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一廠演員劇團演員知多少
我將外出,怕幾日不更博,大家有意見,給大家出個題,留個念想: 八一電影製片廠從1956年開始組建演員劇團,至今已經55年了。 首先,將1956年至2010年期間,在八一廠演員劇團工作過的所有演職人員名單報上,看看大家能認識幾個?熟悉幾個?當然,我熟悉和認識的都是文革前的老演員,七十年代後的,我不熟,八零後,九零後我就一個都不認識。 另外,八一廠劇團也經常進新人,如果我有遺漏,也請你們告訴我,及時予以增補。 下列名單是按照出生年月排列的。 五十年代的劇團人員劉季雲周楚劉磊石存玉薛駿張帆王潤身胡敏英孟浩李力宮潔民胡曉光申樂庭周正禹林默予朱毅之高寶成劉江朱子錚言小朋劉秉章邢吉田崔榮久張善甫王沛然白鋼楊成軒李炎孫憲元師偉陳瑤孟慶芳田華謝萬和里坡王孝忠張懷志趙學民於純綿曲雲 六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湯利文劉龍李久芳朱啟劉教級維佳張璋趙恆多柴雲清趙汝平翟春華桑坪賈士鉉王心剛張連伏張亨利趙登峰劉幗君韓子瑛陳慧君安琪孫玉珍關淑貞王連海王心鑒袁霞吳凡張良王毅王志成王曉棠鄭在石張勇手陶玉玲馬晨曦鮑夢梅李輝健王志剛黃煥光石燕 七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溫光碧金青雲古月霍德集洪萬生李復生柳城海青叢培信陸伯炎李曉青危玲劉尚嫻劉毅邁趙繼烈劉宗佑趙守凱朱健民劉曉天董金棠胡去非於素萍萬小媛李仁堂楊雅琴韓再省徐光明沈華芬張勇漢陶福慶喬宏施建嵐潘孝志馮恩鶴斯琴高娃金石聲黃梅瑩王利民宋春麗桂萍 八十年代的劇團人員趙福余邵一波朱可心龔藝群金鑫曹欣茹唐國強趙毅軍馬志雲杜國輝盧奇李世璽蘇丹丹孫曉路陳佩斯朱時茂宋業明張雲明荊明華李嵐龐敏楊軍劉利年李維趙娜寶殉張潮郭剛季平姜力軍陳麗明趙英韓月喬隋永清李幼斌王躍晉趙曉明陳劍飛露陽李娟娟 九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楊以楠寒星范旭霞洪學敏單學吳勤臧晨風趙軍凱劉繼忠巫剛張慶春岳紅馬曉偉尹兵劉之冰祝新運壯麗徐琳侯勇蘭嵐陳一方關旭寧黃芳翎郭曉冬徐箭康亞琴馬春蓮丁柳元蘇麗張怡陳宇秋李鐸 新時代的劇團人員 吳其江(吳煒)張棪琰 石琳袁滿陳懿趙毅萬思維陶慧楊瀟 祁映諾(祁瀟瀟)王佳最後,請大家認認各年代
『貳』 晉商王瑞昌是哪裡人
王瑞昌的原型
王朴(1869年-1940年),字素臣,張家口蔚縣湧泉庄村人。(聲明:本人也是張家口蔚縣人,也姓王,哈哈)
王朴自幼家境貧寒,13歲就領著弟弟到宣化一家皮毛廠學藝,漸漸掌握了粗細毛的加工技藝。後來,由於不甘遭受凌辱,反抗老闆的壓制,王朴被驅逐出廠。走投無路之時,他決心到張家口自己「開業」。他租了兩間房,又求人擔保,賒了少量皮張,便獨自幹了起來。
王朴學藝時間雖短,但他聰慧過人,所制綿羊皮襖、山羊皮褥算得上貨中上品。而且王朴還精於生意經,白天辛勤勞作,夜晚趁各地客商落店之機,攜帶成品串店推銷。王朴和他的產品漸漸有了名氣。當時,外國人也常來張家口做皮毛生意,其中有一位收購羊皮製品的德國人,想在當地物色一位內行助手,就選中了王朴。於是王朴一邊經營自己的企業,一邊為德商收購。由於自己的皮張銷售順利,又可以從德商手裡得到厚酬,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王朴日漸發達起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北方蓬勃興起,迅速波及到張家口,那個讓王朴收皮毛的德國商人遭此大變,驚恐萬分,於是來到王朴的皮坊請求避難。王朴冒著風險把他送到湧泉庄自己的家中隱藏起來,風頭過後,德商厚報救命之恩,幫助王朴擴建了張家口皮毛廠,正式取名「德和隆」。
王朴頭腦靈活,很有膽識,他擴建張家口皮毛廠後,還把英資「仁記洋行」的頭銜私加在廠牌「德和隆」三字之上,藉以抬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與身份,以後又換為德商「憚成洋行」的頭銜。這一招果然有效,一些工商廠家立刻高看王朴,爭相與他往來。
王朴明白,經營皮毛生意,如果不打通出口渠道,僅在內地搞加工、當掮客,終難獲大利。只有以皮都為基地,總攬貨源,徑直出口,才能獲取大的利潤。而北方出口商埠首數天津,於是王朴把四弟王槐推薦給德商到天津歷練。王槐在天津,除了為德商代購皮毛外,還從德商手裡獲得一筆巨額無息貸款,自收自銷起來。
隨著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張家口德和隆的年收購量很難滿足需要。王朴很快又在宣化辦起分號,後來,又向大同、歸化城、包頭、卓資城、大青溝等地派出大批常駐人員,隨時向他通報行情,就地收購。這樣,王朴就在內蒙古、壩上、京綏沿線建立起星羅棋布的信息網、收購點,消息靈通,行動迅速,自成體系,一般廠家望塵莫及。大量皮毛產品通過火車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天津,滾滾而來的利潤則被匯向內地。
同時,王朴還在城鄉廣開店鋪,大量收購土地,經營糧食,廣置房產,事業日漸興旺,財力日趨雄厚,終於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如今在蔚縣湧泉庄仍可見當年之房產)
「不吃不喝,趕不上王朴」,這是近80年來流傳在蔚縣的一句俗語。這句話充分反映了王朴的財勢雄厚。
作為王瑞昌的同鄉,對他的事跡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有時間歡迎大家來蔚縣作客,本人QQ:34155390
『叄』 《新四軍》演員表
《新四軍》李克儉 王伍福 郭聯文 孫維民 吳京安 馮國慶 徐道臨
導演:寧海強
主演: 毛澤東-李克儉 朱德-王伍福 劉少奇-郭聯文
周恩來-孫維民 葉挺-吳京安 項英--馮國慶
陳毅--古偉 粟裕-謝偉才 黃江河-劉之冰
余秀英-張延 梅青-羅湘翼 蔣介石-徐道臨
顧祝同-徐光明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攝制的26集大型電視劇《新四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小組組長楊偉光表示:「《新四軍》是我國第一部全景式、全過程展示新四軍波瀾壯闊斗爭歷程的大型電視作品,選材上填補了影視作品的一個空白,是一部好看的主旋律作品。」
《新四軍》是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但它並沒有以「通過」「播出」為前提迴避一些史實上的爭議,特別對項英這個人物的定位和把握上,電視劇《新四軍》以全新的視角藝術刻畫了項英,一方面表現他革命感情深厚,對戰士關心,對自己要求嚴格,艱苦樸素,勤於政務,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不能正確理解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主觀片面,對皖南事變中的慘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較准確地表現了他的功過是非。
雖然是表現新四軍的故事,但是《新四軍》並不是簡單的重塑歷史和偉人,而是通過黃江河、余秀英和梅青等一大批虛構的新四軍基層指戰員的故事和愛情糾葛來結構故事、統領全片,這在同樣題材的電視劇中是一個重大突破,也無疑將增加了《新四軍》的可視性。
『肆』 賀炳炎的影視作品
片名:《太行山上》
導 演: 韋廉陳健沈東
主 演:梁家輝劉德凱王伍福徐光明工藤俊作(日)安娜(法)
出 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電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 開赴抗日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集中表現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間,從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到 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正面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片中香港電影演員梁家輝扮演賀炳炎將軍。
『伍』 電視劇《新四軍》中扮演葉挺的是誰
吳京安
提起「農民演員專業戶」吳京安,讓人不僅想起他在《蒼生》、《賭命漢》、《紅旗渠》等影視作品中多次飾演的農民形象,其質朴、輕松的表演風格,深受觀眾的歡迎。在電視劇《新四軍》的首映式上,觀看了全景式、全過程展現新四軍波瀾壯闊戰斗歷程的巨作後,深深感到他所扮演的偉人形象葉挺也是光彩照人的。
吳京安告訴記者,他接這部戲是因為看到劇本後感到有一種責任,「新四軍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史,這樣一段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歷史從來沒有用影視的手法完整地表現過,作為一名演員,我覺得我應該去做這件事,讓老百姓看到,我們民族還有這么一段光榮史,從而激發全民族的愛國熱情。我覺得現在需要這東西。」在《新四軍》中,吳京安的戲佔了絕大篇幅。他具體演繹的是1937年抗戰爆發後,葉挺從海外學習歸來,在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的驅使下來到戰火紛飛的上海投身抗日,至1941年奉命下山談判被扣押這一重要的歷史階段。為了真實的、藝術地再現葉挺組建新四軍、帶領新四軍轟轟烈烈抗日的豐功偉績和崇高氣節,開拍前吳京安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到「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和「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重溫了那片新四軍成長壯大、潑灑血淚的熱土,還親自訪問了葉挺的親屬及健在的新四軍成員,積累了眾多的感性認識,使角色漸漸地在他的腦海里清晰和生動起來。
吳京安演戲從不馬虎,非常認真,對每場戲每一人物的表情、動作,他都要精心設計、構思,充分表演出來。在《新四軍》的創作中,不管是在A組還是B組拍戲,他都是提前進場,主動配合導演和其他部門,去完成好當日的拍攝任務。拍攝葉挺受中共中央的委託,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後,在首次誓死大會上發表演講的戲時,8分鍾的大段台詞被吳京安演述的淋漓盡致。在塑造與新四軍副軍長、中共東南局書記項英之間復雜的關系戲時,吳京安也把握的准確有度。談起戰爭場面的拍攝,吳京安更是滔滔不絕,劇組從天津轉場到北京等地拍攝後,幾乎天天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為使戰場的氛圍更逼真,炸點設置與演員的最近距離僅有兩米,攝像機、監視器距炸點也常常只有三四米。演員們整日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與硝煙泥土為伴,一場戲下來,個個被「炸」得灰頭土臉、蓬頭垢面,就像剛從土裡鑽出來一般。盡管也很後怕,但沒有一個人猶豫、膽怯,確保了劇組拍攝進度的要求。吳京安最後告訴記者,「我們在劇中塑造的角色,不是單純的個體,而是那個年代裡所有革命者個性的集合體。他們並不完美,正因為他們也有不完美之處,我們在塑造角色時才能更好地把握,對觀眾而言才能更坦然地理解接受。通過用心血澆鑄人物形象,體驗中國革命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感悟革命領袖的心路歷程,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提升和凈化,這點點滴滴都將成為今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郝明安/文
『陸』 電影小花的演員
電影小花的主要演員有:唐國強、陳沖、劉曉慶。
具體演員為:陳沖飾趙小花、劉曉慶飾永生娘、唐國強飾趙永生、王佳寧飾趙永生、葛存壯飾丁稚雲、王彪飾丁四、傅祖成飾董向坤、陶白莉飾周醫生、周森冠飾何向東、徐光明飾介茂春、徐元奇飾耿連長、李世江飾張江、李小婉飾大蓮、趙萬德飾徐文庭、邱麗莉飾文庭嫂、袁苑飾張川、隋永清飾丁梅霜。
陳沖飾演的趙小花是革命者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因為部隊轉移,不滿周歲的她被送到趙家寄養,成了趙永生的妹妹,改名「趙小花」。單純、天真、活潑、敢愛敢恨的「小花」讓那個年代看慣了「高大全」電影的觀眾耳目一新。
劉曉慶飾演了兩個角色,一是何翠姑,二是永生娘。何翠姑本是趙家的親生女兒「趙小花」,小時候因家貧被賣,後來被何向東撫養長大,改名「何翠姑」。她在養父的影響下,積極投入革命工作,戰斗生活把她鍛煉成了游擊隊女英雄。
唐國強飾演的趙永生從小就體驗了與親生妹妹離散的悲痛。父母死後,她與妹妹「小花」相依為命。後來,他參加了解放軍,成長為一個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戰士。
電影小花主要劇情:
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
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
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趙永生相逢。不久,趙永生被派回家鄉大興營做群眾工作,身為區長的何翠姑也來到了這里。小花驚奇地發現翠姑很像自己的媽媽,隨即告訴了哥哥。於是,趙永生向翠姑談起親妹妹被賣的經過。
翠姑對自已幼時的經歷一無所知,懷著對趙永生的同情,她答應幫他找到親妹妹。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兄妹的事情。何向東悲喜交集。向她揭開了真假趙小花的謎底。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
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武同接到熊達奎的死訊之後,讓宋站長徹查到底長春站混進來多少共產黨。張一寧來見武同,武同想要安排他在電偵處弄來一輛測向車來。龍部長接到電報覺得唐燁有危險了,讓人全面解救唐燁。
柳秘書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假消息,就想著共產黨一定是在掩護唐燁,才放出了這條假消息。沈副區長也對屬下說唐燁一定是劫持測向車的人,讓人繼續監視唐燁。唐燁見到魏旭光後,魏旭光說組織讓他趕快撤退,他現在已經暴漏了,他的安全最重要,
可是唐燁卻堅持要回去在取一樣喬麗雯送給他的東西再走,說完就走,也不聽魏旭光的阻攔。沈副區長讓手下看到唐燁之後找准機會立即抓捕。唐燁正要走,遇到了柳秘書,柳秘書說讓他跟自己一起走,說著就帶著他來到了沈陽的秘訓基地。
(7)徐光明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諜戰戲《夜隼》改編自修崍榮的長篇小說《特工行動》講述了共產黨戰士唐燁(黃覺飾)在東北光復過程中救了國民黨情報人員武同(劉德凱飾),幾經周折武同發現唐燁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兒子,並陷入糾結和選擇。
播出信息
聯合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北京文鵬森奧影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視豐德影視版權代理有限公司
北京玉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聯合攝制:八一電影製片廠
廣東南方電視台
長春電視台
大同市影視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
山西中視豐德影視版權有限公司
版權及發行:北京中視豐德影視版權代理有限公司
本劇中國大陸地區音像製品由廣州天聖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捌』 電視劇長空雄鷹想看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年出品
導演:王楓
演員:李鐵軍、王熙岩、徐光明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帝妄圖以空中優勢扭轉敗局,陰謀炸毀金川里大橋,破壞我方主要交通干線。志願軍某飛行中隊長高駿濤率隊迎敵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他根據毛主席的戰術原則,擔出新的作戰方案。空中指揮員孟副團長由於對敵人的力量估計過高,過分強調空中作戰的特殊性,不同意高駿濤的正確建議,但是,祁政委給予他極大的鼓勵,並批准了他的作戰方案。高駿濤帶領他的三中隊按新方案勝利完成保橋任務,將威震歐洲的美洲虎大隊打得落花流水,使敵人陰謀徹底破產。
長空比翼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8年出品
導演: 李舒田 王冰
主演: 曹會渠 王潤身
影片時間長度: 94分鍾
抗美援朝時期,農民出身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張虎,從航校畢業後來到前線,順利地通過了試飛。師長和大隊長都很滿意他的試飛成績,確定他給大隊長當僚機,但張虎卻不願當僚機 ,認為只有當長機直接打下飛機,才算真本事。他首次參加空戰,就不聽大隊長的命令,單機出擊,結果被敵機咬住,不能脫身。為使其脫險,大隊長的飛機負了傷。不久,在又一次空戰中,他用實際行動改正了錯誤,積極掩護長機打落了敵機。在飛機負傷的情況下,當他發現敵機企圖轟炸五號運輸大橋時,便毅然駕駛著負傷的飛機沖向敵機,把它擊落。為此,他榮獲朝鮮政府授予的一級戰士榮譽勛章,並被提升為長機。與此同時,他也見到了原以為五年前已經犧牲的、現在志願軍某醫院任護士長的愛人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