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覺得馮小剛的演技如何
馮小剛最為人熟知的身份還是導演。比如有人問他執導了哪些作品的話,我們一定能脫口而出《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天下無賊》這些經典電影。但是你要是問馮小剛參演甚至主演的作品呢?可能除了資深影迷,就沒幾個人能說得出來了。其實他在很多電影裡面都客串過,而且雖然容貌確實不出眾甚至用“丑”來形容也不為過,但還是有主角的戲找上他。為什麼呢?就兩點,有才外加名氣大。那麼小剛的演技到底如何呢?可以用不輸專業演員來形容。
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是也並不無道理。你想想導演在拍戲的時候,他自己至少要有一個標准去衡量演員演得好不好吧。也就是說他要懂表演,懂演員,懂人物和場景協調方式。只有審美對了,才能拍出好戲。同樣地這所謂的“審美”,其實和演技就是一脈相承的東西。我既然知道哪樣演效果不好,哪樣演效果完美了,那麼親身嘗試時表演方式也會做出相應調整了。
② 如何評價馮小剛
在一眾導演中,馮小剛的存在稍顯特殊。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爭議,而這些爭議最大的源頭就在於他的「暴脾氣」。但凡是他看不過去的事情,馮導總要評頭論足一番,在評論之中就難免會得罪人。在悟空問答網友看來,馮導分明就是一個「老炮兒」:
單單就在電影藝術方面的成就來說,馮小剛無疑是有才的。
除了仗義、耿直、執著、有閱歷、真性情、講規矩之外,馮小剛這些年總是和別人打嘴仗,而這一點也讓他有了「不務正業」的嫌疑。這也是近幾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網友對馮小剛的為人處世方法頗有微詞的原因。在這個繁華浮躁的時代,很少有人能一心專注於同一個領域。馮小剛也不例外。
當馮小剛為自己的電影《一九四二》鳴不平的時候,媒體和網友都覺得他這個人太矯情,自己拍出來的東西市場不接受還要反過來罵觀眾、罵影評人。電影票房不如意的時候再一次從市場上找原因。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讓他的口碑大大的下降了。
但是,從馮小剛對電影的態度來說,他可以稱得上是個真正的電影人。
都知道,他的新片即將上映,這部片子是近三十年來無人敢碰的題材,一個鏡頭就耗資600萬。為了能得到更好的市場反響,給觀眾帶來一場饕餮盛宴,在片子已經剪完請業內人士看過的情況下,馮小剛還能認真聽取大家的建議,最終他把「成片」又剪掉了12分30秒。從一個電影的角度來看,馮小剛非常敬業。
對於外界的爭議,馮小剛看似從不在乎,但是難免會影響到心情。就像《私人訂制》那會兒,因為影評人的偏見,馮小剛在凌晨醉酒回來連發極挑微博大罵對方,並稱「勢不兩立」。
對於馮小剛的很多行為,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但是主演兼好友宋丹丹卻說過這樣一段話:馮小剛他是一個特別容易被感動的人,也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人,他是一個不管是與自己有關,或者與自己無關的事,他是一個非常有態度的人,特別不容易,尤其做名人。我們也有很有名的導演,也有很多對他不好的評價評論,或者對他的作品,人家都不說話,打死都閉嘴,啥都不說。馮小剛的可愛之處吧,可能也就是這個吧,我覺得特別重要,就是他的率真,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需要我們太多的人來保護。
就是宋丹丹的這番話,暴脾氣的馮小剛聽得眼含熱淚。真正能懂自己的人何其難得!他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被別人批評的一無是處,雖然這個孩子的能力是要接受大家的檢閱,但是沒有事實的抨擊難免會觸怒一個當「父母」的心。
③ 馮小剛導演的水平怎麼樣他導演過哪些優秀的作品
馮小剛的導演水平得到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各個電影節的肯定,其導演風格游離於商業和藝術之間,正是由於對商業性電影的堅持,又不願意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因此,他在導演商業性電影的過程中,不乏現實主義的維度和取向。
一、馮小剛導演成名經歷1、《甲方乙方》,該片獲得了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也是馮小剛導演第一次執導的作品。
2、《我不是潘金蓮》,該片連續獲得了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這部影片可謂是馮小剛導演獲得國際獎項最多的一部電影。
④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張國立徐帆 等人的方言都是配音嗎口型很照應,而且聲色很像本人啊,再說
這個都是專業配音的,
河南話屬於北方語系,也不是很難學。
以下為介紹中國十大方言的一段話:
「中原地區河南話語系:
中原地區是指河南為中心,河南的方言也很獨特,它輻射了湖北西北部及安徽西北部,山東荷澤,河北南部一帶。均帶有河南口音。有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當年 河南人在廣東一帶打工受到歧視,於是他們變稍微語言變調,做假的山東荷澤身份證,假扮山東荷澤人去打工,居然蒙住了不少南方老,後來連山東人也分不清了。 可見方言之相似。我記得看〈天下無賊〉的時候,好多人都說傻跟講的是河南話,但是最後傻跟原來是河北人,因為方言的相似可見一斑。」
⑤ 馮小剛在電影界的地位如何,是否算得上頂級
馮小剛在電影界的地位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的確也算得上是頂級的導演之一。
說到馮小剛相信很多觀眾也都非常的熟悉這位大導演所拍攝的電影,可以說收視率還是很高的,而且從他拍攝的電影來看,也還是有一定的文學效應。說起馮小剛,他最初拍攝的電影大多數是以商業性質可以說是一個通俗的喜劇的一個電影居多。
從馮小剛拍下的作品來看,每一部還是非常的經典,別的不說就拿《手機》這部電影來說。用灰色系列的喜劇來代替劇情的內容,寫得栩栩如生。而且在現如今的很多年輕人當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因為大家也都知道,現如今每個人都有手機,幾乎是無時無刻都在對待手機。這也導致很多年輕人也都成為了低頭一族,這或許是時代的改變,這或許是人性的一種冷漠,回想曾經最初的那份純凈,似乎已經被手機慢慢消磨。
⑥ 馮小剛拍《天下無賊》,對范偉和馮遠征說把刪除的那場戲演一遍,你怎麼看
一般來說,喜劇演員是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演技的。因為他們表演的大多是讓人哈哈大笑的作品,而在表演中又很少表現哭戲,哭戲演得好又一般被認為是演技高的最好表現。所以,范偉就是一個例外。盡管范偉已經不再局限於表演喜劇,但他即使在喜劇表演全盛時期,也因在作品中的表現被誇演技高超,比如葯匣子,比如范德彪,比如《耳朵大有福》,比如《求求你,表揚我》。
副導演靈機一動,直接撥通了馮遠征的電話:「遠征老師,馮小剛導演想請您演一個《天下無賊》里的角色。」馮遠征痛快答應,很快就收到了只有2頁的劇本。馮遠征仔細一看,含糊了,這叫什麼詞兒?帶著疑惑趕到劇組,馮遠征問葛優:「葛大爺,咱演的這個是喜劇嗎?」
⑦ 拍《功夫》時,馮小剛即興發揮說的一句話,卻成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馮小剛雖然著作,但是口碑卻是越來越受爭議,其中最為網友惡感的,便是馮小剛總是有一股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你認為馮小剛是導演出身嗎?馮小剛還有另一個身份那便是從前的台灣金馬獎得主,也是一個出色的藝人,仍是個老戲骨。
馮小剛與周星馳因廣告結識,並在《功夫》里客串出演結語不過馮小剛在這《功夫》之中不斷給自己加台詞,發並且演技很6,一會兒就讓所有觀眾記住了「鱷魚幫老邁」。
不過馮小剛在《功夫》中表演確實很不錯,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功夫》之所以這么火,完全歸功於星爺,因為星爺的作品追求傑出的品質,假若沒有星爺在一旁把關,《功夫》中的那些副角,估計很難有知名度吧。
⑧ 馮小剛經典語錄
導語:馮小剛出生於1958年3月18日中國著名電影編劇、導演。是中國大陸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以下是我搜集,歡迎閱讀!
1、“退票制”是狗屎
在談到“電影退票制”時,馮小剛導演表示,“完全是胡說八道,我覺得王晶說得對,你退票,你把電影退給我。全世界弄了這么多年這事了,也沒見哪個國家弄這個。中國人民這發明創造沒有什麼,凈弄些沒有名堂的發明,比如‘請注意倒車’什麼的。你說這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人發明什麼了,凈發明這不靠譜的事了。拍爛片肯定要受到輿論的譴責,但是推行‘爛片退票制’這不是一個市場的行為”.
當問馮導是否支持時,馮小剛當即表示:“我完全不支持,我不僅不支持,我可以給倆字——狗屎!現在就是不斷地造謠,每天地造謠,然後也沒有人去澄清,然後直接把一個瞎話當真話說。讓我說就沒好聽的話”.
2、在票房上我特別獨孤求敗
在電影《唐山大地震》的預告片發布會上,當有記者問到馮小剛一直導演喜劇片,對於《唐山大地震》票房有沒有信心時,馮小剛反駁道“我確實拍過很多喜劇片,但我不是一直都只拍喜劇。”馮小剛導演列數了自己拍的《集結號》、《夜宴》、《一聲嘆息》等片子,稱“我什麼都能拍,拍什麼都有票房,這一點上誰的票房能比過我?我特別獨孤求敗。”
《唐山大地震》首映開始票房五天超過兩億,也確實證明了馮小剛在國內票房上無人可及的強大號召力。
3、國外的發行商都是騙子
上海電影節上,馮小剛指責國外、發行商低價格收購中國電影,更直指中途離場的哈維·蒂恩斯坦,稱其在購買中國電影時,標高價格擊退其他買家後,再壓價。
馮小剛的電影,在國內票房“獨孤求敗”,而在海外的影響力微乎其微。他表示“我拍的是給中國觀眾看的故事。要是拍的時候老想著讓法國的.觀眾也能看懂,那估計台詞都寫不利落了。”
對於那些在國際電影節上出風頭、在國內卻沒有什麼觀眾緣的影片,馮小剛十分不以為然。“有的導演,去歐洲放個片子,看到有三五分鍾的鼓掌,就覺得了不起。提醒那些去歐洲的導演,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我不會英文,但我問過美國人。人家說你的片子interesting,只是客氣話,其實是說‘ 這哥們兒有病,不知道怎麼想的,拍的是什麼呀’。”
4、看盜版的人連狗都不如
作為大學生電影節的評委之一,在頒獎禮上馮導為學生頒獎的時說,“想鼓勵他們短片的創意,我說‘在看盜版這件事上,說那些看盜版的人’連狗都不如‘是非常正確的。我也看過盜版,如果說我連狗都不如的話,我也沒有意見。’”
5、中國電影百分之九十不說人話
在《集結號》宣傳的時候,馮小剛直言“90%的影視作品不說人話”.他解釋道:“很多編劇平常語言都很鮮活,但是往電腦前面一坐,一變成文字馬上就不是我們生活中的語言了。電影這個東西,就是要跟觀眾貼得比較近,你電影里頭人物說的台詞比較鮮活,比較真切的話,觀眾就不會產生隔閡。”
6、娛樂圈是婊子的行業
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再拍5部戲就退休。對於厭煩娛樂圈的原因,除了“這圈特沒勁”之外,馮小剛認為自己拍電影就是“當婊子”.
他說:“比如說我拍這電影,好多演員跟著我干呢,我拍一弄成這樣,可能很多人為了報復我,同時也就把我們演戲的演員報復了,就是我覺得,哎,你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就忍一忍吧,你就當自己就是一婊子吧,你就早點脫離這婊子的行業,這也是我想我對拍電影感覺到厭煩的一個原因。”
他稱自己再拍5部電影就休息,脫離“這婊子”的行業。他說,當年那叫“文藝界”,多受尊重,而今轉叫“娛樂圈”,其實挺爛的,誰還當回事。
7、中國電影像中國足球,缺的不是錢,是技術。
上海電影節上,馮小剛說“十年前,如果有投資人,不管是做什麼的,跟我說要投資我的電影,我一定會很高興。但現在,我會反問:我為什麼要把這個賺錢的事情給你做呢?”
而他認為目前這卻是中國電影的症結所在。“中國電影的技術就跟中國足球的技術一樣,跟世界差距非常大。以前是既缺技術又缺錢,現在不缺錢了,可是仍然缺技術。”
8、我的商業片是一個怪胎
馮小剛認為,商業片是沒有導演的痕跡的,也不會反映導演的聲音,但是他的商業片是個例外,“我的商業片是一個怪胎,因為觀眾從中能夠看到我的影子。”
9、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這是2001年馮小剛電影《大腕》中的一句台詞,擅長以幽默直指現實的馮小剛讓角色在戲中對白道“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該片票房3500萬元,但對馮小剛來說並沒有太大突破,但是片中對於房地產等行業的諷刺一針見血
⑨ 馮小剛執導電影的藝術特點有哪些
我認為馮小剛的電影有如下特點:
(1)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慾望表達。馮小剛是一個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的導演。他始終把目光投向喧鬧的現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狀態。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就是一個市民導演」。他的電影以平民的視角,表現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滿足市民階層的心裡慾望和消費要求。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電影才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喝彩。
⑩ 20年前沒看懂馮小剛的《一聲嘆息》,能聽到他的暗藏諷刺嗎
2000年上映的電影《一聲嘆息》,堪稱是一本“中國男性婚外情說明書”,一個男人出軌後的注意事項、副作用以及後遺症在片中都有詳細的說明。
看完本片皮哥明白了:出軌這件事,過程各有各的精彩,結局卻都是一地雞毛,然後留下一聲嘆息。
《一聲嘆息》是馮小剛首次觸碰“婚外情”電影,雖與後來那部著名的《手機》相比,知名度差很多,但其“內涵”卻比後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啥這樣說,且聽皮哥娓娓道來……
幕後陣容就更加強大了,影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影片的製片有韓三平和王中磊,影片的配樂是大名鼎鼎的趙季平,張藝謀的御用配樂,我們熟悉的《菊豆》、《紅高粱》的配樂都出自他手。
除此之外,影片的攝影師是張黎,他後來轉行導演,拍出了《大明王朝1566》等多部神劇。
這么多明星大腕聚在一起講述這么一個“齷齪”的故事,聽起來還蠻有意思。
02、
“中國式的婚外情”
雖然《一聲嘆氣》講述的是一個婚外情的故事,但卻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婚外情,起承轉合穩穩當當,故事結構四四方方,活像一本沒有紕漏但也缺乏驚喜的說明書。
故事的主角梁亞洲(張國立飾)是一位編劇,他離開北京跑到海南專心寫作,他事業上的夥伴劉大為貼心地給他找了一位生活秘書李小丹,兩人很自然就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