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常飾演軍人的演員,哪些是真軍人
我們經常能在各種影視里看到飾演軍人的明星。他們將中國軍人身上的勇敢、頑強飾演地淋漓盡致,絲毫沒有違和感。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軍人。那麼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仨「軍人專業戶」是不是真正的軍人吧!
1.段奕宏
是否是軍人:不是
可以說中國演技好的演員,段奕宏肯定算其中之一。他飾演的特種兵,代入感非常強,時常都覺得他就是特種兵。而在《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演技也讓人佩服,角色把握非常好。但是段奕宏卻並沒有當過兵,只能說他真的演技爆炸!
2.李幼斌
是否是軍人:特招入伍
《亮劍》永遠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這部劇里的一眾老戲骨,將軍人身上的特質表現了出來。其中首當其中想到的肯定是李雲龍的扮演者李幼斌。
那麼李幼斌當過兵嘛?其實李幼斌是專業的表演系出身,後來因為軍人演的太好了被特招入了伍,在部隊擔任文職。也算是半個軍人了。他飾演的軍人真的是入木三分。
3.吳京
是否是軍人:不是
前段時間大火的《戰狼2》,讓吳京的名氣也水漲船高。在電影中吳京飾演的中國軍人血氣方剛,看了讓一眾民眾熱血沸騰。其實吳京並不是軍人出身,按道理說應該之前算是武打演員,之前也演過不少經典角色。
不過在拍《戰狼》第一部時,吳京特意去南京軍區學習,接觸了部隊的生活。和軍人們在一起吃住,一起訓練,十分認真。也正是這樣,《戰狼》的口碑票房實現了雙豐收吧!
那麼今天就說到這兒了,大家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哦!
Ⅱ 演員宋春麗多大年齡
宋春麗(195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冀縣,中國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畢業。宋春麗1978年2月結婚,愛人孫維熙現為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自1964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宋春麗就一直是一名部隊文藝工作者,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同時,她還是中國文聯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理事,以及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
現在65歲啦
若君滿意,請採納,O(∩_∩)O謝謝
Ⅲ 有哪些男明星是部隊出身
部隊出身的男明星有楊洋,濮存昕。
你還知道其他演員嗎?
Ⅳ 拍戰爭片的中國男演員有那些
1、張涵予,作品《集結號》
張涵予,中國內地男演員,2008年憑借《集結號》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等獎項。
《集結號》是一部以第二次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唐國強,作品《百團大戰》
唐國強,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導演。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毛澤東特型演員。2015年領銜出演《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講述了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進入最艱難時期,中國陝北延安,在日軍轟炸機頻繁轟炸下,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導人為中國的前途命運憂心忡忡。該片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再現抗戰時期重點戰役而拍攝的影片。
3、胡軍,作品《開羅宣言》
胡軍,中國內地男演員,2015年在電影《開羅宣言》中飾演中國的密碼破譯專家石劍鋒。
《開羅宣言》是由重慶電影集團、北京東方一處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歷史劇情類型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開羅會議前後發生的故事。鈣片是中宣部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投拍的重點影片。
4、劉燁,作品《建軍大業》
劉燁,中國內地著名男演員,2017年主演革命史詩電影《建軍大業》,在片中則飾演開國領袖毛澤東。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5、呂良偉,作品《喋血孤城》
呂良偉,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2010年出演《喋血孤城》中的虎賁部隊師長余程萬。
《喋血孤城》由中國電影集團和湖南楚城影視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是一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抗戰勝利的戰爭題材片。影片以1943年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國民黨第74軍57師八千將士在師長余程萬的帶領下,與三萬精銳日軍展開殊死守城對抗戰的故事。
Ⅳ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演員們後來怎麼樣呢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電影了,它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出品的,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渡江戰役的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領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勝利的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這部影片的演員們幾乎全都已經去世了,只有極個別還在世,但已經是人到暮年了。那麼這些演員在飾演過這部電影之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李連長——孫道臨
孫道臨是我國老一輩藝術家,他出生於1921年,這部電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電影,而他的前一部電影《烏鴉與麻雀》(1949年)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演完《渡江偵察記》之後,他又主演了《南島風雲》、《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經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開始自己導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總統》、《繼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執導的。1988年他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孫道臨曾經於1995年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特別榮譽獎、2000年執導的《詹天佑》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等。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二、吳老貴——齊衡說起齊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於1912年的沈陽,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統治的環境下,在他讀中學的時候,因為日本學生經常嘲弄中國學生,學校卻對日本學生加以袒護,他不堪忍受屈辱,憤而退學。
在九一八事變後,他離開東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但因經濟窘迫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之後他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山東省劇團,參加了《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演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各地劇團演出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齊衡參加了人生第一場電影《聖城記》的拍攝,從此走上了電影演員的道路。後來他加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很多戰爭影片中扮演了各種角色。在《渡江偵察記》這部影片中他飾演的老偵查員吳老貴,成功塑造了一個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最後英勇的獻出自己生命的動人形象。
這部影片被評為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而這部影片中演員一等獎有兩個,其一是孫道臨,另一個就是齊衡。在「溫閣」(諧音)剛開始的時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滿於當時的環境,曾跳入黃浦江自殺,但被好多人救了上來。後來他長期抑鬱,最終患上了腎癌,於1972年病逝,享年60歲。
三、小馬——孫永平
孫永平出生於1930年,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電影中飾演重要角色。
從1964年開始,孫永平轉型幕後,從事導演工作,執導了《大慶戰歌》、《火紅的年代》、《三定樁》、《石油盛開大慶花》、《白蓮花》等經典電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四、周長喜——康泰
現在能記得康泰的人估計也不多了,他出生於1927年,於1985年1月22日突發心肌梗病逝,享年58歲。他1945年進入華北電影公司任演員,在他40年的從藝生涯中,為我們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經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偵察記》、《海魂》、《苦難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難的心》還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而他也曾於1980年獲得第二屆電影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五、楊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國重要的電影演員、導演,他出生於1925年,全國解放之後,他參演了第一部電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飾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後他又參加了多部影片,飾演過工會主任、公方經理、三輪車工人、革命軍人等角色。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員生涯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經典角色。從1975年開始,中叔皇轉型做導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蓮花》就是他和孫永平一起執導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六、參謀長——穆宏
穆宏是我國早期電影演員代表人物,他出生於1920年,於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歲。他是話劇演員、導演出身,曾經自己編排並出演大型話劇《文天祥》。從1948年起,他開始參演電影,在《再相逢》、《子孫萬代》、《萬象寶塔》等影片中飾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國解放後,他除了拍戲之外,還編寫劇本,不過他飾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戲路很寬,好人壞人,正反兩派都能演,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的《南島風雲》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還參演過《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金沙江畔》等經典電影。
七、劉四姐——李玲君
在眾多男演員中,李玲君飾演的女游擊隊長劉四姐可謂是影片中的亮點,她也因此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一枚。李玲君出生於1931年,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自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李玲君又陸續拍攝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
由於年齡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攝完《不夜城》之後,就再也沒參演電影了,而恰巧的是,在這部影片中,她跟孫道臨又一次合作。現如今李玲君已經有20年沒有拍戲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計以後也不會再拍戲了,希望她的身體 健康 ,萬事如意,畢竟當年《渡江偵察記》同劇組的主演們,就只有她老人家還在世了。
這部老電影的導演是湯曉丹,解放前馬來西亞回來的華僑,是個高壽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歲時去世。當年湯導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偵察記》,然後把從電影里所得的個人收益,用來買了架鋼琴給兒子,兒子湯沐海也很爭氣,最終成為一名音樂家。主角孫道臨,是老燕大哲學系出身的高知,在當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氣息,迥異於流行的工農兵形象,大概也算銀幕上知識分子最後的堅守了,但是在渡江偵察記里,他飾演的主角形象並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難忘,塑造的銀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電波》里的男主角李俠。
孫老師逝世於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孫道臨紀念館葉成立開放,真是對老藝術家最好的紀念。渡江偵察記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陳述老先生扮演的敵情報處長,那句「不是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網路間流傳,大概已經影響感染到第四、敵五代人了。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里,玩打仗 游戲 ,別的角色隨意,踢門喊湯「司令到!「的湯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實在是高!」
以及陳老先生演的:「不是我軍無能…」這三個角色必需保留。陳老先生是06年過世的,一代反角啊!後來重拍過一部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也專門請他出場,可惜那是一部爛片,就這一個賣點。老渡江偵察記里主要演員里,最不幸的,應該是齊衡同志,在嗡嗡嗡剛開始的年代,上海電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災區,他就因性格過於耿直,在一開始就氣憤不過,跳了黃浦江,被救起後,也一直鬱郁寡歡,在72年,就早早過世。
現在渡江偵察記劇組的主要演員,唯一還在世的就是已87歲的李玲君,在電影中飾演女游擊隊長劉四姐,這位老奶奶在98年最後一次演電影時,還是和孫道臨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湯導演一樣,成為百歲老人吧!也感謝老電影渡江偵察記,帶我走上痴迷軍事的道路。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年上映的戰爭片。講述的是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這部黑白影片花了導演湯曉丹整整一年創作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影片,獲得八百元勞務費給孩子湯沐買了一架鋼琴。有趣的是,這孩子後來長成了國際樂壇的音樂大師。
孫道臨——飾演李連長 孫永平——飾演小馬 中叔皇——飾演楊威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是由沈曉丹導演,孫道臨、齊衡、陳述等主演,於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銀幕戰爭故事片。該片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前,一支解放軍偵察小分隊,在李連長的帶領下,提前來到江南進行偵察。在當地游擊隊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隊獲得了敵軍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圖並偵察到敵軍突然增加的榴彈炮團的位置。小分隊最終並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地將情報送回至總部的故事。
李連長的扮演者——孫道臨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 敵情報處長的扮演者——陳述
《渡江偵察記》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題材老電影,可以說風靡了幾代人。
因為這部電影太過經典,和「渡江」諧音的現在正當紅的青年演員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偵察記」,而這位杜江,現在是擅長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偵察記》的話,說不定他真的可以來試試孫道臨老師的這個經典的李連長呢。
由於已經是近70年前的電影了,《渡江偵察記》的老藝術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仙逝了。
1、 李連長——孫道臨
當時孫道臨老師33歲,風華正茂,他簡直就是當年銀幕上的男神與偶像般的存在。之後,他還演出過非常多經典的電影。
《家》演大少爺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這部在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經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進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離休年紀的孫道臨沒有閑著,而是開始當導演。
1984年他導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總統》
進入新世紀後,他還以80高齡導演了一部《詹天佑》
孫道臨老師因突發心臟病於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扮演吳老貴,這是偵察班長,是那個時代的暖男。
吳老貴的扮演者齊衡是上影廠演員,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銀幕上非常活躍,先後拍攝了《湖上的斗爭》、《小夥伴》、《阿福尋寶記》、《秋翁遇仙記》、《鐵窗烈火》、《鋼鐵世家》、《地下航線》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後就再也沒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記》
1972年齊衡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扮演小馬,放牛娃小馬是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由當時只有23歲的小山東孫永平扮演。
孫永平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南島風雲》、《老兵新傳》、《51號兵站》等電影中都出演過角色,到了1960年代後,他轉型做起了上影廠的導演。
這是他最後一部導演作品,1980年由著名影星吳海燕主演的《白蓮花》。
2011年11月,孫永平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扮演周長喜,這個角色壯烈犧牲了,當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師後來借調到北影廠,在著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盧嘉川,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21年後,康泰和謝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歲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廣州剛剛拍完電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5歲。
5、中叔皇扮演楊威,一個性格有點急躁的小夥子。
中叔皇老師可以說是當年比較少見的大個子魁梧硬漢演員了,他身高184,氣宇軒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開始當導演,第一部電影是《小將》,當年雲集了很多新人演員,比如後來上影廠著名演員張芝華。
他的最後一部導演作品是一部古裝電視劇《七星鎮二妖》,著名男演員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於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陳述扮演情報處長,這是中國電影中一個經典的反派形象,陳述老師的表演簡直出神入化。
陳述後來成為「反派專業戶」,先後在《鐵道游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等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了多個經典的反派角色。
陳述在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陳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7、李玲君扮演劉四姐
李玲君老師三年後還和孫道臨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檔。
1982年,《渡江偵察記》中的楊威——中叔皇開拍地擔憂《飛來的女婿》,農村題材喜劇片,就找來陳述、李玲君等老搭檔,李玲君扮演的小蘭娘相當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廠的驚險反特片《波斯貓在行動》後就基本上沒出來演過角色了。李玲君老師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長壽。
8、穆宏扮演參謀長,他1957年後去天馬電影製片演員當劇團團長,之後還在上影廠、天馬廠的電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後一部電影是1964年天馬廠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歲。
9、需要說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偵察記》導演湯曉丹和湯化達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過演員幾乎全部換了,只有陳述還保留。
您好,我是文娛小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拍攝於1954年,至今已經有66個年頭了。
《渡江偵察記》中的演員後來都怎樣了呢?
1、孫道臨: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李連長。
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2、齊衡: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吳老貴。
1912年出生於遼寧沈陽,1972年去世,享年60歲。
3、孫永平: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小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東龍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4、康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周長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發心肌梗死猝然離世,享年58歲。
5、中皇叔: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楊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於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6、穆宏: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參謀長。
1920年出生,山東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僅49歲。
7、李玲君: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劉四姐。
1931年6月出生於山東,15歲開始從事文藝。
8、陳述: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情報處長。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歲。
9、崔超明:在《渡江偵察記》中班扮演敵軍長。
1918年出生於廣州,2010年逝世,享年90歲。
10、石靈: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炮兵參謀。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歲。
11、馬驥: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歲。
上述這些演員中,只有劉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還在世,現在也89歲了。
其他的演員們都已經去世了。
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將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獻給了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向他們致敬!
渡江偵察記是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的`,有60多年了,當時的演員們大部份都過世了,只有個別的還在世,是一批優秀的演員,為中國演藝事業作出了非常的貢獻。
《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
這部影片講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准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後,他帶領吳老貴、周長喜、楊威、小馬等迅速過江,並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並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於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敵人惱羞成怒,派遣特務,探明了游擊隊根據地,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正當李連長和江北通話,報告榴彈炮情況時,敵人攻進村子,炮彈擊中了報話機,和江北失去了聯系。李連長只得率隊搶上山頭,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後,就派遣吳老貴和小馬奮勇突圍,乘夜泅渡過江,把這份報告帶給指揮部。他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來到江邊,吳老貴為了掩護小馬過江.和敵人進行頑強戰斗,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筋疲力盡。正當解放軍指揮部為斷了與李連長的聯系而焦急時,小馬把報告送到參謀長手裡。這時,李連長也率領部隊突圍出來,到達江邊青龍山。江南江北都發出信號,預示著總進攻就要開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的渡過長江,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小馬也見到了李連長。偵察英雄們又投入了繼續南進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戰斗任務。
孫道臨——飾(連長) : 中國電影藝術界著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出演了100餘部舞台劇和影視劇,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渡江偵察記》《革命家庭》《51號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為影映事業做貢獻,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歲的中國著名演員、導演孫道臨,因心臟病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孫永平——飾(小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東省龍口市西轉渠村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 [1] 、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並曾在山東軍區文藝培訓隊受訓。1949年底,進上影廠擔任演員,參演作品《 南島風雲 》等。1964年後從事導演工作。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攝影家協會會員、顧問。 孫永平於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崔超明——飾(敵軍長): 生於廣州市,中國電影演員、話劇演員, 1936年 ,畢業於廣州摘石軒書畫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話劇《秦淮月》中飾演配角王隊長,由此登上話劇舞台。同年,在黃宗江編劇、朱瑞鈞導演的話劇《大地》中飾演主角王龍。1954年,參演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渡江偵察記》,在影片中飾演國民黨軍長。崔超明於2010年逝世享年92歲。
《渡江偵察記》連環畫講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軍渡江作戰前夕,為了摸清大江南岸敵軍兵力部署的情況,解放軍某部特派遣一隊偵察兵巧渡長江,進行深入偵察。該連環畫描寫這隊偵察兵在當地游擊隊和群眾的協助下,如何活躍在兵力雄厚、守衛嚴密的敵軍陣地上,完成了偵察任務的經過,歌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機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經典老電影《渡江偵察記》的誕生至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電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連長、周長喜、小馬、吳老貴、女游擊隊長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陳述等等的精彩演繹,給新中國幾代的銀幕觀眾,留下了永遠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電影里的不少藝術家如:孫道臨、陳述
(陳述)
都
(孫道臨)
已經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Ⅵ 在軍事題材影視作品,除了「小庄」谷智鑫,還有哪些被看好的特種兵演員
自2010年《我是特種兵》播出後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特種兵題材的影視作品便如雨後春筍一般開始頻繁出現了。可以說《我是特種兵》這部電視劇開創了特種兵題材影視劇的盛世,而這部劇也讓一批青年演員被大眾所熟悉。
但是,你們千萬不要認為趙荀只能飾演老實人,他在《獵毒人》中的形象有了180度的轉變。趙荀努力增肥,更是一改老實的形象,在戲中飾演了蠍子,這個角色是毒裊,也是一名兇狠的殺手。兩極分化的角色竟然也能讓人絲毫沒有感覺到違和感。以上三位就是備受人看好的特種兵演員,你們還有補充嗎?
Ⅶ 求電影特種部隊的演員名單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General Hawk (霍克)
查寧·塔圖姆 Channing Tatum ....Duke
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 ....The Baroness
李秉憲 Lee Byung-Hun ....白幽靈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醫官(眼鏡蛇指揮官)
克里斯托弗·埃克萊斯頓......戴斯卓(迪斯特羅)
雷·帕克.....蛇眼(面具人)
馬龍·韋恩斯......里柯德(開傘索)
瑞秋·尼科爾斯......斯嘉蕾(紅發女)
Ⅷ 表面是藝人,實際是軍人的10位明星,李幼斌是少將,韓紅差點成將軍
在演藝圈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表面是藝人,實際上是大學教師。
比較為人熟知的就是 何炅 和 黃磊 ,曾經飾演過「萬人迷」的 陳好 目前也已經是中戲的老師。
演藝圈中有著雙重身份的人也不少,除了有的是老師,還有一群人的身份是軍人。
很多人可能很難把軍人和演藝圈的人聯系起來,但 其實有些人不僅是軍人,還有著不低的頭銜呢!
對於閆妮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武林外傳》中操著一口西安方言的客棧老闆娘 佟湘玉。
當年閆妮憑借這個角色一炮而紅,迅速被大家所熟知。
甚至因為這個角色太成功,導致很多人都不記得閆妮的名字,只記得佟湘玉。
自從2005年拍攝《武林外傳》出現在大眾視野,閆妮的演藝事業不說風生水起也算是順風順水。
出演了多部電視劇,並且大多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其主演的電影票房也都有不錯的成績。
閆妮在演藝生涯中憑借著精湛的演技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等。
但閆妮最常出現在熱搜的是身材,已經50歲的人,還保持著很好的身材,簡直羨煞眾人。
她能保持身材的秘訣也許跟她的軍旅生活有關系。
1990年,閆妮順利考進蘭州軍區話劇團,開啟了她的軍旅生活。
後來,又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
畢業後,閆妮進入空軍部門工作,現在是團級幹部。
說起韓紅,耳邊似乎就響起了她高亢的嗓音,那首《青藏高原》真是繞梁三日,餘音不絕。
作為一個歌手,韓紅在歌唱事業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早在1995年,年僅24歲的韓紅就憑借一首《喜馬拉雅》走進人們的視野,並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憑借著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以及獨特的嗓音圈粉無數。
她是最受歡迎的女歌手,是舞台上最亮的星星。
韓紅不僅深受中國歌迷的喜愛,還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她是首位受邀參加托尼獎的中國作曲家。
但除了音樂人,韓紅其實還有一個身份,就是 空軍文工團副團長 ,其於 2009年加入空軍文工團,軍銜為技術5級,授大校銜。
但韓紅在2015年就正式告別部隊,結束了她的軍旅生涯。
雖然在部隊只有6年,但是卻對她日後的行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近幾年韓紅出現在大家視野中的大多是在救災救援中,她熱衷於公益慈善事業,為災區救援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幾乎是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韓紅。
也是多年的軍旅生活讓她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並且時時付諸於行動。
很多人對於孫儷的印象都是從《甄嬛傳》開始的,但其實孫儷2001年就出道了。
2004年,孫儷主演電視劇《玉觀音》,並榮獲最具人氣女演員獎、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十佳演員及春燕獎電視劇優秀女主角等多種獎項。
從那時開始,孫儷就片約不斷,演的電視劇電影均受到觀眾喜愛,並獲得了多種影視獎項。
2012年,憑借《甄嬛傳》迎來事業高峰,不僅入圍 第41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 ,還獲得 國劇盛典最佳女主角 。也是因甄嬛這個角色,粉絲們管孫儷叫「娘娘」。
此後,更是主演了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電視劇,事業上節節攀升。
能在演藝事業上獲得如此的成功得益於孫儷早期的軍旅生涯。
1997年,年僅15歲的孫儷就考入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警備區文工團 當文藝兵。
雖然年紀小,但是孫儷的韌勁一點也不小。
部隊里的訓練異常艱苦,但她硬是抗了下來。
軍隊訓練沒有耽誤她在專業技能上的磨練,憑借著這股韌勁,孫儷最終脫穎而出,屢次在文工團中獲得大獎,被評為優秀文藝兵。
這段軍旅生活是孫儷日後成就的基礎。
2000年,孫儷退伍並進入了上海銀都藝術學校學習,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對於洪劍濤這個名字,很多小夥伴可能不是那麼熟悉,但是看到他的照片肯定認識這個人。
《炊事班的故事》 可以說是陪伴了我們一代人的成長。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洪劍濤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出演了多部膾炙人口的情景喜劇,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但其實他在話劇上的成就更高。
其主演的話劇《雪峰戀》《帶著一身黃土來當兵》等均在全軍匯演中獲得了很高的獎項。
細心的同學們可能已經發現了,洪劍濤參演的話劇是在軍隊演出,而他出演的喜劇也有很多是跟軍旅有關的。
能把軍人演繹得絲絲入扣,跟他的身份分不開。
洪劍濤於1985年參軍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話劇團任演員,是國家一級演員。
2003年3月,洪劍濤退伍,退伍時是副師級文職幹部。
杜旭東於1989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老少爺們上法場》,到今年已有33年的時間。
這33年的時間里,杜旭東參演了多部優秀國產電視劇,雖然大多數都是 配角 ,甚至是反派角色,但是卻憑著自己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帶來了很多驚喜。
比如,他在《新三國演義》中飾演的龐統、《大宅門》中飾演的韓榮發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並且在2014年憑借《火藍刀鋒》獲得第十屆全國電視劇「十佳演員」。
雖然由於外貌關系,他在影視劇中常演反派人物,甚至是叛徒,還被扣上「反派專業戶」的帽子,但早在1972年,他就已經是文藝兵。
並且他現在是 正師級海軍大校, 還被授予 國家一級演員 的稱號。
在國產劇中,每年都有大量產出的一種劇是抗戰劇。
但是在這海量的抗戰劇中,觀眾很喜歡並且奉為經典的,《亮劍》絕對是榜上有名。
李幼斌憑借裡面的李雲龍一角獲得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除了《亮劍》,李幼斌還出演了很多廣受好評的電視劇,包括《闖關東》《決戰江橋》等,並獲得多項大獎。
在李幼斌飾演的多個角色中,最受人喜歡的還是「李雲龍」,讓觀眾有種不是電視劇中的人物,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和平事業戰斗的軍人。
這可能與他是一名正經的軍人分不開,因為即使是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軍人,也有著與千千萬萬個軍人一樣的軍魂。
李幼斌參加活動時常常穿著一身軍裝。
因為早在2002年,他就調入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從事文職軍人演員。
雖然是文藝兵,文職級別2級,沒有軍銜,但是卻享受著 少將級別的待遇 。
在觀眾的心目中,潘長江是一個 諧星 ,站在台上甚至不需要說話,就能逗得人捧腹大笑。
1996年,潘長江就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為全國人民帶來歡樂。
2007年,潘長江在春晚表演小品《將愛情進行到底》,並榮獲了小品類三等獎。
但潘長江的成就不僅僅在小品,在影視上也頗有建樹。1999年,就憑借《明天我愛你》獲得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
還出演了很多出色的影視作品,如《舉起手來》《毛驢縣令》等。
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潘長江於1998年就入伍 二炮文工團 ,是 國家一級演員 。
在文工團任職期間,創造了很多優秀作品,如今已經是三級文職幹部,屬於 正師級 。
只可惜,現在的潘長江深陷直播 「賣假酒」 風波,導致之前積累的人氣迅速下滑,大有晚節不保之勢。
希望潘長江能把重心轉移到創作中,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歡笑。
與潘長江一樣,黃宏也是在春晚上跟全國觀眾見面的。1989年,黃宏就憑借小品《招聘》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據統計,黃宏上過24次春晚。
他表演的小品《鞋釘》更是在1997年的春晚節目評比上獲得一等獎。
除了演小品,上春晚,黃宏還出演過很多的影視劇角色,如《巧逃》《黨員金柱有點忙》《陽光天井》等。
上文說到好幾位藝人都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入伍,黃宏入伍的年紀比他們都要小。
1973年,年僅13歲的黃宏就參加了沈陽軍區文工團的招生考試,還考了哈爾濱的第一名,成為全市唯一一名特招的小兵,成了一名文藝戰士。
成為文藝戰士後的黃宏靠著不凡的編寫能力和演藝能力,在文工團中受到重用,還在基層工作中,以優異的表現被授予三等功。
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鍛煉和累積,黃宏的成就越來越高。
還被授予上將的軍銜,成為國家一級演員。
黃宏的職業生涯一直很順利,可以說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但人生往往不會一帆風順。
在2015年,不知因為什麼原因,黃宏被免職,從此很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這也讓很多喜歡黃宏作品的粉絲倍感遺憾。
有一首歌相信大家都會唱,叫《纖夫的愛》,但它的演唱者於文華卻不是很多人認識,尤其是年輕的小夥伴們。
於文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歌手,尤其擅長民族通俗唱法,在歌唱領域獲得過很多獎項。
僅1993年一年,她就有兩首歌曲獲得當年的 十佳金曲獎 ,分別是 《纖夫的愛》《北京的小吃》。
1994年,於文華帶著《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這首歌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傳唱度極高,並且獲得當年春晚歌舞類節目金獎。
於文華還曾兩次獲得年度最佳唱片獎,是國家一級演員,參演過電視劇《一畝三分地》。
除了歌手、演員的身份,於文華還是一位軍人。
1994年,於文華進入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成為獨唱演員。
如今,於文華入伍已有28年,享受正師級待遇。
在有軍銜的歌唱家中,宋祖英絕對是很有名的一個。
她上過24次春晚,被人戲稱「春晚釘子戶」。她唱的歌飛遍神州大地,比如《辣妹子》《好日子》等等。
1990年,宋祖英在春晚上演唱了《小背簍》,在此後的演藝生涯中獲得無數獎項,包括多個「五個一工程」獎,還曾獲得肯尼迪藝術金獎。
1991年,宋祖英被調入海政文工團任獨唱演員。
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獲得了聽眾的一致好評,在文工團中也獲得了很高的認可。
2005年,宋祖英擔任海政文工團副團長,授海軍大校軍銜。
宋祖英還被海軍軍委授予一等功。
並於2013年8月,升任 海政文工團團長 。
目前是文職級別二級,相當於 少將級文職將軍 。
小結:
關於藝人的軍銜是否應該,眾說紛紜。
其實,軍隊里本身就有規定,這些文職幹部也都是按照規定授予的,沒有應不應該之說。
但是作為藝人來說,如果又兼軍人身份,則更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才不愧真正的軍人身份。
Ⅸ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誰演的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張勇手飾演的。
張勇手,1934年11月10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 中國內地演員、導演。1957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黑山阻擊戰》。1960年,主演剿匪電影《林海雪原》。1965年,在戰爭電影《地道戰》中飾演區長趙平原。
1974年,在戰爭電影《南征北戰》中飾演高營長。1976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南海風雲》。1982年,執導劇情電影《彩色的夜》。2014年,由其出演的現實題材電影《天河》上映。2016年,主演戰爭電影《南口1937》。2018年,張勇手獲得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9)部隊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張勇手主要作品:
1,《打擊侵略者》飾演:金哲奎,導演:華純。
2,《地道戰》飾演:趙平原,導演:任旭東。
3,《哥倆好》飾演:二班長,導演:嚴寄洲。
4,《林海雪原》飾演:少劍波,導演:劉沛然。
5,《奇襲》飾演:方勇,導演:許又新。
Ⅹ 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主要演員們近況如何
1958年上映的老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根據1941年發生的 歷史 上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講述了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百姓和部隊轉移,與數倍於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戰一天,最後全體縱身跳崖的壯闊故事。「狼牙山五壯士」耳熟能詳,甚至登上小學語文課本。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
該片拍攝的時候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劇組人員經常餓肚子拍攝,當地民眾還為劇組送來饅頭。劇組每天挑著扁擔,往返30多里山路艱苦拍攝,終於完成了這部英雄壯歌。
李長華——飾演馬寶玉
李長華1938年入黨,次年參加八路軍,是八路軍留守兵團烽火劇社演員,主要從事文工團工作。李長華因飾演《狼牙山五壯士》的班長馬寶玉而家喻戶曉,在這之前,他因出演《人民的戰士》受到注意,從而被導演相中出演馬寶玉。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深深感動李長華,五壯士跳崖事跡在《解放日報》發表後,李長華千方百計地搜集有關五壯士的生平材料。他和劇組演員拜訪了五壯士倖存者葛振林、宋學義,還去了狼牙山實地考察。據了解五壯士之一的馬寶玉生前很靦腆,雖是班長,但是從沒高人一等的感覺,犧牲時只有21歲。
《狼牙山五壯士》露天放映的時候還發生一件事,李長華的母親在熒幕上看到兒子扮演的馬寶玉挑了崖,以為兒子真的死了,當時還大哭起來。
現在的李長華已經離休,甚至學會了電腦,經常給報社寫稿子,日子很平靜。
高保成——飾演葛振林
高保成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曾在《上甘嶺》《暴風驟雨》《閃閃的紅星》《渡江偵查記》《狼牙山五壯士》等著名紅色電影中有過精彩演繹。無論是扮演農民還是軍人,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高保成都能投入極大地熱情,憑著嚴謹的工作作風,使其塑造的形象真實感人,自然逼真。
高保成夫妻年輕時同在總政歌舞團,後來妻子轉業到了地方,他們的孩子沒有從事演藝工作。
2004年78歲的高保成因病逝世。
「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倖存後參加了諸多戰役,他的有4個兒子,1個在部隊,3個當工人,因效益不好下崗在家,但葛老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也不為兒子的就業找關系。他的孫子上軍校也沒有動用祖父的盛名牟利。葛振林三子葛擁憲曾偷了父親的紅旗勛章換毒品,葛振林親自把兒子送進戒毒所。長孫葛蒙現在葛振林曾經戰斗過的野戰部隊服役。
李力——飾演宋學義
李力是軍旅電影表演藝術家,他先後拍攝過《沖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狼牙山五壯士》《林海雪原》《秘密圖紙》《苦菜花》等影片。他1992年去世。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宋學義當初獲救後因腰傷嚴重便被批准回了老家,回家後發現父母雙亡兄弟姐妹離散。從此他在村裡做了個默默無聞的農民。周圍人只知道他是個有過功勛的殘疾八路軍,但都不清楚他是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壯士。後來地方領導獲悉宋學義的情況,邀請他進城,表示隨便他挑一份好工作過清閑日子,但宋學義堅辭不受,不肯因自己的盛名得到額外特殊的照顧。他只想在老家默默無聞直到終老。
1971年宋學義去世,遺體安葬在沁陽市烈士陵園。
近年來葛振林和宋學義之子控告損害父輩名譽的關於「狼牙山五壯士」抹黑言論的微博博主,勝訴。
張懷志——飾演胡德林
張懷志原來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後來調入珠江電影製片廠。他是導演張前的父親。
張懷志1947年加入解放軍。他在影視作品中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塑造得恰到好處。張懷志1987年去世。
胡德林烈士是胡德才烈士的侄子,兩人不同輩,但是年紀相仿,犧牲時都二十上下。
霍德集——飾演胡福才
霍德集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在多部八一廠經典老電影里客串。近幾年來他擔任一些電影電視劇的導演工作。
雲緋 歷史 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