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獄無門 徐克版的,求。
《地獄無門》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7ebETw43_FBkYZGvSqSMCQ
《地獄無門》是徐克執導,高雄、徐少強、米雪等主演的動作驚悚喜劇片,於1980年4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大家鄉一偏僻的、村民吃人成癖的村子中發生的故事。
民國初年,某一偏僻鄉村,不知何故,村民吃人成癖。由鄉保安隊設陷阱,凡外鄉人過境,均被抓獲送往屠房生剮,然後在祠堂分肉。密探追緝汪洋大盜,剛巧與小偷同船而來,懵懵然踏入地獄之門。但兩人均有功夫,身手不凡,自然不易被人生剮,展開一場惡斗,驚險詼諧。
B. 新蜀山劍俠長眉扮演者
電影《新蜀山劍俠》中長眉道人的扮演者是洪金寶。
洪金寶,祖籍浙江寧波,1952年1月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演員、武術指導、導演、監制、編劇、龍虎武師。洪金寶幼年生性頑皮好勝。1958年,洪金寶被送入於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學習,與其他「元」字輩的師弟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等人合稱「七小福」
196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愛的教育》。1966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並擔任武俠片《大醉俠》的武術設計。20世紀70年代,形成以洪金寶為核心的洪家班。1971年開始擔任武術指導。1973年出演動作片《龍爭虎鬥》。1977年簽約嘉禾成為導演,首次自導自演電影《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8年擔任《死亡游戲》的武術指導。
1983年憑借電影《提防小手》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同年憑借《敗家仔》中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1985年自導自演動作喜劇電影《福星高照》,該片以3000萬的票房成績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1989年憑借動作片《七小福》獲得第3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減產 。1997年執導動作喜劇電影《一個好人》。
2003年執導動作片《卧底威龍》。2008年主演古裝片《三國之見龍卸甲》,並擔任該片的動作指導。2009年憑借動作片《葉問》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2010年憑借動作片《葉問2》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2011年獲得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獎以及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2016年自導自演電影《我的特工爺爺》。
洪金寶是位多才多藝的動作巨星,而且獨具慧眼,在演員、動作指導、導演、監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努力、勤奮、敬業、大度,將傳統的道德觀和嶄新的武術理念融會貫通到影片之中,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朴實情感。他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帶動了香港黑色功夫喜劇片以及時裝動作片的潮流
C. 徐克導演作品總票房破60億,他導演過的作品有哪些
徐克導演作品總票房破60億,他導演過的作品有哪些?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疑問,因為,作為一名導演,他一定拍攝過很多的影片,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徐克導演吧,他也導演過很多的作品。徐克一生中拍攝的電影都是比較經典的,也有著十分明顯的個人特色。
徐克導演一生輝煌,他導演過的這些作品,在敘事故事方面是非常清晰的,而且,他非常擅長武打片。對於武打片的理解,以及對於其核心的理解是非常透徹的。相信徐克導演的這些作品,一定會被奉為經典流傳的。
D. 徐克導演的十大經典電影
徐克,1950年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汕尾。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徐克1977年回港,在TVB擔任編導,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1981年他憑《鬼馬智多星》贏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1983年拍攝特效武俠片《新蜀山劍俠》。,特意引進了美國特技專家培訓香港電影人,奠定了日後港產片特技效果的發達。1984年與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不少日後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正是在這段期間出現,包括《英雄本色》、《刀馬旦》、《倩女幽魂》、《黃飛鴻》等。1991年,指導武俠電影《黃飛鴻》獲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13年,徐克獲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2014年,執導拍攝國內首部3D戰爭動作片《智取威虎山》。2015年憑借《智取威虎山》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2017年,榮獲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在現今香港電影界的幕前幕後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徐克的電影里從來不缺少愛情。他能將愛情中的浪漫表現得如此出色,跟他出色的美術功底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在其古裝作品裡。另外,黃沾所提供的長久以來的音樂支持,也是重要元素。徐克電影里的愛情,開始和結尾往往是大開大合,或者從天堂走向地獄,或者從地獄邁向天堂,最重要的是,徐克對愛情的描繪極為細膩,尤其是對女人,常常能把一些連女性導演都想像不到的小情小調捕捉到鏡頭里,而且敘述得極為流暢。
徐克不僅擁有旺盛的創作力,並且他大膽的創新意識也讓很多同行望塵莫及。從《蝶變》到《新龍門客棧》,徐克那驚人的想像力從來沒有枯竭過,而無論《新蜀山劍俠》的特效、《蜀山傳》運用最先進的數碼影像特效,在電影技術的 探索 之路上,即便總是伴隨著爭議和質疑,他想方設法用新的電影技術手段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創造出獨特影像世界的腳步從沒有停止。
導演十佳(徐克的佳片太多,滿園芬芳,採摘一二):
1.《青蛇》(1993)
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拍攝《青蛇》是徐克多年的心願。徐克打破傳統一貫視角,有意從青蛇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 情感 ,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在感情的處理上,徐克比李碧華更進一步,他讓最妖嬈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讓法海痛苦地發現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誘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青蛇的柔媚入骨,白蛇的魅惑大氣,張曼玉,王祖賢不愧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美女。趙文卓年輕那種冷心冷麵冷郎君的感覺太帥。全片的音樂美不勝收,飄飄欲仙,配樂和畫面都極為出色。
可以說是徐克導演的最好的片子。
2.《黃飛鴻》(1991)
徐克鏡頭下的《黃飛鴻》,將一個清末民不聊生背景下的俠者形象生動立體的展現而出,這不僅在於電影所先天就有鋪墊的家國情懷,更源於徐克用傳統與現代的矛盾,透過種種人物細節的塑造,令觀眾在這一人物上找到了處於變革中的時代縮影,使李連傑所飾演一代宗師的形象真正深入人心。
李連傑的憨實幽默,大氣淡定,身手干凈利落,將黃飛鴻完美定義,達到了人戲難分的高度,提起黃飛鴻,心裡想到的就是李連傑。這正是得益於徐克完美的角色定位和高超的濃筆重繪。
黃飛鴻系列的開山之作,也是經典的開始。最正黃飛鴻,最美十三姨,一眾配角都好,徐克在宣揚愛國主義的時候不忘反躬自省,黃沾改編的《將軍令》鬥志昂揚。故事之外,那是所有人,最好的年代。
3.《刀》(1995)
徐克的又一部武俠佳片。徐克想突破武俠片固定程式的感覺躍然銀幕之上,會讓部分觀眾難以消受,但也會讓人覺得力度十足,拍出了江湖惡斗的悲壯感。整部影片最突出的地方是強烈的陽剛色彩和歇斯底里般的渲泄情緒自始貫穿。
在武俠電影第二高峰漸退後,徐克作為終結一個時代的作品,影片完全模糊了時代和 社會 背景,簡單交待了人物和所涉的恩怨,以一種平穩來營造出一個純電影中的"江湖",並以一種歇斯底里的情緒,把武打(以急速多變的鏡頭來交織)和文戲(大量不受節制的憤怒對白)相輔,作了一次自我情懷的抒發與調節。徐克試圖努力將張徹與黑澤明的風格融合在一起。
整部電影處處都是神來之筆。風格詭異妖艷、狂暴華麗、血腥粗獷,極具藝術之美陽剛之氣,盡情體現了徐克無邊無際的神奇想像力和深邃暗黑的江湖理念。
4.《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
徐克大膽的以 歷史 演義方式和武打片類型來議論嚴肅主題,卻仍使影片的外觀顯得燦爛好看,實在不簡單。
相比較成功的第一部,本片動作設計更為瀟灑、華麗,故事背景格局更大,李連傑甄子丹那段對打,至今無出其右者。
說句玩笑話,當年的徐克其實是個胸懷天下的有志青年。
5.《梁祝》(1994)
徐克對世俗世界有一套完整的自己的看法,看得透所以敢於天真而不顯膚淺;思維活躍,幽默橋段層出,既塑造人物也諷刺世事,誇張不造作。舊門閥制度下愛情悲劇,被包裝成現代人可理解的校園純情喜劇,再突轉為對抗現實的悲劇,各路關節打通,透出禪意,聰明得讓觀眾服氣。
李碧華曾說這樣一段話:「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像中之美麗。」 從前我不懂李碧華為什麼要這么說,現在有些依稀明白了。紅塵中的痴男怨女們很多都很羨慕梁祝,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全身心地去愛一個人,並且也能被所愛的人全身心地愛著?又有多少人能夠面對愛情不計較得失與受傷並且不會受傷?
6.《笑傲江湖》(1990)
滄海一聲笑,已經成為了不滅的經典。徐克當年這一批作品,不但從電影藝術上開創了一個時代,同時也重新詮釋了武俠的魅力。
巨星雲集。張學友的反派演得活靈活現,最後被許冠傑騎上馬跑出去又折返回來拉著葉童上馬的鏡頭給感動了,林正英和午馬的客串也是經典。
本片導演匯聚了新舊武俠幾位領軍人物:胡金銓、徐克、程小東、李惠民。最後的成片已經是徐克的風格,盡顯徐克武俠片巔峰時期天馬行空、快意恩仇和灑脫不羈的風格。不知道如果真的不計成本,按胡金銓的想法來拍,效果會是怎樣呢?
7.《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1993)
徐克的三部黃飛鴻每一部都精彩。
黃飛鴻系列是徐克對近代 歷史 的反思,每一個人物都稜角分明,代表某一類人,獅王爭霸的環境也是內憂外患,徒有繁華。黃飛鴻則象徵一個有了現代意識的舊俠客,他的作為更像一個有擔當的知識分子、志士仁人,是文化和時代的融合,然而表面的強大也並沒有改變結局,從這里看出徐克的 歷史 觀是比較悲觀的。
能把電影的商業因素和人文意識結合的較好的導演,徐克是其中的佼佼者。
8.《第一類型危險》(1980)
徐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三男一女四個熊孩子實力上演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悲劇故事。
徐克年輕時候的作品挺生猛,和同期的許多香港新浪潮作品一樣也充滿著青年人無政府主義式的情緒化宣洩,和台灣那邊溫情脈脈的新電影形成鮮明對比。
電影中墳場輓歌片段類似於譚家明《烈火青春》中的海灘殺戮,影響了以後一系列槍戰片。
9.《蝶變》(1979)
徐克處女作,也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旗手作之一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片子畫質、人物造型、武打等雖有些土氣,但的確不時閃現出耀眼的光芒、散發出獨特的氣質,涌動著一股新鮮澎湃的活力。武俠片加入偵破的懸疑要素、沒出過一招的武俠片男主角,都使得本片成為影壇的一朵奇葩。
《蝶變》之經典不在於俠義之氣濃厚,俠士功夫之高超,而在於它對中國傳統武俠的顛覆:形式上,徐克引進日本和美國電影的一些元素,塑造出兼具西方槍手、日本忍者特色的新型中國俠客形象,且用完全不懂武功的書生任主角,突破了中國傳統武俠片的格局,在香港電影 歷史 上被稱為「修正主義武俠」。
10.《智取威虎山》(2014)
紅色經典拍成這樣真的遠超預期,徐克賦予剿匪小分隊一股俠客的氣質,劇情節奏緊湊,多看幾遍依然回味無窮。
影片鏡頭下宏偉真實的雪景非常美,無論是村落、山寨、林海、雪原,乃至細節到布景和道具,都鮮明地延續徐克一貫苛刻的美學。
影片打戲精彩、利落。人物設置上張弛有度,無論反派正派,都沒有臉譜化。徐克畢竟是大師級,電影手法太純熟了。
擔任製片人的佳片(雖然不是徐克親自導演,但每部電影特別是古裝電影都有徐克創作意圖的影子,可以說徐克是電影的靈魂):
1.《倩女幽魂》(1987,程小東導演)
港片中最經典的人鬼戀。張叔平為王祖賢設計的女鬼造型使其成為香港電影中最驚艷的女性形象之一,張國榮、午馬等人的表演也都神采飛揚,還有徐克機智感人的故事,程小東天馬行空的武打設計,黃沾變幻多端的電子配樂,共同構成了這一部經典。
2.《英雄本色1.2》(1986、1987,吳宇森導演)
徐克製片,還做了一回客串。三個男主演都厲害,但還是周潤發的小馬哥最精彩,幾次直戳淚點都是他和狄龍的對手戲。前面戲份里張國榮燦爛的笑容讓人打心底歡喜,如今重溫感動滿滿。
3.《新龍門客棧》(1992,李惠民導演)
凜冽的大漠、西北的民風、江湖的俠義、精彩的武打、規矩的服飾、鮮明的性格......構成了一部武俠經典。
4.《喋血雙雄》(1989,吳宇森導演)
劇本、人物、對白、動作場面,一系列都是華語電影里無法逾越的經典。
5.《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程小東導演)
徐克:「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成堆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可嘆江湖幾人回。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滾滾紅塵,勃勃野心,蠅營狗苟,謹小慎微,怎抵得過滄海一笑,醉里狂歌。
E. 打工皇帝
鏈接:
《打工皇帝》是由徐克執導,許冠傑、王祖賢、泰迪·羅賓、徐克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講述了三個好朋友和阿美與腐敗的廠長一夥展開了鬥智斗勇的故事。該片於1985年8月1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麵包廠的阿忍(許冠傑飾)和拖車廠的阿神(徐克飾)、阿慶(泰迪·羅賓飾)因一場小車禍雙雙丟掉工作。阿忍面對撫養自己長大母親只得謊言應付,阿慶則跟隨好友阿神回家,暫時住在同一屋檐下。
F. 有一部老電影一個富家千金愛上他爸爸公司里的一個男他有兩個朋友一個叫瘦猴一個很矮請問這個電影叫什麼
《打工皇帝》是1985年由徐克導演執導的香港喜劇片,許冠傑、王祖賢、泰迪羅賓及徐克等主演。
中文名 打工皇帝 外文名 Working Class/King Worker 其它譯名 工人皇帝 出品時間 1985年8月10日 出品公司 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金公主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徐克 編 劇 陳敢權 類 型 喜劇 主 演許冠傑,泰迪羅賓,徐克,王祖賢,關海山,南紅,吳孟達麵包廠的阿忍(許冠傑 飾)和拖車廠的阿神(徐克 飾)、阿慶(泰迪羅賓 飾)因一場小車禍雙雙丟掉工作。阿忍面對撫養自己長大母親只得謊言應付,阿慶則跟隨好友阿神回家,暫時住在同一屋檐下。
所謂不打不相識,三人因此事件卻成為了好朋友,最終進入皇帝面廠工作,但上班第一天便遇到了麻煩。車間主任(吳孟達 飾)和廠長任人唯親,顛倒黑白,為包庇一個犯錯的女人企圖開除三人頂包。多虧董事長女兒阿美(王祖賢 飾)幫助才保住工作。自此,三個好朋友連同阿美與腐敗的廠長一夥展開了笑料百出的鬥智賽…
G. 吳孟達和許冠傑合作的電影開的一個食品廠
肯定是《打工皇帝》
《打工皇帝》[1] ,1985年香港喜劇片,由徐克導演執導,許冠傑、王祖賢、泰迪羅賓及徐克等主演。
中文名
打工皇帝
外文名
Working Class/King Worker
其它譯名
工人皇帝
發行公司
金公主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
徐克
編 劇
陳敢權
類 型
喜劇
主 演
許冠傑,泰迪羅賓,徐克,王祖賢,關海山,南紅,吳孟達
片 長
99分鍾
上映時間
1985年8月10日
票 房
16,931,337
分 級
I
對白語言
粵語 國語
攝 影
陳俊傑
配 樂
泰迪羅賓
1劇情簡介編輯
電影打工皇帝截圖(19張)
三位莫逆之交亞忍、亞神及亞慶,在一次交通意外發生後,分別被公司開除,三人無路可走,投身於皇帝面廠打工。廠長女兒amy對亞忍一見鍾情,事事偏幫,甚至三人聯盟工友對抗上司時,仍作他們的後盾,廠長苦惱不堪,卻又無可奈何,一時間,面廠上下笑話連篇。
H. 徐克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1978年,拍攝個人首部電視劇《金刀情俠》。1979年,執導電影處女作《蝶變》。1981年,憑借黑色喜劇片《鬼馬智多星》獲得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1983年,執導奇幻武俠電影《新蜀山劍俠》。1987年,主演劇情片《最後勝利》,憑借該片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3]。1991年,拍攝動作電影《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1992年6月26日,擔任監制並參與編劇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上映;8月27日,擔任監制並參與編劇的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上映。1994年,執導並監制古裝愛情電影《梁祝》,憑借該片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4]。1997年4月4日,執導的首部好萊塢電影《反擊王》上映。2001年,執導古裝奇幻動作片《蜀山傳》。2005年,拍攝武俠電影《七劍》。2007年,參與執導動作電影《鐵三角》。
2010年,拍攝古裝懸疑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1年,執導武俠電影《龍門飛甲》。2013年,執導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4年,執導諜戰動作電影《智取威虎山3D》,憑借該片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6]、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7]、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8]。2017年1月28日,執導的奇幻動作喜劇片《西遊伏妖篇》上映。2018年,執導了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I. 用發動機做放便面是那一部電影
打工皇帝 其它片名:工人皇帝 譯名:Working class 分類:喜劇 年份:1985年8月 片長:99分鍾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職員表
導演:徐克Hark Tsui 編劇:陳敢權 Chan, Anthony
演員表
許冠傑 Sam Hui .....亞忍 Yan 泰迪羅賓 Teddy Robin Kwan .....亞慶 Hing 徐克 Hark Tsui .....亞神 Sunny 王祖賢 Joey Wong .....Amy 關海山 Hoi-Shan Kwan .....蝦叔 Factory Worker 鮑漢琳 Hon-Lam Pau .....Amy's Father 黃韻詩 Wan-Si Wong .....Factory Worker 胡大為 David Wu .....工頭 Factory Supervisor 楊斯 Bolo Yeung .....Giant Kickboxer 吳孟達 Man Tat Ng .....佘主任 Factory Foreman 沈威 Wai Shum .....胡叔叔 Wu 梁韻蕊 Angile Leung .....Jane 盧惠光 Ken Lo .....Kickboxer
劇情簡介
三位莫逆之交亞忍、亞神及亞慶,在一次交通意外發生後,分別被公司開除,三人無路可走,投身於皇帝面廠打工。廠長女兒ame對亞忍一見鍾情,事事偏幫,甚至三人聯盟工友對抗上司時,仍作他們的後盾,廠長苦惱不堪,卻又無可奈何,一時間,面廠上下笑話連篇……
導演簡介
徐克:中國香港影視導演、製片、編劇。原名徐文光。原藉廣東海豐,1951年1月2日生於越南。13歲起拍攝8毫米以魔術為題材的實驗電影。1966年移居香港。 1969年高中畢業後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南循道會大學,一年後停學環游美國,後來轉到德州大學(奧斯汀)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與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鍾的有關美籍亞洲人的記錄片《千鍾萬縫展新路》。1975年畢業後留在紐約進修新聞編輯與戲劇,同時參加唐人街電視動畫等電視片製片,編輯一份唐人街報紙,並組織了一個社區劇社,又參與當地的華埠社區有線電視。 1977年畢業回到香港,任香港電視台製片人、導演。他將電影手法導入電視,創作電視劇《家變》1977、《小人物》1977、《大亨》1977等。隨後又隨梁淑怡轉投「佳視」。執導了經典電視系列片《金劍羅曼史》Gold Dagger Romance。78年拍攝了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9集電視劇集《金刀情俠》,一舉成名。1979年由於受到吳思遠的賞拔,在思遠電影公司拍攝處女作電影《蝶變》Butterfly Murders,給陳舊的功夫片市場帶來新風格與技術。此片雖未見成熟,票房也不佳,但得到電影界同仁的重視與好評,被認為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