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強烈推薦好看的國產電影
1、《hello 樹先生》
hello 樹先生是由王寶強主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在拍攝結束兩三年之後才在國內上映的,倒不是說拍得不好,國家廣電不給上,而是因為拍得太現實了,所以廣電不給上。在這部電影當中,王寶強扮演了一個精神有問題的村頭小夥子,他的哥哥從小被自己的父親打死了,而他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哥哥,所以,自從他哥哥被父親打死之後,他的精神就出現問題了。
再後來就是娶妻了,一個精神有問題的村頭小夥子和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結婚了,由於婚禮上面的一鬧,使得他的精神再一次出現了問題,也是從結婚開始,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精神病,但是,他卻也陰錯陽差的成為了一名算命先生,而且有預知的能力。影片結束的時候,導演以一種想像的情節來表達了樹先生內心的世界。
2、《烈日灼心》
《烈日灼心》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國產電影,而且當年一部《烈日灼心》讓三位男主角都拿了影帝獎杯,其中鄧超的表演相當的於教科書級別了。影片主要講述三個非同性戀者裝扮成了同性戀者,然後養育一個小女孩的故事,而這個小女孩的父母雖然不是他們三個所殺,卻也是因為他們三個所死。
影片到最後的時候,他們三個認了罪,兩個死於注射死亡,其中一個跳海自殺。這里需要和大家說明的是,這是國產電影當中唯一一部將注射死亡植入故事情節當中,而且又沒有被國家廣電要求剪掉的電影,所以,大家非常值得一看
3、《夏洛特煩惱》
《夏洛特煩惱》是一部喜劇電影,與前面的兩部都有著本質上面的不同,但是,這卻不是一部簡單的喜劇電影,全劇當中頗有周星馳的搞笑元素,而且,許多觀影者也紛紛表現,繼周星馳之後,這是一部從演員到台詞再到道具,無一浪費的國產搞笑電影,只不過,這部電影當年只拿到了10億的票房,真是可惜了。
4、《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是一部典型的文藝電影,電影裡面由多個小故事拼湊而成,整個劇情描述也非常的平淡,但是卻讓人看了感觸頗深,而且,與《烈日灼心》一樣,均是由鄧超主演。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劇中的杜娟,真真是女神一枚啊!超級的有氣質。
Ⅱ 國內的影視劇,更缺好演員還是好編劇
其實我覺得國內影視劇的困境不只是演員和編劇的問題,但如果一要從這兩個選項里挑一個的話,那肯定是缺少好的編劇。
國內從來不缺好的演員,我見過很多認真拍戲的年輕人,甚至一些被人詬病的流量明星也不乏努力轉型實力派的。
所以,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劇本,不怕找不到好的演員。
說實話,我現在很少看影視劇,因為總會忍不住吐槽的心情,有的時候也會感嘆編劇的錢好掙,我甚至會懷疑他們是不是有統一的模板,怎麼劇情也可以這么「流水線」呢!
劇情老套都算是好的了,現在的一些影視劇,已經脫離了現實,人物塑造空洞,毫無魅力可言,比如前一陣看了一部電視劇,為了塑造男主霸道總裁的形象,編劇安排了這么一段奇葩劇情,女助理請總裁吃手工餅干,總裁面無表情的說:「一. 沒有食品營養配料表,二 . 沒有生產許可證 三 . 沒有IS安全認證,拿走!」
我心說你是吃深加工食品長大的嗎?你家年夜飯是不是一桌子餅干、薯片、午餐肉啊?原諒我是個窮鬼,實在想像不出總裁吃的高級深加工食品是啥樣的。
這劇我看了五六集,實在看不下去了,因為槽點太多了,劇情還無聊,編劇一直再撒工業糖精,雖說看愛情劇就是為了甜甜自己吧,但工業糖精太膩,實在消受不了。
其實我覺得劇情老套、狗血一點也可以忍,只要編劇功力深,完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比如童年回憶《王子變青蛙》,現在看依然優秀。
真的,看了那麼多劇,雖然不乏精品,但爛劇佔大多數,歸根到底是編劇水平不行,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奇葩劇情。
Ⅲ 好看的國產電影有哪些推薦
《獨自等待》,看後會被主人公(夏雨)的形象,人生觀,處事觀所感染。對愛的執著,痴迷,但是他卻忽略身邊那個默默會在他宿醉後給他送早餐,為他追女孩出謀劃策,精心為他安排生日party,為了讓他高興請他愛的人來參加晚會,保留他給他每一件小禮物,的女孩。雖然最好主人公意識到了,但是他沒有接受,離別成為旋律。愛情就是這樣凄美。獻給每個身邊溜走的人。
《冬春的日子》
《蘇州河》《頤和園》《春風沉醉的晚上》
《媽媽》
《盲井》
《好多大米》《寒假》
《動詞變位》《完美生活》
《老驢頭》
《制服》《夜車》
《牛皮》
《客村街》《八卦》
《香火》《肥皂劇》
《青年》
《街口》
等
Ⅳ 高質量國產電影推薦
高質量國產電影推薦:
1、《怒火·重案》導演陳木勝延續了自己獨特的港式警匪動作片的風格,沒有拉跨。尤其是片中的打鬥戲份,不僅演員打得夠強夠狠,拳拳到肉,招招致命,而且剪輯也十分流暢,保持了武打場面的連貫和邏輯,節奏的掌控,精準到位。
Ⅳ 感人的國產電影(會讓人哭的那種)
1、《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
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唐山大地震》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3、《忠犬八公的故事》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理查·基爾、瓊·艾倫和薩拉·羅默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8月8日在故事的原型故鄉日本率先上映。
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4、《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
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5、《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Ⅵ 取材真人真事,全片沒有職業演員,卻拍出了一部9.4分的國產片
前段時間所謂的「內地第一狗仔」卓偉質疑古天樂所做的慈善,被網友各種打臉。
一個靠「爆料」而生的人,去質疑一個捐建100多所學校、成立慈善基金的善心之人,難道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古天樂捐建的100多所學校,背後是留守兒童群體,提到這個話題,想起了一部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
影片於2007年上映,取材於真人真事,導演易寒的首部作品,拍攝的是他的家鄉江西宜春的故事。
所有演員全都是素人,最大的有70多歲,最小的才3歲,但就是這個全素人的陣容,花了十九天拍攝完成的電影,豆瓣高達9.4分。
如果從電影角度來看的話,沒有多少誇贊之語,但影片為什麼評價這么高,只因為它簡單而真實。
一、鄉里的易老師
易老師(易志兵飾)是村裡的小學老師,為了讓村裡的小孩子能接受啟蒙教育,他和老婆在家裡辦了啟明星幼兒園,包午餐包早晚接送,一個月才60元,但村裡還是都有人嚼舌根說他掙爛錢。
其實電影開頭就已經告訴我們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小三輪車後面紅紙上寫的, 為了孩子的一切,就是他的心聲。
像易老師這樣的人,央視新聞里絕對不少見的,堅守在農村二十多年的小學校長,送走了多名學生走出大山等等這樣的新聞標題字眼,都不少見。
易老師和新聞里的校長一樣,始終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對於城市裡的小孩來說,不讀書或許還有很多的出路,可是對於農村的小孩來說,除了讀書之外,就沒有什麼更好的出路了。
易老師的老婆馬老師也深知這個道理,馬老師不僅當老師還當會計,平時因為收不齊學費倒貼錢總和丈夫抱怨,但一旦小孩不見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這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上一秒還在跟丈夫抱怨他講大話、辦不成學校,可當下一秒看到來託孤的文才時,又二話不說的把他懷里的孩子給抱了過來。
以前常說寒門出貴子,應該就是因為有像易老師和馬老師這樣的人,寒門才能得以出貴子。
二、鄉里的李響
李響諧音理想,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個心懷理想的姑娘,她才16歲,剛剛初中畢業,心懷一片炙熱,一心想著去大城市參加超級女聲,功成名就,但在去車站的路上被父親逮了回家。
可就算她去了大城市參加超級女聲又如何呢?沒錢沒人脈,她還沒踏上遠途的車站,似乎就看到了終點。
父親為了讓她死了這條心,就托易老師收她到學校當音樂老師,正好李響愛唱歌跳舞的,不過在當老師期間,她也並非一帆風順。
軍軍在幼兒園里告狀砣砣偷吃了他的牛肉乾,但砣砣堅持說是狗偷吃的,李響因為砣砣貪吃的個性,認定是他偷吃了牛肉乾,而且還凶了他。
砣砣跑走了,大人們急的團團轉,跑到池塘里撈人都找不到他,最後在一顆樹下找到了小孩,易老師認為是妻子的失責,導致砣砣跑出去,李響站在角落不敢出聲。
直到夜裡,李響才找到易老師認錯,李響的「明星夢」醒了,她決定不去外面打工參加超級女聲,她決定回去讀書考師范,當上幼師之後再回來教書。
李響是農村裡敢於幻想和與傳統抗爭的新一代年輕人,盡管超級女聲這個夢不切實際,但面對嘲笑時,敢用力反擊,不見得是常人敢想敢做的。
因為夢想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沒有點不自量力的自信,李安又怎麼能在當家庭煮夫的多年後寫出了《推手》的劇本,從此彷彿人生開掛一般的,拿獎拿到手軟,享譽國際呢。
三、鄉里的孩子
電影中的砣砣和秀秀只有三四歲,所以在重復拍攝的過程中,難免容易哭泣,本來就是小孩子,如果不是留守兒童的身份,或許他們應該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未必會出現在鏡頭中。
砣砣的父母早些年就丟下他出去打工了,把他放在鄰居家定時打錢,讓別人幫自己養他,但是鄰居的兒子是個單身漢,為了討媳婦不能把他放在家裡,直接把他放在易老師那裡全託了。
前面提到他沒有偷吃牛肉乾,被老師冤枉都只能跑出去躲著,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沒人替自己撐腰,怎麼有底氣辯解?
特別是李響那句你不會讓你媽給你買嗎?應該徹底傷到他了,因為這是一個沒有爸媽到,需要喊鄰居叔叔為爸爸,來獲取那微薄而可憐的父愛的孩子。
秀秀本來不是留守兒童,原本媽媽從深圳打工回來要和她一家團聚的,但爸爸出軌了,父母離婚,法院把她判給了爸爸,可媽媽走後,爸爸也把她丟給哥哥照顧了。
哥哥的老婆很生氣,她根本沒空去帶孩子,可是幼兒園關了,她沒辦法,最後卻說出了一句真理:
有本事生,沒本事養。
的確,無論是砣砣的父母還是秀秀的父母,都沒本事養小孩,可偏偏生了,沒錢出去打工,又要把小孩丟給別人照顧。
易文才,他老婆未婚先孕,才19歲,跟他回了老家生了孩子就跑去深圳了,易文才為了追老婆把三個多月的孩子丟了易老師照顧。
可是就算他去了深圳見到老婆又怎麼樣?一個能把小孩丟下走人的女人,會跟他回去?
截止2016年為止,我國留守兒童數量是902萬,盡管比起2013年的6102.55萬留守兒童少了很多了,但我國這幾百萬的留守兒童,恐怕有不少像文才老婆和秀秀老爸那樣的人存在吧。
四、鄉里的遙望
江西從地理位置來看的話,屬於南方,但是電影的名字卻依然是《遙望南方的童年》,南方就是那個富庶的地方——深圳,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父母都是去那裡打工了。
這個小村莊不像是地處「南方」,像是一個被人均GDP遠遠超過,而被經濟腹地甩掉的窮鄉僻壤,當然一同被遺棄的不僅是村莊,還有村莊里的留守兒童們。
砣砣的童年,就是坐在大樹下看著南方,想像著父母能從南方歸來,所以在被欺負後,他也只能馬上跑去大樹下躲起來。
秀秀的童年則因為2年沒有見過媽媽,連開口喊媽媽都不願意,最終秀秀的父母也和砣砣的父母一樣,跑去了深圳,秀秀的童年變得和砣砣一樣,兩人都成了遙望南方的孩子。
其實電影中,易老師的演員是易寒導演的三哥,由兩個同樣姓氏的名字就能有所察覺了,三哥在拍完電影後想去當演員,但被易寒勸阻了,他曾經也像砣砣父母一樣,去深圳打工過,但所幸,他最終還是回家鄉當老師了。
如果小村莊里孩子的童年是遙望南方,那麼我希望他們能早日走出村莊,能有機會去見見他們曾遙望的那個「南方」,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記憶中的「遙望」。(撰文:宋居寒)
Ⅶ 今年唯一入圍柏林的華語片,正在熱映的《隱入塵煙》有哪些看點呢
《隱入塵煙》這部影片被稱為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同時今年也是唯一入圍柏林的華語片,這是屬於劇情長片,口碑非常不錯,其實影片講述的是非常平淡的故事,但又富有感染力的底層生活,這也是一部風格鮮明的鄉土題材電影,看點很多。
兩個人在一起經歷春夏秋冬,在一起蓋房子種麥子,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們就是同命相連的苦難人,默默耕種著,其實就是這種沒有多少語言的鏡頭,反而是最大的看點,讓大家看到了國人朴實的勤懇和善良,也許這部電影當中沒有浪漫,也沒有刻意去訴苦,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真正的溫度。
Ⅷ 你看過哪些沒有明星參演卻異常精彩的電影
那就是新人出演的影視劇了唄,國內最喜歡的就是《上癮》,電視劇里的四位主角全都是新人,但就是讓人看的欲罷不能,確實上癮。
其實很多網劇都沒有用明星,投資也不是很大,但就是很精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