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峨影廠長、電影局原局長滕進賢今日病逝,是否娛樂界一大憾事
滕進賢1937年生於河北薊縣,1961年從四川省戲劇學校畢業後任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曾主演《枯木逢春(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話劇)》等;
1975年調峨影任導演,曾獨立執導電影《內當家》《海盜的女兒》,聯合執導電影《神聖的使命》《姑娘的心願》,創作電影劇本《末代皇帝》《塔格萊麗賽》等;
1985年任峨眉電影製片廠廠長,帶領峨影創造了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
1987年滕進賢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局長,全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成員,1987—1993年,滕進賢任電影政府獎評委會副主任,第11-13屆金雞獎評委,並著有《電影創新的思考》《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等文。
滕進賢任電影局局長期間,正是中國經濟轉型時期,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精神生活需求也隨之加強。滕進賢認為好的影片必須是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備的,要有美感也要有市場,強調中國電影應多與世界溝通。
他希望電影是觀眾愛看的、喜聞樂見的:「『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創作口號……強調電影創作的主旋律,就是為了突出電影創作的社會主義方向;而堅持多樣化,則是為了促進諸種題材、樣式、風格的相互競爭、映襯,促進電影百花園的繁榮興盛。」
滕進賢大力支持電影體制改革,在中國電影從低迷走向繁榮的轉折期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據說當年拍攝《焦裕祿》時,各製片廠對劇本均不是十分認可,認為那麼嚴肅的題材拍出來票房無法保障,滕進賢看片後,力排眾議,准備向全國推介這部感人至深的好電影,並且邀請了焦裕祿的家屬和北京各大媒體記者出席發布會。發布會上電影得到了廣泛贊譽,也讓許多記者潸然淚下,爭相發言。終於,1991年春天,電影如期上映——《焦裕祿》也成為了當年最賣座的國產電影,收獲了上億票房,吸引超過3億人次走進電影院,並一舉拿下了金雞獎、百花獎、政府獎的最佳故事片大獎。
『貳』 跪求 小巷名流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分享鏈接:https://pan..com/share/init?surl=sKJ2GHxsu5M-vAMem7NSTQ
提取碼:so4e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關簡介:
《小巷名流》是峨眉電影製片廠出品、從連文導演的劇情片,由朱旭主演,於1985年上映。該片講述了「十年動亂」時期,住在川西某縣城古井小巷的幾家人經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叄』 這是關於毛主席的哪部電影
是電影毛,澤,東的故事。峨眉電影製片廠1992年出品
編劇:韓三平、茅毛、羅星
導演:韓三平
主演:古月、孫敏
『肆』 一部老電影 東洋和西洋人來搶中國的大貓熊和恐龍蛋
影片名稱:狂龍逞英豪
峨眉電影製片廠1995年5月出品
導演:逆風 主演:孫晨曦、李力、黃玲、唐佐輝
內容:清朝末年,朝廷腐敗,飽受外國侵略者的掠奪。在偏僻小縣城龍鎮,土毛子為向洋人討賞而四處搜羅古玩珍寶,小衙內龍大少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吹牛說見到了真龍,卻引來了尋寶的洋毛子,龍大少與之周旋,險遭殺身之禍,幸得俠女山妹相救。為搭救落入洋毛子之手的國寶「大熊貓」,醒悟後的龍大少率領眾鄉親轟轟烈烈地與入侵者展開大搏殺……
『伍』 這個電影叫什麼
狂龍逞英豪
開放分類: 電影
片名: <狂龍逞英豪>
峨眉電影製片廠1995年5月出品
導演:逆風 主演:孫晨曦、李力、黃玲、唐佐輝
內容
[編輯本段]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一座叫龍鎮的小縣城出了一件大事:縣衙前的石獅被人割了頭。龍縣爺又驚又怒,派人抓來「兇手」土毛子。土毛子氣焰囂張,騎著洋腳踏車在公堂上耀武揚威。原來他是專替洋人辦事的。龍縣爺怕洋人,嚇得忙叫放人。龍夫人怒沖沖走出簾外,下令打了土毛子,還要罰款。龍大少在屏風後看得熱鬧,不顧母親禁令,偷偷推出腳踏車,騎上走街串巷。龍大少騎得高興,來到酒店,馱上辣姐上房下河,一通瀟灑。不料惹惱了和辣姐相好的鐵哥,他把龍大少摜倒在地,指責他勾搭辣姐。龍大少不服,又被鐵哥教訓一頓。龍夫人趕來,揪住龍大少的耳朵拎回了家。龍大少被母親吊在書房,龍縣爺半夜溜進來放了他,要他找土毛子還車還錢,免得土毛子引來洋毛子。土毛子果然引來了杠著洋槍的洋毛子,抓住了龍大少,打傷了反抗的鐵哥,押回縣衙,向龍縣爺要真龍。龍縣爺否認有真龍,洋毛子不信,說皇上叫真龍天子,中國人叫龍的傳人就一定有龍。洋毛子抓走了「垂簾聽政」的龍夫人。要龍縣爺拿龍來換人。龍縣爺抓耳撓腮,龍大少定計把洋毛子騙進深山老洞,洋毛子把石頭當龍蛋,興奮不已。龍大少意外救了一個被人追殺的姑娘,但姑娘瞬間翻了臉,原來她是東洋人井口美,也是沖龍來的。眼看龍大少生命不保,一個蒙面少女救了他。少女剛走,龍大少又被洋毛子抓去帶路找龍。他們發現了大熊貓,蒙面少女出現,救走了熊貓。龍大少知道了少女叫山妹,熊貓叫甜甜。龍大少和山妹為救甜甜,和洋毛子鬥智斗勇。龍大少用堅甲木造的車,擋住了洋毛子的槍彈,打退了洋毛子,勝利回城。當夜,龍大少和山妹結了婚。山妹知洋毛子不會甘心,她把祖傳天地神功傳給龍大少,要他保護山中珍奇,自己決定和洋毛子去拚命,龍大少不允,跳了起來,不料因有了神功,競從屋頂沖了出去。龍縣百姓在龍大少率領下,扮成楊家將、岳家軍,龍大少自己則是美猴王,他們擺下火雷陣,同敵人一場大戰,終於將洋毛子趕走。
『陸』 王小丫兩次婚姻為什麼失敗
關於王小丫第一段婚姻破裂的原因,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源於兩人對事業的追求,另一種,則是有第三者介入。這一個第三者,不是別人,正是潘虹的前夫,米家山。
揭44歲王小丫有兩次婚姻仍未孕內幕 曾與潘虹爭夫
但這種猜測,存在很多自我矛盾的地方,惟一被多數人肯定的,只是米家山與王小丫曾有過一段時間的感情,至於這段感情發生在何年何月,起因和結果如何,都已經成了不可考的"遺跡",這也是王小丫感情歷程中,最神秘,最撲朔迷離的一點。
『柒』 誰知道有《媽媽為什麼生我》這個電影嗎
叫 《為什麼生我》
1984 年 彩色故事片
攝制: 峨眉電影製片廠
編劇: 姚雲
導演: 李亞林 晏文藩
攝影: 李寶琦
演員: 姬晨牧 (飾陳鬆鬆) 雷鳴 (飾陳佐) 李宗華 (飾方芬) 方青卓 (飾秦玉娟)
〖電影簡介〗
晨曦, 沿鐵路線小道上, 一個10 歲左右的小男孩鬆鬆背著書包去上學, 一頭白鵝蹣跚地跟在後面.
在語文課上, 方芬老師的作文題是: 《我最難忘的……》但對鬆鬆來說, 記憶中只有痛苦和不幸.鬆鬆回家後, 從閣樓玩具箱里撿出一張被撕碎後又粘貼好的全家福合影照片, 照片上他的臉被扭歪了.鬆鬆的爸爸陳佐是火車司機, 媽媽秦玉娟是醫院的護士長, 由於兩人職業、修養、性格不合, 最終離了婚, 鬆鬆由爸爸陳佐撫養.爸爸經常出車, 只得把鬆鬆一個人丟在家裡.
有一天, 鬆鬆放學後去看媽媽.秦玉娟看到兒子很高興, 帶他到商場去買玩具.鬆鬆看到衣櫥里有女孩的大衣和精美的洋娃娃時, 他明白了: 這已不是媽媽單獨的家了.
晚上, 陳佐看到食品和玩具, 知道鬆鬆不聽叮囑去醫院看了媽媽, 一氣之下動手打了鬆鬆, 還踩碎了鬆鬆搭的小鐵皮屋.
陳佐想再婚, 退休工人王師傅給他介紹了個對象, 但沒有向對方講清陳佐還有個孩子.見面那天, 正巧鬆鬆發高燒, 不能去上學, 使王師傅和陳佐感到很為難.懂事的鬆鬆噙著淚水, 爬上閣樓躲起來.對象走後, 孩子已凍得蜷縮成一團.
鬆鬆病了.方老師來看鬆鬆, 還給他喂麥乳精, 孩子感受到母愛的溫暖.鬆鬆想小羊有媽媽, 同學們都有媽媽, 自己也應該有媽媽啊! 為了滿足孩子的心願, 方老師特意去找秦玉娟, 勸她不要讓孩子失去了母愛.方老師又去批評陳佐阻止鬆鬆看媽媽是不現實的, 母子之愛是一種天賦, 決不能『大人鬧翻, 苦了孩子』.
鬆鬆失去了父母的撫愛, 也失去了童年的歡樂, 甚至受到有些同學的侮辱和歧視.他發狂地同講他是孤兒的同學扭打, 並嗾使白鵝追咬同學.他朝著方老師絕望地叫道: 『我不是孤兒! 我就不是孤兒! 』
一個風雨之夜, 鬆鬆到媽媽住處去找媽媽.他隔窗看到的是媽媽正同一個男人和一個女孩在一起吃飯.他扭身沖向風雨, 在大雨中奔跑, 最後心力交瘁, 倒在了雨水裡.他患了休克性急性肺炎.在生命的彌留之際, 鬆鬆咬著牙, 用力地把爸爸媽媽的手拉到一塊, 虛弱而輕聲地喃喃道: 『回……回……家……』然而, 他終於失望地倒在了方老師的懷里, 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在小道上踽踽獨行的大白鵝, 曲頸向天發出單調、凄憐的叫聲.可是, 他的夥伴鬆鬆卻再也聽不見了.
『捌』 有個著名女導演嘴附近有顆痣,她叫什麼名字
有個著名女演員
廖學秋,峨眉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廖靜秋的女兒。1980年她從成都川劇院借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車水馬龍》以後拍攝多部電影,並在1985年進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成為專業演員,並拍攝40餘部電視劇。
朱媛媛,國家一級青年演員。1992年畢業於青島藝術學校,199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現就職於中國國家話劇院。出演過多部話劇和電視電影。一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使朱媛媛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模範媳婦」。2000年獲北京市「春燕杯」最佳女主角獎,同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女主角獎。
『玖』 峨眉電影製片廠的簡介
峨眉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區清江東路360號。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電影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中國西南唯一的電影生產綜合性文化企業:年可生產15部故事片、完成百部(集)電視劇、洗印拷貝2000萬米可攝制70毫米立體聲影片、譯制國外(語)影片擁有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水平一流的大型交響樂團。
幾十年來,峨影先後共攝制了各種類型影片、電視劇共計400餘部(集)。先後計有20餘部故事片、電視劇及科教片在國際、國內獲得過50餘次獎項。峨影的對外合作拍片業務開始於60年代。自70年代末以來,已先後成功地與日本、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眾多的影視廠家或機構,合拍、協拍故事影片40餘部。
該廠有完備的領導機構和生產機構。廠內的藝術創作部門有:文學部、 藝術室、演員劇團、電影樂團及電視錄像部。生產電影所必需的車間(如 :道具、服裝、化妝、置景、特技、洗印等等)-應俱全。廠內人員一千左右,能同時組成八到十個攝制組,每年可生產8-12部故事片。它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嘉陵江邊》,生產於1960年。文革使這個廠曾停止故事片的生產。於1976年才又恢復生產。這個廠曾出產過如《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內當家》、《紅衣少女》《焦裕祿》,《被告山杠爺》》《京都球俠》《巧奔妙逃》,等相當出色的影片
『拾』 峨眉電影製片廠的成就
回眸半個世紀的四川電影,猶如從一個側面欣賞中國的當代史,電影這種大眾最喜愛的娛樂方式之一,透出的是百姓的生活與夢想,透出的是我們所不能淡忘的時代風貌。 四川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是1959年7月1日正式掛牌的,它由郭沫若親筆題寫了「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廠名。當時它是全國六大電影製作基地之一,廠址設在成都市西門外羅家碾。當時的偏僻田園,如今已是車水馬龍的中心城區,峨影廠仍矗立原地。
峨影廠所拍的,同時也是四川電影史上的第一部本土電影,是1959年7月開機的故事片《嘉陵江邊》。這部電影最初名為《焊茶壺的人》,後來聽從老電影藝術家蔡楚生建議,改了名。這部影片的外景是在重慶、隆昌、西昌等地拍的,隨後的內景拍攝和後期製作,都是在北京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進行的,1960年4月完成全片。
這部影片著力塑造了從舊社會走來的老工人紀大明,在新社會中的覺悟與成長。紀大明在解放前謀生無著,只好挑擔四處遊走,為人補鍋焊壺。影片情節感人,人物刻畫細膩,1960年6月在全國公映後,反響強烈。峨影廠打響了第一炮。
驚動周總理的影片:1960年初,峨影廠醞釀拍第二部故事片,一下就看中了當時四川青年作家高纓發表的小說《達吉和她的父親》。不料,英雄所見略同,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同志也想把這小說拍成電影。都與作者進行了聯系,最後兩廠商討決定,合作拍片。
該片攝制組是1960年7月成立的,其中大部分演員都來自四川的話劇表演團體。主角達吉由長影的陳學潔飾演,而達吉的漢族父親和彝族父親,則分別由四川的藝術劇院院長劉蓮池、峨影廠廠長朱丹南扮演。
1961年7月該片上映,觀眾都大為感動,川內許多高校師生開始熱烈討論它,一時間,從原創小說,到劇本,到電影,媒體都好評如潮。
讓人想不到的是,此時出現了批判文章,認為作品宣傳了所謂的「資產階級人性論」,使活躍的文藝風氣變得緊張起來。
這種情況引起了周恩來總理的關注。他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看了小說,也看了電影,專門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論藝術民主》的重要講話。周總理在講話中說:《達吉和她的父親》,這是一部好作品。周總理甚至說到了一些細節:「我昨天看電影也幾乎流淚,但沒有流下來……因為導演的手法使你想哭而哭不出來,把你的感情限制住了。例如女兒要離開彝族老漢時我們激動得要哭,而銀幕上的人卻轉身子,用手蒙住臉……」
後來,峨影廠廠長朱丹南還和其他藝術家一起,被邀請到周總理家做客,周總理一眼就認出:朱丹南是馬赫社長(片中角色)嘛。 歲月如歌,歷史有痕。50年的四川本土電影,除「文革」期間停產外,涌現了不少佳作。比如1962年所攝的《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在全國乃至海外華僑中間都很受歡迎,那些省外看不懂川劇的,都被這部幽默的影片逗得哈哈大笑。當時有統計,《喬》片的上座率,僅次於那個年代最紅火的影片《白毛女》。1970年代末期,峨影廠又開足馬力拍片,隨後幾年推出了大量風靡一時的故事片,如《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紅衣少女》等頗有「傷痕文學」意味的影片,如今回眸,它們與那個時代的文學創作、閱讀風氣,互相印證,代表著一種時代氣氛。在王朔的輕松笑侃式的小說流行之時,四川電影也有了《頑主》、《京都球俠》等名片。尤其是充滿周星馳那種「無厘頭」風格的《京都球俠》,至今仍有球迷影迷清楚記得。再往後,四川拍出了不少反映新時期主旋律的重點影片,攬獲眾多獎項。比如頌揚優秀共產黨人的《焦裕祿》,1994年出品的《被告山杠爺》,2003年拍攝的抗擊「非典」題材的《38度》等,先後奪得了全國「金雞獎」、「百花獎」、政府獎項「華表獎」等,大為業內矚目。不過,平心而論,近兩年四川電影在國內放映市場上叫得響的不多。不過,相信四川電影人會繼續努力,重鑄四川這個歷史久遠的電影攝制基地的輝煌。峨影廠的新作《讓子彈飛》《大武生》《觀音山》 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