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極具想像力的電影導演

極具想像力的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09-27 11:55:29

Ⅰ 全世界的電影都以掛上他的名字為榮

斯蒂芬·斯皮爾博格,猶太裔美國導演

他1946年生於俄亥俄洲的辛辛納提,自小就熱愛電影藝術。

四歲就用家裡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周圍的生活。

16歲時,初步具備電影思想與實踐能力的斯皮爾博格拍攝了第一部標准長度的影片《火光》,少年斯皮爾博格依靠這部電影賺到了100美元,這是他的第一筆票房收入。

從此,斯皮爾博格踏上了電影征程。

在他30多年的導演生涯中,既有《大白鯊》、《ET》、《奪寶奇兵》、《拯救大兵瑞恩》這些振聾發聵的商業力作,

又有《紫色》、《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這樣散發著濃郁藝術氣息的佳品,

還有《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這樣領風氣之先、玩高科技製作於股掌的時髦作品。

斯皮爾博格在當今的電影界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好萊塢自己培養的電影奇才。

好比香榭麗舍代表法蘭西的某種氣質一樣,斯皮爾博格已經成為了當今美國電影的標簽式人物。

如今的斯皮爾博格已經是世界性偶像人物了,他的名字每天都在被不同的國家的人們用不同的語言反復提起。

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導演,斯皮爾博格的電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能取得巨額的票房成績。

最賣座影片第五位——《失落的世界》。

作為侏羅紀公園的續集,這部影片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前作侏羅紀公園上映所引發的史無前例的恐龍熱潮。

另外這部影片在特技製作上也可以說盡心盡力,恐龍被好萊塢的特技大師們製作的更加惟妙惟肖。

《失落的世界》上映時間1997年,票房收入2291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四位——《奪寶奇兵》。

作為《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第一部,《奪寶奇兵》真不愧對它的名字,它不但成為了為好萊塢探險片開創一條新路的奇兵,同時也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績。

至於取勝原因,看看這部片子斯皮爾博格和喬治盧卡斯這兩位導演的名字你就全明白了。

《奪寶奇兵》上映時間1981年,票房收入2424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三位——《大白鯊》。

這是斯皮爾博格正式開始好萊塢導演生涯後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一部將全世界人民嚇壞了的作品。

大白鯊的尖牙利齒已經在銀幕上耀武揚威了將近三十年,可至今卻仍然讓人不寒而慄。

《大白鯊》上映時間1975年,票房收入2600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二位——《侏羅紀公園》。

這部電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還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潮。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開創性的數字技術奇觀,

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後果的宏大主題。

這樣的思想性、藝術性具佳的作品,獲得成功也是理所當然。

《侏羅紀公園》,上映時間1993年,票房收入3571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一位——《ET》。

這部電影2002年舉行了公映二十周年的慶祝活動,影片的特別版再次上市,ET迷們又一次的蜂擁而至。

這充分說明了在《ET》中展現的斯皮爾博格式的溫情是多麼的迷人。

一部電影能夠形成一個穩固長久的影迷群落,也難怪它能長映不衰。

《ET》上映時間1982年,票房收入39980萬美元。

從票房成績最好的五部影片當中可以看出,斯皮爾博格的作品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科幻片和驚險片,

我們在觀看這些電影時往往沉醉於片中那些離奇的情節和充滿想像力的神奇畫面,

看完電影以後我們又會驚嘆,在斯皮爾博格頭腦終居然能夠蘊藏如此豐富的想像力。

比如他電影中的外星來客就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在斯皮爾博格1977年推出的科幻影片《第三類接觸》中,法國導演特呂弗扮演的拉孔布率領一隻多國科學家小組來到墨西哥的索諾拉沙漠。

他們來這里的目的是研究一個神秘現象,因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就已經失蹤的一個美國飛行中隊,在這片荒涼的沙漠里又神秘的出現了。

科學家們發現,所有這些飛機都完好無損,馬達可以輕易開動,甚至飛行員的家人照片還插在儀表盤上。

可是那些機組人員呢?他們依然蹤影皆無。

神秘的現象繼續發生著,美國印第安納州曼西市突然大面積停電,在一片漆黑之中,架線工羅伊開車去檢查停電事故發生的原因。

在路上,他遭遇了一個通體發出刺眼光亮的神秘飛行物。

在曼西市,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小男孩巴里的家裡。

窗外神奇的火光吸引著他爬出門外,在母親吉蓮的哭喊聲中,巴里同那這神秘的火光一同消失。

自從看到外星飛船以後,架線工羅伊被這個奇妙的經歷徹底迷住了,他開始嚮往同傳說的外星生命進行親密接觸。

而巴里的母親吉蓮為了找到兒子也開始尋找外星生命留下的蛛絲馬跡。

在一種神秘力量的召喚下,羅伊和吉蓮一同來到懷俄明州的一座突然出現的奇形怪狀的山峰下面,這座山峰顯然是外星生命為了同地球人進行接觸而建造的。

在這里,拉孔布率領的科學家們已經建造了一個大型的基地,所有人都在等待外星生命的到來。

第三類接觸的片名來自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專業術語,它指的是同外星生命進行的實際接觸和交流。

盡管影片是虛構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內容卻並非空穴來風。

實際上,美國軍方和美國宇航局就因為第三類接觸中涉及到一些國家機密而反對這部影片的拍攝。

然而就像第三類接觸中的架線工羅伊一樣,斯皮爾博格對外星生命的幻想是那麼執著,影片的最後,對外星生命充滿嚮往的羅伊由一群小外星人護送,緩緩登上了他們的飛船,他微笑著向地球告別。

在拍攝《第三類接觸》四年之後,斯皮爾博格推出了他的另一部以外星人為主角的電影——《ET》。

在一個神秘的夜晚,一架外星飛船降落在地球上一片叢林之中。

正當他們准備離去時聞訊而來的美國科學家和警察包圍了叢林並開始搜捕外星生命。

匆忙中,外星飛船起飛逃走,一個外星人卻被遺落在地球上。

在科學家和警察的搜捕下,外星人走投無路,躲進了小男孩艾里奧特家的儲藏室里。

善良的艾里奧特瞞著媽媽收留了孤獨、無助的外星人,並為他取名ET。

艾里奧特發現,眼前這個小怪物,實際上和自己一樣是個情感豐富的孩子。

不久之後他們就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

雖然來自不同的星球,但艾里奧特和ET之間的友情卻超越了一切外在的障礙,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心靈感應。

ET雖然受到艾里奧特和哥哥、妹妹無微不至的照顧,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回到自己的星球。

他用電話機組裝了一部雷達,回到叢林中向遙遠的外太空發去求救的信號。

可憐的ET整夜守在叢林中,卻沒有收到任何反饋回來的信息。由於在叢林中的時間太久,ET和艾里奧特都病倒了。

這時科學家和警察們終於發現了ET的行蹤,他們蜂擁而至,力圖挽回ET的生命,以便保住這個珍貴的實驗品。

但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ET由於不能收到自己星球反饋的信息,終於還是因為病情過重,搶救無效死去了。

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而失去好朋友的奇跡出艾里奧特更是無比孤獨。

就在這個時候,奇跡出現了,收到外星同伴訊號的ET又神奇般的復活過來。

盡管因為ET復活而驚喜萬分,但是為了避免ET再落入成年人之手,艾里奧特和朋友們一起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自行車追逐。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ET再次回到叢林之中,接他回家的飛船趕來了,ET終於要走了,

艾里奧特戀戀不舍的和他的外星朋友告別,滿載著孩子間純真友誼的飛船啟動了,在消失的那一瞬間,它在天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這彩虹象徵著人類同外星生命進行交往的美好未來。

斯皮爾博格對於天空和宇宙的興趣由來已久。

他的父親是一名愛好廣泛的計算機工程師,在斯皮爾博格4歲的時候,父親在睡夢中將他叫醒,帶著他到一片草地上觀看流星雨。

從那次經歷開始,幼年的斯皮爾博格對宇宙、對外星生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人類對於外星生命的探索從來都是引人注目的,因此好萊塢電影中也不斷的出現各種外形星形象。

1977年隨著喬治·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的公映,科幻片開始在美國風靡一時,直到現在也是好萊塢最重要的類型片之一。

而外星生命則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科幻片的主角。

《星球大戰》系列中的外星人往往兇悍好鬥,他們的飛船在浩淼宇宙中馳騁,互相利用最尖端的武器攻擊對方,

《星球大戰》中的外星世界是殘酷的戰爭世界,它如此深切的印證著人類自身發動的一場又一場戰爭。

而在蒂姆伯頓拍攝的《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相貌猙獰,窮凶極惡的火星人來到地球,面對人類拋出的橄欖枝,它們卻以滅絕性屠殺作為回報。

對比這些凶惡好鬥的外星生命,斯皮爾博格影片中的外星人卻截然不同。

在《第三類接觸》中,外星人的飛碟雖然在地球上橫沖直撞,許多人類也被他們劫持到飛船上。

但在影片的最後,他們將劫持的人類全部完好無損的送回了地球。

在此之前發生的一切迷題也豁然解開。

當這些外星人友好地向人類告別時,我們明白,這些惡作劇的背後不過是好奇而善意的接觸。

《ET》中的外星人則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後面,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過是斯皮爾博格心目中一個迷路的孩子。

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樣,有著對於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有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顯然,在斯皮爾博格看來,愛不但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寶貴的精神依靠。

如今的好萊塢的科幻影片中,將外星人描繪成兇殘入侵者的作品就像格陵蘭島的冰山一樣眾多。

在它們的包圍中,斯皮爾博格影片中善良的外星人就象一條綿延的暖流,長久地安撫著我們因為驚嚇過度而對宇宙的浩淼和神秘所產生的恐懼。

斯皮爾博格幼年時代對於天空和宇宙懷有的美好希望,使得他的影片中外星人的形象顯得那麼可愛和令人神往。

看過了外星人,我們再來關注斯皮爾博格電影中另一類充滿想像力的形象,怪獸。

與善良地外星人不同的是,這些怪獸則往往是可怕而兇殘的角色。

不論是《大白鯊》中吃人的巨鯊還是《侏羅紀公園》中兇殘的恐龍,都在影片中扮演著人類敵人的角色。

斯皮爾博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

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

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

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鏟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

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只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

斯皮爾博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據說《大白鯊》公映之後,被嚇壞的美國人多年不敢去海邊游泳,美國的旅遊業也因此損失慘重。

同外星人一樣,斯皮爾博格電影中的怪獸同樣是充滿想像力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象是斯皮爾博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

斯皮爾博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

這部迪斯尼動畫片一直被認為是美妙、愉快沒有恐怖內容的少兒經典,但斯皮爾博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

斯皮爾博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

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

在拍攝《大白鯊》18年之後,斯皮爾博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瞋目結舌的「怪物」電影——《侏羅紀公園》。

考古學家艾倫·格蘭特和艾莉以及性情古怪的科學家馬爾克姆來到一個海島上。

在這里,億萬富翁約翰·哈蒙德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侏羅紀公園。

他僱傭一批科學家利用從蚊子化石中找到的恐龍基因,再造了這些早已滅絕的巨大生物。

一天晚上,狂風大作,暴風雨來了。

掌控整個公園電腦系統的丹尼斯為了盜取恐龍胚胎而關閉了安全控制系統。

這下他可惹了大麻煩,因為安全系統失靈,恐龍們從沒電的電網內跑了出來,並對人類發動了襲擊。

最後,艾倫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恢復了安全系統和電力供應,但兇猛的恐龍已經完全占據了這個小島,人類只能倉惶逃走。

在這部電影中,斯皮爾博格將早已滅絕的恐龍塑造的栩栩如生。

驚險的情節設計、完美、逼真的數字特效使得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視聽刺激,當時許多媒體直接以「恐龍復活」為題目報道該片的上映。

這種效果的達成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還是斯皮爾博格從小懷有的對「怪物」的極其敏感的恐懼心理。

對比善良的外星生命,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斯皮爾博格電影中兇殘的怪獸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生命。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電影中的怪獸不僅僅是一場孩子般惡夢,同時還隱含著斯皮爾博格對於人類面臨的危險處境的憂慮和反思。

如果我們將怪獸的范圍無限擴大的話,《辛德勒名單》中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德國納粹何嘗不是比大白鯊和恐龍更加殘暴的怪獸呢?

從1981年到1989年間,斯皮爾博格同喬治·盧卡斯合作拍攝三部《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這三部電影也被認為是斯皮爾博格商業片色彩最濃的電影。

神秘的寶物、驚心動魄的歷險和濃郁的異國風情使得《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成為了天方夜談似的童話,在那些或玄妙、或瑰麗、或陰毒、或神秘的場景中。

我們可以看出,斯皮爾博格的歷險片中同樣蘊含著孩子般的奇妙幻想。

少年斯皮爾博格關於探險的幻想很多時候是那些關於精靈鬼怪層出不窮的念頭,這些念頭又往往帶有惡作劇的性質。

一次他哄騙自己的三個妹妹去看他藏在儲藏室里的一個頭骨,這個頭骨被他設計成不僅瞪著的眼珠可以轉動,裡面還閃著陰森的光亮。

後來,所有這些恐怖鬧劇都成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中的情節。

孩子般的游戲心態使得斯皮爾博格導演的這個系列電影在讓人激動不已的同時又能捧腹大笑,

它的所有元素集結在一起恰恰構成了娛樂片最基本的架構,而斯皮爾博格源自童年時代的豐富幻想又使得這個架構渾然天成,無可挑剔。

如今的年過半百的斯皮爾博格在公眾場合露面時臉上總是帶著招牌式的微笑,

有許多人認為他微笑時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有些狡黠,有些天真,對周圍的世界,對廣袤宇宙懷有無比豐富的幻想。

有人說過,自迪斯尼以後,再也沒有電影家象斯皮爾博格一樣,對兒童想像中的狂喜和魔力,有著更富有本能的感受了。

而他能夠溫情的對待他的電影時源於他從小就經歷的孤獨,在受傷後他沒有苦大仇深反而以親切相待。

1993年斯皮爾博格在47歲時終於憑借《辛德勒名單》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在三十多年的好萊塢導演生涯中,斯皮爾博格總是勇往直前,力求做到最好,拍攝一部能夠在電影史上留下光輝印記的作品一直是他耿耿於懷的願望,

但這個願望這也使他在自己的事業生涯中付出了極大的艱辛。

從《大白鯊》開始,關於他的影片粗俗、血腥,沒有任何藝術價值的指責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的商業片票房越好,指責的聲音也就越大。

實際上在斯皮爾博格早期的商業片中始終貫穿著人性的表達。

《ET》是來自童年的傷痛和幻想,《奪寶奇兵》充滿了一個少年對於冒險生活的渴望,而《大白鯊》則是關於一個成年男性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

但是這些商業片中對於人性的探討還是受到商業因素的嚴重干擾,斯皮爾博格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證明自己不僅僅只會拍商業電影,他於1985年開始籌備拍攝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藝術電影——《紫色》。

歷史永遠是公平的。

1990年代初,一個能使斯皮爾博格成為真正的大師導演的機會出現了,這就是《辛德勒名單》。

實際上早在1982年,斯皮爾博格就買下了猶太作家托馬斯·基尼利的小說《辛德勒方舟》,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已經做了整整十年的准備,現在時機終於成熟。

斯皮爾伯格經常稱自己是一個美國東海岸郊區的產物,但在文化上,他則是典型的猶太教徒。

《辛德勒方舟》的作者托馬斯·肯尼利經常開玩笑地說,他那張臉簡直就是一張「古代的波蘭地圖」。

小時候的斯皮爾博格經常受到反猶太主義的侵擾,學校大廳里突然砸向他的硬幣,成為了他童年傷痛記憶的一部分。

所以當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博格遇到《辛德勒名單》時,一部偉大的電影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這將是一部真正能夠打動斯皮爾博格也能打動全世界的電影。

這將是一部民族罹難的史詩,它內部蘊涵著宗教式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極大悲泯。

1993年影片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所在地波蘭開始拍攝。

拍攝一部這樣題材的電影對於一直被認為是商業片導演的斯皮爾博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他的猶太人身份也不允許他為這部影片加入過多的商業化色彩,此時的斯皮爾博格經過了多年的磨礪,經過了極大的成功與痛苦的失敗,他已經洗盡鉛華,需要的就是徹底燃燒自己的靈魂。

《辛德勒名單》在拍攝之初就確定了採用商業影片中極少見到的黑白膠片,斯皮爾博格認為這些黑白的畫面就像真相的血漿一樣觸目驚心。

原本已經爛俗的溫情,被黑白畫面中一個紅色的小女孩提升到嶄新的高度,再也不是對觀眾情緒刻意的煽動了,因為歷史本身就已經足夠沉重。

在導演技法上,斯皮爾博格也拋棄了慣用的手法,整部電影拍攝時,沒有分鏡頭台本,沒有機動攝影升降台架,也不用變焦攝影鏡頭,所有花哨的技術都降到最低程度。

對於電影將來能否吸引觀眾的問題,斯皮爾博格解釋說,我根本無意關心電影是否保本,我真的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

《辛德勒名單》於1993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美國上映。

影片長達195分鍾,這並不是美國人習慣的觀影時間,但是這次大部分人用神聖和禮貌的態度對待這部電影。

許多電影院都發布了一條「行為法規」,建議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吃爆米花將被視為不適當的。

評論界也一反常態的對斯皮爾博格大加贊揚,那些一直以來批評斯皮爾博格電影缺乏藝術價值的影評家們也不禁承認《辛德勒名單》是迄今為止拍攝的大屠殺電影中,最優秀、最完整的劇情片。

《辛德勒名單》在次年奧斯卡評獎中獲得了十三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七個獎項。而斯皮爾博格也終於憑藉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斯皮爾博格,這位好萊塢電影奇才終於如願以償的拍攝了一部真正的藝術電影,憑借《辛德勒名單》的光輝,他無可爭議的進入了電影藝術大師的行列。

如今的好萊塢電影已經是世界電影霸主,美國的電影出口也成為僅次於軍工出口的無煙工業。

這一切的形成得益於好萊塢影片製作發行的完備機制,也得益於他們對於世界電影發展成果的吸納消化。

斯皮爾博格作為美國電影體制下成長起來的成功範例,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好萊塢自身的經典內涵以及對於世界電影的消化吸收。

在三十多年的電影導演生涯中,斯皮爾博格身上體現出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他對自己作品進行的有效的突破與超越使他一步步走向了輝煌的頂點。

如今的斯皮爾博格已經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他已經完全有能力和權力拍攝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讓我們在希望中等待他更加優秀的作品問世吧。

Ⅱ 徐克的電影有很多,其中他的拍攝特色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電影不僅是通過影像講述故事,更是藉助對影像的藝術化設計和呈現,讓觀眾感受視覺藝術之美,形成對情感、道德、正義等內容的感悟和理解。而縱觀國內影壇,將視覺美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的導演,當屬香港商業影片的領軍人物——人稱「徐老怪」的鬼才導演徐克。從1979年首部電影《蝶變》開始,無論武俠片、警匪片、功夫片還是近期的3D特效電影,徐克總能在影片中通過對空間造型、色彩構圖、動作特效的個性化設計,將極具意境和美術效果的影像呈現給觀眾,不僅讓觀眾在一幅幅變幻絢麗而又極富沖擊力的畫面中品味視覺盛宴,更為動作電影帶來了全新的美學意義。基於此,本文對徐克電影及其視覺審美特徵進行了充分分析,旨在為探究徐克電影的藝術內涵和特點提供有益的啟示。


作為動作片和武俠片導演的代表人物,徐克在其影片中一方面通過對武術動作的加工和神化、美化,讓動作本身變得更加優雅清晰,同時具備較強的節奏感和視覺美感、速度感、節奏感; 另一方面,徐克還將電腦特效、蒙太奇等創作手法融入影片中,形成了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新的視覺審美風格。

在動作設計方面,徐克沒有遵循香港早期動作電影 「拳拳到肉」的表現風格,而是將更具視覺美感的舞蹈、戲曲等形式與武術動作結合在一起。如在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一片中,徐克將舞獅與影片動作結合在一起,而影片 《金玉滿堂》中徐克則將民間廚師的廚藝與武術結合在一起,以廚師靈活敏捷的刀法與身手讓電影呈現出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同時徐克還賦予動作效果更多的神話色彩,如讓東方不敗能夠御風飛行和千里傳音,為電影觀眾帶來更大的感官震撼和美學韻味。

Ⅲ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排名不分先後: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說卡梅隆是當今重工業電影的開拓者,享譽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和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還有承載了我國80後對於科幻小說記憶的《終結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Ⅳ 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怎麼樣,如何評價他的風格

在我看來,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年6月5日生於法國南特,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代表作有《盧瓦河谷的木鞋匠》《蘿拉》《瑟堡的雨傘》《柳媚花嬌》《模型商店》 《懷孕的男人》 《二十六日的三個預定位》 等。

雅克·德米的電影故事性很強。電影中的音樂、畫面極具視覺上的沖擊力 。雅克·德米的大多數電影作品都充滿了街頭藝人,仙女,工人,奇怪的雙胞胎,充滿幻想的藝術家或賣電視機的商販。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Ⅳ 你知道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導演都有誰嗎

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優秀的演員和優秀的導演,好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產業,誕生過很多優秀的電影,而今天要介紹的是這些電影幕後的導演。

1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39年4月7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為義大利移民。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大學讀於霍夫斯特拉大學戲劇藝術系,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獲電影碩士學位。2011年,編導製作了驚悚劇情片《此刻與日出之間》。

1964年,自編自演喜劇《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從而正式踏入娛樂圈。2011年,憑借喜劇片《午夜巴黎》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2014年,執導喜劇片《月光下的魔法》。2016年,自編自導自喜劇片《六場危事》,該劇是伍迪·艾倫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2017年,執導劇情片《摩天輪》。

Ⅵ 你認為哪些電影非常具有原創性和想像力

我覺得姜文的電影就兼具有這兩個特點,並且很有個人風格,先說第一部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他的電影《鬼子來了》這部電影我已經安利了很多次,因為這部片子真的是震撼了我,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戰爭片,可以用另類來形容,我看過很多視頻網站對它的分類又說是喜劇有說是戰爭還有說驚悚的,確實這部電影完美的把這三個點融合在一起。

這部電影的黑色幽默實在是太出彩了,最著名的一幕就是香川照之飾演的花屋小三郎放狠話說的卻是『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還有很多場景都讓人覺得這是一部不正經的電影,但是接近尾聲的突如其來的殺戮又讓人看清了這是一部殘酷的戰爭片甚至殘酷到恐怖,我幾乎是捂著眼睛看,心一下子變得冰涼。還有最著名的最後的一幕大紅都讓人覺得不會再有一部電影會是它的類似作品。

第二部同樣是姜文的《讓子彈飛》改編自馬識途的《夜譚十記》這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電影,在上映的時候引起了劇烈的討論,關於替身的話題引起了熱議,我當時還小根本看不懂最近又看了一遍,真的是大呼過癮雞皮疙瘩都起了一身,比起看老戲骨的演技劇情的發展加吸引人,很多畫面都極具沖擊力,給人眼目一新的感覺,老六剖開肚子掏出一碗涼粉的場景,還有老劉的墓碑是一個金制的六,師爺被炸成兩段埋在銀車里等等,很多場面都是那樣的巧妙絕無僅有。只有像姜文這樣做到玩電影的人才能做到。

可能說姜文前期的作品還能看到學習其他類型電影的影子就像《陽關燦爛的日子》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但是後期真的看到他的電影就只能想到這電影的名字就是姜文,他的電影不像拍出來的更像玩出來的。

Ⅶ 求推薦幾部極具想像力的電影

你們說的電影,都不是最具想像力的。

最具想像力的電影,應該是:

《終結者》,1、2、3、4部

《異次元殺陣》1、2、3部

《恐怖游輪》

《萬能鑰匙》

《機器人總動員》

《人工智慧》

這些才是 最具想像力,最精彩的電影。

並且,我建議提問者 將這些電影看完了,經過比較過後,再來評價。

我保證這幾個是你看了還想看的。

Ⅷ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導演郭帆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真正詮釋了中國古代典故: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流浪地球》迄今為止,已經上映23天,票房達到44億,這周突破到45億的問題肯定不大。

最後,希望郭帆導演能夠繼續拍《流浪地球》,連續拍成三部曲,每部都保持甚至超越第一部,那麼中國科幻電影和中國商業類型大片,真正的擁有重磅級別的標桿作品。

另外,作為中國導演圈子裡來講,導演郭帆長得真的蠻帥的。

更多關於《流浪地球》和郭帆導演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Ⅸ 世界電影史上最具有想像力的電影是哪部

倖存者

閱讀全文

與極具想像力的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胖女孩子的愛情電影 瀏覽:561
泰國高分電影院 瀏覽:191
我坐公交車到電影院英文怎麼說 瀏覽:331
再見螢火蟲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810
男人十大必看熱血電影 瀏覽:263
法國電影主要風格 瀏覽:159
電影院魯信 瀏覽:263
天才少女電影英語觀後感 瀏覽:951
2017網路大電影8月排行 瀏覽:344
朱莉演動畫的電影大全 瀏覽:843
高清字幕電影下載網站推薦 瀏覽:304
電影大全搜狐視頻 瀏覽:653
電影僵屍照片大全真實照片 瀏覽:892
種族歧視黑人鋼琴家電影名字 瀏覽:404
什麼是美國電影 瀏覽:344
狗的名字叫嗨皮電影 瀏覽:492
007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421
南京德基二期電影院怎麼走 瀏覽:577
電影長城演員誰死了 瀏覽:526
美國電影獵鷹突起完整版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