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月迷情的幕後製作
主演選擇
影片中的小主角奧古斯特由曾經出演過《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弗萊迪·海默擔任,而奧古斯特的父母雙親由喬納森·萊斯·梅耶斯和凱麗·拉塞爾出演,奧斯卡獲得者羅賓·威廉斯則出演奧古斯特在紐約遇到的「神秘人」,稱為「巫師」的一個街頭藝人。
調整口音
弗萊迪·海默是英國倫敦人,講著一口標準的倫敦腔的英語,但在影片中要完全用美國口音去出演。所以海默在影片開拍前,專門請了一位發音老師調整口音。在學習的過程中,海默逼著自己每一句話都用美國音來發。再加上影片在紐約實地拍攝,身邊都是美國人,讓海默的學習有了明顯的效果。
苦練吉他
弗萊迪·海默在影片中是最小的主要演員,除了糾正口音,還要勤練吉他。在拍攝前6個月前就開始學習吉他課程,主要集中學習在電影中演奏的那幾首曲子。之後在拍攝時,海默所有與吉他有關的場景,都是親自完成的 。
㈡ 八月迷情中那個小男孩兒的扮演者是誰
樓上那個說的一點都不對,是根本不對!!!!
應該是:
弗萊迪·海默
被譽為「全英倫最幸運小童星」。
生於1992年2月14日,英國倫敦
演過影片:
《沙子精靈 Five Children and It》 (2004)
《尋找夢幻島 Finding Neverland 》(2004)——使他出名的一部電影
《虎兄虎弟 Two Brothers 》(2004)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主演查理
《一年好時光 A Good Year》 (2006)
《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 (2006) 主演亞瑟
《八月迷情August Rush》(2007)主演August
來自倫敦的海默的父親即是一位演員,兩人還在電視劇Jack and the Beanstalk: The Real Story扮演過父子。2004年,他和Johnny Depp合作了《尋找夢幻島》,在其中扮演了激發Depp靈感的小飛俠原型的小孩Peter。片中他的表演讓Depp驚為天人,所以在和老搭檔蒂姆·波頓合作《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時,Depp力薦海默扮演片中善良的窮人家的孩子查理。結果他的表演沒有讓大家失望,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個單純可愛的英國小演員。雖然2006年片約滿滿,不過,他說他長大後不會再做演員了。
這樣很全吧
㈢ 《八月迷情》里的小男主角真名叫什麼
中文名:弗萊迪·海默 外文名:Freddie highmore 體重:52kg
星座:水瓶座 生日:1992年2月14日 身高:1.78 m (5' 10") 出生地:英國倫敦 家庭成員:爸爸:Edward Highmore(愛德華·海默) 媽媽:Sue Latimer(蘇·拉默) 弟弟: Bertie Highmore(埃亨·海默 愛好:運動,音樂,和計算機 特長: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單簧管,只會用吉他彈奏自己在《八月迷情》里演奏的音樂,其他的不太拿手 食物:中國菜和義大利菜 最喜愛的學校科目:體育,語文和數學 最喜愛的書籍:《麥田裡的守望者》J.D.Salinger(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著和《蠅王》 最喜愛的音樂: 「Bert (his brother) chooses what blasts around our house!」 最喜愛的電影:剪刀手愛德華 最喜愛的電視節目:小不列顛 最喜愛的演員: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 最喜愛的女演員:凱特·溫斯萊特和海倫娜·伯翰·卡特 最愛的足球球隊:阿森納
㈣ 求:電影《五月八月》觀後感
有三篇,樓主哪去參考一下吧
1.與周圍的人比較起來,我一直認為自己屬於幸福的孩子,我爸爸在機關里工作,媽媽做臨時工,家裡每年有固定的收入。我平時穿的衣服絕大多數都是商場里買的。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套高大明亮的大房子里。三個人各有各的地方,爸爸在書房工作,媽媽在廚房切菜,我在自己的小房間寫作業,他們一點也不會來干擾我學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我總認為自己可以隨便花錢買東西,從來沒想過這種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看影片《五月八月》時,我看到五月的親人都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她和八月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她還得管養妹妹,那時她才十歲,當她以自己矮小的身體精心照料著她妹妹時,我悄然淚下,我覺得自己沒有她能幹,沒有她懂事,那時,我不僅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以後一定好好學習,不亂花零用錢,而且還明白了一條真理:「苦難也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如果我比起五月八月來,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是一個屬於幸福的
2.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看電影。電影。電影的題目叫《五月八月》。五月、八月是人的名字。五月是姐姐,八月是妹妹。
她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家裡有爸爸媽媽奶奶和弟弟。
那個時候,日本人入侵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作威作福,大肆屠殺中國人。五月、八月的爸爸、媽媽、奶奶、舅舅都慘死在日本人手中。看到電影中五月、八月傷心欲絕地大聲哭泣,我的心都要碎了。
「落後就要挨打」,如果當時我們的祖國很強大,日本就不敢明目張膽地侵略我們。如今,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圓了中國人民的飛天夢。這預示我們的祖國科技發達,國富民強。
我多麼希望世界永遠和平,不再喲戰爭出現。也希望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這樣才不會再有人欺負我們,這也需要我們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後建設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先進行列。
3.故事簡介:
這故事發生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南京,日本軍隊進城開始。
五月(徐忻辰飾演)那年剛九歲,生長在一個幸福小家庭,爸爸(林泉飾演)是知識份子,在中學教書,媽媽(葉童飾演)溫婉美麗,五月還有一個妹妹八月(裘立爾飾演),還有奶奶,一起住在小院子里。
時局轉劣,人心惶惶,五月媽媽更加擔心,不能不作些危急中的准備,例如要兩個女兒練跑,打扮成男孩子,以防萬一。可是,居民萬料不到軍隊進城,便開始屠殺。五月家的鄰里紛紛逃亡,但都被攔截槍殺,只有少數負傷而回,五月媽媽更懼怕,更擔憂。
家中已斷糧了,爸爸迫不得已,獨自冒險往南京大街闖一闖,希望用衣物換取糧食,小狗跟著主人尾後。黃昏,只見小狗銜著爸爸的手臂回來。五月媽媽傷心欲絕,家裡剩下了婦孺,媽媽一夜間變成一家之主,要剛強起來。媽媽首先要把閣樓的梯子劈去,變成密室,希望逃過日本人的視線。媽媽決定要放棄小狗,怕留著小狗更惹敵注意,五月八月萬分不舍,卻只能無奈地與媽媽往溪邊放走小狗兒。
夜裡,風聲鶴液壓淚,日本人踢門入每家殺掠,五月家也未倖免。結果,一夜,魔鬼到來家裡,殺死了奶奶,強奸了媽媽,而五月與八月被媽媽趕上了密室小閣,逃過一難,可是,媽媽的精神已到崩潰階段。
八月發高燒,媽媽沒法子,只好冒險出外往葯鋪求助,五月悄悄跟在後面,媽媽在中途才發現五月跟來,媽媽又急又驚,只好步步為營。到了葯鋪取葯,發現不遠處有日軍在追逐婦女,媽媽拖著五月逃避,卻被日軍發現了,媽媽終於下了「死」的決定,要五月帶葯回去救妹妹,自己卻引開日軍,五月親眼看著媽媽被十數只日軍的魔爪拉去……
之後,五月就肩負了保護妹妹的責任,日間躲藏,深夜流浪廢墟覓食。就在聖誕平安夜,兩人遇上教會的西婦,西婦安慰她們不要害怕,還帶著她們到難民營。五月的舅舅知道妹夫被殺的消息,用盡方法在難民營中領回五月和八月,舅舅用錢租了一條船,冒險由南京返回鎮江,途中被日軍槍擊,險象環生,舅舅終於帶著五月和八月回到自己家裡。舅舅家有舅母,還有一個拜佛的外婆。表哥天寶(李棟輝飾演)嬌生慣養,五月有點看不起天寶,而八月卻把小表哥視為偶像。
一天,三個孩子跟外婆拜佛,五月就在蘆葦岸邊,發現一個憂郁而健碩的大孩子方毅(薛斌飾演)。他在臨江寫生,但他的風景畫里永遠自己加些駭人的屍體、殘骸斷臂、血紅河水等殺戮的畫面,五月卻對方毅產生了莫名的好奇。
舅舅安排五月在天寶學校讀書,五月又發現了方毅,還知道他常常因為割蘆葦的工作而綴學缺課。五月大膽去蘆葦岸邊找尋方毅,兩人漸能溝通,方毅把身世告訴五月,原來方毅的父母為了救他,寧願挨日軍子彈而撲在他身上救他,方毅死裡逃生,被地主買了回來,勞動幹活。
日軍終於打到鎮江,舅舅被炸死,舅母一時六神無主,唯有跟鄰里離開鎮江,無奈把五月和八月留下不顧,兩女孩又再面臨困境,前路茫茫。這時,堅強的方毅到來尋找五月和八月,說要視她們為妹妹,保護和照顧她們。
方毅帶著五月和八月到長江岸邊,方毅告訴五月媽媽和其他人的父母一樣,屍體變成了灰,灰隨風飄起升上了天空,化作煙雲,雲層可能是骨灰的積結,雲變雨,雨下長江,由南京飄流到鎮江河裡。方毅說:「就在長江邊和爸爸媽媽說聲再見吧!」 五月激動地走到江邊,恰巧外籍修女帶著百多個孤兒由南京逃難而下,五月與方毅把這訊息告訴小朋友們,小朋友都激動了,對著滔滔江水大叫:「媽媽…我愛你!」長期壓抑的五月終於放聲大哭,把心中郁結盡泄於風雨中。
方毅帶著五月和八月到別的地方,過他們的新生活……
------------------------------------------------------------------------
影片花絮:
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自編自導,攝影師是《花樣年華》的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沒有正面描寫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大屠殺給千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更加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還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地奸殺2萬名中國婦女的惡行搬上了銀幕,使這部戰爭災難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電影專家表示,這是目前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獨特的視覺和人性化的表達,讓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導演杜國威精湛的藝術刻畫、葉童和兩位小演員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藝術水準。
在紀念南京大屠殺65周年前夕,國家廣電總局決定將該片作為重點國產片推廣,參加國際和香港地區十大電影節和電影展,它們包括:義大利米蘭影展、義大利第21屆都靈國際電影節、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美國第26屆波特蘭國際電影節、美國第27屆克里夫蘭德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美國第36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美國GOLDIE獎競賽。上述電影節和電影展的參加時間從本月至明年4月間。
㈤ 一個電影裡面有兩個小女孩,一個叫五月,一個叫八月,關於抗戰的,這個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五月八月》是由南京電影製片廠 及香港寰宇娛樂有限公司於2002年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導演是杜國威,葉童、林泉領銜主演。故事背景以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展開。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獎勵。五月和八月是一對姐妹倆,她們本來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在中學教書,媽媽美麗聰慧,家裡還有奶奶。 時局轉劣,人心惶惶。鄰居麗麗一家要外出避難。孩子們有些依依不捨,這讓媽媽很是擔心,於是開始做一些避難准備——讓兩個孩子練習快跑……可是,日本軍隊進城後不僅封鎖全城,而且大肆屠殺。逃亡的鄰居不是被槍殺,就是受重傷。媽媽更是憂心忡忡。 家裡斷糧了,爸爸不得不冒險上街闖一闖,打算用衣物換取糧食,小狗阿寶尾隨其後。全家人焦急地等待著爸爸的歸來,最終等到的是阿寶叼著爸爸的一隻手臂。媽媽傷心欲絕,可是面對著一家老小,她更要堅強起來。於是,她把閣樓的梯子劈掉,改為密室。然後將阿寶放逐河流,以免引起日本兵的注意。 夜裡,日本兵逐門逐戶地殺掠,五月家也未倖免。奶奶被打死,媽媽慘遭蹂躪,躲在閣樓里的姐妹倆逃過一劫。這時候,八月卻發燒了。媽媽只好冒險出外求葯,不想再失去媽媽的五月緊跟其後。不幸在回來的路上,母女倆遭到一小隊日軍的追捕。為了兩個女兒的,媽媽引開了日軍的注意。五月親眼看著媽媽被十數只日軍的魔爪拉去…… 從此,五月開始了照顧妹妹的責任。被教會難民營里的修女收留了一段日子後,姐妹倆終於見到了舅舅,來到了鎮江。一天,五月、八月、天寶表哥跟婆婆前去拜佛。在蘆葦岸邊,五月認識了喜愛畫畫的男孩方毅。在他的素描里,展示的都是駭人的屍體、殘骸斷臂、血紅河水……原來方毅也是南京城逃亡出來的的孤兒。從此兩個人成了好朋友。 日軍終於打到了鎮江,舅舅被炸死,舅母、婆婆帶著天寶離開鎮江,無奈留下了姐妹倆。五月、八月、方毅三個孩子,堅強地生活在一起。 方毅告訴她們,父母們已經被燒化成灰塵,形成了煙雲,然後又變成了雨水,落在長江里。於是,他們來到長江岸邊,和爸爸媽媽說再見。五月把這些話告訴給南下的孤兒們,孩子們對著滔滔江水大叫:「媽媽——我愛你!」五月終於放聲大哭,把心中的抑鬱盡泄於風雨中。
㈥ 美國電影『八月迷情』中的小男生叫什麼名字
弗萊迪·海默 弗萊迪海默,著名童星。1992年2月14日出生在英國倫敦。父親愛德華海默即是一位演員,兩人還在電視劇Jack and the Beanstalk: The Real Story扮演過父子。2008年主演《奇幻精靈事件簿》,一人分飾兩角,扮演一對性格相反的孿生兄弟,相當有難度,而海默完成得十分出色。接下來的兩三年間,海默都片約滿滿。2009年他還要為《鐵臂阿童木》中的阿童木配音。他獲得榮譽較多:第27屆青年演員獎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提名、評論家協會獎獲獎帝國獎獲獎者、金衛星獎獲獎者、最具突破男演員等。 http://ke..com/view/1220874.htm
希望採納
㈦ 電影《八月未央》定檔,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八月未央》講的是一對非常好的閨密未央(鍾楚曦飾)和小喬(譚松韻飾),她們兩人一起愛上了同一個男人朝顏(羅晉飾),他們一起經歷了命運的無常、愛情的邂逅、生死離別,上演了一場愛情糾纏的故事。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像《七月與安生》,是的這兩部都是由安妮寶貝所寫的,它們同樣都是作者早期的作品,同樣講的都是親密無間的閨密愛戀同一位男人的故事。電影還沒有上映就被許多人稱為《七月與安生》的姐妹篇,自從宣布開拍就受到許多的關注。
《八月未央》這部電影跟《七月與安生》的故事情節有一些相似,雖然是一對閨密同時喜歡同一個男人的故事,但是人物之間的情感更加的復雜。整部電影的劇情不但有甜蜜的愛情故事,還有愛情、友情的背叛、被傷害之後的心碎,到最後的離別。整部電影都圍繞著對於愛情和友情之間的三種不同的相遇相識和三段錯綜復雜的情感關系。相信許多人會在這部電影當中看到自己的一點影子,而這三位演員無論是顏值還是演技都是票房的保證,相信大家也非常的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
㈧ 有誰知道八月迷情里的小男孩叫什麼名字
LS正解。此正太就是 弗萊迪·海默 外文名:Freddie highmore 他的其他電影也很好看,我非常的喜歡他。 給樓主一份詳細點的資料,只為讓你更了解親愛的 highmore 中文名:弗萊迪·海默 外文名:Freddie highmore 體重:52kg 星座:水瓶座 生日:1992年2月14日 身高:1.78 m (5' 10") 出生地:英國倫敦 家庭成員:爸爸:Edward Highmore(愛德華·海默) 媽媽:Sue Latimer(蘇·拉默) 弟弟: Bertie Highmore(埃亨·海默 愛好:運動,音樂,和計算機 特長: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單簧管,只會用吉他彈奏自己在《八月迷情》里演奏的音樂,其他的不太拿手 食物:中國菜和義大利菜 最喜愛的學校科目:體育,語文和數學 最喜愛的書籍:《麥田裡的守望者》J.D.Salinger(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著和《蠅王》 最喜愛的音樂: 「Bert (his brother) chooses what blasts around our house!」 最喜愛的電影:剪刀手愛德華 最喜愛的電視節目:小不列顛 最喜愛的演員:約翰尼·德普 最喜愛的女演員:凱特·溫斯萊特和海倫娜·伯翰·卡特 最愛的足球球隊:阿森納影視作品 ★2010年 《Toast》飾演 Nigel Slater(奈傑爾 斯萊特) 《Homework》飾演 George Zinavoy(喬治) 《非常勇者》(Death of a Super hero)飾演 Donald (唐納德) 《美麗的雜項》(Thw beautiful miscellaneous )飾演Nathan Nelson (彌敦道 納爾遜 ) 《大師哈羅德和男孩》(Master Harold & the Boys)飾演 Hally (哈里)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3》(亞瑟與兩個世界的戰爭)Arthur & the War of Two Worlds飾演Arthur( 亞瑟) ☆2009年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 (亞瑟與和黑暗王子)Arthur & the Revenge of Maltazard 飾演Arthur (亞瑟) ★2008年 《奇幻精靈事件簿》(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 )飾演:Simon/Jared Grace(西蒙/賈里德格雷斯) ☆2007年 弗萊迪.海默的電影劇照&截圖(20張) 《八月迷情》( August Rush )飾演:Evan Taylor ('August Rush') ★2006年 《一年好時光》(A Good Year )飾演:Young Max Skinner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 ) 飾演:Arthur ☆2005年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飾演:Charlie Bucket ★2004年 《沙子精靈》(Five Children and It ) 《尋找夢幻島》(Finding Neverland )飾演:Peter Llewelyn Davies 《虎兄虎弟》(Two Brothers )飾演:Raoul Normandin ☆2002年 亞瑟3宣傳照~~2010.10.1[2]</B> 《我看見你》(I Saw You) 飾演:Oscar Bingley ★2001年 《亞法隆之謎》(The Mists of Avalon)飾演:Young Arthur 《傑克與豆莖》(Jack and the Beanstalk) (小弗萊迪·海默客串角色:一個在操場和爸爸玩的小男孩) ☆2000年 《莎士比亞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Shakespeare)飾演:Steven Green ★1999年 《女人秘話》(Women Talking Dirty)飾演:Sam 《月球漫步》(Walking on the Moon)飾演:Little Boy
㈨ 八月電影觀後感
《八月》電影講述了九十年代初期之際的呼和浩特,國家開始實施國有單位轉型,鐵飯碗被打破,國有製片廠家屬院里,每一個簡單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響,而少年小雷就這樣在經濟變革與家庭改變之間懵懂成長的故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八月電影觀後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黑白電視機、燕舞收音機、老式撥號電話......九十年代的各式老物件陳設讓影迷彷彿“穿越”回了兒時時光,溫馨而有情懷。3月25日,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電影交流會在昆明舉行,導演張大磊攜演員張晨現身,與觀眾及媒體進行觀影交流,分享影片拍攝幕後故事。
影片誠意滿滿 細節之處重現兒時閑適
電影《八月》講述了九十年代經濟發展浪潮中,西部小城裡的小雷一家在面臨鐵飯碗即將被打破時的處境和選擇,影片以小雷的孩童視角懵懂地旁觀大人世界的生活變化。
觀影結束後,觀眾與眾主創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不少觀眾表示,這是一部“誠意滿滿、感人至深”的電影。片中很多細節設置引發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譬如影片中小雷一直隨身攜帶著雙節棍這一細節。小雷的偶像是李小龍,雙截棍是李小龍的標志更是主人公精神的寄託。“雙截棍是父親給小雷做的,這代表著父愛。”導演張大磊解釋說,影片最後,給父親送行的小雷身上披著一件過大的衣服,“那也是父愛的體現,不易察覺,卻一直守護著孩子。”
現場有觀眾表示,由於自己年紀與影片描繪的年代相仿,片中所描繪的時代特徵及故事場景讓自己深有感觸。導演張大磊也分享了影片的拍攝初衷:“其實早在2008年就想到要拍《八月》,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沒時間停下來想想問題。不像八九十年代,能夠感受慢節奏的生活。”他說,2008年的一個午後,他突然回想起兒時吃過午飯曬太陽的閑適時光,過去的記憶與感受突然浮現,於是,《八月》的雛形便在腦海中誕生了。“算是對兒時的一種抒情的表達與嚮往吧。”張大磊說。
素人演繹 純粹而干凈的光影呈現
據張大磊介紹,片中的演員皆為“素人”,飾演主人公小雷的孔維一是同事家的孩子,小雷的父親是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兒,而小雷的母親則是自己從事婚慶行業時的客戶,他笑稱創作班底為“七大姑八大姨”構成,但整部電影的製作水準卻是專業級別。
在片中飾演小雷父親的張晨也分享了自己的拍攝感受:“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把演員帶回那個年代。導演的方法很好,他給了演員比較大的空間,劇本台詞沒有完全固定,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覺融合在裡面,我覺得這就是能讓大家看起來覺得舒服和有共鳴的原因。”
影片的另一亮點是採用了黑白的拍攝手法,直至片尾才還原彩色。對此,導演張大磊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純粹和干凈就是選擇它的原因。2008年有拍攝想法時我就決定要用黑白,就是呈現光影,光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如同我們回望那個片中離我們已遠的年代一般。”
從“曇花”到“八月” 不變的是含蓄而內斂的表達
《八月》的最後,小雷家的曇花迎來了最盛大的一次綻放,也寓意著小雷家美好的新生活即將到來。導演張大磊透露,最開始電影的名字其實就叫“曇花”:“曇花寓意美好,因為結束得太快,於是更期待下一次,與影片想表達的情感不謀而合。”
至於最終棄用“曇花”改用“八月”的原因,張大磊說:“影片蘊藏的含義,我想讓觀眾自己感受。現在看來,我覺得《八月》更好,‘曇花’的解釋太直接,片子的情緒是內斂的表達,含蓄的‘八月’更貼切一些。”
談及此次來到昆明的感受,張大磊笑著說:“雲南給我的感覺和家鄉內蒙古很像,人們都很熱情好客。”他還表示,希望有機會能拍攝一部關於雲南的電影。
據悉,迄今為止,《八月》已入圍海內外13個國際電影節(影展),提名24個獎項,憑借細膩的情感表達和質感不俗的影像風格獲得不俗的口碑,影片於3月24日在全國上映。
青年導演張大磊執導,2016 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在全國院線公映。迄今為止,該片已經入圍海內外 13 個國際電影節(影展),提名 24 個獎項。《八月》憑借細膩的情感表達,質感不俗的影像風格,口碑一路看漲,成為 2017 年春季首部被眾多媒體安利,值得一看的華語影片。導演張大磊以"簡單、安靜和浪漫"三個關鍵詞概況影片風格,"是一個小男孩的夢境"。
《八月》出品方和宣傳、發行方愛奇藝影業配合影片上映發起了"像 90 年代一樣看電影"的主題活動,繼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導演張大磊本人積極配合發聲之後,新生代實力小生董子健接棒亮相,支持華語佳片的票房成績。
在接受媒體深度訪問中,董子健難得敞開心扉聊到父親董志華。董志華是香港大導演張徹愛將,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出演周星馳《功夫》,擅使五郎八卦棍,這也是董子健出道以來首次如此細致聊到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原因恰恰是感慨《八月》中的父子互動情節。
評價《八月》神似青春經典
《陽光燦爛的日子》
90 後生人董子健出生於北京,他說 90 年代留給自己"淡淡的味道","我在一個大學里長大,跟電影相似,也算 21 世紀的大院,那時是有生活二字的,不像現在,節奏快,生活氛圍反倒沒那麼強烈。對於那個年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氣味,泥土的氣味,學校里的味道。"他坦言可能與生俱來對生活有豐富的感受力,因此幫助了他很快地進入到有年代感的角色中,出道後雖然是新人但卻能夠與諸如劉傑、肖洋、賈樟柯、相國強等導演合作,連續出演或年代感強烈,或文學性豐富的影片,比如《青春派》、《德蘭》、《少年班》、《山河故人》、《少年巴比倫》等,在評論界和媒體看來,初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駕馭角色的功力日益成熟。
董子健的母親是著名經紀人王京花,父親是著名電影演員董志華,可以說他出生在演藝家庭,"從小就聽大人們聊工作,聊劇本",很多大明星對他來說都沒有神秘感,這樣的家庭背景也讓董子健作為演員的狀態超常鬆弛,"剛演電影時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在乎,連劇本都沒有考慮,我只需要相信這個角色,相信導演"。董子健說,這就是他理解的"初心",坦言"現在已經回不去這種狀態了,演得越多反而會考慮其他的問題,還會挑劇本角色,心想怎麼能那麼糙。"
演電影有初心,看電影也有。董子健回憶起 90 年代的電影經典,第一個躍入腦海的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加奇特的是他說印象中就跟看《八月》的感覺神似,"畫面都是黑白的",講的也是少年故事,情節很安靜抒情。他回憶到,我趴在姥姥家的小房間,有一個小桌子放一個特別小的黑白電視機,就放著這個片子。
《八月》里有熟悉的年代氣味,是董子健加盟入"像 90 年代一樣看電影"主題活動的第一個原因。
首度詳談父子情
"我演得像狗屎他都會覺得好"
功夫,成為 90 年代少年成長的集體回憶。《八月》導演張大磊在回憶起自己的 90 年代時,提及曾效仿銀幕角色方世玉在空地里模仿動作。很巧的是,董子健的父親董志華也是資深動作明星,曾與香港大導演張徹合作過數部影片,"我很早就知道張徹這些人,我爸爸以前一直拍他的電影。聽我爸口中的張徹,是很較真的,一個踢腿都要拍好多遍。"當董子健看到電影《八月》有小雷父親在深夜的客廳里孤獨打拳鏡頭時,生起不少感慨,也想起自己跟父親董志華比劃武打動作的童年片段。
"小時候經常帶我去打拳,我們以前住在一個胡同里,每次下那個樓梯,走過胡同泥濘的路,經過垃圾桶,小吃店,那些奇奇怪怪的味道混在一起。我們走到一個院子,就在那裡打拳。我爸有時候會扔一個塑料袋,我就對著塑料袋胡打,我爸一直鼓勵我,倆人還對打。等回去路上,還要經過哪些味道,順序顛倒了。我們上樓,從鄰居家偷根蔥,回家做飯。"
董子健還談到自己小時候看父親出演周星馳《功夫》,""非常不喜歡",覺得不像之前星爺作品的感覺了。"我爸爸還挺生氣的,說,嘿!我演的片子你還不喜歡了?後來大一些了,再看一遍,才覺得覺得爸也厲害了,片子也厲害。"而反過來,董志華對兒子的角色一概接受,"他可能不喜歡有些片子,但我演的角色都喜歡,就算演得像狗屎一樣都會覺得好。"談到這,兩代影人的父子情就很動人了。
《八月》能勾起自己對父親的美好記憶,是董子健加入"像 90 年代一樣看電影"主題活動的第二個原因。
電影《八月》已經公映,濮存昕、張大磊和董子健代表的三代華語電影人紛紛為難得一見的佳作發聲助陣,在媒體、業內都掀起情懷浪潮,也引起越來越多年齡層廣泛的普通觀眾產生強烈觀影需求,希望走進電影院一起"入夢",在光影交錯中留住好時光。
公映之後 24 小時口碑集體爆發
90 後觀眾要帶爸媽二刷"表達愛"
公映當天,影片口碑在 24 小時內呈集體爆發的趨勢,普通觀眾和媒體分別從自己的角度肯定《八月》在影院放映的寶貴價值,很多評價發布在社交平台,直抒胸臆:"在電影院里哭的自己都不好意思,想想父輩經歷的一切,特別心疼。" "《八月》是好看的電影,故事和演員氣質完美統一。""真的希望這部電影被更多人看到。""好像回到自己的那一段《八月》,不想結束。""想帶著爸爸媽媽二刷,用電影來表達說不出的愛"等等。觀眾真誠、直接的觀影感受直接反饋到數據平台上,據藝恩官方數據顯示,《八月》認知指數為 5.17,直追好萊塢大片《金剛:骷髏島》(5.68),遠超同檔期華語影片。《八月》出品方代表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先生在首映當天的金句"電影院是好電影最完美的呈現形式"刷爆各大媒體平台。
很多觀眾在觀影後都表示被影片中的真情實感所打動,認為影片是中國版的"請回答 1994 ",被勾起很多對於往昔生活的美好回憶。部分觀眾激動表示平時與父輩溝通太少,這次一定要推薦自己的父輩去看。在與主創互動環節中,有一位 90 後剛參加工作的小夥子說《八月》可以拉近與父輩之間的心靈距離,"中國人不太會直接表達感情,片中合影那場戲小雷虛摟並不在身邊的父親很打動人",他表示願意帶爸爸媽媽再看一遍,"雖然我不會說,但我希望爸媽知道我愛他們"。另外還有一位女影迷發言說這已經是她第二次看《八月》,她覺得電影是屬於大銀幕的,只有在影院看才不會錯失影片豐富細膩的親情細節,她願意推薦身邊的親友買票觀看。不少觀眾直接表示,沒想到作為文藝電影的《八月》原來觀看過程是很放鬆愉悅的,感動之餘笑意持續,"高級的幽默源自真實的生活",父母拌嘴、小雷耍雙截棍怒視、父母求人解決孩子上重點等都成為引發觀眾會心一笑的觸點。而現場不少媒體肯定了《八月》出色的視聽語言,與故事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一次美好的情感旅程,堪稱記錄 90 年代"最浪漫的影片"。
據悉 , 《八月》由青年導演張大磊執導,愛奇藝影業、北京麥麗絲影視文化責任有限公司、北京永旭良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映可大方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果實創想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追蹤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東方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天地力行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火象(上海)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
去年金馬獎上,“80後”導演張大磊執導的電影《八月》“爆冷”戰勝馮小剛、杜琪峰等大牌導演的作品,摘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影片已於24日全國上映,它也成為首部由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參與全國發行的藝術片。
《八月》描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戶普通人家瑣碎的生活日常,呈現出12歲的小雷無憂無慮的暑假,和大人所必須面對的國企改革的歷史潮流。導演張大磊說,很難概括《八月》的故事,“我只能說這部影片是關於一個12歲少年小雷和他身邊人發生的故事,是一場簡單、安靜、浪漫的白日夢。”
在中國電影現在的市場形勢下,《八月》的題材和類型極易成為又一個“口碑好票房差”的藝術片典型案例。談到這,張大磊謹慎表示,不敢對票房抱太多期待,“別虧本就行”。
“別虧本就行”的願景,是藝術電影在電影市場“弱勢”境地的一個縮影。商業院線鮮少給藝術片高排片是事實,黃金場次更是難見藝術片的身影。這些年,王小帥等導演以或憤怒或悲情的姿態,多次振臂呼籲,應該有相應的院線政策來讓藝術電影有準入市場的權利。
作為電影界“陽春白雪”的代表,藝術片由“小眾”走向“大眾”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各方的醞釀下,藝術片在尋求“被看見”方面邁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成立了不足半年的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最終目標是在全國徵集400個合作放映廳,實現3000塊銀幕動態放映藝術電影。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介紹,《八月》是該聯盟首次參與發行的影片。全國55個城市的110家影院與電影資料館簽約,在專門影廳保證持續兩周的時間,每晚提供黃金場次給《八月》。
其中,廣東有廣州百麗宮影城(獵德店)、廣州萬達(白雲店)、廣州金逸空中電影城等7家影院參與簽約。南方日報記者留意到,簽約影城的確保留了黃金場次給《八月》,以24日為例,《八月》在廣州百麗宮影城(獵德店)的開場時間為19:15,在廣州萬達(白雲店)則為18:10。
㈩ 《八月未央》即將上映,都有哪些演員主演
《八月未央》是一部愛情電影,由鍾楚曦、羅晉、譚松韻領銜主演。這部電影是由慶山的小說散文集改編的,講述了兩個性格迥異的女生成為了閨蜜,但是由於其中一個女生的未婚夫的出現,打破了兩人的原有的感情,三人的感情變得微妙了起來。
如今鍾楚曦、羅晉、譚松韻三人共同演繹《八月未央》,特別讓人期待。感覺這部劇電影和《七月與安生》有些類似,希望也能取得好成績,票房大賣、口碑爆棚。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