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倫敦特快行旅電影演員表

倫敦特快行旅電影演員表

發布時間:2022-09-13 10:05:57

Ⅰ 《哈利波特》書中主角資料,不是演員

1.我想知道書中個主角的詳細資料:
羅恩
羅恩
1.羅恩是亞瑟·韋斯萊和莫麗·韋斯萊之子,他有五位哥哥:比爾·韋斯萊、查理·韋斯萊、珀西·韋斯萊、弗雷德·韋斯萊和喬治·韋斯萊,與及一名妹妹:金妮·韋斯萊。

羅恩的爸爸是魔法部麻瓜人工製品濫用局的員工,薪金不高,所以羅恩大多數的東西都是二手的,他很在意這一點。(要是我我也在意)

羅恩與哈利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第一次見面,他們一同坐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霍格沃茨特快)的包廂內,羅恩向哈利展示他的寵物老鼠斑斑,而哈利則與羅恩分享零食。~~

羅恩喜歡玩巫師棋,並且熱心教哈利怎麼玩。羅恩自從在他還是一個小孩子時,遭受他的兄弟弗雷德和喬治將他懷中的玩具熊變成大蜘蛛後,從此羅恩十分恐懼蜘蛛。羅恩在霍格華茲的宿舍房友是哈利·波特、納威·隆巴頓,西莫·菲尼甘和迪安·托馬斯。

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愛棋的羅恩證明自己的棋術高超,他犧牲了自己(當然後來恢復過來)贏得比賽,使得哈利通過了守護魔法石的巨大巫師棋盤。

在《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中,羅恩駕駛父親的飛天汽車撞入打人柳,結果他的魔杖折斷了。魔杖以後都不能發揮正常功效:首先,當德拉克·馬爾福罵赫敏為泥巴種,羅恩設法詛咒他,怎知詛咒反彈回他身上,和以後當吉德羅·洛哈特教授使用它來修改羅恩和哈利的記憶時,咒語反彈回他身上。羅恩並且面對他最怕的東西,蜘蛛,他和哈利進入禁忌禁林的蜘蛛殖民地

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羅恩的老鼠斑斑真正身份是化獸師彼得·佩迪魯(小矮星彼得),後來小天狼星布萊克寄發他一頭貓頭鷹作為報償,他的妹妹金妮命名為小豬貓頭鷹的原名是"朱薇瓊

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他和哈利因為誤會而冷戰幾個星期,不過在哈利第二個考驗中,羅恩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他加入了鄧不利多的軍隊(從「防禦聯盟」Defense Alliance一詞延伸,同樣簡稱DA),並且完成了他的第五學年。

2.奧爾布萊希特.馮.羅恩(Albrecht von Roon).普魯士/德意志著名軍事家.與俾斯麥,毛奇並稱為德國"三巨頭".
赫敏·格蘭傑
簡歷

全名: 赫敏·簡·格蘭傑(Hermione Jane Granger)
年齡:17
生日:1979年9月19日
學院:格蘭芬多
綽號:萬事通(但許多學生更敬佩她的智力)
特徵:濃密蓬亂的褐發,只有用大量速順滑發劑才能控制住。直到四年級時她才除去自己的大板牙,但那是在一場魔咒事故之後。
血統:麻瓜出身
家族:父母均是麻瓜牙醫。現在爭論焦點在於她是否還有個姐妹。JK羅琳說過她曾經想寫但最終放棄了。由此可見她確實沒有姐妹,她是家中的獨女。
星座:處女座
頭發顏色:褐色
眼睛顏色:咖啡色(巧克力色)
寵物:克魯克山(貓,姜黃色,羅圈腿)
專長:學習、邏輯推理
最喜歡的科目:算術占卜
最厭惡的科目:占卜
唯一不是最優秀的科目:需要實踐的黑魔法防禦術(其實也是良好) 占卜
首次提及:魔法石第六章
概述:赫敏於1979年降生在一個十分正常的麻瓜家庭。相信直到收到霍格沃茲來信之前她一直就讀於麻瓜學校。許多資料可以說明這一點。
大陸版的譯名為「赫敏·格蘭傑」,台灣版的譯名是」妙麗·格蘭傑」。因為現在大陸賣的很多盜版DVD用的是台灣版的,所以會是叫」妙麗」,至於」格蘭傑」是她的姓氏 .

概述

赫敏·格蘭傑,《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女主角,哈利和羅恩的好朋友。許多讀者都喜歡她的自信和智慧。魔法學校里的高材生,和哈利,羅恩是學校里的三人組。事實上,她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Rowling在書中的影子。

赫敏·格蘭傑(Hermione Granger),是英國作家喬安·凱瑟琳·羅琳的兒童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人物。

人物解析(1)

赫敏非常愛鑽研,有時顯得獨斷獨行。她渴求知識的態度在他們許多的冒險之中證明有用。她在學校中喜愛的當中一個主科是算術占卜。赫敏的父母都是麻瓜牙醫,赫敏在霍格沃茨的宿舍房友是帕瓦蒂和拉文德。

赫敏(Hermione)的名字正確發音是Her-my-oh-nee,這是她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表示的。赫敏名字的正確發音是讀者最常見的問題。因此作者在這本書里狡猾地安排赫敏教威克多爾·克魯姆怎樣正確發出她的名字發音(但沒有成功)。赫敏的名字來自威廉·莎士比亞的著作《冬天的故事》。赫敏也是希臘神話中「赫爾墨斯」的變體。

哈利和羅恩最初在一年級時不喜歡赫敏,羅恩更表示希望他與赫敏不要派同一學院。其後,他們對赫敏漸漸改觀:她在衛生間里哭泣,途中受到巨怪襲擊,他們救了赫敏,其後又向麥格教授說謊,以免他們受罰,自此之後,兩人成為她的好友。赫敏和羅恩的個性使他們常常爭吵。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赫敏幫助哈利通過魔鬼網和邏輯推理。

在二年級,她得知「泥巴種」的真正意思,羅恩保護她,在她受侮辱之後向德拉克·馬爾福施咒,其後赫敏研究蛇怪時被石化,她在事後才得知哈利和羅恩救了羅恩的妹妹金妮·韋斯萊。

在三年級,赫敏再被她的朋友疏遠,首先當她疑神疑鬼關於哈利的聖誕節禮物:火弩箭掃把,和將之報告給麥格教授,使她沒收掃帚,並且當羅恩指責她的貓克魯克山,殺害他的寵物老鼠斑斑。當她的朋友疏遠赫敏時,她幫助魯伯·海格為鷹頭馬巴克比克的審判做准備,雖然這些努力都是徒勞無功。最後她和哈利幫助巴克比克逃脫。赫敏被戲弄(特別是斯萊特林)關於她鬆散頭發和「萬事通」傾向和馬爾福對海格的侮辱讓她第一次如此氣憤,打了馬爾福一耳光。
赫敏對西比爾·特麗勞妮教授和她的科目占卜學反感,當她被指責不適合占卜學,就乾脆在教室中表示不再修占卜學,打包走人。盡管赫敏不可能讀所有科目,但她仍然要求使用時間器,使她及時回去適合的時間來上課,她和哈利使用時間器來搶救小天狼星·布萊克。

在她的第四年級,她注意到家養小精靈的不公平對待,於是她決定成立組織「家養小精靈福利促進協會」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lfish Welfare,簡稱「小精靈福進會」 「SPEW」這組織首字母縮略詞不幸的與英文「嘔吐」的意思相同。她成為三強爭霸賽德蘭姆參賽者威克多爾·克魯姆的舞伴,使得羅恩吃醋。她發誓對麗塔·斯基特復仇,麗塔是傳播關於哈利和她自己謊言的記者。她以後確定,麗塔·斯基特是非法的阿尼馬吉和設陷阱捉她。書中暗示,她成為金妮的好友。

赫敏繼續推動家養小精靈福利促進協會。在她的第五年級,她為家養小精靈編織衣服,希望讓他們自由(結果家養小精靈拒絕清洗葛來芬多塔,因此,這任務留給多比)。她知道麗塔·斯基特是非法的阿尼馬吉,隨後敲詐她要寫文章陳述佛地魔(伏地魔)的回歸。赫敏並且產生成立鄧不利多軍(簡稱DA)的想法,介入了魔法部神秘部門的爭斗,她可受了重傷。
赫敏對學習和家庭作業可費盡心思。她通過了普通巫術等級測驗(O.W.Ls)。暗示她是成績最好的一個,雖則在天文學由於一個中斷可能影響成績。她可能也能通過超級疲勞轟炸式的巫術測驗(N.E.W.Ts)。
赫敏和羅恩成為格萊芬多的級長,赫敏有規則遵守的傾向,但是,必要時(特別和多洛雷斯·簡·烏姆里奇)會提出造反,包括形成鄧不利多軍。

在六年級,她與羅恩·韋斯萊的關系從朋友漸變為戀人,她與威克多爾·克魯姆的書信來往使羅恩嫉妒,而羅恩與拉文德的短暫戀情使赫敏吃醋,並用考麥克·麥克拉根氣他。

人物解析(2)

首先,現代麻瓜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反對巫師了。盡管巫師們還是與他們保持距離並嚴密保守秘密,但麻瓜已經慢慢開化接受巫術魔法了。

其次,乍看之下霍格沃茲保密措施並不徹底。畢竟,赫敏說當收到霍格沃茲來信時她很吃驚,至少她感到很突然。這樣一封信如果落到厭惡魔法的人手裡,那整個魔法世界很可能馬上就被曝露。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霍格沃茲代表明顯在赫敏的魔法潛力顯露出來時就接觸過格蘭傑家,即使赫敏自己沒提起過。

格蘭傑夫婦非常放心讓女兒到蘇格蘭荒原的一個寄宿學校去讀書,如果沒接到霍格沃茲的來信他們不會這么安心的。大概他們是讓赫敏為到霍格沃茲念書作好充分准備,同時也給女兒一個驚喜。

赫敏到霍格沃茲不久就成為全年級最聰明的學生。她不僅知道每個問題的答案,還記得讀過的每本書的內容,並樂於將自己的知識告訴別人。因此她的求學生涯開始不久就獲得了「格蘭芬多萬事通」的綽號,她因每堂課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並樂此不疲而揚名。斯內普教授卻並不喜歡這一點。

這無意中使她在學生中的名聲跟管理員費爾奇一樣不討好。她很在乎自己的名譽也希望可以交到更多朋友,但始終無法控制自己想成為頂尖學生的本能。魔咒課後她無意中聽到羅恩·韋斯萊對她無禮的評價,她非常難過,一個人躲在盥洗室哭了一天。對她而言這是場災難,1991年的這一天奇洛教授將巨怪放入了霍格沃茲。

哈利和羅恩為了救她被迫闖入女生盥洗室面對巨怪。除了與之搏鬥他們別無它法,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打倒了巨怪。而赫敏則向隨即趕來的麥格教授撒了謊隱瞞了事實,她第一次有了兩個朋友。

雖然她還是以前的那個她,但突如其來的變化使她平靜了下來。她依然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華,但她抑制住了譴責破壞校規的學生的渴望,也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身上。

因此,她終於將自己融入校園生活中,慢慢變的受歡迎起來,當然她還是班上的第一名。一個麻瓜出身的巫師居然樣樣領先,這個事實令許多純血統狂熱者比如德拉科·馬爾福惱怒,但他在六年級漸漸明白這不是他能辦到的。

在六年級時,赫敏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友好、樂於助人、通情達理的女孩,雖然她還是帶點專橫、熱心幫助不要她幫助的人(還記得「嘔吐」嗎)。在她四年級的時候甚至還引起了年長她許多的威克多爾·克魯姆的注意。克魯姆很喜歡赫敏,但他們的關系也就僅僅維持到克魯姆返回德姆斯特朗為止。

從那時到現在,赫敏一直與克魯姆保持聯系——他們成為了筆友。其實她真正喜歡的是羅恩·韋斯萊。她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女孩了,可以明白自己真正的感情,在三年級她第一次察覺自己喜歡羅恩,雖然那時羅恩尚未注意到她。在四年級羅恩雖然生氣卻還沒發覺,他們的關系依然懸而未決,也許他還沒有準備去接受一段感情所以一直逃避。赫敏希望可以打破僵局,羅恩的態度令她一直受挫。「羅恩,你是我見過最遲鈍的人。」

第六年他們的關系稍有進展,至少羅恩認清了自己對赫敏的感覺,但他依然逃避。事實上,當他發現赫敏跟克魯姆的關系後,他的惱火以及種種反應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只有當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後,羅恩和赫敏才最終認識彼此的感情,他們的關系才能更進一步。

另一方面,赫敏跟哈利的關系一直很穩定。他們的友誼在經歷過最初的艱難險阻後一直持續而穩定地發展著,赫敏一直都是哈利的知己。鄧布利多甚至允許哈利將預言和他擔負的責任告訴羅恩和赫敏。在校長逝世後,赫敏成為僅有的知道完整預言的三人之一。

也許由於赫敏的麻瓜出身,她是將魔法當作一門科學而不是一門藝術來學習。這與魔法家庭一出生周圍就都是魔法環境的孩子們不同。而這點在守護神咒中就體現出來,施展這個咒語必須回憶一段快樂的往事。雖然她博學,考試也總是拿第一,但赫敏掌握的畢竟只是理論。她認為哈利比她有天賦因為哈利天生的魔法操控力,而她所學只是數量上佔有優勢。因此在五年級的時候赫敏暗示哈利比自己強,推選他成為他們鄧布利多軍的首領。

盡管如此,但赫敏無疑是個才華橫溢的女巫,她得到11個OWLs證書也說明了這一點,其中有10個達到「優秀」。她只專心於修習10門課而達到這個水平是很棒的,盡管她在三年級放棄了麻瓜研究但她還是拿到了及格。在六年級她選了7門NEWTs課,雖然鄧布利多過世了,但她一定還會參加這些考試。

赫敏的寵物是只擁有一半貓狸子血統的叫作克魯克山的貓——剛好反映了她的個性。克魯克山非常聰明,而且具備格蘭芬多的勇氣,從尖叫屋棚他奮力保護小天狼星·布萊克這一幕就能看出。赫敏勢必要捲入與伏地魔的斗爭中去,她的性格習慣將為她取得先機,她也需積聚更多才能及勇氣。在六年級終,鄧布利多的死撼動了每個人的心靈,她(還有羅恩)許諾將會幫助哈利戰勝伏地魔而不是返回學校繼續學業。哈利阻止了他們,但赫敏畢竟不是個聽人阻止的女孩。看來她的七年級將在危險活動中度過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在教室苦讀。

演員:赫敏·格蘭傑

姓名:Emma Watson
譯名:艾瑪-沃特森
生日:1990年4月15日
出生地:英國牛津市
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她唯一參加過的銀幕演出就是四部《哈利波特》電影,但毫無疑問,這已經足夠讓她紅透半邊天了,這個角色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有些人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她也一定是滿頭的棕色頭發。但對她來說,電影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業余時間里,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愛好,曲棍球和辯論。
在四年裡,哈利·波特同學除了學業進步、魔法能量升級之外,在思想品德和公民意識方面也不斷進步,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男子漢。不過,他畢竟還是年少氣盛,在控制情緒、待人接物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集體主義
優點:運用咒語解救學校;多次在各類比賽中勝出,為學校贏得榮譽

哈利·波特同學自從加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表現得相當有集體意識,這一點上,校長和各位老師都相當欣賞。一年級時,哈利·波特同學才剛剛學會騎飛天掃帚,就被選為學院魁地奇的狙擊手。當所在隊伍被對方追成平手時,哈利同學勇敢地追逐足以代表150分的「飛天賊」,冒著直撞地面的危險,逮住金色飛球,幫助所在隊伍奪得勝利。
二年級時,哈利·波特同學的表現更為突出。雖然因為懂蛇語而受到了部分同學和老師的懷疑和排斥,但在許多同學都被石化、學校面臨將要關閉的危機,哈利同學和同伴運用魔法咒語,無懼毒蜘蛛的襲擊,破解了密室的秘密,解救了整個學校。四年級,作為年紀最小的參賽者,哈利同學順利並出色地完成三項比賽,為學校贏得榮譽。

環保意識
優點:放生巨蟒救走鷹馬
不足:撞壞不少樹木,應注意保護校園的花草
哈利·波特同學在四年中與多種不同類型的動物成為朋友,其中有蟒蛇、白貓頭鷹、鷹馬、蜘蛛……成為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中動物朋友最多的學生。早在入學前,哈利·波特同學已經好心地放生動物園里的巴西巨蟒。入學後更是親切地對待每一位動物朋友,無論高矮肥瘦、一律真誠以對。三年級的時候,哈利·波特同學在動物保護方面做出了最傑出的貢獻,好朋友鷹馬被判死刑,哈利·波特同學冒死把時間倒流,在魔法部部長和鄧不利多校長的眼皮底下,把鷹馬救走。不過在二年級的時候,哈利·波特同學就曾經傷害了學校門前的「打人柳」,駕駛的飛天車撞壞了不少樹桿,希望以後可以注意保護校園的花花草草。

文明禮貌
優點:善待製造謠言的同學;幫助校長恢復教職
早在一年級的時候,哈利·波特同學就經常拜訪住在城堡外的海格教授,並與海格教授成為好朋友。二年級,鄧不利多校長和海格教授分別遭到解僱和監控的處分,哈利仍然不離不棄,依靠自身的力量找出密室的秘密,還海格教授的清白,鄧不利多校長也得以恢復教職。三年級的時候,哈利·波特和赫敏·格蘭傑同學用「時光轉換器」逆轉時間,解救哈利·波特同學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萊克。四年級,雖然深受謠言之苦,但哈利·波特同學還是能夠保持禮貌對待謠言的製造者麗塔同學,難能可貴。

男女平等
優點:在赫敏影響下十分尊重女性;雖不能與心上人共舞,依然保持良好的紳士風度
哈利·波特的男女平等意識,首先來自好友赫敏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中,赫敏充分發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自強精神,不但學習成績出色,在課堂上與老師對答如流,而且機智勇敢,成為哈利闖過重重難關的最佳幫手。二年級時,她配製變身水幫助哈利了解真相。四年級,她更運用哈利和榮恩都沒有學會的高超魔法:「時光倒流」,成功拯救鷹馬和小天狼星。就連流氓學生前來挑釁時,也是赫敏挺身而出,干凈利落地制服對方。如此出色的女性好友,令哈利·波特培養出尊重女性的優良品德。四年級時,在盛大的聖誕舞會上,哈利·波特雖然不能與心上人張秋同學共舞,但依然保持良好的紳士風度。

鋤強扶弱
優點:勇於與黑暗勢力作斗爭
不足:經常擅闖學校禁區,遵紀守法意識有待加強
一年級時,涉世未深的哈利·波特同學已經敢於與伏地魔斗爭,避免魔法石落到伏地魔的手中。到了二年級,他變得更加英勇,不但進入密室消滅「石化驚魂」的兇手蛇妖,還隻身抗擊法力高強的少年伏地魔,拯救了整個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獲得了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四年級,伏地魔重生,整個魔法世界都面臨重大的挑戰。年紀輕輕的哈利·波特同學依舊發揮敢於與黑暗勢力作斗爭的優良作風,與能力比自己強很多倍的敵人抗爭到底。
哈利·波特同學經常擅自闖入學校的禁區,紀律意識還有待加強,但念在動機純正,都是為了消滅不良分子和保護學校、同學,學院不予追究,希望哈利·波特同學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學會自我保護,在知會校方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新時代的英雄本色,另外也希望哈利·波特同學能夠遵守課堂的紀律,杜絕上課遲到開小差的行為。

2.如哈利的父母是怎麼樣的巫師有多出色?他們倆都很聰明,正義,詹姆在魁地奇方面很有天賦;而莉莉在魔葯方面很有天賦.

3.羅恩的父母好象和哈利的父母是朋友?不是,他們不認識.

4.還有鄧布里多為什麼是最優秀的巫師?
阿不思·鄧不利多
阿不思·鄧不利多
全名:阿不思•珀西瓦爾•伍爾弗里克•布賴恩•鄧布利多
Albus Percival Wulfric Brian Dumbledore
國際魔法師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Wizards)主席
威森加摩(Wizengamot)即最高巫師法庭(the Wizard High Court)首席法師
梅林爵士團一級勛章(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
照片及簡介長期出現在巧克力蛙卡片上(這……湊數)
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長
是鳳凰社的創建人
1945年擊敗黑巫師格林德沃
發現龍血的12種用途
與合作夥伴尼可·勒梅在煉金術方面卓有成效
愛好室內樂和十柱滾木球戲
外表:又高又瘦,巫師氣質突出
有飄逸的銀白色(年輕時是赤褐色)長發和鬍子(有幾英尺長,可以束進腰帶)
長長的鷹鉤鼻,好像折斷過幾次
半月形眼鏡
明亮湛藍的眼睛,極具穿透性(像X光)
手指修長,說話時經常把指尖對在一起
左膝蓋上有疤痕,是一副完整的倫敦地圖(!?)
寫得一手細長的,圈圈套圈圈的字
最喜愛的麻瓜食品:檸檬雪糕
喜愛的零食:覆盆子果醬
酸味汽水
太妃手指餅
滋滋蜂蜜糖
蟑螂堆
冰鎮檸檬汁
不喜愛的零食:比比多味豆(吃到過很難吃的口味還有耳屎)
寵物:鳳凰福克斯(羽毛紅金相間,極為忠誠,能攜帶極為沉重的東西,眼淚有療傷作用)
著裝:一件長袍,披一件拖地的紫色斗篷,登一雙帶搭扣的高跟靴子(第一部第1章)
長長的羊毛晨衣,戴著睡帽(第二部第10章)
華貴的深綠色長袍,上面綉著許多星星和月亮(第四部第12章)
深藍色長跑(第五部第8章)
布滿銀色星星的深紫色長袍(第五部第11章)
雪白的睡衣,外罩一件紫底鑲金的便袍(第五部第22章)
黑色的旅行斗篷,頭戴一頂尖帽子(第六部第3章)
紫色的魔法長袍上點綴著金色的星星(第六部第8章)
考究的紫紅色天鵝絨西服(第六部第13章)
辦公室:位於霍格沃茨八樓,門口有隻巨石獸看守
巨獸身後是一道活動的螺旋型樓梯
樓梯盡頭是一扇閃閃發亮的棟木門,門上有獅鷹首形狀的銅門環
圓形的辦公室牆上都是歷屆校長照片
細長腿的桌子上有許多精緻的銀器,旋轉著噴射霧氣
桌後面的一塊擱板上是分院帽
門後一根高高的鍍金棲枝上呆著福克斯
他有一個弟弟 名字叫阿不思福(具體不名,只從穆迪口中得知是個奇怪的人,也是鳳凰社的成員)

毫無疑問 鄧不利多是哈利最好的朋友和老師
也是目前出現的所有的巫師中法力最高的一個
他料事如神 也是黑魔王唯一害怕的人
他做過伏地魔的老師 並且是最早看請他的人
拒絕了他要到霍格沃茨任教的請求
對待家養小精靈的態度很有趣
第四部 識破了小克勞奇假扮的穆迪 救了哈利一命
並努力警告人們伏地魔的歸來 以至於和魔法部產生分歧
第五部中 他曾經一個人擊敗福吉 德力士 沙克爾 還有烏母里奇
並且在最後與伏地魔的戰斗中成功將他壓制住
再次救了哈利一命 並告訴了哈利那個預言
在第六部中 他為了破壞黑魔王的魂器
先是廢掉了一隻手臂
然後因為喝掉了葯水而自廢功力(雖然發現白喝了)
在第六部結束被斯內普以阿瓦達殺掉...
且在第七部中不會復活了

伏地魔
小說《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主要人物
哈利·波特的死對頭,就是他殺死了哈利的雙親。

中文譯名:伏地魔
英文名:Voldemort
原名:湯姆·馬沃羅·里德爾
原英文名:Tom Marvolo Riddle
生日:12月24日(還有一種說法是12月31日)
年齡:69
食死徒對他的尊稱:黑魔王(The Dark Lord)
學院:斯萊特林
特徵:曾經是個高個子、墨黑色頭發的英俊男孩,伏地魔在襲擊哈利失敗被自己阿瓦達索命咒反彈回自己身上的時候失去了肉身。14年後,他終於通過自己設計的方法復活了。但那不是他原先的身體了。現在的他消瘦蒼白,兩隻眼睛紅彤彤的,鼻子像蛇的鼻子一樣扁平,鼻孔是兩條細縫。
血統:混血(母親:巫師)
家族:麻瓜湯姆·里德爾的兒子,母親是巫師,是薩拉查·斯萊特林的直系血親。他的父親在得知他母親是個女巫時拋棄了他們。而他母親在生下他很短的時間就死了。湯姆長大後殺死了里德爾家所有的人(祖父,祖母以及父親)。

首次提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一章

概述:

他還沒出生就被父親拋棄,在他的母親死去後,湯姆在一家麻瓜孤兒院長大。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知道自己身世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他升入霍格沃茲高年級的時候,已經成了學校最出色的學生,而他對除純血統外的巫師的歧視也日益曝露出來(他假裝自己是純血統的)。

他用權威來偽裝他骯臟的人格,成為了學校男生會主席,還得了至少一個傑出貢獻獎。諷刺的是,明明是他自己打開的密室,居然誣陷別人並因此獲獎。

直到現在,湯姆依舊著迷於他斯萊特林繼承人的身份,他自己給自己取了個新名字:伏地魔。畢業時他沒跟任何人一起,而是獨自開始周遊世界(在中途殺死了里德爾一家),他慢慢開始陷入黑魔法的沼澤無法自拔。

幾年後,伏地魔重新回到了公眾視野中,開始了他稱霸巫師世界的自認為能為薩拉查·斯萊特林取得榮耀的偉大計劃——清除巫師界的泥巴種。他聚集了一群追隨者,稱為食死徒,著手於控制人心。

鳳凰社建立跟他進行對抗,並取得勝利。但卻是他自己將自己引向失敗。他聽到一個預言,一個男孩將會成為他的死敵,擁有比他還要強大的力量可以徹底戰勝他。在鳳凰社的叛徒——小矮星·彼得——的幫助下,他找到了這個男孩。下面的事眾所周知了,那個男孩,哈利波特,沒有被殺死,而伏地魔卻因自己的阿瓦達索命咒反彈回自己身上致死。

現在伏地魔除了精神什麼也沒有了,他在阿爾巴尼亞的森林裡一躲就是14年,靠付身於其它動物的軀體里維持生命。他得到了一次機會,控制住了霍格沃茲的奇洛教授並想恢復力量。但他失敗了,只能重新隱藏起來。

無論如何,他終究還是復活了。他的老僕人小矮星找到了他並交給了他魔杖,伏地魔回到了英國計劃恢復肉身。在1995年夏,他復活了,並且重新召集了他忠實的僕人們,邪惡力量對巫師界的第二次襲擊即將開始。

在哈利波特與死聖中,伏地魔的力量達到了巔峰,並且率領自己的食死徒大軍攻陷了魔法部,建立了自己統治下的傀儡政權。伏地魔極端痛恨麻瓜,所以在新政權執政的情況下,殘酷的對非巫師血統的巫師,包括混血巫師進行殘暴的清洗,以達到自己清除不純血統的目的。而且由於魔法部的淪陷,舊一任魔法部長魯弗斯·斯克林傑遭殺害,哈利與他的朋友們成了公開被追殺的對象,但哈利仍堅持完成了毀滅魂器的任務,最後因伏地魔的一片靈魂寄存在哈利身上,哈利去禁林沒有抵抗的被伏地魔殺死,但在後來又復活,在霍格沃茨最後的戰役中,正義的人們與各種神奇生物並肩反抗伏地魔的殘暴統治,在城堡內最後一個魂器納尼吉被納威用格蘭芬多之劍殺死,伏地魔也死在了自己的死咒之下,徹底被人們擊敗。

4.不是說伏地魔打不過鄧布里多?確實打不過,但最後是等不利多請求斯內普殺了他.
http://post..com/f?kz=237117265

http://www.52harrypotter.com/baodain/Index.html

Ⅱ 哈利波特電影里的霍格沃茨是在英國哪一個大學拍攝的

Alnwick城堡——霍格華茲(Hogwarts)魔法學校
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霍格華茲(Hogwarts)魔法學校的主要取景場地,其規模僅次於倫敦溫莎城堡。電影中哈利·波特與同期魔法學員乘著小船來到他們心儀的魔法學院——霍格華茲,學校的外觀及部分場景便來自於Alnwick城堡
格洛斯特的大教堂——霍格沃茨的走廊
格洛斯特大教堂位於靠近威爾斯的英倫小城格洛斯特,從倫敦乘兩個小時火車即可到達,這個城相當小,只須幾個小時就能走著繞城一圈,景點也不多。
Glenfinnan Viact(格倫芬南高架橋)——霍格沃茨特快列車
電影中出現的令人暈眩的蘇格蘭風景是吸引哈利波特列車旅行中的遊客們的主要幾點之一。雖然它也許不會帶著遊客們到霍格沃茨,但是它確實現了許多人心中真正的魔幻之旅。

Ⅲ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2號中所攜帶的「地球之音」銅制唱片中的27首世界名曲都是什麼

1.巴赫的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第二節。

由慕尼黑巴赫管弦樂團演奏; 這是巴赫三十六歲時寫的一首管弦樂作品。

2.爪哇的管弦樂《花的種類》

由羅伯特·布朗錄制。(4:43) 《花的種類》是一首打擊樂,主要以鑼、鼓聲為主

3.塞內加爾的打擊樂

這首打擊樂是非洲黑人田間勞動的伴奏樂。主要的樂器有鼓、鍾和三支長笛,並且長笛只是起點綴作用。

4.扎伊爾的矮種黑人少女的青春期慶典歌

這首樂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慶典儀式的盛況。

5.澳大利亞的土著民歌《啟明星》和《罪惡馬》

這兩首歌曲所用的樂器主要為一支巨大的木製低音號;此外,樂曲中還有由堅硬的木板互相敲擊而發出的類似拍手的聲音。

6.墨西哥的《歡快的鍾鼓聲》

由洛倫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樂隊演奏。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車上演奏的膾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

7.查克·貝里作詞曲並演唱的《約翰·本·古德》

《約翰·本·古德》該曲描寫了生活在一個小城鎮上的一個貧苦男孩(約翰)奮鬥成為歌星的過程。

8.新幾內亞的《男人房子之歌》

這是一首古代部落音樂。由兩只大的硬木號角演奏。

9.日本竹蕭吹奏的《巢中鶴》

由Goro Yamaguchi(山口 吾郎)獨奏。樂曲主要是描寫鶴對它們後代的慈愛和關懷。曲中簫聲似鳥的哀鳴,與旅行者號孤獨地穿越太空這一意境十分相稱。

10.巴赫的E大調《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

管風琴演奏;演奏者:亞瑟·格魯米奧克斯。 這是由法國農民的傳統舞曲改編的。舞曲旋律優美、迷人

11.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選自歌劇《魔笛》

是莫扎特35歲英年早逝前三個月寫的一部歌劇。「黑夜女皇」是用音樂描寫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

12.喬治亞民歌合唱《掙脫鎖鏈》

樂曲控訴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熱情謳歌正義和真理必將取得勝利。

13.秘魯的排簫和鼓的演奏,由利瑪市卡塞德拉文化館收集。

這首樂曲中所用的排簫和鼓由同一藝人演奏,不僅在秘魯的古陶瓷畫中可以看見,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頭看見這種藝人。

14.《憂郁的布魯斯》

該曲的節奏有了大膽的創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號給定節奏到,鼓手僅敲打鈸子;此外,大量的長號、單簧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號的獨奏皆讓人耳目一新。

15.亞塞拜然民歌

用風笛演奏,莫斯科電台錄制。該由是《地球之音》中用風笛演奏的兩首曲目之一。

16.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這是一首富於俄國國民樂派風格的作品。在配樂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以強調節奏為其鮮明特徵。

17.巴赫的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第一部分

選自《平均律鋼琴曲》第二冊;反映了巴赫在柯登時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滿了和平與冥想。

18.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

該曲被譽為「音樂史上最簡潔的代表作」,全曲描述作者與命運苦鬥之後,終於獲勝的情節。

19.保加利亞民歌

由瓦爾耶·巴爾坎斯卡演唱。全曲熱情歌頌了一位反壓迫、反殖民者的愛國英雄。曲中風笛聲象徵著牧羊人的呼喚,主調象徵著土耳其人的殖民統治,歌聲表達了對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國印第安人的《夜聖歌》

曲中的男聲經特殊處理後,變成一種奇異的假聲;唯一的伴奏樂器為用葫蘆做成的搖鼓,邊跳邊搖。

21. 「文藝復興時期名曲精選」

由於受《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許花太長時間去表述音樂發展的歷史。這段名曲精選試圖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22. 索羅門群島的排簫演奏曲

京羅門群島中馬萊塔島的主要音樂是排簫合奏:這種排簫製作精美,分單排蕭和雙排簫兩種、這里錄制的是單排帶合奏的簡單和聲

23. 《秘魯的婚禮歌》

這首歌由15個秘魯少女演唱,歌聲清新自然。歌詞大意是表達一位年輕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塗地被帶進教堂成親時的悲傷情緒。

24.中國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斷

在27首選出來的樂曲中,《流水》表現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駕馭宇宙。這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體現。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

曲中除了西他琴聲、鼓聲以及迷人的低音管聲外,凱撒·貝獨具特色的嗓音更讓人著迷。歌詞大意是母親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參加盛宴,因為她還太小

26.《暗夜》

《暗夜》這部作品題材源於一首蘇格蘭長體贊美詩。瞎眼布魯斯歌手威利改變了其形式,以無言的悲嘆聲代替了抒情的內容。

27.貝多芬的第130號作品,降B調《弦樂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

其中和聲的充實和每種樂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像,充分體現了貝多芬在音樂方面的來批才華和天才的靈感。

Ⅳ 1977年發射的宇宙飛船——旅行者上攜帶的27首世界名曲都有哪些

1.巴赫的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第二節。由慕尼黑巴赫管弦樂團演奏;指
揮:卡爾·里克。曲長4分40秒(4:40)。這是"音樂之父"巴赫三十六歲時寫的一首管
弦樂作品。其時,巴赫任柯登的雷奧博親王的樂長,這段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幸福的時
光。這首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是巴赫風格的代表作--在大的分類范圍內力求變化,
在規則約束下力求靈活;整首樂曲就象舞蹈雜技演員充滿詩意的動作一樣流暢自如。

2.爪哇的管弦樂《花的種類》,由羅伯特·布朗錄制。(4:43)《花的種類》是一首
打擊樂,主要以鑼、鼓聲為主,象徵著菲菲細雨輕潤萬物;隨著節奏的加快,雨聲變成
了風聲。隨著節奏逐漸減慢,緊伴著一陣短促的加速後,全曲悠悠終了。

3.塞內加爾的打擊樂,自查理斯·杜維利錄制。(2:08)這首打擊樂是非洲黑人田間
勞動的伴奏樂。主要的樂器有鼓、鍾和三支長笛,並且長笛只是起點綴作用。

4.扎伊爾的矮種黑人少女的青春期慶典歌,由柯林·特思布爾錄制。(0:56)非洲矮
種黑人少女的第一次月經來潮慶典是矮種黑人文化中最隆重的喜慶日子。人們向她的全
家表示慶賀。這首樂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慶典儀式的盛況。

5.澳大利亞的土著民歌《啟明星》和《罪惡馬》,由桑德拉·勒布龍·霍爾姆斯錄制。
(1:26) 這兩首歌曲所用的樂器主要為一支巨大的木製低音號;此外,樂曲中還有由
堅硬的木板互相敲擊而發出的類似拍手的聲音。

6. 墨西哥的《歡快的鍾鼓聲》,由洛倫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樂隊演奏。(3:14)
這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車上演奏的臉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但曲中
快速的重疊部分又蘊有非洲音樂的真味;此外,該曲還具有美國爵士樂以及布魯斯舞的
節奏風格。

7. 查克·貝里作詞曲並演唱的《約翰·本·古德》(2:38)《約翰·本·古德》是由
美國著名布魯斯歌手、爵士樂大師、搖滾樂創始人之一的查克·貝里演唱的,該曲描寫
了生活在一個小城鎮上的一個貧苦男孩(約翰)靠奮鬥成為歌星的過程。

8. 新幾內亞的《男人房子之歌》,由羅伯特·麥克倫南錄制。(1:20)這是一首古代
部落音樂。由兩只大的硬木號角演奏,巴布亞一新幾內亞是男人主宰~切的社會,部落
酋長住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高10多米,每當重大慶典之前,部落的男人聚集在這所"男人的
房子"里吹奏這種令人昏睡的低沉樂曲。大號角是男人的象徵。

9.日本竹蕭吹奏的《巢中鶴》,由卡羅·亞馬古赤獨奏。(4:5l)日本竹蕭由中國傳
入,它是古代武士隨身攜帶的樂器,也是自衛防身的武器。樂曲主要是描寫鶴對它們後
代的慈愛和關懷。曲中簫聲似鳥的哀鳴,與旅行者號孤獨地穿越太空這一意境十分相稱


10.巴赫的E大調《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管風琴演奏;演奏者:亞瑟·格魯米奧
克斯。(2:55) 這是由法國農民的傳統舞曲改編的。舞曲旋律優美、迷人。

11. 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選自歌劇《魔笛》;女高音演唱:埃達·莫澤;
慕尼黑巴伐利亞州歌劇團演奏;指揮:沃爾夫岡·塞瓦利斯。(2 : 55) 《魔笛》是
"音樂神童"莫扎特著名的三大歌劇之一,也是莫扎特35歲英年早逝前三個月寫的一部歌
劇。"黑夜女皇"是用音樂描寫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旅行者號將在星際黑夜中漂泊十
億年,27首樂曲中以黑夜為主題的曲目共有4首,這是其中之一。

12.喬治亞民歌合唱《掙脫鎖鏈》,莫斯科電台選送。(2:18) 《地球之音》唱片
中有兩首前蘇聯樂曲均選自高加索地區。樂曲控訴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熱情謳歌正義
和真理必將取得勝利。

13.秘魯的排簫和鼓的演奏,由利瑪市卡塞德拉文化館收集。(0:52) 有跡象表明,
史前時期航行於太平洋中的南美洲人發現他們的樂器與彼岸中國人和印度人的樂器很相
似,而最驚人相似的是排蕭。古代中國人和南美人所用的排蕭都是雙排簫。長度一樣,
而且都是6個孔。 這首樂曲中所用的排簫和鼓由同一藝人演奏,不僅在秘魯的古陶瓷畫
中可以看見,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頭看見這種藝人。

14. 《憂郁的布魯斯》,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熱土樂隊演奏(3:05) 整首樂
曲的基調植根於黑人鄉村音樂--布魯斯,但與傳統的布魯斯相比,該曲的節奏有了大膽
的創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號給定節奏到,鼓手僅敲打鈸子;此外,大量的長號、單簧
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號的獨奏皆讓人耳目一新。

15.亞塞拜然民歌,用風笛演奏,莫斯科電台錄制。(2:30) 該由是《地球之音》中
用風笛演奏的兩首曲目之一。亞塞拜然人是土耳其的移民,信仰伊斯蘭教。這首 民歌,
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聽眾都似曾相識。

16.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典》,(宗教)祭把舞,由哥倫比亞交響樂團演奏;指揮
:依格·斯特拉文斯基。(4:35) 這是一首富於俄國國民樂派風格的作品。在配樂方
面也有獨到之處,以強調節奏為其鮮明特徵。

17. 巴赫的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第一部分,選自《平均律鋼琴曲》第二冊;演奏:
格倫·古爾德。(4:48) 《平均律鋼琴曲》為巴赫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這個作品反
映了巴赫在柯登時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滿了和平與冥想。

18.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即《命運》)第一樂章,由費哈莫里爾交響樂團演奏;
指揮:奧特·克萊姆佩爾。(7:20) 該曲被譽為"音樂史上最簡潔的代表作",全曲描
述作者與命運苦鬥之後,終於獲勝的情節。

19.保加利亞民歌,風笛伴奏,由瓦爾耶·巴爾坎斯卡演唱。(4:59) 全曲熱情歌頌
了一位反壓迫、反殖民者的愛國英雄。曲中風笛聲象徵著牧羊人的呼喚,主調象徵著土
耳其人的殖民統治,歌聲表達了對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國印第安人的《夜聖歌》,由威拉德·羅茲錄制。(0:57) 唱夜聖歌是印第安
人35種重大慶典活動之一,目的是發動少男少女參加部落的慶典活動。曲中的男聲經特
殊處理後,變成一種奇異的假聲;唯一的伴奏樂器為用葫蘆做成的搖鼓,邊跳邊搖。

21. "文藝復興時期名曲精選",由戴維·芒羅和倫敦晨曲樂團演奏。(1:17) 由於受
《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許花太長時間去表述音樂發展的歷史。這段名曲精選
試圖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22. 索羅門群島的排簫演奏曲,索羅門群島廣播電台收集。(1:12) 京羅門群島中馬
萊塔島的主要音樂是排簫合奏:這種排簫製作精美,分單排蕭和雙排簫兩種、這里錄制
的是單排帶合奏的簡單和聲。

23. 秘魯的婚禮歌,由約翰·科思錄制。(0:38) 這首歌由15個秘魯少女演唱,歌聲
清新自然。歌詞大意是表達一位年輕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塗地被帶進教堂成親時的悲
傷情緒。

24.中國古箏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斷,由鄺平湖演奏。(7:37) 該曲
為中國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敘述的是"俞伯牙揮琴以謝知音"這一故事。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由蘇施里·凱撒·貝·柯卡演唱。(3:30)
曲中除了西他琴聲、鼓聲以及迷人的低音管聲外,凱撒·貝獨具特色的嗓音更讓人著迷
。歌詞大意是母親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參加盛宴,因為她還太小。

26. 《暗夜》,由布蘭德·威利·約翰遜作詞曲並演奏。(3:15) 《暗夜》這部作品
題材源於一首蘇格蘭長體贊美詩。瞎眼布魯斯歌手威利改變了其形式,以無言的悲嘆聲
代替了抒情的內容。

27.貝多芬的第130號作品,降B調《弦樂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由布達佩斯弦樂四重
奏樂團演奏。(6:37) 這首作品形式完美,復音式處理使題材更加豐富;其中和聲的
充實和每種樂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像,充分體現了貝多芬在音樂方面的來批才華和天
才的靈感。

旅行者號《地球之音》唱片內錄制的27首古今樂曲共佔87.5分鍾,27首古今樂曲按灌制
到唱片內的順序簡介。由於有些曲名和人名的原文是稀有文字,譯名不一定準確,僅供
參考。

Ⅳ 旅行者1號2號帶的金盤有哪些曲目

中國古箏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斷,由鄺平湖演奏。(7:37) 該曲
為中國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敘述的是"俞伯牙揮琴以謝知音"這一故事。

全部音樂為:

1.巴赫的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第二節。由慕尼黑巴赫管弦樂團演奏;指
揮:卡爾·里克。曲長4分40秒(4:40)。這是"音樂之父"巴赫三十六歲時寫的一首管
弦樂作品。其時,巴赫任柯登的雷奧博親王的樂長,這段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幸福的時
光。這首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是巴赫風格的代表作--在大的分類范圍內力求變化,
在規則約束下力求靈活;整首樂曲就象舞蹈雜技演員充滿詩意的動作一樣流暢自如。

2.爪哇的管弦樂《花的種類》,由羅伯特·布朗錄制。(4:43)《花的種類》是一首
打擊樂,主要以鑼、鼓聲為主,象徵著菲菲細雨輕潤萬物;隨著節奏的加快,雨聲變成
了風聲。隨著節奏逐漸減慢,緊伴著一陣短促的加速後,全曲悠悠終了。

3.塞內加爾的打擊樂,自查理斯·杜維利錄制。(2:08)這首打擊樂是非洲黑人田間
勞動的伴奏樂。主要的樂器有鼓、鍾和三支長笛,並且長笛只是起點綴作用。

4.扎伊爾的矮種黑人少女的青春期慶典歌,由柯林·特思布爾錄制。(0:56)非洲矮
種黑人少女的第一次月經來潮慶典是矮種黑人文化中最隆重的喜慶日子。人們向她的全
家表示慶賀。這首樂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慶典儀式的盛況。

5.澳大利亞的土著民歌《啟明星》和《罪惡馬》,由桑德拉·勒布龍·霍爾姆斯錄制。
(1:26) 這兩首歌曲所用的樂器主要為一支巨大的木製低音號;此外,樂曲中還有由
堅硬的木板互相敲擊而發出的類似拍手的聲音。

6. 墨西哥的《歡快的鍾鼓聲》,由洛倫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樂隊演奏。(3:14)
這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車上演奏的臉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但曲中
快速的重疊部分又蘊有非洲音樂的真味;此外,該曲還具有美國爵士樂以及布魯斯舞的
節奏風格。

7. 查克·貝里作詞曲並演唱的《約翰·本·古德》(2:38)《約翰·本·古德》是由
美國著名布魯斯歌手、爵士樂大師、搖滾樂創始人之一的查克·貝里演唱的,該曲描寫
了生活在一個小城鎮上的一個貧苦男孩(約翰)靠奮鬥成為歌星的過程。

8. 新幾內亞的《男人房子之歌》,由羅伯特·麥克倫南錄制。(1:20)這是一首古代
部落音樂。由兩只大的硬木號角演奏,巴布亞一新幾內亞是男人主宰~切的社會,部落
酋長住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高10多米,每當重大慶典之前,部落的男人聚集在這所"男人的
房子"里吹奏這種令人昏睡的低沉樂曲。大號角是男人的象徵。

9.日本竹蕭吹奏的《巢中鶴》,由卡羅·亞馬古赤獨奏。(4:5l)日本竹蕭由中國傳
入,它是古代武士隨身攜帶的樂器,也是自衛防身的武器。樂曲主要是描寫鶴對它們後
代的慈愛和關懷。曲中簫聲似鳥的哀鳴,與旅行者號孤獨地穿越太空這一意境十分相稱


10.巴赫的E大調《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管風琴演奏;演奏者:亞瑟·格魯米奧
克斯。(2:55) 這是由法國農民的傳統舞曲改編的。舞曲旋律優美、迷人。

11. 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選自歌劇《魔笛》;女高音演唱:埃達·莫澤;
慕尼黑巴伐利亞州歌劇團演奏;指揮:沃爾夫岡·塞瓦利斯。(2 : 55) 《魔笛》是
"音樂神童"莫扎特著名的三大歌劇之一,也是莫扎特35歲英年早逝前三個月寫的一部歌
劇。"黑夜女皇"是用音樂描寫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旅行者號將在星際黑夜中漂泊十
億年,27首樂曲中以黑夜為主題的曲目共有4首,這是其中之一。

12.喬治亞民歌合唱《掙脫鎖鏈》,莫斯科電台選送。(2:18) 《地球之音》唱片
中有兩首前蘇聯樂曲均選自高加索地區。樂曲控訴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熱情謳歌正義
和真理必將取得勝利。

13.秘魯的排簫和鼓的演奏,由利瑪市卡塞德拉文化館收集。(0:52) 有跡象表明,
史前時期航行於太平洋中的南美洲人發現他們的樂器與彼岸中國人和印度人的樂器很相
似,而最驚人相似的是排蕭。古代中國人和南美人所用的排蕭都是雙排簫。長度一樣,
而且都是6個孔。 這首樂曲中所用的排簫和鼓由同一藝人演奏,不僅在秘魯的古陶瓷畫
中可以看見,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頭看見這種藝人。

14. 《憂郁的布魯斯》,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熱土樂隊演奏(3:05) 整首樂
曲的基調植根於黑人鄉村音樂--布魯斯,但與傳統的布魯斯相比,該曲的節奏有了大膽
的創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號給定節奏到,鼓手僅敲打鈸子;此外,大量的長號、單簧
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號的獨奏皆讓人耳目一新。

15.亞塞拜然民歌,用風笛演奏,莫斯科電台錄制。(2:30) 該由是《地球之音》中
用風笛演奏的兩首曲目之一。亞塞拜然人是土耳其的移民,信仰伊斯蘭教。這首 民歌,
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聽眾都似曾相識。

16.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典》,(宗教)祭把舞,由哥倫比亞交響樂團演奏;指揮
:依格·斯特拉文斯基。(4:35) 這是一首富於俄國國民樂派風格的作品。在配樂方
面也有獨到之處,以強調節奏為其鮮明特徵。

17. 巴赫的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第一部分,選自《平均律鋼琴曲》第二冊;演奏:
格倫·古爾德。(4:48) 《平均律鋼琴曲》為巴赫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這個作品反
映了巴赫在柯登時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滿了和平與冥想。

18.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即《命運》)第一樂章,由費哈莫里爾交響樂團演奏;
指揮:奧特·克萊姆佩爾。(7:20) 該曲被譽為"音樂史上最簡潔的代表作",全曲描
述作者與命運苦鬥之後,終於獲勝的情節。

19.保加利亞民歌,風笛伴奏,由瓦爾耶·巴爾坎斯卡演唱。(4:59) 全曲熱情歌頌
了一位反壓迫、反殖民者的愛國英雄。曲中風笛聲象徵著牧羊人的呼喚,主調象徵著土
耳其人的殖民統治,歌聲表達了對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國印第安人的《夜聖歌》,由威拉德·羅茲錄制。(0:57) 唱夜聖歌是印第安
人35種重大慶典活動之一,目的是發動少男少女參加部落的慶典活動。曲中的男聲經特
殊處理後,變成一種奇異的假聲;唯一的伴奏樂器為用葫蘆做成的搖鼓,邊跳邊搖。

21. "文藝復興時期名曲精選",由戴維·芒羅和倫敦晨曲樂團演奏。(1:17) 由於受
《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許花太長時間去表述音樂發展的歷史。這段名曲精選
試圖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22. 索羅門群島的排簫演奏曲,索羅門群島廣播電台收集。(1:12) 京羅門群島中馬
萊塔島的主要音樂是排簫合奏:這種排簫製作精美,分單排蕭和雙排簫兩種、這里錄制
的是單排帶合奏的簡單和聲。

23. 秘魯的婚禮歌,由約翰·科思錄制。(0:38) 這首歌由15個秘魯少女演唱,歌聲
清新自然。歌詞大意是表達一位年輕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塗地被帶進教堂成親時的悲
傷情緒。

24.中國古箏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斷,由鄺平湖演奏。(7:37) 該曲
為中國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敘述的是"俞伯牙揮琴以謝知音"這一故事。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由蘇施里·凱撒·貝·柯卡演唱。(3:30)
曲中除了西他琴聲、鼓聲以及迷人的低音管聲外,凱撒·貝獨具特色的嗓音更讓人著迷
。歌詞大意是母親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參加盛宴,因為她還太小。

26. 《暗夜》,由布蘭德·威利·約翰遜作詞曲並演奏。(3:15) 《暗夜》這部作品
題材源於一首蘇格蘭長體贊美詩。瞎眼布魯斯歌手威利改變了其形式,以無言的悲嘆聲
代替了抒情的內容。

27.貝多芬的第130號作品,降B調《弦樂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由布達佩斯弦樂四重
奏樂團演奏。(6:37) 這首作品形式完美,復音式處理使題材更加豐富;其中和聲的
充實和每種樂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像,充分體現了貝多芬在音樂方面的來批才華和天
才的靈感。

Ⅵ 疫情不能出國游,宅家雲旅行,有哪些景色好又有趣的旅行紀錄片值得看

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出國游都成了泡影,於是我養成了一些新的愛好,就是看各國的美食短片和旅行紀錄片。

最近沉迷於看斯里蘭卡的小姐姐做飯,一堆我認識的不認識的原材料經過她們的雙手做成大部分我都想像不出來味道的食物。因為吃不到,所以更饞了。

看完六季歐洲鐵路之旅,我已經種草了無數條歐洲鐵路游路線。

最後一個小提醒,紀錄片是以英國人的視角去看歐洲的,加上這個主持人又是政客出身,可能就會有一些觀點讓我們不大舒服,比如美化歐洲各國財富基礎來源,大家要辨證地觀看。

另外,有一部我很喜歡的中國鐵路旅行紀錄片《關口知宏中國鐵道記行》也想推薦給大家。

內容相對朴實,關注的是最普通的中國人和最普遍的小城鎮和鄉村。會展現火車上調皮的小孩、景點旁忽悠遊客買東西的商人還有招待關口喝米酒的農家人。這些平凡而真實的景象,看後會讓人也有去鐵路旅行的想法。

閱讀全文

與倫敦特快行旅電影演員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復仇電影圖片 瀏覽:228
游泳電影大全韓國 瀏覽:321
關於美食的美國愛情電影 瀏覽:575
賭博默示錄2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853
紅河谷女主角電影 瀏覽:912
韓國古代電影三級大全 瀏覽:816
甑子丹電影視頻大全集 瀏覽:587
一部媽媽用手指給孩子換冰棒的電影 瀏覽:394
電影陷井觀後感 瀏覽:893
愛情公寓電影lol插曲 瀏覽:58
大信電影院有什麼電影 瀏覽:994
悟空動漫電影圖片 瀏覽:835
志願者微電影劇本大全 瀏覽:182
粵語超清搞笑電影 瀏覽:252
韓國愛情視頻愛情電影 瀏覽:925
lemon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713
日本電影花魁演員 瀏覽:142
中文關於母愛的電影大全 瀏覽:526
2020年新上映的電影圖片 瀏覽:426
愛情冠軍電影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