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獲得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作品是什麼
榮獲首屆電影百花獎的影片名單,故事片《紅色娘子軍》、紀錄片《兩種命運的決戰》等。
Ⅱ 金雞百花獎的歷屆獲獎名單是什麼
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影帝空缺。
1982年,第二屆金雞獎影帝稱號獲得者為在《月亮灣的笑聲》中出演冒富大叔的張雁。他是我國產生的第一位金雞獎影帝。
1983年,第三屆金雞獎影帝空缺。
1984年,第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有兩位。一位是北京人藝演員董行佶。很多觀眾可能對他並不十分熟悉。
一位是在《血,總是熱的》中扮演羅心剛的楊在葆。
1985年,第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高山下的花環》中扮演梁三喜的呂曉禾。
1986年,第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黑炮事件》中扮演趙書信的劉子楓。
1987年,第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劉文治。也不是觀眾十分熟悉的好演員。
1988年,第八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老井》中扮演孫旺泉的張藝謀。
1989年,第九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也有兩位,一位是在《晚鍾》中扮演排長和在《歡樂英雄》中扮演蔡老六的陶澤如。
一位是在《棋王》中扮演王一生和在《大喘氣》中扮演丁健的謝園。
1990年,第十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主演《百色起義》的盧奇。
1991年,第十一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焦裕祿》中扮演焦裕祿的李雪健。真正的好演員,老戲骨。在《焦裕祿》中那場追火車的戲,直接讓人淚崩。
1992年,第十二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鐵成。
1993年,第十三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大撒把》中扮演的顧顏的葛優。
1994年,第十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鳳凰琴》中扮演余校長的李保田。
1995年,第十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被告山杠爺》中扮演山杠爺的李仁堂。又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
1996年,第十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演員高明。
1997年,第十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離開雷鋒的日子》中扮演喬安山的劉佩琦。
1998年,第十八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著名相聲演員馮鞏,曾在《沒事偷著樂》中扮演張大民。
1999年,第十九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那山那人那狗》中扮演父親的滕汝俊。這又是一位大家並不十分熟悉的好演員。
2000年,第二十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我的1919》中扮演男主角的陳道明。
2001年,第二十一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押解的故事》中扮演男主角的戈治均。大家熟悉這個演員嗎?很不熟悉對不對?
2002年,第二十二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天上草原》中扮演雪日乾的寧才。
2003年,第二十三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夏雨。
2004年,第二十四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美人草》中扮演劉思蒙的劉燁。
2005年,第二十五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成龍。從這一年開始,金雞獎從原來的一年評選一次,改為兩年評選一次。
2007年,第二十六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天狗》中扮演李天狗的富大龍。
2009年,第二十七屆金雞獎影帝獲得者為在《鐵人》中扮演鐵人王進喜的吳剛。
Ⅲ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介紹
2012年9月29日,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浙江紹興揭曉。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成最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新人4項大獎,此次馮小剛導演也是繼2008年《集結號》第29屆、2010年《非誠勿擾》第30屆之後連續三屆蟬聯百花獎最佳導演獎,本片編劇蘇小衛(思蕪、秋實)成為百花獎最佳編劇獎恢復以來首位獲獎者。而本屆影帝影後來自同一部電影《失戀33天》中的文章與白百合,他們是大學的同班同學,也是繼上一屆陳坤、趙薇之後又一位同時在百花獎上稱帝封後的大學同班同學,而最佳男女配角也來自己同一部電影,他們是電影《辛亥革命》中飾演袁世凱和秋瑾的孫淳和寧靜。
Ⅳ 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是誰
因為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京劇<定軍山>, 所以主演譚鑫培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
Ⅳ 介紹一下大導演謝晉
姓名:謝晉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豬 星座:天蠍座
籍貫: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縣
學歷: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小學。
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小學。
1938年 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 回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余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指導老師有黃佐臨、吳仞之等,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受教於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讀於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黃花崗》、《雞鳴早看天》、《郁雷》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導師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導演)義大利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環》(導演) 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一1987)故事片獎、導演獎。
法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5年 美國十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鎮》(導演) 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演員徐松子獲「捷克戲劇家協會評委獎」);捷克第40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頒發的1989年發行影片評論獎、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前後曾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於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1988年 作品:《最後的貴族》(導演) 獲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第5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任第7屆中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1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
1991年 作品:《清涼寺鍾聲》(導演)《啟明星》(導演)1992年 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美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93年 作品:《老人與狗》(導演) 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2月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任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任第8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第2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兒谷》(導演)獲1995年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 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鴉片戰爭》(導演) 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1998年 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任第9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出版《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擔任副導演的影片: 《啞妻》(48年,大海大同電影廠)《雞毛信》(53年,上影廠)擔任導演的影片:
《女籃五號》(57年,上影廠,57年獲世界青年聯歡國際影片展覽「銀質獎」,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紅色娘子軍》(6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廠)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廠,獲第二十四屆倫敦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國際電影導演獎。
《天雲山傳奇》(8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牧馬人》(81年,上影廠,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84年,上影廠,獲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芙蓉鎮》(86年,上影廠,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卡羅維伐
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後的貴族》(89年,上影廠)
《清涼寺鍾聲》(91年,上影廠)
《啟明星》(92年)
《老人與狗》(93年)
《女兒谷》(95年)
《鴉片戰爭》(97年,峨眉廠,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籃五號》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
《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4屆百花獎最佳影
片獎
《牧馬人》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6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8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本網信息查詢
全庫搜索百靈新聞百靈視頻百靈商務百靈證券百靈教育生活社區百靈服務
推薦閱讀
Ⅵ 文牧野獲百花獎最佳導演,他的《奇跡·笨小孩》好在哪裡
在競爭激烈的第三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的角逐中,文牧野憑借著電影《奇跡•笨小孩》脫穎而出,獲得了本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這一個獎項。要知道,入圍本屆最佳導演的都很有機會獲獎,比如說備受關注的劉偉強,他的作品《中國醫生》很還有其他獎項的提名,還有同樣拿出了第一部電影作品的新人導演賈玲、劉循子墨,他們的作品分別是《你好,李煥英》、《揚名立萬》,這兩部作品不管還是在口碑還是在票房上都非常出彩。最終,第三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這一獎項花落文牧野,說起來有些意外,但是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文牧野導演的電影《奇跡•笨小孩》展示的不僅僅是主人公的奮斗史,也展示了主人公周圍人的奮斗史,是一部很優秀的群像戲。電影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主角,其他的配角也同樣人皆出彩,這也是一定程度的百花齊放。
第三,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淚點,也看到笑點,電影的基調是樂觀的,雖然在很大篇幅都描述的大家的艱難打工史,但是電影給人透露出來的基調是積極的,是能夠看到未來的光明。
Ⅶ 第一屆大眾百花獎獲獎影片是
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2年)
最佳故事片
紅色娘子軍
最佳編劇
夏衍 水華
革命家庭
最佳導演
謝晉
紅色娘子軍
最佳女演員
祝希娟
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
崔嵬
紅旗譜
最佳配角
陳強
紅色娘子軍
最佳攝影
吳印咸
紅旗譜
最佳音樂
張敬安 歐陽謙叔
洪湖赤衛隊
最佳美術
丁辰
馬蘭花
最佳紀錄片
兩種命運的決戰
最佳短紀錄片
亞洲風暴
最佳紀錄片攝影
征服世界最高峰
最佳科教片
沒有「外祖父」的癩哈蟆
最佳美術片
小蝌蚪找媽媽
最佳戲曲片
楊門女將
Ⅷ 歷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歷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2年)。
最佳女演員: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崔嵬《紅旗譜》。
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3年)。
最佳女演員:張瑞芳《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張良《哥倆好》。
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0年)。
最佳女演員:陳沖《小花 》。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淚痕》。
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各獎項獲獎名單如下:
1、最佳影片: 《長津湖》 。
2、優秀影片: 《你好,李煥英》 。
3、最佳導演: 文牧野(《奇跡•笨小孩》導演) 。
4、最佳男主角: 張譯(電影《懸崖之上》中飾張憲臣) 。
5、最佳女主角: 袁泉(電影《中國醫生》中飾文婷) 。
6、最佳男配角: 侯勇(電影《守島人》中飾王長傑) 。
7、最佳女配角: 朱媛媛(電影《我的姐姐》中飾姑媽(安蓉蓉)) 。
8、最佳新人: 陳哈琳(電影《奇跡•笨小孩》中飾景彤) 。
注意事項:
在產生提名名單的同時,從所有投票觀眾中抽取101名觀眾評委組成終評評選委員會,他們會在頒獎禮當晚以按表決器的方式當場投票,評選出最終結果。
如遇兩位(或兩位以上)提名者得票最高且票數相同的情況,則現場觀眾評委對兩位(或兩位以上)票數最高者再次投票,直至投出1名獲獎者。如果第二次投票仍然出現票數相等的情況,則依據獲提名時得票數量,票數高者獲獎。
Ⅸ 導演張藝謀
個人成就獎
1995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全世界十大傑出導演之一
1995年 美國克羅拉多國際電影節:「傑出成就獎」
1996年 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當代世界二十位大導演之一
1998年 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十大風雲人物」
1999年 第六屆亞洲電影交流會:「終身成就獎」
2000年 第十一屆美國帕爾馬國際電影節:「傑出電影藝術家獎」
2000年 日本《電影旬報》:2000年度最佳外國導演
2001年 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最佳外國導演
2002年 第十三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大獎」
2002年 德國曼海姆市政府及第51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聯合頒發:「電影大師」
2002年 美國第二代協會:「精英獎」
2002年 美國南加里福利亞洲影視委員會:「超級明星金星獎」
2005年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Ⅹ 中國第一個電影獎百花獎已經創立60周年,這個電影獎是如何被創立的
百花獎創建於1962年,又被大家稱為“觀眾獎”,這個獎最重要的目的是代表了觀眾對於一部電影的看法以及整體評價,所以這個獎項的獲獎方式也是通過觀眾投票進行產生的,擁有極強的互動性。
三、其實,百花獎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創立時間。第二個階段可以從1980年說起,因為這一年中斷了評選。第三個階段是從1981年至2004年之間,因為在這個期間金雞獎和百花獎同時進行頒獎並且減少了許多的獎項。第四個階段是從2006年開始,這一年的變化比較大,並且在評選規則上面變得更加詳細。所以說百花獎是最貼近普通老百姓的一個獎項,含金量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