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黑澤明電影中的主要演員

黑澤明電影中的主要演員

發布時間:2022-10-04 04:40:11

『壹』 黑澤明都有哪些影視作品

羅生門》,在國際影壇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標志著日本的電影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紀元。1950年出品

導 演:黑澤明
主 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義大利電影評論獎
羅生門》《影子武士》必看。
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父親曾經擔任陸軍軍官,後轉任中學理事,母親的娘家在大阪經商,黑澤明是8個兄弟的老末。雖然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軍人,但黑澤明從小就拒絕參加軍訓。自幼即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1928年初中畢業後曾熱中於繪畫,曾一度立志當一名畫家,後為維持生計,於1936年他以助理導演和劇本撰稿人的身份進入東寶電影公司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投到名導演山本嘉次郎門下學習導演和編劇。做了7年助理導演後,終於有機會於1943年執導處女作《姿三四郎》,此片在日本大受歡迎,因而令他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

戰後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劇作家久板榮二郎編劇、反對軍國主義的《無愧於我的青春》。後與東寶電影公司在創作方向發生很大分歧,在離開之前1948年拍了《酩酊天使》,被喻為是他首部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部影片的另一收獲是黑澤明首次與三船敏郎合作,從此兩人合作無間,開啟了各自的電影黃金時代,是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

1950年,黑澤明拍了一部令他蜚聲國際的作品,這就是《羅生門》,本片為他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不僅是第一個日本導演獎項,也是第一部闖入歐洲影展的亞洲作品,打破影展被歐美影片壟斷的局面,由此黑澤明成為第一位受到國際承認的日本導演。諷刺的是《羅生門》在全世界受到廣泛贊揚和歡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日本慢慢接受。在《羅生門》中,黑澤明以獨特的手法探索了客觀真理與主觀真實的關系,內容是講一個由三個參加者和一個旁觀者以四種不同說法敘述出來的暴力事件。在藝術成就方面,本片已近乎完美,甚至影響了往後數十年的電影創作,1996年好萊塢Edward Zwick導演的《火線勇氣》(Courage under Fire)故事內容明顯是改編自40多年前的《羅生門》。

1952年黑澤明重回東寶電影公司,執導了《活著》,成為戰後日本最佳影片之一,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影片之一。1954拍攝的《七武士》是一部充滿激烈戰斗又富有喜劇幽默且不乏深層哲理的娛樂片,日後也曾被好萊塢翻拍。從此時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黑澤明創作的黃金時期,佳作不斷面世,計有《蜘蛛巢城》、《白痴》、《大鏢客》等多部影響了當時國際電影潮流的作品。

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 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身高1.81米的黑澤明,擁有當時日本人少有的高大體格,據說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著嗓子大吼的聲音經常把工作人員嚇得渾身打顫。在拍攝《戰國英豪》時,他為了拍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國與地獄》時,他發現有一棟民宅的二樓阻擋了他拍攝演員從新干線丟出現金的鏡頭,硬是把該民宅的二樓給拆了。 就因為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執著而強橫的態度,他被台前幕後的合作者稱為片場上的「天皇」。

1998年9月6日,這位縱橫影壇50年、拍過31部電影精品的大師終於撒手離去了,享年88歲。日本影壇至今無人在電影藝術成就方面能及他的項背。

他一生中所獲獎項不計其數,他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畢生致力打破各國民族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黑澤明被1999年12月的《亞洲周刊》譽為20世紀對亞洲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文化藝術人士。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黑澤明製作的電影曾創造過持續二十年的票房奇跡,但傲慢、失敗和自殺的空虛也時常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事業。1998年他去世時留給後人31部電影無不揭示了黑澤明電影的一個共性——對形式和內容的融匯貫通。正因如此,使他成為自1895年電影產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導演之一。黑澤明最大的成就在於亞洲幾代電影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正如著名導演張藝謀在美國《時代》雜志上評價的那樣,「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保持中國人自己的性格和風格」,「這是他給亞洲電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課。」

『貳』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導演拍過哪些電影

作為導演 1. Madadayo (1993) 一代鮮師 【日本】 裊裊夕陽情/ 2.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八月狂想曲 【日本】 3. Yume (1990) 夢 【日本/美國】 4. Ran (1985) 亂 【日本/法國】 5. Kagemusha (1980) 影武者 【日本】 6. Dersu Uzala (1974) 德蘇烏札拉 【日本/蘇聯】 德爾蘇烏扎拉/德爾蘇.烏扎拉/ 7. Tora! Tora! Tora! (1970) 偷襲珍珠港 【美國/日本】 虎!虎!虎!/ 8. Dodesukaden (1970) 電車狂 【日本】 沒有季節的小墟/ 9. Akahige (1964) 紅鬍子 【日本】 10.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天國與地獄 【日本】 11. Tsubaki Sanj?r? (1962) 大劍客 【日本】 穿心劍/ 12. Yojimbo (1961) 大鏢客 【日本】 用心棒/保鏢/ 13.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懶漢睡夫 【日本】 惡漢甜夢/懶夫睡漢/ 14.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戰國英豪 【日本】 武士勤王記/ 15. Kumonosu jo (1957) 蜘蛛巢城 【日本】 16. Donzoko (1957) 低下層 【日本】 深淵/ 17. Ikimono no kiroku (1955) 活人的記錄 【日本】 生物的記錄/ 18.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 【日本】 七俠四義/ 19. Ikiru (1952) 生之欲 【日本】 留芳頌/ 20. Hakuchi (1951) 白痴 【日本】 21. Shubun (1950) 丑聞 【日本】 22. Rash?mon (1950) 羅生門 【日本】 23. Nora inu (1949) 野良犬 【日本】 野犬/野狗/ 24.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靜夜之決斗 【日本】 靜靜的決斗/ 25. Yoidore tenshi (1948) 酩酊天使 【日本】 26.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那個輝煌的星期天 【日本】 美好星期天/ 27.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我於青春無悔 【日本】 無悔的青春/ 28.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踩虎尾的男人 【日本】 踏虎尾/ 29.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姿三四郎續集 【日本】 30.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最美 【日本】 美的尋求/ 31. Sugata Sanshiro (1943) 姿三四郎 【日本】 32.Uma (1941) 馬

『叄』 黑澤明這位堪稱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有哪些代表作

黑澤明並不是以表演出名的,而是以編劇、導演出名,所以說黑澤明並不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而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

一、黑澤明編劇及導演之路

1990年在第62屆奧斯卡上,黑澤明由於其藝術成就奧斯卡獲得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1998年9月6,黑澤明因為中風而永遠的離開了人間,但他所拍攝的作品永遠留在了人間。

『肆』 與黑澤明合作密切的日本世界級著名影星是

三船敏郎(1920—1997),日本著名影星,電影天皇黑澤明的御用演員,主演的影片多次在重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代表作品有《七武士》、《羅生門》、《用心棒》、《椿十三郎》等

『伍』 黑澤明的電影介紹!

1、《戰國英豪》

《戰國英豪》,又譯《暗堡里的三惡人》、《武士勤王記》,是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千秋實、藤原釜足、藤田進等人主演的一部日本歷史劇情電影。

劇情簡介:在戰國亂世,秋月家被領國山名家擊潰。大將真壁六郎太保護公主雪姬和數名殘黨一同躲避在一個暗堡中,並在柴堆里暗藏了黃金五百貫。六郎太籌劃穿越敵國,到達同盟國早川領。他想到了利用偶然在暗堡附近遇到的兩個貧民太平和又七,讓他們背負黃金隨行。

六郎太和公主以及太平、又七踏上了征途。六郎太利用金條引起騷動,趁著混亂順利通過關卡。途中,六郎太救了一名平民少女,一行變成五人。就在快要達到目的地時,他們被敵將田所兵衛發現。六郎太與之展開一場激戰,將之擊敗。然而就在早川國境邊,六郎太等人被抓住投入了大獄,太平和又七逃走。這時,田所兵衛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2、《德爾蘇·烏扎拉》

《德爾蘇·烏扎拉》是由黑澤明執導,Maksim Munzuk、Yuri Solomin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改編自俄國地理學家阿爾謝尼耶夫的游記《在烏蘇里的莽林中》,講述了沙俄軍官阿爾謝尼耶夫和赫哲族獵人德爾蘇·烏扎拉之間的超越階層與等級的友誼。該片於1975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沙俄軍官阿爾謝尼耶夫於1902、1907年兩次到烏蘇里地區探險,兩次都是赫哲族獵人德爾蘇·烏扎拉為其充當向導,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打獵時,

德爾蘇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不行了,感到很悲傷。在阿爾謝尼耶夫的勸說下,隨同其到大城市伯力居住,但因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德爾蘇又回到了密林,臨行前阿爾謝尼耶夫送他一支新的獵槍。歸途中,匪徒搶走了他的槍並將其殺害。

3、《影子武士》

《影子武士》是日本東寶映畫出品的戰爭歷史片。影片由黑澤明執導,仲代達矢、山崎努、萩原健一、根津甚八、大瀧秀治等主演。

劇情簡介:十六世紀末, 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其中以武田信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勢力最大。1572年, 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軍,並於次年包圍家康的屬地野田城。然而信玄卻急死於軍中, 一時間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先前占優勢的武田軍忽然面臨著家族分裂,

軍心大亂的危機。在危難關頭,幾個家臣秘密找出一名面容酷似信玄的盜賊假裝信玄以穩定軍心,順利退兵,並震懾住虎視眈眈的織田、德川、上杉等豪強。按日本戰國的習慣,這個模仿者被稱為影子武士。這樣的狀況維持了三年之久。

三年之後影子武士的身份首先在家族中被揭露出來,信玄之子武田勝賴全面奪取家中軍政大權,並違背信玄遺訓領兵出征。結果被織田信長以三段式火槍射擊加防馬柵欄戰術擊潰,全軍覆沒,武田家從此沒落

4、《八月狂想曲》

《八月狂想曲》是由日本松竹映畫製作發行的98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村瀨幸子、井川比佐志、茅島成美、根岸季衣、理查·基爾等主演,於1991年5月25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一位住在日本長崎鄉間的老人,突然接到發自美國夏威夷的航空信。寄信人是老人的侄子克拉克。信中稱老人的哥哥早年移居美國,靠經營菠蘿園而成為富翁,現患不治之症,希望死前能與妹妹見上一面。老人的兒子、女兒對在美國突然出現這樣一位有錢的親戚感到興奮不已,

便立刻把四個孩子寄放在母親家中,動身去了美國。孩子們在與祖母的朝夕相處中,聽祖母憶起祖父死於原子彈轟炸的往事,理解了祖母對祖父的懷念和不願去美國的心情。在孩子們的勸說下,祖母答應在8月9日祖父的忌日去美國看望哥哥,

因為1945年這一天是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的日子,村裡人要在這天集體舉行對死者的追悼。孩子們的父親和姑母從美國歸來,當聽說祖母已復信給美國的哥哥,便責怪她不應向他們提起有關原子彈的往事,擔心將斷了這位有錢親戚的往來。然而,克拉克從美國回來表示了真切的心情。

5、《裊裊夕陽情》

《裊裊夕陽情》是由日本東寶映畫發行的134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松村達雄、香川京子、井川比佐志、寺尾聰、渡邊哲等主演,於1993年4月17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1943年,百閑先生從大學退職後呆在家中一心從事寫作。這個家「小偷很容易進來」,是以房租便宜,聚集了高山、甘木、桐山、澤村等弟子。澡堂的門是半開的,立著「小偷入口」的牌子,還有「小偷通道」,「小偷休息室」里甚至擺放了煙灰盆。每一個小偷看到了都會大吃一驚。

空襲中這座房子被毀,百閑先生和夫人搬進了一個只有三鋪席大小的門房,終日與貓為伍,過著悠然自在的生活。戰後,弟子們創立了「摩阿陀會」。「摩阿陀會」是「好了嗎,還沒有吶」的諧音。弟子們每年都為先生的生日召開大會,在第17屆會上,頭發花白的先生問弟子們,何事何物在人生中最重要。

『陸』 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

黑澤明

電影《羅生門》,1950年黑澤明執導,以芥川龍之介的同名小說為背景,而改編自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竹林中》。

『柒』 黑澤明資料,求客觀一點的,謝謝了

黑澤明出生於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和《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國語片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這位「黑澤天皇」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一代大師黑澤明的逝世標志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正在漸漸地退出歷史舞台,向現代電影觀念靠攏,從此揭開了日本電影時代更遞的一幕。
編輯本段創作生涯
黑澤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逼著他學書法,而他對繪畫卻非常感興趣,曾經意志當一名畫家,但是當時以畫家為職業非常困難。他經歷了日本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世紀,它從一個半封建王朝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大國。在黑澤明26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選擇他進入影壇,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人生。
1923年9月1日,關東地區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築被毀壞,死亡人數幾乎與廣島原子彈死亡人數相當。那年黑澤明十三歲。黑澤明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他在中學學習過西方繪畫,參加過一個稱為「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的話題。
1936年,黑澤明在報紙廣告上看到一家叫PCL的電影公司在招聘助理導演,他報了名,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東寶映畫。這一年黑澤明26歲。直到1943年,黑澤明才被允許執導他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該片取材於一部講述年輕柔道師的小說。雖然是初任導演,黑澤明在日本一下走紅。電影《羅生門》在日本的首映失敗,但卻意外的在西方大獲成功。1951年這部影片入選威尼斯電影節,並獲得了令人羨慕的金獅獎。
1990年,80高齡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直到1998年他去世,黑澤明導演的電影超過了30部,包括《羅生門》、《七武士》、《蜘網宮堡》和《亂》等,他的作品對其他導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們尊稱黑澤明為電影大師。而在日本他被指責過分地迎合國際觀眾,以及過多地將日本社會暴露給西方。
黑澤明拍攝的影片《羅生門》,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這是西方電影節第一次把頭獎給了一位亞洲導演。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從此西方社會不僅認識了日本導演黑澤明,還通過他的影片真正認識了亞洲電影。
黑澤明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長大,年輕時一次偶然的選擇使他進入影壇,在做了7年的副導演後,導演了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而1950年的影片《羅生門》更是奠定了黑澤明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黑澤明不斷拍攝出傳世傑作。
接下來的幾年中,黑澤明連續拍了幾部傑作,都是描寫人們在艱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自我犧牲和承擔道義是許多黑澤明影片的中心主題,這與他的武士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黑澤明堅持劇本要基於真實的事件,所以他和攝制組對日本歷史進行了深入的探查,以便獲得更多有關武士的資料。
《七武士》是東寶映畫拍攝的最昂貴的影片,因為拍攝時間是原計劃的四倍。黑澤明和他的攝制組設法完成了這部影片,但卻使東寶映畫瀕臨破產的邊緣。黑澤明的冒險得到了回報。《七武士》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它在西方被認可,也為他贏得了世界級藝術家的美譽。
1960年,黑澤明的《七武士》被約翰·斯特奇斯重拍,取名為《七個高尚的人》。詹姆斯·考伯恩扮演飛刀牛仔,人物直接取材於黑澤明的武士劍客。
1968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澤明將在一部描寫突襲珍珠港的宏大的戰爭史詩片中擔任日本部分的導演。開機三周後,黑澤明離開了劇組,最後完成的影片中一點也沒有用他導的部分。到1968年,電視劇完全佔領了日本的市場。
1972年,黑澤明接受邀請到蘇聯去拍一部俄語片《德烏蘇札拉》。當時蘇聯的電影公司還由國家控制,他和一大幫蘇聯人一起工作。這部影片用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影片講述了世紀之交一支探險隊深入荒野進行勘測的故事,片中大部分外景都在西伯利亞拍攝。1976年,影片《德烏蘇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由於拍電影越來越入不敷出,黑澤明不得不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其中一個選擇就是接拍一組日本威士忌酒的廣告,拍攝地點就在他在日本的住所附近,他親自執導,並且還在其中客串了角色。
黑澤明依靠外國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攝。弗朗西斯·科波拉在他的好友喬治·盧卡斯的幫助下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剛剛拍完《星球大戰》的盧卡斯稱,自己的靈感來源正是黑澤明的作品。
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將觀眾拉回了戰國時代,他呈現給眾人一部講述忠誠和兩個敵對家庭之間戰爭的史詩巨作。不過,他這一時期的心境更加灰暗,而這部電影中表現的戰爭的恐怖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拍完《影子武士》之後,黑澤明著手拍攝一部根據莎士比亞名著《李爾王》改編的影片《亂》。《亂》令黑澤明像著了魔。他常常陷入幻想,滿腦子都是他要拍的影像。影片的結尾是一場預言式的血腥大屠殺,這喚起了黑澤明腦海深入最可怕的童年記憶。
當黑澤明需要緩解拍片的疲勞或是寫些什麼時,就會到東京呆上幾個禮拜,他每次都住在一家簡朴的小旅館里。
黑澤明80多歲高齡時仍堅持拍片,1998年9月,黑澤明與世長辭,享年88歲。共有35000多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黑澤明在他50年的電影生涯中共導演了近30部電影,獲得了30多個著名的獎項,他獨特的電影表現手段,觸及人類情感秘密的電影主題,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影響了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導演。
(一)死亡禮贊
風和日麗的日子,來訪者來到一個美麗的村莊,這里有潺潺的小溪,小溪兩邊盛開著各色的花朵,連接小溪兩岸有一座小橋,這里的一切都顯得那樣幽雅恬靜。盛裝的村民載歌 載舞,一路行來,五光十色,氣氛歡快。不明所以的來訪者以為是節日的慶典,便詢問水車邊耄耋的老者。老人說:"不,是出殯的。你奇怪嗎?其實出殯是應該慶賀的,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很好地勞動,辛苦了一輩子,他死了,人們就向他祝賀。"紀念死者的石板上邊,永遠放滿供奉死者的鮮花。
這是黑澤明80高齡執導的影片《夢》的最後一段,表現了他豁達的生死觀:"一個人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勞動,辛苦一生後死去是值得慶祝的。"
1998年9月6日,在黑澤明為死亡譜寫了節日禮贊後的第8年,88歲的他真的迎來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體驗。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在痛惜他的離去使得電影界又損失了一位大師之時,黑澤明一定是微笑著走遠的。
明治43年(1910年)3月23日,黑澤明生於東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是其父黑澤勇(45歲),其母黑澤縞(40歲)的第4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
其實,對於死亡,黑澤明從不陌生。
在黑澤明小學四年級時,他最喜愛的16歲的小姐姐得了一場病,就像突然被旋風颳走的一般,去了另一個世界。在影片《夢》中,黑澤明曾滿懷深情地描述他和小姐姐過偶人節時陳列偶人喝甜酒的歡悅。他記憶里的小姐姐柔美得過了頭,有一種水晶般透明、柔弱易損、令人哀憐的美。他們關上電燈,在光線微弱的房間里,借著紙罩蠟燈的柔光看擺在鋪著猩紅毯子的五層壇上那些宮廷偶人,它們栩栩如生,美麗至極。這時小姐姐突然跑去了桃林,然後就不見了。黑澤明到老都記得,小姐姐的戒名是:桃林貞光信女。在為小姐姐舉行葬禮這天,黑澤全家都坐在寺廟的正殿上聽和尚誦經。當誦經聲木魚聲加上銅鑼聲達到高潮時,小明卻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來。他想:小姐姐會高興的。這真是與眾不同的態度。
第二次遭遇死亡是眾所周知的關東大地震。那是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這一天對於貪玩的中學二年級學生黑澤明來說是個心情沉重的日子--暑假結束了,又得上學了。參加完開學典禮,黑澤明本想替大姐買書,好在書店沒開門,他便心煩意亂地回了家。那一天早上萬里無雲,秋季的陽光燦爛炙人,但到11時左右,忽然颳起一陣疾風,這風把小明的風標從房頂吹落。裝好風標的小明無事可干,便夥同鄰居的小孩拿石子砸一頭昨晚吼了一夜的朝鮮紅毛牛。這時傳來轟隆隆的聲音--地震了。小明趕緊脫下木屐,摟住身邊的電線桿子。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發了狂:電線被扯得七零八落,所有屋頂的瓦都像篩糠左搖右擺,不停往下掉,一片蒙蒙的塵埃中房屋露出了頂架。小明抱住電線桿承受著強烈的搖晃,在過分受驚時,反倒變得十分沉著,他看著沒有坍塌的房屋木結構骨架甚至想著地震與日本房屋構造的關系問題,不過,下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他的親人們,於是拚命向家跑去。他家門樓上的瓦掉了一半,門廳的木格子欄桿全倒了?quot;啊,全死了。"小明站在院子里望著這片瓦礫堆,心裡莫名其妙的達觀。不過一會兒,本來以為全部遇難的親人們都平安無事,衣著整齊地從家裡走了出來,而且,哥哥還斥責小明光著兩只腳,不成體統雲雲。看起來,全家人之中,驚慌失措的只有小明一個。關東大地震用自然界異乎尋常的力量震撼著黑澤明的心,也使他飽受驚恐。震後他曾被哥哥帶領遠足,去觀看地震及火災後的慘景。記憶中這是可怕的遠足,他看到以各種各樣姿態離開人世的人們,在屍體和瓦礫無法區分之時,小明的心情倒是莫名其妙的平靜。這成為貼近死亡,征服恐怖的一次遠征。少年時代的黑澤明對生死已經有了很獨特的認識。
而最深刻的一次死亡震撼,是他哥哥丙午的自殺。丙午從小就是個出類拔萃的天才,是黑澤明童年和少年的偶像,小學畢業時因意外沒有考上心目中的中學,便從此沉迷文學,並讓厭世哲學占據了他聰明的頭腦。他把俄羅斯作家阿爾其巴綏夫的《最後的一線》推崇為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學,受書中主人公納烏莫夫"人生一切努力無非是在墳墓上跳舞"的虛無精神的影響,他經常口頭禪似的說:"我在30歲之前死掉,人一過30就只能變得丑惡。"當他27歲時,作為影片解說人的他因為有聲電影的出現而失業了,也就是這一年,丙午在伊豆溫泉旅館的一間廂房自殺了。看著還在淌血的哥哥,黑澤明一動不動,對他來講,這是無法取代,永遠尊敬的哥哥。
多年以後,也就是1971年,因為電影票房的失利和創作追求問題,61歲的黑澤明也曾試圖自殺,當然,他沒有死。於是,他很快又站立起來,接著拍出了許多傳世佳作,真到壽終正寢。
(二)光榮之門
黑澤明曾說:"從我身上減去電影,那等數大概就成了零。"
其實,黑澤明進入影壇,一開始只是為了就業。1928年初中畢業後黑澤明曾熱衷於繪畫,矢志當一名畫家,甚至有作品參加全國性的美術展覽。但是當時以畫家為職業非常困難,黑澤明對此也沒有自信。由於哥哥丙午的突然自殺,黑澤明必須迅速負起長子的責任,因此,他帶著急於就業的焦急心情四處找工作。昭和十一年(1936年)的一天,黑澤明從報紙上看到P.C.L電影製片廠(東寶電影公司前身)招考副導演的廣告,對日本電影界一無所知的黑澤明便由此進入影壇。
剛剛考進製片廠做副導演的經歷並不令人滿意,以至於黑澤明想一走了之,但山本嘉次郎導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黑澤明的命運,因為,他遇到了他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山頂的風終於吹到我的臉上......山頂的前面,就是極目千里的廣闊天地和一條筆直的大道。"看著山本先生在攝影機旁揮灑自如,黑澤明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想乾的工作。在山本的劇組里,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並且通曉製作影片過程中各個部門的一切工作,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山本先生還告誡他:想當導演就得先學寫劇本。這使得黑澤明成為導演前先成了劇作家。《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發表於《電影評論》倍受好評,《寂靜》和《雪》得到情報局懸獎。當然,由於升任導演的計劃一再落空,黑澤明寫劇本也多是籌措酒資,拿了稿費去喝悶酒。
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終於邁出了導演的第一步。處女作《姿三四郎》開拍了,黑澤明努力使這部作品更有趣也更令自己滿意,正值戰時缺乏娛樂的日本觀眾狂熱地湧入影院,黑澤明也因此確立了自己作為導演在日本影壇的地位。當時正值二戰,日本國內軍國主義盛行,電影創作也受軍部的直接管轄,導演沒有創作的自由。黑澤明在自傳中不無羞愧地寫到:"戰爭期間,我對軍國主義是沒有抵抗的。很遺憾......沒有抵抗的勇氣,只是適當地迎合或者逃避。"1944年的《最美》即是以描繪戰時女子挺身隊在工廠里的勞動生活,藉以鼓舞鬥志的影片。拋開影片的政治目的,這部作品在藝術上,無論攝影角度還是構圖,或是紀錄片式的拍攝方法,都是頗有成就的,這也是黑澤明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小品式的電影。當然,《最美》還帶給了黑澤明終其一生的伴侶--矢口陽子。
1951年9月,正當黑澤明為其新片《白痴》在票房和評論上的雙重慘敗而煩心不已時,傳來了《羅生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大獎的喜訊。這是西方電影節第一次把頭獎給了一位亞洲導演(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又頒給了《羅生門》),從而開啟了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雖然,日本的評論家都說:那兩個獎不過是評獎者出於對東洋式的異國情調好奇的結果,但事實上,《羅生門》全面展示了黑澤明精湛的導演技巧和他開掘人類心靈的深度,講述?quot;人總是美化自己"這樣一個主題。此外,在運動鏡頭、光影處理等電影技巧方面,本片在當時也是無與倫比的。難怪多年以後黑澤明仍對日本評論界耿耿於懷:"日本人為什麼對於日本的存在毫無自信?為什麼對外國的東西就那麼尊重,對日本的東西就那麼鄙視?"
《羅生門》得獎以後的10年之中,黑澤明在各大影展中頻獲大獎,成為國際影壇的風雲人物。其拓展電影表現手段,觸及人類情感秘密的電影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甚至影響了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導演。黑澤明被稱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堅定的性格,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他易怒的脾氣一同被人們談論和稱道。
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是黑澤明的創作低谷。1971年因電影票房失利和創作追求問題,他曾試圖自殺。不過,很快他又站立起來。曾自喻為鰻魚的他說:"電影作家這條鰻魚,看到養育他的河污染了,水也乾枯了,他沒法在這樣的地方產卵。"於是,他只好不止一次地遠涉異域,比如在1975年蘇聯的河面上產了卵,即獲莫斯科影展金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德爾蘇.烏扎拉》。電視和好萊塢對日本電影的沖擊,以及日本電影生產機制的僵化及隨之而來的人才流失使日本電影全面衰退,這是真正令黑澤明神傷的事情。
晚年的黑澤明與兒子黑澤久雄創辦了黑澤製片公司,在1991年他還拍攝了關注核輻射和生態環境問題的《八月狂想曲》。85歲高齡時,黑澤明仍雄心勃勃要創作一部古裝巨片,因意外摔傷而未果。
黑澤明是東方電影導演的標尺,他執著的人道主義,對人類命運的強烈關注,對人性本質的挖掘,將隨他多姿多彩的影片永遠流傳。對黑澤明而言,電影是現實,更是理想;是抒寫情懷、審視靈魂的工具,更是通向彼岸的光榮之門。

『捌』 與黑澤明合作密切的日本世界級著名影星是誰

三船敏郎。

他有著精湛的演技,在《用心棒》、《椿三十郎》等影片中,三船敏郎將肩膀瘙癢的動作演繹得惟妙惟肖。

三船敏郎在多部影片中都飾演了山本五十六,將這位日本將領的神情和動作都表現得很精彩,尤其是在電影《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中,更是從神態到舉止,都將山本 五十六演繹得淋漓盡致。

三船敏郎性感且充滿野性的形象成為現代男子氣概的一個代名詞,他有著一臉瞧不起人的相貌和氣質,而這則與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有點相似。三船敏郎的演出讓黑澤明的作品更加陽剛和富有魅力,他與黑澤明的合作也因此被稱作為「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

兩人的「決裂」:

1965年,黑澤明導演了著名的影片《紅鬍子》。影片的主演依舊是他最喜愛的御用演員三船敏郎。這是他們的第十七次合作,也是最後一次。在兩人此後長達28年的漫長的電影生涯中,竟然沒有再合拍過一部電影。這個令人遺憾也令人困惑不解的現象成為日本電影史上一大著名的懸案。

關於這對日本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黃金搭檔為何會在兩人創作的顛峰期分道揚鑣,一直眾說紛紜。對於此,黑澤明曾在不同的場合解釋過:他與三船之間並無矛盾,只是可以創作的角色已經全部完成。換言之,兩人之間的緣分已盡。這個解釋很難令人相信。

『玖』 請問黑澤明為什麼和三船敏郎合作那麼多次幾乎每部電影都用他做主角。

三船敏郎是黑澤明的御用演員。合作的好就一直合作,這是電影界的一種良好風氣,就象吳宇森和周潤發、王家衛和梁朝偉、馬丁*斯克塞斯和羅伯特*德尼羅等等。他們的合作使世界電影領域誕生出一部部傑作。
另外晚期的黑澤明同三船敏郎的關系開始不佳,他在八十年代以後導演的《亂》、《八月狂想曲》等電影中不再能看到三船敏郎這位「東方約翰*威恩」的身影。

『拾』 誰看過黑澤明的《夢》呀

黑澤明之夢 Akira Kurosawas Dreams
其它譯名: 夢
Yume
Dreams
類 型: 奇幻 / 劇情
導 演: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編 劇: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主要演員: 井川比佐志 Hisashi Igawa
Yoshitaka Zushi
Toshihiko Nakano
Mitsunori Isaki
原田美枝子 Mieko Harada
根岸季衣 Toshie Negishi
倍賞美津子 Mitsuko Baisho
寺尾聰 Akira Terao
上映日期: 1990-5-11
國家地區: 日本 / 美國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倍受史提芬史匹堡及佐治路卡斯等多位著名製片人一致推崇;他執導之作品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黑澤明之夢》是黑澤明最具感染力及風格之作,他透過八個色彩鮮明的夢境,探討戰爭的代價,帶出人類應該和諧相處的訊息。

閱讀全文

與黑澤明電影中的主要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有海棠名字的電影 瀏覽:476
烏克蘭電影愛情公寓完整版 瀏覽:61
兩層電影院構造 瀏覽:283
我的一部優秀愛國電影觀後感少 瀏覽:578
沈殿霞電影大全 瀏覽:97
末代皇帝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822
第12屆青年電影節崔永元 瀏覽:365
雛鳥的愛情電影 瀏覽:939
美人魚電影所有插曲音樂 瀏覽:12
木村拓哉主演的愛情電影 瀏覽:538
主角臉上都是疙瘩的電影 瀏覽:50
電影中勵志感悟圖片帶字 瀏覽:342
電影演員什麼娟 瀏覽:941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圖片 瀏覽:309
音樂電影放映室 瀏覽:35
周星馳電影飾演 瀏覽:931
我想買期新的電影雜志英文翻譯 瀏覽:127
大鵬大長臉電影作品搞笑 瀏覽:95
古代電影大全恐怖片 瀏覽:708
賈玲最2021年的新演的電影名字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