宛)
1999年
《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導演:李安
出演:羅小虎
2000年
《愛你愛我》(Betelnut Beauty)
導演:林正盛
出演:小風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Flyin Dance)
導演:金國釗
出演:阿泰
2002年
《天下無雙》(Chinese Odyssey)
導演:劉鎮偉
出演:正德皇帝
2003年
《地下鐵》(Subway)
導演:馬偉豪
出演:鍾程
2004年
《2046》
導演:王家衛
出演:cc1966/樂手
《愛神》(Eros)
導演:王家衛
出演:裁縫小張
2005年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導演:侯孝賢
出演:當兵少年/文人/震
《吳清源》(The Go Master)
導演:田壯壯
出演:吳清源
《詭絲》(Silk)
導演:蘇照彬
出演:葉啟東
2007年
《天堂口》(Blood Brothers)
導演:陳奕利
出演:馬克
《呼吸》(窒息情慾)(原名:숨)(Breath)
導演:金基德
出演:張震
《電姬館》(The Electric Princess House)
導演:侯孝賢
出演:軍官
《消失在遠空中》(原名:遠くの空に消えた)(Into The Faraway Sky)
導演:行定勛
出演:史密斯提督
2008年
《深海尋人》(Missing)
導演:徐克
出演:Simon
《停車》(車位)(Parking)
導演:鍾孟宏
出演:陳莫
《赤壁》(Red Cliff)
導演:吳宇森
出演:孫權
2009年
《1949》
導演:吳宇森
《聶隱娘》
導演:侯孝賢
其它作品
1986年
《木偶奇遇記》舞台劇
導演:蔡明亮
2001年
韓國Brown Eyes《Already A Year》《Bit by bit》MV
監制:王家衛
2002年
美國DJ Shadow《Six Days》MV
導演 :王家衛
2003年
美國迪斯尼《辛巴達七海傳奇》為辛巴達配音
2004年
《攝氏零度春光再現》紀錄片
導演:關本良、李業華
2007年
《My Blueberry Nights》為Jude Law配音
導演:王家衛
廣告代言
《Paul&Shark》
《Lacoste》
《キリン一番榨り生ビール》
《YAMAHA》
《STIMOROL Chewing Gum》
《Hydrobalance水平衡》
《Emphasis Jewellery》
《森永ウイタ-inゼりー》
個人榮譽
1991年
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6年
角逐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麻將》)
1997年
角逐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春光乍泄》)
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春光乍泄》)
2001年
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卧虎藏龍》)
角逐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愛你愛我》)
2005年
角逐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男主角」(《最好的時光》)
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好的時光》)
2006年
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吳清源》)
角逐義大利羅馬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男主角」(《吳清源》)
2007年
提名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吳清源》)
角逐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窒息情慾》)
2008年
榮獲日本大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吳清源》)
電影獎項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年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
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錄音」提名
東京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大獎」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亞太影展「最佳影片」
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導演」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1992年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1993年
Kinema Junpo大獎「最佳外語片導演」
2008年
舊金山亞美電影節
丹麥拿特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麻將》
1996年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紐約電影節
2008年
舊金山亞美電影節
丹麥拿特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春光乍泄》
1997年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棕櫚」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
金馬獎「最佳攝影」
「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音效」提名
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紐約電影節
1998年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美國坦帕同性戀電影節(Tampa Inter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Film Festival)
1999年
美國羅徹斯特同性戀電影節(Rochester ImageOut Lesbian and Gay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冰島雷克雅末電影節(Reykjavik Film Festival)
2007年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最難忘電影獎」
《卧虎藏龍》
2000年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電影音樂」、「最佳視覺特效」、「最佳動作指導」、「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提名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放映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第一大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動作設計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最佳音響效果獎」、「專業精神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接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提名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配角獎」、「年度十大華語片」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葛萊美獎「最佳電影配樂」
亞美影視獎「最佳好萊塢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
美國獨立精神製片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倫敦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 」、「最佳攝影」、「最佳配樂」
MTV電影獎「最佳武打」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
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最佳攝影」
全美衛星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東南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女配角」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影展
美國紐約國際電影節閉幕片
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觀摩單元
英國倫敦電影節
冰島雷克雅末電影節(Reykjavik Film Festival)
匈牙利鐵達尼國際電影節(Titanic International Filmpresence Festival)
美國奧斯汀電影節(Austin Film Festival)
比利時Flanders國際電影節(Flander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挪威卑爾根國際電影節(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波蘭Camerimage電影節(Camerimage Film Festival)
台北金馬影展
2001年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配樂」
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
美國製片工會「年度最佳製作」
美國編劇工會「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丹麥羅勃特電影節(Robert Festival)
挪威Filmquart電影節(Filmquart Film Festival)
香港國際電影節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愛你愛我》
2001年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幕獎 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日本福岡亞洲影展華語電影專題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澳洲布理斯班電影節(Brisbane Film Festival)
比利時Flanders國際電影節
芬蘭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2年
美國舊金山亞美電影節
義大利電影節
《天下無雙》
2002年
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亞太影展競賽單元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倫敦電影節
2003年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觀摩單元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樂」提名
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
莫斯科電影節
捷克Karlovy電影節(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挪威卑爾根國際電影節(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4年
挪威Tromso國際電影節(Tromsø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密爾瓦基國際電影節(Milwauke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
BERGEN國際電影節(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聖劉易斯國際電影節(St. Loui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46》
2004年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棕櫚」提名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芝加哥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提名
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效」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
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
Chlotrudis大獎「最佳視覺設計」
Chlotrudis大獎「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女配角」
歐洲電影大獎「最佳非歐洲電影」
西班牙巴塞隆拿聖喬帝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
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西班牙編劇協會「最佳外語片」提名
巴西電影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David di Donatello大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英國導演工會「傑出外語片」提名
釜山國際電影節
Valladolid國際電影節(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攝影」
倫敦電影節
2005年
紐約影評人協會電影獎「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電影獎「最佳美術設計」
Mainichi大獎「最佳外語片」
Sant Jordi大獎「最佳外語片」
全美衛星大獎「傑出外語片」、「傑出攝影」提名
Thessaloniki國際電影節
曼谷國際電影節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澳洲阿德雷得電影節(Adelaide Film Festival)
保加利亞索非亞電影節(Sofia Film Festival)
捷克Febio電影節(Febio Film Festival)
伊斯坦堡電影節
美國Tribeca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
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洛杉磯國際電影節
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墨西哥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 Contemporáneo de la Ciudad de México)
2006年
在線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提名
羅勃特電影大獎「最佳非美國電影」提名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電影獎「最佳攝影」
Argentinean影評協會「銀鷹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Argentinea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廣播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提名(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愛神》
2004年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05年
金馬獎「最佳短片」提名
巴黎電影節
歐洲電影節(European Film Festival)
《最好的時光》
2005年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棕櫚」提名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黑澤明獎」
希臘鐵撒隆尼卡電影節傑出成就「金亞力山大獎」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最佳台灣電影」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剪輯」提名
金馬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片
Telluride電影節(Telluride Film Festival)
香港亞洲電影節
紐約電影節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倫敦國際電影節
奧地利國際電影節
羅馬國際電影節
美國落磯山國際電影節
Thessalonik國際電影節(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伊斯坦堡電影節(Istanbul Film Festival)
印第安納波里國際電影節(Indianapoli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芬蘭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芬蘭午夜太陽國際電影節(Midnight Sun Film Festival)
2006 年
香港電影大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耶烈萬國際電影節「金杏獎 最佳影片」
荷蘭鹿特丹Reflections單元(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詭絲》
2004年
新聞局電影輔導金1300萬元
優良劇本專業組首獎
2006年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正式單元
金馬獎「最佳視覺設計」
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
夏威夷國際影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片及亞洲之風單元
2007年
比利時國際奇幻電影節
愛沙尼亞Haapsalu奇幻電影節(Haapsalu Horror and Fantasy Film Festival)
荷蘭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Amsterdam Fantastic Film Festival)
《吳清源》
2006年
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美術設計」提名
紐約電影節
金馬國際電影節
義大利羅馬電影節競賽單元
2007年
日本大阪電影節「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受關注導演」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提名
香港國際電影節
法國Deauville電影節(Deauville Asian Film Festival)
土耳其安卡拉國際電影節(Ankar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曼谷國際電影節
Cinemanila國際電影節
墨西哥國際電影節(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天堂口》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閉幕片
義大利Queer Lion斷臂獅同志電影節競賽單元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舊金山亞美電影節
《呼吸》
2007年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棕櫚」提名
香港亞洲電影節
美國Palm Springs國際電影節
美國Portland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
捷克卡羅維瓦利影展
英國愛丁堡影展
2008年
義大利Korea Film Fest閉幕片
葡萄牙Porto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
Belgrade國際電影節
音樂作品
1996年
《張震就是張震》
發行公司:豐華唱片
曲目
1.無法逃避
2.下雨
3.箱子
4.你
5.無法逃避(卡拉OK版)
1996年
《一走了之》
發行公司:豐華唱片
曲目
1.一走了之
2.只想讓你美麗
3.真相大白
4.下雨
5.無法逃避
6.打擾了你 對不起
7.早熟
8.你
9.箱子呢
10.無能為力
公益活動
董氏基金會《憂郁青年向陽計畫》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浮萍兒30圓愛》
McDonald's Corporation《手牽手 寶貝小麥芽》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國際兒童日》《一日誌工》
『柒』 斯琴高娃個人簡歷
斯琴高娃,1950年1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瑞士籍華裔女演員 。
1979年,主演戰爭片《歸心似箭》而正式出道 。1983年,憑借劇情片《駱駝祥子》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
1985年,憑借文藝片《似水流年》獲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成為第一位獲得金像獎的大陸女演員 。1993年,主演劇情片《香魂女》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本人亦憑借該片獲得第33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
1996年,憑借電視劇《黨員二楞媽》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委會特別表演獎 。2001年,主演近代傳奇劇《大宅門》和歷史古裝劇《康熙王朝》 。
2008年,憑借都市劇情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17年,參演電視劇《龍珠傳奇》 。2017年9月10日,主演的年代懷舊劇《平凡歲月》首播 。2017年11月7日,在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頒獎典禮中,盧奇榮獲公益人物獎。
(7)紐約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擴展閱讀
早年經歷
斯琴高娃出身於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父親是老紅軍,建國初期去世,母親吳雲帶姐弟三人回到故鄉寧城縣大城子鎮。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爺和母親學習唱歌、跳舞、繪畫。
1963年她進中學後,以跳「盅碗舞」而在縣城出名,後被推薦參加昭烏達盟舉辦的文藝匯演、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1965年,斯琴高娃被選拔到內蒙古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報幕員。
1976年,27歲的斯琴高娃被長春電影製片廠選中,主演《佔領頌》,扮演一個以零分考入大學的女牧民。但是由於文革的結束,這部片子沒有完成。
『捌』 何超儀紐約影展三片連映,她這次參展的目的是什麼呢
何超儀在現場多次向觀眾道謝,更表示希望能把更多的香港電影帶出去,讓西⽅觀眾認識。
『玖』 楊冪首獲國際最佳女主角獎項,又是個野雞獎
就在今天,楊冪憑借新片《逆時營救》在第50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斬獲最佳女演員獎,收獲首座國際影後獎座。與此同時,該片還拿下了最佳影片獎。網友們一臉懵逼:不會又是個野雞獎吧?
楊冪獲獎
別著急,是不是野雞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獎項的背景: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由休斯敦國際電影協會創辦於1968年,堪稱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與舊金山電影節、紐約電影節並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史帝文‧斯皮爾伯格(史帝芬‧史匹柏)、李安等大導演剛出道時都曾參加過休斯敦電影節並獲獎。
李安
由此看來,說是野雞獎並不客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鼓勵年輕演員」的獎項,要說分量,確實沒有戛納,威尼斯這些獎項含金量高,但也並不是沒有來頭的。
要說野雞獎,一些藝人可沒少拿,也難怪這次大家會對楊冪獲獎產生誤會。
吳亦凡東京獲金鶴獎
咋一看還以為是東京影帝,其實是中國人給中國人頒的獎。這個金鶴獎,是中國電影周在東京電影節展映期間設立的獎項,中國電影周在東京舉辦十周年之際,組委會第一次設立,就給了吳亦凡。
這任性的組委會,你開心就好,愛頒給誰給誰。
一年舉辦四次的華鼎獎
這個野雞獎妥妥的是個分豬肉獎,一年舉辦四次,而且有個奇葩的規則:如頒獎禮現場最高票數者未到,則下一得票者獲選,以此類推。如所有候選人未到,則此獎空缺」,就是誰到誰得,這么流氓的規定也是沒誰了。
這個獎項在16年還引起一個非常大的爭議,在《偽裝者》里的男配王凱居然被推選為最佳男主和《琅琊榜》里的胡歌同台競爭,而作為《偽裝者》里的男主胡歌卻沒入選,引得粉絲們紛紛討伐華鼎獎組委會。
從此以後,這個獎臭名昭著,多家經紀公司藝人都像避瘟神一樣避開這個豬肉獎。
最令人痛心的是,國內有些獎項曾經是非常具有公信力的,沒料到這些年越辦越差,徹底淪為野雞獎。
比如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可謂分量十足。張涵予,李冰冰,鞏俐,陳坤都獲得過次獎項。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09月,在閉幕式頒獎當晚,年輕演員李易峰力壓張譯、段奕宏和夏雨,獲得最佳男配;楊穎贏了姚晨和老牌演員梁靜,拿下最佳女配,讓人大跌眼鏡!
事後,楊穎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星途太坎坷了,要不然肯定能拿個大滿貫。
從這之後,這百花獎算是徹底淪陷了!公信力建立起來難,要毀掉卻只在一念之間。
有些藝人也要有點節操,別什麼獎都拿,本來你沒拿大家還說你挺刻苦努力的,結果虛榮心作怪,恬不知恥地拿了個「大獎」,徹底淪為網友們的笑柄!
『拾』 斯嘉麗·約翰遜是誰,為何結個婚引起這么大轟動
斯嘉麗·約翰遜,1984年11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美國著名女演員,歌手,也是集演技和美貌與一身的好萊塢寵兒。2019年8月,福布斯公布的2019年全球收入最高女演員榜單,斯嘉麗位列第一。引起主演的《復仇者聯盟》系列中的黑寡婦太深入人心,網友都喜歡稱呼她“寡姐“。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對明星給與更多關注,更何況還是著名的女明星。一舉一動往往都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所以,即使是低調結婚,還是引起轟動。
2013年,憑借配音的《她》獲得了第8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影史上首位憑借聲音獲獎的女星 。
2014年2月28日,獲得了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獎 。
2016年,主演《美國隊長3:內戰》。
2017年,主演《攻殼機動隊》。
2018年,主演《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4屆人民選擇獎年度電影女星獎。
2019年4月24日,參演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中國上映 [47] ;10月18日,主演的喜劇戰爭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在全美公映 ;12月,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女演員” ;12月24日,憑借《婚姻故事》獲得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
2020年10月28日,主演的漫威新片《黑寡婦》在英國上映,早於北美11月6日的定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