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孩子的呼聲救救我電影演員

孩子的呼聲救救我電影演員

發布時間:2022-11-18 16:46:31

❶ 五部優秀拐賣兒童題材電影,讓你「飆淚」!你看過哪幾部

《親愛的》、《失孤》、《你在哪》、《尋之親愛的小孩》、《失蹤的寶貝》等。

1、《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4、《尋之親愛的小孩》

《尋之親愛的小孩》是一部公益電影,出品人戰雲、導演黃端明。

講述在中秋節前夕,都市白領劉薇帶著九個月大的兒子小寶回姐姐劉琴家過節。因公司臨時有事,劉薇返回公司,將小寶交給劉琴的孩子十歲的燦燦和九歲的天天照顧;

期間,因兩個孩子的疏忽,導致小寶丟失,天天和燦燦四處尋找,發現了可疑人員,經過一番鬥智斗勇的過程,在熱心群眾的協助下,成功地幫助警方抓住了人販子,解救了被拐兒童。

5、《失蹤的寶貝》

《失蹤的寶貝》是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於2007年出品的一部驚悚片。影片由本·阿弗萊克執導,卡西·阿弗萊克、米歇爾·莫娜漢和摩根·弗里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7年9月5日在法國的杜維爾電影節率先放映。

影片故事講住在波士頓多爾切斯特街區的普通一家,年僅四歲的小女兒阿曼達·邁科克雷迪突然不知所蹤,私家偵探帕特里克(凱西·阿弗萊克飾)和安吉(米歇爾·莫娜漢飾)受人委託,踏上尋找阿曼達的調查之路。

❷ 求大家推薦一些打擊拐賣兒童的電影或者科教片

1、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5、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❸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中的爸爸是誰

雷潤民:赴聯合國伊拉克——科威特觀察團軍事觀察員,1994年5月犧牲。

❹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這篇課文屬於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請求和平的信。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也表達出了作者對戰爭的控訴。

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地回憶了「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4)孩子的呼聲救救我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聯合國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1922年11月14日-- 2016年2月16日),第六任聯合國秘書長(1992年1月—1996年12月),埃及人,1922年11月14日生於開羅。

1973年步入政壇,曾任埃及外交事務國務部長、副總理。1992-1996年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他主張擴大聯合國在維和行動中的作用,參與處理波黑、索馬里、盧安達等問題。2016年2月16日,加利離世,享年93歲。

❺ 演員徐敏是台灣的還是大陸的啊

[編輯本段]【台灣女演員】
本 名:徐 敏
英 文:Sonia
籍 貫:台北
血 型:O型
生 日:6月8日
星 座:雙子座
身 高:166公分
體 重:48公斤
三 圍:34、24、35
個 性:內外向兼具
個人專長:唱歌
興趣嗜好:看電影、收藏藝術蠟燭
【宋平順情婦】
影視作品
台視 U-Touch感應拍檔、再見阿郎飾靜華
民視 超人氣學園、雙面教父、愛情風味屋
華視 麻辣鮮師、黃春明劇場--放生
大陸 籃球情人夢
電影 蛇咒
MV作品
陳司翰--震央
廣告代言
青箭口香糖、金飾廣告、菲夢絲、MOTOROLA
[編輯本段]【男演員徐敏】
徐敏徐敏,男,山西人,1947年10月生,1964年考入北京戲劇專科學校表演系學習。後一度在河北承德話劇團當演員,1967年調至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參演或主演有影片《山花》、《希望》、《婚禮》、《405謀殺案》、《大海在呼喚》、《零點起飛》、《親緣》、《巴山兒女》、《經理室的空座位》、《美人魚》、《將軍的抉擇》、《嗨,姐們兒》及電視劇《大潮》、《趙洲橋傳奇》、《夜曲》、《妻子》、《地平線》等,並導演過電視劇《眾神之父》等。
〖電影作品〗:
1976年《山花》
1977年《希望》
1979年《婚禮》
1980年《親緣》
1980年《405謀殺案》
1981年《零點起飛》
1982年《大海在呼喚》
1984年《破霧》
1984年《經理室的空座位》
1984年《將軍的抉擇》
1984年《巴山兒女》
1986年《美人魚》
1988年《嗨!姐們兒》飾趙翰之
1992年《藍風箏》
1998年《零點行動》
2000年《生命列車》
2000年《英雄鄭成功》
〖電視作品〗:
《大潮》
《趙州橋傳奇》
《夜曲》
《妻子》
《地平線》
《眾神之父》導演
《英雄》
《補天》
1998年《雍正王朝》
2000年《忠誠》
2000年《李衛當官》飾太子
2001年《走向共和》飾慶親王奕劻
2002年《孝庄秘史》飾代善 合作演員:寧靜 馬景濤
2003年《少年康熙》飾蘇克薩哈
2004年《太祖秘史》飾李成棟
2004年《楊門女將》飾八賢王趙德芳
2004年《正德演義》飾劉瑾 合作演員:鄭天庸 何炅
2006年《雪域情》飾李素芝
2008年《牟氏庄園》飾牟二爺
[編輯本段]【男演員徐敏(小)】
徐敏徐敏,1993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現為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演員。
影視劇作
《哨所情》
《分流》
《鐵漢尋兒》
《點染我生命的是你》
《韋拔群傳奇》
2005年《白鷺謠》

❻ 哪一部電影可以讓你哭的心碎,眼淚根本剎不住車

虐心催淚 影視劇作,首推 電視劇《遇見王瀝川》 電影《愛有來生》 。這兩部影視作品,都是走苦情路線的愛情故事,觀影過程中,多次被引爆淚點,深受觸動。在此推薦給大家。

《遇見王瀝川》 講述的是:知名建築設計師王瀝川與樂觀俏皮的女孩謝小秋因為一杯咖啡而結緣,由此展開了一段扎心的悲傷愛情故事。

愛情總是乾渴的,除非你遇見一個叫瀝川的男人…

由高以翔扮演的王瀝川,英俊高大、舉止彬彬有禮,極具紳士風度。他雖然腿部有殘疾,但他的魅力卻絲毫沒有減退,相反因為他對謝小秋至死不渝的深愛而獲得更多觀眾的青睞。

焦俊艷飾演的謝小秋個性純真朴實,還帶有一點小俏皮。雖然她家境貧困、長相普通,還是一個矮個子的女屌絲。但是她具有非常堅定的自我意識,有自己的個性,樂觀向上的品質卻成為她最受觀眾喜愛的因素之一。

言情偶像劇中,像謝小秋這樣有煙火氣的女主太少見了,像王瀝川那種有天然紳士氣質的男主也不多見,這對情侶CP的「最萌身高差」也令人艷羨不已。

而隨著演員高以翔的離世,這部豆瓣8.8高分的劇作,相信會有更多人去二刷,三刷,有望成為破9.0的傳世經典。

遇見王瀝川,再見高以翔,最好的高以翔,永遠的王瀝川……


相比電視劇豐滿的劇情和人物,電影 《愛有來生》 也毫不遜色,利用前世今生的愛恨糾葛,恩怨情仇,演繹一段人鬼情未了,兩廂守望的悲情故事。

「今生今世我們走的路都錯了,時間不對,路也不對。可來生,來生我會等你。」

「來生你若不認得我,我就說,你的茶涼了,我再去給你續上,你便知,那人是我。」

她問他, 你是在等人嗎?而那個人知道你在等她嗎?她真幸福。

他告訴她 他在那顆銀杏樹下等一個人,一等五十年,不曾離開。

一句 「茶涼了,我去給你續上吧」 無數次引爆淚點, 茶涼尚可續,人走何以憶。

愛情故事的感人之處,除了愛而不得,大抵也都是身處幸福而不自知,失去後又追悔不已。這兩部佳作向我們呈現了愛情中的缺憾美,能讓許久未受觸動的你,也不禁為之再度落淚感傷。

《一生一世》《親愛的》《阿郎的故事》《媽媽再愛我一次》

想起了小時候看的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一直看一直哭,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故事,講述了黃秋霞和富家子弟林國榮相愛後,並已珠胎暗結,但就在雙方准備結婚的時候,林國榮的母親看不上黃秋霞,借口強行拆散了他們,又讓兒子林國榮娶了門當戶對的女子為妻。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當年的這部電影看哭了無數人!

大家好,我是楠魚說 娛樂 ,很榮幸回答題主的提問。


哪一部電影能讓我哭得心碎,那應該是劉德華和劉若英主演的《天下無賊》這部電影了吧,2004年馮小剛導演的這部電影,其實從影片的劇情、立意出發點,最終寓意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況且這部戲里的原聲帶音樂也是如此的經典。


講述的是主演劉德華、劉若英與一個神偷團伙的明爭暗鬥的故事,劉德華也是一個神偷,在劉若英的勸說下准備從此金盆洗手,後來兩人乘上了一趟火車,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個單純的農民工王寶強,王寶強身上揣著幾萬塊錢回家急用,結果被葛優這伙扒竊團伙盯上了。



本來劉德華不準備管這件事,劉若英大發善心想救王寶強,因為王寶強心裡認定這個世上沒有賊,劉若英就想圓他「天下無賊」的小夢想,就和劉德華幫著一起守著他的錢。結果就因為這樣劉德華與葛優正式結了梁子,最終兩邊明爭暗鬥之後,劉德華隻身一人被葛優的手下給幹掉了,劉德華臨死前還是把錢搶了回來還給了王寶強,守住了他小小的願望。



下了火車之後,原本就已經懷孕的劉若英得知心愛的男人的死訊時候,那一刻劉若英沒哭,我卻哭了。我替劉德華感到不值得,明明可以不用趟這趟渾水,就為了守住王寶強那一個「天下無賊」的小願望,結果就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值得嗎?



失去了一個好人,這個世上就會少一個壞人嗎?個人覺得這個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當然了寓意是好的。哭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劉德華飾演的這個角色不值得犧牲,覺得太可惜了,明明可以不用死,另一個原因是蠻喜歡劉德華這個演員,覺得他作為主演而被編劇寫死,真的很替他難過,畢竟主角光環就應該讓他一直帥下去嘛。


影片以汪星人的視角展現狗狗和人類的微妙 情感 ,一隻狗狗陪伴小主人長大成人,甚至為他追到了女朋友,後來它年邁死去又轉世投胎變成其他性別和類型的狗狗。

第二次輪回狗狗變成了警犬威風凜凜,再次轉輪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單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 在經歷了多次輪回之後,才最終回到最初的主人身邊。

狗狗貝利對第一任主人伊森的感情執著又忠誠,臨死之前都不願讓他傷心。

後來幾次轉世,但心裡從來沒有忘記他,直到最後一世終於千辛萬苦回到了伊森身邊,並想方設法讓他認出了自己。

影片幾乎處處都是淚點,狗狗的守護純粹震撼,讓人熱淚盈眶。


電影的原型為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

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並沒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

從夏季到秋季,一直等到自己變老變弱,等了整整十年。

十年後,帕克的妻子回到了故里,發現小八還在火車站等待著帕克……

從教授死後,看到八公把自己變成流浪狗,堅持不懈地等了十年,眼淚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剪刀手愛德華,是一個擁有正常心智的機器人,但他卻擁有一雙剪刀手。上帝也總是愛開玩笑。一次偶然的機會,愛德華碰到了佩格的女兒金,兩人還都愛上了彼此。

但是,面對愛人的擁抱,愛德華卻不敢抱緊她...

「如果我沒有刀,我就不能保護你。如果我有刀,我就不能擁抱你。」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誰。」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 游戲 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

為了保護孩子在死亡氣息密布的營內依舊帶著希望生活,圭多把集中營生活描述成一個1000分的 游戲 ,當目標達成,他們就能擁有一輛大坦克並離開這里。

然而孩子眼中無可挑剔的謊言在成年觀眾看來正是最酸楚之處。影片末尾,被槍抵著的圭多經過兒子躲藏的鐵櫃,狡黠地眨了眨眼,孤身一人邁向生命的終點。

因為圭多的保護和犧牲,兒子最終得以和母親團聚。



該片講述一戶看似平靜過日子的普通家庭,卻靠犯罪來維持家計的故事。

在影片中,家庭的存在是建立在互利原則上的,每個人都有著不能暴露在陽光下的秘密,對自己的付出都有精準的計算,這種冷靜與理智在奶奶去世時達到高潮,一家人冷靜的看著她死,把她埋掉,再把她的遺產取出來。

導演一面催淚,一面又鐵石心腸,他親手建立了這個小偷家族,也親手毀滅這個家庭。一家人最美好的鏡頭,是眾人聽到禮花響起,齊齊看向窗外的時候,不過也只是空有禮花的響聲,沒有畫面,這個禮花是真的嗎?還是全憑他們自己想像的呢。

不要相信他們說的打你,是因為愛你。愛你,是像我這樣抱住你。

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1997年,只有6歲兒童智商的智障男子李龍久(柳成龍 飾)和可愛的女兒藝勝(葛素媛 飾)相依為命,生活雖然簡單清貧,卻充滿幸福。某天,執著為女兒買美少女戰士書包的龍久意外捲入一起幼童誘拐奸殺案,而死者竟是警察局長的女兒。龍久懵懂無知,搞不清狀況,昏頭昏腦就被投入監獄。

在7號牢房中,聚集著的都是五毒俱全的「 社會 渣滓」。但龍久孩子般純潔的心漸漸感動了這幾個「大壞蛋」,他們甚至不惜冒險將藝勝帶入牢房與父親相會。

影片結尾,龍九被判處死刑,知道再也見不到女兒的他失聲痛哭。藝勝彷彿也意識到了什麼,在欄桿外呼喚龍九。

龍九絕望了,他後悔認罪,開始撕心裂肺地哭喊「救救我!我錯了!然而已經遲了。

二十年後,長大成人的藝勝站在法庭為父親洗冤。當年的保安科長和7號房的獄友們全都現身,他們終於完成了心願,龍九最終被宣布無罪。

然而,太晚了。

走出法庭的藝勝看到了天上飄來一個氣球,彷彿看到了她和爸爸曾經乘坐的那個熱氣球。

<阿甘正傳>

非常正能量的一部電影,建議你去認真看。

阿甘的身上,人們看到一種弱者的默默抗爭和一種頑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電影學者戴錦華老師曾對《阿甘正傳》評述道:「它及時地出現在當代美國文化四分五裂並喪失了穩定的價值觀念的時刻,為美國 社會 提供了一種 社會 融合和想像性拯救的力量。」

真實平凡,簡單。他的精神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然也是我們大家的好榜樣。阿甘看似愚昧實則卻比任何人都做的正確,他一直在走自己的路,自己想走的路,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所做的承諾。

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完畢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邊阿拉巴馬州一個阻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要75,然而他的母親是一個性情剛強的女性,她常常鼓舞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發奮圖強。

阿甘像一般孩子相同上學,而且認識了終身的兄弟和至愛珍妮(羅賓·萊特·潘 飾),在珍妮和母親的保護下,阿甘憑著天主賜予的「飛毛腿」開端了終身不斷的奔跑。

阿甘變成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交際使者、億萬富翁,可是,他一直忘不了珍妮,幾回倉促的團聚和分開,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

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們終於又要碰頭……

在70年代朝鮮的一部電影《賣花姑娘》賺足了那個年頭人們的眼淚。時間的流逝也沒有忘記故事的情節的,讓人垂淚的畫面。那時的電影院數百人觀看,抽泣聲能把電影音響蓋住,如果每人發一包紙巾估計也不會剩很多。

1984年底,我在徐州市最大的電影院觀看了《高山下的花環》,影片中的情結打動人心,讓我掉下熱淚。那時我還是一個軍人,因病住院。可我的許多同學都上老山前線打仗去了。當時徐州的主力部隊都奔赴老山作戰去了。因此徐州的老百姓在看這部電影時,都觸景生情,很多人都痛哭不止。影片中連長梁三喜犧牲,小北京被炮彈炸掉雙腿,副連長靳開來戰死,也沒有評到戰功。影片描寫了許多戰爭後遺症,謳歌了軍人的衛國獻身精神,催人淚下。

假如愛有天意 忠犬八公 我在雨中等你

❼ 韓劇救救我韓尚煥是誰演的 玉澤演個人資料介紹

韓劇救救我正在熱播,電視救救我以人口只有五萬名的小城市為背景,講述了四個無業青年在聽到一個女人的求救聲後,並沒有對此置之不理而發生的故事,在劇中無業青年韓尚煥這個角色非常的陽光,而且顏值很高,讓觀眾角色很喜歡,那麼韓尚煥是誰演的呢?韓尚煥的扮演者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韓劇救救我韓尚煥是誰演的

劇中韓尚煥擁有修長的身形、帥氣的外貌和溫暖又樂觀的性格,飾演韓尚煥的是演員玉澤演。

玉澤演個人資料介紹

玉澤演(Ok TaecYeon),1988年12月27日出生於韓國首爾。韓國男子偶像組合2PM成員。歌手、演員、主持人、模特、文化品牌CEO。

2006年加入JYP Entertainment成為練習生。經出道紀錄節目《熱血男兒》後於2008年9月以2PM組合成員身份正式出道。並主演過《灰姑娘的姐姐》、《Dream High》、《Who Are You》等電視劇。玉澤演是2PM野獸派風格的最好詮釋者。2013年出演電影《結婚前夜》,2014年出演電視劇《真是好時節》並憑此兩項作品入圍第50屆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電視劇類人氣男演員獎。2016年5月確定出演tvN月火劇《打架吧鬼神》。 演藝事業之外,於2013年正式推出okcat周邊,設立網路商店。

❽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時代背景

時代背景是海灣戰爭,戰爭後作者的父親雷潤民是聯合國派駐伊拉克、科威特的軍事觀察員,在維和行動中犧牲,2003年聯合國追授頒發以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命名的「哈馬舍爾德」勛章。

❾ 雷利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詳細資料

雷利勛爵(Lord Rayleigh)本名約翰·威廉·斯特拉特(1842—1919),後因繼承了他祖父和父親的爵位,所以他在三十二歲的時候,就根據英國的習慣,稱為雷利勛爵第三,科學界一般則簡稱他為雷利勛爵。
他是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初期英國最出名的一位物理學家,他既在實驗物理方面,又在理論物理方面,有過重大的貢獻。盡管他的主要貢獻是在經典物理學方面,可是他晚年對於近代物理學,如量子論和相對論,都發表過重大意見。因此,我們可以說,雷利勛爵是一位承前啟後的大科學家。
他於1842年11月12日生在倫敦附近的埃塞克斯(Essex)。他從1865年在劍橋大學畢業起,到1919年6月30日病故為止,前後五十多年的科學活動,一共寫了四百三十多篇科學論文,後來被集成六大卷,至今仍然有參考價值。他還寫過一部巨著,兩卷本《聲學理論》,成了物理學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雷利雖不是數學家,卻善於利用數學解決物理學上的重要問題。同時他對於實驗工作十分仔細認真,所以一生取得了豐富的實驗研究成果。
他在劍橋大學畢業後,26歲時按照當時的習慣,就到歐洲大陸去旅行,接著又去美國考察。他在1868年,購買一些實驗設備帶回來,設立了一座私人實驗室,成為英國當時很有名的物理實驗室。
他在1871年29歲時結婚了。結婚以後到埃及去旅行,同時就開始寫他的《聲學理論》一書。這部書一直經過六年的寫作時間,到1877年才寫完初次出版。
1873年31歲時,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從這時候開始,就在自己家中的實驗室里,進行聲學和光學的實驗研究,使他成為當時全世界最著名的聲學專家。
他還引用光學理論來解釋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1871年,他提出:散射光的強度與散射的方向有關,並與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就是光學上著名的「雷利散射公式」。
在組成陽光的七種可見光中,紅光波長最長,藍光波長較短。而藍光在空氣的微小塵粒中的散射能力,卻比紅光強十倍以上。無雲的天空之所以呈現蔚藍色,就是因為陽光中的藍光受到強烈的散射而造成的。
他在家庭實驗室里,研究光學儀器的光柵,這項工作使他對前人發明的光譜儀大加改進。從1870年起,光譜儀就成了研究日光和很多化學元素光譜的重要儀器了。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雷利本來想就在家裡作一輩子的科學研究工作了。可是劍橋大學傑出物理學教授麥克斯韋爾(J·C·Maxwell)於1879年病故了,三十七歲的雷利被劍橋禮聘為教授。
他在劍橋大學做了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使學基礎物理學的學生,都必須做實驗。從此在歐美的大學里普遍實行起來。後來,由於他不願意太多的外務,到1884年42歲為止,就不再擔任劍橋大學教授了。
他在劍橋大學的時候,利用准確的儀器做了很重要的研究工作,就是對於電學的三個基本單位:歐姆、安培和伏特的精確數值,進行了仔細研究計算。他的研究成果,成為物理學界長期使用的基數。由於他感覺到基本單位準確的重要性,他建議英國政府成立國立物理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在1900年成立起來了,至今仍然是國際上的重要標准化機構。
在1884年,英國科學家公推雷利為英國科學促進會會長。就在這一年,這個促進會到加拿大去開年會。這使雷利又有機會和美國以及加拿大的一些物理學家,發生了更密切的友情。
他回到英國以後,仍然在自己家裡,從事實驗研究工作。盡管他從1887年到1905年還兼任過英國倫敦皇家學院教授,可是他每年只有很少時間在倫敦停留一下,做幾次短小精乾的講演。
從1880年後期起,他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自己的實驗室工作上,而且方面很廣,包括光學、流體力學、聲學、電學以及熱力學等等方面,因此,他在科學界地位就很高很高了。
他對於研究所得數字是十分認真負責的,這使他後來和威廉·拉姆塞共同合作,發現了氬氣。這本來是化學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和化學家合作才徹底解決了這個稀有氣體存在於空氣中的問題。雷利從空氣取得的氮氣的密度,同從氨氣里得到的氮氣不完全相符,雖然數字相差只是在小數點第三位上。
氣體密度就是1L氣體的質量,以克數計算。氣體的體積會隨著溫度和壓力而變化,所以必須規定,氣體的密度是在零攝氏度和一個大氣壓下,每升的質量。
空氣中的氮氣,經多次測量密度仍然是每升1.2572g。而從氨化合物分解出來的氮氣,密度卻都是每升1.2508 g。當時有人勸他,先找一找前人的著作。雷利就重新翻讀了1795年卡文迪許手稿,卡文迪許曾經用靜電儀放電來氧化氮氣,發現盡管放電時間很長很長,總是留下一點點不能化合的氣體。讀了這個報告以後,雷利就相信空氣里除了氧氣和氮氣以外,一定還有另外的一種氣體。
雷利用三種不同的方法製取的氧,密度完全相等,但氮氣的研究結果則使人不解。他由氨製得的氮總比從大氣中除去氧、二氧化碳、水汽後所得的氮輕千分之五左右。於是他將這事實刊登在英國1892年9月29日的《自然》(Nature)周刊上,請讀者解釋,可是他沒有收到任何答復。
雷利勛爵本人起初想到了四種可能的解釋:(1)由大氣中所製得的氮,或者還含有微量的氧;(2)由氨所製得的氮,可能稍微混雜了氫;(3)由大氣中所得的氮,或許含有類似臭氧的N3分子;(4)由氨中所得的氮,可能有若干分子已經分解,因而把氣體的密度降低了。
第一個假設是最不可能的,因為氧和氮的密度相差極微,必須雜有極大量的氧,才可以用來解釋千分之五的差異。雷利又用實驗證明了由氨所製得的氮,其中絕不含氫,第三個解釋也是不足置信,因為他採用無聲放電,使之通過這種氣體,也未發現氮的密度有所增高。
雷利最初就使用感應線圈使氮氣氧化,但是這個工作進行得相當緩慢。於是威廉·拉姆塞向雷利建議不再用放電的辦法,改用化學方法。因為拉姆塞的方法得到成功,他們兩個人在1895年就共同寫成一篇論文,在英國科學促進大會上宣讀。因為他們對這種新氣體當時並沒有命名,大會主席建議名為Argon,來自希臘文「懶惰」之意,中文音譯成氬。
由於雷利知識十分淵博並且和其他科學家接觸很多,所以他在19世紀後期,已經開始感覺到物理學上有好多實驗,很難用經典理論去解釋,例如光譜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盡管他對於經典物理學感覺有問題,他卻還沒有放棄希望,總是使用經典物理學去試圖解釋新的現象。
他對量子理論並不太熱心,他覺得這個理論提出得太突然了。由於他們共同發現了雷利——金斯定律(Raylejgh——Jears law),這個發現在普朗克(Planck)有名的理論發表前幾個月,所以他對量子學更不大重視。
他也曾經想利用經典學說來解釋原子光譜。例如:氫原子的發射光譜,他最後不得不承認,他的嘗試是失敗的。波爾提出解釋氫原子光譜的理論時,他又覺得這種學說太激進。
雷利對於相對論雖是相當信服的,但同時還提倡以太學說。盡管這種學說在1881年經過邁克爾孫(Michelson)的實驗證明,以太是不存在的。雷利對邁克爾孫的實驗也表示懷疑,他認為以太如果不存在,那就不好解釋許多現象了。由此可見,他對於經典光學理論一直是忠心的。他自己在1901年想用實驗來證明以太的存在,可是也失敗了。從此,他對相對論的正確性就十分佩服了。
雷利在晚年始終沒有放棄物理學的實驗工作。他在最後十五年中,還一共發表了九十篇論文之多。其中有一篇關於聲波理論的論文,大大改進了前人的工作。
他的《聲學理論》一書,經過多次的修訂,達到了二十世紀的高水平。
他除了對於理論科學研究有濃厚的興趣以外,還對於科學團體和政府提出的科學問題,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一輩子在實驗室里和圖書館里為科學而獻身。
雷利在1873年被選進皇家學會,並且從1885年到1896年,他擔任了皇家學會秘書。他在學會里很重視提拔青年科學家,例如:蘇格蘭有一位青年學者對於氣體的分子理論,發表了很重要的見解,可是被很多人忽視了。雷利重新審查了被埋沒的論文,很重視這位蘇格蘭科學家,特別把別人所輕視的論文送交皇家學會的刊物上發表。
在1905年,雷利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主席,他認真地負責一直擔任到1908年,他對學會做了好些被人不重視的工作。
在1896年,他擔任了三育學會(Trinity House)的科學顧問,雷利在這里兼任了十五年的義務工作。在這里,他用光學理論,解決了被濃霧擋住光線的問題。雷利在其他公共事業方面,也有很多的貢獻。例如,他擔任過國防部一個重要小組的組長,又擔任過倫敦煤氣公司改進工作的顧問。
盡管他擔任大學教授的時間不太長,卻曾經擔任國家的好幾個教育機構的董事。從1908年到1919年逝世為止,他是劍橋大學的名譽校長。
他在1904年接受諾貝爾物理獎金時,把獎金全部捐給劍橋大學。他一生得過好多名譽學位,共計有十三次之多;在全世界的學會之中,他取得了五十多個名譽會員的稱謂。
雷利和當時歐洲其他物理學家不大相同,並不熱心於提新理論。他只是把所遇到的科學問題,用物理實驗方法去設法解決。從他一生的行動,可以看出來,他一方面是一位造詣很高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很和順可親的一位學者。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
您好!
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我和媽媽卻接到過您的問候。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做為羅漢果的一名軍事考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您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贊揚他是「一名卓越的軍事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的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工整的素質。」對此,我和媽媽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盡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那申請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啊!我聽到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為他是保衛和平的光榮戰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反法西斯的勝利,但五十一年後的今天,和平之神還沒有永駐人間。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向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的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
敬愛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我代表所有的中國孩子同過您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母親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二十一實際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鍾,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敬禮!

❿ 阮玲玉的個人生活

阮玲玉的表演才華橫溢,光芒四射,達到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廣大觀眾由衷的傾慕。然而,這位卓越的女演員婚姻生活十分不幸。 1935年,封建惡勢力利用有關她的婚姻訟案大作文章,造謠中傷,把一桶桶臟水潑到她的身上。她不堪被辱,留下「人言可畏」的遺言,服葯自盡,時年25歲。 阮玲玉的死因真的是人言可畏嗎?一句人言可畏把所有的人都解脫了。一句人言可畏把阮玲玉的死歸咎於小報記者,歸咎於無聊的小市民,所有的當事人都干凈了,都沒有關系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的歷史資料的披露,特別是當年的一些當事人,當他們進入晚年的時候,他們為了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寧,他們開始打開了自己記憶封存的那些資料。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阮玲玉的死不是像我們當初以為的人言可畏。
那麼這個時候我想,大概每一個人都會在想,阮玲玉只有25歲,多麼年輕的生命。阮玲玉在25歲的時候已經拍了29部電影,並且已經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默片時代最優秀的,沒有人可以和她競爭的一個女演員的時候,她為什麼要用那樣決絕的手法終止了自己的生命,終止了自己的藝術,那麼兇手到底是誰呢?當我們有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進入到歷史那一頁,我們一定要回到阮玲玉生活的上個世紀30年代,那個場景以及阮玲玉生活當中的三個男人。 1935.03.09申報11版《阮玲玉自殺》
1935.03.11申報20版《阮玲玉事件》 ,封建惡勢力利用有關她的婚姻訟案大作文章,造謠中傷,阮玲玉不堪被辱,一代紅顏就此香消玉殞。
張家有四個少爺,張家有一個小少爺叫張達民,他18歲,長得非常白凈,總是穿得乾乾凈凈的,按上海那個時候的說法就是小K(上海人把紈絝子弟稱為小K,就是有錢人家的子弟,但是屬於游手好閑不工作的)。當時的張達民在一個里弄的大學里混了張大學文憑,然後就待在家裡了。這個時候阮玲玉也是在她母親身邊一點一點地長大了,阮玲玉的母親一直覺得自己給人家當保姆是抬不起頭來的,所以她一直告訴阮玲玉出去千萬不能說是保姆的女兒。因為那個時候一個傭人的女兒會被歧視、抬不起頭來。因為這樣一個自卑的心理,導致了阮玲玉的悲劇,這是一個伏筆。
阮玲玉生命當中的第一個男人張達民雖然是一個小K,但是那個時候他是經受過五四新思潮影響的一個青年人,所以他對保姆的女兒並沒有歧視,因為五四新思潮就有一個平等的意識,這是其一;其二,張達民那個時候正好是18歲,年輕,處於叛逆期,有熱情,他在那個時候遇到了阮玲玉,阮玲玉那個時候15歲。雖然是一個少女,但是她身上已經是有一種女人的味道。
於是張家的這位少爺,阮玲玉生命當中的第一個男人就開始對阮玲玉發起了進攻。因為是保姆的女兒,生活一定是拮據的,於是這位少爺就經常拿自己的錢去接濟她們。慢慢地,張達民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阮玲玉了,於是就說:「我們結婚好嗎?」當時阮玲玉沒有思想准備,但是當時阮玲玉的媽媽就覺得很好,因為一個傭人的女兒能夠嫁給東家的少爺,可能是當時許多女性的一個追求了。
這個時候,張家的大太太發現自己的兒子和保姆的女兒有這樣一層關系,她就覺得堅決不行,我們是大戶人家,我們怎麼可以娶一個保姆的女兒回來做太太。於是她要拆散他們。
而張達民那個時候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和阮玲玉結合的,於是就說:「好,我們去和我們的父母談判。」談到自己母親那裡,大太太把臉一沉,對自己的兒子說:「只要我活著,這件事談都不要談。」沒有辦法了,於是張達民提出同居。
我們也采訪了20世紀30年代的一些人,那些老人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聽到同居也覺得是蠻刺激的一個詞。」那麼放到20世紀30年代,這個同居是不是也是一個蠻刺激的詞呢?他說:「否。」因為那個時候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有一種非常摩登的風氣——摩登女人往往會和摩登男人同居。這就像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格林威治村的同居一樣。所以那個時候同居並不像在有些年代裡面是那麼受到人們的道德譴責和刺激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阮玲玉和張達民同居了。同居的那一年,阮玲玉只有16歲。
這是在阮玲玉短促的一生中第一個佔有了她的男人。生活的磨難,使阮玲玉比普通少女更早懂事成熟;生活的磨難,又使阮玲玉過早地將自己的命運和一名玩世不恭的少爺連結在一起。從16歲到25歲近十年的時間里,她為他付出了青春和用血汗換來的金錢,而他則愈來愈像魔影似的追隨著她,籠罩著她,直至將她送給了死神,這是她悲劇命運的開始。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16歲的女孩子和一個十八、九歲的男孩子,沒有工作,靠著家裡那點月份錢吃吃喝喝搓麻將,然後跳舞,張達民喜歡跳舞,張達民的舞技是由他父親教的,於是張達民也把阮玲玉帶到舞場去跳舞,因此阮玲玉的舞也跳得非常好,而阮玲玉喜歡跳舞的這個愛好,也為她的悲劇埋了一個伏筆。
那麼兩個孩子就是這樣混著,怎麼辦?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另一個人,就是張達民的哥哥叫張慧沖。如果我們翻開中國電影百年歷史的話,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說他是中國電影史上早期的創始人之一。這個大哥的思想也是蠻開明的,他覺得自己的弟弟和阮玲玉這樣子過下去困難,所以他就對阮玲玉說:「你想不想當演員?」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做一個電影明星太有誘惑力了。於是阮玲玉16歲的時候進了電影公司,成為一名電影演員。而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影還處在默片時期。
上海電影業的發達,造就了阮玲玉,也造就了她的悲劇命運。1932年當阮玲玉在電影藝術上有著迅速發展的時候,「一·二八」事變在上海爆發,日本把侵略的戰火燒到了上海。此時,上海很多富商為了安全紛紛躲避到了香港,阮玲玉也帶著自己的養女和張達民一起來到香港。在香港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當中的第二個男人,這位中年男子的出現,再次把阮玲玉推向了死的邊緣。
唐季珊當時在東南亞是一個特別著名的富商,他是做茶葉生意的。因為他很有錢,電影公司都拉他入股,所以他當時就是阮玲玉電影製片廠聯華公司的一個很大的股東。阮玲玉就在一個場面上見到了唐季珊。當時見面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交流,只是場面上的應酬。過後阮玲玉也沒有把見到唐季珊的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唐季珊見到阮玲玉以後,把阮玲玉放在了心上。
而這個時候唐季珊身邊也有一個美女,她就是阮玲玉的前輩,也是在中國默片歷史上一個很著名的女明星叫張織雲。張織雲的氣質和阮玲玉非常相像,在她們的氣質裡面都有一種悲劇的成分,都有一種講不出來的,壓抑著的悲哀的感覺。而當時這位大明星已經息影了,和唐季珊同居。唐季珊在廣東老家是有一個老婆的,這個老婆的娘家很有錢的。唐季珊事業能夠做得那麼大、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富商,都是因為娘家,所以他是不可以和自己的原配老婆離婚的,於是就在外面拈花惹草。
唐季珊知道阮玲玉喜歡跳舞,於是他接觸她的第一個方式那就是邀請阮玲玉不斷地跳舞,去高級的場合跳舞,去最豪華的場合跳舞。跳舞是很近距離的接觸,於是這樣一來一去,阮玲玉漸漸地和唐季珊有了感情。張達民和唐季珊一比,唐季珊顯然就非常地成熟了,有事業的一個中年男子,又非常懂得女人。哪個女人遇到這樣的男人,這個男人絕對是她的毒葯。
那麼當阮玲玉和唐季珊好的時候,張織雲的心裡也是不舒服的,張織雲寫了一封信給阮玲玉,她對阮玲玉說:你看到我,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明天,說唐季珊不是一個好男人。但是那個時候阮玲玉聽不進去這種話,她以為張織雲是在嫉妒她,是想把她和唐季珊拆開來。所以她還是和唐季珊住到了一起。我們可以看到一張照片,當時唐季珊在上海的新閘路買了一棟三層樓的小洋樓,這個小洋樓一直都非常漂亮,阮玲玉就是在這棟小洋樓里二樓自殺的,所以唐季珊送給阮玲玉的一份最貴重的禮物,也是送給阮玲玉的一個墳墓。 就在阮玲玉和唐季珊開始新的同居生活時,張達民出現了,當張達民看到阮玲玉身邊的唐季珊時,他那無賴黑暗的嫉妒心理油然而生。於是阮玲玉暫時平靜的生活再次掀起了風波,而這次風波直接把阮玲玉推向了死亡。
那個時候張達民已經潦倒了,他看到自己潦倒的時候,和自己同居了8年的一個女人居然和另外一個男人在一起,並且另外一個男人要比他更有錢、更有實力,他心中那種復雜的感覺是不言而喻的。那麼在這種復雜的感覺當中,恨和嫉妒控制了他整個的情緒。於是這個時候張達民他人性惡的一面就表現出來,他開始使用了一種非常無賴的方式來糾纏阮玲玉。我們說張達民的身上既有公子哥兒的那種灑脫、那種浪盪,也有小市民的那種斤斤計較,也有上海那種拆白黨的那種無賴,這三種東西合在一個男人身上,那這個男人真的就是惡棍,十惡不赦了。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就想,反正你阮玲玉有軟肋在我的手上,我不要白不要,他敲詐錢財,並且他這一次一敲數額很高,是要五千。
當時的阮玲玉就想息事寧人,唐季珊在邊上冷言冷語地說:「你要給他錢是可以的,我是不給的,但是我覺得你這樣給下去的話,是沒完的,他是一個無賴。」阮玲玉就看到唐季珊的臉色很不好看,於是她就狠了一下心:「好,我一分錢都不給。」張達民沒有想到,一向軟弱的阮玲玉居然那麼堅決地說一分錢不給,於是他就說:「好,你不給我錢,我就把你的身世給揭露出來。」結果張達民就到法院遞了一張狀子,說阮玲玉當時住在他們家的時候,偷走了他們家的多少多少東西,然後把這些偷來的東西全部送給了唐季珊,這樣等於把唐季珊也告進了法庭,法院受理了這個案件。
這個時候唐季珊為了自己的名譽,也到法院告了一張狀,說張達民對他是名譽誣陷。為了證明張達民對他是誣陷,他要阮玲玉出面在報紙上登一篇宣言說阮玲玉沒有把張家的東西拿來送給他,他們彼此在經濟上是獨立的。阮玲玉是多麼要面子的人,但是最後因為兩個男人的無賴、利益和榮譽,把自己給出賣掉了。
但是阮玲玉當時還是想和唐季珊在一起的,所以她答應下來,就在報紙上發了一個公告說自己和唐季珊同居,經濟是自立的,來證明唐季珊的清白。
這個時候唐季珊在外面又有了新的相好,這是阮玲玉處於一個女人的敏感,跟蹤而去發現的。這個相好叫梁賽珍,當時是上海灘上著名的一個舞女,舞跳得好,人也長得好,所以經常去拍電影的。等於是和阮玲玉一個圈子裡面的人。當阮玲玉發現唐季珊在外面等於是和自己的朋友梁賽珍有了這樣的關系的時候,她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她要面子,她不說。
由於張達民的無賴和唐季珊的不忠,阮玲玉再次失去了感情的寄託。此時阮玲玉惟有把心中的悲哀和痛苦融化在所扮演的角色當中。這時一次偶然的機會,阮玲玉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再次闖入了她的生活,他是阮玲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唯一可抓的稻草。但最後阮玲玉放棄了,為此阮玲玉付出了血的代價。
當時蔡楚生正好是要拍一部進步電影叫《新女性》,女主人公就讓阮玲玉來演。當演到最後一場戲自殺,並且自殺拯救不過來的時候。阮玲玉躺在床上,她當時已經把葯吃下去了,但是她忽然又覺得她不應該死,她覺得她死了,所有的罪惡也便隨著她的死消失了,所以這個時候她反倒有一種求生的慾望,這個時候劇中人在臨死之前她對醫生說:「救救我,我要活」。這個鏡頭拍得相當出色,在場所有的人都被阮玲玉的表演所打動,全部是潸然淚下。她這個戲演得那麼好,演技是其一,感同身受自己的經歷和劇中人的經歷何曾相似才是最主要的。
這個時候導演蔡楚生就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退場,他一個人坐在床邊默默地陪著阮玲玉,等到阮玲玉的情緒平復下來以後,阮玲玉就對蔡導演說,她說:「我多麼想成為這樣的一個新女性,能夠擺脫自己命運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軟弱了,我沒有她堅強。」其實當時的阮玲玉已經預感到自己的一生是悲劇的。當她演藝事業到了最高峰的時候,也是人生步入25歲的時候,所有悲劇的伏筆都成為她悲劇的一個高峰了。
其實第三個男人就是那位很有才華的導演蔡楚生。蔡楚生和阮玲玉是同鄉,他們的感情或者說他們的友誼完全是在片場建立起來的。蔡楚生曾經是在商店裡面當一個學徒,後來他到電影廠來做雜義工,他完全是通過自己的自學,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著名導演。這與當時都是留洋回來,科班出身的很多導演不同。這使他有種自卑感。正因為蔡楚生這樣一個背景,使得阮玲玉和蔡楚生特別親近。因為他們都是廣東人,兩個人都有相同的愛好,所以很多出身的背景,包括生活習性的相識使得他們兩個人越走越近。
阮玲玉她是保姆的女兒,可以說一直到阮玲玉死都沒有人知道,也就是說張達民一直到最後出了一本書《我和阮玲玉》,並且在書面上說句句是實話的那本書裡面,他都沒有寫阮玲玉是保姆的女兒,可見張達民在阮玲玉死了以後,他還是良心發現為阮玲玉守住這個秘密的。然後知道阮玲玉這個秘密的第二個人就是蔡楚生。當我們看到一本《阮玲玉》的書,在頭十行里,我們可以看到,阮玲玉是傭人的女兒。這個信息最後是1957年的時候蔡楚生在悼念阮玲玉逝世二十二周年的時候披露的。因為阮玲玉覺得,蔡楚生和自己一樣,出身很卑微,就和他很親近,所以就把自己是一個保姆的女兒,怎麼樣和張達民同居,又怎麼樣認識唐季珊,又怎麼和唐季珊同居,然後唐季珊又愛上了別的舞女,她內心是怎麼樣痛苦,全部和蔡楚生說了。
當演藝事業如日中天的阮玲玉拍完影片《新女性》後,她和導演蔡楚生之間有了逐步的了解,萌發了沒有言傳的暗暗的情愫。
到了1984年,蔡楚生導演離世以後,著名作家、電影界前輩柯靈先生在一次紀念中國電影大會上第一次公開披露了阮玲玉和導演蔡楚生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在《新女性》合作過程中,這兩位彼此傾心相訴的藝術家,各自痛苦地扼殺了燃燒的熱情。阮玲玉力圖改變命運的努力落空了。要不然這一幕悲劇也許可以避免。
所以我們要回到我們今天的明星之死的這個人性的拷問,也就是說在阮玲玉生命當中的第三個男人當阮玲玉遇到最危機的時候,並且她已經看透張達民和唐季珊的時候,她去求助過蔡楚生,她想讓蔡楚生救她,怎麼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他沒有承擔這一段感情。
就在阮玲玉和這三個男人理不清的感情糾葛時,電影《新女性》又遭到了小報記者的攻擊,他們把矛頭直接指向扮演女主角的阮玲玉。這時阮玲玉在感情方面的受挫和被報刊記者攻擊的雙重壓力下,於1935年3月8號,在家中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遺言,離開了這個令她心力交瘁的人世。她的死,真的是因為「人言可畏」嗎?在阮玲玉逝世之後,一份湮沒了幾十年,被人們認為是真實的遺書來到了世人的面前,這一份真實的遺書的背後又揭示了什麼?
為什麼到了3月8號,阮玲玉就會自殺?所有的人對這件事情一直是持有懷疑態度的。當時人們就要讓唐季珊把這個遺書交出來,唐季珊一開始不肯交出來,他說:「這是阮玲玉給我最後的物件,我是不能交出來的,我是要保存的。」可是外界堅持要他把這個遺書交出來,唐季珊又說:「阮玲玉太愛我了,我也太愛阮玲玉了,阮玲玉的遺書寫得蠻肉麻的,我不好意思拿出來。」但是外界還是要求他拿出來,然後這是隔了很長時間,終於才拿出了一份阮玲玉的遺書,這份遺書上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非常熟悉的遺書,阮玲玉說:季珊:我是愛你的,我也希望你能夠一直好,就是說我走了,你就可以不被人誣陷了,然後就說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最後連寫了兩句人言可畏。
就是因為這一份遺書的出來,所以所有的人都以為阮玲玉是因為承受不了輿論的壓力,承受不了兩個官司給她的名譽帶來的損傷,又因為她演了那麼多的悲劇角色,所以她自殺的。但後來隨著那些當事人的良心發現,中國電影百年的到來,我們不斷地去翻閱那些存在倉庫裡面的資料。我們發現不是這樣的。
就在唐季珊向社會拋出了阮玲玉的遺書後不久,有人又在一家發行量很小的讀物《思明商學報》上意外地發現了一份阮玲玉的遺書,此遺書是後來與唐季珊同居的女明星梁賽珍提供的,這份遺書是寫給唐季珊。這是第二份遺書,這份遺書當時是交給香港一個不起眼的一份小報發表出來的。當這份遺書發表以後,梁家的姐妹梁賽珍和梁賽珊從此消失,再也找不到了。那麼從她們的消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份遺書的珍貴。
但是始終有人是質疑第二份遺書,說也許有人想陷害唐季珊,故意編造了第二份遺書。於是我又和很多老影人,比如說上海的一位老影人叫沈寂的,沈寂專門研究過阮玲玉,並且采訪過很多阮玲玉同時代的當事人,我們通過采訪、資料整理,我們發現許多細節可以和這第二份遺書對應起來。
第一是阮玲玉的司機,他證明當年就是3月8號晚上那天,他們是參加一個宴會回去的,很晚回家的時候,唐季珊和阮玲玉坐在汽車上就發生過劇烈的爭吵。此外,和阮玲玉住在同一條弄堂裡面的人,好幾次看到阮玲玉站在家門口哭,唐季珊不放她進家門,並且也不許阮玲玉的母親來開門。從鄰居的回憶,然後又根據司機當天的回憶,我們可以基本上相信這樣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第二,她吃完葯了,吃完葯以後,後面的情形真實的情形我們知道的就比較少了,我們知道的只能通過阮玲玉的媽和唐季珊的說法,當時發現了她吃葯了,並且已經昏迷過去,那個時候距離她吃葯只有兩小時,其實稍微有些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其實吃安眠葯的救治救的早還是很容易,洗胃吊鹽水,稀釋它的毒性。當唐季珊發現阮玲玉吃了安眠葯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麼樣去救她,他首先想到的是我首先把阮玲玉送給醫院裡面去,不得了,那麼著名的一個演員,馬上鬧得滿城風雨,我又要承擔很多的干係了。
所以他就想到,1928年,阮玲玉自殺的時候是送到一個日本人的醫院里去的,因為日本人的醫院在很偏僻的地方,並且他們有這樣的一個規矩,就是替病人保密的,所以,當時的唐季珊就開車把阮玲玉送到日本人的醫院,日本人的醫院離阮玲玉住的地方很遠,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子,送到那個醫院,那個醫院沒有急診,晚上沒有醫生,這個時候唐季珊還是不選擇把阮玲玉送到大醫院裡面去,30年代上海有很多著名醫療水準很好的教會醫院的他不送。他該是怕自己的名譽受損,於是他就把阮玲玉送到了自己的一個私人醫生朋友那裡,這個時候距離阮玲玉吞食安眠葯已經有6小時,已經很危險了,那麼這個鄒醫生也很害怕,覺得自己的朋友送來一個病人,但這個病人眼看沒有救了。
他當場提出要請醫生來會診,他需要有見證人,否則死在他的診所裡面他怕講不清楚,他說:「我要有醫生會診,所有醫生都說一定要送到條件比較的醫院裡面去。」他們趕緊把阮玲玉送出去。給阮玲玉轉院的時候已經到了上午10點鍾了,當時的阮玲玉的片長老闆黎民偉是一個非常有腦子的人,他拍了一張在阮玲玉從私人診所到醫院轉移的這個過程中的照片,阮玲玉在搶救過程不斷的轉院就說明了唐季珊的冷酷。這個時候阮玲玉的生命對他來說不重要,這個時候掩蓋住事情的真相才是最重要的。雖然由於男人的無情無義,愛情的幻滅導致了阮玲玉最後的無依無靠,導致了她最後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的過程中,她還是有機會的可以活過來的。
所以我和中國電影界的老影人沈寂先生,通過資料的分析,共同認為第二份遺書來得更可靠一點。如果阮玲玉那麼愛唐季珊,唐季珊也是那麼愛阮玲玉,那麼她不至於在她生命的最後走上絕路。我通過分析、研究了解阮玲玉,認為阮玲玉她最後的死不是死在人言可畏,其實是死在人性可畏。我們從阮玲玉的這個死上面可以看到人性的脆弱,人性的復雜,同時也可以看到在那個舊時代女性的命運。
阮玲玉自身的局限造就了她的悲劇。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個是悲劇的定義;第二個定義更重要,描寫主角與占優勢的力量(如命運、環境、社會)之間沖突的發展,最後達到悲慘的或災禍性的結局。真正的悲劇是當外部強加給你苦難的時候,自己人性的弱點屈服於這個苦難,演變成一出悲劇,而阮玲玉的悲劇非常符合美學的第二個定義。當外界強加給她不幸的時候,強加給她苦難和絕望的時候,她用自己行動完成了這出悲劇。
當然最後我們不能不看到,就是說阮玲玉在自己作為一個女性,在自己人生的歷程當中,在自己的追求、掙扎、探索當中,她一直沒有跳出自己人生的局限,就是她所依靠的都還是男人、男人、男人,最後還是男人。
所以在電影《阮玲玉》裡面,有一首主題歌,這首主題歌叫做《葬心》,這裡面有兩句歌詞,寫得特別好:阮玲玉貪著一點愛,貪著一點依賴。其實阮玲玉就是貪著一點愛,貪著一點依賴,然後放不掉一點虛榮。這對一個女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卑微的要求,也是一個天經地義的要求。 唐季珊提供的遺書
人言可畏
我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冤(怨)來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阮玲玉絕筆廿四、三月七
午夜致唐季珊
季珊:我真做夢也想不到這樣快,就會和你死別,但是不要悲哀,因為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請代千萬節哀為要。我很對你不住,令你為我受罪。他雖這樣百般的誣害你我,但終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樣的活著呢。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靈,將永永遠遠保護你的。我死之後,請代拿我之餘資,來養活我母親和囡囡,如果不夠的話,請你費力罷!而且刻刻提防,免他老人家步我後塵,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愛我,那就請你千萬不要負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緣來生再會!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請向之收回,用來供養阿媽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十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如果外界知我自殺,即登報發表,如不知請即不宣為要。
阮玲玉絕筆廿四、三月七日午夜
《思明商學報》刊登的遺書
(當這份遺書發表以後,梁家的姐妹就是梁賽珍和梁賽珊從此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其一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
其二
季珊:沒有你迷戀「XXX」,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阮玲玉的養女)。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靠了!
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
玲玉絕筆

閱讀全文

與孩子的呼聲救救我電影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外婆的家觀後感 瀏覽:115
吸血鬼大電影中文版 瀏覽:766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1
新加坡電影院線有哪些 瀏覽:326
色微電影影視大全 瀏覽:862
派對英語電影視頻 瀏覽:204
一部感人的電影翻譯 瀏覽:722
說到導演的電影英語 瀏覽:787
音樂在電影活著的作用 瀏覽:764
甲午大戰爭電影觀後感 瀏覽:56
迷你特工隊秘密特工隊艾斯大電影 瀏覽:751
民治橫店電影院 瀏覽:648
決戰時刻電影觀後感 瀏覽:590
一般電影院多大 瀏覽:278
一部電影一個石頭怪 瀏覽:648
劉德華電影阿虎圖片 瀏覽:335
經典電影圖片大全高清 瀏覽:970
大視界tv的電影密碼是多少 瀏覽:528
幸運之神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762
死侍電影英文版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