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過年回家電影導演

過年回家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10-17 18:48:27

① 過年回家的1999年張元執導電影

電影片名:《過年回家》
英文片名:Seventeen Years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90 min / Japan:89 min / Argentina:90 min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國家/地區:義大利 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Dolby SR
級別:Singapore:PG Argentina:13 Brazil:14 UK:PG
洗印格式:35 mm 導演:張元
編劇:寧岱余華朱文
製作人:馬可·穆勒
演員
李冰冰飾陳潔
李野萍
梁松
劉琳飾陶蘭
李芸 製作公司
Fondazione MonteCinemaVerità Locarno [瑞士]
Fabrica [義大利]
Keetman Limited [香港]
Rai Cinemafiction [義大利]
The 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 Cooperation [瑞士]
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 [義大利]
發行公司
Istituto Luce [義大利]
K2 Entertainment [日本]
上映日期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11月21日 .....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0年3月31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0年4月15日 .....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00年5月11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0年11月12日 ..... (Jakar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2000年12月30日 ..... (Tokyo)
馬來西亞
Malaysia
2001年7月26日
以色列
Israel
2001年9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1年10月4日 17年前:工廠技術員於正高和女工陶愛榮是各帶一個女兒的再婚夫婦,兩人常為家裡的一點小事拌嘴。
有一天,於正高的女兒於小琴偷拿了父親忘在窗檯上的5塊錢。第二天,父親翻箱倒櫃地找那5塊錢。母親懷疑是父親偷偷把錢給了小琴,父親懷疑母親偏袒她女兒陶蘭。兩人吵得很兇,提出要搜兩個女兒。於小琴很害怕,偷偷把錢放到陶蘭的枕頭底下,結果大家在陶蘭床上搜到了錢。母親感到很丟臉,大罵陶蘭。上學的路上,陶蘭為自己辯解,於小琴輕蔑地說:誰會相信你。陶蘭氣急了,從路上抄起一個菜農的扁擔,朝於小琴打過去。於小琴死了。凌晨,陶蘭蓬頭垢面地回到家裡。母親擔心陶蘭要被槍斃,讓女兒給父親跪下。父親捶打著自己:你不配跪。是我殺死了於小琴。我為什麼要娶你呀?母親哭了:我害死了於小琴,有害死了陶蘭。警察把陶蘭帶走了17年後 大年三十的清晨,監獄長向女犯們宣布了今年允許回家過年的犯人名單。按照我國監獄法規定,對於長刑期在監獄表現好的犯人,為讓他們適應社會,在刑滿釋放的前兩三年,允許回家過年。今年被允許回家過年的犯人有陶蘭。這是她服刑17年後第一次回家,再有一年她就要刑滿釋放了。
監獄的年輕的女警察陳潔今天也很高興,因為這是她當監獄警察3年來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年三十。城關車站,許多犯人家屬接到監獄的通知都在這里等著,可沒有人來接陶蘭。她覺得家裡人可能不歡迎她。正巧陳潔回家路過這里,她決定先送陶蘭回家,再回自己家。
在監獄里關了17年,陶蘭已經完全不適應現在的城市感覺。陶蘭的父母都明顯地老了許多。父親、母親和陶蘭3個人,互相看著又互相看著迴避著眼神,不知說什麼好。母親想對女兒做出親熱的表示,又礙著父親克制著自己。父親獨自進到裡屋,關上門。母親慌忙跟了進去,見父親躺在床上,和17年前於小琴去世的那個晚上一樣。母親拉陶蘭到父親身邊,陶蘭跪下了。父親勸陶蘭起來,說不要跪了,都在監獄「跪」了17年了。他讓陶蘭母女出去,說自己想安靜一會兒。最後,父親終於走出屋,他不想讓這個家庭沉浸在痛苦之中。一家三口抱在一起。 情感細膩
《過年回家》令導演張元獲得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中國內地導演首次獲得最高導演獎項。該片是導演張元多年之後再次拍攝主流電影,影片將目光投向家庭沖突和情感矛盾,用一種近乎冷酷的手法描寫了一個情感的彌合過程。該片風格質朴凝練,沉鬱大氣,既保持了張元一貫的「直接」,又充滿了豐富細膩的情感。
生活化
影片的開頭就很生活化,一對從菜市場(農貿市場?)歸來的男女,破二八的車子,藏藍色的套袖,很大眾很平民的裝束。
不和諧的家庭氣氛開始就在日常柴米油鹽的瑣屑中展現,先做飯還是先炒菜,誰淘米誰切肉,讓孩子學習還是做家務。劇中沒有明確指出這是個重新組合之後的家庭,但是通過男人跟女人對待兩個孩子兩種隱含的態度,孰近孰遠,觀眾一目瞭然。
張元是個不大會唯美的人,很現實很客觀地講述這這個關於過年回家的故事,他的眼睛就是鏡頭,他把關心和愛很隱蔽地放在里頭,讓我們去找尋。張元以其特有的敏銳眼光,捕捉到了中國社會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價值觀念、文化心理及其錯綜復雜的矛盾性。他的電影不會讓你大哭一場,或者大笑一場,他永遠也不會給你這種情緒宣洩的機會,也從來不給你提供虛假的滿足感。然而,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似乎都在不經意中撥動著你的心弦。透過那五元錢,折射出那些「小人物」身上真實得令人不忍目睹的人性。
為了五塊錢沖突,看似荒謬,但是在這樣的家庭其實很合理化。吵架的那場戲很精彩,看似夫妻之間的爭吵,實是為了維護各自女兒的爭吵;是對自我內心世界、對彼此的不滿和太久的忍讓而爭吵。淡化大女兒藍的表情而著重刻畫小女兒,則很有助與觀眾深入人物內心,一個內心安靜,一個直打小鼓。再看小女兒把錢快速掖在姐姐枕頭下的一傳動作,聯想之前偷偷拿起那五元錢的小心謹慎,不由贊嘆導演蓄勢的巧妙和對生活觀察的細致。之後男人似乎覺得捍衛了內心,又很知足甚至很大度的來哄女人和藍,看後莞爾,好象還真是這么回事兒。
姐姐沖出去追妹妹,追了好幾條胡同的樣子。妹妹走路很快,意味著內心還沒平靜,還事緊張的,撲通撲通的。但是鏡頭一直很穩,很簡潔,象是很冷靜地看著一切的發生。姐妹間的沖突總覺得張力不夠,還沒有突出,妹妹已經倒下了,頗為憋悶。
十七年之後,藍獲准出獄探親。女警與藍對視的那一瞬間,我個人認為處理太過曖昧,有些刻意。甚至讓人聯想到了《游園驚夢》中兩個女人的視線。女警帶著藍回藍家,一路走一路走,看得人累,也體會著藍那顆心一路顛簸。女警似乎扮演了一個救贖的形象,在藍迷惘、憂傷、徘徊的每一時刻。但是這樣的救贖很親切,在寒冷的冬天更顯溫暖。藍心裡的冰解凍,那三兩餃子進一步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老父親開門的時候,愣住---親手用鑰匙打開了鐵門---親手關門,實際上是之後他心理變化的一個伏筆,從不接受到接受到遺忘過去。老母親則和片頭那個女人形象判若兩人,內疚,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情。進門的時候燈光一直是不明朗的白,壓抑的。最後女警離開時,燈光已經是比較神清氣爽的了。趙季平的電影配樂總是很恰到好處,最後的那段音樂緩緩浮了出來,一絲一縷,溫情中摻著那麼點兒悲涼,想是在訴說這些年,這些人的生活、心情。
源於生活
《過年回家》是一部如此沉重的影片,張元努力地以盡可能平淡的態度來講述這個故事,卻使得觀看影片的觀眾在揪心的同時不敢再直面那種慘淡的生活,因而在票房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敗。但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這應是一部成功的電影,至少,它表現了一種源於生活、揭示人性的創作真路。
最後,有必要將結局告訴大家,因為只有到結尾時觀眾們才能鬆口氣:17年後,陶蘭和17年前小琴去世的那個晚上一樣,跪在了父親面前。這次,父親沒有再罵她,他勸陶蘭起來,說不要跪了,都在監獄里「跪」了17年了。
不唯美的電影,一樣精緻。因為張元的細心。
紀實風格
從張元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偏愛紀實風格的導演。他說:紀實是電影最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態。技術時代使人們漸漸淡忘了這一點。紀實意味著可以通過它直接看到生活中變化著的、正在消失或滋長的東西。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事得保持他的真實。他最近的一部紀錄片叫做《瘋狂英語》,紀錄的是周遊中國帶領百萬人高喊英語句子的李陽。整個片子沒有一句旁白,完全用鏡頭「說話」。引用張元的一句話:最好的電影其實有很多標准,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最有理想,最具藝術性、創造性和探索性。
法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卡特琳娜-德納夫向張元授予了由五個銅人組成的、象徵著五大洲人民團結和平的獎杯。來自各國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團、電影界和新聞界的1000多人出席了頒獎儀式,並觀看了這部電影。 故事片
《過年回家》是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電影製作人張元的近期作品。這部電影是張元在恢復了拍片資格之後的第一部故事片,不僅在威尼斯電影節捧回四座獎杯,在國內也破天荒地通過了官方審查。這位有過十年從影經驗的導演,終於得以直面國內觀眾了。
低沉蕭條
影片敘事平穩流暢,舊作中粗獷即興的手法、低沉蕭條的風格一掃而空。這個故事的進展不動聲色,導演手法明快清晰,情節簡潔而揪人。張元似乎十分冷靜,影片中看不出來任何的浪漫主義或浮躁的東西,有些部分設計得十分精美巧妙,但讓人感覺自然純朴,毫不誇張。結尾部分感人至深,壓抑多年的情感和悔恨一點一滴慢慢展露,這樣大團圓的場面特別容易變成及其煽情的通俗情節劇,然而張元卻控製得恰到好處,如同現實生活一樣准確。與之前《東宮西宮》、《北京雜種》等影片相比,《過年回家》沒有向以往那樣受到評論界,特別是獨立評論界的追捧,其原因之一是這部電影中不見了張元那種冷峻凌厲的銳氣,反而多了一種向「常態」回歸的傾向。因而這部作品通常也被認為是張元由地下走向主流,「浮出歷史地表」的一個轉折點。
盡管如此,我們仍不難在《過年回家》中發現第六代導演身上普遍存在的身份焦慮和認同困境。更為有趣的是,在一種胡亂的聯想之下,發現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和張元本人的經歷及其在現實中的處境有著驚人的相似,而劇中人物和情節的設置在多個方面構成了對「地下」「主流」「審查」等「張元」關鍵詞的隱喻性說明。
「引子」是「歸家」
影片中最主要的「引子」無疑是「歸家」。因為五塊錢引發的誤殺,女主角在長達17年的牢獄服刑和改造後,因為其良好的表現被特許於年三十回家一次與家人團聚。但是由於時間的關系,現在的陶蘭顯然有些不適應陽光下的城市感覺。於是,在另一名女獄警的陪同,或者說牽引下,一段並不輕松的歸家之旅開始了。在這里,張元並沒有將焦點集中悲劇本身,而更為關心那一段回家——更確切的說是尋家的路程。而這無疑是張元本人心路歷程的感性外化。
女子監獄
在悲劇發生之後,陶蘭因為其所犯的過錯來到了另一個社會意義上的家——女子監獄。這是一個具有意識形態意味的大家族,那裡依靠對自由的限制,以及類似於「人間自有真情在」的說教和規程背誦來改造那些曾經犯過罪錯的人。而那些人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因為觸犯了國家意志、做了權威規條中禁忌的事,對所謂的秩序造成危害的群體。而他們要重獲自由,或者僅僅是及其有限的自由,都要依靠出眾良好的表現才能實現。而陶蘭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在刑滿前三年擁有了一次回家的權力。
事實上,監獄是對於國家電影審查制度的一種絕妙隱喻,它通過強制性的權力禁錮那些對主流話語構成威脅或顛覆的勢力,以維持某種得到官方認可和支持的範本。如果說地下被禁電影就是一種觸犯了禁忌的文本,那麼它的必然結局便是在高牆鐵窗的圈囿中封禁,而解禁的條件不是禁條的改變或赦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和歸降官方意識形態。這樣,陶蘭的歸家之旅便在一個更深的角度成了導演張元本身的歸家之旅。而其英文名「Seventeen Years」十七年監禁的意義則與張元首部電影《媽媽》到《過年回家》能夠以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廠標在中國大陸公映間長達八年的時間跨度相對應。
回頭來看,陶蘭情感意義上的第一個家也具備相似的含義。影片開頭陶蘭於晚餐時晚歸,受到母親的責備。此時,父親於正高和女兒曉琴若無其事的相互加菜。母親於是停止了責難換女兒於飯桌坐下,向其碗內連加數筷炒蛋。這一場景告訴我們,這一重組的核心家庭實際上由兩個部分組成:父親一邊和陶蘭一邊。父親作為父權的形象化身是主流意識形態的真實反應,因而同時也是主流大眾文化的一個象徵。而陶蘭在慣定用餐時間的晚歸,顯然具有某種冒犯的意味。
與曉琴相比,陶蘭無心向學,只是想早點工作,因而她在電影中隱秘地承擔著一個顛覆者或者越軌者的角色,這是「地下電影」的代名詞。與此相對,曉琴顯然是一個傳統的歸順者。奇怪的是,曉琴的歸順卻是一種無奈之舉,她想用考上大學的方式逃離這個家,實際上是用一種主流認可的方式實現有限的自由。這兒,主流/地下/大眾三者的關系被巧妙的放置於家庭關系的展現中。此後,曉琴在為自己辯解是曾說,「錢是在你枕頭下找到的,人們只會相信是你拿的,而不會相信是我」。「地下」在「主流」眼中的受歧視地位以及它與「大眾」的信任缺失(或難溶性)因此而鮮明。因而,陶蘭的入獄實際上是父親/家庭(主流)和曉琴(大眾)共同造成的。
心態矛盾
影片中對於陶蘭在監獄中生活的隔絕、心靈的折磨、青春的流逝、個性的磨損等等一概沒有提及,這是張元對自己於體制內外流離、徘徊的不堪萃取。頗具意味的是,陶蘭本人對於「歸家」這一機會的心態是矛盾的,她一方面渴望重回家園,渴望得到父親的接納;一方面又因為曾經對於父親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傷害而恐懼,寧願「會監獄去」。很顯然,張元對於「地下」和「秩序」的抉擇也必然懷有同樣的心情。在這里,李冰作為獄警隊長,作為國家意志的執行者實際上成為了推動,甚至是完成向家庭回歸的重要力量。她勸說陶蘭千萬不要倔強,應該為父母和朋友考慮。
在陶蘭依舊堅持的情況下,她又以「國家」為措辭對陶蘭施壓,「你忘了這么多年我們是怎麼教育你的了」「這是國家給你的權力,你想辜負它嗎」。於是,陶蘭的歸家之旅始終在李冰的陪同和引導下進行,而我們也不斷的聽到那句「是,隊長」的條件反射式的話語。主流力量的強大和個人對抗的疲憊,這似乎正是地下導演最終向主流靠攏的原因。電影中的一個場景極富象徵意味:陶蘭在穿越車流穿梭的擁擠馬路時,表現出孩童般的驚慌、猶疑和躲避,茫茫然地處在一個無處可遁的境地。
回歸自己
張元利用《過年回家》這部以尋家和回歸為主題的影片來完成自己的回歸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愛你》被評論界廣泛地討論。有一些媒體感嘆「原來那個先鋒青年的形象已經變得漸漸模糊了。」我們似乎也能看到原來那個原來以自我為中心,書寫著青春記憶中焦慮、困惑和寬容的張元在大眾化的商業訴求中漸行漸遠。但是,商業也好,藝術也好,那終究只是一個電影人對於自己工作的選擇,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是祝福每一個富有才華的導演在創作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張元出道十年,可謂坎坷多磨,同時卻於海外名聲顯赫。但他最苦惱的是,這七、八年間,他的作品一直被拒於電影市場之外,使他長期陷於不能與國內觀眾適時進行文化對話的「孤獨」的困境。
時過境遷,張元在1998年春被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頒文恢復其導演資格。這樣,經過兩年的努力,張元浮出地面,先後完成了記錄片《瘋狂英語》(99年11月5日,獲得義大利米蘭國際記錄電影節比賽頭等獎),記實性故事片《過年回家》(同年9月,獲得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大獎以及義大利影評人最佳影片獎等三項獎)。作為第六代執大旗角色的張元,以主動擁抱時代現實的人文激情,邁出了堅實的步履,迎來了傳奇式的文化凱旋;同時,這還標志著中國第六代新銳在國際空間又開拓出一片新的驕人的藝術輝煌。
張元坦誠地說:「拍《過年回家》的創作沖動,是在看一部專題記錄片時,被其中的一個瞬間所激發的:幾個犯人獲得假釋,與親人相間時神態各異,卻都分明表現出藝術所難於捕捉到的那種靈魂的真摯顫抖,令人久久難以忘懷。」隨後,他便與妻子宋岱深入監獄采訪,先後訪問了二十多個殺人女犯人,其中就有如同影片中陶蘭般的失手殺了親人的。一次次訪談的積累,更喚起了他心中對這類犯人的某種悲憐情懷而不能自已。他說,十年來,自己一直在探索影象與真實的關系,僅有《東宮西宮》是個例外,採用了藝術雕琢並接近與唯美的筆觸;而這一回,突然獲得一種新的感悟,探觸到以前不曾得到的現實的原汁原味,亦即生活的質感和深度。同時,這更是有感而發。張元說:「近期以來的中國銀幕上,有太多的浪漫,也有太多的虛假和庸俗。現實,需要我們去面對、去回答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銀幕,需要找到與觀眾傾心交談的真實敘述形式。」 1999年的電影《過年回家》獲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電影舞台藝術家協會最佳影片獎
義大利影評人最佳影片獎和國際天主教協會電影視聽藝術組織最佳影片獎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西班牙吉貢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②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

中國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如下:

1. 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始於1905年,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第一部系列電影《火燒紅蓮寺》 。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電影人,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

2. 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

3. 第三代導演 :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導演: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 第五代導演: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第五代」 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6. 第六代導演:例如王小帥的《十七歲單車》,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遙》),張元的《過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這三位導演。

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另一個共同特色是:他們都各有話說,第六代導演所敘述的故事,是他們各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現出來,才能顯露出一個社會和文化的多元生機。

7. 第七代導演 :這里的「第七代導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後走上導演崗位,開拍第一部電影的「新生代導演」。他們多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的電影的基本命題、所關注的對象,以及表現手法、風格,都與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新的電影意識的誕生。

「第七代導演」,其實是個很不規范的概念。因為這一稱謂既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也沒有廣泛流傳;這里所歸納的導演群體,目前也尚未形成一個可以歸納為「代」的較為統一的性格、風格和流派。

注意:

其實到今天為止的七代導演名號的又由來是第五代導演所作的《黃土地》,陳凱歌1985年的《黃土地》在中國電影行業裡面砸了一個坑,業內把這個坑叫第五代導演,而後幾年,第五代導演源源不斷地往坑裡填料。

直到1988年的《紅高粱》出現,因為實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滿了,壞的是坑給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導演的輝煌藝術創作時期結束,開始步入體制化的商業片,雖然後有《藍風箏》、《霸王別姬》、《活著》三部影片為第五代導演出彩了一手,但個人化、藝術化的第五代導演時代已經於1988年結束了。

但是正是因為第五代導演的出彩,在首拿國際三大獎中的金熊獎(1988·《紅高粱》)之後,業內開始捋了捋中國導演的輩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區分的,這全是靠時代的劃取和整體的創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導演開始80年代,第五代也開始慢慢走向商業化,脫個人性而類型化,當代商業片最為成功的當屬好萊塢(Hollywood,又稱荷里活,位處美國洛杉磯)。

③ 不在中國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1、《天註定》

《天註定》是由賈樟柯編導,姜武、王寶強、趙濤、羅藍山等演繹的四折當代情義故事,構成了一整幅萬里江山圖。該片講述了幾個不同的普通人走向犯罪或自殺 的經歷,每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一個不同的地區,從裡面看到了中國社會里的各種身影。

周克華跨省作案、村民對抗幹部貪腐開槍殺人、東莞色情服務、流水線工廠員工跳樓、小三被原配打和貪官逼迫良家婦女致反抗殺人。影片秉承賈樟柯電影的一貫風格,關注草根階層聚焦普羅大眾,表現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夢想、內心掙扎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④ 當年大導演張黎愛上劉琳,不結婚只談戀愛,可打臉來得太快,你怎麼看

在2004年上映了一部震驚全國的電影《天下無賊》,這部電影憑借著獨特的情節,在當年攬獲了很多獎項,當時由馮小剛扮演的彪叔的角色,最開始不是這個名字,而是黎叔,特意把名字改了,是因為圈內有一位黎叔,如果讓黎叔生氣,後果非常嚴重,他就是當年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張黎。

風流才子導演張黎

張黎成功考取了北影,在這里他與陳凱歌張藝謀成為了同校同學,後來幾人都成為了著名的導演,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完美,在拍攝電影時,他精益求精,為求得一個完美的鏡頭,會拍攝多次。

人們也不知道,她即使結婚了依然在工作上努力耕耘,在《父母愛情》里表現了自己精湛的演技,在《知否》里完美詮釋了單純人性的大娘子形象,在網劇《隱秘的角落》中更是憑借無聲吃青皮酸橘子的無聲表演讓觀眾直呼汗毛聳立。

轉過頭來再回顧張黎的感情,哪一段不是老少戀,但最終也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如今的娛樂圈太過浮躁,很多感情也只是權衡利弊,流於表面,利用完了誰還需要誰!

⑤ 陳思誠表示過年回家肯定帶王寶強,原因是什麼

王寶強和劉昊然誰人氣高?陳思誠給出答案:我過年回家肯定帶寶強

觀看過《士兵突擊》這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影片的主人翁許三多是一位很普通的農村少年,他的渺小和卑微很讓招兵的戰士瞧不起。後來,因為他的可憐打動了招兵的戰士,把他帶到了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他憑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朴實信念,從一個一名不值的小兵成長為頂尖部隊「老A」中的一員,被大家親切地稱作「兵王」。

許三多不是超人,甚至在很多地方還不及普通的士兵,他矮小,他沒多少文化,也沒多少見識。剛進部隊時,他低能的軍事素質和表現讓大家鄙視和嘲弄。面對鄙視和嘲弄,他硬是憑著不放棄的信念,別人休息時,他練;別人娛樂時,他也練。夜深人靜時,他練;烈日當空時,他仍然在練。就這樣,他一步步成長為驍勇善戰的「兵王」,憑著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創造了部隊的神話。

看著他朴實的面孔,看著他憨憨的笑容——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有勝利」。《士兵突擊》這部影片,它教我明白了「堅持」的真正內涵,它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不拋棄、不放棄。那就是不拋棄家人,不拋棄朋友,不放棄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一次次考驗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喜歡寶強和他的演技

⑥ 劉紅雨的主要作品

《情惑》 飾演 男一號 羅東 導演:李岩錫 合作演員:白靜,王東方
《中關村風雲》 飾演 男一號 廖明濤 導演:葉青醇合作演員:范冰冰
《雲中漫步》 飾演 男一號 梅冬健 導演:吳祖雲 合作演員:小娟子
《心戒》飾演 男一號 石磊 導演:司曉冬 合作演員 於娜
《緣分的星空》 飾演 男一號 導演:紹波 合作演員 商蓉
《愛無悔》 飾演 男二號 羅仁傑 導演:賴水清 (港)合作演員:高圓圓,劉德凱,杜淳
《牽手》 飾演 男二號 何濤 導演:楊楊 合作演員:蔣雯麗、吳若甫
《天師鍾馗》飾演 男二號 柳含煙 導演:潘文傑 羅燦然(港台 )合作演員:歐陽震華 曾寶儀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Ⅱ》飾演 蘇凱 導演:龐好 合作演員:馬
伊琍,杜淳
《王陽明》飾演 男二號 寧王 導演:陳曉雷 合作演員:周海媚,陸建民
《幸福你就拍拍手》飾演男二號 馬強 導演:羅卉 合作演員:張延,童蕾
《謊言》 飾演 男二號 柯嘉沁 導演:王金聲 合作演員:胡靜,劉錫明,陳紫函
《天地情緣》飾演男二號 飾演 田兵 導演:王維仁(港) 合作演員:溫兆倫,吳越
《人子》 飾演 孫文達 導演:陶玲玲 合作演員:保劍鋒
《軟弱》 飾演 男二號 王海 導演:周有朝 合作演員:王茜華 任程偉
《蝶變》 飾演 男二號 喬曉光 導演:劉家成合作演員:黃海冰
《午夜陽光》 飾演 Raymond 導演:張曉光合作演員:鍾漢良,郭曉冬,柯藍
《風雲密支那》 飾演 男二號 梅凡 導演:朝振強(港) 合作演員:富大龍
《滄桑花樓街》 飾演 男二號 傅曉波 導演:葉成康(港) 合作演員:俞小凡,關禮傑
《相約青春》 飾演 男二號 郁傑 導演:梁德華(港) 合作演員:蘇有朋,袁立
《玲瓏女》 飾演 男二號 袁小照 導演:張軍釗 合作演員:袁立,商蓉,張超
《不棄今生》:/馬躍/閻青妤/王同輝/劉紅雨
《最後的棚戶人家》:/姜易宏/譚姍姍/奚美娟/王志飛/李敏/劉紅雨
《越軌》:/張延/童蕾/房斌/劉紅雨/李文玲/李明臣 《愛情中轉站》 導演 M.G 投資製作公司:BIGFOOT 男二號 合作演員胡兵瞿穎
*《鐵血丹心》 導演何文涼 投資製作公司:南京電影製片廠主演
《過年回家》 導演:楊亞洲
《女神捕之現形》導演:司曉冬
《夕照》
《一仆二主》
《龍須溝》

⑦ 《回家過年》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回家過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Fx5jSLh-9hVOg1O-ebXDg

?pwd=txzo 提取碼:txzo
《回家過年 第一季》
導演: 張旭、羅翀、羅珊珊、趙擎、謝芳、張志強、宋海燕、張學嬌、劉寧寧、鍾勇、王海旭、吳向列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7-02-11(中國大陸)
集數: 10
片長: 25分鍾
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時代》欄目2017年02月11日首播十集紀錄片《回家過年 》
本片在過年這一特定的時間節點上,選取回家、到家等多種生活截面,用平視的視角記錄普通中國人的團圓、親情、夢想、希望。
第一集《回家的路有多長》
蒙俊源是廣西梧州藤縣嶺景村人,家裡四代同堂。由於是村裡的特困戶,蒙俊源的父親早年便外出打工,兒女長大之後也都紛紛延續父親的路,離鄉尋求更多的出路,而年邁的父親則重新回歸家庭,成為家庭內部的主力。臨近春節,蒙俊源和老鄉們一起騎摩托返鄉回家過年。
第二集《全年包郵》
新年將至,「手機屏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年貨市場。200萬快遞員留守到最後,全年包郵的背後是全年無休。網路時代年貨市場的變化,使得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忙碌著。
第三集《沙縣一家人》
一直和爸爸媽媽生活在北京的胡雨釤要回老家了。面對和朋友們的分別、和老師同學的分別、和這座喜愛的城市分別,少女雨釤難免有很多不舍與牽掛;而為了給家庭足夠的經濟支持,爸爸還要堅持在北京繼續開店。這樣的決定意味著一家人至少四年的兩地分居,今年春節的回家之路對這一家人來說,顯得格外漫長,因為即將到來的一桌團圓飯既是全家的團圓,也是全家離別的開始。
第四集《和奶奶過年》
宋熙東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滿語歌手,父母相繼去世,北漂的他已有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何世環奶奶,被譽為「滿語的活化石」,她已九十歲高齡,身患肺癌。十多年前,宋熙東和何奶奶因滿語而相識,他們彼此從陌生到熟悉,說著只有兩人能聽懂的滿語。何奶奶把東子當成親孫子看,多次邀請東子回她家過年。她雖然樂觀開朗,但畢竟年事已高,東子今年准備和何奶奶一起過個年。
第五集《故鄉年依舊》
浙江湖州,生活在竹林之間一處院落的陳科元正在為兒子的婚事發愁。今年37歲的兒子陳偉在上海事業有成,但始終沒有落實婚事,在家鄉,這樣的人家會遭到村民的議論,老人覺得臉上無光。遠在上海的陳偉為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忽略了婚姻大事,但也談著一個女朋友。老父親急著讓兒子把這門親事定下來,專門在年前准備了當地的特產,到上海給兒子送去提親,讓他帶著女朋友回家過年。
第六集《二胎來了》
朱煜和馬傳令結婚三年多了,作為一對「二代北京人」,朱煜的老家在安徽,丈夫馬傳令老家在山東。結婚後,夫妻倆大多時間和朱煜的父母住在一起,馬傳令的媽媽隔一段時間從山東趕到北京幫忙照顧孩子。以往的春節,他們不是在山東過就是在安徽過。而今年,他們要和雙方父母在北京過春節,因為他們的二寶即將出生。
第七集《守護小白楊》
三十多年前的除夕,伴隨著春晚的歌聲,新疆塔斯提哨所旁的白楊樹家喻戶曉。光陰流轉,哨塔上的身影已換作新一代的年輕人。這些稚嫩的面孔,肩負著邊疆的穩定,為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安寧,他們與家人的相聚時光是那麼寶貴。士官王克懷是駐守在這里時間最久的兵,春節即將來臨,王克懷的妻子終於可以和丈夫團聚了。
第八集《搬遷後的新年》
貴州省水城縣海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始有了過年的氣息,首批安置在這里的100多戶扶貧搬遷戶已經在這里生活了4個多月,對於從大山裡遷出的人們來說,發生改變的不僅是全新的居住環境,更是從未體驗過的新生活。
第九集《爹娘在哪兒,哪兒就是家》
年關將至,一場大雪給長春這個典型的中國北方城市增添了更加濃烈的年的味道,一年中在外漂泊的人們紛紛踏雪歸鄉,旅途雖然疲憊,卻始終有一種心思在催促他們心甘情願地返回起點,回家過年。此時,也有一些當地人選擇背起行囊離開故土,不過他們給出的理由同樣是回家過年。
第十集《遠在中國的家》
伊恩的故鄉在南非的德班市,距離南非首都開普敦九百公里。十年前南非的導游伊恩來到廣西陽朔的舊縣村,被這里的寧靜所深深吸引。兩年後他辭了工作,來到中國並在這里安了家。春節越來越近,伊恩也學會了當地人過年的習俗:做臘肉,並將遠在南非的父母接到中國來過春節。

⑧ 她是徐靜蕾同班同學,被大15歲知名導演拋棄,今嫁神秘富商很幸福

文 |  墨墨  編輯 | 小麥

近日,聲臨其境第三季圓滿落下帷幕。

劉琳力壓賈寶亮、張含韻奪得了2020年度聲音之王。

許多人看了劉琳的配音之後,不由得贊嘆:天啊,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寶藏女人啊!

郭麒麟甚至當場表白:「我特別喜歡這個可愛的女人。」​

賈寶亮因為李小璐出軌事件,一直被動地自帶流量和關注度,而張含韻作為許多90後心目中的小女神,也備受許多年輕人的支持。

唯獨劉琳,這個中生代的46歲女演員,為何能夠成為一匹黑馬奪得桂冠,讓評委和網友紛紛稱之為「實至名歸」?

01

1974年劉琳出生於北京,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父母在航天院工作,有著較為良好的家庭環境。

劉琳從小熱愛表演,在初中的時候就接受了戲劇和表演的培訓。

19歲高中畢業後,她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與徐靜蕾成為了同學。當時,她們兩個與謝潤、劉玫並成為北電93級的 「四朵金花」 。

都說北京電影學院是「看臉」的學校,當年的劉琳也是一名明眸皓齒笑顏如花的少女。

在校期間,還是大學生的她就主演了幾十集電視劇,和數部電影故事片。

1994年還是大二的劉琳,更與張國榮、吳倩蓮、黃磊共同主演了劇情電影《夜半歌聲》 。

在那個年代,能夠與張國榮這樣熾手可熱的香港一線明星合作,可見20歲的劉琳無論從顏值、演技方面都不容小覷。

雖然如此,在那個已經產生了偶像的年代,劉琳卻感到有點自卑。

相比徐靜蕾這樣才情美貌兼具的女孩,大大咧咧有著幾分豪氣,笑起來有點憨憨的劉琳,似乎又太接地氣。

她曾在非常靜距離里,自爆在大學畢業一年之後就想轉行,因為每次接到電話去試鏡都被pss掉。

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繼續走演藝這條道路。

但想到大學時班主任曾給過自己的評語,劉琳是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人,她又繼續堅持了下去。

02

1999年,劉琳搭檔老戲骨巍子,主演家庭倫理劇《沒有家園的靈魂》,這是她畢業後首部擔當女主的電視劇。

她在劇中飾演在金錢和愛情面前迷失方向的嚴文清一角。

戲里的劉琳優雅感性,含情脈脈,眉眼皆是戲。

決定了會繼續走表演之路的她,從那之後,開始挑戰各種角色。

因為五官較為硬朗,人家姑娘八顆牙齒曬太陽,她卻常常是十顆。所以,長達十來年,她接到的多是有正義感、悲情的、十分接地氣的角色。

可以說,這些角色幾乎和女神絕緣。

2000年,26歲的劉琳迎來了自己事業的一個高峰。

因為在張元執導的電影《過年回家》中的出色表現,她獲得了第1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

好不容易,事業正處於上升期,偏偏在這個時候,劉琳卻在感情的泥潭裡摔了一個大跟頭。

03

單純善良的劉琳,和一個比大自己15歲的知名導演戀愛了。

傻乎乎的她在事業高峰期,放下了一切,去陪伴這個男人。

她就像一個少女一樣,夢想著自己能夠和愛人結婚成家,可是這個男人偏偏自稱是「不婚主義者」。

三年之後,劉琳被這個渣男殘忍拋棄了。

諷刺的是,那個堅稱不婚主義的導演,卻在分手之後和另一個年輕的女孩閃婚了。

這件事情對劉琳的打擊很大,她甚至空窗了五六年沒有再談過戀愛。

雖然受的傷害如此之大,但是在節目里的她卻依然笑著將這件事情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

或許是考慮到這個導演的名氣,也或許曾經愛過,劉琳至始至終都沒有向外界透露過這個渣男的真實個人信息。

也是因為這樣善良的她,在魚龍混雜的演繹圈,收獲了別人羨慕不來的珍貴情誼。

2004年,劉琳和梅婷在拍攝《香樟樹》這部劇時認識。兩人有著共同的話語,相同的三觀,之後便發展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在劇中劉琳因為太過沉迷於角色,有一段吵架的戲拍完之後,她甚至在下戲後仍然為「自己」懊悔不已。

梅婷大聲呵斥道:「劉琳!你到底知不知道這是在演戲?拜託你跳出來好不好!」

然後這兩人還真吵起了架,劉琳才意識到自己的愚蠢。但吵歸吵,梅婷非常能夠理解劉琳對於演戲的喜愛與痴迷。

她們的友誼就這樣互相牽絆、互相鼓勵走了二十多年。

04

情感上的失意,卻讓劉琳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表演里。

從演20多年,她飾演的角色各色各樣,有粗魯的農村婦女、干練的女特工、苦命的家庭主婦、才華橫溢的才女、更有風姿颯爽的御姐。

在2007年主演的諜戰劇《五號特工組》中,劉琳憑借飾演的歐陽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劇里的她,有著優雅的儀表和干練的素質。

她冷靜,機智,果敢,既能周旋於上流社會的舞台,又能出色領導執行一系列的秘密任務,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火鳳凰。

如果,《苦樟樹》和《五號特工組》劉琳飾演的是令人心疼、喜愛的女性角色,那麼在2012年主演的情感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德華,則讓人咬牙切齒哭笑不得。

劇里的劉琳,打扮土鱉,一開口滿嘴土氣,舉止言行又粗魯無比,但其實是一名內心善良,刀子嘴豆腐心的農村婦女。

江德華這個角色的加入,為《父母愛情》增加了極強的生活戲劇感, 而劉琳更是憑借著自己淋漓盡致的表演,把江德華這個角色演活了。

回歸演戲之後,雖然事業慢慢有了起色,但是畢竟曾經因為情感問題停滯過,所以劉琳這么多年一直不溫不火。

05

眼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邁入了大齡剩女序列,劉琳的父母可是著急得不行。

所以給她一次性安排了許多相親的對象。劉琳曾自嘲地說,每次拍完戲還得趕回來完成父母的相親任務。

或許上天也憐愛這個傻氣可愛的女人,她還真在相親局上認識了現任老公,他是一名圈外人,是上海的知名富豪,據說身價不菲。

婚後她的老公非常疼愛她,也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她老公也鼓勵劉琳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因為她老公的支持,我們也才有幸地看到了劉琳之後的那些精彩的角色。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劉琳對於演戲的熱愛,滲透到了骨子裡。生活里發生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成為了她感受不同角色的契機。

後來,劉琳生子時難產,生死一線的時候還沒忘了拉著梅婷說:「終於找到了極致痛苦瀕臨死亡的感覺,以後演戲用的上。」

都說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門關里走一遭,這個在鬼門關上徘徊的女人,竟然在這個時候還在想演戲的事情,可見她對於演戲這件事情實在痴迷得可怕。

很多看了《聲臨其境》的人都說,劉琳是一個劇里劇外最「表裡不一」的人。

比如說在近兩年熱播的《琅琊榜風起長林》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劉琳在這兩部劇里分別飾演為了給夫君報仇不擇手段的萊陽夫人和性格直爽,身為正位卻不懂得心機與城府的大娘子。

一個陰狠毒辣,一個搞笑擔當,似乎總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

但是現實生活里的劉琳,雖然已經46歲了,依然羞答答的像一個18歲的少女。

在有一次頒獎禮上,劉琳上台領獎,站在台上的她,含羞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臉,臉上泛起一抹紅暈,許久才蹦出一句簡短的感謝詞。

就連在《聲臨其境》的決賽當晚,懵逼的劉琳竟然還把自己要配音的作品名字念錯了三次。

她非常不好意思的笑了,台下的觀眾和評委頓時發出了一陣笑聲,都在大呼,劉琳老師怎麼可以這么可愛!

06

如今的劉琳,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憑著「年度聲音之王」,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人物,想必之後她的演藝之路會開啟新的征程。

20多年的演藝生涯,飾演過豐富多面性格迥異的角色,劉琳和許多中生代的女演員一樣曾經陷入年齡、時代變遷的尷尬處境里。但是劉琳,多年初心不改,愛戲如命,且如痴如醉,堅持到底,她終於迎來了事業上的另一個春天。

這也告訴我們,做好一件事不難,最難的是保持一顆初心,堅持地做好它。

願你們以夢為馬,不忘初心,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越來越好的自己。

⑨ 拋棄劉琳,戀上小宋佳,五婚娶劉蓓,導演張黎究竟有何魅力

五段不同的愛情,五次不同的婚姻,如此豐厚的閱歷面前藏著哪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呢?絕對於影視演員的影視作品,演員面前的情感閱歷往往更具有吸引力。由於深藏在人物面前的故事往往比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更為荒謬。有這樣一位知名導演,與陳凱歌、張藝謀和胡玫幾位導演同年考入北影,並且是馮小剛導演的御用攝影師。

這就是兼攝影師和導演於一身,感情經歷豐富的導演張黎。

在小宋佳事先的年歲看來,就是要不管世俗目光,愛了就是愛了。戀愛中的人都是自覺的,就像自取滅亡,明知會遭到損傷仍會貪生怕死。花火是絢爛的,當時卻是寂靜。拍完戲後的張黎和宋佳分手了。

無疾而終的戀情與婚姻,最終沒有歸宿的男人

繼小宋佳之後,出如今張黎身邊的還有許多女人,導演張黎也一度被稱為"女神收割機"。同為演員的楊雪和張恆也曾被導演張黎的糖衣炮彈擊中,傳出愛情。體恤入微的照顧與關懷,溫順浪漫會說情話,才氣橫溢又成熟穩重,試問哪個女人會不心動呢。如今曾經60多歲的風流導演張黎,到如今仍是獨身,閱歷過五次婚姻之後,大約會慎重地去面對感情了吧。不知在張黎心中,已經相遇的哪位紅顏知己會更讓本人思念呢。

⑩ 電影帶回家倆字的,早期電影

過年回家 (1999)

導演: 張元

編劇: 寧岱 / 余華 / 朱文
主演: 李冰冰 / 李野萍 / 梁松 / 劉琳 / 李芸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 / 義大利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0-05-11
片長: 90分鍾(義大利) / 89分鍾(日本)

閱讀全文

與過年回家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茂名電影院哪個好 瀏覽:998
破綻電影完整 瀏覽:800
一部關於房間的驚悚電影 瀏覽:566
65年台灣經典電影 瀏覽:1000
海王出生電影音樂 瀏覽:865
電影圖片羨慕別人的感情 瀏覽:7
電影座點陣圖片 瀏覽:483
菜頭電影完整版 瀏覽:479
撫順橫店電影城圖片 瀏覽:383
看三地電影網站 瀏覽:586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老電影好看 瀏覽:401
劇場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492
2021六一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729
有一部電影叫什麼覺醒 瀏覽:232
電影賭神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歌曲 瀏覽:201
電影零零零完整版 瀏覽:646
芳華電影文字圖片 瀏覽:611
楊冪北京大學電影節圖片 瀏覽:136
2015年版大電影 瀏覽:45
電影不是友情我們才是愛完整版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