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1位功夫巨星參演《功守道》,唯獨成龍缺席引起網友大討論,原因是什麼
《功守道》集齊國內所有功夫明星,為什麼唯獨少了成龍?中國功夫片一直都是全球電影市場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自從李小龍用真功夫打開全球電影市場之後,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開始認識中國功夫之後成龍更是成為中國功夫片的代表人物,在全球享有盛名。
如今兩人都年事已高,想再看到兩位功夫巨星的合作幾乎不可能。《功夫之王》已成絕唱。
② 成龍國際電影周,與成龍同輩的武打演員為什麼一個都沒來
洪金寶、元彪、元華、於榮光等大部分香港動作巨星、國內一線實力明星及眾多資深演藝人士、好多虛心好學的年輕演員,聲名遠揚的香港七小福、香港動作片最具實力的洪家班、成家班等眾多成員,國內很多知名動作演員及很多有輩份、很資深、有品德的德藝雙馨演員以及現在年輕有票房號召力的知名演員都前來捧場、都給中國功夫第一巨星、全球第八巨星成龍大哥面子。
作為影迷,看過天王巨星張學友、劉德華、周傑倫等人的演唱會,也在機緣巧合的機會分別見過成龍、李連傑和甄子丹等功夫明星。2次看過成龍,1次看過李連傑、1次看過甄子丹。從80年代錄像廳1元、5毛看錄像帶、看電影開始到今天,感觀判斷如下:
一、成龍大哥。真人看起來肩膀寬厚、身材很結實、很健壯、很 健康 和陽光,成龍為人很大方,看起來人緣超好,看起來 社會 經歷很豐富、很會為人做事,跟人握手感覺很有勁有力的樣子。還會主動時不時拍拍對方肩膀,穿著一身唐裝和白色平底鞋,十分有親和力,很隨和、很平易近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見人就主動問候打招呼,個子應該在172左右並稍向上1、2公分,完全不像是個近70歲的老年人,近十幾年來成龍參加的各種大型活動平台、規格都是很高大上和主旋律。
總體感覺成龍大哥70年代開拍的《蛇形刁手》《蛇鶴八步》《笑拳怪招》《龍少爺》《醉拳》1、2等幾十部古裝動作功夫片都是玩世不恭,與其本人性格有些相似,他早期動作功夫片都是真打出來、拼出來的,敢打敢跳敢拼,一路摸爬滾打一路前行拼搏,太不容易了。後來《五福星》《一個好人》《警察故事》《玻璃樽》系列等等眾多現代 時尚 動作片的拍攝直到闖盪好萊塢開拍國際大片,成龍就開始慢慢成熟穩重,尤其是近二十來年成龍愛國情懷越來越濃厚,遠超一名演員范疇,其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李小龍,基本達到全球無人不知地步,在東南亞、歐洲及非洲、美洲都擁有超多粉絲,直到現在成龍拍了200部多的動作功夫片,成式動作喜劇風格獨具特色,在八九十年代曾一時引領全球世界功夫電影走向和偏好,國外動作明星紛紛效仿,但無一人領悟到成龍功夫喜劇風格的真諦,成龍動作電影揚名世界,演藝綜合成就位列華語動作演員第1名、位列全球巨星第8位(前十僅李小龍、成龍位居其中)。看成龍真人長相跟香港武打演員李元霸很像,都屬於粗壯健實型的身材。
二、李連傑大哥。李連傑大哥對人很有禮貌,一見面就臉帶笑容,雙手合十問候,個子應該在165左右,不相上下,好像年齡大起來身體比年輕時還壯實些,尤其是脖子很粗,近距離看已白發蒼蒼了,完全看不出年輕時的英姿颯爽,風度翩翩了。
李連傑大哥年輕時英俊瀟灑,彬彬有禮,動作干凈利索且舒展,各種武術和兵器使用嫻熟流暢,是唯一能與成龍抗衡且與之並駕齊驅的一位國際動作巨星,李連傑特色瀟灑動作讓人甚為美觀,其動作風格在全球有很大影響力,影響力僅次於李小龍和成龍,是名符其實的第三大華語國際動作巨星。可惜現在身體原因基本上不再拍動作電影了,有點可惜,隱退太早了,否則李連傑功夫電影成就可與成龍大哥並列。不管怎麼樣,成龍大哥與李連傑大哥是繼功夫鼻祖李小龍之後最為出彩、最為耀眼的兩顆巨星,「華語國際動作雙雄"揚名世界、譽滿全球。
三、甄子丹大哥。甄子丹穿著很會懂 時尚 ,造型很會耍酷,看到穿的鞋底是很厚的運動休閑鞋,十分喜歡擺拍造型,近距離看真人個子很小,沒有電影里看到的那麼健壯,西服穿起來顯不出肌肉,仔細看臉也已不再年輕了,近看估計在165偏上1至2公分左右,絕對沒有170公分,雖然是同李連傑同歲,都是馬上就到60歲的人了,真人看起來還很精神,算顯年輕的了。
甄子丹大哥成名也很早,但巔峰期來的太晚,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動作電影黃金期,成龍功電影霸屏天下、揚名亞洲、紅遍東南亞,李連傑80年代初憑《少林寺》出名即爬上人生最巔峰,雙雄並駕齊驅橫掃亞洲及東南亞影壇。沖在一線四五十年的成龍大哥也老了有些超高難度動作也不能親身上陣體驗了、李連傑大哥也因各種原因基本上隱退少有出來拍片了。動作功夫片從2000年後日漸衰落,出彩真打敢拼敬業有巨星潛質的動作演員人選青黃不接。一路轉型奮進的動作片老將甄子丹在已達45周歲時2008年憑《葉問》系列一步跨入一線動作巨星行列,並形成獨有風格甄式動作,就如成龍的《醉拳》系列、周潤發的《賭神》系列、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片名成了人名的代言詞。缺點是甄子丹除《葉問》系列之外再無特別優秀電影代表作品,甄也拍了好多動作片,除了動作剛猛,如《殺破狼》《導火線》《一個人的武林》等流行 時尚 動作商業片基本上沒有導向價值和表現意義,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上,多拍些更多經典代表作品(但甄子丹年齡馬上到60歲了,有些可惜了)。
從參加活動接受采訪可感知,甄子丹大哥為人做事缺少隱忍的品性,說話太直率,甄子丹的格局、胸懷沒達到成龍大哥的高度、大氣、大度和包容,視野、境界也沒達到李連傑大哥的層次和灑脫。但近年來看起來為人、說話、做事也已慢慢懂得隱忍、謙虛、謹慎和親和力了,成龍、李連傑兩顆華語最為耀眼動作巨星因年齡等原因已不復當年勇,動作功夫片杠旗人物僅剩近60歲的老將甄子丹還在前行拼搏的路上。
也見過郭畗城和劉德華,郭富城、劉德華和甄子丹在擺拍造型上屬同類型人,都喜歡擺拍。 娛樂 天王巨星劉德華的粉絲最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的。郭和甄個子看起來差不多高。
成龍同輩武打明星:洪金寶、元彪、元奎、梁小龍、陳慧敏、元華、甄子丹、李連傑、趙文卓等人了。
李連傑,有著「功夫皇帝」之稱。早年以電影《少林寺》收獲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可長期的操勞及接戲,使得他患上了一些小病,顯得相對蒼老些;如今的他已是58歲了,早已將重心投入公益事業,對於影視行業的地位早已不在乎了;更不會貪圖這些名利了。
洪金寶,七小福的領頭人,成龍的「大哥」。如今已快70歲高齡了,長期的忙碌,動作片的拍攝,早已使他的身體機能下降;加上年紀大了,有些方面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那些電影周之類的,能不去盡量就不去了,也是在顧全自己的身體。沒辦法啊。
甄子丹,一代武打明星,以「葉問三部曲」奠定武壇地位。甄子丹不去電影周可能也有一些顧慮吧!其一,甄子丹曾表示《葉問4》後,再也不會接武打片,如今因武打片領獎顯得多餘。其二,甄子丹性子傲,過去的電影只代表過去的成就,由他人頒,還是有些不舒服。其三,電影的投資方未去,他去不會很尷尬哈。其四,其它老牌武打明星沒去,他去了也很尷尬。
元華,七小福成員之一。早期是李小龍的替身,曾被李小龍誇獎過其武。早期並未有出彩的作品。自《功夫》電影後,聲望具顯。不過後期電影常常帶有喜劇因素,作品反響平平,影壇地位差點意思。去了,難道當觀眾嗎?[捂臉]
元彪,七小福成員之一,早期成就可與成龍等人旗鼓相當,可隨著時代的發展,他懂得進退。其一,顧家。其二,急流勇退。早已退出影壇多年。電影周對於他來說還是不要去的好,以免被狗仔造謠。
還有像梁小龍、陳慧敏等老牌動作明星,都是早期動作電影的一顆流星,早已隨著新生代的到來,而漸漸沒落於影視長河裡。已經很久未出現於公共場合了。
還有一些武打明星也已逝去。如「計春華」、劉家輝」等人。
「成龍國際電影周」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扶持華人動作新生力量,頒發鋼鐵人主要獎項。
這將來是年輕人的天下,他們老一輩人也早該放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首先,同成龍同輩的武打演員不方便來。同期演員有梁小龍、洪金寶、甄子丹、黃正利等人,這些老一輩的武打演員或已駕鶴西去,或已年邁退隱 娛樂 圈,很多人過著寧靜的退休生活,已不在 娛樂 圈內活躍了。雖然演過很多電影,但不為現時代的人所記住,就算有成龍邀請,又有疫情,不方便前往電影周的。譬如劉家輝,身體已經中風,居住在養老院中被人照料。再如洪金寶,每日輪椅出行,出席大活動也要看看是否想露面和方便出行。
其次,同成龍有隔膜。成龍與洪金寶曾經協作親密過,但成龍成名後,退出了洪家班,之後成龍創建了成家班,與洪家班相競爭。所以洪金寶和成龍多少有些隔膜,請洪金寶來,未必賞這個臉。連洪金寶都說,自己捧紅了很多的影帝,再請他們回來卻請不回來了。對於成龍也一樣的,對於同期老演員如果不是很熟絡,別人也不會賣你個面子,未必請的動人家。
再者,這些同期武打老演員沒成龍名氣大。成龍是國內外家喻戶曉的影視明星,論地位,論影響力,成龍都是首屈一指的。隨著年齡變的越大,價值也變的越高,所以在成龍動作電影上處於獨一無二的地位是無人撼動的。而李連傑,由於身體的原因,他的事業高峰期已過,他的地位容易被新人所撼動。而梁小龍只有個80年代的「陳真」被人所牢記,但是目前的年輕人就難觀此片,對梁小龍是聞所未聞的。梁小龍好似個行走江湖的武者,電影方面的成就是趕不上前兩位的。所以有些老演員當年或許比成龍名氣大了,成龍就算是小輩了,縱然這些老演員年老了,還是有江湖地位的。當成龍的名氣大增時,這些老演員巔峰已過,可能處於事業低迷時期而逐漸落敗,不像成龍一直在影視圈內聞名。要找一位位高權重的電影方面的傑出人士,成龍也難請得到。
③ 黃飛鴻拍了100多部,老外最認可不是李連傑,是成龍1994年的大片
現如今漫威宇宙、DC宇宙大行其道,「影視宇宙」概念深入人心。
什麼是「影視宇宙」,就是多部電影或電視劇共享同一個世界背景,細節、人物、環境或者情節相關聯,換言之,就像是在同一個框架內發展的多個故事。
如今,國產影視也拉起了「影視宇宙」的戰火,但殊不知,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一個人物,通過多個影視系列作品的勾勒,構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憑借他一個人物就衍生出了一整個 「功夫片宇宙」。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飛鴻。
(李連傑扮演的黃飛鴻)
7月9日,是網傳他誕辰的日子。
這里需要插播一下,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一直眾說紛紜。有認為他生於1847年的,也有認為他生於1856年。網上資料顯示,黃飛鴻生於1856年7月9日,媒體此前報道的黃飛鴻故里廣東佛山,也以1856年為其計算誕辰。
黃飛鴻,武術精湛,意氣風發,正義凜然,他是清末背景下的俠義之士,又見證了家國命運,是一個頂天立地、自強不息的武者形象。
這些都是黃飛鴻系列電影對他的刻畫,正是這些影視作品,構成了大眾對黃飛鴻的整體印象。 據不完全統計,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至今已經超過100部。
2018年,還有兩部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電影,一部是《黃飛鴻之南北英雄》,一部是《黃飛鴻之怒海雄風》。
所以,和「黃飛鴻電影宇宙」一比,漫威DC也只能甘拜下風。
為什麼,黃飛鴻會有上百部,如此多的影視作品,而至今還在源源不斷創作著。
首先, 是演員關德興,在早年打下了良好的觀眾基礎。
在早期的「黃飛鴻」影視系列裡,關德興塑造了一個非常經典的黃飛鴻銀幕形象。
關德興,1905年生人,1999年逝世。在94年的傳奇人生歷程里,關德興從事影視表演60餘年,主演過130多部影片,其中拍攝了80餘部《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
1946年開始,他便創作《黃飛鴻傳》並改編為《黃飛鴻》電影系列,1949年第一套《黃飛鴻傳》開拍。
他也是最早在影視作品中出演黃飛鴻的演員,關德興飾演的黃飛鴻,大多是講述黃飛鴻遇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故事。
不少人將他的黃飛鴻視為經典,只可惜,如今知道他老人家的年輕人並不算多。
第二點, 導演徐克聯手李連傑、趙文卓,對「黃飛鴻」影視系列的進一步推廣和發揚光大。
(關德興和李連傑)
現如今來說,流傳最廣、口碑最好的黃飛鴻影視作品,當屬導演徐克的《黃飛鴻》系列。
與他人不同的是,導演徐克版本的《黃飛鴻》幾乎大幅度改動了人物原本的生活軌跡,他將黃飛鴻捲入了時代的洪流中,藉助著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時動盪不安的年代,將黃飛鴻放在了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之中。
在徐克的第一部《黃飛鴻》里,洋人綁架了大批中國婦女上洋船,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洋人及其爪牙對抗,保護中國婦女也保護國家的安全。
在《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里,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孫文(張鐵林 飾)一見如故,還幫助他們逃過一劫。
在《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里,外敵侵虐在即,李鴻章卻要主持「獅王爭霸」賽,堪稱是自相殘殺的舞台,無奈之下,黃飛鴻(李連傑 飾)親自上場,呼籲各門派共同抗敵。
在得到金牌後,他告訴李大人:「以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更重要的是廣開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這金牌,我就送給您作紀念吧!」
在導演徐克的作品中,直接將「黃飛鴻」這個人物原本的形象,顛覆又重生了!
原本那個行俠仗義、抱不平的黃飛鴻,成為了一個以國家命運為重,鐵肩擔道義的愛國民族英雄。
註: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共有七部《黃飛鴻》系列影視劇的版權,分別是: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前三部均為徐克執導、李連傑主演)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元彬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徐克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洪金寶執導,李連傑主演)
另外還有一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袁和平執導、甄子丹主演,主要講述黃飛鴻父親黃麒英的故事)
(當年受傷仍堅持拍攝的李連傑)
可以說,「黃飛鴻」這個人物形象,在70年前,就開始成為了影視劇中的「常客」,它的存在,也見證了香港功夫電影的興衰。
「黃飛鴻」這個人物,如此頻繁走上銀幕,更承載了民族的俠義之心與愛國情懷。
2014年,彭於晏還出演過《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飾演黃飛鴻。
真實的黃飛鴻,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他的父親是「廣東十虎」之一的黃麒英,三歲時,他便隨父親一同習武,六七歲時便可同父親一起闖盪江湖。
十六歲時,黃飛鴻開設武館,成為武師,再之後便名傾一時,對洪拳的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門下不乏出類拔萃的弟子。
黃飛鴻去世時,因家徒四壁,無力埋葬他,他的女弟子鄧秀瓊出資相助,安葬於白雲山麓,他的妻子莫桂蘭攜兩個兒子也在鄧秀瓊、林世榮(黃飛鴻弟子)等人的幫助下,移居香港,開館授徒,繼續傳授黃飛鴻的功夫。
說到這里,也就引出了黃飛鴻影視作品如此之多的 第三點,一個重要人物:林世榮。
林世榮是黃飛鴻的嫡傳弟子之一,一生授徒萬餘人,還刊行過《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等拳譜。他的弟子中,與好幾位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洪金寶曾經在電影中飾演過林世榮)
林世榮的弟子之一朱愚齋,他在黃飛鴻去世後,編撰了《黃飛鴻別傳》,從1933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盡管故事中有不少虛構之處,但詳盡介紹了黃飛鴻的傳奇經歷,並介紹了黃父黃麒英,師父林福成,徒弟梁寬、林世榮以及多位武術名家的事跡。
後來,朱愚齋再次徵集有關於黃飛鴻的事跡,寫為《黃飛鴻江湖別記》(又名《黃飛鴻行腳真錄》)出版。這一次影響頗大,影響了一批小說家出版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小說,也受到了大批讀者的歡迎。
此乃其一。
其二是,林世榮師從黃飛鴻二十餘年,後期一直在香港發展。
林世榮的弟子除了朱愚齋以外,還有另一位名為劉湛的弟子,他身為黃飛鴻的徒孫,也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湛,著名的動作電影導演 ,他常在影片中飾演他的師父林世榮,他還培養了包括他兒子劉家良、劉家榮在內的多個武術指導……
其中, 劉家良尤其對香港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貢獻頗大 ,1953年,他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黃飛鴻》,也將這個「IP」發揚光大。
以劉家良為代表的電影武指,也成為黃飛鴻在香港影視圈的「自己人」。
他與李連傑合作電影《南北少林》,和成龍合作電影《醉拳Ⅱ》,還是首位赴美國好萊塢的華人武指,為電影《忍者神龜》擔任動作指導。
2010年,他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病逝。
其中,1994年的《醉拳Ⅱ》中,成龍飾演黃飛鴻,狄龍飾演黃父黃麒英,劉家良出演武林高手福民祺,上演了一出民族英雄黃飛鴻為保護中國古代遺產,與外國掠奪者展開生死斗爭的故事,也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醉拳Ⅱ》在2005年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史上百佳電影」之一,是入選的四部華語片之一,其他三部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胡金銓的《俠女》。
正是徒孫之子劉家良和成龍聯手,拍出了這部讓老外大開眼界和佩服的黃飛鴻功夫片。
既有小說、故事為引,又有在影視行業內成為頂尖武術指導的徒孫之子,「黃飛鴻」的影視改編,怎能不豐富?
感謝他們,讓一代愛國武術大師黃飛鴻,通過如此豐富多彩的影視作品,影響全世界。
④ 成龍、李連傑、趙文卓都演過黃飛鴻,你認為哪個最經典
感謝邀請。
於我而言,三位演過的黃飛鴻都很經典。但相比之下,還是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更令人印象深刻。在徐克導演的鏡頭下,李連傑的黃飛鴻可謂是無人能出其右。
下面我就來一一進行分析。
從1991年到1997年,6年的時間里,李連傑陸陸續續拍攝了5部與黃飛鴻有關的作品,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李連傑長相清秀儒雅,給人充滿正氣和英雄氣概的感覺。 他在飾演黃飛鴻時英氣的外表第一印象讓人便有好感,再加上怪才徐克對於人物、故事背景的獨特構思,使得李連傑版的黃飛鴻形象飽滿,不在如同以前關德興版的一般古板老套,只知練武練功,而是讓黃飛鴻變得儒雅,頗具紳士風度,談吐也變得風趣幽默。 又加入很多和紅顏知己「十三姨」之間的感情戲,(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十三姨對著影子跳舞以及愛老虎油的情節吧)使得讓觀眾更覺有意思。另外,加上袁祥仁、袁和平等對於武打動作的獨特設計,使得李連傑的黃飛鴻極具觀賞性。
再者,影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當時的政治 社會 背景,當下時局,思想碰撞,很好的映射了當時 社會 的人生百態,且在徐老怪的鏡頭下, 寄託了他對 歷史 的詮釋與思考的黃飛鴻,也不再是僅僅只知習武的武夫,而是心系國家存亡,濟世救民的一代宗師。
徐克李連傑之後,再無黃飛鴻。
1992年的《醉拳II》中,成龍為大家詮釋了一個年輕氣盛、插科打諢的黃飛鴻形象。成龍鋼筋鐵骨,技巧新鮮,醉拳打得虎虎生威,招式靈活多變,再加上超級 搞笑 的表演,讓觀眾不得不在贊嘆中喜歡上了他
作為早期成龍個人風格鮮明的代表之一,這部電影武打設計緊扣劇情,黃飛鴻的兩套醉拳——前者從張揚鬆弛到迷亂心性,後者從亦步亦趨到剛猛無敵,把他的個性和成長演義得豐滿而有章法,充滿趣味和震撼人心的張力。再加上梅艷芳飾演 搞笑 的小媽和嚴肅認真的黃麒英反襯,整個電影趣味橫生。
作為徐老怪黃飛鴻系列第四部與第五部的主演,趙文卓同樣表現不俗。但是奈何李連傑黃飛鴻形象太過深入人心,電影票房才顯得不盡如人意。趙文卓版的黃飛鴻氣度不凡,動作表演到位。 與李連傑,成龍有所不同,李連傑的動作美觀優雅,成龍的動作 搞笑 詼諧,趙文卓動作鏗鏘有力霸氣外漏。
至今還記得電影中的那個場景——黃飛鴻在落日中沉痛地舉起牌子的時候說的那句話 「我們贏了一場比賽,卻輸了整個江山」。現在回想起來仍是感慨萬千。
成龍的個人風格太獨特,他演黃飛鴻也是成龍、演陳家駒也是成龍、演亞洲飛鷹還是成龍,總之不論什麼角色到他手裡都會變成他自己。即使他在《醉拳》里演的是黃飛鴻,但真沒人在意這個角色叫什麼,大家看的還是成龍。所以在個人成就上,成龍最高,但具體到黃飛鴻這個角色,成龍對他挖掘得並不深,塑造的也不夠經典。基本上和他飾演的其他角色一樣,都是身手敏捷、鬼馬 搞笑 ,只是名字恰巧叫黃飛鴻而已。可以這么說,電影很經典,但角色不夠經典。
反觀李連傑的黃飛鴻,作為香港九十年代武俠片黃金時期的代表作品,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觀賞性,即使放在現在也是不可超越的經典。徐克把這個角色放在東西方文化沖突的風口浪尖上,李連傑則用近乎完美的表演將黃飛鴻宗師的氣度、男兒的熱血和內心的迷茫呈現出來。可以說徐克讓黃飛鴻有了深度、變得立體,李連傑則讓黃飛鴻有了靈魂。徐克加上李連傑,兩個頂級電影人共同打造了這個中國武俠電影史上最完美的經典英雄形象。
至於趙文卓的黃飛鴻,也許是當時十九歲的年紀限制了他的發揮,既沒有成龍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李連傑相比又有些故作深沉,不夠自然,個人認為應該排在第三位。
綜上,李連傑第一、成龍第二、趙文卓第三。
我是英年早肥,不定期更新影視, 娛樂 及 游戲 資訊。有喜歡的朋友,歡迎大家點擊關注!
您好,我是沐宸。您所指的三位都是功夫巨星,而且都出演過「黃飛鴻」這個人物。在我的觀念里,功夫明星是不需要演技的,他們的電影照樣會吸引很多影迷。
從出演的黃飛鴻作品來說,李連傑拍的應該算是拍的最多,也是受最影迷的歡迎。
像是黃飛鴻、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這幾部部部都經典。
李連傑的功夫動作非常迅速及連貫,打出來柔中帶勁,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這是吸引影迷的一個重要因素,再加上李連傑老師的眼神剛毅,儼然就是一身正氣,出演黃飛鴻真是太完美了。
成龍大哥的電影里,動作充滿了喜劇味道,借用身邊一些能用得上的物件,都當做是武器並為其加入武打設計。
趙文卓也是功夫科班出身,一共出演了3部黃飛鴻。在這三人裡面,我個人覺得趙文卓老師的演技是最好的,但作品始終不能夠像李連傑作品那樣大火,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他的功夫動作也是瀟灑流暢,也受得不少的影迷關注。
綜合以上,個人認為:
從黃飛鴻作品的經典上來講,李連傑大於趙文卓大於成龍
從演技上來講,趙文卓大於李連傑大於成龍
從國際影響力來,成龍大於李連傑大於趙文卓
成龍,李連傑,趙文卓都演過黃飛鴻,哪個經典?呵呵,這個問題問得好!我認為都經典,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大家都知道,成龍,李連傑,趙文卓,都是國際巨星,每個人都很成功!這三個人,撐起了中華民族演藝事業的脊樑!在我們這一輩人的心目中,這三個人都是響當當的!
成龍,打入好萊塢的華人明星,曾經轟動世界,他把中國功夫演繹的淋漓盡致!
李連傑,也是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明星!一直都是功夫電影,他功夫皇帝的水平,都不用多說了!
趙文卓,世代武術之家,功底雄厚,拍電影也是精彩絕倫!觀眾無不稱贊!
如果你要問他們演的黃飛鴻,誰更經典?那隻能說,看你喜歡誰的風格!我個人喜歡李連傑的風格,覺得李連傑的比較經典!但是,他們三個人,各有千秋,都很有看點,希望大家有空的話,都看看!
謝謝邀請!
說到黃飛鴻我們可能會想到李連傑和趙文卓所飾演的電影角色,而如果說成龍也飾演過這個角色,對於觀眾來說可能比較陌生。
但是提到《醉拳》這部電影大家可能就會想到成龍,而裡面成龍所飾演的角色就是少年時的黃飛鴻。
對於李連傑,趙文卓和成龍他們三位所飾演過的黃飛鴻角色,二姐認為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李連傑在90年代飾演的黃飛鴻系列。
李連傑所飾演的黃飛鴻角色讓人刻骨銘心,電影當中對於黃飛鴻這個 歷史 人物的塑造可以說前無來者。
李連傑清秀的長相與自帶大俠氣場的感覺也使他主演的這一系列電影成為經典的影視系列。
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分別為:
1、1991年《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2、1992年《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
3、1993年《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
4、1997年《黃飛鴻之六西域雄獅 》
5、1993年《黃飛鴻之七鐵雞斗蜈蚣 》
以上便是二姐的觀點。
在我心裡李連傑就是「黃飛鴻」,
成龍大哥的演技,不用說,他的影片都是以詼諧幽默的武打方式出演,大哥的影片會讓關觀眾看到笑料的同時也能看到拳拳到肉的武打動作。
趙文卓也是功夫明星,也許是因為李連傑的黃飛鴻在前,導致趙文卓演的不是黃飛鴻而是李連傑。
不是說趙文卓演技或武打動作不行,而是李連傑的黃飛鴻早已深入人心。
李連傑國際功夫巨星,最經典的角色就是黃飛鴻了。1991年,李連傑出演他的第一部關於黃飛鴻的電影《黃飛鴻》,他以出眾的形象、豁達大氣的眼神、游刃有餘的身手動作刻畫出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的大俠面貌,受到所有觀眾的一致贊揚和認同。從此後的7年時間內,李連傑先後拍攝了6部黃飛鴻的電影。
經典就是說道黃飛鴻,第一個想到的人,李連傑應該當仁不讓,趙文卓飾演的也是不錯的,可惜是第二個吃螃蟹的,李的太成功了。至於成龍,或者其他人的版本就不說了
在我的觀念里,功夫明星是不需要演技的,他們的電影照樣會吸引很多影迷。
從出演的黃飛鴻作品來說,李連傑拍的應該算是拍的最多,也是受最影迷的歡迎。
像是黃飛鴻、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這幾部部部都經典。
李連傑的功夫動作非常迅速及連貫,打出來柔中帶勁,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這是吸引影迷的一個重要因素,再加上李連傑老師的眼神剛毅,儼然就是一身正氣,出演黃飛鴻真是太完美了。
成龍大哥的電影里,動作充滿了喜劇味道,借用身邊一些能用得上的物件,都當做是武器並為其加入武打設計。
趙文卓也是功夫科班出身,一共出演了3部黃飛鴻。在這三人裡面,我個人覺得趙文卓老師的演技是最好的,但作品始終不能夠像李連傑作品那樣大火,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他的功夫動作也是瀟灑流暢,也受得不少的影迷關注。
首先《黃飛鴻》系列電影,是咱們國家最經典的武打動作電影之一了。很多武打巨星都出演過黃飛鴻一角,包括李連傑、趙文卓、成龍等人。其中我個人覺得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最經典。
李連傑一共出演過五部《黃飛鴻》系列,分別是《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李連傑在電影中都展現出了武打方面的天賦,並且把黃飛鴻這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憑借黃飛鴻一角,李連傑還獲得過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當然是李連傑演得更好看,更精彩
⑤ 一個成龍演的電影,他是警察,還有一個是胖子,和趙文卓演過黃飛鴻的徒第,這個電影叫什麼
你說的是《重案組》(1993年成龍主演香港電影)吧?
基本信息
重案組
電影名:《重案組》 Crime Story
地區:中國香港
類型:動作 犯罪 劇情
上映日期:1993 年 08 月 (香港)
演 員:成龍、鄭則仕、伍詠薇、羅家英、歐陽佩珊、盧惠光、潘玲玲、柯受良
你所說的那個胖子應該是鄭則仕。
⑥ 成龍的接班人,徐克得意門生,梅艷芳摯愛,卻淪落到拍網劇,趙文卓怎麼了
娛樂圈市場日新月異,稍有不慎,藝人跟不上就會被時代的浪潮裹挾,無法翻身。趙文卓,因武打戲為人熟知,被業內人士一眾看好,然而正當業內對趙文卓未來一片好光景的預測,後來卻由於他性格與娛樂圈的不斷碰撞被不斷排擠以及在當時事業發展的分岔路口的選擇導致他失去了市場的支持,落得如今拍網劇的光景。
一、敬業感得到前輩幫襯,成為前輩驕傲成龍、李連傑等影星都是憑借武打戲備受觀眾的敬仰,拍戲不用替身,盡量能做的都盡力完成,敬業感是武行市場能出人頭地的要素之一。
趙文卓作為新起之秀,在電影拍攝中身手敏捷,武打動作十分流暢,而且在拍戲的的時候十分敬業,不用替身,不因為自己的名氣就忘本。
但是由於他沒有正確把握,好好學習武行技巧,反而錯過爆火機會,後期想要有選擇的挑選劇本,他的咖位不允許。
如今網劇成本低但有些質量也不差,拍攝的好的話很容易被人看見,這也是趙文卓轉型的機會,也拓寬他的戲路。
總結有的時候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便不再回來,必須要把握住,這句話也很好的反映了趙文卓的演繹生涯。當武打市場有利於他發展時,因為自己的一些原因遺憾錯過機會,市場也不會等待他。
在新市場中,他參演網劇不一定不會出彩,如果可以出彩的話對於趙文卓來說可以更好的發展戲路,總之來說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