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歷年在國外獲獎的中國電影急!
1、1978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Ⅱ 現世唯一一個四大電影節大滿貫影帝是誰韓國影帝影後級人物有哪些
西恩·潘
萬眾矚目的金雞獎頒獎典禮終於結束了,周冬雨獲得了最佳女主角,實現了三金大滿貫。而最佳男主角則是由黃曉明獲得。兩位演員都是實力派演員,得到這個獎也是實至名歸。不過對於粉絲來說,易烊千璽無緣最佳男主角不免有些遺憾,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實力。
1. 實力被低估的黃曉明
一提到黃曉明,大家都會想到《中餐廳》里的「明言明語」,認為他只是一個有名氣卻沒演技的男演員。但在《烈火英雄》里,黃曉明的表現卻非常可圈可點。不僅僅是這部電影,他在《鬢邊不是海棠紅》里,也將人物詮釋的非常到位。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黃曉明不是沒有實力,但是需要遇到好的導演。
所以,他憑借著《烈火英雄》能夠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絕對不是什麼黑幕或者其他,而是因為他有這個實力。不僅如此,黃曉明還是二度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時隔七年再度獲獎,這與運氣無關,而是實至名歸。
2. 提名就是最大的肯定
與其他獎項不同的是,金雞獎全部是由業內的專業人士評定,並且評委的資歷也有非常嚴苛的標准。所以,金雞獎的獎項都是專業獎,不存在因為名氣大小而導致獎項結果受影響。能夠獲得提名的演員們,都是在演技方面被認可的。
有的人說,千璽沒能獲獎,那這個提名是不是就沒意義了呢?其實不然,這恰恰說明了,金雞獎的專業性。坦白來說,千璽在同齡人中演技覺得是當之無愧的領頭人,但是相比較之下,他的演技還有待磨練。一個人的演技有天賦之說,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後期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3. 陪跑是遺憾也是好事
而且陪跑,未必然就是一件壞事。一部《少年的你》讓易烊千璽受到了多少的關注呢?不僅肯定了他的演技,更是直接獲得了金像獎的影帝。作為對演技的肯定,這份榮譽自然值得讓人高興。俗語說得好,驕兵必敗,一時的打擊反而是好事。
就像前面說的,他年紀還小,無論是什麼獎項,對於他來說都是一種嘉獎。而在金雞獎嚴格的評判機制下,易烊千璽的火候還是差一點。沒有獲得最佳男主角,或許能讓千璽和粉絲們可能存在的「自滿」能夠平息一下,去努力思考未來的路。
如果說,同時期的小鮮肉們還在慢慢的轉型,那麼千璽的路早就不局限於所謂的流量之路了。在演藝道路上取得這樣的成就,讓他的眼界能夠更加開闊。所以,與其說是陪跑,倒不是如說是一次失敗的鼓勵來的恰當。
影帝:金勝鎬、申永均、金鎮奎、朴魯植、張東輝、黃海、朴根炯、申一龍、金鎮奎、河明中、崔佛岩、李大根、南宮遠、尹一峰、申成日、李英河、李德華、安聖基、金甲洙、崔民秀、韓石圭。
崔民秀、薛景求、宋康昊、崔岷植、曹承佑、甘宇成、安聖基、金允石、金明敏、元斌、朴海日、柳承龍、宋康昊、崔岷植、黃政民、李秉憲、薛景求、黃政民、李聖旻。
影後:崔銀姬、羅文熙、崔熙瑞、孫藝珍、全智賢、嚴正花、趙敏秀、金荷娜、尹靜姬、秀愛、金允珍、金雅中、全度妍、金惠秀、文素利、李美妍、高小英、沈銀河、沈惠珍、崔真實、尹靜姬。
張美姬、袁美敬、姜受延、崔明吉、金芝美、李美淑、金寶妍、丁允姬、俞知仁、高銀兒、尹美羅、崔敏姬、尹妍京、文姬、文貞淑、黃貞順、都琴峰。
1、申永均
申永均,韓國演員,1926年生於韓國黃海道的平山,是韓國電影界的元老級演員,1960年出道,出演電影300餘部。
2、都琴峰
都琴峰(도금봉,1930年8月27日-2009年6月3日),韓國元老演員,韓國六七十年代銀幕上的性感明星,09年6月3日在首爾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9年。
3、金勝鎬
1960年的《爸爸的羅曼史》和1961年的《朴先生》連續兩年獲得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1961年的《馬夫》獲得了第11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金勝鎬不僅成為備受矚目的亞洲演員,更成為韓國電影的首席代言人。金勝鎬的主要活動時期適逢1956年至1967年韓國電影的全盛時期。
4、黃政民
2005年,憑借愛情片《你是我的命運》獲得第29屆黃金攝影獎最優秀男演員獎和第4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獎。2008年,獲得年度金票房獎戲劇部分最佳票房男演員獎。2010年,憑借犯罪懸疑片《不當交易》獲得第15屆加拿大奇幻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5、全智賢
2015年,主演了年代動作電影《暗殺》,憑借該片獲得了第52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女主角獎。2016年11月16日,主演的奇幻愛情劇《藍色大海的傳說》首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申永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琴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勝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政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智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電影大鍾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 : 歷屆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和女演員 葛優(4次) 第5屆《甲方乙方》、第9屆《大腕》、第10屆《卡拉是條狗》獲得最受歡迎男演員獎;第18屆《趙氏孤兒》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趙薇(4次)第11屆《天地英雄》、第14屆《夜上海》和《...
威尼斯作文 - :[答案] [威尼斯作文]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作文.威尼斯城四周環... 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港口每年進出貨船達萬艘...
世界著名電影節介紹請朋友們詳細介紹一下,謝了 : 世界十大電影節: 嘎納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 美國聖丹斯電影節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日本東京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
電影金棕櫚獎是什麼獎項? : 「金棕櫚獎」乃是戛納電影節至高無上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 「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 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 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上海 - :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唯一一個世界十三大電影節之一,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共同承辦.電影節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
周星馳和張國榮誰的名氣大 - : 放在以前.肯定是哥哥啊,香港樂壇天王,和譚詠麟平分天下,第一個在韓國開演唱會的中國人(漢城).憑借《霸王別姬》第一個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的中國人,而且人品是出了名的好,香港的藝人基本都被他幫助過,包括黎明,張衛健,張...
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電影盛典? - : 蜘蛛俠...
我國都與哦那些電影節 - : 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惟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
徐冠傑、張國榮、譚詠麟、羅大佑、張學友、劉德華、周傑倫對華語歌壇的影響?他們的代表作是?: 論華語張學友成就最大,張學友當年世界人氣排名第二亞洲第一華語第一,華語第二是劉德華,2000張學友宣布退出華語一切頒獎禮說:華語音樂不能壟斷在四大天王手中,直至2007才有周傑倫等流行天王呼吸的空間,張學友和周傑倫論高峰期相比:張是周的5倍 代表作:亞洲唯一一部音樂劇《雪狼湖》,吻別,祝富,如果這都不算愛,一千個傷心的理由,一路上有你,心如刀歌,忘記你我做不到,愛是永恆,心碎了無痕,回頭太難,潮水的諾言,每天愛你們多一些,只願一生愛一人,相思風雨中,左右為難,約定,你最珍貴等等
Ⅲ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的生平
1928年吉洪諾夫出生在莫斯科州帕夫洛甫斯基市一個勞動家庭,父親是紡織廠車床技工,母親是保育院的幼師。戰爭剛剛結束的1945年,吉洪諾夫想進入蘇聯國力電影學院學習,但父母反對吉洪諾夫從影的選擇,因為當時普遍食品供應困難,母親建議吉洪諾夫進入莫斯科農學院學習,這樣至少能保證家中食物充足。盡管在當時,電影學院認為吉洪諾夫的外表形象不適合做演員,吉洪諾夫還是選擇了從影這條道路。學校以第一個學期為試驗期的條件勉強答應了吉洪諾夫的求學請求。結果還在1948年,學生時代的吉洪諾夫就扮演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電影《青年近衛軍》中的沃洛佳(謝爾蓋·格拉西莫夫導演)。對於勉強考入電影學院的吉洪諾夫來講,能夠在格拉西莫夫執導的片子中出演,這簡直可以稱作是命運的垂青。這部影片除吉洪諾夫以外,還造就了一大批以謝爾蓋·邦達丘克為代表的傑出青年演員。自1948年之後的十年裡,吉洪諾夫基本上沒有接到有影響的電影角色。在此期間吉洪諾夫的表演活動主要集中在話劇。1957年,吉洪諾夫在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賓科沃發生的事》中扮演年輕的拖拉機手馬特維·莫羅佐夫。吉洪諾夫在這部片子中的表演獲得了觀眾的認可。1959年上演的《緊急狀態》成為當年的蘇聯大片,在這部片子中吉洪諾夫扮演了年輕開朗的水手維克托·萊伊斯基。在此片中吉洪諾夫已經開始展現一個成熟的演員所具有的表演才華。
50年代末期,吉洪諾夫已經成為蘇聯的知名電影演員,很多導演開始相信吉洪諾夫的表演才能。在這一時期吉洪諾夫出演的影片有《五月星》(1959年)、《渴》(1959年)、《海軍少尉巴寧》(1960年)、《兩種生活》(1961年)、《七面風》(又譯《臨風而立》1962年)、《樂觀的悲劇》(1963年)等。
60年代後期,吉洪諾夫的演藝生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66年至1967年間,吉洪諾夫在邦達丘克執導的《戰爭與和平》中扮演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公爵成為他演藝生涯的里程碑。1968年在羅斯托茨基執導的影片《等到星期一》中,吉洪諾夫扮演一個中學校長。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梅里尼科夫的中學校長形象在當時成為教育界人士效仿的榜樣。1970年吉洪諾夫因在此片中的傑出表演獲得當年的蘇聯國家獎。70年代吉洪諾夫還主演了《白比姆黑耳朵》、《為祖國而戰》等知名影片以及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由於吉洪諾夫在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扮演主角施季里茨(蘇聯偵察員伊薩耶夫上校)獲得了巨大成功,他被授予「蘇聯人民演員」稱號和國家獎金,1977年此片還獲得了列寧金獎。80年代以來,吉洪諾夫還出演了《敵後戰線》(1982年)、《歐洲故事》(1984年)、《塔斯社授權聲明》(1984年)、《申訴》(1987年)、《特權的愛情》(1989年)等影片。1994年,吉洪諾夫參與演出的《烈日灼人》獲得俄羅斯國內外廣泛好評。
2003年,在吉洪諾夫75歲壽辰的時候被普京總統授予「祖國功勛」三級勛章。此外,吉洪諾夫獲得的勛章和榮譽稱號還包括列寧勛章、十月革命勛章、「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1982年)和榮譽勛章(2008年)等。
2009年12月4日,吉洪諾夫在莫斯科中央醫院病逝,享年81歲。 蘇聯人民演員1974 《Народный артист СССР 1974》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82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1982》
蘇聯列寧獎金1980 《Лауреат Ленинской премии СССР 1980》
蘇聯國家獎金1970 《Лауреа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СССР 1970》
國家獎金獲得者1976 《Лауреа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РСФСР 1976》
「祖國功勛」三級勛章 2003 《За заслуги перед Отечеством,III степени2003》
列寧勛章 《Кавалер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十月革命勛章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金騎士」獎金 《Лауреат Премии (Золотой витязь)》
《Знак Почета》 《賓科夫事件》1957,又譯《賓科夫發生的事》
《渴》(Zhazhda )1959,1959年全聯盟電影節三等獎
《海軍少尉巴寧》1960
《兩種生活》1961
《臨風而立》1962,又譯《七面風》
《等到星期一》1968,1969年第6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1973,電影電視,1974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
《白比姆黑耳朵》1979,197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78年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樂觀的悲劇》1963,又譯《樂觀主義的悲劇》,參加1963戛納影展
《前線後面的戰線》、《沒有側翼的戰線》、《敵後的戰線》1981
《歐洲故事》
《悲情浪漫曲》1994
《安徒生:沒有愛情的一生》2006
參演
《黑孩子》1952
《不能忘記這件事》1954
《五月的星空》1959
《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
《烈日灼人》1994,又譯《毒太陽》,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烈日灼人 2》,2010
吉洪諾夫是蘇聯時代和當代俄羅斯最富魅力的男演員之一。吉洪諾夫以其主演的電影《白比姆黑耳朵》、《戰爭與和平》、《烈日灼人》及黑白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等被許多中國觀眾熟知。
上世紀70年代出品的《春天的十七個瞬間》講述了二戰期間潛伏在德國法西斯核心部門多年的蘇聯特工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吉洪諾夫在劇中塑造的那個沉著、睿智和風度翩翩的特工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俄羅斯媒體曾稱吉洪諾夫為「俄版007」。總理普京也曾表示,他當年投身蘇聯情報機關並在東德工作多年,一定程度上是受《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這部電視劇的影響。
1994年,寶刀未老的吉洪諾夫參演由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的《烈日灼人》,該片榮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大獎。
據高爾基電影製片廠電影博物館中保留的史料記載,《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在當時的世界影壇上開創了一個「電視連續劇」樣式,在電視台播出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歡迎,吉洪諾夫也因此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前蘇聯英雄,被稱為「俄羅斯版007」。
Ⅳ 達奇扮演鄭魁是哪部電影
達奇,原名齊福君,1934年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豐山下懷德縣,中國電影演員、製片人,導演。1956年因出演《邊寨烽火》中的多隆而成為廣大觀眾喜愛的男演員。並榮獲第十一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青年藝術家獎。
達奇身材魁梧,相貌俊朗,充滿陽剛之氣,一直都是觀眾心目中的硬漢明星。
1975年,達奇出演尹一青導演的影片《車輪滾滾》中的支前模範耿東山,再次引起觀眾的注意。
1979年8月,達奇出演了導演李光惠和齊興家執導的電影《吉鴻昌》,在其中扮演了吉鴻昌這一角色。《吉鴻昌》(上、下集)攝制完成後,作為國慶三十周年的獻禮片在全國上映,並引起巨大轟動。在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被評為最佳故事片之一。而達奇那感人至深的表演,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
1981年,達奇應邀出演李文化執導的電影《海囚》,並在其中扮演男主角唐金龍。那高大結實的身軀、頑強堅毅的性格,是他留給觀眾的最深刻印象。
1982年,達奇調任福建電影製片廠,擔任副廠長,導演並主演了電影《倔強的女人》、電視劇《橋隆飆》等。
1990年,達奇與藍天野、傅藝偉、湯鎮宗等演員共同主演電視劇《封神榜》,他在其中塑造了「紂王」這個形象。以大氣豪放的表演,使這一角色成為經典。直到現在,28年的時間過去了,在廣大觀眾的心中,依然能記得藍天野扮演的姜子牙、傅藝偉扮演的妲己,以及達奇所扮演的紂王。可見這部戲,給大家的印象十分深刻。
而今,達奇84歲了,但從他曝光的近照來看,他卻一點不顯老,還是那麼的瀟灑帥氣,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
在大家的記憶中,他似乎永遠都那麼高大健壯,威武勇猛,是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漢的象徵。
對於一位84歲的老人來說,時刻保持開朗的心情比什麼都重要,而這,也是達奇保持年輕態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鍛煉,多參加各項活動。這不,在2018年第十三屆全球城市小姐選撥大賽上,達奇就出現了,並與墨爾本賽區的冠軍同框出鏡,風度翩翩,瀟灑姿態一如往昔。
閑暇時分,靜靜品茶,安享晚年,多麼愜意!
現在,達奇雖然人在澳洲,但心中卻從未忘記祖國,並一直做著將澳洲留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介紹給國內觀眾的工作。
84歲的一位老人,卻依然保持著快樂的心態,樂觀地面對每天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讓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表演藝術家健康長壽吧!
Ⅳ 世界五大電影節
世界五大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
創辦於 1932 年, 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該電影節每年 8 至 9 月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有娛樂性影片、最感動人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等。
戛納國際電影節
每年春季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 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設有「金棕櫚獎」, 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和最佳美術片等。
柏林國際電影節
1950 年在原西柏林創辦, 此後每年 2 月在柏林舉行。該電影節的獎項有金熊獎、銀熊獎、評委會獎、特別獎等, 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佳導演和男女最佳演員。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這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1950年第5屆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辦一次。1959年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
每屆電影節都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大量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地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與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主要活動項目有:舉行評獎工作;舉行觀摩映出並召開座談會;舉辦回顧展;開辦電影市場、推銷影片。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最高獎是「水晶地球儀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和「利迪策玫瑰獎」。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村莊名字,1942年德國法西斯屠殺了該村的居民並燒光全村。電影節組織者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勝利而設立此獎。這些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並多次獲獎。這是我國最早參加的一個電影節。1988年,我國導影謝晉執導的影片《芙蓉鎮》在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77 年創辦, 每年 8 月、9 月間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該電影節從第 2 屆起舉行評獎活動, 故事片設美洲大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 短片設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
Ⅵ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1946年(第1屆)至1949年(第4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1950年(第5屆)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了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94年之後又改為每年一次。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每屆電影節都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大量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地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與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主要活動項目有:舉行評獎工作;舉行觀摩映出並召開座談會;舉辦回顧展;開辦電影市場、推銷影片。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最高獎是「水晶地球儀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和「利迪策玫瑰獎」。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村莊名字,1942年德國法西斯屠殺了該村的居民並燒光全村。電影節組織者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勝利而設立此獎。這些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並多次獲獎。這是中國最早參加的一個電影節。1988年,中國導影謝晉執導的影片《芙蓉鎮》在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競賽於1948年第一次舉行。1951年開始,由國際評委會對參賽影片進行評選。而在之後的1956年,國際電影聯合會(FIAPF)將卡羅維發利電影節選為國際A級電影節。從電影節開始不久,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就是水晶地球儀獎。水晶地球儀獎的獎杯形狀經過了多次改動。最新的水晶地球儀獎的獎杯是從2000年開始啟用的。
電影節競賽單元的主要獎項有:
最高獎——水晶地球儀獎(獎金$20,000)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演員獎
最佳女演員獎
紀錄片獎項有:
長度30分鍾及以下最佳紀錄片獎
長度30分鍾以上最佳紀錄片獎
每年的電影節上還會頒發「世界電影突出成就獎」
其他獎項: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第1屆-第4屆(1946年-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第5屆(1950年)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
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
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與之交替舉行,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二戰結束後,一群熱心於電影事業的電影人在瑪利亞溫泉和卡羅維發利兩地創辦了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並不是競賽性質的,共有來自7個國家的影片參展。開始幾屆電影節,為了「照顧」新生的該國電影,捷克斯洛伐克本土電影獲得了大部分獎項。之後的1948年2月,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取得了政權,電影節開始由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電影部主辦。
捷共當政後,電影節很大程度上需要為共產主義宣傳服務。以至於不管是參選影片的甄選、獎項的頒發還是參賽嘉賓的邀請都要遵循這一原則。因此在之後的數十年期間,電影節的各大獎項大多為社會主義國家出品的電影所包攬。這一原則某種程度上還體現在電影節的舉辦上。從1946年到1958年期間,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電影節一年舉行一次。而在1959年以後,由於蘇聯創辦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為了方便與之交替舉行,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改為兩年舉行一次,直至1994年重新改回為每年舉行一次。不過在這段時間里,也有不少西方電影參與了電影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電影節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優秀作品。
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在1990年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上,多部之前被禁止放映的捷克本土電影被獲准在電影節中播放。而之後幾屆中,多名國際著名電影人,特別是之前因布拉格之春被迫流亡美國的捷克著名導演米洛什·福爾曼的參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電影節的受歡迎程度和人氣。而之後幾年,參賽影片的質量日益提高,風格也日趨多元化,這些都提升了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形象,奠定了其世界優秀電影節的地位。 電影節的最主要的項目是長片競賽。根據國際電影聯合會的規定,參加競賽的長片事先不得參加其它國際電影節。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紀錄片競賽。電影節同時也為各國的獨立電影提供了很多放映和競賽機會。
電影節的所有活動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長片競賽(Competition of feature-length films):由報名的長片進行的競賽。所有電影之前都不得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紀錄片競賽(Documentary Film Competition):由兩種紀錄片分別進行競賽。分別是長度為30分鍾內的短片和30分鍾以上的長片。
視野(Horizons):試映各個地區的新片,並播放在其他電影節上獲獎的電影。
另一種視角(Another View):放映各種實驗性質以及採用非常規手法的影片。
獨立電影論壇(Forum of Independents):放映各國的獨立電影。
東方陣營(East of the West):放映前社會主義國家的電影。
捷克電影(Czech Films):回顧前一年的捷克電影。
回顧展(Retrospectives):對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人,特殊的電影流派或時代,或按特定標准選擇的電影進行的回顧展。 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村莊名字,1942年德國法西斯屠殺了該村的居民並燒光全村。電影節組織者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勝利而設立此獎。這些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並多次獲獎。這是中國最早參加的一個電影節。1988年,中國導演謝晉執導的影片《芙蓉鎮》在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
Ⅶ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這個電影的出品方,是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在建國之後,將《趙一曼》搬上了熒幕。
《趙一曼》中扮演女主人翁的石聯星以其沉著冷靜剛毅、雍容華貴典雅的主要表現獲得評審團和觀眾們的五星好評,她取得了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
石聯星人物經歷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
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1961年至1979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在北京人藝先後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
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
Ⅷ 這個男演員是誰
達奇,原名齊福君,1934年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豐山下懷德縣,電影演員、製片人,導演。
1953年,達奇進入哈爾濱鐵路文工團(中國鐵路文工團的前身)成為專業話劇演員。1956年達奇憑借出演《邊寨烽火》獲第十一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青年藝術家獎。[1] 1961年,達奇正式從鐵路文工團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為了專業電影演員。1979年,達奇主演的彩色故事片《吉鴻昌》(上、下集)在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被評為最佳故事片之一。[2] 1990年,因在古裝劇《封神榜》中飾演紂王一角而獲得關注。
1990年以後,達奇定居澳洲,並為大洋洲文聯副主席。
Ⅸ 上世紀中國電影界被戲稱為(五大壞蛋)的五位電影演員的詳細信息
就在前天,哦,過零點了,應該算大前天了,五大名蛋都走了……
方化生卒:1925年10月17日-1994年11月7日
陳述生卒:1920年6月30日-2006年10月17日
陳強生卒:1918年11月11日-2012年6月26日
葛存壯生卒:1929年1月13日-2016年3月4日
劉江(1925年-2020年5月1日)
按離世先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