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我在中國做電影導演

我在中國做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10-14 21:15:06

❶ 想要成為一名影視導演,需要怎麼做呢

影視行業中包含的工種非常多,最接近導演的職位只有:後期製作,執行製片,攝影師。想入門的話建議你從後期製作入手,這是門檻最低的一個職位,另外兩個需要需要人脈關系,不太適合初來乍到的人。推薦去廈門的眾海世紀看看,裡面有一些影視資源,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❷ 我是留在中國做導演呢。。還是去美國讀研做導演呢。。( •ิ_• ิ)

先去美國學點高技術回來!然後回國開發創新,帶動中國發展起來。

❸ 《我在中國做電影》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我在中國做電影》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qFeyXipY-UKDzDzS_pJVcA

?pwd=hdzu 提取碼:hdzu
《我在中國做電影》
導演: 米若羲
主演: 葉錦添、曹郁、趙楠、張傑、丁燕來、魏明、周逸夫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0-02-28(中國大陸)
集數: 5
片長: 17分鍾
又名: Tales of Chinese Filmmakers
這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首次將鏡頭聚焦於一群中國電影的幕後英雄,來自美術、聲音、特效、攝影、配音5大電影幕後工種,他們是代表著當今中國電影產業水準的最優秀的7位電影人。
怎麼用聲音去表演?怎麼用光影去造型?為了做《影》買下全世界的雨聲是怎麼回事?節目中,他們暢談各自的電影創作與職業故事,用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故事,真實呈現了 「一部電影的誕生」;
中國特效是不是五毛?中國能不能做得了「滅霸」?東方電影美學能不能征服世界?他們直指行業的困頓與問題,也回答大眾對中國電影的「偏見」,用專業為觀眾答疑解惑,為當下中國電影產業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在中國做電影》既是「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也是給萬千影迷、愛電影的人、致力於從事電影工作的新人們的「一堂電影課」!

❹ 在國內,舞台(話劇)導演的前景怎麼樣

在國內,舞台(話劇)導演的前景怎麼樣?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對藝術的感受不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去劇院欣賞藝術的人從寥寥無幾到人滿為患,這也說明了話劇舞台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話劇漸漸成為文化發展與傳播的窗口,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1、舞台導演需求量大。

話劇要求舞台導演的能力十分全能的。在現場,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戲劇的舞台美和人物美,觀眾是否能看懂話劇取決於話劇導演的編排。然而,話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然處於發展整個話劇,還有把握劇里的細節之處,是一個很累的職業。所以從事舞台導演的人很少,出了名的人就更少了。在國內想要成為舞台導演還是很有可能的。

❺ 請問我現在在中國的導演和演員QQ群里發布武術照片或者視頻的話,會有製片人或者導演發現我嗎

這么做會被發現的可能性很小,首先導演和演員真正用的社交軟體未必是qq,即使使用他們也不會公開自己常用的qq。
一個導演的微信、qq、微博……一般都有幾十萬上下的粉絲,他們根本沒有精力去看某個人的照片,而且每天給他們發送類似信息的郵件也不在少數,其中大部分他們也沒有時間去認真查閱。
導演要想找演員是很簡單的,每年中國各個專業表演學校有大量的表演專業畢業生。即使找會武術的也很簡單,各個武術隊有的是人讓他們挑(而且練得都是國標,表演起來一個比一個好看),就算群眾演員在橫店也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需要親自到大街上找合適的……如果不是表演專業畢業的科班出身,很難有機會被導演選中,更不用說出演角色了。
中國人太多了,想要出名的人也太多了,其中一部分一直在努力和嘗試最終得到了成功,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則成為了炮灰……
我看好你的夢想,也認同你的努力,但是在成功之前建議你要做好失敗的准備。

❻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徐克經典語錄摘抄

徐克(Tsui Hark),本名徐文光,1950年2月15日出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海豐縣,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1966年移居香港,後到美國攻讀電影。1977年回港後,先在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後轉投佳藝電視。1979年執導處女作《蝶變》,1981年執導電影《鬼馬智多星》,憑該片獲得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1年推出作品《黃飛鴻》,榮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2年徐克導編電影《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取得3039萬的票房,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計9項提名。1997年徐克監制首部動畫作品《小倩》,2001年導演電影《蜀山傳》。2005年徐克推出電影《七劍》,獲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xx年徐克執導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影片在中國大陸收獲3億元的票房,並獲得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獎。20xx年徐克編導電影《龍門飛甲》,為首部3D武俠片。

徐克經典語錄:

有時候我們拍一部很經典的電影,很多年之後它突然完全失去當時的魅力,原因是什麼?因為在一部好電影的後面,總跟著很多電影模仿它,模仿與重復導致它失去最初讓我們震動的力度。

對於創作來講其實每個時刻都在創新,不是到什麼階段才創新。我覺得作為導演來講就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不斷向前邁進,每一分鍾每一秒鍾我們都在創新,所以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個演員都需要一些機會把他們的表演事業拓寬,導演給演員提供這樣一個改變和發展的機會,而演員又能信任導演,我覺得是一個很難得的緣分。

兄弟是一個很簡稱的東西,如果有人在你生活裡面無條件你,無論你成功失敗,無論你選擇對不對,他都一直很你的話,我覺得這一點上他是一個兄弟。

我覺得電影等於是跟女人一樣,是感受人生的一種藝術,你可以有自己對人生的感受,觀眾看才有感覺。

回頭一看,很多事情其實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讓別人有沒有開心,別人有沒有讓你開心過,可能一輩子就是這樣子過。

兩個人在一起,就好像投影機跟那個銀幕一樣,你需要一個銀幕來看看自己的畫面。我很難說是怎麼回事,因為有時候你需要另一個人去看看自己的樣子,可能這個人就是你的愛人。

我一直沒有長大過,我還是一個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感覺。

我們看小說也好,看歷史書也好,常常會看到不同的人會對同一歷史事件持不同的觀點。這種觀點在事件與事件的比較下,就出現了某種空間。對於現代人來說,絕對是可以通過歷史事件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的。

每一項新技術產生之初都伴隨著爭議,隨著它的日漸成熟,大家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對於一個導演或者電影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喜歡某個故事,喜歡某種題材,想用自己的方法把它拍得最好看,跟觀眾分享我們對於這個故事的情緒和感受。讓觀眾記住一個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武俠是中國文化傳統,你們都去關注現實,我只好延續傳統。

我喜歡的就是將電影習作視為自己經歷自己的思維旅程。經歷過不同的階段,自己要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

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夠反映兩樣東西:一是周遭環境;二是我。這不是什麼偉大的想法。

在好萊塢拍戲時的工序很簡單:接劇本、拍攝、後期製作。制度太過健全令到一個導演似乎只是參與了一部電影的部分誕生過程。

只要拍得好,演員不用說英語也可成為國際片。

每個人對武俠的定義未必一樣,我所講的武俠,也是一種個人在現實社會裡面追求這種突破的精神狀態的東西。

我覺得武俠電影就是讓人感覺到是一個很多故事裡面有一些很精彩的片段,讓人家回想,不斷地記住,讓看的人很享受電影本身的、有些劇情上的一些所謂高潮啊,一些人物性格本身衍生出來的一種很磅礴很偉大的豪氣,然後感染到每個觀眾身上,回去不斷在回憶過程裡面很感動,對人物情緒上很感動的東西,我覺得就追求這種感覺。

劍除了它本身是一種武器外,它還代表一種身份一種修養。那我們塑造一把劍的時候,就等於說塑造它的可能性,比如從開始到最後,到它的過程有多少過程能讓劍客去成長,從劍身上領悟到人生、生命的一種東西。

香港著名電影導演吳宇森經典語錄摘抄




吳宇森(John Woo 1946年9月22日)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影壇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原籍廣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州。1971年在邵氏影業公司跟隨當時最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張徹拍片。1986年執導《英雄本色》引起巨大轟動,成為當年度最賣座的電影,榮獲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獎,由此開創了吳氏暴力美學的先河。1993年縱身好萊塢,憑借《斷箭》《變臉》《碟中諜2》等商業大片使他在國際影壇名聲大噪,確立了其A級導演的地位。是繼李小龍、成龍之後,進入好萊塢的第三位華人明星。20xx年獲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經典語錄:

人生的經驗里都會經過一個失敗的教訓,也會經過成功的快樂。

電影就是我一生的事業,也是我的理想。雖然是我今天做得成功,我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別人成功,或者是看到別人成功。

我覺得還是不能把藝術和商業分的太開,不能太執著於商業或者藝術。電影也可以是商業和藝術並存的。應該是更有包容性的。

電影不光要注重國內市場,其實也應該注重海外市場。因為如果能打開海外市場的話呢,那麼我們的電影事業也會有維持的動力和創造力,也就能更長久。

終身成就獎對我來講是一個鼓勵的作用,拿了這個獎並不代表我要退休,拿一個獎反而是讓我更努力,要拍更多的電影。

我們不能因為某一個導演有一部戲成績不理想,我們就表示失望,我自己也拍過令人失望的電影啊,所以如果真的有心去鼓勵一些年青人,就盡量去做,不管他做出來的成績是好與壞,他只要有這個心,一部不行,三部不行,第十部總可以吧?終有成功的一天。

一個電影就是等於一幅畫,一個畫家畫完一個畫之後,就不再屬於這個作者了,應該以後就是屬於觀眾的,屬於觀賞的人,他們能夠感受到什麼就感受到什麼這樣。

我每十年都有一個轉變:我剛做導演的頭十年,我是拍喜劇的年代;第二個十年是拍《英雄本色》的年代,都是一些英雄片;第三個十年是在好萊塢拍了一些電影,又是一個不同的經驗;第四個十年是在中國,在大陸是一個新的開始。

暴力美學是一些評論家想出來給我的稱號,我覺得當然是在我拍動作的時候,有一些場面不是為了刻意的美化暴力,而是我拍的時候我感覺是我拍的是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是一個很深沉的,可能是一個很唯美的,可能是一個很瀟灑的,所以我就會用一個唯美的方式來去表現。

好萊塢的核心是以商業片為主流,以觀眾的喜愛為標准,但同時擁有高質量的技術。在高質量的視覺元素之外又加上人的主題。

拍戲拿不到錢,也無所謂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很多人以為我有很多錢,其實我賺的錢不多,也不是很強求,生活過得去就是了。

我覺得現在拍電影,要拍一個有意義的電影,我說不管賺多少錢也好,就是說只要這個電影出來,我覺得能夠找尋到某一種意義,我才拍。

我覺得現在經紀人不大對,對演員保護過度,戲還演的一般呢,就把他們包裝成大明星,讓很多年輕的好演員失去了發揮的機會。

中國人的正義感、俠義精神的確和西方不同。我們可以為國家、為一份理想,為朋友、為家庭,不惜犧牲自己,死而無憾。但是他們不是,他們認為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求生不會求死的,你必須先求自己生存,才可以幫助別人,如果你是為了幫別人而犧牲自己,那你以後就不能幫更多的人。

在人性的方面,中國和美國有很多的共同點:有同樣的喜怒哀樂,有同樣的真善美的追求,也同樣有理想的人生,還有正義感。

社會越來越發達,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現在很多人都有這種俠義精神,不一定是動刀、動槍、動武的方面。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熱心腸的人,在汶川大地震、甘肅泥石流等大災難面前就能看到,太多的例子。所以這個社會是存在這種精神的,只是我們能不能放得開,能不能那麼容易相信別人。

我希望能夠除了自己拍電影之外,也監制多一些電影,幫助一些年輕導演,給他們機會。就像當年,有人我拍戲一樣。中國的電影要發展得好,還是要多元化一些,不要大家都去拍古裝片,應該讓年輕人多一點不一樣的嘗試。

以前電影里的悲劇英雄是我個人的反映,或者某一些人物是我所嚮往的。年紀慢慢大了以後,覺得很多事情不能太注重個人的感受,社會是整體的,我更照顧到別人的感受。我不能再停留在個人英雄浪漫主義的情懷上了,應該顧到大多數人的生活、感想,大家共同的愛。

我覺得做朋友不要計較那麼多,不能因為一時之氣,什麼都斷了。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安定,如果大家太計較小過節的話,會讓人的生活都不好。

做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兩點:第一點是要會欣賞,要會欣賞每個人的貢獻;第二點是要會感激,大家的付出才讓一個電影更好看,更有感覺。

我注重武俠精神,不喜歡花哨的動作。你說我古板也好,保守也好,我反正就是不相信一個人可以空中轉幾個圈下來還能打。我也不相信,一個人可以在竹竿頂上打來打去。我喜歡看,因為覺得很浪漫。如果我拍,肯定不會這樣。

現在很多華語武俠片雖然都很賣座,全球成功。但是武俠片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很多國家很多人對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精神還不夠了解。

以前我的電影里出現的都是悲劇英雄,現在年紀大一些,人生觀改變了很多,反而更加樂觀一點。我想,觀眾所想的,想做的,或者態度,都和三國人物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遠。

美國人一點也不浪漫,我們中國人才最浪漫,而我們的浪漫是一種風度和情懷,包括對國家、朋友和愛人,不管在哪個年代,這種情懷都存在。



香港電影及電視演員錢嘉樂經典語錄摘抄




錢嘉樂(Chin Ka Lok),香港電影及電視演員、節目主持、武術指導及導演。武打演員錢小豪胞弟。1996年被曾志偉邀請代替陳小春於無線電視《超級無敵獎門人》系列擔任獎老,主持過一些格調輕松的綜藝節目。20xx年11月24日,憑借《車手》獲第四十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錢嘉樂經典語錄:

我對待感情的態度,就像對待自己心愛的車。我不愛換新車,感情也一樣,如果難得遇到適合的,就要珍惜眼前。

做男人要有風度,跟女朋友分手了,便不要惡言相向,幸好我遇到女朋友也一樣,不會分手而令關系惡劣。

賽車是一項冷靜而充滿矛盾的運動。

做這行與其他行業不同,不是說你做得久,就會職位高、工資好,所以一定要有成績讓別人看到。

當演員、主持和做動作指導的最大分別是當演員能嘻嘻哈哈一日又一日,賺的錢還更多。但是,讓兄弟們開心能使我有更大的滿足感。

以前我做慣了老弟,不知道師兄們怎麼辛苦,現在才發現,原來有兄弟和我一起拼搏的感覺是那麼好。

我不敢說自己很專一,因為男人都想自己有很多女人的,但是我沒有這個能力。我連讓兩個女人相互不知道都做不到。

香港著名電影導演許鞍華經典語錄摘抄



好多東西都沒了,就象是遺失在風中的煙花,讓我來不及說聲再見就已經消逝不見。

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青春正二八,生長在貧家,綠窗春寂靜,空付貌如花。

離騷的偉大就在於,它以女性為中心,在我的詩論里,凡是輕視女人的詩人都是二等詩人。包括李白在內,他不是什麼大詩人,杜甫是一流的,屈原是一流的對不起,我有沙眼哪。

在這年頭,誰能幫我發財就是最大的愛。

我有一個荒唐的說法。女人分美人和佳人,知道為什麼嗎?美人喜歡力量型的男人,他們喜歡mucle肌肉,像虞姬喜歡力拔山令氣蓋世的男人。佳人就不同,佳人喜歡男人有腦子,所謂才子佳人,喜歡他們滿腹經綸才高八斗。

即使沒有別人給你理由,生命依然值得堅持。

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❼ 在中國,頂級電影導演的創作分別有哪些特點

張藝謀:1、「英雄」與「凡夫」形象的創作最具完整化。2、細膩地刻畫某一主體人物,更具突出於以往導演形象。3、文化底蘊的滲透和弘大的場面是他創作中常有的風格之一。陳凱歌:1、視頻多以追求理想化。2、多年數以人為主,以人為本。3、視頻題材多樣不拘一格。4、影片內容嚴密,主體緊湊。

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視頻,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❽ 導演這個職業怎麼樣為什麼中國當導演的很少啊當導演很難嗎每年中央戲劇學院招多少人呀

中國的電影機制不健康,市場也是,有幾個是真正有水準的導演,給你分析一下有水準的導演有多難!印度電影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因為它會擊跨中國電影,政府不幹,導演不幹,演員不幹,利益相關的都不幹,中國電影跟寶萊塢比可以用粗製爛造、沒有思想、沒有社會價值來形容,公關能力強的個別片子偶爾進來一下,像《三傻》,之後通過配音之類的從中某取利益,印度電影很多都有反腐的情節,都是那種部長之類的,很難過審,但我個人認為印度電影管理審核是最優秀的,沒有激情戲、吻戲(個別會有,破不得以的情節需要,但不色情,充滿正能量),演員利用演戲耍流氓行為的很難見到,除了色情、性暗示等不良元素其它題材沒有限制,什麼政府腐敗之類的,都很有思想,有相當的社會價值和看點,假設中國的「文革」發生在印度的話他們也不會限制,所以審核很規范,注意一條就行,產量、品質、思想才達到那麼優秀的成績;中國的話,像港台很多沒有思想,用色情等敗壞方式搞笑的電影是可以進入的,有激情戲是可以的,但是文革這種自醒題材和一些有思想深度和社會價值等等的影片電視都會過不了審,因為規則太范化,留的空子太多,以言代法,某取私利,導致垃圾片橫行,有思想有社會價值的片子夭折。有機會還是在網上看吧,以中國的國情印度電影進來也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潛規則」,完全可以以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唐而煌之的從中獲得非法利益,導演會把錢和資源用於潛規則或有人氣的爛星,而不願花在音樂創作上,像鳳凰坐騎竟然能獲獎上春晚,那種實力的東西在印度最多算個三流的創作,觀眾也是愚昧的,兩會有人提保護傳統文化,對於某些方面,我想說是讓國家拿錢唄!那些文工團的有幾個創作了的有品味有內涵的經典,基本都是自封的,可能曾經唱兩首就能一輩子拿著金飯碗了,印度只要你努力就會出現,不用國家養著你,很多精品民族音樂跟上了時代,被電影應用,人家根本不用國家養,也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大腕。做導演容易,但是做個好導演以中國的國情阻力太大,所以我想說不是考不考上的問題那麼簡單?就當你正規名牌畢業,而且已經導上電影了,但是又能做的了什麼呢?時間久了發現自己已經變的不成人樣了!怎麼和當時想的不一樣!。最後,給你推薦一部電影《靈魂奔跑者》,體會一下真正的電影,中國所有電影全部都會被秒殺。

❾ 作文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6oo個字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
每個人童年都有一個縈繞在心頭的夢想,律師、導演、醫生等等…
而我,我的夢想則是當一名導演,一名成功出色的導演。
我當導演,不是為了名揚萬里,只是為了讓更多的影片里時時閃爍革命的光芒,處處印記紅色的史跡。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要讓我的電影告訴中每一個學生,要永遠記著先輩們每一個感人事跡,要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繼續奮斗。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要拍攝出龍華監獄中烈士們的慷慨就義,讓後人永遠記下那「龍華千古仰風高,壯士生亡志未窮」。
假如我是導演,我要拍攝出南京大屠殺中那慘絕人寰的一幕,讓後人永遠記住,勿忘國恥,努力學習。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領中央紅軍主力從江西瑞金、於都等地出發,開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長征之旅。
這次舉世聞名的長征,可以堪稱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它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是世界史上偉大的壯舉。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是啊!這明知以身犯險,但仍不顧一切去做,這不正是革命奮斗的精神么?也正是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讓長征取得勝利,真可謂「三軍過後盡開顏!」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還要拍攝出另一個如歌如泣的鏡頭。
1948年6月14日,我們永遠會記住的日子。由於叛徒的出賣,江竹筠不幸在萬縣被捕,6月下旬,他被押到重慶,當惡如豺狼的敵人知道她是中共重慶委員彭詠梧的妻子後,就千方百計想從她嘴裡得到川東暴動的名單。
「你說還是不說」,只見許特務惡狠狠地盯著她說道。
「哼!不知道,就算知道,你認為我會告訴你嗎?」說著傲氣的將頭一扭。氣得特務咬牙切齒。於是這幫可惡的特務首領便搬出了「滿清十大酷刑」,認為這樣便能嚇倒她,令她屈服,可事與願違,她仍毫無膽怯之意。
甚至當特務用竹簽猛夾她的手時,當她 的汗早已從兩頰流下時,當她臉上青筋暴跳時,當她…她仍沒有透露半個字,她只是答到:「頭可斷,血可流,你們夾斷我得手,砍了我的頭,但我對革命的忠誠,對革命的信任是決不會減半,你們的目的永遠也達不到。
1949年11月14日,敵人決定殺害她,為了告訴敵人們革命的庄嚴,神聖,江竹筠特別換上了旗袍,整理好容妝後,向難友告別,奔赴刑場,在她看來,死亡並不可怕,「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她為革命獻身,是無悔的,但她卻沒有看到那勝利的一幕,她深感「壯士身亡,志未酬」。
她犧牲了,但她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裡。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要讓所有中國人體驗先輩們的革命歷程。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要讓所有中國人接受紅色的洗禮。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要讓所有中國人受到心靈上一次次強烈的震撼。
假如我是一名導演,我會更加堅定振興中華的信念。
最後,我會讓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鑄成的舉世矚目的豐碑,永遠屹立在中國電影史上。

❿ 中國電影導演65歲時,從國企到知名大學任校長,怎麼做到的

在中國電影藝術發展長河中,導演如繁星般涌現,耀眼者層出不窮。

不少導演在長期的創作與攝制實踐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了精品打造的規律,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表達風格與個性。

而在綠樹成蔭的電影事業園地內,成蔭是一個傳奇式的存在。

從炮火中歷練,輾轉於前線和後方,其才華與天分又在和平年代得到了最大的展現,科班專業出身的他在數十年中走上了一個電影導演的巔峰高度。

作為一個優秀的編劇和傑出的導演,他自編自導多部主旋律電影,65歲時從國企調任大學校長,不到兩年的時間,不幸在任內去世,離開了終身熱愛的電影藝術創作與電影教育事業。

因為一部部非凡的電影作品,他成為了那個時代閃耀光芒的實力派導演之一。榮譽和成績將他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他不僅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還在其65歲那年(另一說為1980年10月,時年63歲)離開北影廠這一久負盛名的國企,擔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成為這一亞洲最大的電影高校並躋身為世界三大電影高校之一的省部重點建設支持的藝術高校的校長。

1984年4月26日,作為世界知名大學校長的他突發急病,猝然逝世在崗位上,終年67歲,永別了富有魅力的光影世界。

作品成蔭,藝術無止,電影不朽!

閱讀全文

與我在中國做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雄集結冠狀病毒中文版大電影 瀏覽:400
在線看經典電影的網站 瀏覽:883
韓國電影蘋果中文字幕電驢下載 瀏覽:495
宮崎駿畫風的一部電影 瀏覽:991
電影貓名字叫什麼名字叫什麼 瀏覽:523
昆蟲的大電影 瀏覽:486
歐錦棠電影大全 瀏覽:139
在電影院看3d 瀏覽:650
電影穿幫鏡頭大全集 瀏覽:953
北京電影節2019開幕式紅毯 瀏覽:546
卓別林電影免費觀看中文版 瀏覽:121
土豪電影最新網站 瀏覽:852
五月有什麼電影 瀏覽:945
不帶名字的電影海報 瀏覽:180
晚娘電影圖片欣賞 瀏覽:536
烈陽天道電影超清完整版 瀏覽:866
鄭州未來城附近有什麼電影院 瀏覽:418
電影閏土英文演員表 瀏覽:823
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結局是什麼 瀏覽:219
網路電影狼鷹演員表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