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成龍電影周七小福重聚

成龍電影周七小福重聚

發布時間:2022-11-29 13:07:49

成龍的愛徒弟新7小福的個人資料,要詳細

小福包括:1 洪金寶(元龍) 2 元奎 3 元華 4 成龍(元樓) 5 元泰 6 元德 7 元彪
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學生拜師、學藝、簽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於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於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盪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雕」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元秋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經典武打組合七小福五十周年再聚首地球人都知道,成龍師兄弟的電影成就完全體現在動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動作戲外,而且個個是有名的動作指導。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二十個最佳武術指導獎杯,其中十二個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灣電影金馬獎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設最佳動作指導獎,迄今已有八屆,「七小福」卻得了六次(註:其中包括與別人合作得獎次數,比如程小東、元彬合作的《新龍門客棧》、成家班、曹榮合作的《義膽廚星》等),說佔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實不為過。至於他們為何都能在功夫片領域做到游刃有餘,進而成為一代大家,歸根到底還是和他們當年做戲曲演員有關。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凈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另外,戲曲演員和舞蹈演員一樣,因為舞台表演的關系,尤善於掌握身體動作的節奏,運動起來,姿勢瀟灑,輕重緩急,錯落有致,如果和音樂鼓點相配的話,那就可以稱作舞蹈了。這一點在《玻璃樽》中成龍伴隨著音樂和洋拳手對打可以得到印證——也正因為節奏感對於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們才不難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楊紫瓊、李賽鳳、楊麗菁甚至章子怡緣何都能迅速成為一代打星了。
其實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時代即與武俠功夫片結緣,原來於占元的女兒於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紅的武俠片女星,於占元本人也經常在粵語片中做武師,有了這層關系,洪金寶、成龍這幫師兄弟很早就參與了電影演出,但和蕭芳芳、馮寶寶這些當紅童星比起來,「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龍套的,能夠得到像《大小黃天霸》中六霸、七霸這等次要角色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鏡頭前的歷練和大銀幕上的演出經驗,卻奠定了「七小福」日後輝煌的基礎。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成龍、元彪等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當時他們這些戲班出身演員走的都是進電影圈做龍虎武師的路子,似乎這樣才算得上人盡其才,沒辜負自己學戲時苦練的本事。成龍、元彪等人的運氣還不錯,在邵氏電影公司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遇到了三年前先他們出師的大師兄洪金寶,當時他已經從龍虎武師升到武術指導了。經洪金寶介紹,成龍、元彪、元華等人開始為嘉禾電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龍虎武師,而在這段時間里,對他們來說最難忘的經歷則是參與李小龍影片的拍攝工作。

㈡ 七小福迅雷下載 七小福bt下載

「七小福」50年後重聚,蕭芳芳獲終身成就獎台下成了一片熒光海洋,鮑起靜、張家輝哭成淚人,張學友、林憶蓮唱好香港電影……剛剛落幕的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盡管籌備倉促、資金有限,但依舊星光熠熠,港產片的大獲全勝更是為香港電影百年做了最好的紀念。任何一場頒獎都是有遺憾的藝術,有亮點也有缺陷,這一屆的金像獎最大的遺憾莫過於七小福的亮相太過匆匆,亮相時間還不如擔任開場舞蹈嘉賓的吳建豪長。

http://blog.sina.com.cn/xingxijubt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寶(元龍) 2 元奎 3 元華 4 成龍(元樓) 5 元泰 6 元德 7 元彪

㈢ 楊冪獲獎得成龍認可,七小福再聚首洪金寶淚灑舞台

日前,第20屆上海電影節,舉辦成龍動作電影周之夜。現場成龍,洪金寶,七小福,元華,元彪,元秋等眾多功夫巨星悉數登場。可以說是娛樂圈中的一場盛世,洪金寶登台時還淚灑舞台,看著舞台上陪伴著我們幾十年的功夫巨星,實在讓人感嘆時光飛逝。

在這里還是要祝福楊冪再拿影後,期待以後更精彩的表現,也希望能夠看到更多好的國產影視作品,當好萊塢當道,我們不能接受《變形金剛5》這樣無劇情的電影一天拿走3億票房,希望國產電影能夠越來越好。

㈣ 誰知道和成龍一起的七小福是哪幾個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寶 2 元奎 3 元華 4 成龍 5 元俊 6 元德 7 元彪

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學生拜師、學藝、簽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於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於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盪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雕」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地球人都知道,成龍師兄弟的電影成就完全體現在動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動作戲外,而且個個是有名的動作指導。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二十個最佳武術指導獎杯,其中十二個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灣電影金馬獎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設最佳動作指導獎,迄今已有八屆,「七小福」卻得了六次(註:其中包括與別人合作得獎次數,比如程小東、元彬合作的《新龍門客棧》、成家班、曹榮合作的《義膽廚星》等),說佔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實不為過。至於他們為何都能在功夫片領域做到游刃有餘,進而成為一代大家,歸根到底還是和他們當年做戲曲演員有關。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凈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另外,戲曲演員和舞蹈演員一樣,因為舞台表演的關系,尤善於掌握身體動作的節奏,運動起來,姿勢瀟灑,輕重緩急,錯落有致,如果和音樂鼓點相配的話,那就可以稱作舞蹈了。這一點在《玻璃樽》中成龍伴隨著音樂和洋拳手對打可以得到印證——也正因為節奏感對於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們才不難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楊紫瓊、李賽鳳、楊麗菁甚至章子怡緣何都能迅速成為一代打星了。
其實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時代即與武俠功夫片結緣,原來於占元的女兒於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紅的武俠片女星,於占元本人也經常在粵語片中做武師,有了這層關系,洪金寶、成龍這幫師兄弟很早就參與了電影演出,但和蕭芳芳、馮寶寶這些當紅童星比起來,「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龍套的,能夠得到像《大小黃天霸》中六霸、七霸這等次要角色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鏡頭前的歷練和大銀幕上的演出經驗,卻奠定了「七小福」日後輝煌的基礎。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成龍、元彪等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當時他們這些戲班出身演員走的都是進電影圈做龍虎武師的路子,似乎這樣才算得上人盡其才,沒辜負自己學戲時苦練的本事。成龍、元彪等人的運氣還不錯,在邵氏電影公司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遇到了三年前先他們出師的大師兄洪金寶,當時他已經從龍虎武師升到武術指導了。經洪金寶介紹,成龍、元彪、元華等人開始為嘉禾電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龍虎武師,而在這段時間里,對他們來說最難忘的經歷則是參與李小龍影片的拍攝工作。
《精武門》是李小龍從好萊塢回港後的第二部功夫片,在該片中,李小龍的剛猛有力的截拳道展露無疑,雙截棍的威力,一人獨斗群寇的豪氣都令人觀之熱血沸騰。當時成龍、元彪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龍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龍還做了片末被陳真一腳踢飛撞在牆上的鈴木先生的替身。「七小福」的另一位成員元華則幸運地做了李小龍的替身,片中需要李完成的一些雜技動作幾乎都由元華完成,另外,元華還扮演了在「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前戲耍陳真的日本學生,還有幾句挑釁的台詞——後來元華在喜劇片《龍的傳人》中街頭賣藝時,就曾吹噓過給李小龍做替身之事,有趣的是片中扮演他兒子的周星馳就是李小龍的忠實FANS,他在《喜劇之王》中表演《精武門》「踢館」一場將張柏芝凌空提起倒摔在地下那段的原版本則是由成龍扮演被摔的那個,而成龍在《喜劇之王》中也客串了一回「死跑龍套」的,觀眾看得搞笑,殊不知當年他也和星爺一樣都是此等出身,想必他對片中「臨時演員也是人!」一句也會有深刻的體會。
可以說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龍才真正從武俠片中分化出來,歷史背景也由古代變為近代甚至現代,呈現出一派嶄新氣象,並開始為世界影壇所矚目,同時對洪金寶、成龍師兄弟日後的走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小龍之後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連武俠片大師張徹也開始涉足《馬永貞》等近代豪俠功夫片,而模仿李小龍功夫片風格的打星也層出不窮:呂小龍、梁小龍、黃小龍….還有成龍。
「七小福」中和成龍是最早成名的,洪開始以武術指導聞名,後來開始自導洪金寶自演電影,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與春米六》,其後主演的《老虎與田雞》《林世榮》等片亦頗受好評。成龍則在李小龍暴斃後,被其原來的合作者羅維發掘,作為李的接班人。不過無論是跟風李小龍的《新精武門》,還是改編自古龍小說的武俠電影(《劍花煙雨江南》等),都沒有取得成功。直到1978年吳思遠借成龍拍《醉拳》才令其迅速走紅。該片的諧趣風格及袁和平設計的活潑靈巧兼具雜耍性的武術動作簡直就是為成龍量身定做,淋漓盡致地發揮了他在這一方面的天賦,同時也令成龍找到自己日後在功夫片領域的發展方向。自此,李小龍之後的又一位功夫巨星正式登場。
由於成龍諧趣功夫片的大受歡迎,也使得素來愛跟風的香港電影人紛紛改拍此類影片,其中自然濫作居多,卻也不乏精品。除了成龍的《蛇形刁手》、《龍少爺》《師弟出馬》外,洪金寶導演的《雜家小子》和《敗家仔》也堪稱上佳之作,這兩部影片故事情節與《醉拳》大體相似,皆是少年受辱,遇高手學藝報仇的套路。片中詼諧幽默的武林高手(類似於《醉拳》中袁和平之父袁小田飾演的蘇乞兒形象)都是由洪金寶擔綱,成龍似的調皮闖禍少年則由元彪演繹,而兩兄弟設計的武打動作則愈加精彩刺激,絲毫不遜於成龍的《醉拳》,因此也取得了極佳的口碑及票房——更重要的是,《雜家小子》和《敗家仔》令元彪迅速出位,成為一代打星,在整個八十年代風頭不讓洪、成兩位師兄。
至於「七小福」其他幾位兄弟,元奎、元德、元華、元武、元振等人此時也都聚集在洪金寶、成龍的周圍,同氣連枝,大家有飯吃,或做武術指導,或在銀幕顯形,較之以前做武師的日子要好得多了,這正應了一句老話(可能不太合適):朝中有人好做官——不過話又說回來,靠人不如靠己,雖說師兄弟好得沒話說,但如果自己沒有實力,早晚也會被淘汰的,更何況這幾位本身亦非等閑之輩,憑本事照樣能出位,只是早晚的事罷了。
元奎為成龍的《龍少爺》、洪金寶的《皇家師姐》等片設計的武打動作已顯示出自身實力。作為導演,他與劉鎮偉合導、周星馳主演《賭聖》曾創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紀錄。而當他遇上李連傑後,更是一展平生所學,充分發揮了李連傑的敏捷身手,經典的武術設計更是層出不窮。單以他與師弟元德聯合為《功夫皇帝方世玉》設計的動作場面來說,李連傑與胡慧中在看熱鬧人群的頭頂比武高來高去盡展瀟灑身姿,而趙文卓與李連傑於監斬台里低矮的夾層中的打鬥則是閃轉騰挪卻以靈巧取勝;再加上李、趙二人在染布坊內長棍對短棒的對攻——這一高一低,一短一長的巧妙對比真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元奎、元德以該片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武術指導獎確實也是實至名歸的。至此,元奎與元德師兄弟聯手在李連傑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中華保鏢》、《赤子威龍》、《鼠膽龍威》等影片中設計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動作場面,李連傑鮮明的造型,瀟灑的亮相,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矯健身手無不體現著元奎師兄弟的心血,從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術指導中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元華給人的銀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成龍、洪金寶、元彪主演的許多電影如《飛龍猛將》、《急凍奇俠》、《東方禿鷹》中,元華總是扮演功夫最厲害的反派,有時需要成龍他們師兄弟同時出招才能戰勝他,其實以元華的瘦削身體,若沒有些真功夫還真不足以抵擋自己三個師兄弟的輪番進攻。只是不斷重復這等只靠拳腳功夫顯威的反派角色,難免會令元華最後淪為如盧惠光、周比利等純臉譜化的陪練打星。於是這位留著和林子祥一樣的小鬍子(《急凍奇俠》中元彪對其相貌的評價)開始在演技上下功夫,與周星馳合作的《龍的傳人》、《情聖》、《漫畫威龍》和與李連傑合演的《龍行天下》等片都充分展現了元華的喜劇表演才華,比之在成龍、元彪的影片中充當一號打手自然要生動、形象得多。另外,他為《急凍奇俠》和《龍行天下》設計的武術動作也干凈利落,不落俗套、頗有新意,只可惜後來他在武術指導這一行當並未有太大發展,而是專注於銀幕前的演出,還別說,倒也算得上別具一格,小有成就。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學藝時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八十年代其他師兄弟開始各領風騷時,元彬更是默默無聞,未見有何建樹。他也甚少與洪金寶、成龍等師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術指導程小東門下,與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東的副手,輔助他為《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新鹿鼎記》等武俠片設計了許多經典的動作場面,因此深得徐克賞識,後來竟提拔他在《黃飛鴻三獅王爭霸》中做了武術指導的正職,又在《黃飛鴻四王者之風》中擔任了執行導演,一時聲名鵲起。不過,元彬、馬玉成設計的武術動作雖然深受程小東的影響,但卻各有側重:馬玉成頗得程式凌空飛舞,飄逸瀟灑風格之精髓,只是有時過於誇張,虛與實的結合差了些;元彬則武術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寫實性很強,只可惜有時候又想學程小東的天馬行空,結果難免弄巧成拙,這點在《黃飛鴻四王者之風》和《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中體現得很突出——至於後來元彬為「銀河映像」的許多經典槍戰片做指導的動作場面,固然精彩寫實,但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發揮,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導演意圖控制下卻又顯得有些縮手縮腳了。
在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洪金寶、成龍、元彪是香港最紅的功夫片的明星,只要是他們領銜主演的功夫片,幾乎都能獲得極佳的票房收入,如果是三人合作的影片則更是票房賣座的保證了。因此當年這三兄弟曾合作過多次,最早是在《奇謀妙計五福星》中,該片是嘉禾為對撼新藝城的賣座動作喜劇系列《最佳拍檔》開拍的,由洪金寶導演,開創了豪華明星陣容的群戲先河,影片以洪金寶、吳耀漢、馮淬帆、秦祥林、岑建勛(後來換為曾志偉)的搞笑戲為主,劇情主要是這五個好色男人調戲美女的橋段,還有一大看點就是洪金寶、成龍、元彪師兄弟三人硬橋硬馬的動作功夫場面,(《奇謀妙計五福星》中元彪只露了一面,沒甚戲份,待到後來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便是三人同時對敵的精彩武鬥了)。只是在這套由洪金寶控制影片整體風格的「五福星」系列,成龍、元彪的戲份也只限於打鬥,並無多大發揮。但到了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A計劃》時,則是完全圍繞成龍展開情節,無論洪金寶、元彪怎麼賣力的打鬥表演,卻也搶不去成龍的風頭。
說起洪金寶與成龍的關系,可以說是亦師亦友,據說成龍的許多功夫就學自洪金寶,而他入電影圈以來一直受到這位大師兄的照顧。因此兩人之間的合作也是最多的,而且互相啟發,對香港類型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單說洪金寶,他不僅以《提防小手》和《五福星》系列開創了黑色功夫喜劇潮流和時裝動作片,監制的「僵屍」系列電影更風靡一時。而且他除了動作功夫少有敵手外,還主演過幾部頗受好評的文藝片,如在《八兩金》中與張艾嘉談情說愛,影片淡淡的鄉愁和略顯悲傷的愛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而洪金寶出色的演技也為該片錦上添花。另外,他在與成龍合演的《龍的心》扮演一個天生弱智的成年人,演技著實精湛,只可惜與同年鄭則仕主演的《何必有我》題材撞車,不僅口碑不佳,票房也只收幾百萬,堪稱洪金寶與成龍合作以來最失敗的一次,使得成龍以後再不敢輕言演文藝片,而洪金寶卻毫不在乎,後來又有與張曼玉主演的《過埠新娘》文藝片問世。此等勇氣和對自身演技的突破在「七小福」中絕對可拔得頭籌。
再說洪金寶對成龍的啟發,因在《奇謀妙計五福星》中成龍首次扮演警察,才觸發了成龍的創作靈感,才有了《A計劃》中的民國巡警馬如龍,才有了後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警察故事》中的陳家駒。而洪金寶在八五年為德寶監制了《皇家師姐》系列,成龍就在八七年為嘉禾監制了《霸王花》系列——不知這個算是啟發,還是對撼呢?另外,成龍、洪金寶、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成龍的是威禾,洪金寶的是寶禾,元彪的則是泰禾,很明顯都是依託嘉禾電影公司開創的。有了各自的事業,他們的合作就開始漸漸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計劃》外,尚有《快餐車》和《飛龍猛將》。《飛龍猛將》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片中設計了一段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因誤會展開混戰的動作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毆成一團,非常經典,誰知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絕唱了呢?不過,洪金寶與元彪倒是陸續有合作,比如《東方禿鷹》、《亂世兒女》(此片中洪金寶破天荒地演了一個大反派,與元彪惡斗一場最後被炸死)、《九五牛皮膠》等——其實近年來個人最喜歡的「七小福」作品當屬元奎導演,元彪、元華、元奎、元德、金城武主演的《馬永貞》,拳腳刀斧,槍戰武鬥的動作場面精彩絕倫,兄弟情義,幫派廝殺,情感陰謀、搞笑悲情,雖用傳統手法演繹,卻也令人盪氣回腸。元彪的英雄、元華的搞笑,元德的反派都很出彩,只可惜該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票房極差,不知何故。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七小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發展重點不太一樣,比如成龍、洪金寶、元奎在好萊塢,元彪留守香港,元華轉投無線電視台做了電視劇演員,元彬則在內地混飯吃。但現在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寶為成龍的《highbinders》擔任動作導演,元彪為成龍的《龍旋風》擔任動作指導,洪金寶在元彬導演的電視劇《斷仇谷》中擔綱主演,元彪則與洪金寶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許「七小福」作為演員在銀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龍、洪金寶)已經開始老了,但他們作為動作指導對香港甚至世界類型電影所發揮的創造性作用卻越來越重要——謹以此淺陋文章紀念為我的青少年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的幾個香港電影人!
成龍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國戲劇學院。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京劇大師於 占元師父(於素秋的父親)。於師父為成龍起了一個名,叫元樓。其他 的師兄弟也是以元字為名。每天的操練包括腳上功夫、打鬥方式、特技 動作等。另外還有如拉筋、劈腿、翻 斗等動作。除了練功外,他們更 要做清潔、洗碗等的事務。成龍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時艱苦訓練中成 長。 在一次京劇的表演中,於師父選了元龍(洪金寶)、元泰、元華、 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龍,擔演一套京劇《七小福》的主角。從此人們 便稱他們為七小福,而成龍亦從此獲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機會,以後他們 就不斷在荔園表。

㈤ 七小福重聚,當年的恩恩怨怨還說得清嗎

一個電影節活動,

香港「七小福「 重聚。

可能很多年輕的朋友已經不太知道七小福,

除了洪金寶、成龍、元彪這樣家喻戶曉的大明星都是出自「七小福」,

香港電影尤其是香港動作電影的天下應該算是「七小福」打下來的。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江湖世界,

「七小福」的故事充滿了傳奇——

拜師、學藝、生死契約?

共同進退還是互掐互毀?

兄弟情深還是兄弟鬩牆?

這個加起來四五百歲的老牌組合,

依然在用故事為 娛樂 圈添磚。

說起「七小福」就不得不提 於占元

曾經的京戲名伶,

可惜時代不給力,

混得有點差,

好在於占元比較有經濟頭腦,

自個唱戲混不出名堂了,

就收徒弟賺錢吧,

於是創建了 中國戲劇研究學院

名字確實比較唬人,

其實就是梨園,跑江湖賣唱的,

於占元就是班主。

什麼孩子會被送進來,

一是頑皮好動,到處惹是生非,家裡管不動的;

二是學習不好,估計也沒什麼讀書天分的;

三是父母喜歡京劇,想讓孩子來滿足自己願望的。

雖然打著現代化的名號,

但其實很多還是依了舊時梨園的規矩——

任憑管教,打死無怨

於占元最早收的徒弟叫 吳明才

入門沒多久就離開了,

跟著胡金銓做了幾部電影,

本以為一腳踏進了電影院

實際上卻是鏡花水月,

據說後來成了最早一批闖盪內地的香港電影人之一。

後來又收了一個姓傅的學生,

據說是沒練幾天就受不了走了。

再來就是 洪金寶 了,

洪金寶成了名正言順的大師兄。

或者是因為自己名字中有個「元」字,

於占元給每個入學的學員都以「元」為名,

洪金寶改名為「 元龍 」,

當時還叫陳港生的成龍改名「 元樓 」,

還有,

元彪,

元奎,

元華,

元武,

元泰,

元秋 ,唯一的女學員。

元慶 ,也就是後來的袁和平。

元德,

元俊,

元彬,

元振,

元寶。

一共是十四個學員。

「想吃蹦蝦仁,須下苦功夫」

這是於占元常常念叨在嘴邊的口頭禪,

學習的辛苦由此可見。

拉筋、劈腿、翻跟斗,

腳上功夫、打鬥方式、特技動作,

樣樣都要學,

樣樣都要精,

每天要練十九個小時向上,

除此之外還要清潔打掃干苦力。

這就是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據說,

這些學生中 被打最多的是元樓 ,也就是成龍。

成龍入學後,

他老爸來看他,

給老師於占元送了點禮,

還向於占元提出要成龍拜乾爹的請求,

沒想到於占元就答應了,

成龍成了於占元的「契仔」,

師兄弟們都喊成龍「 干殿下 」。

如果你以為拜了乾爹就能得到優待,

那你就錯了。

於占元說:

你是我干兒子,不能讓人家說我偏心。

於是,

師兄弟里誰犯錯要挨打,成龍得陪著,

有他參與的,那就加倍受罰。

坑爹的干兒子啊。

不過也許正是打得多了,

教導的嚴厲了,

成龍成了這些學生里最紅的。

關於成龍的作品就不用多說了,

從國內到國際,

成龍的影響力確實是一拳一腳打出來的,

即便是有一個涉嫌毒品的兒子和見不得光的私生女,

成龍對中國電影的貢獻無人能否定。

而洪金寶這個頂替上位的大師兄,

確實成了名符其實的大哥。

在成龍等師弟的眼中,

洪金寶就是天生的領袖、霸道之王。

別看洪金寶小時候一臉的清秀漂亮,

其實卻小小年紀就有著不一般的掌控欲,

儼然一副大哥大的模樣。

香港影壇有很多大哥,

在陳可辛眼中,曾志偉是大哥,

在很多人眼中,成龍是大哥,

但對於曾志偉和成龍來說,

洪金寶才是大哥。

說起這個曾經清秀漂亮的大師兄,

怎麼成了現在 「最靈活的胖子」

這也是一則令人啼笑皆非的過往——

洪金寶在一次訓練中跌斷腳踝住院,

家裡就寄去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要給洪金寶好好養養傷,

就這么吃啊吃啊,

加上受傷不能運動,

結果可想而知——

洪金寶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胖子,

直到現在。

本來是青衣設定的洪金寶胖成了這樣還能演嗎?

於占元只好安排他一些跑龍套的活了,

洪金寶當然不願意了,

想著7年的合約也到期了,

所幸就離開了學校,

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洪金寶《飛龍猛將》劇照。

洪金寶《雜家小子》劇照。

洪金寶《葉問2宗師傳奇》劇照。

再說回,

一直不溫不火的戲劇學院,

終於等來了第一次對外演出的機會,

於占元很激動地發表了講話,

表示要挑選七個最優秀的學生參與此次對外演出。

於占元宣布名單:

洪金寶、成龍、元泰、元華、元武、元奎、元彪,

這七個確實最棒的,

起碼這裡面有五個具有國際性的知名度。

著名的「七小福」就是從這里誕生的,

下面來一一說道說道——

元彪

元彪進校的時候就是個乖巧可愛的孩子,

而且在翻跟鬥上非常有天賦,

大家都稱他「跟斗王」,

於占元非常喜愛他。

也正因為這樣的乖巧優秀,

一度引起了洪金寶和成龍的嫉妒,

小孩子間還鬧過點小矛盾。

不過,

長大出來演電影後,

元彪和成龍、洪金寶的關系應該是最好的,

被稱為 香港喜劇動作片的鐵三角

成龍和元彪打群架,看一次笑一次。

電影《A計劃》劇照。

電影《敗家子》劇照。

電影《畫中仙》劇照。

前年,

元彪的女兒出嫁,

洪金寶、成龍等均到場祝賀,

已經六十加的元彪淡出 娛樂 圈,

盡享天倫。

元華

元華是以李小龍的替身出道的,

後來在很多成龍、洪金寶主演的電影中扮演 搞笑 的反派角色。

電影《東方禿鷹》劇照。

電影《飛龍猛將》劇照。

在成龍、洪金寶等師兄弟風生水起的時候,

元華一直居於不溫不火的反派位置上,

倒是拳腳功夫愈發精湛、演技愈發純熟,

終於,

在周星馳的電影《功夫》里,

元華一舉獲得 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要知道,

即便是成龍也沒有拿到過香港金像獎,

有人說,

那是香港金像獎欠那些動作片演員的,

元華率先獲得認可。

元奎

和其他師兄弟不同,

元奎從小就是個不多話的孩子,

為人低調,較少亮相,

少講話多做事,

埋頭苦乾的實干派

作為演員,

元奎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方世玉2》中那句「安全第一」了,。

元奎這樣的性格終究是不適合當演員的,

於是,

元奎當了武術指導,當了導演

成龍的《龍少爺》,

洪金寶的《皇家師姐》,

李連傑的《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鏢》,

劉德華的《九二神鵰之痴心情長劍》,

等等,

都是元奎導演加武指的。

電影《九二神鵰之痴心情長劍》劇照。

元武

關於元武的資料少得可憐,

有人說,

他叫周元武,

也有人說,

他叫周元俊。

這位在八十年代初就銷聲匿跡了。

元泰同樣。

事實上,

「七小福」從來不是只有七個人,

上面提到的於占元的14位學生都是「七小福」的一員。

.元秋.

元秋是「七小福」里唯一的女學生,

17歲開始踏入電影圈,

和元華一樣是替身出道的。

大家最熟悉的元秋應該就是電影《功夫》里的包租婆了。

.元慶.

元慶是誰可能都沒有人知道了,

但袁和平,

鼎鼎有名的武術指導,

元慶其實就是袁和平。

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是 香港電影史上第一位武術指導

袁和平師從於占元也是延續家風。

什麼也不用說,

看看他的獲獎記錄就知道這個人有多厲害了。

電影《卧虎藏龍》劇照。

.元德.

論長相,

元德是 「七小福」里最上鏡的

早年也主演過邵氏的一些電影,

但反響都平平,

甚至後來都只能接到一些垃圾角色了。

直到,

元德改做武術指導,

倒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元德是徹底死了當明星的心,

專心從事幕後工作了。

.元彬.

因為父母喜歡戲劇送孩子來學戲,

元彬就是這個類型。

在一眾師兄弟中,

元彬算是比較不起眼的,

即便是進入電影圈,

跟在成龍、洪金寶的後面,

元彬依然不引人注目,

反倒後來投在了另一著名武術指導程小東的門下,

做了《東方不敗》等大電影的經典動作場面,

更得到了徐克的賞識,

前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就是元彬做的武指,

更獲得了第5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剩下的,

元寶和元振一直默默無聞,

元俊則和元泰、元武一樣早早銷聲匿跡了。

一共14個人的「七小福」走過了近半個世紀,

他們就像一則傳說一直流傳在電影圈,

他們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起起伏伏。

在蜚聲國際和銷聲匿跡的轉換中,

他們的有太多故事,

等待著忠實聽眾慢慢道來。

㈥ 成龍國際電影周,與成龍同輩的武打演員為什麼一個都沒來

洪金寶、元彪、元華、於榮光等大部分香港動作巨星、國內一線實力明星及眾多資深演藝人士、好多虛心好學的年輕演員,聲名遠揚的香港七小福、香港動作片最具實力的洪家班、成家班等眾多成員,國內很多知名動作演員及很多有輩份、很資深、有品德的德藝雙馨演員以及現在年輕有票房號召力的知名演員都前來捧場、都給中國功夫第一巨星、全球第八巨星成龍大哥面子。

作為影迷,看過天王巨星張學友、劉德華、周傑倫等人的演唱會,也在機緣巧合的機會分別見過成龍、李連傑和甄子丹等功夫明星。2次看過成龍,1次看過李連傑、1次看過甄子丹。從80年代錄像廳1元、5毛看錄像帶、看電影開始到今天,感觀判斷如下:

一、成龍大哥。真人看起來肩膀寬厚、身材很結實、很健壯、很 健康 和陽光,成龍為人很大方,看起來人緣超好,看起來 社會 經歷很豐富、很會為人做事,跟人握手感覺很有勁有力的樣子。還會主動時不時拍拍對方肩膀,穿著一身唐裝和白色平底鞋,十分有親和力,很隨和、很平易近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見人就主動問候打招呼,個子應該在172左右並稍向上1、2公分,完全不像是個近70歲的老年人,近十幾年來成龍參加的各種大型活動平台、規格都是很高大上和主旋律。

總體感覺成龍大哥70年代開拍的《蛇形刁手》《蛇鶴八步》《笑拳怪招》《龍少爺》《醉拳》1、2等幾十部古裝動作功夫片都是玩世不恭,與其本人性格有些相似,他早期動作功夫片都是真打出來、拼出來的,敢打敢跳敢拼,一路摸爬滾打一路前行拼搏,太不容易了。後來《五福星》《一個好人》《警察故事》《玻璃樽》系列等等眾多現代 時尚 動作片的拍攝直到闖盪好萊塢開拍國際大片,成龍就開始慢慢成熟穩重,尤其是近二十來年成龍愛國情懷越來越濃厚,遠超一名演員范疇,其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李小龍,基本達到全球無人不知地步,在東南亞、歐洲及非洲、美洲都擁有超多粉絲,直到現在成龍拍了200部多的動作功夫片,成式動作喜劇風格獨具特色,在八九十年代曾一時引領全球世界功夫電影走向和偏好,國外動作明星紛紛效仿,但無一人領悟到成龍功夫喜劇風格的真諦,成龍動作電影揚名世界,演藝綜合成就位列華語動作演員第1名、位列全球巨星第8位(前十僅李小龍、成龍位居其中)。看成龍真人長相跟香港武打演員李元霸很像,都屬於粗壯健實型的身材。

二、李連傑大哥。李連傑大哥對人很有禮貌,一見面就臉帶笑容,雙手合十問候,個子應該在165左右,不相上下,好像年齡大起來身體比年輕時還壯實些,尤其是脖子很粗,近距離看已白發蒼蒼了,完全看不出年輕時的英姿颯爽,風度翩翩了。

李連傑大哥年輕時英俊瀟灑,彬彬有禮,動作干凈利索且舒展,各種武術和兵器使用嫻熟流暢,是唯一能與成龍抗衡且與之並駕齊驅的一位國際動作巨星,李連傑特色瀟灑動作讓人甚為美觀,其動作風格在全球有很大影響力,影響力僅次於李小龍和成龍,是名符其實的第三大華語國際動作巨星。可惜現在身體原因基本上不再拍動作電影了,有點可惜,隱退太早了,否則李連傑功夫電影成就可與成龍大哥並列。不管怎麼樣,成龍大哥與李連傑大哥是繼功夫鼻祖李小龍之後最為出彩、最為耀眼的兩顆巨星,「華語國際動作雙雄"揚名世界、譽滿全球。

三、甄子丹大哥。甄子丹穿著很會懂 時尚 ,造型很會耍酷,看到穿的鞋底是很厚的運動休閑鞋,十分喜歡擺拍造型,近距離看真人個子很小,沒有電影里看到的那麼健壯,西服穿起來顯不出肌肉,仔細看臉也已不再年輕了,近看估計在165偏上1至2公分左右,絕對沒有170公分,雖然是同李連傑同歲,都是馬上就到60歲的人了,真人看起來還很精神,算顯年輕的了。

甄子丹大哥成名也很早,但巔峰期來的太晚,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動作電影黃金期,成龍功電影霸屏天下、揚名亞洲、紅遍東南亞,李連傑80年代初憑《少林寺》出名即爬上人生最巔峰,雙雄並駕齊驅橫掃亞洲及東南亞影壇。沖在一線四五十年的成龍大哥也老了有些超高難度動作也不能親身上陣體驗了、李連傑大哥也因各種原因基本上隱退少有出來拍片了。動作功夫片從2000年後日漸衰落,出彩真打敢拼敬業有巨星潛質的動作演員人選青黃不接。一路轉型奮進的動作片老將甄子丹在已達45周歲時2008年憑《葉問》系列一步跨入一線動作巨星行列,並形成獨有風格甄式動作,就如成龍的《醉拳》系列、周潤發的《賭神》系列、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片名成了人名的代言詞。缺點是甄子丹除《葉問》系列之外再無特別優秀電影代表作品,甄也拍了好多動作片,除了動作剛猛,如《殺破狼》《導火線》《一個人的武林》等流行 時尚 動作商業片基本上沒有導向價值和表現意義,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上,多拍些更多經典代表作品(但甄子丹年齡馬上到60歲了,有些可惜了)。

從參加活動接受采訪可感知,甄子丹大哥為人做事缺少隱忍的品性,說話太直率,甄子丹的格局、胸懷沒達到成龍大哥的高度、大氣、大度和包容,視野、境界也沒達到李連傑大哥的層次和灑脫。但近年來看起來為人、說話、做事也已慢慢懂得隱忍、謙虛、謹慎和親和力了,成龍、李連傑兩顆華語最為耀眼動作巨星因年齡等原因已不復當年勇,動作功夫片杠旗人物僅剩近60歲的老將甄子丹還在前行拼搏的路上。

也見過郭畗城和劉德華,郭富城、劉德華和甄子丹在擺拍造型上屬同類型人,都喜歡擺拍。 娛樂 天王巨星劉德華的粉絲最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的。郭和甄個子看起來差不多高。

成龍同輩武打明星:洪金寶、元彪、元奎、梁小龍、陳慧敏、元華、甄子丹、李連傑、趙文卓等人了。

李連傑,有著「功夫皇帝」之稱。早年以電影《少林寺》收獲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可長期的操勞及接戲,使得他患上了一些小病,顯得相對蒼老些;如今的他已是58歲了,早已將重心投入公益事業,對於影視行業的地位早已不在乎了;更不會貪圖這些名利了。

洪金寶,七小福的領頭人,成龍的「大哥」。如今已快70歲高齡了,長期的忙碌,動作片的拍攝,早已使他的身體機能下降;加上年紀大了,有些方面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那些電影周之類的,能不去盡量就不去了,也是在顧全自己的身體。沒辦法啊。

甄子丹,一代武打明星,以「葉問三部曲」奠定武壇地位。甄子丹不去電影周可能也有一些顧慮吧!其一,甄子丹曾表示《葉問4》後,再也不會接武打片,如今因武打片領獎顯得多餘。其二,甄子丹性子傲,過去的電影只代表過去的成就,由他人頒,還是有些不舒服。其三,電影的投資方未去,他去不會很尷尬哈。其四,其它老牌武打明星沒去,他去了也很尷尬。

元華,七小福成員之一。早期是李小龍的替身,曾被李小龍誇獎過其武。早期並未有出彩的作品。自《功夫》電影後,聲望具顯。不過後期電影常常帶有喜劇因素,作品反響平平,影壇地位差點意思。去了,難道當觀眾嗎?[捂臉]

元彪,七小福成員之一,早期成就可與成龍等人旗鼓相當,可隨著時代的發展,他懂得進退。其一,顧家。其二,急流勇退。早已退出影壇多年。電影周對於他來說還是不要去的好,以免被狗仔造謠。

還有像梁小龍、陳慧敏等老牌動作明星,都是早期動作電影的一顆流星,早已隨著新生代的到來,而漸漸沒落於影視長河裡。已經很久未出現於公共場合了。

還有一些武打明星也已逝去。如「計春華」、劉家輝」等人。

「成龍國際電影周」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扶持華人動作新生力量,頒發鋼鐵人主要獎項。

這將來是年輕人的天下,他們老一輩人也早該放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首先,同成龍同輩的武打演員不方便來。同期演員有梁小龍、洪金寶、甄子丹、黃正利等人,這些老一輩的武打演員或已駕鶴西去,或已年邁退隱 娛樂 圈,很多人過著寧靜的退休生活,已不在 娛樂 圈內活躍了。雖然演過很多電影,但不為現時代的人所記住,就算有成龍邀請,又有疫情,不方便前往電影周的。譬如劉家輝,身體已經中風,居住在養老院中被人照料。再如洪金寶,每日輪椅出行,出席大活動也要看看是否想露面和方便出行。

其次,同成龍有隔膜。成龍與洪金寶曾經協作親密過,但成龍成名後,退出了洪家班,之後成龍創建了成家班,與洪家班相競爭。所以洪金寶和成龍多少有些隔膜,請洪金寶來,未必賞這個臉。連洪金寶都說,自己捧紅了很多的影帝,再請他們回來卻請不回來了。對於成龍也一樣的,對於同期老演員如果不是很熟絡,別人也不會賣你個面子,未必請的動人家。

再者,這些同期武打老演員沒成龍名氣大。成龍是國內外家喻戶曉的影視明星,論地位,論影響力,成龍都是首屈一指的。隨著年齡變的越大,價值也變的越高,所以在成龍動作電影上處於獨一無二的地位是無人撼動的。而李連傑,由於身體的原因,他的事業高峰期已過,他的地位容易被新人所撼動。而梁小龍只有個80年代的「陳真」被人所牢記,但是目前的年輕人就難觀此片,對梁小龍是聞所未聞的。梁小龍好似個行走江湖的武者,電影方面的成就是趕不上前兩位的。所以有些老演員當年或許比成龍名氣大了,成龍就算是小輩了,縱然這些老演員年老了,還是有江湖地位的。當成龍的名氣大增時,這些老演員巔峰已過,可能處於事業低迷時期而逐漸落敗,不像成龍一直在影視圈內聞名。要找一位位高權重的電影方面的傑出人士,成龍也難請得到。

㈦ 成龍七小福成員資料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經常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武、元俊、元泰、元振、元寶、元秋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成龍簡介
經典武打組合七小福五十周年再聚首地球人都知道,成龍師兄弟的電影成就完全體現在動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動作戲外,而且個個是有名的動作指導。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二十個最佳武術指導獎杯,其中十二個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灣電影金馬獎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設最佳動作指導獎,迄今已有八屆,「七小福」卻得了六次(註:其中包括與別人合作得獎次數,比如程小東、元彬合作的《新龍門客棧》、成家班、曹榮合作的《義膽廚星》等),說佔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實不為過。至於他們為何都能在功夫片領域做到游刃有餘,進而成為一代大家,歸根到底還是和他們當年做戲曲演員有關。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凈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㈧ 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眾星雲集,滿滿的回憶殺,哪

近日,在山西大同舉辦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可謂是眾星雲集,很多記憶里的「老面孔」都出現在了這次電影周活動上。李小龍將中國功夫推向全世界,讓全世界都認識了中國功夫,而成龍則是讓中國動作電影推向世界,成為一種文化標簽,他也是中國動作電影的一座「豐碑」。而在最近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上不止有成龍的出現,還有許多「老面孔」。

元彪和徐若瑄,元彪是「七小福」之一,當年也拍攝過很多好看的動作電影,像《碧血劍》、《六指琴魔》、《黃飛鴻之鬼腳七》、《中華英雄》和《寶貝計劃》等,不過近些年元彪也是漸漸退居幕後做動作指導,很久沒有出現在熒幕上了。徐若瑄當年憑借清純的外表和甜美的長相,可謂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也參演過很多好看的電影,像《烏龍院》、《賽德克-巴萊》等,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現在基本在內地沒什麼人氣。

洪金寶大哥和夫人,雖然洪金寶今年已經66歲了,但是看起來整個人狀態還是很好,不過唯一一點就是身材還是比較胖,希望洪大哥能夠保重身體,能夠再為動作電影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而站在洪金寶右邊穿藍衣服的正是洪金寶的夫人高麗虹(1984年港姐冠軍),看起來保養的非常好,站在徐若瑄旁邊氣質和優雅毫不遜色。

「古惑仔」五兄弟,鄭伊健、陳小春、錢嘉樂、謝天華、林曉峰,雖然現在他們的名氣都大不如前,但是當這5個人一起出現的時候,還是回勾起很多人的回憶,聽說最近他們將合體拍攝一部電影,說起來還是蠻讓筆者期待的。

閱讀全文

與成龍電影周七小福重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姑娘電影音樂歌詞 瀏覽:394
電影科幻大全免費看 瀏覽:852
台灣幾個小混混被殺電影 瀏覽:962
電影可愛的中國演員 瀏覽:376
爸爸兒子互換身體是什麼電影 瀏覽:902
一個電影的游戲下載網站源碼 瀏覽:951
千與千尋電影圖片高清 瀏覽:986
騾子電影台詞英文 瀏覽:122
唐白虎點秋香周星馳演的電影 瀏覽:747
求抗戰電影大全 瀏覽:99
林志穎飛車電影大全 瀏覽:135
sans第三季大電影 瀏覽:948
關於兄弟打架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75
下鄉愛情電影 瀏覽:915
打架青春校園電影大全 瀏覽:975
周星馳演的張良是哪部電影 瀏覽:59
千與千尋2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783
鷹鷹電影完整版 瀏覽:280
小米電視的電影怎麼調成粵語 瀏覽:349
李連傑電影全集大全新片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