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海域》能否打破游戲改編電影出爛片的魔咒
電影中游戲的改編是一個神奇的話題。至於玩家群體,這足以引發一場關於他們最喜歡的游戲是否應該被拍成電影的激烈辯論。由於游戲和電影這兩種文化載體的差異,導演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將游戲情節“移植”到電影中。我覺得這次《神秘海域》改編的電影只要能夠保持對原作的基本尊重,再加以合理的創新和改編,就能夠打破這個魔咒。
如何才能讓游戲改編的電影取得成功?
游戲改編電影成功的關鍵是確保電影質量,滿足觀眾,同時最大限度地恢復游戲,而不會讓玩家失望。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在實踐中卻很難做到!畢竟,隨著電影業的日益成熟,觀眾對看電影的要求比看游戲的要求要高得多。由於載體不同,而且游戲往往是互動的,有時游戲中漂亮的橋牌照片在移動到電影中時會顯得很尷尬。
2. 《頭號玩家》是一部爛片嗎你怎麼看
不是爛片,但也不像某些被感動的痛哭流涕的人們口中的什麼不朽經典。
是個好電影。
因為現在大家對「好電影」的標准也越來越多元了,只要在某些地方上做到優秀甚至極致,都可以算好電影。
所以沒必要吐槽這片沒劇情,就像沒必要吐槽教父沒特效一樣,一個電影,在某些方面給人一種享受或者夢境,就很好了,看完頭號玩家還要劇情的,可以把美國往事再刷一遍,挺好。
現在是個過剩和多元的時代,自己選擇搭配,沒必要做面面俱到。
對於普通觀眾來講,電影就像吃的東西,最有營養對身體好的,往往不怎麼好吃,天天能吃下去的,基本也就是些很自律的人,好吃的東西很多不僅沒營養還不健康,但就是吃起來爽,營養是價值,爽也是價值。
3. 有哪些拍過的電影幾乎都是爛片的導演
我們先簡單定義一下爛片,如果把豆瓣評分在6以下的電影算作爛片,那國內挺多導演都是爛片製造機。
1.郭敬明
郭敬明作為商人和作家無疑是出色的,但是他作為導演真的是失敗,他的第一部電影是2013年的《小時代》,這部電影豆瓣評分4.7。
把他寫最後是因為太不出名了,拍的電影也是聽起來就很low,什麼《校花駕到之極品校花》,什麼《玩的就是艷遇》,光聽名字就知道爛片無疑,韓劇《繼承者》和《來自星星的你》火了,結果就拍了《來自星星的繼承者們》,無力吐槽…
4. 豆瓣公認的十大爛片
豆瓣公認的十大爛片:
1、最佳男友進化論
豆瓣評分:2.5分。
第一個上榜豆瓣公認十大最爛電影的是最佳男友進化論,它的劇情極其無厘頭並且演技浮誇,情節發展並沒有聯系性,全篇彌漫著尷尬的氣氛。
2、泡沫之夏
豆瓣評分:2.6分。
泡沫之夏電影版被稱為十大爛片電影之一,它完全就是奇葩的存在,採用一個網紅來當女主角,外形超不符合,服道化和妝容也並不好看,劇情發展更是老套且浮誇,演技尷尬,白瞎了這個小說的名號。
3、閨蜜2:無二不作
豆瓣評分:2.7分。
閨蜜2:無二不作完美的詮釋了「作」這個詞,主演的演技完全就是瞪著眼睛干吼,絲毫不帶感情,採用實地拍攝但是劇情十分的垃圾,毫無連貫發展性,遠遠抵不上閨蜜1帶給人的驚喜感。
4、下一任:前任
豆瓣評分:2.8分。
下一任:前任算是一個無病呻吟的大齡女青年戀愛史,它從上映就一直有著蹭熱度的嫌疑,劇情發展平淡且乏味,有著三觀不正的感覺。
5、天機富春山居圖
豆瓣評分:2.9分。
天機富春山居圖是豆瓣公認十大最爛電影之一,它想仿照大片但是帶給人非常失望的感覺,題材選題非常的奇葩,演員人設更是讓人難以接受,從劇情到畫面都讓人想要吐槽。
6、慾念游戲
豆瓣評分:3.0分。
慾念游戲是郭濤的導演首秀,它算的上是爛片中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一部,魔幻幼稚的劇情加上讓人感到可笑的服裝,有著連動畫片都不如的感覺,人設定位和演技更是尷尬到了極點。
7、阿修羅
豆瓣評分:3.1分。
阿修羅算得上是撤檔最快的電影了,只上映的短短兩天,它比肩國外的魔幻大片,但是只有和弱智一般的劇情,造型十分讓人糟心,整體故事線更是崩壞完全不知所雲,看它真的是在浪費生命。
8、愛情公寓
豆瓣評分:3.1分。
第八個上榜豆瓣公認十大最爛電影的是愛情公寓,它一直打著情懷牌,通過抄襲國外的人設和劇情,電影版的它就像是在隨便敘事一樣,零零散散的畫面拼湊在一起,毫無劇情,演員演技尷尬且無趣。
9、封神傳奇
豆瓣評分:3.2分。
封神傳奇集結了大ip和大製作於一體,演員也全是國內一線水平,但是卻稱得上是爛片中的爛片,完全魔改的劇情和讓人無法忍受的劇情發展,雷人的特效和演技,就像是完全為了圈錢而生的電影。
10、神探蒲松齡
豆瓣評分:3.9分。
最後一個上榜豆瓣公認十大最爛電影的是神探蒲松齡,它直接魔改人設,讓燕赤霞和寧采臣成為一個人,簡直把觀眾智商放在地上摩擦,並且劇情發展讓人捉摸不透又始終彌漫著尷尬。
5. 最近有一部游戲要改編成電影!
應該是(戰爭機器)吧
最終幻想--聖童降臨 - -#
寂靜嶺
古墓麗影
級馬里奧兄弟》
迪斯尼於1993年在把游戲改編為電影的道路上投下一塊石,推出了《超級馬里奧兄弟》這部電影。由於商業利益驅動要素過於強烈在作祟,製作者在沒有吃透原作精髓並輔之以優秀的電影劇本,游戲電影開發周期極短,在達不到必要的修整和磨合的情況下,只是進行簡單的一些電影符碼的「復制」和游戲要素的「粘貼」就推出。在游戲界可算是響當當的大牌經典「超級馬里奧兄弟」,一拍成影片卻門可羅雀,影片的票房收入只有慘淡的2090萬美元。
《街頭霸王》
游戲出場人物眾多,形象出色,性格鮮明,為改編成電影創造好了條件。哥倫比亞公司根據美國觀眾的口味編寫了新的故事,而且主角也換成了美國人。電影製作相當精良,除了故事和游戲不同,基本再現了游戲中風貌,尤其是反角維加將軍和主角美國大兵古列間的決斗,兩人在銀幕上雙雙使用游戲上的
招牌絕技,所有玩過游戲的人都大呼過癮。影片在全美產生的火爆程度難以用語言形容,學校、街道、娛樂場所,經常能聽到年輕人發出「O—RYU—KEN」這樣角色發出必殺技時的嚎叫。
《致命格鬥》
和當年的《街頭霸王》一樣,這部影片深受美國人喜愛。電影在故事、人物、背景設定上更接近歐美的奇幻風格,動作上也體現了美式打鬥的簡單直接和力量感。新線的編劇們對把游戲變成電影已是輕車熟路,加上有導演保羅·安德森的指揮,所有在商業上可能成功的要素都在銀幕上得以重新整合,經過游戲知名度的催化,變成了看得見的美元鈔票:影片製作成本僅為2000萬美元,總票房卻是1億5650萬美元的天文數
《古墓麗影》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脫胎於電腦游戲的電影,本來只是數字化游戲人物的盜墓者勞拉,一變而為電影中的俏佳人,這可算真人演假人(虛擬人)的首創。影片沒有直接採用游戲中的經典情節,僅僅保留了勞拉這樣一個性格獨立、作風硬朗的女探險家,在影片中添加了許多現代元素和動作片必要的精彩動作。在電腦特效配合下,影片中雖然沒有出現游戲場景,但卻輕松地營造出遊戲中的探險感覺。電影中設計的情節和場景比游戲中更驚險刺激,動作場面也更復雜過癮。
《生化危機》
由電腦游戲《生化危機》改編成的同名電影過於恐怖,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須有家長陪同才可以觀看。影片的情節雖然與游戲的主線毫不相干,但卻與游戲的整個世界觀設定完全一致,玩家們通過電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方方面面。導演兼劇本創作保羅·安德森對於《生化危機》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對於《生化危機》這款游戲十分著迷,當初曾
《最終幻想》
這部全部採用動畫場景的電影,但是似乎並不符合電影愛好者的口味。製作者為了迎合歐美觀眾,影片完全脫離了游戲風格,其中蘊涵的深邃世界觀弄得觀眾一頭霧水,而歐美化的影片風格也讓日本觀眾敬而遠之。影片放映後,口碑奇差,製作成本花了1億3700萬美元,而總票房為7440萬美元,如此糟糕的票房業績迫使製片商退出了商業領域。
《銀河飛將》
該游戲完美地融合了宏大的劇情和精美的畫面,被稱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游戲之一,成為「互動電影」潮流的先鋒。這個著名的游戲系列於1999年被搬上了大銀幕,形成了一個太空飛行模擬游戲類型,且這個類型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使人們在最近和真實的距離感受到銀河中的壯觀動作,體驗到了當今的娛樂業帶來令人興奮的視覺元素。
《死亡之屋》
這本是世嘉街機上的一款流行射擊游戲,在近年流行的低成本恐怖片熱潮之中,如此現成的一個恐怖題材被搬上大銀幕也就順理成章。電影《死亡之屋》的劇本是由DavidParker和A.Altman撰寫,影片投資僅為1200萬美元,題材跟《生化危機》最為接近,其中又糅進了僵屍片的元素,主要講述一群大學生去神秘島遊玩,遭遇一群怪物攻擊的驚險故事。
《雙截龍》
《雙截龍》是跟香港武打片最相似的一個游戲:主人公擁有拳、腳、肘、膝、投技等眾多功夫,打鬥時自由度極高,而敵人也擁有花樣繁多的攻擊方式,男女匪徒、大小嘍
6. 為什麼說影帝尼古拉斯凱奇是爛片之王
最近看凱奇的新電影,成本很低,畫面充滿著血腥、性、暴力,要我打分,只給1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凱奇竟然喜歡接這樣低俗的電影了,真是無愧「爛片之王」的稱號。
3、名譽上還有轉機
如果尼古拉斯凱奇後續接電影可以好好甄選劇本,重新磨練自己的演技,其實不需要多,一到兩部電影足夠了,獲獎之後又可以開始新的電影之路,或許還可以重新回歸到一線影帝級男演員的行列。
其實小李子私生活也很泛濫,換了一個又一個超模女友,但是他在選擇電影絕不含糊,《貓鼠游戲》、《盜夢空間》、《了不起的蓋茨比》等等,每一部都是經典
7. 求所有游戲改編的電影
《生化危機》《寂靜嶺》《古墓麗影》《最終幻想》《仙劍奇俠傳》《光環》《DOOM》《間諜獵手》《吸血萊恩》《街頭霸王》《致命格鬥》 《銀河飛將》《死亡之屋》《生和死》《毀滅戰士》1) Halo(光暈)
#由微軟旗下Bungie製作室研發的史詩級科幻射擊游戲發行於2001年,兩部同名電影分別上市於1997年和2004年。
2) Bully(惡霸)
#Bully游戲發行於2006年,電影上市於2001年。
3)Killer Instinct(殺手本能)
#N64平台格鬥游戲Killer Instinct發行於1994年,超爛的驚駭電影上市於2000年。
4)Labyrinth(絕妙偵探)
#Harvest Moon游戲發行於1984年,電影上市於1986年。
5)15: Harvest Moon(牧場物語)
#Harvest Moon游戲發行於1996年,同名恐怖電影上市於2007年。
6)14: Adventure Island(高橋名人之冒險島)
#由日本真人改編游戲Adventure Island發行於1986年,電影上市於1947年。
7)Killzone(殺戮地帶)
#Killzone游戲發行於2004年,電影上市於2005年。(原來殺破狼還與游戲有關)
8) 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
#Grand Theft Auto游戲發行於1997年,由羅恩-霍華德執導首部電影上市於1977年。
9) Burnout(火爆狂飆)
#Burnout游戲發行於2001年,電影上市於1979年。
10)Earthbound(地球冒險)
#科幻類RPG游戲Earthbound發行於199?年,電影上市於1981。
11) Portal
#經典益智游戲Portal發行於2007年,電影上市於2006。
12 Primal Rage(恐龍傭兵)
#超級血腥的2D格鬥游戲Primal Rage發行於1994年,電影上市於1988。
13) Streets of Rage(怒之鐵拳)
#MD過關游戲Streets of Rage發行於1991年,以武俠動作為背景的電影上市於1994。
14)The Club(殺戮俱樂部)
#The Club游戲發行於2008年,電影上市於2004。
15)Maximum Force(鐵面悍將)
#射擊游戲Maximum Force發行於1997年,電影上市於1992。
16)Red Steel(赤鐵)
#由ubisoft研發的革命性體感FPS游戲Red Steel發行於2006年,電影上市於1995。(這個好像是以電影命名的游戲)
17) Shinobi(忍)
#Shinobi游戲發行於1987年,電影上市於2005。
18)Dead or Alive(死或生)
#Tecmo公司首款3D格鬥游戲Dead or Alive發行於1996年,電影上市於2004。
19) Centipede(蜈蚣)
#經典街機射擊游戲Harvest Moon發行於1980年,電影上市於1999。
20)PS恐怖游戲《寂靜嶺》,電影上映於2006
21)經典游戲《殺手47》 電影上映於2007
22)《生化危機:滅絕》是根據同名游戲改編的《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3部
23)動作游戲《合金裝備(Metal Gear Solid)》正在製作當中
24)PS2版《戰神Ⅱ》正在策劃拍攝真人版
25)育碧的跨平台動作游戲《波斯王子:時之砂》後期製作中,2009年全球上映
26)XBOX360《戰爭機器》可是說目前是全球人氣最高的射擊游戲,《戰爭機器》電影版,並邀請著名編劇Stuart Beattie(加勒比海盜系列的編劇)親自操刀編寫劇本,預計此片將於2009年暑期問世。
27)TECMO動作格鬥類游戲《生與死》,電影已經於2006年上映。
28)由《街頭霸王》改編的電影《致命格鬥》,導演保羅·安德森,
29)《銀河飛將》形成了一個太空飛行模擬游戲類型,它的改編電影Wing Commander鐵翼司令1999年上映
30)《雙截龍》是跟香港武打片最相似的一個游戲,唐·墨菲於1994年將《雙截龍》改編成電影,可惜既不叫座也無人叫好,在美僅獲得234萬美元票房,更成為讓諸多玩家提起就要罵的電玩改編影片。
31)游戲半吸血鬼萊恩改編電影吸血萊恩2006年上映
32)Crytek的FPS大作《孤島驚魂(Far Cry)》電影版將於2008上映,擔任導演的是德國的傳奇爛片導演烏維·鮑爾(Uwe Boll)
33)3D Realms 的游戲《馬克思·佩恩(Max Payne)》改編的同名電影將於2008年10月17日全美上映。
34)恐怖游戲Alone in the Dark 的同名電影鬼屋魔影 於2005年上映
36)街頭霸王之春麗傳正在泰國拍攝,2009年上映。
37)電影《地牢圍攻》又名末日危城改編自同名游戲,但是票房大敗!Uwe Boll永遠是游戲電影改編的毀滅者!
同時〈鬼泣4〉〈鬼武者〉〈鐵拳〉都正在策劃拍攝成真人版。
8. 四大天王有三人都給王晶面子,喊來拍戲都是隨叫隨到,為什麼他卻不去
說到「四大天王」,他們絕對是無數少女心中的夢中情人。他們的出現,無疑是90年代最耀眼的存在,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起初,他們的各自發展領域還是不同。劉德華多注重於演戲、張學友是歌神、郭富城跳舞出身、黎明的顏值更出眾。但隨著後來的發展,他們4個人在影壇上也都有了很高的成就。
不管是演戲還是唱歌,對於黎明來說只是興趣使然。當時,因為"四大天王"的這個名號實在太紅了,黎明的生活常常會受到粉絲和狗仔的干擾,讓他一度非常不喜歡被稱呼為"四大天王"。而王晶想要以"四大天王"為噱頭拍電影的想法,自然遭到了黎明的反感。作為影視圈的大佬,黎明竟然不給自己面子,王晶也非常不爽。四大天王已經請來了三位,電影也照常開拍。電影中,王晶結合了當年最流行的電子游戲的形式,拍出了《超級學校霸王》。電影上映之後,也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