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談談電影導演藝術表演藝術的綜合

談談電影導演藝術表演藝術的綜合

發布時間:2022-11-18 12:19:32

① 如何看待導演意識和表演意識的重要性

「導演」影視片藝術創作的領導人和攝制組的總負責人。影視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一門綜合藝術。導演團結和組織各種不同專業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為生產高質量的影視片而努力。他是集體創作的核心。

一、導演藝術
導演將影視文學劇本所描寫的形象,運用影視的特殊表現手段,創造性地體現為屏幕形象的全過程。影視導演所追求的是如何使屏幕形象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整體感。在攝制影視片的全過程中,導演的創作是貫徹始終的。
導演藝術的獨創性,不僅在於表現技巧或形式上的新穎,更重要的在於這種創新是建立在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覺和理解的基礎上的,因而是表現內容所需要的最恰當的表現技巧和形式,是內容和形式相統一並為廣大觀眾所欣賞的。
導演應十分重視影視文學劇本的質量,因為它是影視片的基礎。導演要非常慎重地研究劇本,深刻地理解它,考慮它是否有時代的現實意義,能否激動最廣大的觀眾的情緒,並與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導演一般都願接受能引起自己情緒共鳴的、形象生動的影視文學劇本,並十分尊重劇作家的風格。
影視是一種集體創作的綜合藝術。導演從文學劇本出發,形成他的藝術構思,並邀請最適合於完成他的藝術構思的演員、攝影、美術、音樂、錄音等各方面的創作人員組成攝制組來體現其構思。對於合作者的選擇和邀請,也體現了導演的才能、修養以及他對合作者的藝術趣味和他們的才能的鑒別力。
導演是集體創作的核心,他對影視片未來的屏幕形象有全面的、完整的設想,也就是藝術上的總體構思。為了使攝制組所有的創作成員充分理解導演的總體構思,往往通過案頭工作,將其落實在文字上,寫成導演闡述和導演劇本,供大家研究。
導演藝術的水平,不僅表現在個人的藝術造詣方面,也表現在他善於激發藝術合作者們的創作熱情和創作想像方面。在深入探討中,大家對導演闡述及導演劇本有了統一的認識,各部門才能按照攝制組的分階段計劃,為實現導演的總體構思發揮作用。在屏幕上表現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影視藝術創作中居於首位的任務。一切導演手段都應圍繞著刻畫人物性格的目的來運用。導演劇本中的蒙太奇處理常根據演員創造角色的需要而確定或變動,使人物處理與其他導演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渾然一體。所以在導演與演員的合作中能否刻畫出有內在深度的性格形象,就成為影視導演藝術成敗的主要標志之一。
導演藝術還表現在對影視片的最後剪輯中,導演要將剪輯看作創造性過程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影視片的屏幕形象最後將在這一階段中完成。
導演藝術在創作實踐及理論探討中不斷發展.
由於影視技術設備的革新和發展,必然影響到導演技巧的運用。影視片從默片發展到有聲影視、彩色影視、寬屏幕立體聲影視,變焦距攝影鏡頭的發明和各種特技的不斷創新,空中攝影、水底攝影的運用等,都擴大了影視表現技巧的范圍.導演藝術總是與影視技術的進步相適應,並相互促進。
影視藝術的思潮和流派的興衰,使導演藝術的觀念不斷出現新的不同的發展趨向,新和舊,美和丑既矛盾又互為依存,但真正崇高的藝術、進步的藝術,畢竟屬於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並為人民所熱愛的藝術,是影視導演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所謂表演意識,
簡單地說是指一個演員在進行表演活動時對其表演范疇意會和認識的能動程度。它是感覺和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既展示著表演者對其表演范疇的認識水準,又作用於表演者對客觀表演范疇的再認識。那麼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時裝模特的表演意識包括哪些方面呢?
舞台習慣意識:何謂習慣?個人認為,在外力影響或作用下,與個人需求產生共鳴,內化為一種動力後,經過長時間的有意或無意的練習而行成的外在行為。習慣有好壞之分,在這里所涉及的是好的習慣。習慣對人的影響至深至遠,它可以陪伴你一生,在你成功的背後,習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舞台習慣是指將平時訓練都當作舞台表演來嚴格要求自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時時刻刻都以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任何藝術的形成都是艱苦而且殘酷的,因此模特要勇於吃苦耐於吃苦甘於吃苦,時時刻刻都要按照舞台表演的規范嚴格要求自己。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必須按照舞台表演的要求去完成。方方面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性表演意識。
形象美感意識:時裝模特在表演時給人的感覺必須是賞心悅目極富美感的,這也就是形象美感。模特在進行服裝表演時要明白每套服裝所要表現的風格,用心體會其意境。並努力通過表演將其表現出來;只要風格確定準了,表演的感覺才對路。其次,模特應有精準的節奏感。這樣,表演起來的感覺才能舒展自然。第三,要注意表演風格,風格的把握是決定表演效果的關鍵。不同種類的服裝,其性能、特點與來源,特別是其中所蘊含的風格都是各不相同的,如田園風格要原始、自然淳樸;通勤風格的干練、簡潔清爽;淑女風格的要自然清新、優雅宜人;歐美風格的要大氣簡潔、隨意自然等。掌握服裝的特徵與風格,並將這些要領滲透在時裝表演中,表演起來才有韻味和靈魂。形象美感意識,就是模特感知美理解美表現美創造美。

②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

因為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談談電影導演藝術表演藝術的綜合擴展閱讀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③ 電影藝術綜合性的三個層次

由於電影的樣式和片種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報道某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或歷史事件活動的記錄片,也有運用各種美術手段和材料製作的美術片,還有記錄舞台藝術表演的戲曲片等等。在這些種類中又包含若乾片種。如故事片中有喜劇片、西部片、愛情片、科幻片等;美術片中有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記錄片中有傳記記錄片、文獻記錄片、新聞記錄片等。它包括文學、戲劇、繪畫、建築、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成分,所以被稱為綜合藝術。

所謂綜合藝術,指綜合幾種藝術成分而構成的藝術樣式。其特徵是:

集體創作。包括編劇、導演、演員、美術、攝影、錄音多個創作部門藝術創造的有機配合;

利用現有的一切藝術表現手法。電影有含文學成分的描寫和結構,有含戲劇成分的對話、內心獨白、形體動作、面部表情,有含音樂成分的歌曲和與畫面融合的視覺形象;

廣泛的群眾性文化。電影的構成是用活動著的畫面和各種音響表達、表現世界各國的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曉暢。

但是,電影的綜合性並不是指各種藝術成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將各種藝術形式包含的藝術成分融匯貫通變成新的東西加以表現。它除具有一般文學藝術的共性特徵外,還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這在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工具與別的藝術表現工具不同。電影是用攝影機來反映的。攝影機具有真實記錄反映對象及其運動的時空轉換這一特點,由此形成特殊的電影表現手法和電影敘述語言,將各種藝術成分有機統一組合成新的藝術表現形象。

正因為如此,作為藝術的電影,雖然是誕生於眾多古老傳統藝術如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攝影……之後的最新最年輕的藝術,但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可以讓我們知道它的誕生日期的藝術。自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正式公映自己製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獲得成功至今僅百年的歷史。而古老傳統的藝術,其中有的已經歷了上千或數千年的滄桑,它們問世的時日,就連專門研究藝術史的專家學者們也無從稽考。電影和古老傳統的藝術相比,它只能算個小弟弟。但是它後來居上,後生可畏,最年輕的藝術——電影,以其無可比擬的藝術魁力,闖進了世界藝術之林,一躍而成為最富群眾性最具影響力的與世紀同齡的藝術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於它年輕,有它自己的優勢。因為電影不僅是誕生於古老傳統的藝術之後,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這些藝術的所長而又揚棄了它們的所短,有機綜合了多種藝術因素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因此,多種藝術門類的有機綜合,是電影藝術最突出的美學特性,綜合性是電影美的本質所在。

早期的電影研究家們從電影像誰這一命題出發,探討電影藝術的基本持性和電影美的奧秘。他們所持的觀點和所得的結論各不相同,大相徑庭。有人認為電影像文學,有人認為電影像戲劇,也有的認為電影像繪畫,還有的說像音樂等等。不一而足。於是便有「可見的文學」、「電影詩」、「視覺交響樂」、「沉默的旋律」諸如此類的說法,試圖從電影美學的層次上對電影美的本質作出界說。這些見解雖知其相對的合理性依據,但在今天看來,其各執一端的片面性,則是顯而易見的。電影既像誰也不像誰,電影就是電影,因為電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攝影……多種藝術的因素、集它們於一身的綜合藝術。

電影中包容了文學的因素,因為它從文學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關系的方法,從文學的各種體裁中廣泛吸取營養,如從詩中汲取抒情性,從散文中汲取紀實性,從小說中汲取敘事性。在敘事手法上又借鑒了文學中的主觀敘述和客觀敘述,外部描繪和內心剖析以及多種形式的結構原則等。總之,無論從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的安排、細節的描寫、敘事的方式,電影都借鑒了文學的經驗而具有文學的因素。電影中存在的戲劇因素,表現在演員表演、場面調度、矛盾沖突和懸念等一系列藝術方法和手段的運用。電影中的音樂因素,表現在通過旋律配合畫面,以營造環境氛圍、渲染情感和節奏變化。至於電影中的繪畫、雕塑、攝影等因素,不僅表現在造型性和視覺再現性上,對構圖、色彩和光影的處理上,借鑒了這些藝術的經驗,而且電影中的許多專用術語如畫面、色調、影調、鏡頭、焦距等等,也都是從這些藝術中借用過來的。

電影從文學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關系的方法,從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的安排、細節的描寫到敘事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借鑒了文學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學的因素。但文學進入電影』,由於受電影的制約,經過消化、融合,已發生了質的變化,而非電影加文學。電影中的文學因素和作為語言的藝術的文學有質的區別。因為盡管電影廣泛借鑒文學塑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方法和技巧,但文學是通過語言文學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學形象,而電影則是通過畫面和音響以及電影所獨具的特殊表現手段——蒙太奇來塑造銀幕形象。作家用語言來寫故事、寫人、寫人的靈魂。文學形象是通過抽象的語言符號給讀者以聯想,銀幕形象則是通過可見的畫面和可聞的聲音具體地直接地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可見電影中的文學因素決不是電影加文學。

電影從繪畫中吸取營養,包括構圖、光影、色彩、線條的運用和處理,具有繪畫的因素,但繪畫進入電影並非電影加繪畫,電影中的繪畫因素受電影制約,與繪畫藝術有質的區別。繪畫再現生活的手段是線條和色彩,電影的手段是畫面,並且有聲音與之相配合。繪畫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動為靜,靜中見動,不能表現對象的連續運動,銀幕中的造型形象則始終是不斷變化著的連續運動的造型形象。

電影從戲劇吸取營養包容了戲劇藝術的因素,但戲劇進入電影,因受電影的制約被消化融匯也產生了質的變化,並非電影加戲劇。電影的時空觀念和處理同戲劇的時空觀念和處理有著質的區別。舞台空間是固定的,銀幕空間是不斷變化的。舞台時間是現實的物理時間,銀幕時間則可以自由延長、壓縮、停滯的非物理時間。因此戲劇的時空表現受到限制,而銀幕的時空表現則有很大自由。不僅如此,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也存在著質的區別。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共時共地,同時完成,這是戲劇表演的特點;而電影表演則是另外一種情形:表演者在場表演,欣賞者缺席;欣賞者在場欣賞,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不可能共時共地,也不是同時完成。因此,這就決定了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規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門藝術進入電影,同樣要產生質的變化,凡此種種,說明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並不是各門藝術簡單地相加拼湊在一起,而是經過了化合的有機的綜合整體。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而形成綜合性的審美特性,就其實質來說,乃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有機綜合。正因為如此,作為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相結合的新型藝術——電影,它克服了傳統的純時間藝術難以充分表現空間和傳統的純空間藝術難以表現時間的局限與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現時間又可以充分表現空間,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現潛力和藝術可能性。由此也不難看出,包容了多種藝術門類的電影的綜合性實質,還在於它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的綜合,它克服了純視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聽覺形象的審美需求和純聽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視覺形象的審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視聽兩者之長的優勢,成為一門最富群眾性的藝術形式。

④ 為什麼說戲劇影視是綜合性的藝術

你是要單講戲劇還是要單講電影,

電影的綜合性
電影同時具有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的特點與屬性,可以在特定時間內展示空間,同時在空間的變換中表現時間。電影吸收、融合了傳統藝術中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戲劇等多種門類的不同元素於一身,形成自身的全新屬性。
電影同時訴諸於人的視覺與聽覺,在時間、空間兩個維度上共同展開,它將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不同功能結合起來,形成二者的復合體,從而獲得了多種手段、不同方式的強大的表現力。
電影在延續的時間過程內不斷展示畫面,以此獲得運動感和節奏感,這與以音樂為代表的時間藝術有共通之處。
電影鏡頭的光線、構圖、色調等,運用並強化了造型藝術的各種規律、原理,直接訴諸於視覺形象,突出形象自身的直接性和感染力,這都是從建築、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中吸取而來。
電影從戲劇中吸取表演、沖突等特定空間內的調度和運用
從文學中吸收了反映生活、摹寫人生的能力和要求,並借用文學描寫和敘述的語匯和結構以形成自身獨特的視覺語言。
以上都是電影作為傳播媒介和藝術活動所具有的綜合性的重要體現。
雖然時空和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性是電影與生俱來的特性,而且這一特性隨著電影技術與藝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趨於復雜與多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取代和超越其他各類藝術。它同樣受到自身局限的限制。因此,強調電影的綜合性不能脫離對於電影的局限性的清楚認識 .

戲劇
一、時空——視聽綜合
戲劇是時空——視聽綜合藝術,戲劇以戲劇動作、情節或故事的方式對人的命運發展直至結局的模仿,需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的綜合運行過程中才能進行。
二、審美手段與表現元素的綜合
古希臘戲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在審美因素構成上包含了文學、表演、化妝、服裝、布景、建築、音樂鄧多種審美因素。
三、直觀與想像的綜合

⑤ 影視藝術的綜合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何謂藝術?
能夠引起美感的形式。
藝術創造就是用具體可感的形式比較自由地傳達出某種情緒、思想、感受等,是形式技巧對內在精神的呈現。
1、藝術家和工匠的區別:
只懂技術,只有形式,而不能傳達思想,那是手工勞動;能夠用技術形式傳達出某種思想情感的人被稱為藝術家。
二、什麼是影視藝術?
以聲像符號為媒介,運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傳達出編導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和思考。
三、何謂本體?
決定一個事物的最根本的因素或特徵。它的前提是「一元論」。
電影本體:即強調使電影成為電影的決定性因素。是對電影的總體看法,而不是對一部具體電影的看法。
第二節、影象技術的出現
一、照相技術的發展:
1839年攝影技術產生;
1875年膠片的發明;
1878年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連續動作的拍攝成功;
1894年愛迪生製成了電影視鏡。
二、電影的產生:
1、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放映機的抓片機構,製成了既可便捷地連續拍攝,又可放映的機器。
2、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首次售票放映電影。
3、盧米埃爾兄弟代表作品:《工廠大門》、《嬰兒喝湯午餐》、《水澆園丁》、《火車進站》
4、盧米埃爾兄弟的局限:保持記錄客觀生活的觀點;以再現生活為最高目標;反對藝術加工,排斥創作。

第三節、電影藝術的誕生
一、梅里愛:法國導演,世界第一個電影藝術家。發現了「停機再拍」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疊印、合成等技巧,豐富了電影語言的表達能力。
1、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記》260英尺,16分鍾,把想像生動的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引起轟動,商業上獲得極大成功,確立了故事片的地位。
2、梅里愛貢獻:
把舞台藝術引進電影,增進了電影的藝術表現能力;使用電影技術講述故事,創造了影像技術的敘事功能;把想像性帶進電影,使電影技術具有了對精神世界的傳達和表現能力;拓展了電影對時間和空間的表現范圍。
3、梅里愛的局限:
堅持銀幕即舞台的電影觀,強調表演;堅持在攝影棚中拍攝,布景和道具做出來的,舞台式的電影時空;用手工方式製作影片,現實世界無法真正進入電影。
二、格里菲斯及其他早期導演的貢獻;
1、視點解放:突破了固定機位的拍攝手法,攝影機可以自由移動。
2、對蒙太奇手法的發現和運用∶打破了線性敘事,創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3、經典敘事手法的形成: 全景——近景——特寫鏡頭,成為後人不斷運用的經典敘事手法。開創了好萊塢善惡分明、富於懸念沖突、大團圓結局的情節模式和豪華鋪張的巨片風格。
4、最先把攝制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萊塢的形成。
5、代表作品:《黨同伐異》1916年/175分鍾、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年/175分鍾。

第四節、影視藝術與現實世界的關系
一、傳統藝術與現實世界的關系:
1、存在形態:藝術世界是一個虛構的與現實世界平行的純想像性的精神存在;與現實世界具有鏡像關系。
2、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
藝術真實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是對真實生活的加工提煉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規律性之後的結果。
二、影視藝術產品的存在形態:
1、非純粹想像性的存在。影視藝術的多重本質使銀屏突破純想像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態介於真實和虛構之間。
2、影視藝術與現實世界的多重關系:影像世界與現實的關系是復雜的。 虛構類與非虛構類的區別,重現與創造的區別等,決定其與現實 世界的多重關系。

⑥ 電影藝術綜合性有哪三個層次

1各門藝術的綜合
2科學與藝術的綜合
3美學層次的綜合

⑦ 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是什麼

演員扮演的人物是構成故事和體現內容的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表演是在兩個特定的條件下進行的。(1)演員置身在完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從而對表演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的表演不是不要設計和形式感,奧妙在於設計不露痕跡,而形式感要有電影特有的分寸。(2)電影表演面對的不是觀眾而是攝影機,演員的創造就成為零散的、非順序的、隨時變換幅度的表演形式。

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演員,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以上種種局限中的自由:盡管現場拍攝時他的一個情緒被分割了多次,鏡頭接起來以後卻好像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盡管攝影機常常限制著他的表情和動作的幅度,他仍然揮灑自如地使我們感覺不到攝影機的存在。

卓別林,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後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國電影史學家路易斯•約可布斯說:「談論查利•卓別林也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查利•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1923年,卓別林創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製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

⑧ 如何理解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

因為它涵蓋了很多方面啊,表演的藝術,攝影的藝術,服裝的藝術,化妝的藝術,電影手法的藝術,導演的藝術,場景設計的藝術,等等,這只是我的理解

⑨ 如何理解影視鑒賞的綜合性

影視藝術的綜合性美學特徵絕不僅限於各種藝術元素的有機融匯,這種綜合性突破了藝術學的層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學層次上的高度綜合性。

體現為再現性和表現性的統一、紀實性和抒情性的統一、技術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使得影視藝術成為迥異於其他藝術種類的一門獨立藝術。

影視藝術與戲劇:

影視與戲劇有著密切的關系。戲劇既是一門綜合藝術,又是表演藝術,戲劇藝術多年來在編導、導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藝術規律,為影視藝術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從歷史的淵源來看,早在電影誕生之初就出現了以梅里愛為代表的戲劇電影學派;我國最早的電影理論也是「影戲」理論;20世紀40年代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戲劇化電影美學觀更是一度風靡世界銀幕。

影視藝術作為一門年輕的藝術,在其成長初期,都曾從戲劇藝術中吸取了許多營養,不僅借用戲劇的創作題材和戲劇表演經驗,而且將戲劇性矛盾沖突與戲劇性情景納入作品之中。

⑩ 如何認識影視藝術中的綜合性

影視藝術是,電影藝術將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紀實藝術與表演藝術、再現藝術與表現藝術有機地綜合到一起。特別是電影藝術綜合吸收了各門藝術的長處和特點,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力。這種綜合性,使得影視藝術成為一種集體創作的藝術,將編、導、演、攝、美、錄、音、道、服、化等多個職能部門集合在一起,在導演的總體構思和製片人的宏觀策劃下來共同完成攝制任務。 電影藝術的綜合性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一,它是各門藝術的綜合;其二,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其三,它是美學層次上的綜合。

閱讀全文

與談談電影導演藝術表演藝術的綜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槍戰動作電影大全 瀏覽:872
企業技術人員電影觀後感 瀏覽:216
大地電影院員村 瀏覽:30
韓國電影外婆的家觀後感 瀏覽:115
吸血鬼大電影中文版 瀏覽:766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1
新加坡電影院線有哪些 瀏覽:326
色微電影影視大全 瀏覽:862
派對英語電影視頻 瀏覽:204
一部感人的電影翻譯 瀏覽:722
說到導演的電影英語 瀏覽:787
音樂在電影活著的作用 瀏覽:764
甲午大戰爭電影觀後感 瀏覽:56
迷你特工隊秘密特工隊艾斯大電影 瀏覽:751
民治橫店電影院 瀏覽:648
決戰時刻電影觀後感 瀏覽:590
一般電影院多大 瀏覽:278
一部電影一個石頭怪 瀏覽:648
劉德華電影阿虎圖片 瀏覽:335
經典電影圖片大全高清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