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誰演的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張勇手飾演的。
張勇手,1934年11月10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 中國內地演員、導演。1957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黑山阻擊戰》。1960年,主演剿匪電影《林海雪原》。1965年,在戰爭電影《地道戰》中飾演區長趙平原。
1974年,在戰爭電影《南征北戰》中飾演高營長。1976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南海風雲》。1982年,執導劇情電影《彩色的夜》。2014年,由其出演的現實題材電影《天河》上映。2016年,主演戰爭電影《南口1937》。2018年,張勇手獲得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奇襲老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張勇手主要作品:
1,《打擊侵略者》飾演:金哲奎,導演:華純。
2,《地道戰》飾演:趙平原,導演:任旭東。
3,《哥倆好》飾演:二班長,導演:嚴寄洲。
4,《林海雪原》飾演:少劍波,導演:劉沛然。
5,《奇襲》飾演:方勇,導演:許又新。
② 奇襲的影片簡介
片名:《奇襲》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時間:1960年
演 奏:新影樂團
指 揮:馮光濤
導 演:許又新
主演:張勇手/邢吉田/黃煥光 類型:劇情
③ 電影奇襲主要演員偵查連長是誰
電影《奇襲》的主要演員偵察連長方勇有著名演員張勇手扮演。
④ 老電影奇襲里演朝鮮女游擊隊員扮演者是誰
扮演朝鮮女游擊隊員朴金玉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一級演員袁霞,漢族,生於1933年2月,山東省黃縣人,1956年考入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演員,之前是文工團演員。
⑤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一些志願軍老戰士在媒體采訪中紛紛亮相屏幕,這些戰斗功臣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鑠,令人欣慰。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欣喜看到了老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真實原型張計發,還有老電影《奇襲》中方連長的真實原型張魁印。
兩位老英雄都是九十以上高齡,說起七十年前朝鮮戰場的往事,仍是那麼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在哪打了幾仗,犧牲了多少戰友,都記得清清楚楚。
真是歲月如歌,英雄不老。
出生於1926年的 張計發 ,是河北省贊皇縣人,抗戰末期19歲參軍入伍,在八路軍太行一分區獨立團當戰士。
他於1951年隨部隊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
殘酷的上甘嶺戰役中,張計發帶領連隊曾在缺水、缺糧、沒有葯品、彈葯不足的坑道里堅守了43天,不僅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還數次反擊奪回陣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堅守和反擊作戰任務。
戰後,135團7連榮立集體一等功。連長張計發榮立個人一等功,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
戰後1954年回國,張計發作為英模代表,出席了中南軍區英模代表大會。1955年秋,已升任副營長的張計發,在組織的關懷下進入南京中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63年,他從團副參謀長崗位上因病離休,被組織上安排到河南信陽軍分區干休所休養。
1957年,毛主席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影片拍攝的長影廠立即組成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擔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多部革命題材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肖矛又是《上甘嶺》劇本創作者。編導們兩次到上甘嶺進行實地考察,並到志願軍部隊體驗生活,還決定請主角原型張計發為劇組顧問。因張計發當時在南京步校學習,沒能成行。
但張計發的確是老電影《上甘嶺》中8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也是小學課本里課文《一個蘋果》的親歷者和作者。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前線,張計發打了10年仗,負過8次傷,榮立特等功四次,一等功兩次,是實至名歸的英雄連長。
電影《上甘嶺》上映後,張計發不知看過多少遍,但一直無法從頭看到尾,經常是只看一半就不敢再看下去了。原因是,他記憶中的實戰情景遠比電影更慘烈,那些犧牲的戰友讓他想起來就難過···。
離職休養後,張計發把關心教育下一代當作自己的神聖職責。在堅持與疾病作斗爭的同時,曾無數次深入湖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廣東等省區,到學校、進工廠、下部隊,作了上千場的革命傳統報告,聽眾多達百萬人次。
張計發的妻子名叫魏祖琴,是他從朝鮮回國後由組織牽線搭橋組成的家庭。兩人育有四個女兒,有三個從軍入伍。1967年出生的小女兒至今在部隊一線,已是一名指揮員。
(電影《上甘嶺》劇照)
94歲高齡的張計發新近現身屏幕,重新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一個蘋果的故事」,還講述了報務員因口渴說不出話,不惜自己將自己的嘴打出血來潤嗓子的動人情節···
張魁印
抗美援朝老英雄張魁印,就是老電影《奇襲》中偵察連長方勇的真實原型,如今已經98歲高齡。
當年他帶領38軍一支先遣隊機智深入敵後,一舉炸毀武陵橋,切斷了南逃敵軍退路和後援,為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戰後,張魁印被志願軍總部批准榮立一等功。也是38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立一等功的唯一一位團職幹部。
(晚年張魁印)
他是山西平遙人,生於1922年,1937年參加革命,歷任山西政治保衛隊二大隊六中隊戰士,八路軍晉西支隊一團測繪員,晉西第二軍分區偵通隊偵察排長,第二軍分區司令部偵察參謀、偵察科科長。
1951年1月入朝參戰,張魁印任志願軍第38軍偵察科科長、38軍司令部情報科副科長。此後,歷任50軍作訓處長,38軍作訓處長,師參謀長、副師長,黑龍江省軍區副參謀長,1982年享受副軍職待遇離職休養。
驚險傳奇的戰場往事,起源於1950年11月24 日下午。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的前一天,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傳令,把軍部偵察科科長張魁印叫來,開門見山說:
「給你一個任務。你與 113 師偵察科長周文化帶兩個連,兩個工兵排,配英、朝語翻譯,300多人,組成軍先遣隊。要在朝鮮平安南道內務署配合下,秘密潛入德川以南,在26日上午8時以前,把德川通順川和平壤的武陵橋炸掉。你敢不敢去執行這個任務?"
時年28歲的張魁印胸脯一挺,堅定地回答:「那有什麼不敢的!」
梁軍長也沒多說,只是把手一揮命令:「好,那就出發吧!」
這是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的真實一幕。
有關這次巧妙、大膽穿插敵後奇襲的戰斗經過,在許多記載抗美援朝的史料中都有詳盡描述。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張濤志著)上卷中的第23回,章節題目就是:《毛岸英捐軀大榆洞 張魁印奇襲武陵橋》。
而老電影《奇襲》,則是藝術的再現了這個驚心動魄的經過。
據記載,德川之戰結束後,當志願軍西線總指揮韓先楚把38軍在德川的戰報送達志願軍總司令部時,彭德懷司令員禁不住高興地評價說:「這個38軍很厲害嘛,奇襲武陵橋這著棋妙不可言···。」
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已有軍教片《奇襲武陵橋》的基礎上,再以這一戰例為素材,由黎陽、鄭洪編劇,許又新導演,張勇手、邢吉田、曲雲、袁霞、王孝忠等主演,成功拍攝了後來家喻戶曉、盛演不衰的故事影片《奇襲》。
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影片奇特之處在於,是由真正經歷過朝鮮戰場烽火的軍人執導,用的是真實素材,拍戲使用真槍實彈。而片中主演方連長的演員張勇手,也是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張魁印曾說:「電影《奇襲》我看過好多遍,雖然較之真實事件藝術化了,但影片拍得很真實。每看一遍,我都要想起我的戰友們,可電影畢竟與實際戰例不能相提並論,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沒拍出來···」
追憶往事,晚年張魁印經常感慨萬千。
他喜歡講述犧牲的戰友,唯獨不談自己。他解釋,在電影中,有一段方勇和一班長三人喬裝敵傷兵在路上截車,對康平橋進行偵察的情節,是電影編導們藝術虛構的。
影片《奇襲》的核心是插入敵後「炸橋」阻敵。也可以說,這座橋是影片劇情圍繞的重中之重。片中的橋被定名為「康平橋」。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電影中的這座「康平橋」實景,是在位於浙江奉化溪口鎮的「藏山大橋」拍的,不是朝鮮前線的武陵橋。
當年拍攝驚險的跳車鏡頭時,導演要求一個鏡頭下來。片中的方連長從一班長手中搶過正在疾馳的吉普車方向盤,戰友們跳下 汽車 後,他獨自駕車吸引追兵至山崖邊,在 汽車 墜崖前一瞬間,他飛身躍入路旁,吉普車則墜入山谷燃起大火。
敵追兵見到山崖底下熊熊燃燒的車骸,誤以為共軍人車俱毀,得意洋洋地獰笑說:「跑,我看你往哪兒跑!···」
對於當年自己在片中的勇敢表現,張勇手只是淡淡笑道:「那時年輕,又有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經歷,所以拍這類驚險的鏡頭,基本上是一條就過,也從沒受過傷。」
張魁印離休後,曾任哈爾濱市南崗區育紅小學校外輔導員。其它時間,喜歡閱讀古今中外的軍事書籍。他至今還珍藏著破襲武陵橋的經過要圖,還有榮獲的一堆軍功章。
面對這些記載著戰斗功勛的勛章,張魁印常想到的總是犧牲的戰友。
張魁印的妻子遲秀琴,也是他的戰友,曾在志願軍司令部任打字員。張魁印在打完四次戰役後,調至志願軍司令部工作一段時間。兩人1954年結婚,育有4個子女。
好多年來,張魁印從不透露自己是電影《奇襲》中主角原型的事,直到後來軍史戰史研究者找上門來,人們才知道張魁印的英雄事跡。
(電影《奇襲》劇照)
張魁印說:「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是一個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天職。比起犧牲的戰友們,我又能說什麼呢?一切榮譽都是同志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⑥ 奇襲電影主要演的什麼故事
奇襲是由許又新導演,由張勇手,邢吉田,張鍾英等主演的電影。影片簡介: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
⑦ 飾演電影奇襲的阿馬尼還活著嗎
電影《奇襲》里飾演阿瑪尼的演員曲雲還活著,今年已經快92歲了。
⑧ 電影奇襲中女游擊隊長扮演者
電影奇襲中女游擊隊長扮演者無法查詢
《奇襲》演員表
:
張勇手
飾
方勇
邢吉田
飾
一班長
黃煥光
飾
唐虎
袁霞
飾
朴金玉
謝萬和
飾
敵上尉
王孝忠
飾
敵中尉
⑨ 從士兵演到將軍,軍人本色傲在骨,張勇手曾有過哪些成就
1951年,年僅十六歲的他跑到朝鮮前線,送糧食、運彈葯、救傷員,幾乎跑遍了中線、東線的前沿陣地。1957年他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此在大銀幕上走進了觀眾的視野。從《英雄虎膽》中的偵察參謀耿浩,到《奇襲》中的偵察連長方勇;從《地道戰》中的區隊長趙平原,到《哥倆好》中的二班長雷利金;從《林海雪原》中的203首長少劍波,到《南海風雲》中的艦隊政委梁充海等,一個個英俊勇武的中國軍人形象在他的塑造下栩栩如生,帶給無數影迷心靈的震撼與滿足。
⑩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1962年的中國22大電影明星,是在當時的四大電影廠提交上來的名單中選定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電影廠並沒有把最好的演員全部提交上去,造成了很多明星遺憾出局,因此,這次評選是不太公平的。
首先,這是評選新中國的影星,那些在解放前大放異彩,但已經離世,或者建國後沒有太大作為的老牌影星就都沒有計算在內。這一點是沒問題的,畢竟我們選的是新中國影星。
不得不說,現在看來有很多經典的影片,都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生產出來的。無論資金和技術,都無法與現在相比。但那個年代的影片帶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卻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大家說,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