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老電影家的導演

老電影家的導演

發布時間:2022-09-13 08:37:25

A. 中國歷代導演名單都有什麼

第一代:鄭正秋 張石川

第二代:蔡楚生、孫瑜、費穆、沈浮、袁牧之。

第三代:北影的「四大帥」(成蔭、崔嵬、水華、凌子風)和「南謝(謝晉)北謝(謝鐵驪)」。

第四代:黃健中 吳貽弓 鄭洞天 丁蔭楠 楊延晉 胡柄榴 張暖 陸小雅 黃蜀芹 史蜀君。

第五代:張軍釗 陳凱歌 田壯壯 黃建新 張澤鳴 張藝謀。

第六代;胡雪揚、王小帥、婁燁、張元、管虎、路學長、張揚、賈樟柯。

B. 香港十大著名導演有哪些。。。

有杜琪峰、徐克、王家衛、許鞍華、吳宇森、陳可辛、爾冬升、王晶、周星馳、麥當雄。

1、杜琪峰

杜琪峰,1955年4月2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普寧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監制,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

主要作品有黑社會、毒戰、槍火、暗戰、PTU、奪命金、復仇、神探、大事件等。

主要作品有變臉、赤壁、發錢寒、碟中諜2、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風語者、追捕等。

C. 求老電影藝術家於洋的生平還有簡歷

於洋 (1930.10.4─)北影廠導演。電影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
原名於延江,山東黃縣人。6歲時,隨母親"闖關東"。12歲時,邊上學邊拍電影。1945年參加革命,當過偵察員,並參加了解放長春、四平等戰役。1946年被捕入獄,後被營救。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考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1956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歷任北影演員劇團團長,兼任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影協理事,中國文化交流基金會理事,中國劇協會員,中國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職。是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47年在影片《留下他,打老蔣》中扮演八路軍連長。1950年參加拍攝了《衛國保家》,主演的影片還有:《橋》、《中華兒女》、《走向新中國》、《葡萄熟了的時候》、《山間鈴響馬幫來》、《怒海輕騎》、《生活的浪花》、《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糧食》、《革命家庭》、《火紅的年代》、《第二個春天》、《偵察兵》、《水上春秋》等。1976年改做導演。參與編劇並自導、自演的故事片有:《大海在呼喚》、《戴手銬的旅客》、《萬里征程》、《駝峰上的愛》、《孤帆遠影》、《騎士的榮譽》等。導演的電視劇有:《特區法官》、《金盾在這里閃光》、《哪裡是我的家》等。

D. 回顧老電影:1962年八一電影廠《槐樹庄》,導演:王蘋

《槐樹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在1962年攝制的電影,導演王蘋因此而獲得1963年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該電影還獲得了故事片榮譽獎。

導演:王蘋;編劇:胡可;攝影:蔡繼渭

主演:胡朋( 郭大娘 )、孔芮( 劉老成)、葛振邦(劉根柱)、車毅(老成嬸)、姜則善(老田)、安琪(黑妮)

土改運動中,農會幹部郭大娘(胡朋飾)率領窮人們分了地主崔老昆(趙啟明飾)的財產。

崔老昆咬牙切齒地記住了被窮人平分財產的日子——十月初三。

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孫啟鵬飾)對自家被平分極為不滿,回到槐樹庄向鄉親們興師問罪。

郭大娘和老田(姜則善飾)對身為革命幹部的崔治國袒護自己的地主家庭,阻撓土改的行為非常反感。

老田對郭大娘說:土改只是革命的一小步,以後的事情還多著呢!

老田要回部隊參加大反攻,他告訴大娘和鄉親們,勝利後還會回槐樹庄來看看。

李滿倉(高加林飾)趁李老康走投無路,買了他家的地。郭大娘百般勸阻無果,李滿倉執意買了下來。

郭大娘批評劉老成(孔芮飾)翻身後忘了本,連會都不參加。劉老成說:反正走到 社會 主義肯定拉不下我。

郭大娘聽到劉根柱告訴自己兒子犧牲的消息,如雷轟頂,心如刀絞肝腸欲斷。

李滿倉對勸他入社的人說:「合作社要是天天吃白面,喝香油,我就入社!」

到縣里開會時,郭大娘匯報合作社的情況時,縣委書記老田讓她多做劉老成的工作,以帶動更多的人入社。

劉根柱(葛振邦飾)因為他爹不入社,跟他爹劉老成關系很僵。

郭大娘對劉老成說:「別說入社有好處,就是沒好處,為了群眾利益,咱們黨員也該帶頭!」

縣里給槐樹庄派來了拖拉機耕地。

崔老昆聽著門外拖拉機馬達的轟鳴聲,滿懷仇恨和絕望,一命嗚呼。

郭大娘仔細翻看著崔老昆的賬本,上面清楚地記載著被分土地的數量和對組織者的切齒仇恨。

郭大娘拒絕了崔治國給他爹摘掉地主帽子的請求,斥責他從土改到現在,沒起過一點好作用。

鳴放開始後,崔治國回到家鄉,串聯一些人想把郭大娘整下去,把合作社搞垮。

劉老成少報產量,私分瞞產,受到郭大娘的批評後還不服氣。

在崔治國的策劃和慫恿下,李滿倉等人向郭大娘發難,逼她下台。

劉老成瞞報產量,欺騙國家的行為,遭到黨員們的批評。

槐樹莊重新進行選舉,郭大娘又高票當選為高級社社長。

郭大娘要去北京參加群英會了。鄉親們都為她能見到毛主席感到無比高興。

胡朋,原名初韞誠,1937年開始在上海參加救亡演劇活動。1950年,出演《鋼鐵戰士》,憑借該片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她另外還出演過《智取華山》《回民支隊》《烈火中永生》(飾演雙槍老太婆)《反擊》等。

E. 中國有哪些著名導演

先說內地吧。

張藝謀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早期執導的作品,藝術成就很高,並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電影《紅高粱》斬獲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入圍4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斬獲了銀獅獎最佳影片、費比西獎,《秋菊打官司》斬獲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活著》斬獲4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一個都不能少》斬獲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魔法時刻獎,《我的父親母親》斬獲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英雄》斬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此外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作品入圍各類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國師之名,當之無愧,據我統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他累計提名20次,獲獎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獎、兩座座金獅獎,可以說是中國內地當前在國際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導演。

此外特別提及一下蔡明亮導演,因為不是中國國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累計獲獎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三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文/星夜行)

F. 老版的四大名著電視劇導演分別是誰

一、《西遊記》導演:楊潔

楊潔(1929年4月7日—2017年4月15日),祖籍四川營山,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第一代電視導演、製片人,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榮譽會員。

1961年,執導了京劇《香羅帕》。1974年11月10日,前往湖南電視台為毛澤東轉播文藝節目。1976年3月中旬,為毛澤東錄制了昆劇《百花記》。1979年,與鄧在軍聯合執導了「迎新春文藝晚會」。1980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視劇《嶗山道士》。

1981年,執導的京劇《香羅帕》被評選為全國優秀電視藝術加工文藝節目。1982年,組建劇組,開始拍攝中國首部神話劇《西遊記》,該劇獲得了第8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和第4屆大眾電視金鷹獎特別獎。

二、《水滸傳》導演:張紹林

張紹林,1949年出生於河北省,中國內地男導演,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1985年,執導個人第一部古裝劇《無字的歌》而正式出道。1987年,執導古裝劇《大西北人》,該劇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提名。

1991年,執導古裝劇《楊家將》,該劇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1994年,憑借執導的歷史劇《溝里人》獲得第15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攝像獎。

1997年,執導古典名著劇《水滸傳》,該劇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第1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

三、《三國演義》導演:蔡曉晴、王扶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

1、蔡曉晴

蔡曉晴,1942年出生於陝西省延安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她憑借該劇獲得第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1987年,執導電視劇《大角逐序曲》,該劇獲得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單本劇三等獎。1994年,與多人聯合執導古裝劇《三國演義》

2、王扶林

王扶林,1931年2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畢業於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中國內地男導演、製片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89年,憑借執導的古裝歷史劇《庄妃軼事》獲得首屆全國優秀錄像片優秀導演獎。1990年,王扶林開始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歷時五年完成。2010年3月,王扶林獲得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首度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3、沈好放

沈好放,1953年9月9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東京寫真專門學校電視藝術系,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製作人。1998年執導的家庭生活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獲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獎。1999年執導的年代愛情劇《九九歸一》獲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獎。2001年執導古裝輕喜劇《天下第一丑》。2002年憑借執導的愛情懸疑劇《血玲瓏》獲年度十佳導演獎。

4、孫光明

孫光明,1935年7月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內地男導演。195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話劇團任演員、導演。1979年轉業到湖北電視台文藝部任導演,現任湖北電視劇製作中心導演,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1994年導演了大型電視劇《三國演義》(53~64集)

5、張中一

張中一,男,廣東電視台導演。主要導演作品: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孫武》、《雷霆出擊》、《格薩爾王》等,共拍攝電視劇500餘部集。多次獲「星光獎」「金劍獎」等獎項。

四、《紅樓夢》導演:王扶林

王扶林,1931年2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畢業於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中國內地男導演、製片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79年10月,王扶林赴英國考察期間,看到了英國改編的莎士比亞劇集,但是還沒有改編自中國名著的影視作品,他想到用電視連續劇的藝術形式表現中國古典名著,於是准備籌拍《紅樓夢》1984年,執導電視劇《紅樓夢》,拍攝期達三年。1987年,憑借《紅樓夢》獲全國十佳電視導演稱號。

G. 第幾代導演是怎麼分的 各代導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2、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3、第三代導演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第五代導演成長歷程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淀,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說,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著本土傳統與外來沖擊下的諸般感受。

H. 中國電影導演可分為幾代各代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麼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為第一階段。優秀作品有成蔭的《南征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張嘎》,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等。第二階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幾部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創作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已過中年的第三代導演拍攝了大批佳作,進入藝術上的豐收期,如《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第三代導演的創作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代表導演 謝晉 謝晉,是第三代導演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他執導了36部影片,先後獲得國內大獎23次,國際大獎10餘次,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他舉辦過個人電影回顧展。謝晉1947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籃五號》、《紅色娘子軍》、《啊!搖籃》、《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最後的貴族》、《清涼寺鍾聲》、《老人與狗》、《鴉片戰爭》、《女足九號繭自縛》。其中《女籃五號》(1957年,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導演的《鴉片戰爭》是一部氣勢磅礴的歷史題材影片。謝晉導演的電影幾乎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他也被海外影評家譽為「當今國際影壇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不但有藝術上的創新精神,更具有社會責任感,致力於創作出真正具有精神價值、人文關懷,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作品。謝晉共6次獲得「百花獎」,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凌子風 凌子風(1917年—1999年)原名凌頌強,生於北京,1948年開始執導影片,主要作品:《中華兒女》(與翟強合作)、《光榮人家》、《陝北牧歌》、《春風吹到諾敏河》、《母親》、《深山裡的菊花》、《紅旗譜》、《春雷》、《李四光》、《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狂》。他導演的第一部影片《中華兒女》展示了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抗日熱情,是新中國最早得到國際榮譽的影片之一。1960年執導影片《紅旗譜》,在處理革命歷史題材上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經驗。文革結束後,凌子風藝術創作也進入了鼎盛時期。他把自己的創作視角集中到對現代文學名著的改編上,將老舍、沈從文、許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連推上銀幕。《駱駝祥子》、《邊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構成了凌子風的創作特色。 謝鐵驪 謝鐵驪(1925年)江蘇淮陰人,從影五十餘載,編導影片二十餘部。代表作品:《暴風驟雨》、《紅樓夢》(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灣,淡水灣》、《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長河》。其中,《暴風驟雨》、《早春二月》堪為新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上世紀八十年代,謝鐵驪把鴻篇巨制《紅樓夢》分為六部搬上了銀幕,以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段再現了封建制度的輓歌。上世紀九十年代,先後導演了《月落玉長河》、《天網》等優秀影片,獲得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謝鐵驪的導演藝術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穎脫俗的藝術魅力,能將深刻的思想內容、縝密的情節結構、精細的人物刻畫融會在一起。 崔嵬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過《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導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張嘎》、《天山上的紅花》等。《小兵張嘎》最具特色的是運動長鏡頭的運用,當時西方的長鏡頭理論還沒有傳到中國,這種探索顯得十分可貴。《青春之歌》像一首優美而激昂的長詩,在新中國電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學思想上,崔嵬追求電影的群眾化、民族化,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還先後導演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等戲曲藝術片。他在傳統的戲劇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對角色的體驗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 成蔭 成蔭(1917年—1

I. 如何看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電影導演崔嵬先生的藝術人生

崔嵬先生原名叫崔景文,是山東青島人,他也是標準的山東大漢,塑造的角色也都是非常正義慷慨的男子漢形象。他之所以改名叫崔嵬,是因為崔嵬在漢語中,是高大的石頭山峰的意思,而他的性格,外貌,都非常符合這樣的形象

還聯合導演了一部《北大荒人》,崔嵬主演以及建國後罕見的哈薩克族題材的電影《天山的紅花》1964年,崔嵬和歐陽紅櫻一起執導了兒童抗戰題材電影《小兵張嘎》,成為中國銀幕永恆的經典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家的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賭博默示錄2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853
紅河谷女主角電影 瀏覽:912
韓國古代電影三級大全 瀏覽:816
甑子丹電影視頻大全集 瀏覽:587
一部媽媽用手指給孩子換冰棒的電影 瀏覽:394
電影陷井觀後感 瀏覽:893
愛情公寓電影lol插曲 瀏覽:58
大信電影院有什麼電影 瀏覽:994
悟空動漫電影圖片 瀏覽:835
志願者微電影劇本大全 瀏覽:182
粵語超清搞笑電影 瀏覽:252
韓國愛情視頻愛情電影 瀏覽:925
lemon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713
日本電影花魁演員 瀏覽:142
中文關於母愛的電影大全 瀏覽:526
2020年新上映的電影圖片 瀏覽:426
愛情冠軍電影 瀏覽:308
韓國電影三部頂級愛情片電影名字 瀏覽:95
電影票座位寓意 瀏覽:452
一部類似獵殺u571的電影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