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京劇電影謝瑤環演員

京劇電影謝瑤環演員

發布時間:2022-09-16 06:30:27

1. 趙氏孤兒 謝瑤環 哪部京劇好看

《趙氏孤兒》是老生戲,《謝瑤環》是青衣戲

京劇《趙氏孤兒》,為1896年,王雁就京劇《搜孤救孤》基礎,參考秦腔改編。由馬連良飾程嬰,譚富英飾趙盾,張君秋怖庄姬公主,裘盛戎飾魏絳,各有精彩唱段。

上海京劇院推出了一部全新版本的京劇《趙氏孤兒》。策劃並主演該劇的是有「小孟小冬」之稱的「余派」女老生王佩瑜。此前,王佩瑜也曾在陳凱歌的《梅蘭芳》中為孟小冬配唱了全部京劇唱段。

《趙氏孤兒》在京劇舞台一直版本眾多,尤其是各個流派的老生都有該劇的傳世經典。1947年,孟小冬的告別演出《搜孤救孤》在滬上引發轟動;1960年,馬連良主演的全本《趙氏孤兒》更是京劇史上的集大成之作。此次的《趙氏孤兒》將集兩個版本之所長。王佩瑜學的是余派老生,也是如今京劇舞台上演出《搜孤救孤》最多的老生演員。在這個全新版本的《趙氏孤兒》中,王佩瑜不僅將主演程嬰這個角色,還將首次嘗試擔任製作人。對於這位有「小冬皇」之譽的女老生而言,《趙氏孤兒》也算是第一部屬於她自己的作品。

談及之所以想到推出這個全新的《趙氏孤兒》,王佩瑜說,自己在戲校時的開蒙戲就是孟小冬的代表作、余派經典《搜孤救孤》,後來又向馬派名宿張學津先生學習了全本《趙氏孤兒》,所以在這個新版本里會將余派的唱念神韻結合馬派的敘事表演,是一次為老傳統注入新生命的致敬創作。

對這次的新版《趙氏孤兒》,導演馬騫提出了「墨本丹青版」的概念:「所謂墨本,是指劇本依照戲曲界所謂的『墨殼老本』,以半個世紀前馬連良先生的演出本為基礎,刪減其中拖沓冗長的情節,保留最經典動聽的唱段,以更緊湊凝練的敘事節奏,演出原汁原味的傳統老戲;而丹青是指全劇的舞美,特邀山水畫家申世輝創作一組山水畫卷,在舞台上實現『國畫』與『京劇』兩種東方藝術的跨界。」

謝瑤環

1961年田漢根據碗碗腔《女巡按》改寫的歷史劇,中國京劇院杜近芳首演。此劇為杜近芳代表作,表演清新明快,柔美大方,融青衣、小生與一體,賞心悅目,光彩照人。 此劇亦是中國京劇院(即中國國家京劇院)的看家戲,該院著名旦角演員李維康、陳淑芳、李勝素等先後將其搬上舞台。京劇名家關肅霜、雲燕銘等也排演過此劇。

2008年11月7日下午,天津京劇院創排的京劇《謝瑤環》在濟南百花劇院華彩亮相。由著名京劇演員張慧芳、張克、石曉亮、宋小川等擔任主演,《謝瑤環》是本屆京劇節亮點之一。
當天,擔任《謝瑤環》藝術指導兼復排導演的京劇名家李維康早早地出現在劇場,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李維康介紹,《謝瑤環》是上世紀 60 年代著名劇作家田漢的京劇名劇,最初根據陝西碗碗腔《女巡按》改寫,由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主演,首演即大獲成功。此劇表演清新明快,主演跨青衣、小生兩個行當表演,光彩照人,已成為京劇優秀保留劇目。

《謝瑤環》在京劇舞台上常演不衰,杜近芳、李維康等人曾多次把《謝瑤環》搬上舞台,並嘗試進行改編演出。「我演的時候,《謝瑤環》不斷地有些刪減,對一些冗長繁瑣的唱詞進行理順。」李維康說,《謝瑤環》經過了反復打磨,這也是它能常演不衰的重要原因。

2. 京劇《謝瑤環》的行當

《謝瑤環》是劇壇大師田漢根據陝西碗碗腔《女巡按》為杜近芳重新寫作的京劇,這部由田漢、鄭亦秋、杜近芳聯手打造的大戲自1962年首演以來就廣受歡迎,是新編戲中引人矚目的名劇。「自奉聖命斗豪強,早把江南做戰場。生死禍福全不想,一片丹心報君王」,這鏗鏘有力的宣言書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但也正因為此,在文革橫掃一片的年代,編劇田漢因為《謝瑤環》被打倒,杜近芳也曾因為《謝瑤環》被安上一大串莫須有的罪名。那遠離舞台的十幾年說起來短暫,而對視戲如命的杜老來說卻那麼漫長。文革過後,隨著田漢昭雪,《謝瑤環》也得以重見天日。該劇復排的演出更是受到各界追捧,當時在人民劇場售票處排隊購票的隊伍浩浩盪盪從護國寺一直蜿蜒到積水潭,群眾對文藝的熱情、對田漢老的懷念、對杜近芳的熱愛都能在這次演出中釋放出來了。 好一出喜憂參半《謝瑤環》啊。該劇因為要表現謝瑤環為國為民的人物特徵,所以演員要跨青衣和小生兩個行當,可以說是極大地發揮了演員的表演才能,同時也極考驗演員的功力。在杜老看來,追求完美是沒有止境的,她在多年演出實踐的提煉、反思之中,對該劇的劇情和唱腔都有革新的想法。丁曉君本人嗓音條件極好,能完全勝任這極重的唱功,同時她軍人的氣質就很符合謝瑤環的人物要求,所以74歲的杜老親自上陣,對《謝瑤環》再次進行調整,並悉數傳授給了愛徒曉君。在07年和08年初兩次預演之後,4月29日到5月1日,最新版的《謝瑤環》將登陸新裝修的梅蘭芳大劇院,演繹揚善懲奸的忠臣才女,也同時詮釋著兩代青衣割不斷的戲緣,割不斷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3. 歷史上有沒有「謝瑤環」這個人

歷史上沒有謝瑤環這個人物,歷史原型塑造。

相傳唐代武則天稱帝時,江南農民因豪紳兼並土地,逃往太湖聚義。女官謝瑤環奏請安撫,武則天深為賞識,欽命謝瑤環為右台御史,到江南查辦此事。謝瑤環到蘇州,微服私訪,遇見武三思子武宏和來俊臣弟蔡少炳,因強搶民女與義士袁行健打鬥,謝瑤環勸雙方到衙門申訴。大堂之上,謝瑤環秉公處斷,武宏、蔡少炳不服,大鬧公堂,謝瑤環動用尚方劍,斬蔡少炳,杖打武宏。

謝瑤環見袁行健豪俠尚義,對其產生愛慕之情。武三思等為子弟報仇,誣陷謝瑤環謀反,並矯命審謝瑤環。待武則天查實,謝瑤環已死。武則天大怒,殺了來俊臣、武宏,撤掉武三思職務;追封謝瑤環為定國侯。袁行健從太湖回來,見到謝瑤環的墓碑,浪跡江湖而去。

1961年田漢據陝西碗碗腔《女巡按》改編,對原劇主題及故事情節都作了較大的改動。同年由中國京劇院首演於北京,杜近芳飾演女巡按謝瑤環,表演清新明快,柔美大方,融青衣、小生與一體,賞心悅目,光彩照人。 著名旦角演員李維康、陳淑芳、李勝素等先後將其搬上舞台。京劇名家關肅霜、雲燕銘等也排演過此劇。

4. 京劇梅派大家杜近芳去世,生前在業界的地位如何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京劇院藝術風格的奠基者之一、國家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顧問杜近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4月17日22時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杜近芳是四大名旦之後的京劇著名旦角

她在京劇藝術上繼承了王派(王瑤卿)和梅派(梅蘭芳)的特點,並將兩派的藝術匯總,建立了具有一定意義的「杜派」。當然,這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建派,因為她只算是將兩派的藝術,做了一個很好的整合,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特色在裡面,但是說到開山立派,還真算不上,頂多是在兩派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動而已。

京劇鳳還巢聽聞姐姐嫁給了朱千歲,她的失落和喜悅轉換,眼神情感表達之准確,身姿表情之細膩的確難出其右。杜近芳是旦角藝術家的佼佼者,也是幸運者,這和她的情商智商雙高有關。杜近芳正如她自己說的,她是幸運的,更是勤奮的,熱愛京劇,享受京劇,她是難得的京劇藝術家之一。

5. 關肅霜的人生履歷

1950年1月 在雲南大戲院任演員
1951年4月 參加昆明舉辦的戲曲改進協會籌委會第一期藝人講習班學習
1951年11月 人雲南大戲院管理委員會委員
1952年 赴重慶參加西南文代會並演出 《大英節烈》
1954年 任慰問全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團副團長,參加慰問演出活動。
1955年 赴上海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會演,並帶回一些劇本
1956年 經李建業、秦竹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藝術代表團,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奧地利和瑞士等國訪問演出。回國後,留北京香蘇盛琴、李麗芳學戲。是年,參加雲南省戲曲會演,主演《戰洪州》獲演員一等獎
1957年 赴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會,演出《泗州城》《打焦贊》,榮獲兩枚金質獎章。爾後應邀到前蘇聯各地巡迴演出。
1958年雲南大戲院改名為昆明京劇團,任團長。與徐敏初一起,主演現代京劇《白毛女》。
1959年 任雲南省京劇出省巡迴演出團副團長,到北京、天津、武漢、南京等地演出。在北京參加慶祝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期間,經夏衍介紹拜梅蘭芳大師為師。
1960年初 和徐敏初結為百年之好,在昆明飯店舉行簡朴而又熱鬧的婚禮。省市領導於一川、劉明輝等出席了婚禮儀式
1960年6月 成立於男生京劇院,任副院長、一團演員
1961年到大理、臨滄參加中緬友好活動,並慰問邊防部隊
1962年8月 參加昆明舉行的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
1963年9月 赴北京主演《謝瑤環》和《多沙阿波》,並應邀到周總理家做客。
1964年 到潞西縣三台山景頗族地區深入生活,赴北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主演《黛諾》,受到戲劇界的重視和好評。同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底江青提出要關肅霜改變演出《戰火中的青春》,到山東體驗生活
1965年6月 江青來信,談改變《戰火中的青春》的創作問題,秋季赴廣州,為廣交會中外來賓演出,並到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受到好評
1969年 到雲南民族學院參加省級文藝團體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被審查。江青指名調關肅霜到北京,安排在《紅色娘子軍》劇組,因種種原因不願留下來,呆了二十多天便返回昆明
1989年5月徒弟鈺存演出《謝瑤環》關肅霜為其配演劇中武則天一角。
(關肅霜傳P219)
另詳細演出瑣記 閱完全書整理一起打出來
1970年初 在雲南省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學習班《海港》劇組任演員
1975年 赴北京參加全國文藝調演 主演《孔雀嶺》
1975年11月 任雲南省京劇團革委會副主任
1976年8月 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傳統戲資料片,後因毛澤東去世、「四人幫」被粉碎,提前趕回昆明
1977年7月 參加六場京劇《豹子灣戰斗》演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十六周年。同年底演出大型新編歷史劇《紅燈照》
1978年1月28 日 關肅霜丈夫、雲南省京劇院著名演員徐敏初因病在昆明逝世。2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5月到湖南省漢劇院學習,移植京劇《闖王旗》。8月率團到祿豐縣各公社演出
1979年 恢復雲南省京劇院建制 在一團任演員,參加中央慰問團為邊防部隊演出。同年赴北京拍攝戲曲彩色藝術片《鐵弓緣》,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主演京劇現代戲《佤山霧》,並獲演出一等獎。11月,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這一年被評選為省勞動模範
1980年 任中國雲南京劇團副團長,赴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等國訪問演出,大獲成功。同年,主演的電影藝術片《鐵弓緣》,榮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81年1月 經省委批准,任雲南省京劇院院長,到西北銀川、蘭州等地演出,並收徒。寧夏電視台錄制了其主演的《白門樓》、《辛安驛》等劇目。同年9月,在昆明參加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是十二十周年的演出活動
1982年2月 《北京日報》報道月月寄款義務贍養在北京的失子老人胡淑貞、馮琪的感人事跡。全國各地一些包干也發表了類似的報道和評論。兼任雲南省京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
1982年3月 組團赴上海、蘇州、南京長沙等地巡迴演出
1982年7月 參加雲南省戲曲現代戲調演,主演創作的大型京劇《娜蒂秀》
1982年10-11月 率隊赴懷化、洪江、廣州、深圳演出受到好評。《關肅霜表演藝術散論》一書,由雲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人民日報》發表關肅霜先進事跡的長篇通訊,並配發短評。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向各地轉發關肅霜先進事跡的報告,號召向關肅霜學習。年底被評選為省級文化系統優秀黨員
1983年3月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3年5-9月 應邀赴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長春、沈陽等地,為觀眾獻藝。
1983年10月 收長春京劇團的邢美珠、大連京劇團的侯丹梅、阜新京劇團的李曉玉為徒。同年,被評選為省勞動模範
1984年7-8月 參加中國雲南京劇團 任藝術指導,赴芬蘭、瑞典驚醒訪問演出,主演《打焦贊》《霸王別姬》。
1984年11月 帶徒赴武漢、江陵、沙市市、桂林等地演出
1985年1月 應邀赴楚雄演出,並收楚雄彝族自治州滇劇團陳月娥為徒
1986年3月 參加中國文聯代表團出訪日本國,在東京、箱根、精度、奈良、神戶、大阪和仙台等地,進行了藝術交流活動。在全國第二屆戲曲電視劇評獎大會上,關肅霜主演的的京劇《謝瑤環》電視片,被評為榮譽獎
1988年3月 率領雲南省京劇團赴香港演出,主演《鐵弓緣》《戰洪州》等劇目,被報界譽為「京劇怪傑」
1988年9月 在雲南省首屆民族藝術節上作告別演出
1989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赴北京參加第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1989年4月 當選為雲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
1989年9月 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被推薦為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特邀代表,赴北京參加大會
1989年11月雲南省婦聯受全國婦聯委託,向關肅霜頒發了全國「三八」紅旗手證書
1988年10月 赴天津演出《鐵弓緣》、《白蛇傳》、《拾玉鐲》、《十八扯》、《辛安驛》、《花田錯》。
1991年3月 赴北京參加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紀念活動,領銜主演《盜庫銀》《戰洪州》《伯牙碎琴》單個劇目,文唱武打,風采煥然,技驚四座。之後被聘請為全國京劇振興指導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親自授予聘書
1991年10月 被英國倫敦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收入目錄,並約稿寫本人小傳
1992年2-3月 在昆明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活動,先後演出《雷峰塔》《水漫金山》節目,接收最後一批弟子
1992年3月6日 在昆明家中急病突發猝然仙逝
1992年9月 關肅霜被荊州博物館列為江陵第二十三位歷史名人,並未其樹碑
1992年10月 生前演唱的《黛諾》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授予的我國第二屆「金唱片獎」,雲南省京劇院副院長毛雲婷、關肅霜的女兒徐巧玲赴京代其領獎

閱讀全文

與京劇電影謝瑤環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暮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550
楊洋國際電影節獲獎視頻 瀏覽:274
電影院屬於文化市場嗎 瀏覽:780
外國電影頭像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936
電影風暴里曹楠的結局 瀏覽:374
電影致愛小唯結局 瀏覽:134
新成龍歷險記電影 瀏覽:167
電影經典哭圖片 瀏覽:173
中日演員合作的愛情電影 瀏覽:433
樂高恐龍大電影第三季 瀏覽:336
大富豪電影院女同電影 瀏覽:192
周星馳鬥地主大電影 瀏覽:72
電影解說視頻常用音樂 瀏覽:189
文藝類電影英文單詞 瀏覽:735
法國電影巡演迅雷 瀏覽:466
無處安身電影完整版 瀏覽:726
郝劭文釋小龍小時候電影大全 瀏覽:567
燃情歲月電影英文名字 瀏覽:36
播放電影音樂忽然沒聲音 瀏覽:838
印度電影守護愛情下載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