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11994年版電視劇《白玉霜》女主角李蘭的詳細資料。
資源到優酷裡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
郭公芳,1979年畢業於山東省戲曲學校京劇專業分配到山東省京劇院工作曾演過《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風還巢》、《白蛇傳》、等戲1989年榮獲全國首屆職工青年歌手大獎賽大獎1990年調入武警總部文工團改唱流行歌曲,曾榮獲中央電視台「五洲杯」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通俗組第二名。1992年榮獲全國十佳影視歌手稱號1999年榮獲共青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曾經為中央電視台製作中心拍攝《宋氏三姐妹》演唱主題歌《幾番風雨》曾為《老字型大小》、《白玉霜》、《福兮禍兮》、《一村之長》等三十餘部電視劇電影演唱主題插曲。曾在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女人不是月亮》中扮演叉子、《魂系梨園》中扮演楚亞錄制了《作人難》、《奉獻》音樂專輯拍攝了音樂電視《我多想》、《祖國贊美詩》、《今夜我不會醉》、《金土地》《家》參加1997年文化部舉辦的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參加赴日本中日建交10周年友好訪問演出參加中央電視台赴香港、中國風的演出參加1992年、1994年、199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代表曲目:《前門情思大碗茶》2000年拍攝20集電視劇《出租老外》扮秋梅2000年榮獲中華人口文華獎曲目《家》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實在是找不到資源下載,年份時間有點長了,不好意思了,就找了這些。
⑵ 評劇先輩小白玉霜的丈夫、子女是誰
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1922年生於天津,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東。父母親養不起她,就把她賣給了著名評劇演員白玉霜作養女。白玉霜請了天津有名的評劇彩旦李文質做她的啟蒙老師。李文質講究演唱技巧,板、字、氣、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聰明好學,刻苦用心,打下了堅實的唱功基礎。後來,再雯隨同白玉霜演出,在藝術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在她16歲那年,白玉霜不辭而別,戲班為了維持生計,讓她接替母親擔任主演,掛出了「小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幾年之後,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親的班子。她的音色純正,音域寬廣,行腔柔潤平穩,深沉流暢,形成了韻味醇厚、樸素大方的演唱特色。無論是演唱技巧的運用,還是唱腔的設計安排,她都能從刻畫人物出發,細膩而真切地表達人物感情,樹立好人物的音樂形象。
小白玉霜的藝術在解放後日趨成熟,洋溢著新時代的清新氣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國營劇團,在藝術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斷創新。在演出劇目上,她一直堅持古裝戲和現代戲同時並舉。她在傳統戲里扮演過許多古代婦女角色,如《朱痕記》中趙錦棠、《鬧嚴府》中的嚴蘭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等這些性格鮮明、形象各異的舞台藝術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蓮》,在表演上吸收並借鑒京劇、梆子、曲藝等兄弟劇種的長處,豐富了自己的表演藝術。在電影《秦香蓮》的拍攝過程中,她尊重導演對劇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猶豫地剃掉自己的雙眉,卸裝後蒙著頭紗回家。此事以後被傳為戲劇界的佳話。
小白玉霜在演出現代戲方面,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從解放後到「文革」前的17年裡,她參加演出的現代戲有17出之多。其中有:《九尾狐》、《農民淚》、《千年冰河開了凍》、《金沙江畔》、《李雙雙》等。在演出中,她努力塑造出一批風采各異、性格生動的新婦女藝術形象。特別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楊香草,堪稱膾炙人口,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小白玉霜把評劇白派藝術提高和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67年12月21日,由於「四人幫」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時年45歲。
代表劇目:《朱痕記》、《鬧嚴府》、《杜十娘》、《秦香蓮》、《桃花庵》、《小借年》、《勸愛寶》、《玉堂春》、《臨江驛》、《打狗勸夫》、《珍珠衫》和現代戲《兄妹開荒》、《九尾狐》、《農民淚》、《千年冰河開了凍》、《小女婿》、《苦菜花》、《金沙江畔》、《李雙雙》等。
小白玉霜曾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委員、中國評劇院藝委會主任等職。
⑶ 白玉霜杜月邊是什麼電影
雙面雪梅姐仮在二匇勼當來㲼符又
⑷ 電影建軍大業中杜月生殺害的人是誰
電影建軍大業中杜月生殺害的人是汪壽華。
汪壽華,1901年出生於浙江諸暨檀溪鄉泉畈村的一個舊知識分子家庭。汪壽華的父親是個前清秀才,在其教導下,幼年時的汪壽華學習勤奮,很受鄉親們贊許。
1917年秋,汪壽華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在學校進步氛圍的感染下,他的思想隨即發生變化。在校期間,汪壽華閱讀了大量的《新青年》、《星期評論》等進步書刊。
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他還聯合同學,組織了學生「書報販賣團」,以「鍛煉心身,改造社會」為宗旨,積極推銷全國進步書刊。
1920年9月,經俞秀松介紹,思想激進的汪壽華參加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
主要角色:
1、毛澤東。
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為了實踐革命理念,毛澤東領導湘贛秋收起義,組建工農革命軍,以策應南昌起義後南下兩廣的起義軍主力。南昌起義部隊一路南下,血戰連場。他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翻越重重大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周恩來。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領導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周恩來等領導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
3、朱德。
起義部隊第九軍副軍長。他在南下的戰斗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起義部隊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駐守三河壩的起義軍部隊在朱德的率領下成功脫離了戰場,轉移到了廣東和江西交界處作了整肅和整編。
⑸ 電影主演叫白玉箱的片名叫什麼
摘要 電影《海棠紅》由明星影片公司於1936年出品。該片由張石川執導,白玉霜、王獻齋、徐莘園、舒綉文、王吉亭、謝雲卿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民國初年,海棠紅是北平評劇界的一代名伶,丈夫陸懷仁好賭成性把妻子當作搖錢樹。一日,督軍邀請海棠紅唱堂會,陸懷仁不顧妻子反對當即收下定金。唱完堂會,海棠紅惦記著病中的公公,趁機逃出,但此時公公已經死去,海棠紅被丈夫痛打,兒子少蓉也被丈夫賣了,受到打擊的海棠紅精神崩潰。督軍又來邀請海棠紅唱堂會,由於和督軍廝打,海棠紅被送到了監獄,十年後她才被放了出來。一日,海棠紅打聽出兒子被賣到了富人家,她扮成賣唱婦到少蓉學校門口賣唱,不久少蓉知道了海棠紅就是自己的母親,少蓉的養父答應少蓉將母親接到家中,母子得以團圓。
⑹ 電影《宗師卜六》中白瑞霜的原型是誰
應該是白玉霜。
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旦角。評劇表演藝術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有評劇皇後之譽,白派藝術的創始人。20世紀30年代與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並稱評劇「四大名旦」。
⑺ 白玉霜的人物介紹
荒野中的孤女墳——評劇皇後白玉霜之死白玉霜,我國著名評劇演員,電影明星,曾被譽為「評劇皇後」。1942年被黑暗的社會迫害致死。白玉霜出身藝人家庭,從小學藝,一生受盡磨難,在她紅極一時時,曾想隱退山村,過平民生活,但未能成功,人們由此又把她稱為「豆腐西施」。一霎時,她——傾國傾城的一代名伶,氣息微微,眼神散亂,沉重的軀驟然變得像紙一樣的輕薄,一縷香魂飄飄悠悠地向永恆的黑暗裡墜落下去。頑疾已經用痛苦的枷鎖將她捆綁一年多了,她像古希臘悲劇中的墨勒格,被一種超自然的毒火日夜地焚燒著,無休止地承受著浸入骨髓的痛楚折磨。每逢痛到極點全身麻木之後,她孱弱的身軀才得走入無知的夢境,得到了暫時的解脫,在睡夢中略微恢復一下疲竭的體力,然後再去忍受那無法忍受的折磨。團團灰暗陰冷的迷霧從她身邊擦過,意識的火花忽暗忽明。她回首望望,她所走的是一條淚痕斑斑的曲徑、凄楚迷亂的人生,這使她更加無望,更加情絕。她孤零零地來到了這個涼冷的人世間,如今,又孤零零地從這個冰冷的人世間離去。她慢悠悠地又睜開了眼睛,在暗淡的光線里搖晃著幾個人影,她痴滯地凝視著那些似曾熟悉但又陌生的面孔。白玉霜的繼母胖李奶奶還俯在她的身上,用手帕為她擦拭著額角滲出的汗珠。她微微地仰起了頭,用畏怯和乞憐的眼光在灰暗的屋子裡搜尋著。她搜尋到了,在屋角里坐著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滿臉憂傷,一身淚痕。他也是個風塵中蹈蹈獨行的旅客,租籍廣東,為了避災弭難來到了北平,寄寓在王府井美白理發館經理、他的乃叔的門下。白玉霜第二次回到北平唱戲,在美白理發館里理發時結識了他。從此,便在罪孽的人寰里建立起感情。「媽媽!」她聲音顫抖地說。「孩子,你還有什麼話?」胖李奶奶湊過身來。「媽媽,我為您出了一輩子的力,現在,我只求您一件事,希望您能夠答應我⋯⋯」「什麼事?」「我想要結婚!」「啊?!」老太太驚呆了,屋裡的人也都驚呆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病人昏迷中的囈語,還是那倍受侮辱的生命所迸發出的痴情的絕唱。「我想要結婚!我想要結婚!」她又尋望了一下坐在屋角里的中年人鄺某,期待地問:「你同意嗎?你同意和我結婚嗎?」屋子裡的人都沉寂無聲,心頭上比壓著一塊石頭還要沉重。中年人走到她的跟前,默默地拉住了她的手,向她點了點頭,酸心的淚珠籟籟地滴在她的手背上。她滿意地笑了,眼裡滾動著感激的淚花:「你,還算是個有良心的人!」「咳,我活到了今天,總算有丈夫了,有自己的丈夫了!這不是演戲,不是在舞台上,不是與人假扮夫妻!」她咳嗽了一陣子,氣息越來越微弱,但嘴裡仍在呢喃:「不是演戲,不是假扮夫妻⋯⋯」人們哀嘆、傷心、悲泣,用難以描述的復雜感情,為她操辦著婚禮和葬禮所需用的物品。她為什麼在臨終之前,又驀地想起要結婚呢?難以理解的事,說起來也很容易理解。評劇舞台上另一朵奇異的名花,自號為「評劇大王」的劉翠霞病死了。在那個社會里,一個女伶不管名聲有多大,才藝有多高,但雨打飄萍的生活和凄涼卑微的身世,使她們幾乎沒有一個得到好的結局。劉翠霞看到了這一點,臨死前曾向與她同居的陳某提出了正妻的身份問題。那個姓陳的還算是個仗義的男子,劉翠霞死後果然以正妻的名份厚葬了她。一些老藝人看到了無不感嘆地說:「劉翠霞總算有眼睛,找到了個有良心的人,死後沒有被葬到孤女墳里去!」什麼是孤女墳?在有鬼神的世界裡,那是個荒涼凄冷的海隅,被人遺棄的孤島。按照封建禮教的世俗規定,一個成年而未嫁人的女人,就不能埋列祖墳里去,只能在荒野的地方孤零零地起個孤女墳。白玉霜在彌留之際想到了這可怕的結局,全身嚇出了冷汗。她真的要像戲曲里唱的「天盡頭,何處覓香丘」嗎?她為了尋覓一杯凈土,尋覓一杯不被遺棄在荒野的角落裡的凈土,才在生命最後的剎那,做這一番絕望的掙扎。她在鄺某的手裡,滿意地合上了眼睛。但是,等待她的不是笙管笛蕭的花燭洞房,而是咽暗掩泣、陰風慘慘的靈堂。她還沒有來得及細想做新娘子的甜情蜜意,魂魄便已飛到虛幻的鴻蒙太空。人生!多麼短暫的人生呀!1942年8 月10 日,這個評劇皇後便悄然離開了人間。命運之神是不肯輕易向人妥協的。白玉霜生前竭力掙扎想要擺脫掉的悲劇,死後依然落到悲劇之中。沒有哪家的黃土壟中,肯收留她那副「輕賤」的骨頭,沒有哪家的墳塋肯收留她那盪盪孤魂。她到底還是作為孤女墳主而被埋在天津公墓里,墓前一塊小小的石碑不明不白地記著:「李桂珍之墓」。甚至連評劇演員或者是白玉霜的字樣都沒有留下。僅僅這一塊荒涼的石碑,就給人一片荒涼之感。「咳,又是一個無親無故,孤苦伶仃的女人!」路經此處的人不免要唏噓感嘆地說有誰知道,她就是那紅盛南北、赫赫有名的評劇皇後,電影明星白玉霜呢?1937 年2 月,正當白玉霜紅得發紫,人人傾羨的時候,一條奇特的新聞又在白玉霜身上發生了!白玉霜與人私奔了!白玉霜在藝術上有所追求,並為這種追求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如今她唱紅了,人們看到她紅衫翠袖,車接車送的好不福氣,可是人們看不到她內心裡的痛苦。不知道在那歡歌笑語的生活里一個女伶所受到的蹂躪和摧殘。她的身心無時不在污濁中淌著血、淌著淚。在那個年月,一個女戲子越是唱得紅,越遭來更多的妒忌、中傷、暗算和煩擾。最使她感到痛苦不堪的,還有她與繼母李卞氏之間的關系。李卞氏生得胖乎乎的,一身是肉,因此外面都叫她胖李奶奶。她視財如命,刁狠貪諂四個字讓她都佔全了。白玉霜戲班表面上掛的是白玉霜的名字,實際上是她一人當家作主。她把白玉霜當成搖錢樹,一心只想摟住這棵樹不斷地給她搖下錢來,至於女兒的婚姻、戀愛、個人幸福,她則一概地遮攔。1937年,白玉霜已經整整30 歲了。在那年月里,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可怕、很難聽的歲數;特別是像她這樣身世的女人。在生活上,她也曾有過熱烈的追求。女性的柔情、傾心的愛慕、顫抖的激情,她不只是在舞台上才有,在戲裡面佯裝,奔放的個性不會饒過她在這方面的渴求。她渴求女人的一切,她要有女人所應當有的一切權利。可是胖李奶奶不會輕易地放過她,就像安徒生童話里的巫婆,她知道該用什麼魔法纏住海的女兒,纏住她那顆奔放的女人的心。「你不能嫁人!有丈夫就別想唱紅了,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誰會花錢去捧一個有丈夫的旦角?」她用無數的實例攔住女兒一顆奔放的心。對於藝術上成功的渴望,還有那些浮淺的虛榮之心,緊緊地羈絆住她,羈絆住她在生活上勇敢追求的思念。久而久之,內心的失望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她必須毀棄自己,毀棄藝術,毀棄她嘔心瀝血所爭得來的一切。成功、名望、虛榮,都不能滿足她,她要追求生命的真諦,要求返本歸原於自然的本體。她被俗念的灰塵蒙遮的心靈得到了凈化,眼前的景物豁然開朗。於是,她不顧一切地與人私奔了。舊歷年底封箱後的那一連串表演,一半是用來掩飾她內心的慌亂,一半是用來遮人眼目賭中安排好她出逃的計劃。更為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與白玉霜私奔的人,既不是風流小生,也不是洋場闊少,而是白玉霜戲里班裡的一個樂工——打鐃鈸的李永起。李永起是個鄉下人,自小就來到戲班裡做事。他的一對饒鈸打得有聲有色,很受人歡迎。他為人老實厚道,對於母親極其孝順。有一次母親生病,他背負著母親步行了幾十里路出外投醫。白玉霜喜歡這個淳樸的人,她浪跡江湖幾十年,什麼風雨沒經過,什麼樣心腸的人沒見過,與那些口蜜腹劍、朝秦暮楚、信口雌黃、指山賣磨的人相比,她在李永起的身上找到了人的本性。她要沖出那絲竹粉墨的牢籠,虛情假義的巢臼,不正是要依託在這個人的身上嗎?「勘破三春景不長,素衣頓改昔年裝。」白玉霜與李永起回到了他的農村老家,在依傍田野的小屋子裡,在爬滿青藤的瓜棚架下,在崎嶇狹窄的田壟上,心境平和地去尋覓那青春的殘陽。白玉霜換了一身村婦打扮,隱姓埋名,想在這個被人遺忘的恬靜角落裡,過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生活。他們夫妻兩個開了一個豆腐坊,李永起做豆腐,白玉霜賣,倒真的做起「豆腐西施」來了。這也是她的一種追求,是對她過去受侮辱受損害的身世的洗滌。總之,她想憑借自己的大膽和夢幻,來創造一種新的生活。一個紅遍南北的名伶,本來就不容易隱匿起來,而她自己又不注意隱匿。任性、大膽和過於潑辣,又破壞了她那恬靜的鄉間生活。然而,最使她得不到安生的,還是她自己內心裡的煩躁。她曾下定決心要拋掉藝術,告別舞台,那是她在兩種追求中間所做的無可奈何的選擇。如今冷靜下來了,一種追求得到了滿足,那丟掉了的一種刮心絞腸地牽惹她的心思。她的生活不能沒有戲,雖然她早已厭倦了那逢場作戲的人生。自從白玉霜出走之後,胖李奶奶在上海單靠一個小白玉霜支撐不起門面,幾天之後就收拾起戲裝返回天津老家了。小白玉霜逐漸成長起來了,她吸收了養母的許多長處,唱得也很好聽,觀眾逐漸喜歡起她來。白玉霜聽到小白玉霜漸露頭角的消息,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田間的小路,潺潺的流水和屋角的桑榆,再也留不住她勃然興起的雄心。1937 年夏天,她又自動地返回故里,找到了她的戲班,登上了已經久別的舞台,和廣大觀眾見面了。但是,在那個污濁邪惡的社會里,不會因為一個女演員是個名人、紅角,她的地位就可抬高幾尺,黑暗勢力就會放鬆對這個柔弱可欺的女子的侮辱與欺凌。相反,他們還正因為她有錢、有名、有姿,要想著法兒來討她的便宜,像欺侮一個小尼姑那樣的勇敢。示阿Q 們的在舊社會里那些唱戲賣藝的人除了要受官紳土豪的欺壓之外,還要受一些報屁股文人和下流記者的敲詐勒索。哪一個關節沒有打發好,他們就會搬弄起事非,無中生有地給你登上那麼一小段。等你出來抗議,他們過兩天來一個更正或辟謠。可是這種事情是更正不了的,一般的人看那些無稽之談的多,看那些辟謠和更正的少。而且謠言一出,輿論大嘩,你的人格、名譽以及營生都要受到損害,所以,一般的藝人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一點,也要按時按節地把銀子送到報界那些老爺手裡去。有一次,白玉霜不知怎地忽視了這個關節,沒有按時把銀子孝敬過去,無形之中得罪了一些人。於是,在《新民報》上就登出了一篇半誣半罵的狗屁文章。白玉霜自知得罪不起,便託人請《新民報》總編輯吳菊痴到前門外同和軒里去吃飯。這真是那座廟不燒香也不行,哪位菩薩不拜也不靈。白玉霸只好認了這場破費,恭恭敬敬地請了酒席,並在席上遞過去一個不大不小的錢包。吳總編輯接受了這雙重的厚意,誰知得意沒有多久,剛剛離去那裡不遠就被抗日除奸的人開槍把他打死了。總編輯該死該活,是他自己的氣數。他花了昧心錢,做了昧心事,死心塌地給日本鬼子效勞,被打死是他的報應,原本得不著花錢請他吃飯的白玉霜的事。可是當天,白玉霜就被抓走了,扣押了一天之後,被當作政治犯給監禁在沙灘紅樓的日本憲兵隊里。白玉霜演過《可憐的秋香》、《可憐的芸娘》,可是誰也沒有她自己可憐。她在日本憲兵隊里受到了慘不忍睹的酷刑。日本人把她的下身扒光,由兩個兇手用棕毛繩子拉磨她的陰道,血流滿地,白玉霜凄厲地慘叫了幾聲,就昏倒過去了。白玉霜在日本憲兵隊里關押了很長一段時間,受盡了折磨,不僅使她花也似的容顏被摧殘得不像人樣,而且那次酷刑,竟使她落下了致命的病根。舊社會的藝人都有自己一部酸心的血淚史,但還沒有聽說過誰,比白玉霜受到的摧殘和凌辱更多。她那頂皇後加明星的桂冠,給她帶來的卻是更多的不祥和災准。後來又是花了很大一筆錢,買通了憲兵隊里一個姓金的人,才算把她從獄中解救出未。白玉霜出獄之後,身體便孱弱下去了。從前那豐腴膏潤的肌膚已盪然無存,鮮艷的臉色也黯淡下去,只剩下一雙大眼睛空空盪盪地轉動者,讓人看了更感到心酸,可憐。她還是照樣地唱戲,一天兩場風雨不停。這一方面是她繼母胖李奶奶利慾熏心、貪得無厭,不讓她空過一天地給她掙錢,另一方面,也是她自己剛強,不肯向命運低頭。一旦不登台演戲,她也覺得生活空盪無味,沒意思。有時,她渾身沒有一點力氣,要靠人攙扶走上台去。可是一旦上了台,她就完全變了樣,對藝術的酷愛會把她生命中最後一點力氣調動出來。1942年,自玉霜徹底地病倒了。摧殘和勞累,沖垮了她體內最後一道健康防線。她住進了東交民巷的一家德國醫院,經醫生檢查,得的是子宮癌。當時的人們對於癌的可怕性還不甚了解,因此,白玉霜在醫院里住了一段時間,病情稍微穩定之後就出院了。回到天津之後,她仍然照樣堅持演戲。不僅演出,還要排練新戲。那時,尚小雲正在上演《梅玉配》,她看了戲後便想法子託人找來了本子,自己每天背台詞,練身段,甚至連唱腔都設計出來了,要不是因為後來病危,她一定把這出戲移植過來。有一天,她正在天津北洋戲院里演《閨門勸婿》那出戲,還沒演到一半,癌細胞突然破裂,血流了一腿,藝人們看她實在可憐,勸她底下的戲就別唱了。白玉霜慘淡地對大家笑了笑,有氣無力地接過人們遞給她的一杯水。喘吁了一陣子之後,仍然讓人將她攙扶到戲台上。她說:「我死,也要死在戲台上!」不久,白玉霜病情就惡化了,重新住進了醫院。生命,跌落到無望的深谷里。她病體枯槁,形消骨立,在病床上忍受著痛心的折磨,忍受著痛心的毀滅。她曾幾次昏迷過去,一身無主地向那永恆的黑暗中沉落下去。最後,她終於在那灰茫茫的無垠中消逝了。
⑻ 筱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蓮」電影是哪年拍攝的劇中主要演員都是誰
評劇《秦香蓮》
根據1960年錄音配像
秦香蓮————————筱白玉霜(錄音)
————————王冠麗(配像)
陳世美————————席寶昆(錄音)
————————王全有(配像)
韓琪————————李梓森(錄音)
————————李金銘(配像)
包拯————————魏榮元(錄音)
————————李惟銓(配像)
張雲龍————————陳少舫(錄音)
————————馬新如(配像)
國太————————花月仙(錄音)
————————朱懷旭(配像)
皇姑————————楊素娟(錄音)
————————孔慶玉(配像)
王延齡————————李義廷(錄音)
————————李振平(配像)
劉廷————————李振平(錄音)
————————寧紀庚(配像)
大太監————————張桂祥(錄音)
————————張武生(配像)
王忠————————楊連生(錄音)
————————翟少春(配像)
冬哥————————郝銀榮(錄音)
————————毛宗名(配像)
春妹————————庄珏珍(錄音)
————————李爽(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