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孫遜的演藝經歷
2014年
2014年孫遜導演拍攝微電影《一路向家》 1月21日公映
主演:盛超 佼佼
2012年
孫遜編劇/導演電影《校車》12月5日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發布會。
編劇/導演孫遜 主演:於榮光 柯以敏 白雪 張大禮 賈妮等演員亮相。
該片與12月8日在湖北正式開機。【2013年9月10日上映】
2011年
孫遜編劇/導演的電影《閻浮提》已經籌組成龍中國等聯合出品《閻浮提》將在全球發行
11月15日製作游戲宣傳片《完美國際》黑夜傳說——挑戰一個全新的世界
12月15日公映8月21日參加天大北京校友會演出 地點:北京
6月6日製作探路者廣告宣傳片
5月22日參加書香榆林群星演唱會,地點:榆林體育館
2010年
2010年9月19日-25日山西和寧波拍攝某產品形象片
2010年8月29日孫遜率孫遜國際影音攝制組遠赴雲南西雙版納、勐海、景洪拍攝某企業形象宣傳片。
2010年4月10日至16日杭州潔爾煤田拍攝企業形象片
2009年
2009年後期製作深造。
2009年8月18日為中國原創協會「原創界」製作形象片《無中生有》8月18日在三里屯village首播。
2008年
2008年8月青艾工程形象宣傳片
2008年6月25日中華慈善總會1+1心聯行動現場總導演
2008年6月25日中華慈善總會1+1心聯行動組媒體說明會
2008年5月,完成美國十大間諜工具「TELESPY」電話的電視廣告攝制和全部後期製作;
2008年4-5月,為美國GE攝制大型投資全球宣傳片《CHINA FLYING HIGH》。
2008年3月,為MICROSOFT拍攝反盜版廣告公益片《克隆》
2008年3月,獨立投資製片驚悚懸疑片《翡翠》,後期製作中;
2008年1月,為MICROSOFT拍攝廣告公益片《I HAVE A DREAM》;
2008年2月為IBM 製作商業片
2008年3月中旬為防盜電話拍攝並製作商業廣告片
2008年3月-4月為美國GE製作廣告片
2008年5月,北京群星聯袂演唱地震賑災公益歌曲《永遠不認輸》MV的導演、拍攝、後期製作;
2008年6月25日中華慈善總會1+1心聯行動組媒體說明會現場總導演
2008年8月中旬孫遜為青愛工程量身訂做代言歌《我的青春綠油油》
2008年9月5日孫遜導演河北拍攝青愛工程形象片 演員:翁虹 白岩松
2008年9月19日――21日孫遜導演拍攝上海國際音樂節
2008年9月23日IBM宴請大客戶晚會首唱《我的青春綠油油》
2007年
2007年11月,為IBM製作宣傳片《英雄的盛宴》;
2007年10月,為美國安德魯電信企業攝制全球宣傳片;
2007年09月,策劃北京798大院50周年&創意文化節開幕式,導演舞台劇《甩?掄》;
2007年06月,將FREE MIND STUDIO 更名為孫遜國際影音
2006年
2006年05月,團隊為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攝制紀錄片《798 STORY》,獨立完成片尾曲《哎喲喲》的詞曲唱編工作,全球播放;
㈡ 寧浩的電影《香火》表達了生存和信仰之間怎樣的關系
個人覺得電影《香火》表達的是生存並不完全為了信仰,而信仰則是為了人們的生存,這樣一種和諧、文化的關系。
寧浩年輕時的處女作《香火》。 寧浩自己出資,編劇、導演、拍攝的小成本電影。 拍攝地是寧浩老家山西,演員也很原始,不是專業演員,而是家鄉。 豆瓣評分為8.2,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組合金獎,真不錯。
如果不能走正經的路,他就用佛家的路。 為了籌錢,和尚開始鑲邊。化緣中,和尚收到別人的所謂“功德金”,“你媳婦肚子里的孩子一定是個男人”,“功德越大,就越會想事情”……最後,和尚總共1350元,滿了一大筆錢,沒有暖化錢,所以沒收了“違法所得”。
患難總是喜歡一個接一個的。 經常以為通過努力,柳柳暗花明花很快就會顯露出來,結果又出現了一個打擊,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和尚異化:世俗化了,開始為錢撒謊和尚初衷志真正的變化,始於幫助人算命。無意中對情侶說“臉很好,可以白發”,和尚接受謝禮,被啟發了。 所以他擺攤兒占卜,自己騙錢。
㈢ 林浩導演的資料
你要找的應該是 寧浩導演吧?
呵呵
寧浩
1977年出生於中國山西,寧浩,一個山西人,一個鋼鐵工人的兒子,一個中專畢業生,一個拍MTV的,一個自稱很悶的人,《瘋狂的石頭》的導演。《瘋狂的石頭》讓寧浩這位在之前僅拍過幾部DV作品的年輕人迅速成為這段時間最被人關注的新銳導演,就像多年前他的老鄉賈樟柯拿出一部《小武》一樣。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寧浩最先喜歡上的是畫畫。他對美術的興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歲的時候,他自己回憶,在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三四歲的時候,他生了場病,住進了醫院,他和病房裡的小女孩一起看小人書,尚不識字的他很快就把連環畫給看完了,於是就和小女孩一起來臨摹小人書。他父母看到他的「畫作」後,大加贊賞。而此後他父親還手把手教他畫國畫,有意思的是,他父親自己並沒有學過畫畫。寧浩稱他父親是一個非常手巧的人,曾經親手做了全家的傢具。
曾組建了個樂隊叫「同志樂隊」
直到今天,寧浩對體育運動和電腦游戲一直沒什麼興趣,對於這個1977年出生的「70後」來說,的確有點與眾不同,寧浩稱他並沒有因此覺得被那些狂熱的愛好著體育和游戲的、正在發育的同齡人所孤立,他說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畢業,入讀中專時,他身上的荷爾蒙迅速地找到了一個出口:音樂。
念書就像「三級跳遠」
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這樣混了一年左右,寧浩考學了。他解釋道,讀大學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盡管如此,北師大畢業後,寧浩又考上了電影學院,北師大念的是專科,電影學院是本科,從技校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這是寧浩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
拍電影因為一句鼓勵
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朴樹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
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2003年北影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一人擔任編劇、導演、攝影,回家鄉山西執導了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
2003年6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作為一名年輕導演,拍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為此寧浩拍了不少電視劇掙錢,在風靡全國的熱門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寧浩擔任了執行導演。
2004年他的新作《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綠草地》是寧浩「報師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師策劃了這個項目,故事要有三個關鍵字——農村、兒童、乒乓球。2004年7月,寧浩到內蒙古大草原選景,一切工作就緒時,從北京傳來壞消息,原定的投資方出了問題。寧浩設法一邊穩住劇組,一邊與製片人算賬:原計劃膠片拍攝預算140萬元,換成高清晰度錄像大約只要50萬。寧浩給妻子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10萬多,全拿出來,加上製片人的10萬元,先拍了再說!寧浩跟劇組交了底,影片開機了,但許多人選擇了離開。 這個「窮酸」的劇組只有4輛車,每天故障不斷。攝影師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諾基開來,擔當交通主力。拍攝第三天,運送演員的麵包車翻在深溝里,一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一女演員鎖骨骨折……艱苦而多舛的拍攝,令又一批劇組人員離開。令人驚訝的是,劇組仍保持了相當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尷尬遭遇變成了影片里趣味橫生的細節。影片《綠草地》入選柏林電影節展映,後又參加了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角逐。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外國觀眾對寧浩說:謝謝你的電影,它讓我忘記了時間。
2006年得到廣泛好評的低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使寧浩名聲鵲起。
劉德華組建「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後,開啟「亞洲新星導」計劃,資助6名亞洲年輕導演拍電影。在內地導演中,劉德華原本看中陸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獎,陸川已經走紅,劉德華覺得名額應該給更需要機會的導演。恰好《綠草地》參加去年的香港國際影展並獲獎,這個27歲的年輕人引起了劉德華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個那麼悶的故事講得這么精彩,很難得。而且一見面,我就被他迷倒了。」於是,劉德華投資寧浩拍攝了《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地道的商業娛樂電影:一個職業大盜和三個小偷,加上一個不怎麼專業的保衛科長,為了一顆價值連城的翡翠玉石,發生了一場瘋狂的爭奪戰……這種交叉敘事、黑色幽默中帶著幾分諷刺、深具後現代意味的作品,在內地乃至港台都很少見。全片採用四川方言,寧浩也借用一個「扯」字來概括影片的風格,他介紹說:「劇本創作差不多花了4個月時間,我們一共四個編劇,每天住在一起聊天,把能想到的奇怪但合理的元素集中起來,最終形成了劇本。」
作品及獎項
2004年 《綠草地》(導演/編劇)
入選2005年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新電影單元
入選2005年第2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莫斯科國際兒童電影節金天鵝大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影片
釜山國際電影節CJ娛樂公司選定大獎
西班牙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共入圍參展國際上五十多個電影節
由德國巴伐利亞發行公司發行,已經在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進入院線放映。
2003年 《香火》(導演/編劇/攝影)
2003年第4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2003年第56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錄像競賽單元
2004年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單元金獎\香港藝術中心「2004年度好電影」獎
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2004年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2004年德國慕尼黑國際電影節
2004年第4屆台灣南方影展
2004年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2003年悉尼國際電影節
2003年美國加州國際電影節
2001年 《星期四,星期三》(導演/編劇/攝影)
2001年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2年第2屆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2007年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導演獎
電視作品
2004年 電視連續劇《中國式離婚》(執行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老山》(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危情出擊》(導演)
2000年 電視系列劇《老百姓》(執行導演)
MTV作品
導演近百首音樂MTV作品,曾獲2003年「[V].CCTV第十屆華語榜中榜/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康佳杯CC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度「中國音樂——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大獎
㈣ 《時間去哪兒了》什麼時間在全國公映
10月11日消息,首部由金磚五國導演合作拍攝的電影《時間去哪兒了》1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啟路演。賈樟柯在發布會上透露,這一影片將於10月19日在全國公映。
據介紹,這五位導演之所以合作拍攝這樣一部電影,主要是因為這五個金磚國家都處在快速的經濟發展期,五國人民生活狀態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仍然會造就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念沖突。
賈樟柯在采訪中表示,中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有能力也有遠見、能夠更加國際化地進行電影合作的時代,此次五個國家都派出了極具創造力的導演和演員參與拍攝,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期待著公映日去觀看!
㈤ 《心花路放》的導演是誰他還有哪些作品
2006年導演拍攝的小成本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個最佳導演獎項。2009年執導的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2013年12月3日,歷經四年的反復修改和延期,寧浩執導的作《無人區》公映。2015年聯合徐崢擔任動畫電影《瘋狂的年獸》製作人。2016年擔任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監制。
㈥ 賈樟柯被網友們昵稱為「賈科長」,他是一位怎樣的導演
賈樟柯是一個真實而戀舊的導演,他的作品都很貼近生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都是一些文藝作品,作朴感人,而且還獲得了不少獎項。
有人說他的作品充滿了負能量,別人的作品都是弘揚真善美,而他卻是披露現實,他說這就是現實生活,賈樟柯敢說真話,敢做自己,雖然它的票房都不怎麼可觀,但是這么多年他一直堅持自己信念,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導演。
㈦ 電影《隱入塵煙》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電影《隱入塵煙》上映 ,電影講述了在西北農村,兩個被各自家庭拋棄的人——馬有鐵和曹貴英,相識相知、相濡以沫的故事。《隱入塵煙》取材於甘肅,黃土地是它的背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 心懷浪漫、態度堅定地活著,是抵抗命運與歲月的唯一方式。 是啊,無論生活帶給我們的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對生活滿懷著熱情與夢想,只有如此,我們的生活才會五彩多姿,我們的人生也才會更加的精彩。如果我們對生活懷揣著消極的態度,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灰暗的,我們的人生也不可能有所建樹。
㈧ 電影《三峽好人》的內容
還有書,我也想看
㈨ 有一個方言電影,好像是山西的,演的是一個女的被賣到農村逃跑的,挺舊的,請問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啊
入圍60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盲山》,一脈相承自李楊的處女作《盲井》,用記錄片的樣式講述出女大學生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 盲山
事。版本1(國內公映版):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黃璐飾)找工作的時候認識了熱情大方的姑娘胡曉曉。她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和胡曉曉一起坐車去山區采購中草葯。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一個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後,發現胡曉曉和她的老闆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經被家裡人賣給40歲農民黃德貴做老婆了。到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販子的當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黃德貴的拒絕。到了晚上黃德貴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覺,她堅決不肯就範。憤怒的黃德貴強奸了她,並且將她關在屋裡。白雪梅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毒打、漫罵。白雪梅從此失去自由,被迫生活在一個陌生而野蠻的山村。
盲山劇照(20張)性格堅強的白雪梅不斷尋找機會的逃跑。但是這個封閉的山村中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這個外來人。他們反而還幫助黃守貴對她嚴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來,當眾毒打。村民們的自私和冷漠,當地官員和警察的瀆職行為使她在那裡孤立無援。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使黃家對她放鬆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系。由於村民的阻撓,與父親一同而來的兩個警察無法救出白雪梅,於是他們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這陪女兒。某日,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版本2(海外公映版)結局與國內公映版本不同:黃德貴知道白父就是想帶走自己的「妻子」,於是想把她帶走藏起來。在黃德貴和白父的爭執下,雪梅為救父親,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丈夫……編輯本段導演簡介導演李楊1959年生,陝西西安人。1985至1987年攻讀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導演專業。1988至1990年就讀於西柏林自由大學藝術史系。1990至1992年就讀於慕尼黑大學戲劇系。1992至1995年就讀於科隆影視傳媒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導演系,獲視聽傳媒學碩士學位。主要紀錄片作品有《婦女
李楊導演照片
王國》、《歡樂的絕唱》、《痕》。2003年完成電影處女作《盲井》,該片獲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第5屆法國杜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影評人、最受觀眾歡迎等五項大獎,第2屆美國紐約崔貝卡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2003年荷蘭海岸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和文學大獎,2003年塞爾維亞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大獎,比利時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布拉提斯拉瓦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2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銀火鳥獎,第57屆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秀電影獎,金馬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新人獎,挪威貝爾根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等三十餘個國際獎項。在法國《電影》雜志評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但一直沒有獲得內地公映的機會。時隔4年,完成「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並首次在在中國內地正式公映。編輯本段精彩花絮新片在陝西秦嶺的一個村莊拍攝,除女主角黃璐為北京電影學院03級表演戲本科外,全部起用當地村民和非職
盲山
業演員。因出演《盲井》,「傻根」王寶強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黃璐也因《盲山》中出色的表演而走紅國內外。該片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到關中農村,兩年裡不斷掙扎逃跑最終被公安機關解救的故事。李楊說,拐賣婦女這個話題並不新鮮,但他關注的是事件背後的人。2006年年初,李楊專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采訪被解救的被拐婦女的生存狀態,並撰寫劇本。李楊表示,以前在電視上看見一條新聞,一個女孩被拐賣到山村,為了逃出來而殺了她的「丈夫」,最後被判處死刑,這個新聞令他感到很震撼。為了拍攝《盲山》李楊甚至抵押了房子。導演李楊日前喜聞佳訊,在剛剛結束的義大利羅馬亞洲電影節上,《盲山》為他奪得了最佳
盲山導演獎。《盲山》有個角色叫鄭小蘭,在白雪梅寧死不從的時候,有天她抱了孩子來勸慰:「你看我也是給賣來的,還不是這樣了?先把身體保住才是,不然怎麼逃?」這個演鄭小蘭的,真就是四五年前從四川一個縣城給騙嫁到那村裡,才20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們是拍攝時候才知道的。」李楊說,「她天天來劇組,我們後來就讓她演戲。她丈夫不願意,打她,她就威脅:你再打我就跟劇組走!丈夫沒敢再打,後來我告訴副導演讓這丈夫也來串個角色。反正是農閑,劇組一天管3頓飯,連她抱的孩子也給一份錢。」導演李楊表示,自己一直對婦女命運的題材比較感興趣,為拍攝這部影片也調查了大量關於被拐賣婦女的資料。而《盲山》這個片名也是欲與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隱喻人性的冷漠、自私:「這個名字有多重涵義,留給觀眾自己去定位吧。」李楊告訴記者,《盲山》的入選同樣出乎他的意料:「有個亞洲的選片人想看,我就給他寄去了粗剪版。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回復,結果後來就得到通知說入選了。」對於最終評選的結果,李楊表示並不看重:「2006年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周年,作為一個電影節,它能夠歷經風雨、坎坷一直在堅持,我希望它能堅持以藝術品質為上,一路走下去。不過對於我的這部作品,還是順其自然吧,電影節不是《盲山》的最終目的。」大陸版和海外版的結局並不相同(兩個結局都是真實的)
㈩ 寧浩作品有哪些
一、寧浩的作品:
【電影作品】:
年份 名稱 職位 備注信息
2001 《星期四,星期三》 導演/編劇/攝影 學生DV電影作品
2003 《香火》 導演/編劇/攝影 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
2004 《綠草地》 導演/編劇 入圍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
2006 《瘋狂的石頭》 導演/編劇 首部全國公映作品,成名作,獲多項導演大獎
2009 《瘋狂的賽車》 導演/編劇 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
2009 《無人區》 導演/編劇 國內首部西部公路電影
2009 《刀劍笑》 客串 在電影中客串斗雞客
2011 《黃金大劫案》 導演/編劇 2012年4月24日公映
2012 《桃姐》 客串 在電影桃姐中客串導演
【電視劇作品】:
2000年 電視系列劇《老百姓》(執行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危情出擊》(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老山》(導演)
2004年 電視連續劇《中國式離婚》(執行導演)
【MTV作品】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李宇春的《happy wake up》、朴樹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曾獲2003年「[V].CCTV第十屆華語榜中榜/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康佳杯CC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度「中國音樂——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大獎。
二、人物簡介:
寧浩,男,漢族,1977年9月9日出生於山西。中國電影導演、編劇。先後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和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擅於繪畫和劇本創作。
2006年,寧浩導演拍攝的小成本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個最佳導演獎項;2009年,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這也使寧浩贏得新生代的"鬼才導演"的稱號;2013年12月3日,歷經四年的反復修改和延期,寧浩執導的作《無人區》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