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今年上映的電影這么不盡如人意
嗯,我覺得今年的電影就對不起我買的這幾張電影票。
好評度還算尚可的也就《西虹市首富》和《我不是葯神》。而我,買的恰好是我覺得浪費時間浪費感情的《一出好戲》和我期待了十年的《愛情公寓》。
再說這個《愛情公寓》,一進電影院就以為走錯了片場,還問旁邊的人這放的是啥電影,全程說愛情公寓什麼事了?拿了個豬腳光環就去盜墓去了?還有南派三叔的客串,我看著都尷尬,這樣一部劇關都市愛情生活什麼事,愛情公寓完全就是打醬油,最後還有個什麼彩蛋,大致意思就是說讓我們期待一下愛5?不不不,我是不接受的。
總結,一部電影如果只為了票房而不精於製作,早晚會壞了口碑。
『貳』 中國的電影缺少什麼
個人愚見現代中國電影缺失的是責任和內涵!表現的只是票房與人氣,少了讓人津津樂道的過程,但票房能等於就是好電影嗎!
『叄』 國內電影市場這么好,為何沒有優秀的片子
近幾年在國內電影市場確實沒有很多影片爆火,或者讓人稱贊。我想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就是從電影製作拍攝的角度來看,沒有優秀的影片。
首要問題就是缺乏好的導演,這個是需要自身去努力的!當然,我相信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還是有想過很多優秀導演的!但是現在的中國市場也讓很多導演局限了!可能很多人會去製作一些商業電影,被利益和票房去左右,從而喪失了自己的想法。還有許多導演可能他只會去關注觀眾,讓觀眾的品味去決定自己的拍攝想法。其實這些都是阻礙一個優秀導演的絆腳石。很多優秀的影片都是要讓自己的作品中充滿自己的想法,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全部都是,因為影片是給觀眾去欣賞的!但要適度去思考,我想這也是很多導演所缺少或者被桎梏的!
『肆』 討論下中國電影,本人覺得中國電影真的對不起買票的人。什麼狗屁明星導演都是垃圾。
額,中國16億人口(什麼時候統計的?),⊙﹏⊙b汗!
中國不缺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好的劇本,當然更不缺好的電影。可以說能上映的大部分是好的,因為它們都要克服以下6個問題!這么說吧,只有生命力最強的電影才能在國內上映!
6個問題主要是以下幾點:(商業和文化環境的問題)
1、盜版 2、票價過高 3、影院過少 4、題材限制性太大 5、審查過嚴格 6、電影未實行分級制度
1、盜版:
這是任何文化市場的公敵,當然也是打不死的小強!但對於我們這些(包括我自己)習慣了免費午餐的網民來說,網上豐富的資源實在是沒必要去電影院!但是盜版有一點是做不到的,那就是感受看電影的氛圍!
2、票價過高:
以美國為例,中國的票價其實比美國要高很多!在美國一張周末的電影票約8-10美元左右(50-70元人民幣),但是在中國這個票價可以說只是平日票價,周末晚場的票價一般都在120元以上(至少上海是這樣),但是人均收入的話,美國是我們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不過隨著網路訂票的興起,影院票價會大大地下降!)
3、影院過少:
電影院大多都集中在沿海城市或是省轄城或是地級市,這也把一部分生活縣級市或是欠發達地區熱愛電影的人們擋在了門外!(目前中國的銀幕以每年3000-4000塊的速度在增加,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電影產業,及其能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提升!)
綜上3點:如此商業環境怎能吸引投資來拍電影?要知道拍電影很費錢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預算就不能拍不出好電影,拍不出好電影就沒人會去影院,影院沒人氣,更不會有人投錢拍電影了,如此惡性循環!(希望隨著影院的增加和票價的下降,中國電影能走出目前的惡循環,進入良循環)
========================================================================
4、題材限制性太大
題材是電影永遠的主題,電影本就是為了能人們感受到和現實世界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可以選擇的題材就那麼幾個,觀眾肯定會無趣!而國外的電影題材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拍出的電影自然更出色,更能吸引人!
5、審查過嚴格
終於有幾位才華橫溢的導演(編劇),拍出了題材新穎的電影,但是到了「光腚腫菊」那裡被封殺,不準上映!影片再好我們也看不到啊!所以,我也不想多說什麼了......
(吐槽:寧浩的《無人區》,因為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壞人,所以被封殺!是誰龜腚電影里一定要有好人,「腫菊」們真是欠爆......)
6、電影未實行分級制度
目前國內要求電影分級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果實現,那麼第4,5的問題也會稍稍得以解決,當然向美國一樣能夠天馬行空還是不可能,但至少是像前邁了一大步!當然政府擔心的是,如果實行此制度,那麼盜版市場的限制級影片將會泛濫,從而會產生新的問題!總不見得每個進影院的人都要搜身搜包,看看有沒有攝錄機吧!?
綜上6點所述,中國電影發展實屬不易,電影人要克服種種困難才能拍出電影,而後在影院上映!他們是相當辛苦的,如果能給他們一個美國一樣的環境,那麼世界就不止一個好萊塢了!
與日本和泰國的鬼片、印度的歌舞片、韓國的愛情片、法國的文藝片比較的話,中國的電影也屬於多元化發展,偶爾還能在國際影展上拿個獎,在我看來能有如此成就,簡直是奇跡!
願中國電影越來越好,拍出更多讓人側目的上佳作品!
推薦一部影片《活著》,希望對看過的人都有啟發!
『伍』 中國已告別「大導演」時代!你對這一觀點怎麼看
三、並不矛盾引言:在去年一年裡,許多大導演的片子都沒有出圈。而真正的贏家還是一些小導演,像賈玲第1部電影就獲得了非常高的票房。而反觀許多大導演的片子,票房卻非常的慘淡。很多網友說現在許多大導演在近幾年拍的片子,完全是在吃以前的名氣,並沒有為我們帶來好的作品。
在現在的電影市場上,出現許多好看的電影,有許多都是這些新銳導演的作品。就是現在的導演面臨的電影市場都非常的好,與那些老牌導演比是非常幸福的。在當時,我們現在所謂的老牌導演也像現在的新銳導演一樣,慢慢散發著自己獨特的光芒。老牌導演與新銳導演並不是一個敵對關系,而是老牌與新銳的傳承與更替。
『陸』 談談為什麼中國電影拍不出美國那樣的大片
這其實說到底還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很多通病和劣根性轉移福射到了電影產業上的必然結果而已。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的還是中國大部分的導演,製片,演員缺乏真正的對於影片的控制力,想像力,以及激情和熱情。 先談談,國產電影和美國電影在技術上的差別,這也是大家最為垢病的一點,就好比前不久拍攝的「殲十齣擊」,飛機空戰鏡頭假的殘不忍睹,對應的美國TOP GUN 可是美國近20年前所攝的影片,(殲十齣擊,只要看客公平的說,都知道和TOP GUN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當然了,中國缺乏美國電影成熟的技術支援手段和市場環景,導致的在影片硬體觀感特效上的特定差距還是可以理解,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差距也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大,中國影片市場相對於美國市場,特別是全球市場,在今天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前題條件下,資金還是相對充裕的,不缺大的投資人,但是美國好萊務在影片的技術環節上,卻有一個成熟龐大的市場利益鏈條,很多特效室,工作室在實際影片分紅中的得益不低於很多一線的大牌明星,重視技術手段,重視技術積累恰恰就是中國所豁缺的,電影技術的涵蓋很寬廣,好的技術人材堪比明星一般的珍貴。但是投入時間長,不可能如明星一般帶來現實短期利益,只能做做無名英雄,中國的電影業,顯然對這些,他們認為無法直接帶來市場效益(不管是公關,還是現實利益)的投入,從來是不見大方的。 這就和中國人的一個通病,做企業的很多暴發戶的通病一樣,什麼來錢快做什麼,急功進利。不重視人材和積累,幹完這票賺到再說。所以導致中國很多電影特效,特別是戰爭特效還要找韓國人來做(韓國電影業真正的起步發達也不過十年間,而且相應的資金遠無中國很多老總們的那樣充裕)。這才是讓人汗顏的地方。短視的投資者,混亂輕浮的市場,和急功進利的演員,導演,是培養不出好的工作室和過硬的特效製作的。 中國導演缺乏想像力,從殲十齣擊中女主角抄襲TOP GUN中克魯斯在機場飆摩托的那段生硬做作,讓人生厭生嘔的山寨片段中,我們就知道中國電影人在想像力上的潰乏,和抄襲上的無窮動力。中國導演也好,投資者也好,基本是處於一種,什麼市場火,我就來炒什麼的階段,並且盲目崇洋,都莫明希望在洋人那裡獲得承認,這點就連中國最頂級的導演也不除外,其中比較慘的就好比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張導」用他基本已技窮的「所謂色彩對比和東方視覺的美感」的拍攝手段運用於一部不論是劇情,還是拍攝細節都乏善可佳的功夫片,急吼吼的在「卧虎藏龍」在好萊務大獲成功後推向奧斯卡的舞台,結果是可想而知。另外一個例子最好的就馮小剛的集結號,這個被他自認為是中國戰爭片革命的的翻身之作,我不知道真正的老牌影迷們是如何看待這部片子的,最少我在看集結號在開始時的那段被「引為佳話」戰爭場面時,我頭腦里轉動的只有好萊務式的生搬硬套,和對拯救大兵瑞恩粗劣摸仿,也許馮導是在客意向斯皮爾博格致意,這是我觀影後的最大感受。中國幾個不缺錢的大導演,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那些二流導演,和三流的導演了。 缺乏自己的思想性,缺乏原創性的影市作品,是肯定得不到大眾認同的,這其實就和中國產業現狀差不了多少,不缺錢,但是就是出不了自己的東西一樣,在人文和思想的角度去討論這個問題,一兩篇文章是肯定不夠的。其實中國不是沒有拍出過好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片子,比如我極力推薦的廣西電影的「血戰台兒庄」,讓我在長達十年後的再次觀影,都為之流淚和動情的一部好片子。不論是在對歷史的尊重上,還是在道具服裝人員的選擇上,都最大限度的帖近並「真正尊重」了歷史,讓人看的出,導演拍片所投入的感情和那份「心」!!以及腳踏實地,實干,肯干,對於歷史尊重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今天的導演們早就看不到了。 再包含更早點的「英雄兒女」,和"甲午風雲"等幾部電影,也是如此。從導演,到演員,都可以說是都是些真正的藝術家,做到了真正用藝術家的身份去投入表演這個最基本但卻是今天中國大量的戲子導演們所缺失了的東西。他們缺乏資金和技術,不缺的是一個付責任的電影人的情懷。 今天的導演,演員們都不缺錢,缺乏的是真正尊重影片本身,尊重觀眾的藝術家應有的情操。卻盲目空談國際化,電影明星全球化。 很悲觀的說,中國今天的電影是很難再回到過去那種朴實存真的單純追求電影表演藝術和感染力,揮發出某種精神風貌(不論是否今天大家還認同這種精神風貌)的年代了。中國今天也缺乏這樣的社會,人文的氛圍。而中國現今淺薄,混亂的電影市場,在硬體投入,人材陪養方面,更是遠遠達不到美國市場的成熟。 中國電影的悲哀,無疑還會存在很久。
『柒』 討論下中國電影,本人覺得中國電影真的對不起買票的人。什麼狗屁明星導演都是垃圾。
中國現在的電影,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多少億的票房什麼的,前幾年還有些中國導演要進軍好萊塢,人家外國佬根本都不買賬,我都很少看中國大陸的片子,沒內涵,又空洞,港產片、台灣片也不錯。尤其斥資7億那出XX13陵,那是一個無聊啊!!!!不是大家不去電影院看戲,而是看這些爛片值得費錢費時間去看嗎。很商業的商業片,現在的大陸片(包括電視)都以賣肉為看頭,要不就臟話連篇,這不叫觀眾產生共鳴,(彭浩翔導演的片子不算,那是港產片),就連很期待的唐山大地震也讓我好失望,廣告從一而終,我都沒多少心思看地震了。
我很少看大陸片,不值得我去看。我都喜歡些能夠看了之後,多少會有點思考,發人深思 的片子。外國導演的名字我都記不住,我都覺得比起中國內地拍的電影,泰國的電影多少都比中國的要好看得多。
『捌』 中國電影爛片多根本原因是什麼
馮小剛委員:中國電影爛片多 根本原因是創作人才匱乏
有人說,可以讓北京電影學院等高等院校培養新導演,但電影創作不是照本宣科,僅靠書本遠遠不夠,只有經歷過在創作實踐中的摸爬滾打,才能歷練出優秀的導演。又有人說,那就把培育新導演的任務交給市場吧,但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如果任由資本擺布,也有可能會被「揠苗助長」 ,最終會因為趕制大量爛片而走向早衰。
要科學合理地培養人才,還是得靠全行業傳幫帶。為此,3年前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啟動了旨在扶持青年導演的「青蔥計劃」,至今已有近千名青年導演參與了這項計劃。我們每年從報名的青年導演中遴選出30位佼佼者,然後組織全行業的一線創作者以前輩和師傅的身份對他們進行指導與幫助,通過公正評選和悉心指導,最終精選出5個最優秀的電影項目,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給予每部100萬元的扶持資金,助力影片最終投拍。除此之外,我們還為青年導演牽線搭橋,幫助他們組建演員團隊、聯系投資公司和發行公司,力爭讓他們的作品能被更多觀眾看到。
青年導演是中國電影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青蔥計劃」正是以青年電影人才培養為核心,對優秀青年導演進行挖掘、孵化、選拔和培養,真正為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輸送新鮮血液,為蓬勃發展的電影市場輸送優質作品,從而推動整個電影行業的良性發展。
『玖』 中國電影為什麼那麼爛,難道導演演員都是腦殘嗎
中國電影缺乏創造力主要是大環境造成的。
首先,這些年的所謂大片不過是華麗的布景、道具,加上一些知名演員,而故事太弱缺乏內涵。但一上映就會獲得很大的票房收益,既然這么好賺錢,也就沒人願意下功夫去提高電影質量。不過這種情況目前有所好轉,觀眾也不願意被忽悠。
其次可能是審查的問題,這個不用多說。好多年輕導演為了出頭就拍一些適合國際影展口味的所謂文藝片,國內不能公映而在國際影展能獲獎。這類片子真要公映也不會有多高票房,多數不符合大眾口味,只是導演們的自我欣賞。從頭到尾看似很文藝,但連故事都沒講清楚,會是好電影嗎?
所以,不是大家腦殘,只是電影市場的環境還不成熟。
『拾』 導演這個職業怎麼樣為什麼中國當導演的很少啊當導演很難嗎每年中央戲劇學院招多少人呀
中國的電影機制不健康,市場也是,有幾個是真正有水準的導演,給你分析一下有水準的導演有多難!印度電影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因為它會擊跨中國電影,政府不幹,導演不幹,演員不幹,利益相關的都不幹,中國電影跟寶萊塢比可以用粗製爛造、沒有思想、沒有社會價值來形容,公關能力強的個別片子偶爾進來一下,像《三傻》,之後通過配音之類的從中某取利益,印度電影很多都有反腐的情節,都是那種部長之類的,很難過審,但我個人認為印度電影管理審核是最優秀的,沒有激情戲、吻戲(個別會有,破不得以的情節需要,但不色情,充滿正能量),演員利用演戲耍流氓行為的很難見到,除了色情、性暗示等不良元素其它題材沒有限制,什麼政府腐敗之類的,都很有思想,有相當的社會價值和看點,假設中國的「文革」發生在印度的話他們也不會限制,所以審核很規范,注意一條就行,產量、品質、思想才達到那麼優秀的成績;中國的話,像港台很多沒有思想,用色情等敗壞方式搞笑的電影是可以進入的,有激情戲是可以的,但是文革這種自醒題材和一些有思想深度和社會價值等等的影片電視都會過不了審,因為規則太范化,留的空子太多,以言代法,某取私利,導致垃圾片橫行,有思想有社會價值的片子夭折。有機會還是在網上看吧,以中國的國情印度電影進來也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潛規則」,完全可以以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唐而煌之的從中獲得非法利益,導演會把錢和資源用於潛規則或有人氣的爛星,而不願花在音樂創作上,像鳳凰坐騎竟然能獲獎上春晚,那種實力的東西在印度最多算個三流的創作,觀眾也是愚昧的,兩會有人提保護傳統文化,對於某些方面,我想說是讓國家拿錢唄!那些文工團的有幾個創作了的有品味有內涵的經典,基本都是自封的,可能曾經唱兩首就能一輩子拿著金飯碗了,印度只要你努力就會出現,不用國家養著你,很多精品民族音樂跟上了時代,被電影應用,人家根本不用國家養,也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大腕。做導演容易,但是做個好導演以中國的國情阻力太大,所以我想說不是考不考上的問題那麼簡單?就當你正規名牌畢業,而且已經導上電影了,但是又能做的了什麼呢?時間久了發現自己已經變的不成人樣了!怎麼和當時想的不一樣!。最後,給你推薦一部電影《靈魂奔跑者》,體會一下真正的電影,中國所有電影全部都會被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