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燃燒女主角死了嗎

電影燃燒女主角死了嗎

發布時間:2022-10-24 10:20:41

⑴ 有部歐美電影是說女主角死了。男主角為了復活女主角耗費一生。最後女主角還是自殺了

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1994)8.2
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 | 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緣
導演:肯尼思·布拉納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肯尼思·布拉納 湯姆·休斯克
在北極的冰天雪地中獲救的維克特慢慢蘇醒過來,他講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學醫的他曾掌握了使死人復活的技術,在教授被殺害,無人做主的情況下,他擅自製作了一個「再生人」。在他回鄉准備與青梅竹馬的愛人舉行婚禮期間,「再生人」自己溜出了實驗室,以它的「好惡」體驗人生。它去日內瓦尋找自己的創造者維克特,要求維克特為他造一個女伴,可憐的新娘子慘死在它的手上。悲痛欲絕的維克特利用妻子的屍體創造出一個活女人。再生人要佔有這個新的女人,但是她不願意,遂放火自焚。維克特為了報仇追趕再生人,一直來到北極圈……

⑵ 英國電影《燃燒彈》女主角劇情問題

那孩子應該是那記者的!還有那個名字是指本拉登吧?!

⑶ 澳洲的背包客殺手,電影《狼溪》中,女主角最後死亡了嗎

狼溪主要講述了,一對情侶愛到狼溪國家公園玩,這個公園地處荒漠方圓,幾十公里都是無人區,晚上情侶由於搭不到便車,便決定在這,扎營露宿,再將帳篷搭好之後,一位看著面善的大叔開車找過來,大叔說這個公園靜止過夜,他可以免費將情侶帶到附近的露營公園,但由於人生地不熟,情侶沒有相信這個大叔,而大叔也確實不是什麼好人,他是一個專殺背包客的殺手,在看到情侶不相信自己之後,大叔便捅死了男友,並將女生直接打暈綁起來,等到女孩醒的時候,發現大叔跟沒事人一樣,在旁邊肢解自己的男友,為了逃命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偷偷溜走,但不久後大叔就發現了這件事,追了上來,幸虧女孩遇到一位好心的小伙,他帶走了女孩,但還是被殺手大叔盯上,在追逐之後,大叔還是一槍殺死女孩,小伙崩潰不已,開車逃離現場。

⑷ 《泰坦尼克號》最後女主角死了嗎還是睡著了

《泰坦尼克號》結局女主角死了,詳情如下:

1912年4月15日,載著1316號乘客和891名船員的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而沉沒,這場海難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

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在北大西洋兩英里半的海底被發現,美國探險家洛維特親自潛入海底在船艙的牆壁上看見了一幅畫,洛維持的發現立刻引起了一位老婦人的注意。已經是102歲高齡的羅絲聲稱她就是畫中的少女,在潛水艙里,羅絲開始敘述她當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泰坦尼克號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富家少女羅絲與母親及未婚夫卡爾一道上船,另一邊,不羈的少年畫家傑克靠在碼頭上的一場賭博贏到了船票,羅絲早就看出卡爾是個十足的勢利小人,從心底里不願嫁給他,甚至打算投海自盡。

關鍵時刻,傑克一把抱住了少女羅絲,兩個年輕人由此相識。為排解少女心中的憂愁,傑克帶羅絲不斷發現生活的快樂之處。很快,美麗活潑的羅絲與英俊開朗的傑克相愛了,羅絲脫下衣服,戴上卡爾送她的項鏈,讓傑克為她畫像,以此作為他們愛情的見證。

後來,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了,泰坦尼克號上一片混亂,在危急之中,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丑惡、高貴與卑劣更加分明。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愛人羅絲,自己則在冰海中被凍死,隨後羅絲也去世了。

(4)電影燃燒女主角死了嗎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泰坦尼克號》商業是左膀,愛情是右臂,對於愛情的大膽歌頌,超越了那個年代觀眾對愛情片尺度所能想像的范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銀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親吻、大膽表示愛意。影片所表現的愛情,沒有貧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見鍾情,渴望瞬間燃燒。

這是放之全球而皆準的愛情普世價值,當然中國觀眾也樂得接受,在別人痛痛快快的愛情中過一把癮。《泰坦尼克號》之後愛情片如過江之鯽,但每當它的主題音樂響起,你仍會覺得,它的經典地位很難被取代。(2003年2月《鳳凰網娛樂》評)

《泰坦尼克號》這只大船裝著兩個東西,愛情和災難。它一點都不深沉,因此跨國籍、跨年齡、跨性別還跨文化,什麼樣的觀眾都能看明白,都能被打動。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一個屌絲如何戰勝高富帥,成就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

因此,即使是一部老片,它卻非常貼近當下觀眾的心理和慾望。沒有等級觀念的愛情、超越世俗偏見的愛情,這放在什麼時代都具有催淚的功效。同時,災難面前最容易突出人性深處的東西,美好的和醜陋的,更何況這是一百年前如此巨大的一場浩劫。(2000年7月《京華時報》評)

⑸ 電影燃燒女主角叫努利亞嗎

阿德麗安娜·尤加特

⑹ 韓國電影《燃燒》:兩個故事,三個男女

《燃燒》是韓國導演李滄東,於2018年5月17日在韓國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

01

電影里講述的故事

男主李忠秀住在鄉下的老家裡,父親因為打架官司纏身,忠秀為了父親的案子在村裡四處奔走。平時他會做一些兼職,還會在網上寫點沒人關注的小說。一天,忠秀在城裡的商場中,邂逅了中學同學申惠美,惠美主動和他搭訕,2人逐漸開始交往。

惠美獨自去非洲旅行,同時回來的還有一位韓國歐巴ben。忠秀和惠美、ben頻繁見面、聚會,忠秀發現ben過著富豪的生活。一次三人在忠秀家相約,ben聊起了自己有燒毀廢棄塑料大棚的愛好,還准備在這段時間內,在忠秀家附近燒一個。

聚會過後幾天,忠秀在接到惠美的一個無聲電話後,就再也聯系不上她了。忠秀在自己家方圓幾里地的地方,到處尋找廢棄大棚,但都沒有什麼被燒毀的痕跡。忠秀開始跟蹤ben,他認為是對方殺死了惠美,自己卻沒有證據。萬念俱灰中,他約ben出來,將他殺死,然後將他拖進保時捷車里,一並燒毀。

自己則開著車離開了。

02

電影里沒有講述的故事

電影始終沒有正面回應,惠美是不是被ben殺死了?忠秀堅信惠美是被ben殺死的,有幾條線索可以證明:

1、惠美的家裡被收拾的乾乾凈凈,但是旅行箱卻在陽台放著。根據他和惠美的交往來看,惠美平時有點邋遢,不會將屋子打掃的如此整潔。

2、ben洗手間梳妝台里的女性飾品,裡面有惠美的手錶。

3、惠美家的貓,出現在ben的家裡。

4、惠美告訴忠秀和ben,年幼時掉進家附近的井中,ben將她殺死後,最後埋藏的地方。

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忠秀最後選擇了以暴制暴,並用ben向他描述的方式,結束了他的生命。

電影里也沒有正面回應,惠美是怎樣的一個女人?顯然她是一個略為隨便的女人。

從第一次見面,惠美就有意撩撥忠秀;2人交往時間不長,就立刻進入肉體階段,而惠美還會非常熟練的,從床底下拿出杜蕾斯;去非洲旅行和ben認識以後,很快進入了交往階段;同時還會在嗨飛了以後,隨便在男人面前裸露起舞。

從惠美的同事、家人口中不難得出,惠美平時喜歡到處旅行,羨慕多金中產的自由生活,可自己只有街頭促銷的經濟水平,還會刷卡、借債透支消費。她沒有朋友,受到家人指責,在單身公寓里與陌生男人一起,尋找一絲身體和心靈的慰籍。最後卻成了變態富豪的掌下冤魂。

03

電影之內的小說

電影中的忠秀,是個寫網路小說的作家,他最喜歡的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而電影關於忠秀和父親的故事,則是取材於福克納《燒馬棚》這篇小說。

威廉·福克納,1897年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1925年開始創作小說,被西方文壇譽為「現代經典作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大量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方式,在時序顛倒、象徵隱喻方面有著獨特的,開創性的寫作手法。

1949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後,2次獲得普利策獎,深深影響了馬爾克斯、略薩等作家,在中國,作家莫言、余華也對他贊譽有加。福克納的小說背景,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土地集中在一些白人新興資產階級手中,他們僱傭窮苦的白人和黑人,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

《燒馬棚》講述了一個南方白人農民家庭的故事,父親脾氣暴躁,與鄰居發生爭執後,粗暴的燒掉對方的馬棚。之後被告上法庭,十幾歲的小兒子出庭作了偽證。但後來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之後,小兒子不再站在父親一邊。

電影《燃燒》將小說中父親和兒子的故事,套用在忠秀和父親身上,也將現代社會一般平民和ben代表的中產階級身份,明確指出。

04

電影之外的小說

忠秀、惠美和ben的故事,則是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燒倉房》。

小說中的男主是個中年已婚男人,女主則是個20歲的廣告模特,收入很少,平時靠和男人交往補足。2人也是露水之交,直到那個搞貿易的多金男人出現,小說和電影的情節便融合在一起。

只是,最後女孩「消失」後,男主並沒有為她報仇,而燒倉房似乎只是ben的一個隨口而說。

讀過小說《燒倉房》,不僅讓人想起電影《嫌疑人X的現身》,那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一本小說,也曾經被日、韓、中等導演拍成電影。

小說和電影中都有將視角投入到了社會「邊緣人」的部分。這些人多為流浪漢、殘障人士,他們通常被家人拋棄,被社會冷處理,與那些住在豪宅、開著豪車的人沒有任何關聯。有時候,他們像老鼠,住在「地下」,憑空消失也對任何人毫無意義。

顯然,李滄東導演也透過電影,將視角投射到了,當下社會中拜金的「邊緣」女性。她們常常超前消費,要求能力范圍之外的享受;她們紙醉金迷,與「真愛」無緣,通常將「肉體」有償出賣。而他們的死活,卻無人關心。

05

導演的闡述

導演李滄東曾經在采訪中說明,「電影里的2個年輕男人,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忠秀是嫉妒ben的,他尾隨ben是想要搞清楚,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生活?但最終換來的,卻是絕望。」所以忠秀並不是因為愛惠美,想為他報仇才殺死了ben,最根本的問題是,ben剝奪了忠秀的一切。

當然,在更深的層面,這也是導演對當下社會風氣的無情嘲諷。拜金主義的蔓延,不僅在韓國、日本、西亞、美國、歐洲,拜金主義一直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這樣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

《燃燒》2個獨立的故事,3個糾葛的男女,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思考。

⑺ 瓊瑤電影女主角劉藍溪去世,她曾出演過哪些作品

她被稱為台灣“最後一代瓊瑤片女郎”,她是歌手出身,後因為清純甜美的外形吸引了瓊瑤的注意,然後參加了多部的瓊瑤電影。他的名字叫劉藍溪。有消息傳出,劉藍溪在2022年1月10日美國舊金山的智藏寺因病去世,享年61歲,這個消息也在劉藍溪的親妹妹那裡得到了證實。劉藍溪都參演過哪些瓊瑤的作品呢?

其實劉藍溪在24歲的時候就選擇遠嫁去了美國,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距離結婚僅僅隔了七年時間,劉藍溪就在美國的智藏寺出家為尼,法號道融。其實劉藍溪不僅僅出演了瓊瑤劇,她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名字叫《金源》,當時擔任了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角色。《金源》是劉藍溪跨入影視圈的第一部作品。

⑻ 飢餓游戲第二部燃燒的女孩什麼結局

結局:皮塔和凱特尼斯在一起了。蓋爾做的炸彈,炸死了凱特尼斯的妹妹。

詳細解釋:

當凱妮絲醒過來時,她發現自己身在都城特有的空氣艇上。她雖然沒死,卻被都城的人給抓了,可能要連累其他家人。接著她又想到比德,想到比德可能也被抓,將會受到殘酷刑求。

凱妮絲立刻掙紮起身,抓住身邊的針筒,她要找到比德,要為他解脫這些痛苦。可是當凱妮絲走到門邊時,她卻聽到黑密契和芬尼克的說話聲。

她推開門後,黑密契試圖安撫她,要求她坐下來靜靜地聽他解釋一切。原來他們現在所在的空氣艇並非都城所有,而是屬於那個一直被認為早被摧毀的第十三特區。

在上次對都城的叛變中,第十三特區雖然遭受嚴厲的攻擊,但由於該區原來是製造核子武器的,擁有強大的武力,因此得以化明為暗,在地下繼續進行抗爭。

凱妮絲好不容易冷靜下來後,她發現比德並不在這些人當中。她立刻感受到一陣恐懼,而當她得知比德被都城的人抓走後,她再度陷入狂亂當中。此時,凱妮絲最好的朋友蓋爾突然出現了。他試圖安撫凱妮絲的情緒。

凱妮絲見到渾身是傷的蓋爾後,情緒馬上鎮定下來,因為她轉而擔心起家人的安危。蓋爾安慰凱妮絲,說他及時將她母親和妹妹救出來了。而當凱妮絲問起她們倆是否還在第十二特區時,蓋爾艱難地告訴她,第十二特區已經被徹底摧毀了。

(8)電影燃燒女主角死了嗎擴展閱讀

飢餓游戲2電影版劇情:

凱特尼斯和皮塔以優勝者的姿態回到家鄉,兩人都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從此不需要再為衣食憂慮。凱特尼斯原以為生活就此安定了,卻沒想到都城的總統會突然現身,告訴她必須和皮塔繼續扮演相愛的情侶,甚至必須在所有人的關注下步入婚姻。

原來凱妮絲在飢餓游戲的最後關頭,迫使都城改變游戲規則的舉動,被許多凱匹特的百姓視為反抗都城暴政的象徵,除了讓都城臉上無光外,更激起許多人的造反情緒。

都城總統雖然對凱特妮絲恨之入骨,但是又不能讓這個萬人矚目的人物憑空消失或死亡,否則所有人都會知道都城總統害怕百姓造反。

凱塔尼斯和皮塔又被送回都城去參加飢餓游戲了。只是不同於上次,所有人都知道凱特尼斯這次是必死無疑。

凱特尼斯被逼入更危險的競技場,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所有參賽者以前都曾贏得比賽,凱特尼斯需要應付的對手都擁有極高的生存技巧和豐富經驗,她和皮塔這一次更懂得結盟的重要性,只是他們必須設法想通誰能信任、誰不能信任。

凱特尼斯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不能做別人布局中的棋子,她深感要成為一個英雄必須經歷磨難與掙扎,而她心中的最大願望就是回家。

⑼ 燃燒吧火鳥結局

《燃燒吧火鳥》是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大結局是女主角的妹妹,終於接受了自己失明的事實,而且也適應了生活,所以這也是一個相對原本的結局。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雖然是1982年的電影,但是仍然有觀眾在懷念這部電影。

女主角和女主角的妹妹是這部電影的兩個主要角色,女主角是由呂秀菱飾演,女主角的妹妹是由林青霞飾演。所以這樣的演員陣容在這部電影之中就是一個能給觀眾帶來看點的一個設計。

女主角其實一直對妹妹心懷愧疚,因為她認為是自己的失誤,所以才導致了妹妹的失明。所以在這樣的故事結構之中就可以看到女主角這個角色的一些轉變,又可以看到妹妹在心態上的一個轉變。這部電影的故事結構也是非常經典的瓊瑤類型的故事結構。而這部電影的原著也是由瓊瑤寫的。

⑽ 解讀超越村上春樹原著的韓國高分電影-《燃燒》

村上春樹早期在短篇小說集《螢》中有那麼個故事,叫做《燒倉房》。和他的早期作品一樣,都是看起來有頭無尾的離奇故事。

因為《螢》中的故事大多都是這種風格,這篇小說也就沒有那麼引人注目。但是韓國導演將這部小說改編成了電影《燃燒》,著實令人驚艷。但是因為節奏太慢,以及內涵比較隱晦很多人表示沒有完全看懂。在此,我就為各位講講自己的見解。

《燃燒》以一種完全生活化的場景切入,男主鍾秀是一個有些自卑又懦弱的普通人,在另一方面講,他是個生活上的輸家。有一天,他遇到了同樣是生活輸家的女主海美。

海美一下子認出了曾是鄰居的鍾秀,拉著他一起喝酒,向他表演啞劇。在這里,啞劇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海美所表現的啞劇和原著中一樣,名為吃橘子。就是假裝旁邊有個橘子,一點點的剝開,然後塞進嘴裡進行咀嚼。海美對鍾秀說,吃橘子的要領只需要忘掉這里沒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會真的覺得好吃。

這句話其實也是整個電影的主題,電影用一種亦真亦幻的方式,隱晦的分為表主題和里主題。表主題無外乎是人性與社會,這兩個韓國電影中常見的主題。里主題則是隱藏在這其中的根源,也就是現實即是虛幻,慾望即是存在。在整個電影中有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地方,其實都在闡述著里主題。

鍾秀跟著海美回家這一幕就有很多的伏筆。這些伏筆也都和里主題密切相關。

首先是貓。

海美拜託鍾秀幫她喂貓,因為她要去非洲旅行。海美跟他說,她家的貓叫鍋爐,很怕人,有陌生人一定不會出來。鍾秀懷疑海美並沒有貓,海美卻說不會讓他每天都來喂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在鍾秀每天喂貓的時候,卻從來沒有見到過鍋爐。唯一能夠證明鍋爐存在的只是空貓盆和貓屎。之後海美消失,鍾秀去找她的鄰居問的時候,鄰居說我們這里不允許養貓的,根本沒有貓。

在幫本找貓的時候,他小心的叫那隻從不親近人的貓鍋爐,那隻貓就靠近了他。這讓鍾秀對本的懷疑更深了。但是在之前本的家中,那隻貓出現的時候並不怕人,和鍋盔看到陌生人一定不會出來的設定完全相反。

所以,究竟海美家有沒有一隻叫鍋盔的貓呢?本的貓是不是海美的貓?這些都是沒有進行直接解釋。

然後是光。

海美說自家窗戶向北,每天只有對面塔反射的光才能進來,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這個陽光,陽光對於她很難得。而在鍾秀和海美在做愛時,鍾秀看到了那一瞬而過的陽光。在這里,陽光可以解讀為兩個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芒。

但是之後鍾秀每天都來海美家,沒事的時候就對著塔擼一發。在他的角度看塔,會發現塔上反光部位和角度根本不會將光投到屋裡。

因此鍾秀所見的光是真實還是想像的?海美生命中是否出現過光?這些也都沒有明確答案。

之後是海美和鍾秀過去的關系。

海美和鍾秀做愛前,她說兩個人在中學時基本上沒說過話,除了鍾秀說她很醜外。在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海美和鍾秀曾經並不是好朋友,兩個人再相遇只是因為心靈的孤寂,而不是過去的友誼。

換句話說,海美和鍾秀都沒有什麼朋友,兩個人都是漂泊在城市中的孤單者。所以在相遇後才會產生共鳴,讓過去可以算作只是認識的人結合在一起。

但是海美之後提到,鍾秀曾經救過她一命。可鍾秀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這件事曾經發生過。

這就與後面鍾秀不斷去尋找海美到底小時候有沒有掉下井的記憶有關系。如果海美掉下去過,那麼自己救她一命這個事實就存在。但海美的母親說她家沒有井,鍾秀的母親卻說她家有過井。這也是亦真亦假的事實。

最後在做愛時,海美熟練地抽出了床下的櫃子拿出了安全套。這個動作似乎在展示海美的生活很開放,她經常帶人回家。

之後,海美前往非洲,鍾秀搬回了老房子。在這里開始穿插著原著中並沒有的,鍾秀父親惹上官司的事件。看似這段故事有些多餘,但其實代表著不同時期鍾秀對於法律和整個社會的看法。

在最初,鍾秀相信法律,相信整個社會。他寫請願書,找律師,想要幫助父親脫離法律的制裁。因為他的父親是個好人,只是脾氣暴躁了些。

隨著他的父親一次次的上法庭,不被諒解,也不願意認錯。最終法律狠狠地判處了他。鍾秀也對整個社會的規則與法律徹底失望,導致他最後的過激行為。

在海美從非洲回來時,帶來了個住在江南區的高帥富本。鍾秀雖然很吃醋,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怎麼也比不上高帥富,只能默默祝福。他不明白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本為什麼會喜歡海美。海美告訴他,因為本覺得她有意思。

關於本,也有許多的伏筆。比如在他們吃肥腸火鍋的時候,本說自己從來不哭,也不知道哭是種什麼感覺。在這里就為他的反社會人格做了鋪墊。

之後本提到了自己為自己祭祀,說明他本身是很在意祭祀這個形式,也為他的動機做了解釋。

在本朋友的聚會中,海美不斷地說著旅行見聞,本的朋友把她當作笑料,而他裝作很有興趣的聽卻控制不住的打哈欠。說明本其實並不覺得海美有意思,他所有的舉動都是在裝樣子。

通過這些細節,將一個反社會連環殺人犯用伏筆的方式側面勾畫的淋漓盡致。

在這部電影中,里主題為虛幻與存在。三個主角都在虛幻中尋找著存在的意義。

海美通過旅行的方式,去拜訪非洲的大飢餓者,也就是尋找生命意義之人,來尋找自己的意義。她在本朋友面前跳的舞蹈,以及吸完大麻後在陽光下的裸舞都是部落里大飢餓者的舞蹈。她是一個被社會,被家庭所拋棄的人。因為卡債,被家人趕出家門。沒有朋友,沒有親近的人,身無分文。她迷茫而又孤獨,成為了本心中理想的塑料大棚。

鍾秀迷茫於存在的意義,他天真而又善良,想要尋找真正的現實,卻被虛幻所迷惑。他相信社會,相信法律,而又因為父親的判罰對這些完全失望。雖然是個作家,但也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他困惑於生活,困惑於存在,只是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

本是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不用努力就可以住上上好的房子,開著保時捷。他的內心極度空虛,用祭祀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空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他所謂的祭祀,就是告訴鍾秀的塑料大棚。而所謂的塑料大棚其實是像海美那樣社會地位低微,被孤立的女人。她們如同被廢氣在田野上的大棚,沒人關心,沒人在乎,本身就是在自我毀滅。放一把火,只是加速她們的毀滅。

在《燃燒》中,真正的著火只有三次。第一次是鍾秀用打火機點燃了一個廢棄的塑料大棚。因為他對本所說的,」我要燒的塑料大棚離你非常近「,這句話非常在意。

鍾秀每天都魂不守舍的騎著車尋找著自己家附近的大棚,他甚至覺得本是在暗示他,讓他去燒掉塑料大棚。但當大棚上的塑料被點燃的時候,膽小又守法的鍾秀還是撲滅了它。

這個時候的鍾秀對法律和社會規則依舊抱有希望,並被約束著行為。在父親被判決後,他徹底的對這些絕望,真正的釋放了內心的怒火,進行了徹底的燃燒。

初次外,還有鍾秀夢中自己面對著燃燒的塑料大棚片段,這些來自於他對焚燒母親用品的記憶。證明他的內心其實也充滿了渴望。本的出現,點燃了他內心中沉寂的慾望。

燃燒不僅是毀滅,更是新生,像是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對於本而言是祭祀。對於鍾秀而言是告別。

第一次鍾秀焚燒母親的用品,是童年和母親告別。結尾處的燃燒,是他向自己進行告別。

除了這些之外,《燃燒》這部電影還有著對社會的反思。那就是在這個物質與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人的感情該如何依託。海美是因為卡債而被家人所拋棄,鍾秀的母親也是因為卡債而拋棄了他。通過電視新聞,以及路人聊天也可以聽到,人們對於卡債的恐慌,以及對現在這個社會金錢至上的不安。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慢節奏電影。也是少數比原著更為精彩的電影。在村上春樹的原著中,燒谷倉一方面指代的是連環殺人犯對被社會孤立的女人下手,一方面是指當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虛。

在《燃燒》這部電影中,導演將主題進行了延展。連環殺手殺人只是表面上的情節,更多亦真亦幻的現實,在看似矛盾中尋找著存在的價值。

只需要忘掉這里沒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會真的覺得好吃。

這句聽起來很拗口,實際上卻與幻覺差不多。

慾望即為存在。

閱讀全文

與電影燃燒女主角死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孕婦片段電影大全 瀏覽:23
電影節入場頒獎典禮2020 瀏覽:781
電影無名用的劍叫什麼名字 瀏覽:655
愛情勇氣電影 瀏覽:508
冠希微電影英文是什麼 瀏覽:593
星際傳奇第一部電影免費觀看在線 瀏覽:893
農民生孩子電影大全 瀏覽:388
傷感的治癒系愛情電影 瀏覽:406
趙又廷的一部啞巴電影叫什麼 瀏覽:226
有沒有看最新電視電影的網站 瀏覽:692
邊城電影觀後感400字高中 瀏覽:817
奇幻愛情類電影 瀏覽:141
局內人電影三小時完整版 瀏覽:617
韓國電影圖片動態圖 瀏覽:408
在電影院感覺 瀏覽:610
恐怖電影潛伏1結局1 瀏覽:999
范冰冰在電影蘋果中的圖片 瀏覽:352
龍貓電影小梅圖片 瀏覽:858
偉大的前程電影觀後感300字 瀏覽:120
泰國電影藍色時分下載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