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比利時電影急速浪漫主角

比利時電影急速浪漫主角

發布時間:2022-10-20 02:53:31

⑴ 有一個電影的女主角叫詩恩,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名字叫《方糖》,是一部2006年攝制的韓國溫情電影。由李煥京執導,金英石、李勛民、李煥京共同編劇,林秀晶、劉五性、金裕貞等領銜主演。於2006年8月10日在韓國上映 。
該片是韓國國內首部以人與動物間感情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夢想成為優秀騎手的少女和她的愛馬挑戰夢想的故事。以愛馬雷鳴喜歡吃的方糖為媒介,講述了詩恩與雷鳴的幸福回憶和美好夢想 。

⑵ 有個電影主角是會閃來閃去的那個叫什麼名字類似瞬間轉移那種第一件事就是搶銀行那個 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空間跳躍》(心靈傳輸者) 英文名:《jumper》
中文片名
心靈傳輸者/穿梭者
外文片名
Jumper
更多中文片名
越空行者 .....香港譯名
移動世界 .....台灣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Jumper - Franchir le temps .....Canada (French title)
影片類型
驚悚 / 冒險 / 劇情 / 科幻
片長
88 min / USA:9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Dolby
評級
Rated PG-13 for sequences of intense action violence, some language and brief sexuality.
級別
Singapore:PG USA:PG-13 Norway:11 UK:12A South Korea:15 Philippines:PG-13 Switzerland:14 Ireland:12A Taiwan:PG-12
拍攝日期
2006年8月28日 - 2006年12月8日
製作日期
2006年8月28日 - 2007年1月12日
攝影機
RED ONE Camera .....(second unit camera)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觀看地址:http://www.cnonlinetv.com/Movie/4453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道格·里曼 Doug Liman
編劇 Writer
斯蒂文·古爾德 Steven Gould .....novel
大衛·S·高耶 David S. Goyer .....screenplay
Simon Kinberg .....screenplay
Jim Uhls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 .....David Rice
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Roland
傑米·貝爾 Jamie Bell .....Griffin
戴安·琳恩 Diane Lane .....Mary Rice
蕾切爾·比爾森 Rachel Bilson .....Millie
安娜索菲亞·羅伯 Annasophia Robb .....Young Millie
邁克爾·魯克 Michael Rooker .....William Rice
馬克斯·塞奧特 Max Thieriot .....Young David
傑斯·詹姆斯 Jesse James .....Young Mark
湯姆·休斯克 Tom Hulce .....Mr. Bowker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 Stewart .....Sophie
Teddy Dunn .....Mark
Meredith Henderson .....Fiona
Nathalie Cox .....Maggie
Barbara Garrick .....Ellen
Brad Borbridge .....Coffee Shop Manager
Adam Chuckryk
Shawn Roberts .....Brit
Michael Winther .....Day Bank Manager
Massimiliano Pazzaglia .....Italian Desk Cop
Damir Andrei .....Psychologist
Tony Nappo .....NYPD Detective
George King .....Owner Of Millie's Old House
Clark Beasley Jr. .....Bank Guard
Simona Lisi .....Italian Woman
Matteo Carlomagno .....Italian Detective
Fabrizio Bucci .....Italian Police Officer #1
Giorgio Santangelo .....Italian Police Officer #2
Marcello Santoni .....Italian Cabbie #1
Franco Salvatore Di Stefano .....Italian Cabbie #2
Angelo Lopez .....Doorman
Roberto Antonelli .....Bellhop
Veronica Visentin .....Italian Ticket Agent
Christian Pikes .....Toby
George Ghali .....Landlord
Ryny Gyto Ouk .....Jungle Jumper
Frantisek Jicha .....Kid #1 in Detroit Airport
Robin Zenker .....Kid #2 in Detroit Airport
Masahiro Kishibata .....Angry Japanese Cook
山田須美子 Sumiko Yamada .....Japanese Chef's Wife
Tamaki Mihara .....Japanese Chef's Daughter
池內萬作 Mansaku Ikeuchi .....Japanese Scientist
Rolando Alvarez Giacoman .....Mexican Truck Driver
Jordan Gatto .....Hoolihan's Bar Patron #1
Nicholas Kusiba .....Hoolihan's Bar Patron #2
Ariel Lukane .....Hoolihan's Bar Patron #3
Vanessa Reid .....Hoolihan's Bar Patron #4
Stephen Whitehead .....Hoolihan's Bar Patron #5
Mahmud Watts .....Surfer #1
Braden Munafo .....Surfer #2
Tamara Buchwald .....Surfer #3
Maia Smith .....Surfer #4
Valentino Visentini .....Police Officer
John Baker .....Lamplighter Clerk
Josie Lau .....Hospital Aid
製作人 Proced by
Marc S. Fischer .....executive procer
Lucas Foster .....procer
Vince Gerardis .....executive procer
Joe Hartwick Jr. .....co-procer
Simon Kinberg .....procer
Giovanni Lovatelli .....line procer: Italy
Stacy Maes .....procer
Jay Sanders .....procer
Ralph Vicinanza .....executive procer
Kim H. Winther .....executive procer
Scott Gardenhour .....executive procer
Jeffrey Harlacker .....associate procer
Philip Waley .....line procer: Prague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約翰·鮑威爾 John Powell
攝影 Cinematography
Barry Peterson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Film Editing
Saar Klein
Dean Zimmerman
Don Zimmerman
選角導演 Casting
Joseph Middleton
John Buchan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Oliver Scholl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Elinor Rose Galbraith .....(supervising art director)
Peter Grundy
Tom Valentine .....(supervising art director)
Tamara Marini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Hilton Rosemarin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Magali Guidasci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Mark O. Forker .....DIVE
Joel Hynek
Gary E. Beach .....Prague
Michael Joyce .....Cinema Proction Services, Inc.
Don Lee .....Pixel Playground
Edson Williams .....Lola Visual Effects
Erik Winquist .....Weta Digital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dam Bocknek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imon Crane .....second unit director
Aric Dupere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Beau Ferris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Jen Foxton .....assistant director
Jennifer Haufler .....assistant director
Joel Hay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Nick Lopez .....assistant director
Murphy Occhino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New York City
Michael Peleshok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Andrew M. Robinso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Boyana Sutic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dam T. Weisinger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New York
Kim H. Winth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Heather Wusterbarth .....k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New York/k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Rome, Italy
Eric Yelli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lessandra Balestra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rome
Darrin Brow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reshoots)
Bonnie Corey .....assistant director
Terry Madde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Jodi A. Tario .....assistant director
Simonetta Valentini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rome
Robert Ballentine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dditional photography)
Patrick Hagarty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reshoot
Patrick Scoffin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Prague
Mark Taylo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Prague
Katey Wheelhouse .....assistant director: additional photography/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Created By
New Regency Pictures
Hypnotic
Regency Enterprises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荷蘭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Netherlands [荷蘭] ..... (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Gemini Film [俄羅斯] ..... (2008) (Russi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日本] ..... (2008) (Japan)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新加坡] ..... (2008) (Singapore)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2008) (Argentina) (theatrical)
Kinowelt Filmverleih [德國] ..... (2008) (Germany)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 (2008) (USA)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Cinema Proction Services Inc.
Gentle Giant Studios Inc. [美國]
Hydraulx [美國]
Lola Visual Effect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Soho VFX [加拿大]
其它公司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cranes/dollies
Postworks New York [美國] ..... HD dailies (NY shoot)
Behind the Scenes Freight [美國] ..... shipping by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 sound post-proction
Egypt Proctions ..... proction services co.
Hand Prop ..... props supplied by
International Proction Company ..... proction services
Internet On Set ..... on-set satellite internet
Jigsaw Music ..... music preparation
Lakeshore Records [美國] ..... score album
Louisiana Media Proctions ..... proction services
Packair Airfreight .....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navision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Rockbottom Rentals ..... cell phone rentals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澳大利亞] ..... orchestra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義大利
Italy
2008年2月6日 ..... (Rome) (premiere)
美國
USA
2008年2月11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8年2月13日
加拿大
Canada
2008年2月14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8年2月14日
科威特
Kuwait
2008年2月14日
墨西哥
Mexico
2008年2月14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8年2月14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8年2月14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8年2月14日
英國
UK
2008年2月14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8年2月14日
俄羅斯
Russia
2008年2月14日
香港
Hong Kong
2008年2月14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2月14日
美國
USA
2008年2月14日
台灣
Taiwan
2008年2月14日
挪威
Norway
2008年2月15日
西班牙
Spain
2008年2月15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8年2月15日
冰島
Iceland
2008年2月15日
波蘭
Poland
2008年2月15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8年2月20日
埃及
Egypt
2008年2月20日
法國
France
2008年2月20日
丹麥
Denmark
2008年2月22日
瑞典
Sweden
2008年2月22日
日本
Japan
2008年2月26日 ..... (Roppongi, Tokyo) (premiere)
以色列
Israel
2008年2月28日
義大利
Italy
2008年2月29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08年3月6日
日本
Japan
2008年3月7日
芬蘭
Finland
2008年3月7日
土耳其
Turkey
2008年3月21日
德國
Germany
2008年3月27日
巴西
Brazil
2008年3月2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4月3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超能力,往往是檢驗道德走向的底線,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善惡,就給予他極端的權力,那樣他就會撕去虛偽的面具,露出真正骯臟的面目……如果你能隨意用「心靈傳輸術」跨越時空,一眨眼就把自己送到想像中的地方,那算不算是極端權力的一種體現形式呢?
由於一種不規則甚至可以稱之為異常的遺傳基因,一位名叫戴維的年輕人突然發現自己具備了一種超能力,可以將自己在一秒鍾之內運至任何地方,而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竟然是打劫銀行……戴維擁有一個不甚愉快、甚至可以說是蠻悲慘的童年,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當他獲得能力後,最想做的是改變自己以前的苦難生活,至少他還是一個不甚完善的人,擁有著很大的可塑空間,需要在隨心所欲地掌握能力的同時,面對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慢慢地,戴維發現自己擁有的這種神奇力量,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幾千年的時間了,而且不是「惟一」。由於剛剛掌握「心靈傳輸術」的人,都會像戴維一樣產生短暫的混亂和興奮,做出一些諸如打劫銀行這種不理智的事情出來,所以另一個神秘的組織「游俠」也就應運而生,冷酷無情的他們只要遇見「心靈傳輸者」就毫不留情面地「斬立決」,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戰爭,同樣也維持幾千年的時間了--而戴維也不例外,他很快就成了「游俠

⑶ 這是哪個的電影,女主角是誰

ティア(蒂亞,Tia,黒川メイサ,淺間アリス)
蒂亞(ティア)日本av女優 e-body專屬女優,憑借苗條的身材和H的罩杯成功出道,有南之島美少女之稱。
生日: 1991.9.23
星座: 處女座
血型: O
身高(CM): 159
三圍: B98 W59 H88
罩杯: H
興趣: 散步
特色: 比利時荷蘭與日本混血,事務所變革:Lotus

⑷ 求一部外國影片的名字

《心靈的冒險》

A Hazard of Hearts (TV) / 心靈的冒險 / 山莊奇緣

主演:海倫娜·邦漢·卡特

劇情:當全部家財都在賭桌上散去之後,斯坦福利爵士又把天真無邪的女兒薩瑞娜作為最後的賭注,輸給了荒淫無度的沃瑟姆勛爵。沮喪的斯坦福利飲彈自盡。瞬息之間,毫不知情的薩瑞娜又成了年輕英俊,卻又以冷酷無情著稱的沃肯勛爵在賭桌上的贏利。薩瑞娜被帶到了屬於沃肯勛爵的曼德里克城堡。沃肯的母親哈雷德夫人是城堡中專制的女王,這個陰險毒辣的女人利用城堡的地下密室進行非法交易。當哈雷德夫人得知薩瑞娜發現了她的秘密後,便把她送入沃瑟姆的魔掌,而沃瑟姆其實就是哈雷德夫人非法交易的同夥。薩瑞娜僥幸逃脫,連夜找到沃肯。在沃肯的保護下,薩瑞娜終於永遠擺脫了噩夢,她以一顆善良純真的心贏得了沃肯的愛情。

網路上有

⑸ 電影界傳奇女性,曾主演《羅馬假日》等影片,她是誰

奧黛麗赫本

⑹ 2022第75屆戛納電影節片單新鮮出爐

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戛納片單來啦~~~~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22年5月17日到5月28日舉行,共有21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你要追的吧~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獎項


金棕櫚大獎——《悲情三角》

關鍵詞:瑞典 劇情/喜劇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伍迪·哈里森 哈里斯·迪金森 查爾比·迪恩·科里克


故事發生的的背景是在一艘遊艇上。,Carl 和 Yaya 作為一對極具影響力的模特夫婦,和其他的度假者們一起享受船員們的服務。然而,晚宴即將開始,船長卻拒絕離開船艙,暴風雨也即將來臨……


評委會大獎——

《親密》 《正午之星》

《親密》

關鍵詞:比利時/劇情

導演:盧卡斯·德霍特

主演:伊登·丹布林 古斯塔夫·德·瓦埃勒 艾米莉·德奎恩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13歲的男孩。兩人關系親密,卻引來同學們的猜忌。諸多因素導致兩人逐漸疏遠彼此……


《正午之星》

關鍵詞:法國/劇情/愛情/驚悚

導演:克萊爾·德尼

主演:瑪格麗特·庫里 喬·阿爾文 約翰·C·賴利


本片改編自丹尼斯·約翰遜的同名小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神秘的英國商人和一位剛強的美國記者。在1984年尼加拉瓜革命期間,兩人意外被捲入紛爭,該如何逃離這個國家……


最佳導演獎——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關鍵詞:劇情/犯罪/懸疑

導演:朴贊郁

主演:湯唯 朴海日 李貞賢


山區發生了一起謀殺案。前來調查的海俊(朴海日 飾)遇到了死者的妻子徐來(湯唯 飾)。然而,徐來對丈夫的死並沒有表現出激動和悲傷。警方認為她就是嫌疑人……


最佳男演員——宋康昊《掮客》

關鍵詞:韓國/劇情

導演:是枝裕和

主演:宋康昊 姜棟元 裴斗娜


故事圍繞一個男嬰開展。尚賢(宋康昊 飾)和好兄弟東洙(姜棟元 飾)偷偷帶走了「嬰兒暫存箱」里的男嬰。年輕的母親素英(李知恩 飾)找上門並達成協議——為孩子尋找更好的父母。然而,刑警秀珍(裴斗娜 飾)和後輩李刑警(李珠英 飾)原來一直跟蹤著他們……


最佳女演員——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聖蛛》

關鍵詞:丹麥/德國/瑞典/法國/劇情/犯罪/驚悚

導演:阿里·阿巴西

主演: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調查連環兇手 「蜘蛛殺手」的女記者。然而,隨著調查深入,竟發現整個 社會 開始奉「蜘蛛殺手」為英雄……


最佳編劇獎——《天堂來的男孩》


關鍵詞:瑞典/芬蘭/摩洛哥/法國/劇情/驚悚

導演/編劇:塔里克·薩利赫

主演:托菲克·巴霍姆 法瑞斯·法瑞斯 麥赫迪·德比


故事的主人公Adam意外考上開羅享有盛譽的Al-Azhar大學,然而,開學第一天,擔任學校負責人的大伊瑪目突然去世,Adam竟也被捲入無情的權力斗爭之中……


評審團獎——

《八座山》 《驢叫》

《八座山》

關鍵詞:義大利/比利時/法國/劇情

導演:菲力斯·范·古寧根 夏洛特·馮黛梅爾許

主演:亞歷桑德羅·博爾吉 盧卡·馬里內利 菲利波·蒂米


故事的主線以描述兩個男孩子的成長故事為主,一個是城裡的孩子,一個是山中小村的最後一個孩子。隨著時光的流逝,兩人成長,命運交織……


《驢叫》

關鍵詞:波蘭/劇情

導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主演:桑德拉·德拉茲馬爾斯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洛倫佐·祖佐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頭灰驢——EO,從動物的視角來看待人生諸事,各種經歷,世界神秘但美好……


戛納主競賽75周年大獎

——《托里和洛奇塔》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主演:巴勃羅·希爾斯 姆本杜·喬利 克萊爾·博德森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年輕人,他們離開非洲流亡到比利時,然而新的環境和想像中很不一樣,該如何對抗這殘酷的生存條件……


金攝影機獎——《野獸》

關鍵詞:美國/劇情/驚悚/冒險

導演:巴塔薩·科馬庫

主演:伊德里斯·艾爾巴 沙爾托·科普雷 利亞·傑弗里斯


故事的主人公是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奈特博士(伊德里斯·艾爾巴 飾)和他的兩個女兒,幾人決定去到南非好友所管理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 旅遊 。然而,旅行變成了逃生之旅……


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

——《七五計劃》

關鍵詞:日本

導演:早川千繪

主演:倍賞千惠子 磯村勇斗 河合優實


未來,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政府出台了「75計劃」,為老年人提供一種能幫助他們自我了結的後勤和財務跟進服務……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大獎——《壞孩子們》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麗絲·阿科卡 羅曼·格雷特

主演:約翰·海爾登貝格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青少年,他們被選中在夏季拍攝一部故事片。影片講述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以及在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評審團獎——《樂土》

關鍵詞:巴基斯坦/同性

導演:塞姆·薩迪克

主演:Alina Khan、 Apoorva Charan


父權家庭里,最小的兒子卻愛上了一個跨性別女明星。不被接受的愛情應該何去何從……


最佳導演獎——

亞歷山德魯·貝爾克《節拍器》

關鍵詞:羅馬尼亞/劇情

導演:亞歷山德魯·貝爾克

主演:弗拉德·伊凡諾夫 Andreea Bibiri


故事要從一場聚會說起,17歲的Ana和好友決定給Metronom(秘密播放的音樂節目)寄出一封信,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了警察……


最佳劇本獎——《地中海熱》

關鍵詞:德國/劇情

導演:馬哈·哈吉

主演:Shaden Kanboura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40歲的巴勒斯坦人,他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海法,他的心中充滿著抑鬱的情緒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新鄰居的搬來,讓他的生活逐漸發生了變化……


最佳表演獎——

薇姬·克里普斯《胸衣》

亞當·貝薩《哈卡》

《胸衣》

關鍵詞:奧地利/劇情/傳記/ 歷史

導演:瑪麗·克魯澤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 科林·摩根 費尼肯·歐菲爾德


故事的主人公是40歲的奧地利公主——Élisabeth(茜茜公主),雖位高權重,她卻並沒有表達自我的權利。嚴格地節食,健身、美發等規則令她窒息,她渴望改變……


《哈卡》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洛菲·內森

主演:亞當·貝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靠走私販賣天然氣勉強維生的年輕人,父親去世後,他還有兩個妹妹要照顧……


評審團心儀獎——《摩托少女》

關鍵詞:法國

導演:洛拉·基沃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對摩托車充滿熱情的年輕女孩,她想要融入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世界,然而,一場事故發生了……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主競賽單元——《萊拉的兄弟》

關鍵詞:伊朗/劇情

導演:賽義德·魯斯塔伊

主演:塔拉內·阿里多斯蒂 納維德·穆罕默德扎德 佩曼·莫阿迪


故事的主線圍繞一個負債累累,瀕臨崩潰的家庭。Laila計劃收購一家商店以便與兄弟們一起創業,然而資金問題並未解決的同時,父親竟向社區許諾了一大筆錢以便成為新任教父……


一種關注單元——《藍色長袍》

關鍵詞:摩洛哥/劇情/同性

導演:瑪麗亞姆·圖扎尼

主演:盧巴納·阿茲巴爾 薩萊·巴克里


一對夫婦經營著一家長袍服裝店,然而,妻子意外發現丈夫其實是一個同性戀,她應該如何做出抉擇……


平行單元——《達爾瓦》

關鍵詞:比利時

導演:艾曼紐·妮可

主演:塞爾達·薩姆森 亞力克西斯·曼蒂 瑪麗·德納爾諾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只有12歲的女孩,然而,她的穿著打扮以及生活都像個女人。後來,她遇到了 社會 工作者Jayden和脾氣暴躁的青少年Samia,新的生活好像開始了……




短片競賽


短片金棕櫚——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關鍵詞:中國大陸/短片

導演:陳劍瑩

主演:姚安娜


故事的背景環境是一個有著被海水倒灌的風險的江邊小鎮,當危險來臨,人們紛紛逃離。小鎮上生活過的痕跡一邊清晰,一邊模糊……


短片特別提及——

《母親憂郁的催眠曲》

關鍵詞:中國香港/短片

導演:阿比那什·維克拉姆·沙阿


母親的形象是怎樣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演繹出一位母親的形象? 強烈推薦這部非常有意義的片子……




榮譽金棕櫚


終身成就獎——福里斯特·惠特克


1961年7月15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美國影視演員、導演、製作人。


代表作品

《爵士樂手》《戰栗空間》《末代獨裁》《白宮管家》《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黑豹》


主要成就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終身成就獎

⑺ 比利時國家著名電影

1908年,法國移民A·馬尚在哈勒費爾德創辦了第一家比利時電影製片廠,1904~1914年期間拍攝了一些短故事片,如《德菲特的女兒》(1908)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布魯塞爾附近又建立了新的電影製片廠,試圖發展比利時民族電影,但由於美、德、法等國電影公司的競爭和一些電影工作者遷居法國,有聲電影出現後,比利時既攝製法語影片,也攝制佛拉芒語影片。最初一批較知名的電影有導演G.舒肯斯拍攝的《克林丹斯一家》(1929)和《最美的夢》(1930)。

從30年代中期開始,試拍攝故事影片。到30年代末拍攝了一些有關藝術理論的影片。許多影片是分析佛蘭芒古典藝術作品的,如導演斯篤克,H.拍攝的《古老的比利時一瞥》(1936)、導演A.高凡拍攝的《神秘的羊羔》(1939)。C.德刻克萊爾在影片《靈感的源泉》(1938)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現佛蘭芒老藝術大師的人物和風景繪畫。

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

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

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在比利時電影里藝術家和美術家的傳記影片占顯著的地位。如影片《保羅·德爾沃筆下的世界》(1946,導演斯篤克,H.)、《魯本斯》(1948,導演A.斯篤克,P.哈扎爾茨)、《詹姆士•恩索爾的面具和面孔》(1950,導演P.哈扎爾茨)、《葉倫尼姆·波修》(1963,導演F.維葉爾岡斯)。還有關於佛蘭芒派繪畫的彩色片《黃金世紀》(1953,導演P.哈扎爾茨)等。 比利時紀錄片剪輯巧妙,攝影技術好,富有詩意。如《船塢》(1955,導演 E. 德日林)、《比利時組曲》(1958,導演L.德魯阿吉)、《森林的主宰者》(1958,導演G.希勒曼、A.布蘭特)。很多紀錄片內容反映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如《為我們的權利而斗爭》(1961)、《公開對話》(1971,兩片導演F.比延斯);《瓦隆尼亞》(1971,導演Z.戈洛貝爾)。

⑻ 有個新的賽車電影叫什麼 不是速度與激情

不時最新的
似乎是2008年初的
叫 極速賽車手

下載搜索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6%9e%81%e9%80%9f%e8%b5%9b%e8%bd%a6%e6%89%8b&id=10000001

影片介紹

影片改編自動畫大師吉田龍夫(Tatsuo Yoshida)的經典系列動畫作品。
在車道上飛速行駛、急轉彎、沖過終點線……斯比德·瑞瑟彷彿已經和他的賽車融為一體,毫無疑問,他就是為了賽車而生的。斯比德好鬥、有侵略性,性格方面則有點沖動,一身傲骨,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總之他擁有的是一個優秀的賽車手應具備的所有條件,再加上他的勇敢無畏,更是在賽車世界中無人能及。即使贏得了無數個獎杯,但斯比德從不敢妄談勝利,因為對於他來說,這個世界只有一個真正的賽車冠軍,那就是被他視為偶像、只能活在記憶中的哥哥雷克斯·瑞瑟,這位非常有傳奇色彩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喪生,空留下了一個遺願,等待著斯比德去完成。
斯比德一直醉心於由他的父親波普斯·瑞瑟創造的家族賽車產業,就連他駕駛的「馬赫5號」,也是波普斯親自設計的……然而,隨著斯比德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來自於羅伊爾頓產業的一次非常有誘惑力的加盟邀請,麻煩也接踵而來。斯比德的回絕不僅徹底激怒了羅伊爾頓產業的擁有者羅伊爾頓先生,也讓他發現了隱藏在大型賽事背後的可怕秘密:一些殘忍無情的權勢人物通過操縱頂級的賽車手在比賽中獲勝,來達到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如果斯比德堅持不肯參加羅伊爾頓產業旗下的賽車隊,羅伊爾頓先生揚言要讓「馬赫5號」永遠在賽車場上消失。
對於斯比德來說,惟一能夠挽救家族事業以及他所熱愛的賽車運動的機會,就是利用羅伊爾頓先生操縱的游戲回擊他……在家人和美麗的女友特里克茜的支持下,斯比德和他以前的競爭對手--充滿神秘感的「瑞瑟X」聯手,誓要在奪走他哥哥生命的比賽中獲勝,那是一個被稱為「嚴酷的考驗」、需要穿越整個國家的死亡挑戰賽。

幕後製作
【重新發動「馬赫5號」】
《黑客帝國》三部曲的締造者……同時分別將觸角伸進編劇、導演和製片界的拉里·沃卓斯基、安迪·沃卓斯基兄弟倆,繼續使用他們那非常有招牌意義的製作方式,再度重新定義了動作電影類型的規范--通常情況下,他們慣用的手法就是將一種多層次的講故事方式結合進華麗且奪人眼球的視覺特效當中。將經典的卡通系列電視劇《急速賽車》改編成電影,對於沃卓斯基兄弟二人來說正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不但能夠重新擴展這個不朽的經典的影響范疇,還可以藉此讓覆蓋面更為廣泛的觀眾走進他們的電影世界當中。
跟隨著沃卓斯基兄弟一路從《黑客帝國》系列走進《急速賽車》的賽車世界的製片人喬·西爾沃說:「在《黑客帝國》系列中,沃卓斯基哥倆創造的是一種視覺風格,足以讓任何一個看過影片的人,改變之前對動作電影的意識形態,因為你從中看到的,雖然確確實實發生在電影工業中,可那同時也是你永遠無法想像得到的東西。而他們之所以產生了改編《急速賽車》的想法,就證明他們已經做好准備,想再一次改變你觀影的方式和認知,他們那永遠都不知道疲倦的腦袋裡又冒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想借用在跑道上急速飛馳的賽車的壯觀景象,講述一個勵志類的運動故事,然後以一種你從未見到過的奇幻動作場景呈現出來……沃卓斯基兄弟仍然忠誠地維護著CGI與真人表演結合的電影技巧,繼續隨心所欲地打破傳統,他們製作影片的目的就在於,推動整個電影系統的運作周期。」
聽了喬·西爾沃的話,另一位製片人格蘭特·希爾也決定提供一個信息:「原著《急速賽車》幾乎就是陪著沃卓斯基兄弟兩人長大的,所以他們最感興趣的電影行為之一,就是將他們的『最愛』改編成一部擁有著強烈的動力的家庭作品。沃卓斯基兄弟一直心懷著一個夙願,想從冷冰冰的科技時代稍稍回身,製作一部適合全家人觀看的家庭電影,就當是留給侄子侄女的一個可以永久保留的禮物。」西爾沃則補充道:「當我看到了他們改編完成的劇本時,發現整個故事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家庭聚會』,雖然與他們以往的風格稍有不符,卻維持住了原著的基本組成結構,在這個基礎上,再讓主角斯比德·瑞瑟和他的家人開始一場全新的歷險……《急速賽車》這部影片是拍給所有人看的,裡面有偉大的角色,鼓舞人心的系列動作場面,當然,還有影迷們最為期待的電腦特效。」
【功夫賽車】
電影版《急速賽車》截取的是斯比德·瑞瑟生命中一段完整的經歷,即他是如何成為「世界賽車聯盟」中最出色的賽車手的全過程。對於斯比德來說,他的生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賽車,另一個就是他的家人……在影片中,斯比德和他的家人組建的是一個獨立的賽車隊,以他們家族的名字命名,而他們面對的卻是一系列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的頂級賽車手。比賽中的賭注也被人為地提高到一個讓人望塵莫及的水平線上,一場賽車的最終結果,足以決定一名車手以及他背後的整個財團的命運。
為了在大銀幕上完美地創造出那種風馳電掣的大環境,沃卓斯基兄弟運用了他們最為狂野的想像力,所構思出來的賽場風格,已經超越了任何人所知道的一切。出現在影片中的賽車,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方面,都透露出了一種協同作業下的優勢,包括在超過時速400英里的極速情況下,仍然能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做出公然挑釁地球引力、不可思議的特技動作。這是一種與賽車有關的文化被沃卓斯基兄弟改造後的結果:你會發現影片中的每一輛賽車都像是一匹難以馴服的野馬,而且能夠反襯出賽車手的性格特徵,如此人性化的設計,處處顯現出車人合一的高端境界。
《急速賽車》建立起來的是一個充滿活力、像糖果一樣色彩斑斕的世界,許多時代的特色和風格都並存於此,全部交織在了這個以賽車佔主導地位的動態環境中,喬·西爾沃說:「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你可以在影片中同時發現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陷進了瘋狂的賽車場上,沃卓斯基兄弟也以一種你從未見過的方式設計出了賽車的外觀。我們已經在雜志和電影里看到了一些非常有奇幻色彩的概念汽車,但這部影片卻將其推升至一個全新的水平,這些汽車能夠做到的事情,足以讓你在觀看比賽的時候不停地戰栗。」格蘭特·希爾則認為:「沃卓斯基兄弟總是在尋找一個全新的立足點--我們看過像滑板或滑雪板這樣的極限體育運動,具有著非常流暢的動作,然後想像著賽車跑道的樣子以及賽車應該快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可以讓車手執行出相似的夢幻技術。」
當然,《急速賽車》中的高級別比賽「世界賽車聯盟」,如果不具備非常有格鬥風格的戰術安排的話,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喬·西爾沃說:「這是一個關於發動機極限運動的視覺想像,你可以把它描述成是充滿奇特氣息的武術與F1的混合體,或者乾脆像沃卓斯基兄弟那樣,稱之為『功夫賽車』……正是因為對卡通動畫片版本的《急速賽車》的迷戀,才引導沃卓斯基兄弟走進了日本動畫產業,他們不但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更為那獨一無二的視覺享受備覺陶醉。一切的一切都與那個時候電視上播放的其他動畫片完全不一樣,沃卓斯基兄弟隨即成了《急速賽車》的鐵桿粉絲,自然也迷上了日本漫畫。」
事實上,在被改編成電影之前,《急速賽車》的fans群體就已經擴充到跨越多種文化的幾代人身上了。原著動畫來源於一套日本漫畫書系列,其作者是漫畫界的先鋒人物吉田龍夫,那時候它的名字叫《王牌駕駛員》(Pilot Ace)。到了1967年,漫畫書被拍成了電視節目,名字則叫《飛車小英雄》(Mach Go Go Go)……差不多6個月後,這套系列就被帶到美國,變成英語配音的卡通劇《急速賽車》。
很快,動畫版本的《急速賽車》就以一種難以阻擋的強勁勢頭風靡了整個美國,尤其是吸引了小觀眾的目光,讓人振奮的賽車運動、國際陰謀、家庭價值、浪漫情懷以及滿是挖苦的幽默將他們的想像空間擴大到了更加狂野的一個層面。與他們之前看到的系列卡通片不一樣的是,《急速賽車》是以一個年輕、信念堅定的人物作為主角的,他將會用他那強大、線條極度流暢的「馬赫5號」跑遍全世界,打敗所有的強勁對手。
在過去了40多年的今天,電視版本的《急速賽車》也推出了好幾部了……斯比德·瑞瑟的故事以及他開著「馬赫5號」所經歷的險境,終於通過沃卓斯基兄弟之手走向了大銀幕,他們賦予這個故事的,不僅僅是壯觀的視覺特效以及充滿野心抱負的動作場面,還包括非常尖銳的攝影技術,堪比藝術大師級別、由電腦生成的想像畫面。
[編輯本段]花絮
1960年代,日本漫畫家吉田龍夫先生在銀幕上發現兩個偶像: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以及肖恩•康納利扮演的007邦德。這兩個人物給吉田龍夫很大的啟發,看過之後久久不能忘懷,於是,吉田龍夫就決定以這兩人為原型,創造一部漫畫。
吉田龍夫從貓王那裡借鑒了造型,畫了個頭發吹得高高的,脖子系著圍巾的美少年形象。然後他又偷師007的座駕,多功能跑車,然後設計出了馬赫5這輛車。於是,《馬赫GOGOGO》這部漫畫就誕生了。
《馬赫GOGOGO》的動畫版也隨後推出,於是,這個講述一個少年駕著一輛多功能跑車實現自己夢想的熱血動畫風靡全日本。不久之後,美國也有電視台引進這部動畫,改名《極速賽車手》,然後又將片中富有日本氣息的角色名字(據說原版中男主角的名字來源於日本著名影星三船敏郎)改成如今的斯皮德•萊德。該動畫在美國放映後獲得巨大反響,熱血的情懷、暴力的場面以及多功能的馬赫5,讓美國青少年為之傾倒,這個動畫在美國播了近2百集,自此,《極速賽車手》也像《鐵臂阿童木》一樣,成為最早進入美國市場的日本動漫作品,而且影響同樣深遠,時至今日在美國仍有不少廣告、電視節目等涉及到《極速賽車手》的內容,而有一批賽車手也是受到這部動畫的影響走上職業道路的。
安迪•沃卓斯基與拉里•沃卓斯基兩兄弟同樣也是自小看這部動畫,如今貴為國際大導演,依然對馬赫5與《極速賽車手》一往情深,一心想把這部動畫拍成電影。然而,如今這部電影版的拍攝計劃卻早在1992年就已經提出,並非專門為沃卓斯基兄弟所開的項目,只不過,十幾年中這一計劃一直沒遇到合適的人以及合適的時機,於是一直沒拍成。
這么多年來,像阿方索•卡隆、朱利安•湯普勒等導演都有負責過拍片計劃,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最終也放棄了這一項目。至於演員方面,從最早的亨利•羅林斯到後來的約翰尼•德普甚至是文斯•沃恩都有接洽過這一電影。編劇方面則牽連更廣,從馬克•雷文、J.J.阿巴斯等著名影人都為這部電影寫過劇本,但到這版《極速賽車手》誕生的時候,這些大牌影人全部與這部電影無緣,多少有點遺憾。
到2006年10月,早憑《黑客帝國》系列譽滿全球的沃卓斯基兄弟接洽了製片人喬•西維爾。西維爾與這兄弟倆合作過《黑客帝國》三部曲以及《V字仇殺隊》。沃卓斯基兄弟對西維爾說他們這次想拍一部適合小孩子看到電影,因為他們先前拍的,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V字仇殺隊》,全都是R級電影,他們的侄子侄女以及他們的媽媽、阿姨等家人全都看不了,小孩不能看,大人沒興趣,於是,他們想著將這部讓他們兄弟倆從小看的熱血沸騰的《極速賽車手》搬上銀幕,讓婦孺看得開心,所以這部片的目標觀眾與沃卓斯基兄弟先前的電影不同,已經不再是為喜歡Cult片的男性觀眾為受眾了。
華納兄弟影業一早就想著將這部電影搬上銀幕,既然有沃卓斯基兄弟擔任導演,他們相當放心地開始這一計劃,投資了1.2億美元。該片同時獲得德國新電影基金資助的近1300萬美元的贊助,整部電影於07年2月在德國巴貝爾斯博格製片廠拍攝。所有的特技場面均在這里完成,全靠綠幕前拍攝。喬•西維爾感嘆道像《賓虛》那樣的電影,在拍攝那場驚心動魄的戰車大賽時用了許多車和馬,還發生了事故,最後用了9個月才完成,如今拍《極速賽車手》的大場面,只要一張綠幕,然後一切在電腦中就能完成,你甚至在片場找不到一輛車。這是多麼先進的技術。
沃卓斯基兄弟這次感興趣的是如何用極盡奢華的顏色來裝飾整個畫面,以及如何用各種動態效果呈現賽車的無差別格鬥,也就是說技術革新是他們最關心的是,而演員方面,反倒不那麼重要。(網易娛樂專稿 轉載註明出處)簡評 整個電影的選角,與其說是按照誰更適合演哪個角色為標准,不如說是以哪個演員能為該片帶來哪些觀眾為選角原則更為貼切。於是,該片的演員,除了讓美國當紅明星,諸如出演過《阿爾法狗》、《荒野生存》的埃米爾•赫斯基擔任主角,熱門電視劇《迷失》貢獻出來的性感男星馬修•福克斯擔任第一男配角萊瑟X之外,還特意從亞洲找來Rain、余男和真田廣之三個明星出演小配角,雖然他們西方不多,真田廣之好像只有3句台詞,其餘兩人的狀況也好不了多少,但依舊引得亞洲眾多媒體瘋狂報道,可見該片選角的目的性有多強。這些亞洲明星出演的角色看起來是硬加進劇本里的,原作中沒提到過這些人,但這神來一筆倒是讓該片增加了更多的觀眾。先前所說的,這部片其實是沃卓斯基兄弟為他們的侄子侄女拍的,於是,片中的小孩角色,如斯皮德的弟弟,以及動物角色,斯皮德弟弟的寵物猩猩,全都是吸引孩子的制勝法寶。這些角色倒是原作中就有的,可能這部電影最吸引孩子的也就是那隻可愛的猩猩吧。
由此看來,這部力求照顧更多觀眾的電影儼然不可能重復《V字仇殺隊》、《黑客帝國》那樣的做法,將許多深奧的內容包含其中,因此,對沃卓斯基兄弟前面幾部電影有深厚情結的觀眾切忌調整好心態才能看《極速賽車手》,千萬記住這是一部色彩繽紛的兒童片哦。(網易娛樂)
--------------------------------------------
導演阿方索·卡隆曾經對這部影片有過興趣,但他執導的前提是主演必須是約翰尼·德普。
根據製片人喬·西爾沃的說法,影片的絕大部分是在綠屏前拍攝的。
羅絲·麥高恩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要飾演特里克茜這個角色,但是兩位導演覺得她年齡有點偏大。
斯科特·波特(Scott Porter)和馬修·福克斯扮演的是同一個角色的不同時期,雖然兩人年紀不一樣,生日卻是同一天——7月14日。
在影片中飾演凱莉·吉爾波克斯的米爾卡·達諾(Milka Duno),其實是印地賽車聯盟中的一位真正的職業賽車手。
性感女賽車手丹妮卡·帕特里克(Danica Patrick)本來答應在影片中客串一個小角色,但是她卻因為無法忍受輸給安德里蒂·格林車隊和印地賽車聯盟而拒絕了。
在原版動畫系列劇中同時為斯比德·瑞瑟和「瑞瑟X」配音的彼得·費爾南德斯(Peter Fernandez),將會在影片中飾演比賽解說員。
基努·李維斯拒絕了飾演「瑞瑟X 」的角色邀請。

⑼ 奧黛麗赫本演過的電影全集

奧黛麗赫本演過的電影全集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下面,我為您帶來奧黛麗赫本演過的電影全集,歡迎瀏覽!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境,開始電影。1954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1955年,她憑借電影《龍鳳配》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闌尾癌病逝,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下面就來欣賞以下這位一個落如凡間的天使赫本演過的電影吧

1.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導演 : Stanley Donen

主演 : Audrey Hepburn/Albert Finney/Eleanor Bron/Jacqueline Bisset/Judy Cornwell

2.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導演 : William Wyler

主演 : Audrey Hepburn/Gregory Peck/Eddie Albert/Hartley Power/Harcourt Williams

3.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導演 : 金·維多 King Vidor

主演 :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亨利·方達 Henry Fonda/梅爾·弗爾 Mel Ferrer/維托里奧·加斯曼 Vittorio Gassman/赫伯特·羅姆 Herbert Lom/奧斯卡·霍莫爾卡 Oskar Homolka/安妮塔·艾克伯格 Anita Ekberg/赫爾穆特·丹丁 Helmut Dantine/托里奧·卡米納提 Tullio Carminati/巴里·瓊斯 Barry Jones/麥莉·韋特爾 Milly Vitale/傑瑞米·布雷特 Jeremy Brett

4. 甜姐兒 Funny Face

導演 : Stanley Donen

主演 : Fred Astaire/Audrey Hepburn/Kay Thompson

5.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導演 : 比利·懷爾德 Billy Wilder

主演 : 加里·庫柏 Gary Cooper/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莫里斯·切瓦力亞 Maurice Chevalier

6.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導演 : 梅爾·弗爾 Mel Ferrer

主演 :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安東尼·博金斯 Anthony Perkins/李·科布 Lee J. Cobb

7.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導演 : William Wyler

主演 : Audrey Hepburn/Shirley MacLaine/James Garner/Veronica Cartwright

8. 謎中謎 Charade

導演 : Stanley Donen

主演 : Cary Grant/Audrey Hepburn/Walter Matthau/James Coburn/George Kennedy

9. 巴黎假期 Paris - When It Sizzles

導演 : Richard Quine

主演 : Audrey Hepburn/William Holden

10.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導演 : George Cukor

主演 : Audrey Hepburn/Rex Harrison/Stanley Holloway/Jeremy Brett/Wilfrid Hyde-White

11. 龍鳳配 Sabrina

導演 : Billy Wilder

主演 : Humphrey Bogart/Audrey Hepburn/William Holden/John Williams/Martha Hyer

12.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導演 : Fred Zinnemann

主演 : Audrey Hepburn/Peter Finch/Edith Evans

13.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導演 : Blake Edwards

主演 : Audrey Hepburn/George Peppard/Patricia Neal/Buddy Ebsen/Martin Balsam

14. 盲女驚魂記 Wait Until Dark

導演 : Terence Young

主演 : Audrey Hepburn/Alan Arkin/Richard Crenna/Efrem Zimbalist Jr.

15.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導演 : William Wyler

主演 : Audrey Hepburn/Peter O'Toole/Eli Wallach/Hugh Griffith/Charles Boyer

16.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導演 : John Huston

主演 : Burt Lancaster/Audrey Hepburn/Lillian Gish

17. 鬨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導演 : Peter Bogdanovich

主演 : Audrey Hepburn/Ben Gazzara/Patti Hansen

18. 拉凡德山的暴徒 The Lavender Hill Mob

導演 : Charles Crichton

主演 : Alec Guinness/Stanley Holloway/Sid James/Alfie Bass/Audrey Hepburn

19.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導演 : 理查德 萊斯特 (Richard Lester)

主演 : Audrey Hepburn

20. 竊賊之愛 Love Among Thieves

導演 : Roger Young

主演 : Audrey Hepburn/Robert Wagner/Patrick Bauchau

21. 直到永遠 Always

導演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演 : 理查德·德萊弗斯 Richard Dreyfuss/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Brad Johnson

22. 去往蒙特卡羅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

導演 : Jean Boyer

主演 : 奧黛麗·赫本

【特別推薦】

《龍鳳配》

譯 名:龍鳳配

原 名:Sabrina

上 映: 1954年09月09日 ( 英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導 演: 比利·威爾德 Billy Wilder

主 演:

漢弗萊·博加特 Humphrey Bogart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

約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詳細劇情]

薩布麗娜是長島富有的拉臘比庄園司機的女兒,從小在這里長大。雖已成年,可她缺乏社交經驗,充滿了幻想,不諳世事,對主人家的的漂亮小夥子戴維產生了戀情。父親將薩布麗娜送往巴黎學習烹飪,臨行前,她深感愛情無望,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想到卻被戴維的哥哥萊納斯救起。和風流倜儻的戴維不同,萊納斯是個敬業的商人。

在巴黎學習期間,薩布麗娜漸漸變得成熟,成了一位漂亮干練的獨立女性。在長島,萊納斯和父母正極力撮合戴維與一家公司老闆帕特里克.泰森的女兒的婚事,因為兩家產業合並有利可圖。不久他們宣布訂婚。薩布麗娜從巴黎返回長島,這時的她充滿自信,魅力四射,戴維幾乎沒有認出她。在舞會上,她和戴維跳了舞,戴維立刻愛上了她,邀請她到網球場會面飲酒。為了阻止戴維做出不利家族的事,大哥萊納斯提出以高價收買薩布麗娜,遭到斷然回絕。於是,萊納斯給意外受傷住院的弟弟服了鎮定劑,然後佯稱要薩布麗娜和他一起觀看產業,以斬斷他們的情緣。可未曾料到的是,這次行動卻使一向不露聲色的萊納斯墮入情網,他深深為薩布麗娜的魅力所折服,向她表白了愛情。大感意外的薩布麗娜長久的沉默著。

回到拉臘比,戴維重提與薩布麗娜約會的事,被拒絕了。與此同時,泰森父女要挾說,不趕走薩布麗娜就取消合並。萊納斯趕忙訂了兩張飛往巴黎的機票,想安置薩布麗娜安靜的生活在那裡。此時已愛上萊納斯的薩布麗娜欣然接受邀請,但萊納斯卻良心譴責,坦白了自己不很純潔的動機。薩布麗娜肝腸寸斷地獨自前往巴黎。得知萊納斯惡意的計劃,戴維沖動地和哥哥打了起來。結果是,戴維顧及了家族的利益與伊麗莎白訂婚,萊納斯飛往巴黎,和薩布麗娜結合在一起。

奧斯卡獎

1955 獲獎 奧斯卡獎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 (Best Costume Design, Black-and-White) Edith Head

提名 最佳女演員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奧黛麗 赫本 (Audrey Hepburn)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比利 懷爾德 (Billy Wilder)

最佳編劇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比利 懷爾德 (Billy Wilder),塞繆爾 A. 泰勒 (Samuel A. Taylor),歐內斯特 萊曼 (Ernest Lehman)

最佳攝影(黑白) (Best Cinematography, Black-and-White) 查爾斯 朗 (Charles Lang (I))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Black-and-White) Hal Pereira,Walter H. Tyler,Sam Comer

[所獲獎項]

金球獎

1955 獲獎 金球獎 最佳編劇 (Best Screenplay) 比利 懷爾德 (Billy Wilder),塞繆爾 A. 泰勒 (Samuel A. Taylor),歐內斯特 萊曼 (Ernest Lehman)

英國學院獎

1955 提名 BAFTA電影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Best British Actress)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國家評論協會獎(美)

1954 獲獎 國家評論協會獎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John Williams (II)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

2002 提名 國家電影名錄

《甜姐兒》

今天傍晚散步的時候,路過音像店,隨手翻了一下,竟然找到一張《奧黛麗赫本電影全集》,很高興的買下了,回到家裡立刻打開碟機播放,一晚上時間連著看了兩部

中文名:甜姐兒

英文名:Funny Face

別名: 甜姐兒(中)/甜姐兒(台)/甜姐兒(港)

主演:奧黛麗 赫本 Audrey Hepburn 弗雷德 阿斯泰爾 Fred Astaire Kay Thompson

上映: 1957年02月13日 ( 美國 )

地區:美國 ( 拍攝地 )

劇情簡介:

美國“品質”雜志總編輯梅姬崇尚流行、美麗、知性,欲尋求一女郎以代表雜志,攝影師迪克偶然發現書店店員喬為清秀佳人,遂以巴黎之行說服喬參加模特兒的工作,喬崇拜法國“實證主義”教授福拉斯,一心渴望巴黎之行能當面受教。

迪克與喬在巴黎展開工作,兩人情愫漸生,記者發表會前,喬突然得知教授下落,一見英氣風發談吐儒雅的教授,令喬更為心儀,迪克醋意大發,爭吵中發表會慘淡落幕,喬投奔至教授處,教授竟向其強求示愛,喬心中偶像幻滅,回首與梅姬重開發表會,雖成功卻不見迪克,喬獨往小教堂黯然神傷,迪克突然趕回。兩人終成佳偶。

格調高雅,氣氛優美的歌舞片。論故事內容,這只是一般的“麻雀變鳳凰”,沒有什麼新意,但這是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晚期主演的代表作之一,全片舞蹈編排令人賞心悅目,由喬治.格什溫撰寫的配樂和插曲亦悅耳動聽,使赫本的演出如魚得水,毫不費力就令人留下好印象。

這部電影,原是弗雷德·阿斯泰爾1927年在百老匯演出的一出音樂舞台劇。“每一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應該都會夢想和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奧黛麗這樣說,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美夢。弗雷德·阿斯泰爾平常對和他合作的演員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對赫本卻非常佩服。由於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兒”一時成為赫本的代名詞。

《偷龍轉鳳》

譯名:偷龍轉鳳

片名:How to Steal a Million

年代:1966

國家:美國

類別:喜劇/犯罪/劇情/愛情

語言:英語/普通話

字幕:中文

片長:127 Min

導演: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主演: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 Nicole

彼得·奧圖爾 Peter O'Toole .... Simon Dermott

查爾斯·博耶 Charles Boyer .... De Solnay

Bert Bertram .... Marcel

Louise Chevalier .... Cleaning Woman (uncredited)

Marcel Dalio .... Senior Paravideo

Fernand Gravey .... Grammont

休·格里菲思 Hugh Griffith .... Bonnet

影片介紹:

法國巴黎一所博物館即將舉行一次藝術品展覽。在展出之前,奧黛麗·赫本聘請高明的神偷到館內偷取一個小雕像,因為這個被視為偉大傑作的雕像其實是她祖父製造的贗品,父親休格里菲斯答應讓博物館將它展出,並在保險公司發現是贗品前為它買一百萬美元的保險。在這個偷龍轉鳳的過程中,赫本與紳士般的小偷彼得·奧圖爾也發生了一段愛情。全片對白風趣幽默,演員的搭配也發揮了牡丹綠葉之效,娛樂性甚高……

幕後:

本片是美國著名導演威廉·惠勒在大獲成功的《羅馬假日》之後拍攝的`作品,也是和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的再次合作。影片講述了一個漂亮的騙子和一個優雅的小偷之間的故事,是一部帶有輕喜劇和浪漫色彩的犯罪電影。惠勒標志性的復雜的鏡頭調度在影片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影片相比《羅馬假日》,沒有後者那樣輕松和天真,而是多了幾分黑色和諷刺的意味。真和假的價值判斷在影片精巧的設計中變得含混不清,當然作為一部需要票房的電影,這些道德和倫理的探討也是不會去較真的。影片的男主角由影星彼得·奧圖爾出演,相比格里高利·派克平面的形象,奧圖爾的表演顯然更為豐富。

;

⑽ 一部外國搶劫運鈔車電影,有個情節是集裝箱從高架上掉下來堵住運鈔車的路

花了很長時間了,覺得最有可能就是美國電影(速度與激)。速度與激情一共有8部。可以參考一下,(驚天魔盜團)-(偷天換日)。看你那圖片里的車型和設置風格就像速度與激情,或者可以是(死亡飛車)電影。不知道是不是呢

閱讀全文

與比利時電影急速浪漫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茂名電影院哪個好 瀏覽:998
破綻電影完整 瀏覽:800
一部關於房間的驚悚電影 瀏覽:566
65年台灣經典電影 瀏覽:1000
海王出生電影音樂 瀏覽:865
電影圖片羨慕別人的感情 瀏覽:7
電影座點陣圖片 瀏覽:483
菜頭電影完整版 瀏覽:479
撫順橫店電影城圖片 瀏覽:383
看三地電影網站 瀏覽:586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老電影好看 瀏覽:401
劇場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492
2021六一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729
有一部電影叫什麼覺醒 瀏覽:232
電影賭神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歌曲 瀏覽:201
電影零零零完整版 瀏覽:646
芳華電影文字圖片 瀏覽:611
楊冪北京大學電影節圖片 瀏覽:136
2015年版大電影 瀏覽:45
電影不是友情我們才是愛完整版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