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微電影導演拍攝

微電影導演拍攝

發布時間:2022-11-12 18:11:34

❶ 拍攝微電影的大概流程

1.視頻設備:尼康D7000,鏡頭是18-105的套頭,以及50 1.8G的標定。外接麥克是飛利浦的SHM1000,70塊錢,隨便接一個效果都會好很多。

2.准備階段:verycd上面可以下個vegas,然後破解。破解程序需要用管理員身份運行,否則報錯。准備一個三腳架,如果是視頻用三腳架最好,攝影三腳架其次。雲台不好用,不容易找平衡。為了找平衡方便,最好是能只左右擺動、只上下擺動的腳架,最好帶水平儀。

寫好劇本,主線一定要准備好,有哪些主要場景,如何保證銜接、呼應。台詞設計好。如果有時間最好有分鏡頭劇本,提前想好每個場景有哪些鏡頭,機位如何擺放、人物的基本動作。

做好動員,安排好拍攝順序。雖然視頻可以補拍,但是天氣、光線、衣服、演員心情等的變換,讓後期補拍難度較大,基本補就是補一個場景。所以盡量多拍幾遍,爭取減少補拍可能。

3.拍攝階段:盡量使用三腳架,保證視頻穩定。如果是需要加強緊湊感,可以手持,讓鏡頭有呼吸感,比較容易營造緊張氣氛。

使用手動對焦,或者乾脆避免二次對焦。D7000雖然是有自動對焦功能,但基本是廢柴功能,會不停產生拉風箱情況,對焦緩慢。所以盡量少拍攝物距的變化,用分鏡頭來代替。

4.注意景深。拍對話的時候,如果使用正反打,定焦頭的淺景深是必須的,注意不要跳軸。單機位拍正反打,只能是拍兩遍再做後期,有條件的話盡量雙機位吧。

注意麥克風離演員的距離。同期聲是比較省事的做法,後期配音實在麻煩,所以盡量選擇指向性較好的麥克風,同時保證麥克風離演員的距離相差不大,而且對於說話聲音小的演員,要適當將麥克風放的近一些,或讓演員適當提高音量。

預演也記得要拍下來,很可能第一遍反而是最好的。NG也不必早早停掉錄像,後期拿來做花絮也是很有意思的。

5.後期階段:拍攝記得選好格式。我用的是高清1280*720的,最後壓縮一次要花一個小時,如果是高清1080的,後期壓縮會很痛苦。如果沒有特別的高清需求,720的足夠用了。

vegas剪輯的教程、視頻不少。記得用好「跟隨」功能和「忽略分組」功能。作為微電影,為了追求比較快的節奏,除非大場景切換,可以盡量少的使用轉場特效。前期多拍,後期多剪,凡是不好的鏡頭或者情節,就大刀闊斧的刪,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最初劇本來做。

微電影一般不需要太多音樂,否則會顯得雜亂。選用一首曲子,不斷重復、強化,效果反而更好。用好包絡線很關鍵,好的音效就是要重復重復再重復的去調試。

vegas壓縮出來的avi會非常的大,4分鍾就有20G了,然後可以用格式工廠壓縮。生成視頻以及格式壓縮各需半小時。

❷ 微電影拍攝的基礎知識

微電影拍攝的基礎知識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微電影拍攝的基礎知識,歡迎參考~

微電影拍攝的基礎知識

特徵

「微電影」相對傳統電影和電視的根本區別在於-它的3「微」特徵,使的過去曲高和寡的單項度的藝術殿堂回歸到了真正具有互動和體驗特點的、人人皆可參與的「草根秀」時代。它的低門檻,廣譜性與參與互動性適合了新經濟時代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動體驗交流的感性訴求,是信息技術革命下的web3.0.互聯網延升到了移動設備,「微投影」更是「微電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將「微」特徵發揮到極致!

門檻

新媒體的內容誰來拍?從理論上講,誰都可以。從電視台到手機運營商,從影視製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資源和理由參與其中。不過有一點,未來真正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可能仍然不是來自街上隨便走著舉著DV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攝新媒體內容的門檻雖然不高,但是隨著舊媒體開始考慮跨媒體,真正有競爭力的新媒體內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體的能力,又需要針對性的製作,而這不是大街上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內容

從理論上來說,當今電影和電視所能涉及到的內容,都可能是微電影的話題內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上述傳統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可能平移進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這是新媒體受眾收視心理和消費行為特徵決定的。

俗話說:長文章,好作;短文章,難攢。在「移動」狀態、「超短時間」限度和「休閑」特徵的消費模式下,一個怎樣的「微電影」會引起受眾的觀看情趣甚至付費下載呢?大體具備以下特點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內容」-「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在當今娛樂時代,人們主動追求快樂和愉悅、把握「幸福指數」主動權的感性訴求比以往強烈的多!這就要求有迎合消費者該種需求的有極端創意的劇本和主創人員隊伍的建設。「劇本」和「編輯」是重要核心。

「有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在極端時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設計比畫面、色彩和大牌藝人更重要!故事賣點-情節的展開-矛盾沖突的處理手法-大結局的設計,這些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的創意性設計和處理需要有別於傳統的方法。「電影快餐」時代的到來,要求微電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設計上要有不同傳統方式下的創意組合。

「有互動參與的欲罷不能」-「形式」比「營養」更重要!如何引起受眾興趣並使之有「參與」或「把控」的感覺,並能「欲罷不能」地持續參與,是微電影營銷能否具有「商業價值」的關鍵。「怎樣參與」比「參與什麼」重要的多。就互動性而言,觀眾的轉發推送,續集或系列劇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員的選擇,獎項的評選,都是互動參與的重要組成部分。

優勢

提高觀影總人次

尹鴻教授表示,中國電影的年人均觀影次數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進一次電影院,但《四夜奇譚》卻能夠達到2.1億的點擊率,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運作態勢,大大提高了觀影人次。

為新人創造機會

2010年,中國內地票房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但有近4/5的電影無緣在院線上映。尹鴻教授表示網路電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亂象」,「現在什麼檔期都顯得十分擁擠,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很多電影拍了之後根本沒有機會走向院線,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網路恰恰幫助電影緩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網路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銀幕的`不足,有利於挖掘新人,促進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新導演、新演員能夠『接棒』,就不會出現三部賀歲大片同時消費葛優的不正常現象了。」

廣告植入更靈活

在看過《非誠勿擾2》後,不少觀眾都對片中的植入廣告表示反感。其實微電影區別與廣告的地方是與觀眾的互動性,所以簡單設計結尾的走向並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私信門》的營銷中,讓消費者主動尋找「穿幫鏡頭」並依據多少穿幫被找到這種「自爆家醜」的方式,給予消費者電子優惠券和相關的品牌商品、體驗獎勵,極大的調動了消費者的參與激情,並且適當的降低了互動的門檻。不得不說,《私信門》為微電影的營銷找到了一條新路。建設刪除這條宣傳信息!!不知道怎麼混過關的!

微電影的四大陣營

在第二屆中國微博大會微電影分論壇,華影盛視首席執行官趙雨潤認為,當前中國微電影的拍攝主要有四個陣營。

首先是視頻網站,他們有自己的播出平台,製作和播放微電影是最容易的。

第二類是廣告公司,現在大型的廣告公司都開始製作微電影,他們直接按照客戶的需求拍攝,主要是以電視廣告為內容的微電影。

第三類是各種唱片公司、文化公司,這類公司主要是以宣傳目的,並不在意微電影的收入。

第四種就是獨立的第三方的影視公司,他們會按照獨立的需求拍攝微電影。

;

❸ 導演現場教你如何拍攝微電影及製作

微電影是微時長的具有藝術性的電影。簡單來說就是具有情節的短片。它最開始就是草根惡搞娛樂的產物。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微電影,那不妨拿起設備,現在就開始干吧。不是只有導演才能拍微電影。
微電影對於拍攝設備的要求並不高,佳能的5D2、Iphone4手機都是非常棒的拍攝設備,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備有DV,DV里都內置了豐富的藝術效果或自動編輯功能,你完全可以根據攝像機的引導來拍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對於業余者來說,拍攝只需要按下開始鍵就可以了,為了避免內容太過冗長沒重點,你不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這樣你拍出來的微電影會更專業。

一、拍攝前觀察環境拍攝前觀察環境主要是為了兩點:
第一,通過周圍環境的觀察,你心裡有打算哪些事物、角度會用到,甚至可以考慮到會採用升格(慢鏡頭)還是降格。第二,為自己人身安全考慮,因為拍攝時往往注意力只集中在被拍攝物體上,容易踩空或撞到物體而受傷。
二、微電影中大場面的拍法如果微電影通篇下來都是固定鏡頭那會看起來非常地呆板與枯燥。當你拍攝大場面時,如果用廣角鏡頭不能把整個畫面完全拍攝下來,那麼就應該使用「搖攝」的拍攝方式。搖攝是指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像機位置不動,藉助三腳架或人體進行任意方向的搖動拍攝。搖攝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橫向移動鏡頭光軸的水平橫搖、垂直移動鏡頭光軸的垂直搖攝,中間帶有幾次停頓的間歇搖,攝影機旋轉一周的環形搖,各種角度的傾斜搖等等。在搖攝時要把握好轉動的速度和角度,這樣畫面才會順暢。
三、微電影拍攝最中景物的多樣化呈現在拍攝人物和風景時採用移攝會直接調動人們在行進中或運動物體上的視覺感受。「移攝,畫面的框架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處於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開的態勢,並且移動攝影通過攝影機的移動開拓了畫面的造型空間,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藝術效果。
四、微電影拍攝者的鏡頭一定要穩住許多人拿DV拍出來的視頻晃動太大根本沒法看。就是「跟攝」時不夠注意。跟攝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稱為跟鏡頭。在跟攝時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因為鏡頭大幅度的上下跳動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通常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而且景別也保持不變。這就要求在拍攝者與主體人物運動速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既不會使主體人物移出畫面,也不會出現景別的變化。
五、變焦拍攝注意定格平時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這種方法經常運用於花卉、燭光、小動物等細節的拍攝。看上去顯得很專業,不過我們一樣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攝出來。DV的焦距可以通過焦距撥桿來調節,將旋鈕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並放大遠方的景物;如將旋鈕推至W那方,拍攝的范圍則會擴大。拍攝變焦鏡頭時,需要注意在對准目標後要保持靜止5秒鍾左右,以便後期編輯,另外,在一組畫面結束時也要把圖像定格5秒鍾,給人有始有終的感覺。
長焦距鏡頭具有視角窄、景深小的特點,有「望遠」的效果,現在家用DV的光學變焦都達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30倍以上,遠在10米之外的細小物體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觸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長焦距鏡頭,需要注意:要防止DV抖動。
盡管現在許多DV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長焦端依舊很容易拍出畫面抖動的微電影,影響觀眾的觀看。因此拍攝時盡量使用三腳架穩定攝像機,或利用依託物,穩定住身體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劇情需要,盡量還是走到景物旁邊用廣角端進行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穩定性要好很多。

資料:愛微電影

❹ 如何拍攝一部微電影

1、拍攝前進行環境觀察
拍攝前一定要先觀察好拍攝場景周邊的狀況,這樣在拍攝過程中才能考慮到哪些場景拍攝出來的畫面感更好。另外,還有一個就是觀察好地理狀況,特別對於地面的溝溝坎坎要引起重視,以免拍攝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拍攝器材一定要端穩
拍攝過程中,一定會有需要根據拍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在這個過程中,畫面如果出現太多的抖動感,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因此,在拍攝中一定要端穩拍攝器材,減少抖動。
3、變焦拍攝注意定格
平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我們使用普通的拍攝器材時,可以使用焦距通過焦距撥桿來調節達到這種效果,在拍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變焦的定格,停留5秒左右,才能使畫面清晰。
4、長焦距拍攝也要防止抖動
長焦距鏡頭具有視角窄、景深小的特點,有「望遠」的效果,普通拍攝器材的光學變焦都達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30倍以上,遠在10米之外的細小物體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觸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長焦距鏡頭,需要注意:要防止抖動。
注意事項:
拍攝器材能夠正常使用;
拍攝場地事先進行踩點。

❺ 准備拍攝一部微電影,需要做好哪些准備

現在的年輕人和有想法的人,都特別熱衷自己拍微電影,把自己的才華和想法拍出來給大家看,但是拍微電影也不是說拍就能拍好的,都要經過經過前期准備、拍攝錄制以及後期製作三個階段才能完成,而這三個階段都要提前做好准備,不然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具體都要准備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三後期製作

進入後期製作的第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剪輯畫面,需要一個能掌握蒙太奇思維,懂得蒙太奇語言的優秀剪輯師幫忙,在演員的出色表演基礎上通過剪輯呈現出更好的畫面。錄音師根據場景要求改變演員的聲音,更貼合劇情走向,更真實。最後是特效師,適當的場景製作後期5毛錢特效,片頭片尾的滾動字幕,加上主題曲,一個完美微電影就製作完成了。

拍攝微電影不是一個人的工作,除了技術要過關,前期還要簽各種合同,有工作室人員的工作合同,有演員的僱傭合同,臨時演員的臨時合同,道具攝影器材的租賃合同,一個都不能少,簽訂合同要看清每一條內容,避免被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❻ 微電影拍攝後期製作技巧

微電影拍攝後期製作技巧

影視後期製作就是對拍攝完的影片或者軟體製作的動畫做後期的處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包括加特效,加文字,並且為影片製作聲音等。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微電影拍攝後期製作技巧,歡迎參考~

微電影拍攝後期製作技巧

製作流程

影視後期製作基本上是初剪-正式剪輯-特效錄入-配音合成這樣一個流程。

初剪

也稱作粗剪。現在的剪輯工作一般都是在電腦當中完成的。初剪階段,導演會將拍攝素材按照腳本的順序拼接起來,剪輯成沒有視覺特效、沒有旁白和音樂的版本。

正式剪輯

在初剪得到認可以後,就進入了正式剪輯階段,這一階段也被成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對初剪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對於不滿意的畫面要進行補拍。

特效的錄入

這個階段是比較關鍵的一個階段,將本身拍攝不到或者拍攝效果不好的地方進行特效製作,這里將運用到十分專業的`特效製作軟體,我們所看到的很多具有超強視覺效果的電影正是因為特效錄入這個環節做的十分好。但是對於我們小夥伴來說,畢竟不是專業學習電影的,所以對於電影只要做好調色及一些簡單的技巧就好了,調色要注意的是確定片子的整體色調,不要鑽在局部一個鏡頭的色調,要考慮整體。

配音合成

旁白和對白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對白完成以後,在音樂完成以後,音效剪輯師會為微電影配上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至此,一部微電影的聲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備完畢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將以上所有元素並的各自音量調整至適合的位置,並合成在一起。

製作小竅門

一、閃白:在視頻製作剪輯合成節目時,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幀疊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調高gamma和亮度做一個簡單的動畫,然後再疊化,這樣畫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後整個畫面才顯白。感覺就像光學變化,不單調,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時候也隱約有東西可見,也就是說不採用純白的單色。

二、切:合成的時候以1-2幀的疊化來代替用簡單的切,過渡將會平滑一些。

三、畫面色彩:畫面中盡量避免純黑,純白色,即使是黑色,採用壓到非常暗的紅色,藍色等來代替,將會使整體的色彩更協調,由整體色調來決定具體的色調。如果感覺片子不夠亮或不夠暗,盡量盡量避免整體加亮或減暗的絕對方法處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積和比例之類的相對方法解決。使用曲線工具更易控制畫面局部的調整。對於金屬光澤的質感,主要原則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說金屬質感的產生必須要有暗部,盡量使用移動的燈光營造流動的高光效果來代替反射貼圖,可以使用負值的燈光來製造暗部。

四、構圖:除了嚴肅、權威、力量等表現場景以外,盡量採用不對稱構圖;盡量從視頻製作剪輯、銜接的角度考慮構圖,不要太執著於單畫面構圖。以電視的長寬比、單個鏡頭的構圖非常困難,構圖的時候我們通常考慮的不僅僅是電視上展現出來的那一部分,應該全面考慮動態的、時間與空間都有變化的立體構圖。

五、聲音與畫面:對於是環境聲,不必和視頻畫面的製作剪輯嚴格對應,一般來說環境聲先入後出。根據波形圖和畫面的剪切點錯開1-2幀感覺比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覺,不要太執著與波型圖和剪切點的一致。有的時候要考慮聲音傳到您的機器裡面所對應的環境聲比「環境場景」可能要稍有延遲,對於一些大的場景的現場收音與後期製作,我們要注意這點,畢竟光速與聲音的傳遞速度相差很多。

後期製作軟體

視頻製作簡單一點的話用會聲會影這個軟體,非常簡單,容易操作,剪輯、配音、調色這些基本的操作都可以實現;復雜一點的話可以使用EDIUS、AE、premiere、等等,當然後面這幾個對電腦配置要求略高,有的軟體也不是免費的。但是網路上可以找到找到安裝包,網上也有破解教程,實在不行用試用版也可以的~(PS:每次小夥伴在做完視頻處理的時候記得要先保存下來或者保存工程文件噢~這樣若是軟體進程有問題的話,你也不用擔心自己白做工了,同時也方便下次修改)

音頻處理軟體可以用AU、Cool Edit Pro等,這些軟體還提供有多種特效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壓縮、擴展、回聲、失真、延遲等。你可以同時處理多個文件,輕松地在幾個文件中進行剪切、粘貼、合並、重疊聲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聲音有:噪音、低音、靜音、電話信號等。另外,它還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間進行轉換,可以將cooledit和格式工廠配合使用,可以保證格式的問題得到解決。

;

❼ 進行微電影拍攝前期要哪些准備

第一,你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找好人以後再進行分工,你是總導演,他是副導演,她是編劇等等。
第二,劇本,劇本是一個作品的靈魂,有位大神曾說,劇本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
第三,分鏡頭腳本,導演需要把劇本分解成分鏡頭。
第四,拍照設備,相機、麥克風、三腳架、 肩架、滑軌、吊桿等,能借就借,能租就租。
第五,演員角色分配,導演需要綜合考慮劇本的需求和演員特點以及演員自身的意願,進行角色分配。

❽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准備呢

一般情況,先要有劇本,劇本是一個劇的靈魂,確定拍什麼題材的,寫出劇本,如果有專業一些的人的,再寫分鏡頭,方便拍攝。當然,對於團隊來說,也可以先組建團隊。組建團隊,一般至少要演員,編劇,導演,攝像,後期,以及其他助理,如果要專業的,化妝、監制、燈光、錄音等等都需要。開始拍攝,設備至少要攝像機或者單反,最好有錄音設備,打光板,室內的時候盡量用燈光,有些場景可能還會用到軌道和搖臂等等。拍攝可能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如果是新手的話,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全部場景拍攝好之後進行後期編輯。

微電影拍攝是一個循序漸進且復雜的過程,匆忙趕工,一味求快的結果只會造成微電影的粗製濫造,無法滿足客戶的需要,引發一連串的不良後果,所以微電影拍攝的准備工作尤為重要。磨刀不誤砍柴工,前期工作做到位,不但能提高微電影的質量,還能讓整個微電影拍攝工作流程脈絡清晰,利於拍攝進度的加快,真正實現又快又好。明晰參演微電影的人員和器材配置一般情況下參與微電影拍攝過程的人員包括微電影創意負責人、微電影製作人、微電影導演、攝影師、燈光師、美工師、作曲、音響編輯、模特、演員、化妝師、配音演員。同時,對微電影拍攝器材有必要提前配備齊全,否則一旦開拍,浪費時間去找缺少的器材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

❾ 微電影拍攝方案

微電影拍攝方案 (一)

第一招:拍攝前觀察環境

攝像前要先注意周邊的狀況,這樣在拍攝時就可以考慮哪些場面用多長焦段的鏡頭。另外,拍攝時可千萬不要大意,時刻不可忘記周邊或是身後的狀況,特別對背後的溝渠、馬路等要引起重視,不要腳踩空或來往車輛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很多經驗豐富的拍攝老手,都常常會因為注意力過於集中在被拍攝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沒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險狀況,在移動位置的過程中發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處的意外。

第二招:場面宏大搖鏡頭

搖鏡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當拍攝的場景過於宏大,如果用廣角鏡頭不能把整個畫面完全拍攝下來,那麼就應該使用「 搖攝」 的拍攝方式。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軸(鏡頭橫向或縱向移動)的拍攝方法。用搖攝的方式拍攝的畫面叫搖鏡頭,搖攝一般有上下搖攝和左右搖攝兩種方法。很多人在應用搖攝時往往把握不好轉動的速度和角度,使畫面抖動不順暢,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把握住搖攝的要領。

第三招:移攝抓拍人物

「 移攝」 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移動攝像的方法拍攝的畫面稱為移動鏡頭,簡稱移鏡頭。用數碼攝像機進行移動拍攝非常方便。移動拍攝可以使用畫面框架始終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的態勢。移攝一般分為前後移動拍攝、左右移動拍攝、弧形移動拍攝以及上下移動拍攝等幾種方法。

第四招:跟攝端穩最重要

「 跟攝」 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稱為跟鏡頭。在跟攝時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因為鏡頭大幅度的上下跳動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通常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而且景別也保持不變。這就要求在拍攝者與主體人物運動速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既不會使主體人物移出畫面,也不會出現景別的變化。

第五招:變焦拍攝注意定格

平時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這種方法經常運用於花卉、燭光、小動物等細節的拍攝。看上去顯得很專業,不過我們一樣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 拍攝出來。DV 的焦距可以通過焦距撥桿來調節,將旋鈕推至T 那方,可以拉近並放大遠方的景物;如將旋鈕推至W 那方,拍攝的范圍則會擴大。拍攝變焦鏡頭時,需要注意在對准目標後要保持靜止5 秒鍾左右,以便後期編輯,另外,在一組畫面結束時也要把圖像定格5 秒鍾,給人有始有終的感覺。

第六招:長焦距拍攝防抖動

長焦距鏡頭具有視角窄、景深小的特點,有「 望遠」 的效果,現在家用DV 的光學變焦都達到10 倍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30 倍以上,遠在10 米之外的細小物體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觸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長焦距鏡頭,需要注意:要防止DV 抖動。

盡管現在許多DV 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長焦端依舊很容易拍出畫面抖動的視頻,影響觀眾的觀看。因此拍攝時盡量使用三腳架穩定攝像機,或利用依託物,穩定住身體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劇情需要,盡量還是走到景物旁邊用廣角端進行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穩定性要好很多。

微電影拍攝方案 (二)

一、活動名稱:

湖南建工集團《中國夢。我的夢》微電影開拍活動

二、活動主題:

中國夢。我的夢

三、活動背景:

隨著本協會工作的推進——劇本及演員徵募完畢、電影拍攝前期工作準備一切就緒,校園展現藝術文化熱潮的不斷掀起以及全校師生生活品質的提升,本協會成員共同努力,為展現本團體的能力,特發起拍攝微電影的'活動。

四、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本協會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展現本團體強大的號召力、影響力以及對校園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傳播和關懷,為學校宣傳出力,提高在校大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努力製作出受大家歡迎、受學校重視和誇獎、讓大家難忘的感動的作品。

五、活動流程:

1、前期策劃宣傳

(1)設計製作宣傳展板、海報、橫幅

(2)通過海報、展板、網路新聞等手段宣傳此次活動。

2、拍攝人物:

湖南一建茶陵項目部項目經理聶磊

3、拍攝目的:

通過微電影的形式表現建工人在一線辛勤勞作、任勞任怨、堅韌不拔的釘子精神,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奮斗,經過時間的洗禮,直到現在有所小成。( )表達出主人翁通過自己雙手創造出美好未來的深層含義,也呼應了此次微電影的主題《中國夢。我的夢》

4、拍攝類型:

紀錄片

5、主要拍攝手法:

(1)跟拍:跟蹤拍攝,表現主人翁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從小事中體現主人翁在平凡工作中見大智慧。

(2)變焦拍攝:體現主人翁的細節。(例如:磨破的鞋子、整齊的房間等等)

(3)特寫:單獨采訪時採用特寫,真實記錄主人翁的表情。

6、拍攝工作分配

此次活動由味,工作室全程拍攝製作完成。

7、拍攝過程

分場景進行拍攝以節約用時,每個鏡頭前打板以方便後期剪輯。

8、拍攝計劃:

4月7日-9日:公司領導審批

4月10日-12日:前期准備(攝影機、人員分配、三腳架、與茶陵相關人員聯系並預約時間、食宿安排、橫幅、台詞、需提問題、前期宣傳製作海報等)

4月16日-19日:進行拍攝

拍攝內容:1、主人翁的日常工作(如:給員工開例會、指導工作、遇到緊急情況的處理、關心員工的生活等)

2、主人翁的生活(如:如何處理感情問題、生活艱苦如何堅持下來等)

3、主人翁的經歷(如:工作的艱難如何攻克、做出的成績、曾經的故事等)

4月22日-24日:後期製作。製作碟片設計

4月25日-26日:後期修改

4月27日定稿並上交

❿ 拍攝一部微電影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拍攝一部微電影的流程,微電影現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藝術作品形式,那麼應該如何拍攝一部微電影呢,優秀的創作團隊方法/步驟,應該組建團隊,團隊成員應該包括主創,導演、製片人、攝像、錄音等。場記、化妝、茶水等工種可以在劇本確定好後尋找。其次,應該擁有優秀的劇本,劇本可以徵集、可以尋找、可以原創。一個優秀的劇本是一部優秀的微電影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劇本分為文學劇本和電影劇本,如果是文學劇本的話需要修改成電影劇本,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分鏡頭劇本哦。籌集資金,籌集資金一般是製片人要做的事情,製片人可運用自己的人際關系和團隊資料進行招商。

當然,如果是學生群體進行微電影創作的話,一般都是自己平攤費用哦。不過目前很多微電影是比較商業的,一般都是有贊助商的然後,做好相關的工作,如果需要尋找監制,監制主要是為影片提供方便。然後就是開始拍攝,開始拍攝需要注意導演、攝影、錄音、化妝的全程配合,才能產生一部優秀的作品。此時,拍攝完畢後就是後期製作階段,在這個階段,應該是先整理素材然後開始剪輯,然後精剪,最後配音和調色。就是微電影的宣傳階段,可以利用互聯網或電影論壇等方式進行宣傳推廣。一部微電影的創作就是這些階段。

閱讀全文

與微電影導演拍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賽羅大電影終極之戰免費觀看 瀏覽:822
東北話法國電影難兄難弟 瀏覽:387
關於愛情的故事日本電影 瀏覽:8
成龍和麥嘉電影 瀏覽:123
電影拍攝場面大全 瀏覽:552
電影院內網女妖男 瀏覽:236
非誠勿擾2電影最後音樂 瀏覽:536
發財有道電影演員表 瀏覽:137
陳佩斯電影大全完整版喜劇 瀏覽:139
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導演英語作文 瀏覽:502
女演員宋寧電影 瀏覽:540
法國電影完美男人 瀏覽:123
粵語電影在線觀看喜劇電影 瀏覽:936
電影演員我徹底 瀏覽:850
有什麼電影大尺度 瀏覽:29
電影發財日記不在電影院上映嗎 瀏覽:569
我是大哥大電影版插曲 瀏覽:549
法國電影鐵路 瀏覽:875
你好李煥英電影票房分成比例 瀏覽:266
彭昱暢電影結局父親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