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中國電影變臉的導演

中國電影變臉的導演

發布時間:2022-09-26 22:35:00

『壹』 電影<變臉>的主角都是誰

變臉/奪面雙雄 Face/Off (1997)
導 演: 吳宇森
主 演: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吉娜·葛森 Gina Gershon 約翰·特拉沃爾塔 John Travolta 瓊·艾倫 Joan Allen 多米尼克·斯溫 Dominique Swain 尼克·卡薩維茨 Nick Cassavetes 希·龐德 CCH Pounder John Carroll Lynch
上 映: 1997年06月27日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評 分: 7.1/10( 32730票 )
時 長: 138 分鍾
類 型: 驚秫 動作

劇情簡介:
無惡不作的恐怖份子凱斯特洛伊刺殺FBI的高級探員尚·亞瑟,卻誤殺其瑟獨生子,讓尚·亞瑟發誓要親手抓凱斯特洛伊入獄。在線人的密告之下,尚·亞瑟終於有機會親自逮捕他到案,趁著凱斯·特洛伊與他弟弟搭機逃亡之前將他們繩之以法,槍戰之後,凱斯·特洛伊因負傷過重而昏迷不醒。
亞瑟原本以為一切都結束了,沒想到卻從凱斯弟弟的口中得知,凱斯·特洛伊在被捕之前已經將威力強大的毒氣炸彈放在某個人潮眾多的公共場合,無論警方如何逼問,凱斯的弟弟寧死都不願說出炸彈地點。束手無策之際,亞瑟的長官提出透過高科技的整容手術,讓亞瑟與凱斯·特洛伊的容貌對換,再讓假扮成凱斯·特洛伊的亞瑟進入監獄中,讓凱斯的弟弟以為哥哥復活,並說出炸彈地點。
這項「變臉」計劃為FBI的高度機密,只有主事的醫師與三位FBI長官知情,剛開始一切都順利進行,假扮的凱斯特洛伊混入監獄之中。但令人沒想到的,原本昏迷中的凱斯特洛伊卻清醒過來,狡猾的他決定將計就計,第一步先殺掉從事此項任務的醫師與知情的FB......

『貳』 變臉電影演員名字

Nicolas Cage
John Travolta

『叄』 求變臉(1995)吳天明導演,朱旭,周任瑩主演高清百度雲資源,免費的

《變臉 (1995)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9yoq

江湖藝人變臉王(朱旭 飾)孑然一身,以船為家,因恪守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之祖規,一手絕活面臨失傳。在活觀音梁素蘭(趙志剛 飾)惜才提點下,變臉王終生傳承衣缽之願。他用五枚大洋買下機靈的狗娃(周任瑩 飾)。初時祖孫相處融洽,一場出街意外卻令狗娃女兒身暴露。惱怒的變臉王意欲趕走狗娃,拗不過其苦苦相求,遂改自稱「老闆」,兩人依舊搭夥賣藝。朝夕相處間,變臉王雖欣慰於狗娃孝順懂事,礙於其女娃身份並不傳授變臉絕活。按捺不住好奇的狗娃夜半偷看臉譜,失手引發船火,兩人棲身之所燒毀殆盡。狗娃自感無顏,悄然離去,但心中始終感念變臉王的恩情。卻不知,這份恩情有一日需要她以命相報,變臉絕活也終因此得以流傳……本片曾獲第16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等多項國內外獎項。

『肆』 介紹一下吳宇森

吳宇森
檔案:

中文姓名:吳宇森

英文姓名:John Woo

出生:1946年5月1日

生肖:狗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

星座:金牛座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

婚姻狀況:已婚並育有子女

吳宇森電影年表

1973年《過客》(編、導)

1975年《女子跆拳群英會》(編、導)

1976年《帝女花》 (編、導) 《少林門》 (編、導)

1977年《發錢寒》 (編、導)

1978年《大煞星與小妹頭》 (合編、導) 《哈啰夜歸人》(合編、合導)

1979年《豪俠 》(編、導)

1980年《錢作怪》 (編、導) 《滑稽時代》(編導/以吳尚飛假名)

1982年《摩登天師》 (合編、導) 《八彩林亞珍》(編、導)

1986年《笑匠》(導)

1986年《英雄本色》(編、導)

1987年《英雄本色續集》 (編、導)

1989年《喋血雙雄》 (編、導) 《龍蛇爭霸》(與午馬合導,為張徹慶壽電影)

1990年《喋血街頭》(導、合編、剪)

1991年《縱橫四海》(導、合編、演)

1992年《辣手神探》(導、剪、演)

1993年《終極標靶》(導)

1996年《斷箭》(導) 《 新縱橫四海》(導、電視電影)

1997年《變臉》(導)

1998年《至尊黑傑克》(導、電視電影)

2000年《碟中諜Ⅱ》(導)

電影特點

他通常被稱為「暴力美學大師」,實際上他的電影在暴力這層外衣下,著重的是描寫人物之間的情誼,以及人與時代關系,對現實社會的一種迷茫,但是最好還是積極的,他善於借物抒情,寓情於物,像在他電影里經常出現的「白鴿」,」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徵。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州,1951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由於父親患病不能工作,由母親負擔養家的重擔,生活十分清苦。中學剛畢業時父親就去世了,全賴母親在工地抬石子負擔家計,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灣學建築或是美術的升學夢。此時吳宇森就讀於一家教會學校,精讀了許多神學、歷史、哲學、美術著作。吳宇森中學時代經常從課堂上溜出來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他最喜歡的是好萊塢的黑幫片,西部片以及黃金時期的歌舞片。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是畫面都充滿了動感。吳宇森最崇拜的導演是法國暴力導演皮埃爾·邁爾維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著濃郁的人情味。但對吳宇森影響最大的人卻是拍過《野人幫》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說,吳宇森電影中對慢鏡的運用以及讓角色在聖歌中進行搏命激戰的處理方式都是山姆電影語言的發揚光大。
1971年,吳宇森到邵氏影業公司跟隨當時最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張徹拍片。張徹的作品在當時的電影市場中橫行無阻,吳宇森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專業技巧,用吳宇森的話說,「把張徹電影中的刀換成槍,那麼就會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張徹身邊兩年後,吳宇森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過客》。此片的武術指導就是今日香港影壇的大哥成龍,當時兩人都是影壇小輩,所以《過客》也沒有產生什麼反響。之後他到嘉禾擔任導演長達十年(1973-1983)。在這十年間他拍了許多完全討好市場的喜劇,1973年他導演了《鐵漢柔情》,之後他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的電影,如《女子跆拳群英會》(1976)、《帝女花》(1976)、《少林門》 (1976)等,後他又執導了《發錢寒》(1977)、《大煞星與小妹頭》(1978)、《哈�夜歸人》(1978)、豪俠(1979)、《滑稽時代》(1980)、八彩林亞珍(1982)等喜劇電影。這段時期被他自己稱作「喜劇的十年」。
1983年他從嘉禾到新藝城後,事業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灣沉潛了將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禍得福在台灣交了許多好朋友,也見識到台灣演藝圈中迥異於香港的濃郁的人情味。在1985年《笑匠》票房慘敗後他隻身回到香港,加入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於中國電影工作室做製片助理和劇本檢查員。在這期間美國的新生代導演薩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庫伯力克給了他很多靈感,他們作品中的暴力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八十年代中期,吳宇森的電影生涯停滯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幫助下,成功執導了《英雄本色》,該片奠定了吳宇森的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以至後來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雙雄》(1989)都沿襲了這一風格。
《英雄本色》不僅是吳宇森的人生轉折點,也是香港電影的一座豐碑。在創作此片時,吳宇森豪氣必現,多年來在影壇積郁已久的失意與報復盡透每一個畫面,其精細的分流與流暢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來仍無可挑剔。這部大場面、高質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觀眾和影人。這部片子還為香港電影發現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曉東、潘恆生、張國榮以及當年同樣失意影壇,被稱做「票房毒葯」的周潤發。吳宇森是進行了一次賭博,然而他贏了,一群失意、蟄伏的男人征服了命運,相互迸發出了無比耀眼的光芒!
1989年的《喋血雙雄》也許是吳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吳宇森還沒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創造出的意境:無法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動搖的做人原則。吳宇森用極為自信的手法讓暴力世界中彌漫出無法言語的浪漫,華麗而控制自如的鏡頭、精練的對白以及舞蹈般的槍戰動作令人為之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決戰,可以代表暴力美學的精髓:燭光中映出的聖母像,背景中掠過的白鴿,一對最不應成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執行著自己心目中的正義。正象吳宇森所說:「這是我最想用鏡頭來表達出的東西,哲學式的電影,騎士般的主角,也表達了我心中的理想。」
《喋血雙雄》後,吳宇森因意見不合脫離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自組公司拍攝了《喋血街頭》、《縱橫四海》、《辣手神探》等動作片。
1993年環球電影公司投資請吳宇森執導尚格雲頓主演的《終極標靶》。雖然《終極標靶》推出後洛杉磯時報把吳宇森做為頭版人物,影片拷貝賣了1600個,但這是一部變了味的吳宇森電影。影片中雖然也有聖歌中飛舞的白鴿,但卻少了那份一貫的詩意,它更象一部尚格雲頓的動作片。事實上,吳宇森電影中的武打戲在香港導演中連中等都算不上,所以當影片面世後為了適應尚格雲頓的影迷,環球公司又派一名「資深動作片剪接專家」對影片進行了重新剪接。因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終極標靶》並不是真正的吳宇森電影。
1996年,他接手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斷箭》。《斷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飾演奸角的約翰·特拉沃爾塔模仿周潤發的每一個動作,從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煙姿勢,都極具神韻。同時,吳宇森設計的動作戲和各種細節令人應接不暇。本片是吳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國電影的套路大展拳腳,此時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萊塢動作片的命脈。
1997年的《變臉》是吳宇森電影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吳宇森在片中找到了東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種「人道精神」和「家庭觀念」,並著重刻畫了女性角色的剛強和溫柔,這一點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觀眾的認可,許多從不看動作片的女觀眾亦著迷於這部電影。與以往處理人物的風格一樣,該片的主人公亦處於正邪之間。片中約翰·特拉沃爾塔與尼古拉斯·凱奇,本來一個代表善、一個代表惡,但經過交換面孔後他們基本上成了同一個人的兩種性格。而最有意味的情節是有時候有些事情壞人會比好人處理得更好,譬如後來凱奇換了特拉沃爾塔的臉之後,給了他太太真正的浪漫,還教會他女兒怎樣保護自己。吳宇森在片中充分發揮了凱奇和特拉沃爾塔的表演天才,他讓觀眾在看到兩大演技巨星的眼神變化時感受到他們心理的轉變。吳宇森對兩大巨星的駕馭顯示了大師級的風范,凱奇和特拉沃爾塔事後對此都五體投地,他們認為吳宇森給他們設計的戲實現了他們扮酷的夢想。而這顯然不是恭維。投資高達一億美元的《變臉》被美國影評人們認為是「最具吳宇森風格」的作品,並一舉奪得七月份美國電影票房冠軍,同 時也為吳宇森帶來了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頒發的最高榮譽「金環獎」。

部分得獎記錄:

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1989)(喋血雙雄)

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 (1990)(喋血雙雄)

第二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1986)(英雄本色)

第三十七屆亞太影展最佳剪接 (1992)(辣手神探)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 (1992)(辣手神探)

合作者:

說到吳宇森,就饒不開他的知己周潤發,只有周潤發可以演出吳宇森所要表達的電影情懷,他們合作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無一不成為經典。最近他們將要再次聯手,合作《赤壁之戰》。

『伍』 兩下一請什麼意思

兩下一請是耿直的意思,這句話是四川方言。

兩下一請就是(性格)正直、直爽。也作梗直、鯁直。

出自電影吳天明執導《變臉》的台詞:袍哥人,兩下一請。意思是袍哥人,耿直。該片講述了恪守傳統的老藝人「變臉王」為傳承衣缽收狗娃為徒,不料狗娃是女扮男裝,最終,變臉王打破「傳男不傳女」的陳規,傳藝給狗娃的故事。

變臉劇情解釋

《變臉》是由吳天明執導,朱旭、周任瑩、趙志剛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5年6月9日在中國上映。

《變臉》影片中導演吳天明用「戲外戲」、「臉外臉」的套層結構,完成了對於人情、人性的思索和聯想,引發人們對傳統價值及其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變臉王」的尷尬處境和苦澀心態,似乎是導演歸國後失去了體制歸屬的「江湖藝人」的心靈寫照,他對於人情、人性、人道主義精神的反思意識非常可貴。

《變臉》反映出了導演對傳統文化的傾心認同。該片對於「傳宗接代」、「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傳統觀念、封建思想做了深度的挖掘與批判。然而在這個批判的過程中,又融入了傳統的表達方式。

『陸』 電影變臉的導演是誰

是吳宇森啊!
想要解析影片《變臉》首先就必須得先了解導演吳宇森和聯合主演的尼古拉斯·凱奇,約翰·屈伏塔。吳宇森是享譽世界的「暴力美學」大師,好萊塢最成功的華裔導演之一。1946年出生於香港,1986年自編自導了《英雄本色》,以至於在以後的很奪年中都成為了眾多影壇中人所爭相模仿跟風的對象。在這之前的十年被他自嘲地稱為『喜劇的十年』,其後執導的《英雄本色2》,《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無一不是動作片的典範之作。1993年成為好萊塢華人導演『第一人』,相續拍攝了《終極標靶》,《短箭行動》,《變臉》,《至尊黑傑克》,《碟中碟2》直到今年剛上映不久的戰爭片《風語者》等影片,並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吳宇森最大的特點是解剖暴力。從美學的角度變換時空,把動作和過程分拆後重新組合延長播放,使其節奏發生改變,是蒙太奇在瞬間應用的極至。攝影機正常速度拍攝時為每秒24格,他在實際拍攝中除了使用正常速度外,還會在其它角度以每秒60格甚至120格的速度拍攝,從而使動作的精確和細膩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除此之外,雙手持槍也是典型的吳氏標志。

吳宇森在進入好萊塢後沒有放棄自己的電影風格,即使面對很會分類的,認為動作就是動作,不能接受動作片中加存在很重的感情戲的美國觀眾也沒有放棄仁義俠氣,浪漫情懷,美學暴力,他喜歡在演員演技中加入大量的暴力美學,真摯感情世界與細膩的心理描寫,向人們展示一個個人情味的英雄。雖然適應好萊塢體制是一種妥協,但其商業運作的成功對華語影壇的復興具有借鑒價值。據說他有一個基本原則:凡是有損或侮辱到中國人形象的題材他一律不接拍。

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在好萊塢的演技早在1995年的影片《逃離拉斯維加斯》中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因此當年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成為了奧斯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影帝。其向來擅長於飾演正派角色,他的眼神十分憂郁,看來不太像一個演員反而更像一個詩人。約翰·屈伏塔同樣也是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實力派演員。1994年就曾因影片《黑色追殺令》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其演藝生涯一路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太多,所飾演角色大都以性格堅毅的死硬反派為最成功。

影片《變臉》據說是花費了一億美金拍攝而成。影片通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換臉術」塑造正邪難分、愛憎難辨的人物,使對立分明的是與非的主題更增添了耐人尋味的內涵。在這部影片中吳宇森依然延續著以前影片中正與邪,善與惡這兩個自古就已經對立的方面,當然最終邪不勝正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但他又在影片中加入了以前所沒有的濃厚的家庭觀念的元素在其中,使得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達到了完整。這也是《變臉》與之前吳宇森影片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吳宇森將影片中艾肯辛(約翰·屈伏塔飾)的兒子被殺死後整個家庭就一直處於黑暗和被凍結中,辛和家人都無法承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女兒開始學壞,辛和妻子的性生活不和諧都是出自一種逃避心理所不自覺做出的事。而最辛苦的是辛,他身為一家之主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還要面對家人的無聲責備又要不擇手段地除去卡斯(尼古拉斯·凱奇飾)這個殺子仇人和家人的噩夢。這一些人物的潛藏心理被描寫得極為清晰入目。而吳宇森又在片尾辛復元回家時在慢鏡頭運動下顯得緩慢的身影穿過了迷濛清晰的出現在門口時和當時的燦爛陽光都在暗示著一家人由於仇人卡斯的死都已經解除了自己的沉重盔甲和陰影,更接受了仇人的兒子成為家中一員。

而在監獄中辛為妻子和女兒表現出來的極度憤怒和不安擔心正是他逃獄的最大動力,出此外還有就是出於責任感,男人的責任感和道義。尤其是在救卡斯兒子時表現出來的人情觀念和卡斯為弟弟兩次綁鞋帶處就足以表現出吳宇森為營造影片的家庭,親人於情親費盡心思。事實上吳宇森在影片中所有家人親人在一起的場景都注入了極大的溫情,進行了簡單但卻深刻的描寫。而卡斯兩次為弟弟綁鞋帶的事所表現的兄弟之情也前所未有地創造了壞人一律都是只做壞事,只殺人害人的規律,創造了一個新的壞人也有親人也有人情味也會為親情而動的有血有淚的真實的壞人形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凱奇與屈伏塔之間的精彩配合演出。兩位大牌明星運用鮮明的個人風格,將人世間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推向極致。影片中兩人易容之後的角色互換竟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良好表現。這是尤為難得的。凱奇把卡斯在安放炸彈後的接近藝術和瘋狂的翩翩起舞和在誤殺辛的兒子後那一剎那流露出的少許後悔與嘆息之意既顯出了角色的邪惡的一面,又表現出了其也有感情的一面,拿捏的恰到好處。而在角色對換後,兩人就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的心理進入角色,這讓人不能不稱贊兩人演技的高明。影片辛在易容照鏡子一段凱奇表演得十分的歇斯底里,十分配合當時辛的彷徨無助心理。

在監獄打架一段凱奇哈哈大笑,笑得十分地瘋狂,並在笑的同時迷失在自我肯定與否定間,再突然清醒過來轉笑為哭再笑,這一段的內心實在是表達得太出色,讓人清楚了解到當時辛的心理轉變歷程。而屈伏塔同樣也將一位對家人心懷內疚,極盡所能像抓住兇手的警察的內心畏懼與狂暴,溫情心理抒發到了極好。在易容後做出的走路的姿勢和動作都與前半段身份配合得天衣無縫。最棒的是兩人在角色對換後氣質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屈伏塔從正氣凜然變得邪氣十足,凱奇卻是由一身具有邪惡魅力變得憂郁和易怒。而尤其成功的是尼古拉斯凱奇在影片中頗為動情的表演也打破了英雄不流淚的好萊塢定式。這是一次真正的極其成功的聯合主演。

影片中的音樂,就是孩子戴上耳機後的音樂雖然不長,但節奏緩慢,抒情,溫馨溫暖,與當時的激烈交火在吳宇森的刻意為之下升華到了一種槍火不再存在的莫名藝術自我享受的意境中,這時的槍戰在與電影音樂的對比中已經成為藝術,浪漫,美麗的境界。

吳宇森式暴力美學在這部影片中實際上得到了最大的展現,從而使之看來更具有藝術感激情的場面更多。這是吳宇森電影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在影片里吳宇森通過鏡頭打破了好萊塢影片中的英雄不流淚、不能死的成規,塑造了一個絕望的悲劇英雄。他在片中找到了東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種「人道精神」和「家庭觀念」,並著重刻畫了女性角色的剛強和溫柔,這一點獲得了女性觀眾的認可,許多從不看動作片的女觀眾也著迷於這部電影。與以往處理人物的風格一樣,該片的主人公也處於正邪之間。暴力在這部影片中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吳宇森沒有再重復以前影片的子彈橫飛還射不完,敵人總殺不盡的原始手法。美學成為了影片最大的享受部分,吳式暴力淪為修飾美麗藝術的成分。在影片中動與靜、正直與邪惡交替有致形成了極大的享受。

吳宇森在影片中運用了比從前更豐富的電影手段與表現手法,來展現已經成為定式的動作場面。從而使得影片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並從創新與發展的角度上,將動作片這一歷時久遠的類型片種在視覺效果上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情感表現也形成了新的風格。影片中依然可見隨風鼓動的風衣,停機棚槍戰時四濺的火花就像煙花一樣美麗燦爛。沙夏家中槍戰一段在大量的運動鏡頭里顯得如此的與眾不同,孩子戴上耳機音樂起彷彿讓人置身於歌劇院中欣賞精彩十足的歌劇。鏡子前兩人對峙一段更是絕對經典之作。

最後又照著老規矩在教堂決戰,吳宇森再次給白鴿與上帝面前成就了自己。《變臉》的成功就在於他成功的塑造了一個罪犯的形象,形象依然豐滿,與美國電影中壞人形象的空洞不同。吳宇森很成功地將中國俠義文化與西方文化結合在一起,還在影片中使用了極多的慢鏡頭將動作場面,一言一行都在一種浪漫的氛圍中。並且無論是在鏡頭的運動還是音樂的運用上吳宇森都找回了當年顛峰時期的最佳感覺,並超越它。

盡管很多人都認為《變臉》不是吳宇森最好的影片,可我至始至終都以為這是最能展現吳宇森深厚導演功力的影片,最能展現吳式美學暴力獨特風格的影片。這是一部足以永載史冊的影片。

『柒』 第一位進軍好萊塢的華人導演吳宇森,是如何一步步跌下神壇的

吳宇森導演,被稱為中國暴力美學電影的創始人。

吳宇森的電影個人風格濃厚,讓觀眾過目不忘,其執導的經典電影作品《英雄本色》更是經久不衰。



在現在觀眾已經接受不了吳宇森的個人風格時,吳宇森還是執意不改,導致了他的號召力越來越低,最終跌下神壇。

吳宇森成也性格敗也性格,令人不勝唏噓。

不知道各位網友對吳宇森導演有什麼印象呢,大家現在還喜歡吳宇森的電影嗎。

『捌』 吳宇森導演的影片《變臉》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結局是兩個人把臉換回來了,結局非常圓滿。

《變臉》是一部1997年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劇情片,由吳宇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約翰·特拉沃塔、瓊·艾倫、亞歷桑德羅·尼沃拉和吉娜·格申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7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FBI探員亞瑟追捕恐怖殺手凱斯特長達8年之久,凱斯曾殺害他的兒子,兩人因此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一次,為了調查致命炸彈的放置地點,亞瑟自願取下自己的臉皮。

換上昏迷中凱斯特的臉,混入監獄與其匪黨搭上線,以套出炸彈的放置地點。但是清醒後的凱斯也換上了亞瑟的臉,搖身一變為FBI探員,使亞瑟的家庭與事業陷入了危機,一場正邪兩方的激戰於是點燃。



(8)中國電影變臉的導演擴展閱讀:

《變臉》把「變臉」這個川劇里就有的俗套橋段玩出了花活。先是警察變成了惡匪,後是惡匪變成警察。相貌互換,身份也互換的兩個人開始了某種意義上的「尋找我是誰」以及「找回身份」的旅程。

這種哲學上的思辨,加之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以及片尾那一段在「鏡宮」中的具有符號學意味的動作戲,再加上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兩位大咖的演技學,以及吳宇森的暴力學白鴿學,使得整部電影讓人看起來回味無窮。

『玖』 朱旭老爺子主演的變臉,為何能媲美霸王別姬

京劇有《霸王別姬》,川劇有《變臉》。所幸,這兩部戲劇都被拍成了電影佳作。前者由張國榮、張豐毅等給我們展現了京劇之美。後者則有老戲骨朱旭帶給了我們何謂"川劇之奇,變臉之絕"。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便是這部由朱旭老爺子主演的--《變臉》

變臉

它由中國第四代導演的吳天明執導,像《人生》《老井》《百鳥朝鳳》等都出自他手.影片豆瓣評分至今高達8.8分,好於95%的劇情片。

影片《變臉》憑借其高超的藝術魅力,使吳天明導演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導演,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朱旭老爺子也成為了繼張藝謀、牛振華、張國榮之後,第四位獲得東京電影節影帝的中國男演員。讓人可惜的是,《變臉》享譽國外,但在國內受關注度較低,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部影片。

老一代電影人心中有著濃郁的人文情懷,吳天明便是最好的代表之一。在美國游歷幾年回國後,吳天明第一件事就是將川劇變臉這種國粹搬上大熒幕。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面對飛來橫禍被屈打成招,他並不怨天尤人,更不責怪出於善心的狗娃,而是坦然面對。他在艱難的大環境中,依然能夠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體諒和寬容,讓人敬佩。事實上,對一切事物的包容和體諒,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希望,這種與生俱來的共情,在今天更加燦爛。

『拾』 吳天明是誰

吳天明
導演
主要作品:
1996年電視劇《黑臉》

2002年電影《首席執行官》
1999年電影《非常愛情》
1994年電影《變臉》獲得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87年電影《老井》1988年獲得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第十一屆百花獎故事片獎,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故事片大獎,第七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84年電影《人生》獲得了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3年電影《沒有航標的河流》該片於1984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夏威夷第四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電影獎
1981年電影《親緣》
1979年電影《生活的顫音》

藝術經歷:
1939年12月5日生於陝西三原縣,原籍山東萊蕪,中學時,吳天明沒有象他父母所希望的那樣喜歡理工科,而是對文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次在觀看前蘇聯影片《海之歌》,被電影藝術的神奇魅力所迷住,並下決心將來要從事電影工作。為此,他閱讀了大量有關電影的書籍,並想盡一切辦法觀看電影,甚至不惜賣掉自己的新鞋來換取電影票。
1960年,高中未畢業就報考了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訓練班,並在影片《巴山紅浪》里扮演一個農村青年。1962年訓練班結業後,留在西影演員劇團作了一名演員。當電影演員並不是吳天明對電影藝術的最高追求,他開始向電影導演的目標奮進。
1974年,他參加了《紅雨》的拍攝工作,在著名導演崔嵬的關懷的指導下,他學到了許多導演藝術知識,也學到了老導演身上那種對藝術的執著感和責任感,1974年進入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導演專業班(後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1979年和1981年兩次與著名導演滕文驥合作拍攝了故事片《生活的顫音》和《親緣》。
1983年獨立執導了故事片《沒有航標的河流》,該片於1984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夏威夷第四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電影獎,這可以說是西影廠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吳天明的名字從此在電影界,在觀眾中震響。
1984年,他執導的影片《人生》(1984)又獲得了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這顯示了吳天明的導演才華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了。
1987年,已做了幾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的吳天明,又執導了一部轟動中外電影界的影片《老井》,這是一部描寫中國北方貧瘠山村生活風貌的影片。為解決老井村缺水的問題,回鄉知識青年孫旺泉帶領村民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打出了盼望已久的深水井。在影片中,吳天明大膽啟用干攝影的張藝謀出演男主角孫旺泉,人們都擔心不會成功,但吳天明運用他高超的導演技能挖掘演員的潛在素質,成功地拍攝了《老井》,並於1988年獲得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百花獎故事片獎,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故事片大獎,第七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等。吳天明本人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90年代初,吳天明辭去廠長職務去了美國,在美國他看了近千部影片,學到了不少東西,導演水平有了更高的升華,1994年,吳天明回到中國,執導了回國後的第一部影片《變臉》,這是一部蘊含著人間真情,單純而溫馨的影片,影片通過一個老藝人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這一次,吳天明又獲得了成功,《變臉》獲得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吳天明的影片都有著較深的內涵和深度,溫厚而朴實,他拍的影片雖不多,但幾乎每部都得了國內或國外大獎,這說明了吳天明對題材的選擇是認真慎重的,這也表現了一個藝術家的良心,愛心和責任感,也顯示了導演的才華,修養和視野。回國後的吳天明認為,中國電影太缺少陽剛之氣、大氣、正氣了,他要拍一些能夠體現中國人的精神,風骨、正氣的,表現、反映真善美的電影,來鞭打社會上的丑惡的現象。如影片《變臉》和他的第一部電視劇《黑臉》就是該類作品。
吳天明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導演,也是一位慧眼識千里馬的伯樂,在他任西影廠廠長期間,大膽啟用了張藝謀、周曉文、黃建新、顧長衛等一批有藝術造詣的新人,並把他們推上了輝煌的頂點,使他們成為國家級、國際級的人物,至今,這些弟子們對他們的恩師仍然充滿著感激之情。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變臉的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產老電影7080年代大全 瀏覽:670
有時候要停有時候也要沖什麼電影台詞 瀏覽:824
美國有個摔跤的明星電影明星叫什麼名字 瀏覽:664
國外驚悚水怪電影大全 瀏覽:500
泰安市聖大電影城 瀏覽:853
電影老師好的背景音樂 瀏覽:696
頂級特工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396
電影中好聽的男女主角名字 瀏覽:378
王寶強電影少林寺演員表 瀏覽:600
有一部游戲改編電影叫什麼 瀏覽:296
感人的英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01
這是部什麼電影 瀏覽:602
電影雷鋒俠的觀後感 瀏覽:182
2021年大陸恐怖電影 瀏覽:477
哥斯拉怪獸之王電影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824
什樣的情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04
亦凡電影中文站 瀏覽:962
人之怒電影完整 瀏覽:561
禁毒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462
新萬惡之源電影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