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56年白楊主演了魯迅先生的什麼作品
《祝福》 。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白楊的作品主要有:《十字街頭》、《青年中國》、《還鄉日記》、《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山河淚》、《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祝福》、《春滿人間》、《金玉姬》、《冬梅》等。成為享譽中外的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被評為新中國22大影星之一。
白楊的丈夫蔣君超也是一位導演和演員,於19991年過世;白楊於1996年逝世,享年76歲。他們的墓地位於上海最大的墓地濱海古園,墓前矗立著他們的塑像,面帶微笑,慈祥可親。
㈡ 1956年,白楊主演了哪部電視劇的哪個人物
1956年,白楊主演了哪部《祝福》里的人物。《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祝福》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2)著名電影演員白楊簡歷擴展閱讀:
1936年,白楊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白楊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
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6年,白楊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戰爭電影《冬梅》。
1989年,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她憑借該劇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㈢ 白楊又叫什麼
白楊,又稱大葉楊、響楊、顫楊、沖天楊。
白楊是楊柳科楊屬植物的通稱,原產北半球,較其它楊屬植物分布於較北較高處,以葉在微風中搖擺,樹干非常直而聞名。因分蘗快,多生長成林,罕見單株者,甚有益於自然景觀。樹皮灰綠平滑,分枝自然;綠葉茂密,轉為鮮黃;雌雄異株,春天葇荑花序先葉開放。
㈣ 1956年白楊主演了什麼電影
1956年,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演藝歷程:
1936年,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
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6年,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戰爭電影《冬梅》。
(4)著名電影演員白楊簡歷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擅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她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將自身具有的女性魅力與角色巧妙地結合,使觀眾對她所扮演的角色賦予無限同情,從而獲得觀眾的喜愛和尊敬。
她飾演的每個人物都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並深入人心,不僅因為她深厚的表演功底,更由於她對所塑造人物的深刻揣摩。從人物的外在形象到內在心理,她都會經過深入細膩的揣摩以求達到對人物全面而透徹的把握,只有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不會讓人覺得虛假造作
㈤ 導演白楊是幾幾年的
白楊 Yang Bai
性別: 女
星座: 金牛座
生卒日期: 1920-04-22 至 1996-09-18
出生地: 中國,北京
職業: 演員 / 導演
影人簡介 ······
白楊,女,原名楊成芳,又名楊君莉。1920年4月22日生於北平,湖南汨羅人,是著名女作家楊沫的妹妹。自幼寄養在北方農村。九歲回北京就學。1931年入聯華影業公司北平第五分廠演員養成所,在影片《故宮新怨》中飾演丫環。後相繼在苞莉芭劇團、中國旅行劇團、中國舞台協會等團體任演員。因主演《梅蘿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劇而嶄露頭角。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十字街頭》,引起影壇關注。1937年參加上海影人劇團。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電影攝影場,主演《中華兒女》、《青年中國》等影片。同時又主演了《屈原》、《日出》、《法西斯細菌》、《復活》、《羅米歐與朱麗葉》等多部話劇,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1946年回上海,在中電、昆侖等影片公司主演《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其中,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的紗廠女工李素芬系其前期代表作。1949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了《祝福》、《春滿人間》、《為了和平》等影片。1989年主演的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宋慶齡的故事》,是白楊一生中拍攝的唯一的一部電視劇,也是她為觀眾塑造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1996年9月18日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終年76歲。
白楊和老導演張駿祥,四十年代有過一段不到一年的短暫婚姻,後來分手。數年後白楊嫁導演蔣君超,他們的兒子是海南博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曉松。
㈥ 白楊的人物經歷
白楊1931年考入聯華公司,處女作《故宮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頭》成名。抗戰期間隨上海影人在內地演出話劇,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其後拍攝了多部電影。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4個人物,60年代被評選為22大明星之一。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幼年時代因其父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將白楊托給奶媽在農村生活。貧境與苦難伴隨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為了生存,白楊來到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設立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成為該所最小的學員。由於她勤奮好學,進步很快,在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扮演了一個小丫頭。不久影廠解散,白楊加入到「苞莉芭」劇團,演出過話劇「亂鍾」、「戰友」等。不久該劇團也被強行解散。1934年白楊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和中國舞台協會等劇社,開始了職業演員的生涯。在話劇「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話劇「梅蘿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
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成立,經著名戲劇家洪深介紹,白楊與二廠簽訂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頭》,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楊藝瑛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深入人民生活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1938年,白楊與沈西苓、趙丹、魏鶴齡等電影工作者,來到重慶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拍攝了《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中國》等影片,此時,她接觸到斯坦尼表演理論,「斯坦尼」豐富、開拓了她的藝術視野,激勵了她在藝術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與此同時,她又在重慶和成都開始了她的舞台藝術活動,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天國春秋」、「復活」等著名話劇,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戰勝利,她回到上海,在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之後,她又去香港參加《山河淚》等影片的拍攝工作。
解放後,她從香港回到北京,先後在《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的表演藝術也在國內外贏得聲譽。1957年《北京日報》、《沈陽日報》舉辦的最受歡迎的影片、演員的評選活動中,白楊主演的《祝福》、《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評選的五位最受歡迎的演員中,她又獨占鰲頭。同年,她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捷克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祝福》一片獲特別獎。
白楊的一生,從坎坷中走向光輝,這與她從艱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後保持平凡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攝,同周恩來總理、陳毅同志促膝交談。她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贏得真誠,無論戲中戲外,她都如此「優美」、「自然」、「含蓄」的將東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徹底地展示在舞台與銀幕上。她還著有表演藝術專著《電影表演技藝漫筆》、《電影表演探索》及詩文集《落入滿天霞》。80年代還在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中塑造了宋慶齡的形象。成為中國影壇上負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於1996年9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㈦ 楊沫與白楊的關系
作家楊沫與演員白楊是同胞姐妹。㈧ 演員白楊白楊年齡
白楊(1920.4.22-1996.9.18),原名楊成芳,湖南省汨羅市古侖人,中國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