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紅色娘子軍電影男主角

紅色娘子軍電影男主角

發布時間:2022-09-12 20:17:32

A. 電影《紅色娘子軍》主角扮演者是誰

中文名:蔣依杉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985年12月29日
職業:演員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身高/體重:164.7cm /47.5kg
星座:魔羯座

B. 紅色娘子軍簡介

《紅色娘子軍》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謝晉執導,祝希娟、王心剛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和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戰斗故事。

1930年,海南島五指山區,一支由勞動婦女組成的革命武裝隊伍——紅色娘子軍成立了。吳瓊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頭,幾次逃跑都被抓回,受盡折磨。

南霸天命人要將她活活打死,昏死在地的瓊花在電閃雷鳴中驚醒過來,遇到了化裝成華僑富商的紅軍幹部洪常青和通信員小龐。洪常青來到椰林寨,自稱從海外歸來,攜巨款榮顯故鄉。

南霸天企圖擴充反動勢力,為其大擺筵席。洪常青臨別前借口帶走了吳瓊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瓊花決心走上革命道路,她與不願做封建禮教犧牲品的紅蓮一起來到娘子軍營地,要求參軍。

洪常青認出瓊花,連長批准瓊花入伍並發給她一支槍。在一次執行偵察任務時,瓊花路遇南霸天,她難以抑制心頭怒火,開槍打傷了南霸天。

由於她違反了紀律,受到處分,娘子軍的領導對她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紅軍決定解放椰林寨,洪常青帶吳瓊花再次化裝進入椰林寨。紅軍里應外合佔領椰林寨,活捉南霸天。

不料,南霸天伺機逃脫,吳瓊花在追捕中受了重傷。國民黨反動派出動軍隊進攻海南島的紅軍,娘子軍撤離椰林寨,南霸天卷土重來。在這嚴峻時刻,吳瓊花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黨代表洪常青帶領娘子軍執行阻擊任務時,為掩護娘子軍撤退負重傷被捕。在敵人面前,他大義凜然,英勇就義。吳瓊花繼任娘子軍黨代表,率娘子軍解放了椰林寨,槍決南霸天,然後,帶領娘子軍踏上新的征程。

(2)紅色娘子軍電影男主角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吳瓊花

一個受封建地主壓迫、生活在最底層的女奴。性格頑強、潑辣、勇敢、朴實。瓊花的父親因踢了南家的狗而慘遭南霸天剝皮,母親也下落不明,所以她對南霸天懷著刻骨銘心的仇恨,時刻想著逃出南府,就算挨鞭子、蹲水牢也不屈服。

她在洪常青幫助下加入娘子軍,從一個只想報私仇的女奴成長為沉著、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

2、洪常青

紅色娘子軍的黨代表。性格堅毅、剛強,感情豐富,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父親一輩的苦難和他自己的斗爭經歷,使他擁有了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成熟。

因為從前也有過沖動幼稚的報仇想法,所以十分了解瓊花的思想,後來,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了瓊花。

3、符紅蓮

深受封建壓迫的青年女子。十歲被賣為童養媳,與「木頭人丈夫」相伴十年,備受精神折磨。聽說紅軍在組建娘子軍後,便和偶然相識的瓊花一起投軍。

她堅韌、朴實、忠厚、善良,參加紅軍後,兢兢業業地為革命工作,從童養媳成長為一名紅軍幹部。

C. 著名演員王心剛:一代人的男神,與發妻攜手到老,如今過得如何

近些年,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頻繁看到演員王心剛「逝世」的消息。

事實上,這位八十九歲高齡的老戲骨、老藝術家正在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談到王心剛,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想到 「帥哥」 這個詞,長相英俊的他,出演了很多部電影電視作品。

以精湛的演技,給廣大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1932年,王心剛出生於遼寧,家庭條件還算比較富裕。

王心剛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師,整日與算盤和數字打交道,而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兒子醉心於文藝。

王心剛從小就在音樂和表演上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熱愛和天賦。

進入學校後,老師們注意到了王心剛能歌善舞,非常有天賦,做事情也很積極,便推薦他參加各種文藝表演。

這些小型的舞台,就是王心剛演藝生涯的開始的起點,在這些表演里,王心剛更加確定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也下定決心一定要走這條路。

1949年,王心剛中學畢業,要想從事文藝工作,光靠天賦還是不夠的,王心剛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王心剛報名參加了一個演藝培訓班,培訓班的層層嚴格考試沒有難住他,最終順利進入培訓班。

但父親對王心剛的職業規劃表示強烈反對,他希望兒子能夠從事跟自己一樣的行業,既穩定又讓家裡安心,而不是演員這種朝不保夕的職業。

但王心剛對父親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不管多難,自己也要去做。

父親只好妥協,讓他追逐自己的志向。

在培訓班的兩年裡,王心剛學到了很多東西,成為了後來他表演的基礎。

這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勤奮,在別人呼朋引伴到處玩耍時,王心剛苦扎練功房。

無論是上課還是走路,都在用心揣摩學到的內容。

那時候的王心剛,相貌已經出落得一表人才,這樣的長相,任誰看了都得誇幾句。

培訓班兩年的苦練,王心剛的青澀褪去,演藝水平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於是王心剛便嘗試報考文工團,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王心剛當即就被錄取了。

剛進入文工團,王心剛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多跟他一樣,甚至業務能力比他更拔尖的人,他感到有一些壓力。

一開始,王心剛在文工團的發展雖然順利,但是卻很一般。

不過就算不能演主角,王心剛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每天都努力學習,不斷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

盡管只是演一些邊緣角色,王心剛也努力做到最好,不懈怠任何一個演出的機會。

慢慢地,有人開始注意到這個英俊的小夥子,得到了一些重要角色的扮演機會。

《李闖王》《三個戰友》 等經典話劇中,王心剛都有過非常優秀的表現。

更大的舞台鍛煉,讓王心剛學到了更多,面對著台下觀眾熱烈的掌聲,他覺得自己沒有選錯,將來的自己會有更大的成就。

02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心剛在文工團的苦練打下得到基礎,終於迎來了賞識他的人。

當時,電影 《寂靜的山林》 正在選演員,製片廠的人和導演來到了王心剛所在的文工團,挑選合適的演員。

因為苦苦尋覓都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打算來這里碰碰運氣。

結果導演一眼就相中了相貌端正,身形挺拔的王心剛,覺得他非常貼合人物氣質,決定讓他出演男主角。

習慣了話劇那種能看見觀眾反應、能與觀眾交流的表演方式,面對電影這種一段一段的新的形式,王心剛覺得很不適應,甚至有想要退出的想法。

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就要飾演男主角,王心剛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但上級領導的一番話,讓王心剛豁然開朗。

作為一個演員,就應該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表演形式,與此同時,這還是一項任務,必須完成。

於是,就像剛進入文工團那樣,王心剛開始刻苦學習,在導演的指導下一點就通,慢慢習慣了電影拍攝的流程和方式,演電影時那種 「沉浸式」 演出,也讓王心剛覺得有很獨特的魅力。

《寂靜的山林》一上映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具有時代背景的反敵斗爭故事,再加上王心剛一絲不苟的演技,這部電影成為了王心剛的代表作。

一時間,王心剛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觀眾的這份喜愛,並沒有使王心剛飄飄然,而是促使他更加認真研究角色,觀察生活,演戲的一大靈感來源就是於日常。

因為王心剛深知,作為一個演員,好的演技才是最根本最應該提升的東西,雖然他的外形條件比一般人優越,但這僅僅是加成點。

03


《寂靜的山林》打開了王心剛的電影之路,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他,很快又接到了另一部電影的邀約,這部電影是 《牧人之子》

原本打算演完《寂靜的山林》之後,重新回到話劇舞台上的王心剛,好像和電影綁住了,一演就「脫不了身」了。

《牧人之子》後,王心剛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都認定他是一個絕佳的演電影的好苗子。各家製片廠都爭著和他簽約。

最終,王心剛進入了八一製片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電影演員。

長相正派的王心剛,演起反派來也游刃有餘。

王心剛在 《永不消逝的電波》 里飾演的大反派姚葦,顛覆了自己以往的電影形象,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王心剛。

雖然不是正面人物,但王心剛同樣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姚葦」 這個角色,也是王心剛從影史上唯一的反派角色。

1959年,電影 《海鷹》 作為建國獻禮,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電影。

同時,對王心剛個人來說,是一部將他的電影事業推向了巔峰的作品。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飾演了一位艦長,為了使自己與人物形象更加接近,王心剛與專業的人員討教了不少的經驗,還深入他們當中觀察、體驗他們的生活,去摸索出所飾演人物的習慣和特徵。

面對這樣努力的演員,導演 嚴寄洲 很是感動,對這樣帶著嚴謹態度創作的王心剛,表示非常贊賞。

由此也促使了他與王心剛的多次合作。

04


「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這句話,來自同樣由嚴寄洲導演執導的電影 《野火春風斗古城》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的英俊小生形象深入人心。

在當時 社會 ,愛情戲還有著諸多的限制,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能通過直白的表演來表現,演員的表演空間極度受限。

但王心剛的表演,含蓄而有力量,哪怕不能用台詞和動作,只通過眼神和細節,也能將該有的愛情氛圍表演出來。

對於王心剛能夠做到這一點,導演覺得非常滿意,完全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這一個表演細節,王心剛也帶到了電影 《紅色娘子軍》 中。

電影 《紅色娘子軍》 里,不僅在含蓄表達男女主角愛情線這一點,在其他的方面,王心剛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洪常青」 這個人物屬於基層百姓,身上必然有著一種粗糙的氣質,這樣的角色定位,跟書生氣的王心剛完全不符。

王心剛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親自去故事背景地體驗生活,王心剛在演戲上所做出的努力,最終都得以在他的作品裡體現。

05

之後的王新剛又參演了很多電影如 《 知音 》《 海鷹 》《偵察兵》 等, 創造了許許多多經典的熒幕人物和形象,在藝術上達到了非常高的成就,獲獎無數。

在事業上如此成功的王心剛,生活中卻非常低調,感情上也是一心一意。

王心剛的妻子 楊昭彩 也是一名演員,兩人互為對方的初戀,一見鍾情。

結婚多年,感情始終如初,非常恩愛。

1972年,妻子楊昭彩意外患病,病情嚴重,一個巨大的打擊降臨。

然而王心剛並沒有放棄,對妻子悉心照料,並且四處為妻子問醫,找尋良方。

夫妻二人相伴多年的風風雨雨,感動了很多人。

後來,妻子的病情漸漸出現了好轉,最後康復了,妻子也很感謝丈夫王心剛一直不離不棄的愛。

.

06


如今的王心剛已經不再出現在熒幕上,他認為,作為演員,就應該帶著作品出場,既然沒有演戲,那就不應該出來面對觀眾。

除去曾經是演員身份這一點之外,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日常就是鍛煉身體,陪陪孫子孫女。

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才應該值得大家尊敬,從不把自己當明星,而是一名演員。

從年輕時就有才而不自傲,把演戲當成工作對待。

在演戲道路上,也堅持不懈地精進自己的演技,相比之下,面對著當今流量當道的 娛樂 圈,實在覺得可惜。

這樣的無論從為人,還是演技,兩個方面都能做好的演員,才配上藝術家這樣的稱號。

王心剛能夠獲 中國電影金雞獎 終身成就獎 ,實乃實至名歸。

D. 紅色娘子軍是,中國一部民族芭蕾舞劇劇中的主要人物是

紅色娘子軍女主角吳瓊花,男主角洪常青。
還有一個反派角色南霸天

E. 《紅色娘子軍》的創作背景,及藝術成就

《紅色娘子軍》。上海電影製片廠(天馬)1960年出品。編劇:梁信。導演:謝晉。主要演員:、王心剛、向梅、陳強。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吳瓊花勇敢倔強、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紅軍幹部洪常青高大光輝的英雄形象,具有較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藝術成就。本片於1962年獲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祝希娟)、最佳男配角獎(陳強);19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電影《紅色娘子軍》創作背景: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為歷史原型,講述海南婦女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拿起槍,不怕犧牲,堅持戰斗的故事。

F. 電影紅色娘子軍中主演是誰

男主角:王心剛;女主角:祝希娟,還有一個金牌配角:陳強--演員陳佩斯的父親。

G. 電影《紅色娘子軍》軍長扮演者是誰

是王心剛 1932年出生的王心剛,現如今已經86歲的高齡。而在六十年代,他已經是熒幕上的「第一帥哥」了。他不僅有帥氣的外表、加上優雅的氣質和超凡脫俗的演技,讓眾多觀眾為之痴迷。在當年甚至還傳出了「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佳話。可以說王心剛就是那種專門為銀幕而生的人。

H. 王心剛演過的電影大全(全部)

我的長征(飾演王瑞),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飾演明成祖朱棣),知音(飾演蔡鍔),傷逝(飾演涓生),綠海天涯(飾演南林),大河奔流(飾演秦縣長),南海長城(飾演區英才),秘密圖紙(飾演陳參謀),烈火中永生(飾演劉思揚),偵察兵(飾演郭銳),野火春風斗古城(飾演楊曉冬),紅色娘子軍(飾演洪常青),勐壠沙(飾演江洪),哥倆好(飾演指導員),海鷹(飾演張敏),永不消失的電波(飾演姚葦),破除迷信(導演王冰),牧人之子(飾演德力格爾),寂靜山林(飾演馮廣發)。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男演員。195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主演了獻禮電影《我的長征》。

I. 洪常青是什麼人物

洪常青是戲劇作品中人物,活動年代為上世紀30年代左右。

洪常青,虛擬人物,是文藝作品《紅色娘子軍》中的人物。《紅色娘子軍》所反映的是紅軍娘子軍在海南島同惡霸地主南霸天英勇斗爭的故事,在該作品中,洪常青為娘子軍連黨代表,在一次阻擊戰中負傷被俘,堅貞不屈,最後被南霸天燒死在榕樹下。

在文學作品中把人比喻為「洪常青」表示一般有兩種含義:

1、比喻此人的周圍或團隊里僅他一人為男性,其它皆女性,因為洪長青是吳娘子軍中的政委,是軍中唯一的男性,除了他其餘皆女性。

2、是形容此人英俊且能力超群,因為扮演洪常青的是很英俊的著名老演員王心剛,在劇中他性格堅毅、剛強,感情豐富,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

J. 謝晉的介紹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1923/11/21—2008/10/18)

謝晉(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謝晉導演的追悼會上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8年10月17日傍晚謝晉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次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停止呼吸。
編輯本段電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謝晉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中國導演謝晉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擔任院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學者認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謝晉電影的一大特色(《謝晉電影的政治意識,女性形象和敘事風格》)。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
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並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於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後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1997年,謝晉導演《鴉片戰爭》,這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拍得最有氣勢,最為浩大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對各個歷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確。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愛國、愚忠、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寫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面。此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謝晉節「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後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並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生前任「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起擔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謝晉導演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他先後創作了30多部電影。著作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牧馬人》 ,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閱讀全文

與紅色娘子軍電影男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難兄難弟改編電影 瀏覽:739
尋龍訣鬼吹燈愛情電影網 瀏覽:528
看中主角說實話賣房子電影 瀏覽:505
微電影輕音樂 瀏覽:724
十大絕版老電影免費 瀏覽:271
主角變丑的電影 瀏覽:537
電影院椅模型 瀏覽:485
dj電影完整版 瀏覽:767
電影女演員叫毛什麼的 瀏覽:279
台灣電影啟航 瀏覽:765
電影演員余浩明 瀏覽:656
催人淚下的電影愛情 瀏覽:388
關於出馬仙的電影名字 瀏覽:336
中國演的鯊魚電影大全 瀏覽:835
德陽電影院買票 瀏覽:357
電影勇敢的心女主角照片 瀏覽:248
大胸寡婦電影 瀏覽:786
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中英 瀏覽:573
布魯克林電影經典圖片 瀏覽:650
查理九世電影為什麼不上暎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