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籃五號》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攝制,該片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主要劇情為:解放前,上海東華籃球隊老闆的女兒林潔,愛上了球隊主將田振華。有次與外國水兵的比賽,老闆受賄,指定輸球,但田振華出於民族自尊,把球打贏了。十八年過去了,田振華擔任上海女子籃球隊指導。林潔的女兒小潔是個有前途但對體育事業有偏見的籃球苗子。田振華給了她耐心的教育和幫助。田振華、林潔這對久別的情侶遇到一起,他們重新獲得了愛情。林小潔也入選國家代表隊,將出國參加比賽。
劉瓊 飾 田振華
秦怡 飾 林潔
曹其緯 飾 林小潔
簡介 五號
於明德 飾 老孟
崔超明 飾 林父
王琪 飾 陶凱
金川 飾 紳士
林榛 飾 陶母
王執方 飾 朱愛平
簡介 三號
向梅 飾 汪愛珠
簡介 九號
『貳』 電影演員向梅多大年齡
向梅年齡:
80周歲
向梅,1937年生,北平人。傑出的影視女演員。
『叄』 36年後,《城南舊事》演員再聚首,影星張閩罕見出鏡,沈潔已47歲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這應該是我國中學學子最為熟悉的歌曲之一。幾乎每當畢業的季節,這首歌都會回盪在校園的上空,回盪在依依不捨的畢業生們的心裡。
這首由李叔同作詞的歌曲,還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直到現在,每當那優美的旋律響起,我的腦海中也總能浮現出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心中也會充滿了離別的愁緒。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上映於198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吳貽弓執導。該片一上映,就引起巨大轟動,不僅榮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而且更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
如今,36年的時間過去了,但這部優美的電影卻依然閃亮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影片中幾位演員的表演,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扮演小英子的沈潔,那雙宛如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是那樣的純真、明亮、干凈,不含任何雜質,像溪水一般緩緩流進我們的心中。
還有在影片中扮演瘋女人的張閩,表演深刻、含蓄,充滿詩意,也令我們久久難忘。
近日,在由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吳貽弓導演紀念會上,《城南舊事》中的兩位女演員沈潔和張閩再次聚首,一起來緬懷恩師吳貽弓。
吳貽弓導演是我國非常有才華的一位電影工作者,他將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給了中國的電影事業,不僅執導了如《巴山夜雨》、《城南舊事》、《流亡大學》、《月隨人歸》、《闕里人家》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優秀影片,而且更主導創辦了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
而當上海國際電影節越辦越紅火的時候,吳貽弓導演卻於2019年9月14日7時3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0歲。他的去世,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大損失。
當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吳貽弓導演紀念會之時,他的許多生前好友都紛紛前來出席參加。久未露面的 張閩 ,一出現在會場,便引起了更多影迷的關注。
因為,這位走紅於80年代的電影明星,遠離觀眾和影迷的視線,的確已經很久很久了。而且這期間我們曾看到過許多關於她的不實傳聞,甚至還有傳她已經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氣憤。而現在,當看到她健 健康 康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我想更多影迷的心中,都充滿欣慰吧?盡管她與之前相比,的確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那份淡雅的氣質,卻依然如昨。
張閩是上影廠的弟子,她的父母都是上影廠的老演員老戲骨。她的父親史原曾經在大家所熟悉的眾多老電影中扮演角色,如《上饒集中營》、《閩江橘子紅》、《今天我休息》、《阿Q正傳》、《城南舊事》等,尤其是《今天我休息》中的羅愛蘭,和《阿Q正傳》中的土谷祠老人,留給觀眾的印象十分深刻。
張閩的母親羅靜宜也曾在《舞台姐妹》等電影中出演角色。
張閩 從小受父母的影響,一直很想當演員。但她1973年從上海東方中學畢業後,卻被分配到了一家百貨公司上班。可是愛好文藝的 張閩 並未放棄對表演藝術的追求,業余時間她拜著名配音演員邱岳峰為師,進步很快。後來她在上海工人業余話劇團主演話劇《屋外有熱流》受到觀眾好評,也引起了上影廠一些導演的注意。
說吳貽弓是張閩藝術之路的伯樂,這話一點也不假。正是因為吳貽弓導演的慧眼識珠,才使得 張閩 有了走上銀幕的機會。1980年,吳貽弓導演執導《巴山夜雨》,影片中有個悲情的農村姑娘名叫杏花,吳貽弓導演便找到了 張閩 ,並將這個戲份很重的角色交給了她。
張閩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在石靈、仲星火等一幫老戲骨的幫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務。從此,她在影壇發展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參演了《青春萬歲》、《郵緣》、《午夜兩點》、《楊乃武與小白菜》等一系列優秀的影視劇,並成為了80年代頗為走紅的電影明星。
1983年,吳貽弓導演執導《城南舊事》時,再次找到張閩,邀她在其中扮演失去女兒的瘋女人,張閩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任務,塑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銀幕角色。
不過時間進入90年代後,張閩卻突然從觀眾的視線中消失了,而且長時間都沒有她的確切消息,令關心和喜愛她的觀眾十分擔心。實際上這些年張閩一直都在國外。雖然沒有再繼續從事表演事業,但卻生活得很好。
如今她63歲,終於再次出現在了觀眾面前,很是令人感到高興。在此希望她身體 健康 ,永葆青春,希望有機會能在銀幕上再次看到她所塑造的新角色。
另外在本次紀念會上,我們還再次看到了在電影《城南舊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潔。當年的小姑娘,如今也47歲了,不過那雙美麗的大眼睛,卻依然是那麼的清澈迷人。
原上影廠演員劇團團長、著名電影演員向梅也出現在了吳貽弓導演的紀念會上,她和張閩、沈潔等一起,表達了對吳貽弓導演的深切懷念。
親愛的朋友們,請問大家還記得《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嗎?還記得演員張閩和沈潔嗎?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肆』 向梅的個人經歷
向梅原名武相梅,原籍河南鞏縣,生於北平。向梅自幼喜愛文藝,上中學時就是學校業余話劇團的演員。中學畢業後進入天津大學建築系學習。1957年由於偶然的機會參加拍攝影片《女籃五號》,初上銀幕,向梅表演的樸素、自然、本色,獲得觀眾好評。同年向梅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從1957年到1964年,向梅在《紅色娘子軍》、《北國江南》、《夜航》中扮演類型各異的角色。在《紅色娘子軍》中她扮演一個由童養媳成長覺悟的紅軍戰士形象——紅蓮,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較准確,表演得內在、含蓄、真實、可信。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由本色表演進入到創造角色的階段。
文革結束後,向梅在《保密局的槍聲》中扮演一位機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在《藍色檔案》中扮演一位雙面女地下黨,在銀幕上塑造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八十年代,向梅更是勇於挑戰各類新的形象,相繼出演了《琴童》中的女歌手,《永不調謝的花朵》中的烈士張志新、《代價》中的知識分子等,甚至在電視劇《丁香別墅》中一人分飾三角。進入九十年代,向梅又參加了《月隨人歸》等影片的拍攝,但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銀屏,向梅的表演質朴自然,戲路很寬,人物類型變化多樣,參予演出影片多部,碩果累累。
1980年獲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故事片女配角獎《保密局的槍聲》,因在《流亡大學》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金鳳凰獎)。曾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是中國影協理事、上海影協理事、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常務理事。
向梅走上銀幕之路的經歷非常奇特。當年,十多歲的向梅正在屋裡溫習功課,突然從門縫里塞進了一封信。這是上海電影廠發來的一封邀請信,向梅覺得非常奇怪:自己從來沒有給任何影視公司寄過簡歷之類的東西,怎麼會有人給自己發信。原來有一次向梅跟隨家人到北京玩,一位遠房親戚見過向梅後,就一直覺得她應該從事文藝工作。因此,便向別人推薦了向梅。那次,是向梅有生以來第一次演戲。
多年後,讓向梅再次活躍銀幕的是影片《保密局的槍聲》。能夠出演這部影片,經歷也十分巧合。那時候向梅已經40多歲了。長春電影製片廠一直在為影片物色人選,一次,長影廠的一位攝影師在上海的一個影院觀眾席中見到向梅後,就認為此角色非向梅莫屬。但由於影片放映中無法上前跟向梅打招呼,等電影結束後,向梅已經消失在觀眾群眾了。於是那位攝影師便在上海電影廠尋找向梅,輾轉幾回,最後從向梅的姐姐(在長影廠工作)口中聽到「莫不是我妹妹向梅?」才終於找到了向梅。
自從演出這部戲後,沉寂多年的向梅又活了起來,戲約不斷。最讓人叫絕的是她在《藍色檔案》中塑造的地下黨工作者形象。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向梅在服裝、化妝以及道具上下足了功夫。有一場戲需要穿旗袍出場,工作人員幫她選了紅色的挑花絲絨旗袍,但她卻要求穿一件黑色的絲絨旗袍。最後,在她的堅持下,她以一襲「安娜式」黑色絲絨旗袍出場,艷壓群芳、美而不媚。她那形象至今仍被觀眾奉為經典。
盡管演繹了不少經典的影片,但向梅對自己的演員生涯也有不少遺憾。由於形象洋氣、皮膚白嫩,在工農兵影視如火如荼的年代,她沒能演繹工農兵形象。雖演了不少電影,但卻從來沒有得過什麼獎。不過,向梅如今仍然活躍樂觀,不斷在一些影視中成功出演母親形象。
『伍』 老版《西遊記》中比赫本還美的女演員是誰
在《西遊記》中有一段師徒四人路過烏雞國,當時的烏雞國王已經被獅子精害死,拋下井裡,幸得當時的井龍王用寶珠護住其肉身,等待有緣人相救。之後便有了孫悟空將獅子精製服,並取得金丹救回來烏雞國王的性命,這里的演員主要就是烏雞國王和王後,烏雞國王後的扮演者叫向梅,向梅的演出非常到位,她扮演的王後美麗大方,端莊典雅,很有國母的氣質。
如今八十多歲的向梅老藝術家,神采飛揚,精神矍鑠,真的看不出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從她燦爛的笑容還能找到當年烏雞國王王後的影子,優雅大方的舉止,這才是娛樂圈的不老神話,希望老藝術家身體更加健康,我們也會記住《西遊記》里經典的烏雞國王後的形象。
『陸』 誰知道演員向梅的網址或近況
向梅,原名武相梅,原籍河南鞏縣,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向梅自幼喜愛文藝,上中學時就是學校業余話劇團的演員。中學畢業後進入天津大學建築系學習。1957年由於偶然的機會參加拍攝影片《女籃五號》,初上銀幕,向梅表演的樸素、自然、本色,獲得觀眾好評。同年向梅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從1957年到1964年,向梅在《紅色娘子軍》、《北國江南》、《夜航》中扮演類型各異的角色。在《紅色娘子軍》中她扮演一個由童養媳成長覺悟的紅軍戰士形象——紅蓮,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較准確,表演得內在、含蓄、真實、可信。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由本色表演進入到創造角色的階段。
文革結束後,向梅在《保密局的槍聲》中扮演一位機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在《藍色檔案》中扮演一位雙面女地下黨,在銀幕上塑造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
八十年代,向梅更是勇於挑戰各類新的形象,相繼出演了《琴童》中的女歌手,《永不調謝的花朵》中的烈士張志新、《代價》中的知識分子等,甚至在電視劇《丁香別墅》中一人分飾三角。
進入九十年代,向梅又參加了《月隨人歸》等影片的拍攝,但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銀屏,向梅的表演質朴自然,戲路很寬,人物類型變化多樣,參予演出影片多部,碩果累累。
因在《流亡大學》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曾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
獲獎情況及主要作品:
電影:
《女籃5號》(1957) 《夜航》(1957)
《布穀鳥又叫了》(1958) 《重要一課》(1958)
《兩個營業員》(1958) 《千女鬧海》(1958)
《好孩子》(1959) 《紅色娘子軍》(1960)
《金沙江畔》(1963) 《北國江南》(1963)
《東港諜影》(1978) 《保密局的槍聲》(1978)
《琴童》(1980) 《藍色檔案》(1980)
《飛向太平洋》(1982) 《奇跡會發生嗎?》(1982)
《最後的選擇》(1983) 《流亡大學》(1985)
《夏日的期待》(1987) 《無罪殺手》(1988)
《一代槍王》(1989) 《地獄.天堂》(1989)
《月隨人歸》(1990) 《千里尋夢》(1991)
電視劇:
《長夜行》 《新郎之死》
《鼓浪嶼號》 《永不調謝的紅花》
《藍屋》 《丁香別墅》
《代價》 《流逝的歲月》
因在《流亡大學》中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摘自網址:http://www.iambm.com/ibbs/info/p90000_11985_105930.html
『柒』 向梅的介紹
向梅,中國影視女演員。1957年在天津大學建築系求學時參加拍攝影片《女籃5號》。同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85年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上海影協理事、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常務理事。因在《流亡大學》中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並在央視1988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扮演了烏雞國王後這一角色,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捌』 《保密局的槍聲》在當初為何能創造6億人觀影的紀錄
因為《保密局的槍聲》很精點,所以能創造6億人的觀影記錄,該電影總共賣了1000多個拷貝,在北京,30多家電影院24小時不間斷播放,才能滿足熱情的觀影人群。
這部電影劇情曲折,打破了同類型電影人物臉譜化的規律,讓觀眾沉浸在了懸念里,雖然以現在的眼光看不乏漏洞,但是在當時,那是十分超前的,整體劇情之流暢放到現在也是業內領先。
《保密局的槍聲》其他情況簡介。
該片故事新穎曲折,採用了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情節結構,著重組織了幾場精彩的戲,它們各自有矛盾沖突的重心,段落分明,又融為一體。影片以出奇制勝藝術構思,描繪了一幅動人畫卷。情節中包含尖銳的矛盾沖突是該片的一個鮮明特點,一系列主人公轉危為安的戲劇沖突的過程,形成了一浪又一浪的小高潮,形成了扣人心弦的發展節奏。生動曲折是該片情節的又一特點。影片的每一大情節中矛盾沖突的內容本身是復雜曲折的,是處在激烈的動盪變化與發展中的,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玖』 中年才走紅,卻被造謠晚年生活凄涼的向梅,近況究竟如何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電影行業正處在初期階段發展迅猛,留下了無數經典影視作品,也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影視明星,向梅就是其中一位。
她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86版《西遊記》中的烏雞國王後, 在劇中她端莊優雅,即使《西遊記》中美女雲集,但她的氣質卻獨特又突出的讓人銘記。
如今已達高齡的她近況如何呢?
1937年向梅在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出生,父親是留美歸來的生物學家武兆,母親是在上海中西女校畢業的學生名叫黃月華, 而向梅最初的名字是武相梅。
從小向梅就對文藝頗感興趣,在大姐武豫梅考進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時更是激發了向梅對藝術表演的嚮往和熱情。
在中學時期向梅便參加了校級業余話劇團,經常和同學在學校晚會上為全校師生表演話劇,反響熱烈。 向梅因此也更加熱愛在聚光燈下表演的感覺。
向梅從高中畢業後,她便迫不及待地選擇填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為自己的第一志願。
但在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下,祖國急需建設人才,為響應國家號召, 向梅在個人愛好與家國事業中選擇了家國事業, 最終報考了天津大學建築系。
信件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寄出的,當時向梅正在復習功課准備考試,接到來信時向梅驚詫不已, 當時的她與電影製片廠的人從未有過接觸,不知為何這封邀請信會寄到自己手中 。
那是一次表演的邀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導演謝晉將即將拍攝新片《女籃五號》,正在全國「海選」演員,希望向梅能夠在影片出演角色。
在信中導演還提到製片人會在三天後來找向梅。
但當時國家有規定不允許任何單位借用在校大學生,所以上海電影製片廠為了請到向梅也是煞費苦心,經過層層審批才批准任用向梅的權利。 最終才給向梅發出邀請信。
接到消息的向梅十分雀躍,她終於有機會登上大熒幕表演完成當初的夢想。
在接下來的三天向梅積極准備,在面試時製片人對向梅十分滿意,向梅也順利出演了《女籃五號》的汪愛珠。
關於為何獲得這個機會,向梅後來有過這樣的解釋。
在影片上映時,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導演白沉將演員表打上銀幕時只保留了「武相梅」的名後兩個字「相梅」, 經過一番思索又將「相」改為了「向」字。
對於這樣的改變向梅欣然的接受,並且十分喜歡這個名字, 直接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向梅」。
這是她飾演的一部電影,因為這部戲向梅正式地踏入了演藝圈,但她卻沒有因此而大火。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電影題材均是以農村為背景,描述工農兵生活的故事。
向梅長相出眾,十分洋氣的面容與影片十分違和, 盡管向梅十分刻苦,演技精湛也因自身氣質原因鮮少獲得演出的機會。
在從藝的幾年間,向梅陸陸續續地接演了幾部電影。
在電影《霧海夜航》、《布穀鳥又叫了》、《兩個營業員》中雖鏡頭不多但均有出色的表演,向梅在默默無名的日子裡仍舊努力的表演著,在實踐中沉澱自己。
直到1961年電影《紅色娘子軍》的出現, 向梅才真正地開始走紅。
但這份成功是來之不易的。
「紅蓮『這一角色與滿腹經綸、飽讀詩書的向梅的形象大相徑庭,在電影中向梅必須扮演一位十歲就被賣為童養媳,被迫嫁給「木頭」丈夫,深受畸形婚姻迫害的農村婦女。
期間思想跨越難度較大,是一個難以把握的角色,為此向梅跟隨導演和劇組其他演員一起深入拍攝地點海南體驗生活。
歷經風吹日曬,體會當地風土人情,學習和「軍訓」,真正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娘子軍後才開始拍攝電影。
長久的沉寂沒有讓向梅灰心喪氣,她在磨礪中成為了更勇敢的人。
步入中年的向梅才接到了讓她紅遍大江南北的電影——《保密局的槍聲》,導演常彥一眼相中人群中的向梅,敲定她出演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史秀英。
這部劇開啟了中國諜戰片的先河,向梅也憑借該影片獲得了優秀故事片女配角獎。
中年走紅的向梅被人們親切地稱為 「後來紅」。
早在向梅拍攝《女籃五號》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時就認識了現任丈夫遲習道相識。
當時初入製片廠當演員的向梅和在製片廠擔任黨總支書記的遲習道在機緣巧合下相識了,因 為工作常常相處的兩人,不久便擦出了愛情的火花,走向愛情。
1959年感情穩定的兩人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攜手走入婚姻的殿堂,一年後向梅便生下了一名可愛的男嬰,兩人為其取名為遲晶。
年輕時的向梅總是願意在演藝事業中奮力拚搏,一心想的都是工作,於是在兒子遲晶才4個月大時,她就外出拍戲, 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在劇組中度過,鮮少回家陪伴兒子和丈夫。
幸運的是,遲習道是一名溫柔體貼的人,他理解妻子,於是在向梅外出時他總能夠把家裡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並且還會為向梅准備好她拍戲所需要自帶的行李。
大到睡覺要用到的鋪蓋,小到喝水用的水瓶,一切都能把她准備好,事無巨細。
心懷愧疚的向梅也漸漸減少了外出拍戲的頻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遲習道因工作十分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便被提拔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 向梅也終於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紅極一時的影壇明星, 她還主演了《西遊記》中的烏雞國王後。
而他們的兒子,成為了一名劇作家,並且還為其母親量身定做了一部電視劇《金薔薇》,一家三口的生活十分幸福。
年歲漸增的向梅依舊在演藝圈中從事演藝事業, 熱愛了一輩子表演,也表演了一輩子。
即使是從崗位退休,一開始的向梅還能保持一年拍兩部作品的頻率,但在2008年時,向梅終於支撐不住倒下了。 那一年她為了拍戲努力記台詞,卻因為頭疼突發腦梗住院。
在影視圈奮斗多年,向梅終於服老息影。
從出道起向梅便是一位十分低調的人。
她從不向外界透露過多的家庭生活,在鏡頭前你能見到的總是 「演員向梅」。
但從她從容淡定的生活中,不難想像她的家庭有多麼幸福,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的向梅曾這樣說過:
「愛人比我大8歲,我要照顧他,把年輕時候的虧欠補回來。」
年紀的增長,身體的疾病也多了起來,向梅的丈夫遲習道曾就突發疾病,倒地不起,向梅連續接到了兩張病危通知。
沒人知道她是怎麼度過那些瞬間的,萬幸的是遲習道的病情最終轉危為安。
如今的向梅便是在家中養養花看看書,和丈夫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與外界無良媒體所造謠的 「晚年凄涼」 截然不同。
他們的兒子遲晶亦是十分孝順的, 時常陪伴在父母身邊,知道母親喜歡養花,便和母親一起在上海的家中打造花架, 在上面栽種了許多不同品種的花卉,每每看去都令人心曠神怡。
向梅還在采訪中提到過很喜歡兒媳婦送的一盆瑞香,她總是要悉心澆灌,認真打理,因此春節期間都能聞到它的芳香。
向梅這樣說過 「我不在乎花高貴不高貴,只要開得五顏六色,看著它一點點長大,我就開心。」 就像她的人生一樣。
她總是向別人強調自己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擁有平凡、普通的生活。而就是這樣的 「平凡」 讓影迷牢牢地記住了她一輩子。
如今的向梅雖容顏老去,可卻仍舊能在她臉上看到往昔的風采,她的雙眼仍舊閃爍。 歲月不敗美人,一生保持熱愛的向梅是在優雅的老去。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許多坎坷,可我不能輕言放棄,或許我們會像向梅一般成為 「後來紅」
在奮斗的人們請再堅持一下,或許會有別樣的風景呢?
『拾』 西遊記梓童扮演者是誰
向梅。梓童皇後是西遊記里除妖烏雞國里的烏雞國皇後。是由老戲骨向梅扮演的。向梅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曾擔任上影廠劇團團長的職務。在西遊記里扮演的皇後形象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