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姜子牙導演是誰
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導演是程騰和李煒,該影片主要講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勝利,以為可以喚回世間安寧。然而,一切並未結束。一個偶然,姜子牙發現了原來「封神大戰」之下醞釀著更大的陰謀。姜子牙開始踏上探尋真相的旅途......
❷ 電影《姜子牙》:比起哪吒,姜子牙更像每個普通人
電影《姜子牙》海報。
電影《姜子牙》是姜子牙的故事,也是打破「姜子牙」的故事。
歷史 上,姜子牙是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以往的藝術作品裡,章節往往結束在武王拜姜子牙為帥,興兵伐商,後繼天子位;姜子牙領元始誥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諸侯。
當故事成為電影題材,生於1988年的導演程騰面對千年前的傳奇人物,他說希望電影《姜子牙》「能通過年輕人的視角,重新解讀姜子牙的神話故事」。
2020年10月,繼《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彩條屋「中國神話系列作品」第二部電影《姜子牙》歷時4年打磨後上映。故事講述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受封成為眾神之長,卻因一時之過被貶到人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戰後廢墟,重新撿拾自我的同時,一些當年的真相也被逐漸揭開。
電影《姜子牙》劇照。
接受《新周刊》采訪時,導演程騰提及,在大眾認知中,姜子牙與齊天大聖、哪吒一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想呈現的,是一個「去神化」的姜子牙——除了有神的一面,還有人的一面。
「這樣一個姜子牙,在面對強權和信仰崩塌時,也許不會像哪吒、大聖那般去反抗、去打破,他更像我們每一個人,一個會猶豫、困惑、糾結的普通人。」
「用自己的方式
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哪吒、大聖在前,起初,程騰會擔心姜子牙這個人物挺容易做錯。
在電影籌備階段,他幾乎查閱了所有關於姜子牙的 歷史 文獻、野史、《封神演義》及相關影視作品。他發現,不管是 歷史 上對姜子牙這個人的記錄,還是文學、影視作品的刻畫,姜子牙都不是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
在程騰看來,改編經典神話人物是一種平衡的藝術,「平衡觀眾的,既有認知也有新鮮感,兩邊哪塊塌了都不行」。於是,在這個過程中,方向性 探索 、試錯和無數次形象迭代,成為製作這部電影頭一年最主要的工作。
如今在銀幕上與觀眾見面的姜子牙形象,略顯精瘦、冷酷,年齡40歲左右。此前,程騰及團隊成員幾乎將胖、壯、年輕、年老等可能的方向都嘗試過,甚至考慮過「是否要將姜子牙做得屌絲一點?剛去人間時他因為餓肚子變得枯瘦如柴,每天為食物奔波」 。他們最終覺得,這個方向略顯魔改,於是放棄。
電影《姜子牙》海報。
和以往的電影不同的是,《姜子牙》的劇本並非確定後才往下推進。
前期,創作團隊用兩三個月時間完成劇本寫作後,電影就進入分鏡創作階段,分鏡跟著劇本一起改。
編劇、分鏡師、剪輯師們建立了一個故事組,「與其從文字角度講故事,不如直接從畫面或視頻角度去講,各角度進行分析後,再分工解決劇本上的問題」。
僅在姜子牙酷大叔的形象上磨細節,團隊就花了兩年半時間。到了後期,為了讓姜子牙的表情更有表現力,團隊在皺紋方面做了很多嘗試,程騰覺得,「哪條皺紋掰得不好看,都會影響整個角色」。
與此同時,為了讓貶到人間的姜子牙與蒼生間的關系更為形象化,電影加入了一個名為「小九」的女主角。「我們需要讓觀眾真的感覺到戰後蒼生的切膚之痛,所以一定要有可以代表蒼生的人物。」
電影《姜子牙》劇照。
僅姜子牙與小九之間的故事就打磨了6個月。
起初,創作團隊對小九一角的形象設定偏中性化,之後在中間階段過渡到更女性化的形象。程騰說:「全部做完以後,他們發現這樣反倒不好,會讓觀眾覺得有一些愛情的意味在其中。」最後團隊又回到中性化設計,「讓他們兩個更像旅途夥伴」。
美術設計方面也是《姜子牙》需要攻克的一道難關。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3500年前的西周,幾乎沒有 歷史 痕跡可考。現已出土的後母戊鼎鑄造於商代後期,較姜子牙年代晚;而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則處在西南地區,離姜子牙所處的北方地域較遠,有明顯文化差異。
「我們已知的很多花紋、建築上的中國元素,具有朝代感,放到3500年前是不對的。這就需要發揮想像空間,同時做好彼時人們對於信仰、自然崇拜、巫覡宗教的調研。」為此,團隊邀請了山東臨淄的專家去研究姜子牙的墓穴地址,並請道教人士提供相應指導。
電影《姜子牙》劇照。
為此,他們也在電影中留下許多視覺小彩蛋。「比如有一場戲出現的地貌,其實就是一個神的腳印,但觀眾可能需要在某一個鏡頭下才能感知這件事情。」
程騰說,他們也想藉此做出神與人的區別。在《姜子牙》的世界中,一草一木、一塊石頭、一個花盆,都能讓觀眾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屬於人類世界的。「這其實就像我們影片的slogan(介紹語)一樣——你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在找不到方向或者迷失的時候,先相信自己,擁有自己的信仰,你總會逐漸意識到什麼東西是屬於你的。」
每個人都擁有過「姜子牙式」迷茫
某種程度上,程騰對姜子牙命運的理解,來源於自己和身邊人對生活的體悟。
「如我這般的年輕人,學校之於我們,可能就像昆侖之於姜子牙,大家都被保護得很好。一旦進入 社會 ,就像姜子牙從昆侖跌入凡間,會變得無措,不知該依靠、相信些什麼。」
從程騰的個人履歷來看,很多人會覺得,迷茫這件事不應該發生在他身上。
2011年從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畢業後,程騰進入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學習,同年即憑借作品《紀念日快樂》獲得第一屆東京動畫大獎「特別獎」。
1988年出生的程騰,擔任電影《姜子牙》導演。
2014年,他又憑借講述中國功夫的古典動畫短片《天外有天》( Higher Sky )獲得第41屆美國學生奧斯卡動畫短片類作品銀獎,後來進入美國頂級動畫公司夢工廠工作。
「但到了美國之後,落差感會更加明顯。」程騰說,當他在夢工廠工作時,才真正開始理解中國文化是什麼。
彼時,他以聯合導演的身份在夢工廠製作一部漫畫影片。有場講述一對亞裔情侶 情感 進展的戲,按照美國總導演的設想,這兩個角色需要彼此視線相對以傳達 情感 ,「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從技術上講,是重要的表演區」。
作為核心主創人員中唯一的中國人,程騰提出不同意見:「中國人比較矜持,他們應該一起看月亮,說話的時候也不要對視。」美國導演對此表示不解。
那一刻,程騰意識到,中美雙方在表達故事的理念上存在差距,「有太多中國式 情感 表達方式」無處安放,急需一個出口。
電影《姜子牙》海報。
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高薇華找到程騰,希望他能擔任電影《姜子牙》的導演。在程騰以往的概念里,總覺得中國的動畫更多是做給小朋友看,而成年人只能去看日本、美國動漫。
拿到《姜子牙》項目時,「做一個信仰顛覆的故事」這句說明打動了他。「我把自己的經歷帶進去了,已經開始想像姜子牙應該怎樣說他的那些話。」
為了《姜子牙》,程騰選擇回國。「在美國,我可以使用自己的敘事、分鏡、剪輯技術給電影加分,但是在《姜子牙》里,我更多的是通過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來加分。」
電影《姜子牙》劇照。
「倒金字塔」工作模式
與《姜子牙》的試水
接手《姜子牙》項目後,程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動畫片又看了一遍,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
他覺得,相比美國觀眾偏好工業體系下生產的泛 娛樂 、商品屬性較強的動畫,中國觀眾更喜歡作者屬性強的東西。程騰想,自己是否也可以在電影中尋找和維持一種平衡,為「迷茫」這件事找尋解決的方式和答案?
除了主角姜子牙,影片中「九尾」和「天尊」這兩個人物也投注了程騰較深的作者 情感 。程騰提到,雖然九尾和天尊都曾站到主角的對立面,「但我希望觀眾觀看時,可以走到他們的立場去發生共情。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不是非黑即白的」。
電影《姜子牙》劇照。
程騰說:「我們看到一些不公,但我們能確保自己的憤怒是正確的嗎?那些遭遇背後是否也暗藏一些生命的教訓?最真實的世界,是沒有本惡與原罪的自洽世界。」
除了角色創作,程騰和整個導演組將「作者性」延續到具體工作中。
包括程騰在內的整個導演組逐漸意識到,近年來,隨著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發展,行業缺失與不足的部分早已不是軟體、核心人才或者項目預算。「大家都覺得好萊塢很牛,其實他們最厲害的是協作方式,可以將各個國家的工作人員會集在一起。」
電影《姜子牙》製作進行到中期時,整個團隊人數達到上千人,想凝聚這樣一個團隊並不容易。《姜子牙》導演組四位導演,有三位有過留美工作經驗,程騰說,這一次,他們將好萊塢這套「倒金字塔」型工作方式帶回國。
傳統的電影製作流程多為「正金字塔」型,導演處在金字塔塔尖,對項目有特別具體的願景,然後將任務延伸至總監、組長、工作人員,最後所有人盡量將項目與導演願景匹配。「這其實是很難的,信息傳遞過程中一定會存在流失。」
相反,「倒金字塔」型是每個人對項目都有自己的想法與貢獻,逐一匯總到組長、總監,最後由導演進行統一,變成渾然一體的項目。
電影《姜子牙》劇照。
許多工作人員在項目操作中投入的 情感 ,時常讓程騰動容。他發現,「有很多年輕人真的愛中國動畫電影,並願意為之付出」。他對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剪輯師印象深刻。
程騰記得:「他(剪輯師)有時候入魔一般去想這個項目,盡一切努力給《姜子牙》加分,騎車來公司的路上都在聽電影的音樂,邊騎邊哭。他每天剪輯剪到流鼻血,勸也勸不動。」
這位剪輯師告訴程騰:「哥,你就讓我干吧,不幹我回去也睡不著覺,成宿成宿想。」
電影《姜子牙》海報。
他希望觀眾看過電影後發現,《姜子牙》與《哪吒》在表現手法上特別不一樣。在他看來,我們需要更多充滿作者性、藝術性、本土化的項目,培養觀眾的審美習慣。
程騰說,目前,國內動畫影視產業也在輸出大體量文化項目,這是利好趨勢。「但我們不一定要往好萊塢方向走。只有當大體量和藝術性(的項目)都有很好的渠道或受眾群體,中國的動畫產業才會變得更好。」
作者 | 蔣苡芯
原標題——導演程騰:比起哪吒,姜子牙更像一個普通人
首發於《新周刊》571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❸ 姜子牙和楊戩是同一個導演嗎
不是。《楊戩》是由歡騰影業與梵想影業聯合出品,周九欽導演的一部電影,《姜子牙》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神話動作動畫電影,由程騰、李煒導演,兩部電影並不是同一個導演執導的,且不屬於同家公司出品,該兩部電影沒有任何關聯。
❹ 姜子牙是哪個 電影
姜子牙 (2020)
導演: 程騰 / 李煒
編劇: 謝茜穎
主演: 鄭希 / 楊凝 / 圖特哈蒙 / 閻么么 / 季冠霖 / 姜廣濤
類型: 劇情 / 動畫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0-10-01(中國大陸)
片長: 110分鍾
❺ 姜子牙電影故事梗概
《姜子牙》是由程騰、李煒共同執導的冒險動畫電影,鄭希、楊凝、圖特哈蒙、季冠霖等人參與配音。
影片講述了昆侖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勝利,但因一時過失引得昆侖大亂,從此被貶北海,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尋回自我的故事。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郡汲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垂釣於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武官名),尊稱太公望,成為首席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尊為"師尚父" ,成為周國軍事統帥,人稱姜尚。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封為齊侯,定都於營丘,成為呂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於鎬京,長子呂伋(齊丁公)嗣位。
後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唐肅宗時期,追封為武成王,設立武廟祭祀。宋真宗時期,追謚昭烈
❻ 姜子牙是誰導演
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導演是程騰、李煒。
❼ 楊戩和姜子牙是同一個導演嗎
不是。《楊戩》是由歡騰影業與梵想影業聯合出品,周九欽導演的一部電影,《姜子牙》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神話動作動畫電影,由程騰、李煒導演,兩部電影並不是同一個導演執導的。
❽ 《姜子牙》一場刻意深沉的無病呻吟,究竟是誰的鍋
電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有人說好,有人說孬,而我只想對《姜子牙》說一聲, 這是一場中西混雜、刻意深沉,卻又支離破碎的無病呻吟。看似格局宏大、內涵深刻,但是故事單調,內涵淺顯, 讓人有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擰巴感。
對《姜子牙》的期待,始於它的第一版預告,彼時,精良的畫面和「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願天下,再無不公」的宣傳口號縈繞心間,在加上光線彩條屋的名號,讓它成為我春節期間准備看的電影。
結果沒想到遇上了疫情,上個月,才終於在電影院一窺全貌,卻不由失望。
網上一查, 發現此片原來經過刪減,原本200分鍾的時長被壓縮到了110分鍾,才導致很多人物細節與故事情節支離破碎 ,似乎鍋是製片方的,頗有《正義聯盟》怪喬斯·韋登一般的感覺。(題外話:哪怕是《超蝙》後來的導演剪輯版也不能掩蓋導演「我媽是瑪莎」的沙雕劇情)
1、中西混雜的擰巴
《姜子牙》取材自《封神演義》,我從小就在各種《封神榜》的電視劇和《哪吒》的動畫片中長大,可以說它陪伴了我的整個童年。
所以當電影上映,評價逐漸變差的差的時候,我依然懷著對《封神榜》的喜歡和對妲己的同情貢獻了兩種電影票。(雖然說到《封神榜》就會罵妲己,可是紂王昏庸真不怪妲己,她也是一個受害者,起因是因為紂王輕薄了女媧的塑像,才有後來的事)
結果, 卻沒想到看到的是一場西方生命價值的探討 ,問題是還討論的不咋地。
從狐妖蠱惑姜子牙開始,西方哲學中「電車難題」的探討就開始隱隱出現,在電影中的呈現是「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探討,可謂格局宏大,然而在片中最後的落腳點卻又變成了師尊的陰謀慾望。(本人贊同1人和蒼生價值等同的理念,但反對沒有結果就轉化話題的無賴做法)
電影中「電車難題」的探討,談論了一半就不討論了,師尊的陰謀慾望也沒有完全得到展現,完全沒有看出來師尊在這場封神大戰中得到了什麼,即是說電影拋出了問題卻不給出任何答案 ,所以看完電影會有種導演不知所雲的疑惑感。
網路顯示,《姜子牙》的導演程騰曾就職於美國夢工廠,而李煒曾是《寶蓮燈》的畫師,《大魚海棠》的執行導演,一個深受西方思想影響,一個注重畫面精美卻三觀不正(指的是《大魚海棠》),所以電影最後呈現的也是畫面精美,核心中西雜糅、故事凌亂的擰巴感。
再看同是彩條屋的《哪吒》,他的故事核心就一直很明確,沒有看似宏大卻又無疾而終的探討,始終在焦點聚集在「偏見,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為了核心服務。
2、沒頭沒尾的故事
因為故事核心的不斷改變,也就導致整體故事的沒頭沒尾。
不論是看過哪部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姜子牙與申公豹都是彼此對立的人物,往大了說是兩種思潮的對撞,一方是代表反抗的西周,一邊是代表鎮壓的殷商,哪怕是在《哪吒》中兩人也是敵對關系,結果在《姜子牙》中兩人的關系好到可以付出生命,那麼這份感情卻來的莫名其妙。(不是不接受改編,而是不接受無緣無故的改編)
同時,電影中也不斷出現亡魂和生活凋敝的場景,似乎是控訴戰爭的殘酷,但電影中卻對戰爭殘酷的反戰思想沒有提及。又似乎是在隱喻師尊的昏聵,但是卻又在電影中沒有看到任何的呈現。
師尊也就是元始天尊,在這場大戰中作為最終反派被打倒,電影里說師尊是因為統治三界的慾望,而欺騙了狐族,但是電影卻也沒有表現出殷商時期脫離了他的控制,他沒有動機。
而最後,師尊被罰的十年之後,大地又是一派勃勃生機,北海過上了好日子,那師尊也就是結束了一個昏聵的王朝而已,那些助紂為虐者受罰不是應該的嗎?西周有那麼差嗎?
反正一切都是,靠觀眾猜!
(封紂王為姻緣神,倒是有點封建王朝的意思)
3、故事沒有高潮
如果說思想混亂和人物臉譜化還能讓人勉強接受的話,那故事過於平鋪直敘,沒有高潮,就會讓人覺得非常失望,哪怕是《星際穿越》這種更多呈現科普知識的電影,也會注意故事的起承轉合,高潮起落。
從敘事結構上來說,《姜子牙》應該是一部很典型的公路電影,即故事發生在一條直線行駛的公路上,公路的盡頭,也就是故事結尾,就比如《大聖歸來》。
一般來說,所有的電影都會在尾聲時,將觀眾情緒帶到最高潮,然後釋放,讓前面七八十分鍾(或一百分鍾)積聚的 情感 得到宣洩 ,而《姜子牙》卻是從到到尾的平鋪直敘,讓 娛樂 性大打折扣。
最後九尾呼喚出來的狐子狐孫們,卻有人族冤魂,讓我都以為九尾召喚出錯了呢,而最後的大戰也毫無亮點。
4、結語
總的來說, 電影畫面精緻,也有很多細節值得深挖,但是主體核心混亂、故事散亂沒有高潮 ,有人說是因為故事被刪減了,而我卻認為這和《超蝙》甩鍋製片方,最後導演剪輯版出來,還是「我媽是瑪莎」有何區別呢?希望國漫越做越好,也能在批評之中越挫越勇,改掉不好的,呈現更多多元化的電影。
最後,我很喜歡有思想討論的電影,只是《姜子牙》沒有討論好而已,加油!
❾ 姜子牙和哪吒是一個導演嗎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一個導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總導演是餃子;而《姜子牙》導演是兩個人,分別是程騰導演和李煒導演。
《姜子牙》導演之一的李煒老師也是眾所周知的國內著名的動畫導師與導演,曾為《寶蓮燈》《大魚海棠》等諸多經典影片保駕護航;而另一位導演程騰也曾憑借影片《天外有天》拿過「第41屆美國學生奧斯卡獎」的銀獎。他們此次也將聯合為電影《姜子牙》打造國產動畫的史詩級製作,呈現出宏大的世界觀和震撼的大戰場面。
《姜子牙》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中傳合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神話動作動畫電影,由程騰、李煒執導,鄭希、楊凝、圖特哈蒙、閻么么等擔任主要配音演員。
該片講述了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尋回自我的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
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
❿ 姜子牙的導演是誰
朋友你好,姜子牙的導演是著名的導演陳凱生他是一個非常出名而且有才華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