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最偉大的20位導演排行榜
美國權威電影網站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NEY(簡稱TSPDT)評選出20名最偉大的亞洲導演,來自日本的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包攬前三名。不過中國導演總計10人全部上榜,占總量的一半
黑澤明被譽為「電影天皇」,尤其四五十年代在世界影壇中大放異彩,他執導的作品如《羅生門》、《七武士》、《用心棒》、《亂》等不僅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榮獲獎項,還向全球觀眾輸送了三船敏郎、志村喬這樣的表演大師。
來自中國香港的王家衛排名第四,位居中國導演之首。拍戲緩慢,台詞意識流的王家衛無論拍攝任何題材都能讓觀眾一眼辨認出這是他的作品。與杜可風的搭檔也讓王家衛的影片總是充滿一種後現代的迷離氣質。他的風格不僅在亞洲范圍內獨樹一幟,也深刻影響了西方文化體系下的導演。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的導演巴里·詹金斯就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是王家衛的鐵粉。
榜單中除了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大導演張藝謀、李安、陳凱歌之外,還有一個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導演悄然入榜,他就是費穆。出生在上海的費穆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多國外語。由他拍攝,梅蘭芳主演的《生死恨》被譽為「中國現代電影的先驅」。生不逢時,費穆的一些其他作品在當時並沒有獲得很多肯定,其中《小城之春》就是一部被低估的傳世之作。戰火和操勞讓費穆的生命停留在45歲,但他留下的藝術遺產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附完整榜單:
1.黑澤明
2.小津安二郎
3.溝口健二
4.王家衛
5.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6.薩蒂亞吉特·雷伊
7.侯孝賢
8.楊德昌
9.宮崎駿
10.阿彼察邦
11.成瀨巳喜男
12.張藝謀
13.李安
14.賈樟柯
15.大島渚
16.蔡明亮
17.費穆
18.今村昌平
19.陳凱歌
20.胡金銓
② 馬丁斯科塞斯是誰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美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他是一個真正多產的導演。1942年11月17日出生,美國新好萊塢一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是關於這些主題:意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天主教意義上的罪惡與救贖、美國社會的暴力問題等等,他被公認為美國戰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導演之一,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戛納金棕櫚獎及柏林金熊獎得主,世界電影大師。
最近的作品是《hugo》
③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排名不分先後: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說卡梅隆是當今重工業電影的開拓者,享譽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和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還有承載了我國80後對於科幻小說記憶的《終結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④ 好萊塢被譽為世界電影天堂,為何它在世界上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好萊塢之所以聲名大噪,成為世界電影中心,這得歸功於大衛格里菲斯、弗朗西斯伯格斯等諸多人士。在1907年的時候,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著他的拍攝團隊來到了洛杉磯,當時的他正在拍攝《基督山伯爵》也是由此發現了好萊塢風光明媚,光線充足是取景的天然場所,於是乎便將好萊塢這塊寶地介紹給了同行。
再加上好萊塢這塊寶地成名之後,直接使得美國許多的著名公司都設立於此,就讓這塊地方聚集的明星、大牌製作人、導演更多了,註定會讓這塊地方發展得更加快,甚至是其他地方無可替代的。
⑤ 詹姆斯·卡梅隆對電影行業帶來了哪些貢獻他還導演過哪些作品
《深淵》,這部在卡梅隆的創作片單里最易被忽視的影片卻是開啟1990年代後數字特效輝煌時期的關鍵影片。《深淵》是卡梅隆與ILM“工業光魔”的通力合作完成的,影片中對CGI技術的創造運用以及對水下特技效果的創新,直接影響了此後兩部至關重要的卡梅隆電影:《終結者2》和《泰坦尼克號》。
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有:《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系列》、《阿凡達》、《異性》、《深淵》等等電影,這其中很多都是科幻巨獸片,但是唯獨《泰坦尼克號》是愛情片,但是詹姆斯·卡梅隆卻給這部片子加入了災難的元素,這或許是這部電影能達到這么高的高度的原因吧。
⑥ 關於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電影發展史 分為早期美國無聲電影 ,早期有聲電影 1、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納特對美國早期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貢獻。C.卓別林於1914年拍攝了第一部影片《謀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觀眾。1919年,卓別林、D.范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員和格里菲斯一道創辦了聯美公司,以發行他們獨立製作的影片。20年代,美國影片生產的結構從以導演為中心逐步轉化為以製片人為中心的體制。「製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擁有一批明星。嚴格的審查制度使美國無聲電影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喜劇片、西部片和歷史片3個方面。喜劇片的佳作首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1921)、《淘金記》(1925)和《馬戲團》(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將軍》(1926),H.勞埃德的《大學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車》(1923)、《鐵騎》(1924)和《小馬快郵》(1925)等;歷史片有C.B.地密爾的《十誡》(1923)和《萬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R.英格蘭姆的《啟示錄四騎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歐洲導演陸續來到好萊塢,他們的才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製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殺。他們和美國導演一道,拍攝出無聲電影的最後一批重要影片,如F.鮑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與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維多的《大檢閱》(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則為紀錄電影奠定了基礎。 有聲電影:1926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拍攝了用唱片來配唱的由J.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A.克羅斯蘭導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羅斯蘭導演、A.喬生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 1928年7月6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至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 在導演中間最先適應有聲片製作並拍攝出富於創造性影片的有:R.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觀鏡頭的《化身博士》(1932),L.邁爾斯東的《西線無戰事》(1930)和《頭版新聞》(1931)、劉別謙的《愛情的檢閱》(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維多的《哈利路亞》(1930)。卓別林也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城市之光》(1931)。 美國電影黃金時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美國電影中的特殊現象——類型影片,在30年代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最初的類型片是無聲電影時代的喜劇片、鬧劇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盜匪片、偵探片、恐怖片等類型相繼出現並得到繁榮發展。類型電影是美國經濟、社會和文化需要的直接產物,它們中成為經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 (1933)、《掘金女郎》(1933)、《大禮帽》(1935)、《風月無邊》 (1936)和《齊格飛大歌舞》(1936);盜匪片《小愷撒》(1931)、《公敵》 (1931)、《疤面人》(1932)和《嚇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蘭肯斯坦》(1931)等。
⑦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對電影的貢獻是什麼拍攝了哪些電影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一位享譽全球的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的巨片開創了電影業一個新的時代。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電影時,導演還算是好萊塢中最重要的人物,現在則是市場行銷控制電影業的時代。然而他在兩個時期竟然都穩居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的寶座,這很能說明他的天才和適應能力。他製作了多部賣座電影,至今還沒有哪個人能超過。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眾娛樂片之外,他還拍出了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單》之類的藝術佳片。娛樂和藝術的水乳交融產生了《外星人》這部影片,它把大眾的口味與大師的風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爾伯格對現代電影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創見:如果用A級片的新穎手法去拍攝B級片的老掉牙的情節,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強效果,就可以製造出能吸引大批觀眾的影片。瞧瞧這些電影你就知道了:《奪寶奇兵》與其他印第安那瓊斯系列影片《第三類接觸》、《外星人》及《侏羅紀公園》。讓我們再看看由他擔任製片人但沒有親自導演的影片:《重返未來》系列、《精靈》系列、《威探闖通關》和《龍卷風》,這些故事的情節像周六影集一樣平淡老套,但它應用的拍攝技術卻是最先進的,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電影一直承諾的目標:用一些前所未見的感人情景來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導演會談到自己的主要意向。這些意向由於表達了他們對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貫穿了他們拍攝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爾伯格言稱,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類接觸》中從門口透進來的強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與神秘。這種強烈的逆光手法還應用在他的許多影片中:例如《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從強烈的光環中走出來;《外星人》中太空船艙門也溢出了光。還有印第安那·瓊斯經常用強力手電筒射出強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爾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隱藏著神秘,然而對其他許多導演來說,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處,這種差別在於斯皮爾伯格認為神秘帶來的是希望而非恐懼。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主角並不經常陷入到錯綜復雜的情感糾紛中。《直到永遠》是他少數失敗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個鬼魂看著自己的女友愛上別人。典型的斯匹爾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啟發而開始探索。他的許多電影的關鍵鏡頭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過的驚奇感。還記得在《侏羅紀公園》中第一次看到恐龍時那屏息的一瞬嗎?
斯皮爾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節片是拍於1974年的《大逃亡》。但是一年後《大白鱉》改變了現代好萊塢的歷史發展方向。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大白鯊》的模式風行一時,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預算失控成為一種時髦,因為收益似乎是無窮無盡的;暑期動作片主宰了電影業;年輕的熱門導演競相拍攝「最賣座的美國電影」。
在20世紀後期的電影史中,斯皮爾伯格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無論是在好的方面,還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較差的影片中他過度依賴膚淺的情節,還有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本性所編織的夢想。
⑧ 美國的哪個導演是電影探索的集大成者代表作為一個國家的誕生
大衛·格里菲斯(英文全名為David LlewelynWark Griffith,一般稱為D.W. Griffith,1875年1月22日出生,1948年7 月23日逝世),美國導演,被認為是對早期電影發展作出極大貢獻的開創性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of a Nation) 和《黨同伐異》(Intolerance)。
《一個國家的誕生》(英語:The Birth of a Nation),又名《同族人》(The Clansman),是美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之一,也因為電影播放時間長達三小時,成為有史以來,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商業電影影片。
此片由戴維·沃克·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Wark "D. W." Griffith)執導,情節設定在南北戰爭期間及戰後,於1915年2月8日首映。由於拍攝手法的創新,以及因為對白人優越主義的提倡和對三K黨的美化所引起的爭議性,使得此片在電影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一個國家的誕生》的劇本是改編自湯瑪士·狄克森(Thomas Dixon)將三K黨描寫成英雄的小說和舞台劇《同族人》。
⑨ 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
十大:安德烈·阿爾謝耶維奇·塔爾科夫斯基(1932-1986)是俄羅斯電影導演、作家和電影理論家。他被廣泛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Satyajit Ray(1921-1992)是印度電影製片人,編劇,音樂作曲家,平面藝術家,詞作者和作家,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人之一。雷出生在加爾各答的一個孟加拉家庭,這個家庭在藝術和文學領域很出名。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12-2007)是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編輯、畫家和短篇小說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關於現代性及其不滿的三部曲」——《奇遇》、《諾丁山》和《月食》,以及英語電影《爆炸》和《乘客》。
卡爾·特奧多爾·德雷爾(1889-1968),丹麥電影導演。他被許多影評人和電影人視為電影界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最著名的電影包括《聖女貞德的激情》、《吸血鬼》、《憤怒的日子》、《奧德特》和《格特魯德》。
⑩ 為什麼美國電影的影響力那麼大
電影的影響其實跟國家的影響差不多,因為美國在地球上影響比較大,所以自然他出的電影關注的人會非常的多,而且他的電影本身特效也非常的棒,而且語言是英語國際通用的語言,當然接受的人會比較多,而且美國的電影都比較科幻,是象徵著未來的事情,所以說關注的人會出奇的多,他是當下年輕人關注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