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老演員於飛

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老演員於飛

發布時間:2022-10-22 17:09:42

① 86版西遊記中的一些老演員,很多都已去世,你還記得他們嗎

86版的《西遊記》從播出之後就是一個經久不衰的電視劇傳奇,稱霸熒屏三十年之久,每年都會有重播。這三十年期間,不少人是看著《西遊記》長大的,它承載了許多人的童年。《西遊記》所帶來的影響也一直延續到今日,可以說每一年看西遊記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唐僧師徒四人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也側面的揭露人性和生活道理。不過可惜的是,西遊記中的一些老演員都相繼離世了,這也成為一件憾事,你還記得他們嗎?







彌勒佛,鐵牛。原名楊錫業,山東人,也是我國著名影視演員,在《西遊記》中飾演的彌勒佛成為了經典,2015年因病去世,享年93歲。

除了上述,還有許多老藝術家離開了我們,但是在我們心中,永遠緬懷他們,他們的角色永遠是我們心中的經典。

② 國產電影中的一部 開頭講述的是冒充救護車搶劫解放軍的一輛軍火車 後來又准備刺殺外賓 有個鏡頭是用火

《黑獅行動》

《黑獅行動》上海電影製片廠1993年攝制。編導:庄紅勝;攝影:單聯國;主演:何麟、孫繼紅、於飛、朱茵。

C 市接連發生搶劫武器案和謀殺案,公安局決定由刑偵處處長藍光負責偵破。經偵查,這些案件全系B國在C市特別行動組所為,其最終目的是謀殺我國訪問的友好人士B國議長。於是,藍光立即採取多種防範措施。在議長到達當天的飛機場上,藍光從監視屏上突然發現,裝扮成記者的柳娜與「野狼」正朝向議長獻花的少女接近,並將一小塊烈性炸葯悄悄放入花束。藍光急忙奔向少女,另換了花束。接著,又發現老K正指使綁上炸葯的狼狗朝迎賓車隊奔去,藍光便下令開動干擾雷達,把狼狗引向別處。敵人的破壞一一以失敗告終,幕後指使者赫爾斯無奈地飲彈自盡
記得採納!謝謝!

③ 滑稽演員嫩娘的老公是哪位

上海滑稽前輩嫩娘的老公是已故上海電影製片廠老演員於飛(1922一1998)。於飛原名原其昌,上海電影老演員。

④ 舞台姐妹電影演員表

謝芳、上官雲珠、曹銀娣、馮奇、李緯。

《舞台姐妹》是上海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由謝晉導演,謝芳、上官雲珠、李緯、曹銀娣等主演,於1965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解放前,浙東某山村童養媳竺春花因不堪虐待而逃跑,進入一個越劇戲班,與教戲師傅的女兒邢月紅結為姐妹。春花攻旦,月紅習生,成為戲班台柱。

抗戰勝利後,春花在新聞記者江波的影響下組織姐妹班演出《祝福》。唐經理承當局旨意指使流氓加害春花,事後迫於輿論壓力又脅迫月紅供認「出於姐妹恩怨所為」。

春花當眾揭露這一政治陰謀。解放後,春花隨土改宣傳隊下鄉演出,邂逅孤身回鄉的月紅,兩人百感交集,重又開始了新的舞台生涯。

影片把戲劇小舞台和社會大舞台、台上唱戲和台下做人有機地聯系起來,以「台上悲歡人常見,誰知台外尚有台」這舞台姐妹一富有哲理意義的嚴肅課題,生動地再現了舊社會發生在「人生大舞台」上的悲慘遭遇,以及舊的社會制度和黑暗勢力對藝術及藝術家的殘害。

1983年又獲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⑤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還有什麼

原華東野戰軍(華野)六縱宣傳部長吳強在50多年前寫的小說《紅日》被改編成35集電視劇,陸續在各地電視台播放。本來懷著很大期望來觀看這部電視劇的華野老兵士,不只是大失人望,並且對電視劇的編導離譜地編造前史,醜化人民解放軍的行徑感到十分憤怒。

體現兵士英豪本質的前提下,經過他們與敵人、與同志、與老鄉的周旋、相外、往來的典型情節甚至細節的彼此照射、彼此補充,來展示他們豐厚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做到了個別和一般、共性與特性的統一。總之,《紅日》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可謂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⑥ 緊急迫降中一位演員看起來很像現在的一位領導他是誰呢

之前注意到了,好像boss 啊···現在一看右邊的人像bxl啊= =
姓名:丁嘉元

簡介:
上海電影製片廠二級演員。1944出生,江蘇蘇州人,196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先在浙江省軍區文工團任演員,後轉上海戲劇學院工作,1972年起,進上影廠當演員。
曾在《一月的汽笛》、《閃光的綵球》、《等到滿山紅葉時》、《筆中情》、《李清照》、《華陀與曹操》、《兒子、孫子和種子》、《長夜行》、《春子》、《六歲大壽》等影視劇中擔任主角和配角。
其中電視劇《長夜行》獲上影1985年「小百花獎」,《春子》、《六歲大壽》1985年獲全國優秀電視劇獎和國慶展播榮譽獎。
現為中國電影家影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⑦ 於飛的簡介

於飛,導演、編劇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導演、編劇。

編劇作品《馴兔記》入圍上海電影節金爵獎,《舒克與貝塔第二季》入圍白玉蘭獎最佳動畫劇本獎,入圍愛奇藝「金毫筆編劇之夜」最佳動畫劇本獎,《兔俠傳奇2:青黎傳說》、《爸爸快長大》等影視劇也深受好評。曾在電影《邊境風雲》等影視劇但任製片人,曾出演《林海雪原》、《把酒問青天》、《李衛辭官》、《神鬼八陣圖》等影視劇。

⑧ 我國已故的喜劇演員叫什麼之

【程之】影視演員,出生於書香門第,1928年隨祖父舉家遷至上海定居。少時受家庭影響,酷愛京劇,能拉會唱。從中學起,又迷上話劇,故在復旦大學經濟系讀完一年後,毅然輟學,投身舞台。從1944年起,先後在新聯誼劇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群力劇社等表演團體,參加了《北京人》、《名優之死》、《文天祥》、《林沖》、《俄羅斯問題》等劇的演出。1947年進文華影片公司,在《假鳳虛凰》中飾演5號理發員,後又參加了《夜店》、《艷陽天》、《哀樂中年》、《腐蝕》、《我這一輩子》等影片的拍攝。?? 原名會春、春蓀,祖籍湖南寧鄉,1926年2月3日出生於湖北武昌,1928年隨祖父舉家遷至上海定居。程之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程頌萬,號十發居士,精通詩詞、書畫、篆刻,清末曾任湖南嶽麓書院學堂監督(院長),父親程君謀,是著名京劇票友,曾灌制、出版唱片十餘張,並整理、出版潭派代表劇目多出,五十年代末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制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念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斗的演藝生涯。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發師」,影片中五號理發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1952年,上海八家私營電影公司合並,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1953年「聯影」並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期間,程之又先後參加了《我這一輩子》、《關連長》等影片的拍攝。其中程之在《我這一輩子》中扮演警察局長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榮獲了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次頒發的優秀表演獎銀質獎章。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並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了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群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969年,電影系統大批人員下放到奉賢的「五七」幹校勞動,程之仍作為「審查對象」,在「幹校」勞動了四年。1973年,程之被列為第一批回廠參加工作的人員之一。回廠後,他即參加了影片《難忘的戰斗》的拍攝。1975年1月1日,他又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對外公演的話劇《春苗》,扮演重要角色「杜院長」,這是他從藝三十周年的紀念日。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1994年底,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有《電視塔下》小品系列、《西遊記》(第六集)、《春蠶、秋收、殘冬》、《立體交叉橋》、《阿Q和他的子孫》、《牡丹亭》、《哀樂江湖》、《鹹菜街軼事》、《小紹興傳奇》等等;並改編、導演、主演了兩集電視劇《名優之死》;導演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等。同時,程之還主持了上海電視台國際部《上海灘》欄目。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霧都孤兒》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鬥蟋蟀》、《茅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說,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於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妝、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
1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在大眾、徐匯、曹陽等劇院演出了近百場。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約四十餘場;隨後又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拍攝過程中,與顏碧麗導演配合默契,為顏導演出了不少點子,使影片達到了理想的喜劇效果,被顏導譽稱為「真正的電影演員」。當顏導接了下一部影片《筆中情》時,她親自帶著文學本來找程之,要求程之能對劇本作一全面整理、修改,以加強喜劇色彩。對顏導的信任和委託,程之欣然接受,並認真對待。後來,顏導就是根據程之的修改稿分的鏡頭。影片完成後,得到了廠領導的肯定。這期間,程之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對於程之不計名利,熱忱工作等突出表現,他被上影廠評為「先進工作者」(1981年)。程之1995年在上海逝世。

以上內容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c7e900102dy5w.html

⑨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

有網友曾說過,看電影《紅日》怎麼這么像《南征北戰》呢。

沒錯,這兩部電影取材的 歷史 時間段和事件大體相同,因此在很多劇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這兩部電影還是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紅日》對 歷史 事件和 歷史 人物是偏於寫實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戰斗過程都是 歷史 上真實存在的,而且改編幅度並不算大。

因此,《紅日》算是老電影里對解放戰爭描寫比較細致和真實的一部電影,觀賞價值和 歷史 參考價值極高,只是有些寫實也曾給這部電影帶來麻煩。

本文將從《紅日》創作背景、拍攝過程、角色和演員等各方面回顧一下這部電影。

一、經典小說由六縱指揮員創作

電影《紅日》改編自同名小說,而小說的創作者則是孟良崮戰役的親歷者,華野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

華野六縱,和整編七十四師就是一對宿敵。早在蘇北漣水之戰時雙方就打得不可開交,二戰漣水,當時還叫六師的六縱損失慘重還丟了漣水城,指揮員王必成差點被撤職,但同時他們也把七十四師打得傷了元氣,為孟良崮覆滅埋下了伏筆。

從漣水撤退到萊蕪戰役,再到孟良崮決戰,六縱最終報了仇。在戰役結束後,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看到躺在門板上的張靈甫遺體,他大為感慨,從此立下了將漣水到孟良崮這個過程寫成一部小說的決心。

1957年,在經過艱苦寫作後,《紅日》出版,這部小說得到了漣水、萊蕪和孟良崮戰役親歷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揮員的幫助,再加上吳強對參戰部隊的了解,以及對國民黨被俘官兵的采訪,因此其 歷史 價值和文學價值都極高。

2019年,《紅日》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小說典藏。

二、《紅日》拍攝並不順利

《紅日》的電影劇本從1960年2月開始籌備,但在創作過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關部門對劇本情節、人物等細節意見不一,導致劇組創作幾易其稿,最終在一年多以後,第五稿才正式通過。

上海電影製片廠馬上組織演員們去體驗生活,我軍演員和當年《南征北戰》劇組一樣去了崇明島駐軍那裡,而飾演張靈甫和參謀長的演員舒適和程之則去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南京軍事學院。因為當年七十四師的參謀長魏振鉞彼時正在那裡當軍事教員,他向兩位主演全面介紹了七十四師覆滅的經過以及張靈甫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

劇組到山東外景地拍攝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大家都吃不飽吃不好,導致很多人腸胃鬧病,飾演團長劉勝的里坡發揮農業特長,弄來了蘿卜種和茄子秧在劇組駐地旁邊種,雖然沒有油水,起碼部分解決了劇組人員吃不飽的問題。

飾演七十四師旅長的於飛,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獷,顯得不像是一個高級將領,這裡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劇組吃不飽有關吧。

《紅日》在集中拍攝時趕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戲,演員們只能穿著棉襖演戲,尤其是室內戲更為艱苦,飾演我軍參謀長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暈倒。

該片在拍攝完成後,雖然在陳毅元帥的過問下順利上映,但之前在過審時也曾遇到過一些困難,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關於「美化」張靈甫和「醜化」我軍戰士方面。

三、《紅日》的演員和人物

《紅日》和《南征北戰》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該片的部隊層級劃分很清晰,從軍長、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到戰士,其中只有師一級和營一級的人物刻畫較少,其他各層級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著墨最重的主要是三個角色。

軍長沈振新,飾演者張伐。

沈振新這個角色的原型明顯是時任六縱司令員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號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氣質有些出入,張伐飾演的沈振新明顯比較儒雅和睿智。

其實,筆者認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須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氣質,在片中並沒有我軍更高領導露面(只有聲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級指揮員如粟裕的某些氣質特徵。

張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飾演軍人似乎不是強項,單就沈振新這個人物來說,他塑造地相當不錯,喜怒不形於色,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繹情緒變化。因此你不能說張伐演王必成不像,應該說他演沈振新很好。

團長劉勝,飾演者里坡

劉勝的原型應該是六縱戰將劉盛起,他帶領部隊在搶占垛庄和攻佔孟良崮主峰戰斗中表現出色,不過他並沒有像片中劉勝一樣不幸犧牲。

里坡飾演的劉勝,在打仗時很有沖勁,符合那個時代中層指揮員的形象,只是年紀稍顯大了一些。

連長石東根,飾演者楊在葆

這個角色有人說有原型,也有人沒有原型,筆者認為這個人物應該是沒有具體原型的,因為石東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層指揮員的樣子。

石東根在片中是一個有些魯莽又很可愛的連長,打仗時嗷嗷叫,獲勝時得意忘形,他酒後挑著敵人帽子騎馬飛奔的鏡頭是這部電影的經典場面。

但也就是這個場面,在後來引起了諸多責難,有很多人認為石東根這個樣子是在醜化解放軍戰士。

但是,《紅日》的作者吳強不這么認為,很多真正打過仗的軍人也不這么認為,據楊在葆回憶,當時很多部隊的人看了電影都打聽,這小子是哪部隊的,演得也太像一個兵了。

當年出演該片時,楊在葆還是一個在校學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較粗獷,雖是大學生卻把一個有點兒痞氣的石東根演得很傳神,直到幾十年後,即使楊在葆演了那麼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會有人拉住他:你是《紅日》里的連長吧。

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後電視劇《紅日》開拍,飾演石東根的演員耿樂和楊在葆年輕時幾乎一個模樣,真是神奇的選角。

在國民黨方面,《紅日》塑造的角色並不多,戲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參謀長魏振鉞身上,其中張靈甫是重中之重。

張靈甫這個人物傳說很多,比較臉譜化的形象就是驕橫,《南征北戰》里的項堃主要表現的就是這個方面。

熟悉 歷史 的讀者知道,實際上張靈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歷史 系出身,又會寫一手好書法,因此別看很會打仗,實際上他還有儒將的一面。

此外, 歷史 上的張靈甫並不是頭腦發熱導致被圍殲在孟良崮的,實際上他是國民黨前線將領里對戰場感知比較敏銳也比較正確的一位,這一點像他的老上級王耀武,二打漣水時他的巧妙戰術就讓六縱損失慘重。真正將張靈甫送上絕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湯恩伯。

因此,《紅日》劇組塑造張靈甫時力求真實,選擇的演員也是大帥哥舒適。

看看這張舒適年輕時的照片,顏值絕不比張靈甫低,而且兩人長相還有很多相似之處。

片中的張靈甫,表現出了驕橫,也表現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敵當前危急時刻鎮定自若的表現,除了試圖假投降一幕顯得有些狼狽之外,他從頭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個出色的高級將領。

甚至於劇組在最後擊斃張靈甫的畫面處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隻手和一把槍就拍完了,顯然更藝術的同時也保留了張靈甫的形象。

以筆者對 歷史 的了解,《紅日》 里的張靈甫不論是顏值、氣質還是表現,可以算是各種影視劇中最貼近真實人物的一個了。

只是,劇組這樣的設計也引來了責難,那就是涉嫌美化張靈甫,但飾演張靈甫的演員舒適認為,把敵人塑造聰明一些更能彰顯我們勝利的偉大。

參謀長,飾演者程之

這個參謀長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師參謀長魏振鉞,他為劇組提供了很多資料,再加上他當時正擔任南京軍事學院教官,因此這個參謀長的形象和張靈甫一樣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四個壞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時嗓音也很有特點,只是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寶貝袈裟」。

多說一位,主要演員之外,筆者印象比較深的還有飾演阿菊的張桂蘭,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個時代的女神吧。

四、《紅日》對細節的真實塑造

電影《紅日》的取景地就在山東,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現。

《紅日》對細節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筆者舉幾個例子:

連長石東根的手錶,電影一開始的漣水戰役,石東根看時間用的是大個的鬧鍾,平時由通訊員背著。

萊蕪戰役時,石東根繳獲了一隻手錶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後來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又讓通訊員將手錶上交歸公。

等到孟良崮戰役時,團長劉勝將手錶發給石東根使用。

一塊手錶,連接三個戰役,中間還涉及到部隊三大紀律,可謂是一個經典的道具。

幾門大炮,開頭漣水戰役,這幾門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師,用來炮轟漣水城。

到影片結尾,同款的幾門大炮再次出現,使用者是解放軍,用來炮轟孟良崮主峰,雖然影片沒有直接用台詞交代,但足以說明問題。

《紅日》里還有一個細節非常棒,那就是關於「解放戰士」的,萊蕪戰役時解放軍俘虜了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軍。但在孟良崮戰役開始前,這個老兵油子對七十四師心懷畏懼,遭到了戰士的反駁。

到孟良崮戰役關鍵時刻時,這位解放戰士在戰友感召和鼓勵下沖上了主峰,立了戰功。

這個關於解放戰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視劇里少見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見,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再現。

最後說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紅日》里機槍手在沖鋒時,身後居然還跟著一位扛彈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麼多軍事影視劇,這真是又普通又罕見的場面。

綜上,《紅日》這部電影,雖然在描寫孟良崮戰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對細節人物的刻畫非常真實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藝術價值和 歷史 價值都相當高,屬於老電影里的精品之作。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老演員於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吳尊即將的新電影 瀏覽:319
解放130電影放映機圖片 瀏覽:523
新裸體電影 瀏覽:838
古惑仔全部電影完整版 瀏覽:613
元華娘娘腔成龍電影 瀏覽:30
一部現代人想廢除武功的電影 瀏覽:244
電影院裡面黑色藍色眼鏡 瀏覽:442
盧安達飯店電影免費完整版簡介 瀏覽:230
電影票房的錢給導演多少 瀏覽:824
愛情狙擊手完整版電影 瀏覽:495
韓國電影壞小子女主角 瀏覽:332
新的電影是真的還是假 瀏覽:125
否則你會錯過這部電影英文 瀏覽:429
泰國考試作弊電影結局 瀏覽:642
東北搞笑電影大全集 瀏覽:580
電影孕婦片段電影大全 瀏覽:23
電影節入場頒獎典禮2020 瀏覽:781
電影無名用的劍叫什麼名字 瀏覽:655
愛情勇氣電影 瀏覽:508
冠希微電影英文是什麼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