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花獎2020獲獎名單
2020年第35屆中國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我和我的祖國》
優秀影片獎:《我不是葯神》
最佳導演獎:郭帆《流浪地球》
最佳男主角獎:黃曉明(電影《烈火英雄》中飾演江立偉)
最佳女主角獎:周冬雨(電影《少年的你》中飾演陳念)
最佳男配角獎: 王傳君(電影《我不是葯神》中飾演呂受益)
最佳女配角獎:袁泉(電影《中國機長》中飾演畢男)
最佳新人獎:易烊千璽(電影《少年的你》中飾演小北)
最佳編劇獎: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
(1)2020獲獎電影女演員擴展閱讀: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簡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
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杯為銅質鍍金花神。百花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大獎。
❷ 文榮獎電影類獎項公布,都有哪些演員獲獎
引言:現在優秀的演員越來越多了,而且這些優秀的演員都憑借著自己優秀的演技獲得了不少優秀的獎項,而且現在一些新生代演員也都有了自己的成績,是令人驕傲的一件事情。
劉浩存出生於2000年5月20日。他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劉浩存現在是中國內地的女演員。在2018年的時候劉浩存出演了銀幕處女作《一秒鍾》,並且在2020年11月的時候 主演了張藝謀執導的劇情片一秒鍾正式進入了演藝圈,那就這部電影獲得了電影頻道m榜年度最具潛力演員獎,並且劉浩存在第八屆文榮獎當中也有自己的成績,劉浩存憑借著電影《一秒鍾》獲得了文榮獎當中的最佳青年電影女演員獎。
❸ 本屆百花獎獲獎名單上都有誰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入場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現場星光熠熠,很多家喻戶曉的明星都在現場見證這一影視圈的高光時刻。
首先是最佳男女主角獎項,這一獎項也是含金量很高的一個獎項。
黃曉明憑《烈火英雄》江立偉一角在百花獎最終投票環節獲42票,擊敗張譯、肖央、張涵予、周潤發,成為本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周冬雨憑《少年的你》陳念一角獲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最終得票數是66票,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這也是“陳念”拿的第五個影後。
下面是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所有獎項名單:
最佳影片:《我和我的祖國》
優秀影片:《我不是葯神》
最佳導演:郭帆(《流浪地球》)
最佳男主角:黃曉明(電影《烈火英雄》中飾演江立偉)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電影《少年的你》中飾演陳念)
最佳男配角: 王傳君(電影《我不是葯神》中飾演呂受益)
最佳女配角:袁泉(電影《中國機長》中飾演畢男)
最佳新人:易烊千璽(電影《少年的你》中飾演小北)
最佳編劇: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
❹ 2020年上海電影節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得主是誰
2020年上海電影節白玉蘭最佳女主角
Best Actress in Leading Role
海清 - 《小歡喜》
閆妮
❺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是誰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是勞拉·鄧恩,她憑借在劇情片《婚姻故事》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一、勞拉·鄧恩在《婚姻故事》中的角色
勞拉·鄧恩在《婚姻故事》中飾演離婚律師諾拉。她是女主角妮可(斯嘉麗·約翰遜飾演)聘請的離婚律師,諾拉身價很高,是個知名的離婚律師,她以咄咄逼人的激進策略而在圈內聞名。
諾拉的激進這讓男主角查理(亞當·德賴弗飾演)明顯處於守勢,為了爭奪在加州的居住權和自己對兒子的監護權,夫妻各自在離婚案中不懈努力,和平分手的可能性變得更加微乎其微了。
二、勞拉·鄧恩的生活經歷
1967年2月10日,勞拉出生在一個電影家庭,父親是布魯斯·鄧恩,母親是黛安·拉德,年幼時的勞拉就曾到過片場,甚至得到過幾個小角色。勞拉兩歲時,父母離婚,勞拉由此同父親失散多年。
長大些的勞拉在家庭熏陶下決定投身表演,像其他美國60年代反對傳統文化的青年人的子女一樣,勞拉對東方神秘主義和政治激進主義情有獨鍾,她被那些守舊的同學們視作怪物,勞拉只好把李·斯特拉斯伯格戲劇學院當作自己的避難所。
(5)2020獲獎電影女演員擴展閱讀
電影《婚姻故事》
一、演員及上映時間
《婚姻故事》是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亞當·德賴弗、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8月29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於2020年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二、劇情簡介
妮可是一位女演員,在她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出演了一部小規模的熱門影片,這也讓執導該片的導演查理一躍成為極具商業價值的導演。他們兩人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多年裡,舞台劇的經歷讓妮可的表演水平和公信力逐漸增高。
某一天,她有機會去美國洛杉磯參與拍攝一部科幻電視連續劇。因為妮可事業上的新發展,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他們兩人的感情觸礁了。
隨後,妮可前往美國洛杉磯去拍攝電視劇的試播集。在把兒子亨利送去當地一所小學時,她還跟媽媽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且又重新和妹妹聯絡上。然後,妮可為自己聘請了離婚律師諾拉。夫妻兩人一開始想平分手的計劃就被擱置了 。
❻ 火了!2020年獲獎最多的台灣片《怪胎》,有粉絲連追主演3周
2020年的夏天,當大陸電影市場開始逐漸復甦,蠢蠢欲動的時候,你一定想不到8月份有部台灣電影火了,在台灣地區上映後,而且幾乎場場爆滿。
上映一個月,全台票房就逼近4500萬,甚至有粉絲連續三周都在追主演,從台中奔赴台北參加見面會,一睹影人風采。
是什麼電影這么火爆呢?
它叫《怪胎》,全亞洲首部iPhone電影,由林柏宏、謝欣穎主演,廖明毅導演。
電影一經上映,便獲得國內外連連好評,不僅成為第57屆台北影展拿下最多獎項的影片,在第四屆FILMICFest影展上更是打敗了全球84個國家、超過1500部參賽的作品,拿下世界首獎最大獎。
同時,還獲得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影展獲得觀眾票選水晶桑獎和紫桑獎、富川奇幻影展拿下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加拿大奇幻影展觀眾票選獎以及紐約亞洲電影節評審團榮譽大獎等眾多獎項。
本片也成為今年台灣電影市場上,目前獲得獎項最多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廖明毅曾擔任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吃吃的愛》、《六弄咖啡館》等高口碑影片執行導演。
廖明毅導演在《怪胎》中身兼編劇、導演、攝影、剪輯於一身,作為首部自己的影片,能獲得如此成績,可喜可賀。
除了影片本身受到歡迎外,這部電影還起到了聯動效應,在台灣地區掀起了一股「怪誕美學」風潮。
讓我們來說說這部電影吧!
影片講述的是男主角陳柏青(林柏宏 飾)是一名患有嚴重神經性強迫症(OCD)的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
每月15號是他唯一一天出門采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謝欣穎 飾)。
原本以為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讓他們相遇,發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
然而這對命運般的眷屬,卻在陳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之後,關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電影在形式上使用iPhone拍攝,大膽創新。
從預告片便可看出,影片在構圖和剪輯上有著巧妙的想法,畫面色彩飽和度極高,氛圍輕松明快,小清新風格十分明顯。
故事前半段畫面使用了1:1的正方形比例,是典型的置中構圖,不僅將觀眾的目光全部聚焦於主人公的行為動作上,同時還帶給人一種空間上的壓迫和不對稱感。
隨著劇情不斷發展,男主角的OCD消失,畫面比例也突然變得正常,從正方形轉為16:9的橫屏模式,沖突越來越明顯,距離高潮點也越來越近。
影片用畫面比例的改變來代表男女的關系開始走向分離,前半段劇情的正方形比例如同強迫症的強迫性思維一樣,必須在一個平整安全的秩序中生活,如果打破這一束縛。
如同面臨災難性事件一樣,就像影片中女主角在外面超過三個小時就會患紅疹、男主角洗手如果多洗一次就要從頭再洗15次、物品必須擺放的整整齊齊、房間必須一塵不染。
不得不感嘆導演根據劇情改變構圖的大膽嘗試,加入奇幻與寫實的風格,呈現出的效果完全不輸專業拍攝器材,值得稱謂的是,導演廖明毅只用3台iPhoneXSMax就完成了此片的拍攝。
其次,內容表現上並沒有因拍攝器材的短板而受到桎梏。
男女主角因為身患OCD而變得自卑和有壓力,走路時總是低著頭且迅速穿過街道,駝背和躲閃的眼神,因自信低落而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出門必須穿雨衣、戴口罩、隔著手套觸碰一切,坐地鐵永遠都是站著。
病態的不斷打掃、固定時間睡覺起床、穿同樣的衣服,被人叫住時總會受到驚嚇。
這些細節的表現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患有OCD的人是有多麼痛苦,現實中每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會有些許強迫症,但當這種症狀嚴重到成為一種病的時候,就很難擺脫,更難以通過葯物方式治好,只能達到緩解。
另外,這部電影除了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外,服化道也體現著「怪誕」二字,男女主的服裝及居住房間充滿著飽和度極高的顏色,多是大塊單面的紅、藍、黃等。
女主出門必定會穿亮黃色雨衣,頭戴黃色雨帽,藍色褲子,手上戴著一副同樣藍色的手套,在家也總是穿著一件大紅色衛衣,而男主所有的衣服都是藍色無印花T恤,出門必穿白色雨衣,頭戴白色雨帽,手戴湖綠色手套。
男女主家裡的牆壁、物品及傢具也多是大面積亮度頗高的單色。
這樣的設計頗具實驗性,雖然他們身穿這樣的奇裝異服坐地鐵、逛超市,但並沒有人會因此而注意他們,導演的用意也許是想將OCD症狀的怪異以這樣的形式外化,以此來更好的詮釋患有此症狀人內心的煎熬,沖擊力更強。
有趣的是,電影中這些特殊怪誕的設計引起了粉絲的模仿和二創。
粉絲們為了配合林柏宏和謝欣穎在電影中的角色設定,同時表達對這部影片的喜愛,電影在舉行見面會的時候,粉絲們不僅穿上了電影中的招聘雨衣和背包外,還自備牙刷,以呼應男女主在影片中同步刷牙的橋段。
說到以上這些細節便不得不提到兩位主演,林柏宏和謝欣穎。
男主角林柏宏曾以《六弄咖啡館》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傳媒關注新人男演員。
女主角謝欣穎是被著名導演侯孝賢挖掘的演員,曾出演電影《刺客聶隱娘》,扮演田季安寵妾胡姬一角。
紐約亞洲電影節評審團榮譽大獎給這部《怪胎》的獲獎理由是:
雖然,本片被定義為小清新的愛情電影,但卻一點看不到台灣典型小清新愛情電影的樣子,更多是披著愛情的外衣講述更深的內里,這樣的愛情電影反而在觀眾心裡能夠留下更深的印象。
影片中一直在說的OC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就是大眾普遍說的強迫症,指有意識的不斷強迫自己重復做某些事情,進而達到預期目的。
近年來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內心所經歷的矛盾、焦慮只能通過強迫性的症狀表達出來。
這些人無法控制的反復做著同一件事,被人認為是「怪胎」,如同這部電影,當找到那個「你懂我」的人時,會感到溫暖,感覺自己不再是個怪胎。
當這種症狀突然消失時,於自己值得慶幸,可是於身邊那個「你懂我」的人而言,便不得不再次偽裝起自己,從頭到腳,回到只有一個人生活的時候。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怪胎」的愛情,反觀,愛情中的我們又哪一個不是「怪胎」呢?
青石電影 | 清源(特約)
❼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是誰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是芮妮·齊薇格,她在劇情片《朱迪》中飾演朱迪·嘉蘭,憑此角色還獲得第2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第26屆演員工會獎電影最佳女主角,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女演員」。
(7)2020獲獎電影女演員擴展閱讀
影片《朱迪》
1、主創
《朱迪》是由魯伯特·古爾德執導,蕾妮·齊薇格、盧夫斯·塞維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由魯伯特·古爾德執導,湯姆·艾吉(《王冠》)操刀劇本。
2、劇情簡介
《朱迪》聚焦朱迪·嘉蘭最後一場演出,講的是這位女明星最悲慘落魄的一段時期。故事開始後不久,為了爭奪孩子撫養權而背井離鄉,朱迪·嘉蘭前去倫敦「淘金」。她不知道這三個星期的酒店駐唱會成為自己人生最後一場演出,也不知道自己與命運的對抗終究只是徒勞。
蕾妮·齊薇格就藏在這個角色身體里,染黑金發,拱起「小駝背」,時不時流露出精神不穩定的飄忽神色,用表演講述那些沒有寫在劇本里的痛苦與折磨。
最後的演出里,朱迪的表現極其糟糕,對葯物和酒精的依賴,長久以來無法入睡的疲憊,思念孩子的焦慮,統統轉化為她對舞台的恐懼。但是在唱完《Over the Rainbow》之後,她仍然感受到了觀眾對她的愛,畫面漸黑之前,她問:「你們才不會忘記我!對吧?」她用真心歌唱,展露出傷痕累累的靈魂,最終用洶涌的演技實現了一種優雅的狀態。
❽ 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出爐,分別都有哪些
這個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也是最近剛評比出來的,其選取的人員囊括了建國70年以來的活躍在影壇中的具有影響力的女性演員。其人員名單如下:張曼玉,鞏俐,林青霞,劉曉慶,章子怡,田華,王曉棠,周冬雨,惠英紅,祝希娟。評選單位是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第27屆華鼎獎組委會,從這個評選單位也可以看得出來具有一定的分量。畢竟,華鼎獎的含金量不低。
最後說一下周冬雨,做為年青一代的女演員,周冬雨在電影上的悟性和天賦是別人比不了的。所以,其參演的電影也獲得了很多的人認可。像《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作品都能夠很好的反應社會的各種問題。那些質疑周冬雨的人可以消停一下了,畢竟沒有誰能夠在這么快的時間內既獲得電影大獎又能夠收獲觀眾口碑。
❾ 金球獎(美國年度電影和電視獎項)的歷屆獲得者都有誰
第三十屆 1973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教父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歌廳
最佳導演獎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馬龍·白蘭度 教父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傑克·萊蒙 兩代情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莉芙·厄爾曼 移民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莉莎·明娜莉 歌廳
最佳男配角獎 喬爾·格雷 歌廳
最佳女配角獎 謝莉·溫特斯 海神號遇險記
最有前途新人(男) 愛德華·艾伯特 蝴蝶是自由的
最有前途新人(女) 黛安娜·羅斯 貴婦唱著黑人民歌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馬龍·白蘭度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簡·芳達
最佳外國片(英語) 青年時代的丘吉爾
最佳外國片(非英語) 移民(瑞典)
最佳電影劇作 馬里奧·普佐 等 教父
最佳原作配樂 尼諾·羅塔 教父
最佳原作歌曲 沃爾特·沙爾夫 等 貝恩
西席·地密爾獎塞繆爾·高爾溫
第三十一屆 1974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大法師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美國風情畫
最佳導演獎 威廉·弗里德金 大法師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艾爾·帕西諾 沖突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喬治·西格爾 金屋夢痕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瑪莎·梅森 來去自由的灰姑娘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格倫達·傑克遜 金屋夢痕
最佳男配角獎 約翰·赫斯曼 學院風光
最佳女配角獎 琳達·布萊爾 大法師
最有前途新人(男) 保羅·李馬特 美國風情畫
最有前途新人(女) 塔特姆·奧尼爾 紙月亮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馬龍·白蘭度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伊麗莎白·泰勒
最佳外語片 步行者(西德)
最佳電影劇作 威廉·彼德特·布拉蒂 大法師
最佳原作配樂 尼爾達·埃蒙德 海鷗喬納森利文斯特
最佳原作歌曲 馬文·哈姆里許 等 回首當年
西席·地密爾獎 蓓蒂·戴維絲
最佳紀錄片 八種想像
第三十二屆 1975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唐人街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最長的院子
最佳導演獎 羅曼·波蘭斯基 唐人街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傑克·尼克爾森 唐人街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阿特·卡尼 哈里與湯托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吉娜·羅蘭茲 受影響的女人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麗格·惠曼 三劍客
最佳男配角獎 弗雷德·阿斯坦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女配角獎 卡倫·布萊克 偉大的蓋茨比
最有前途新人(男) 約瑟夫·博特姆斯 鴿子號
最有前途新人(女) 蘇珊·弗蘭納里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羅伯特·雷德福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芭芭拉·史翠珊
最佳外語片 一場婚姻(瑞典)
最佳電影劇作 羅伯特·湯 唐人街
最佳原作配樂 艾倫·傑伊·勒納 等 小王子
最佳原作歌曲 尤爾·博克斯 等 機靈狗
西席·地密爾獎 哈爾·沃里斯(製片人)
最佳紀錄片 美好的人民
第三十三屆 1976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飛越瘋人院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陽光少年
最佳導演獎 米洛斯弗爾曼 飛越瘋人院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傑克·尼克爾森 飛越瘋人院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沃爾特馬泰 陽光少年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路易絲弗萊徹 飛越瘋人院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安瑪格麗特 湯米
最佳男配角獎 理查德本傑明 陽光少年
最佳女配角獎 布倫達瓦卡羅 一次不夠
最有前途新人(男) 布雷德杜里夫 飛越瘋人院
最有前途新人(女) 瑪里琳哈西特 山的另一邊
最佳外語片 父親告訴我的謊言(加拿大)
最佳電影劇作 勞倫斯豪本 等 飛越瘋人院
最佳原作配樂 約翰威廉姆斯 大白鯊
最佳原作歌曲 基斯卡拉丁 納什維爾
最佳紀錄片 青年動亂
第三十四屆 1977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洛奇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星海沉浮錄
最佳導演獎 西德尼·盧默特 電視台風雲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彼德·芬奇 電視台風雲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克里斯·克里斯托弗 星海沉浮錄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費·唐娜薇 電視台風雲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芭芭拉·史翠珊 星海沉浮錄
最佳男配角獎 勞倫斯·奧立弗 馬拉松人
最佳女配角獎 凱瑟琳·羅斯 苦海餘生
最有前途新人(男) 阿諾德·斯瓦辛格 阻止飢餓
最有前途新人(女) 傑西卡·蘭格 金剛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羅伯特·德雷福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索菲亞·羅蘭
最佳外語片 面對面(瑞典)
最佳電影劇作 帕迪·查耶夫斯基 電視台風雲
最佳原作配樂 保羅·威廉斯 等 星海沉浮錄
最佳原作歌曲 保羅·威廉斯 等 星海沉浮錄
西席·地密爾獎 沃爾特·米里許
最佳紀錄片 世界的祭壇
第三十五屆 1978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轉折點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再見女郎
最佳導演獎 赫伯特·羅斯 轉折點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理查德·波頓 馬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理查德·德萊弗斯 再見女郎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簡·芳達 朱莉亞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馬莎·梅森 再見女郎
黛安·基頓 安妮·霍爾
最佳男配角獎 彼德·弗思 馬
最佳女配角獎 瓦妮莎·雷德格雷無 朱莉亞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羅伯特·德雷福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芭芭拉·史翠珊
最佳外語片 特殊的一天(意)
最佳電影劇作 尼爾·西蒙 再見女郎
最佳原作配樂 約翰·威廉斯 星球大戰
最佳原作歌曲 約瑟夫·布魯克斯 你照亮我的生活道路
西席·地密爾獎 里德斯·克爾頓
第三十六屆 1979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午夜快車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導演獎 邁克爾·西米諾 獵鹿人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華倫·比蒂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喬恩·沃伊特 歸來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簡·芳達 歸來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馬吉·史密斯 加州套房
艾倫·伯斯汀 來年同一時間
最佳男配角獎 約翰·赫特 午夜快車
最佳女配角獎 黛揚·坎農 天堂可以等待
最有前途新人(男) 布雷德·戴維斯 午夜快車
最有前途新人(女) 艾琳·米蘭克爾 午夜快車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約翰·特拉華爾塞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簡·芳達
最佳外語片 秋天奏鳴曲(瑞典)
最佳電影劇作 奧立弗·斯通 午夜快車
最佳原作配樂 喬治·奧莫羅迪爾 午夜快車
最佳原作歌曲 保羅·傑巴拉 感謝上帝,這是星期五
西席·地密爾獎 露西爾·鮑爾
第三十七屆 1980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克萊默夫婦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突破
最佳導演獎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現代啟示錄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達斯汀·霍夫曼 克萊默夫婦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彼德·賽勒斯 富貴逼人來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莎莉·費爾德 諾·瑪蕾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貝特·米特蘭 玫瑰
最佳男配角獎 梅文·道格拉斯 富貴逼人來
最佳女配角獎 梅麗爾·斯特里普 克萊默無婦
最佳新人表演獎(男) 里基·施羅德 父子情
最佳新人表演獎(女) 貝特·米蘭特 玫瑰
最受歡迎的演員(男) 羅傑·摩爾
最受歡迎的演員(女) 簡·芳達
最佳外語片 瘋女之籠(法)
最佳電影劇作 羅伯特·本頓 克萊默無婦
最佳原作配樂 卡邁因·科普拉 黑駒
最佳原作歌曲 阿曼達·麥克勃洛姆 玫瑰
西席·地密爾獎亨利·方達(演員)
第三十八屆 1981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普通人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礦工的女兒
最佳導演獎 羅伯特·雷德福 普通人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羅伯特·德尼羅 憤怒的公牛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雷·夏基 偶像製造者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瑪麗·泰勒·穆爾 普通人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西珊·斯帕塞克 礦工的女兒
最佳男配角獎 蒂莫西·赫頓 普通人
最佳女配角獎 瑪麗·斯廷伯根 梅爾文和霍華德
最佳新人表演獎(男) 蒂莫西·赫頓 普通人
最佳新人表演獎(女) 娜塔亞·金絲基 苔絲
最佳外語片 苔絲(英)
最佳電影劇作 威廉·彼德·布拉蒂 快,快,兇手凱恩
最佳原作配樂 多米尼克·弗隆蒂 特技人
最佳原作歌曲 麥克爾·戈爾 等 我要高飛
西席·地密爾獎 吉恩·凱萊(導演、演員)
第三十九屆 1982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金色池塘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亞瑟王
最佳導演獎 華倫·比蒂 赤色分子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亨利·方達 金色池塘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達德利穆爾 亞瑟王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梅麗爾·斯特里普 法國中尉的女人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伯納多特彼德斯 天堂來的更士
最佳男配角獎 約翰·吉爾吉德 亞瑟王
最佳女配角獎 瓊·赫克特 僅僅當我笑時
最佳新星表演獎(男) 庇亞·扎杜克 蝴蝶仔
最佳外語片 烈火戰車(英)
最佳電影劇作 歐內斯特·湯普遜 金色池塘
最佳原作配樂 亞瑟王
最佳原作歌曲 伯特·巴卡拉克 等 亞瑟王
第四十屆 1983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E·T·外星人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窈窕淑男
最佳導演獎 理查德·阿頓巴勒 甘地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本·金斯利 甘地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達斯汀·霍夫曼 窈窕淑男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梅麗·斯特里普 索菲的選擇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朱麗·安德魯斯 維克多/維克多利亞
最佳男配角獎 小路易斯·戈塞特 軍官與紳士
最佳女配角獎 傑西卡·蘭格 窈窕淑男
最佳新人表演獎(男) 本·金斯利 甘地
最佳新人表演獎(女) 桑德爾·伯格曼 王者之劍
最佳電影劇作 約翰·布里利 甘地
最佳外語片 甘地(英、印)
最佳原作配樂 約翰·威廉姆斯 E·T·外星人
最佳原創歌曲 傑克·尼奇 等 軍官與紳士
西席·地密爾獎 勞倫斯·奧立弗(演員)
第四十一屆 1984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母女情深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燕特兒
最佳導演獎 芭芭拉·斯特賴桑德 燕特兒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羅伯特·杜瓦爾 溫柔的憐憫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邁克爾·凱恩 教育麗塔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雪莉·麥克琳 母女情深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朱迪·沃爾特斯 教育麗塔
最佳男配角獎 傑克·尼科爾遜 母女情深
最佳女配角獎 切爾 西爾克伍德
最佳外語片 芬妮和亞歷山大(瑞典)
最佳電影劇作 詹姆斯·布魯克斯 母女情深
最佳原創音樂 喬治奧·莫羅德 閃電舞蹈
最佳原創歌曲 喬治奧·莫羅德 等 閃電舞蹈
第四十二屆 1985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莫扎特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寶石傳奇
最佳導演獎 米洛斯·弗爾曼 莫扎特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默里·亞伯拉罕 莫扎特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達德利·穆爾 米基和莫德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薩莉·菲爾德 我心深處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凱瑟琳·特納 寶石傳奇
最佳男配角獎 吳漢 殺戮戰場
最佳女配角獎 佩吉·阿什克羅夫特 印度之行
最佳外語片 印度之行(英)
最佳電影劇作 彼德·謝弗 莫扎特
最佳原作配樂 莫里斯·賈勒 印度之行
最佳原創歌曲 斯蒂維·旺德 紅衣女人
西席地密爾獎 伊麗莎白·泰勒(演員)
第四十三屆 1986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走出非洲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普里茲家庭的榮譽
最佳導演獎 約翰·休斯頓 普里茲家庭的榮譽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喬恩·沃伊特 暴走列車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傑克·尼科爾遜 普里茲家庭的榮譽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烏琵·戈德堡 紫色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凱薩琳·特納 普里茲家庭的榮譽
最佳男配角獎 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 走出非洲
最佳女配角獎 梅格·蒂莉 上帝的女兒
最佳外語片 官方說法(阿根廷)
最佳電影劇作 伍迪·艾倫 開羅紫玫瑰
最佳原作配樂 約翰·貝利 走出非洲
最佳電影歌曲 萊昂內爾·呂奇 白色之夜
西席.地密爾獎 芭芭拉·斯坦維克
第四十四屆 1987年:
最佳影片(劇情類)野戰排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漢娜姐妹
最佳導演獎 奧立弗·斯通 野戰排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鮑勃·霍斯金斯 蒙娜麗莎
最佳男演員(歌舞/喜劇類) 保羅·霍根 鱷魚鄧迪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馬莉·馬特琳 失寵於上帝的孩子
最佳女演員(歌舞/喜劇類) 西塞·斯派西克 心靈之罪
最佳男配角獎 湯姆·伯蘭吉爾 野戰排
最佳女配角獎 瑪吉·史密斯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最佳外語片 襲擊(荷蘭)
最佳電影劇作 羅伯特·波特 傳道
最佳原作配樂 埃尼·莫里康 傳道
最佳電影歌曲 喬吉奧·莫羅德爾 壯志凌雲
西席.地密爾獎 安東尼·奎因
❿ 2020年的金鷹女神是哪位明星
是楊紫。
楊紫和金鷹女神可以說非常有緣分,上一屆的金鷹女神投票中,楊紫以少量票差輸給迪麗熱巴,與「金鷹女神」擦肩而過。
楊紫參演的很多部電視劇比如《我的莫格利男孩》、《親愛的,熱愛的》、《香蜜沉沉燼如霜》、《白蛇傳》、《北京女子圖鑒》,拿到金鷹女神也算實至名歸。
(10)2020獲獎電影女演員擴展閱讀:
第一屆金鷹女神:劉亦菲 2006年金鷹節第一次推出「金鷹女神」的概念,挑選當年在電視劇領域表現優異、形象青春健康的女演員擔任「金鷹女神」。
劉亦菲因在《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神鵰俠侶》等劇中突出表現和清新脫俗的氣質被選中,劉亦菲也是金鷹節第一位金鷹女神,被稱為「天仙下凡」、 中國版「雅典娜」,被譽為了最典雅的「金鷹女神」。
第二屆金鷹女神:李小璐 因出演《都是天使惹得禍》走紅的李小璐,在劇中飾演有點任性、伶牙俐齒的楊曉芸。在《奮斗》中的出色表現,李小璐從劉亦菲手中接棒當選「金鷹女神」,成為金鷹節史上第二位「金鷹女神」。
第三屆金鷹女神:王珞丹 2010年,王珞丹再次入選金鷹節「最受觀眾女演員」名單,並獲得了扮演金鷹女神的幸運機會。
第四屆金鷹女神:劉詩詩 2011年,劉詩詩以一部《步步驚心》引發巨大關注,人氣一路飆升,毫無懸念地當選為那一屆的「金鷹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