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陳圓圓是不是藝妓
陳圓圓是江南一帶出名的藝妓,後被吳三桂贖回府中做了其妻妾,李自成攻打明都時吳三桂正鎮守山海關抵禦清兵,正要回兵救援,半路上聽說京城被攻破便返回山海關,李自成知道吳三桂手握重兵派人勸降,吳三桂也答應了他,但就在歸降的路上遇到了家中的僕人,得知了自己家以被抄,其父也遭到起義軍的迫害,但此時吳三桂仍有歸降之意,但當聽到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搶走是便大發雷霆,帶兵返回山海關。從這里便可看出吳三桂對陳圓圓的重視程度。
陳圓圓,又名陳源,字畹芬,原籍常州奔牛。她本姓邢。父親邢三,是個貧苦農民。圓圓出世不久,母親去世。因家境貧寒,父親把她送給在崑山的姨媽撫養。姨父姓陳,所以她改作陳姓。姨母未生育,得到這個外甥女,如獲至寶。為老有所靠,老倆口把圓圓送入私塾讀書。後又請人教習詩詞繪畫、戲曲歌舞,直使其出落得豐姿逸麗,以致色藝冠絕一時。
小荷當露尖尖角了,圓圓十六、七歲時,來到蘇州清唱戲曲,掛牌名曰:「玉峰女優陳圓圓」。
這位在江南水鄉成長的女孩,幽艷絕古,自不甘寂寞,也不會寂寞。她填了一首《轉運曲.送人南還》雲:「堤柳堤柳,不系東行馬首,空餘千縷秋霜,凝淚思君斷腸,腸斷腸斷,又聽催歸聲喚。」凄清委婉,別夢依依。詞中所言「思君」句,當是此時圓圓已心有所屬。然而,催歸聲喚,無奈地與她心中的君子勞燕分飛,淚漣漣地走進了歷史。
蒼茫的暮色中,在北去的船上,陳圓圓回眸望了一眼風雨飄搖中的蘇州城,就這么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她和蘇州的這段夢痕緣影,使得日後許多人把她認定為蘇州人。吳偉業的《圓圓曲》中,說「家本姑蘇浣花里」,把她寫成是一個蘇州的妓女。《甲申傳信錄》甚至更詳細地說她是「吳閶歌妓」。然而時至今日,蘇州的眾多人文景觀中,卻全然沒有她留下的一絲庋痕,彷彿她在這古城就從未存在過似的。
明朝崇禎末年,遍地狼煙。李自成、張獻忠攻於內,努爾哈赤的子孫窺於外,那個後來弔死煤山的崇禎帝,難免憂心忡忡。寵妃田貴妃的父親田畹,就到蘇州來選美,想找些美人兒來陪皇帝解脫煩惱。《圓圓曲》中的「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惟有淚沾衣。」寫的就是陳圓圓被選中而強迫帶走的事。
到了北京,沒有想到崇禎皇帝時值內外交困,無心貪戀女色,拒納。田畹老實不客氣復將圓圓帶回府中,編進侍妾群中。「今宵扶入羅幃帳,一樹梨花壓海棠。」正因為這樣,導致了日後陳圓圓幾乎是不能自拔地跟了吳三桂。
吳三桂,原籍江蘇高郵,寄籍遼東,十八歲中武舉。父吳襄為京營提督。吳三桂以父蔭得以官都督指揮,復以平西伯爵位、山海關總兵職務,鎮守寧遠。時李自成陷西安拔太原,京師震動,吳三桂入京覲見。田畹老謀遠慮地為寄託身家性命,與這位兵權在握的吳三桂拉上了關系,無意中也替陳圓圓與吳三桂拉上了關系,盡管並非他的本意。於是,當吳三桂開口要陳圓圓時,田畹瞪著昏花的老眼,百般無奈地首肯了。
吳三桂償了心願,少不得一番沉醉。怎奈山海關頻頻告急,崇禎帝諭旨飭三桂回關駐守。軍中不便隨帶姬妾,新婚就要遠別,三桂無奈地將圓圓留在了父親吳襄的府中。
李自成打下了紫禁城,權力使他剛建立的「大順」政權很快腐化了起來。上上下下都在忙著追贓索餉,搜羅女人。悍將劉宗敏乾脆把陳圓圓從吳襄府里搶了去。他們這時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山海關的重要性,對那位鎮守在關的總兵吳三桂更缺乏了解,除了讓吳襄修書勸降外別無舉動。這下糟了:吳三桂聽說家被抄、父被囚,並未在意,他心中有譜,只要自己投降了大順朝,一切都會恢復的;但是,當他一聽到陳圓圓被掠,勃然色變了。
「大丈夫不能保全一女子,有何顏面?」
天平終於可怕地傾斜。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大門,於是,清兵入關,定都北京。陳圓圓在八旗兵的威風下重歸吳三桂。吳三桂沒有料到,看見了北京城,卻不許他進去,只得帶了陳圓圓,千里迢迢征伐到雲南。
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以順治的名義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經略川黔滇三省。是時,投了新主子的吳三桂,像一隻兇猛而馴養有素的鷹犬,猛咬昔日的同儕故舊,甚至追殺到緬甸,抓來了南明永曆帝,並在昆明北門外商山山麓將其絞殺。這個可憐的朱元璋的後裔,所剩的一點殘骸,葬於商山山麓的蓮花池畔。
而在蓮花池的附近,吳三桂也為陳圓圓修建了安阜園。
眼見得身畔呼呼作響的政治風雲卷來捲去,此時已三十五、六歲的陳圓圓正疲倦地坐在安阜園中,身邊已了無殺伐之聲,只是一股無言的凄楚入骨。醉月觴飛,夢雨床連,整日里,冷冷清清。她望著遮掩住家鄉的群山,山頂,正一片晚雲秋。
吳三桂開藩雲南,權勢可炙,身邊的宵小,早又給他獻上了別的美人,從而把圓圓扔在了一邊。
二十多年的風雲劍戟,漁陽硝煙。殺不盡的人,流不完的血。此時此際的一切已使陳圓圓厭倦。她不懂那些浸透在血泊中的政治。然而,作為一個女人,她還是具備了女性的直覺。殺來殺雲,邀功請賞,不就是為了榮華富貴、為了享福么!唉,沒有享不完的福,只有受不完的罪呢!福再多,總有一天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的。況且來日是空,去日何嘗不是空?佛家的機鋒,在她那顆枯萎的心田裡潛滋暗長,終於,她進入了一個宗教的世界。她住進了昆明西門外瓦倉庄三聖庵,剃發為尼,法名寂靜,號玉庵。
吳三桂開藩雲南二十多年,耐不住寂寞,又欺康熙皇帝年幼,起兵問鼎中原。兵敗衡陽,暴死衡州。三年後,清軍攻佔昆明,將已運回昆明安葬的吳三桂,從棺材裡扒出來剁為肉泥焚毀。此時,陳圓圓自沉於蓮花池,終年五十餘歲。孫旭的《吳三桂始末》則說清兵攻入雲南時,陳圓圓是自縊身死。
陳圓圓的墓在昆明,叫邢夫人墓。這個和蘇州有著牽連的女人,如果將山海雄關不戰而洞開的恥辱,怪罪於她,分明開脫了吳三桂的罪惡。如果怪上蒼為何讓其成為天生尤物,似乎又落入女人是禍水的舊窠。於是,只能抱怨一聲,你既到了吳城,何必離去?
「可惜人生,不向吳城住」是南宋詩人吳文英《點絳唇.懷蘇州》一詞中的句子。借用在陳圓圓身上,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可惜人生,未在吳城住」。然而,若是真的在蘇州居住了又會怎樣呢?《吳門表隱》中,分別記錄了宋代金人南侵、元初元兵入城、元末張士誠入境、朱元璋破城、明燕王靖難兵起以及清兵下江南等社會的大動亂中,蘇州留下的一幅幅「拒敵死」、「自縊死」、「受刃」、「赴水死」、「被誅」的血淋淋畫面。因此,陳圓圓假若是時仍在吳地,或倒於滿清的鐵騎下,或僥幸而終其天年,其結果,充其量蘇州歷史上有過一個留不下姓名的女人,郊外多了個至今已退平了的墳包。然而,中國歷史上卻少了一個哀怨女人轟轟烈烈的故事http://www.szm.com.cn/magazine/99-5/11.htm
❷ 誰知道陳圓圓
陳圓圓,又名陳源,字畹芬,原籍常州奔牛。她本姓邢。父親邢三,是個貧苦農民。圓圓出世不久,母親去世。因家境貧寒,父親把她送給在崑山的姨媽撫養。姨父姓陳,所以她改作陳姓。姨母未生育,得到這個外甥女,如獲至寶。為老有所靠,老倆口把圓圓送入私塾讀書。後又請人教習詩詞繪畫、戲曲歌舞,直使其出落得豐姿逸麗,以致色藝冠絕一時。
小荷當露尖尖角了,圓圓十六、七歲時,來到蘇州清唱戲曲,掛牌名曰:「玉峰女優陳圓圓」。
這位在江南水鄉成長的女孩,幽艷絕古,自不甘寂寞,也不會寂寞。她填了一首《轉運曲.送人南還》雲:「堤柳堤柳,不系東行馬首,空餘千縷秋霜,凝淚思君斷腸,腸斷腸斷,又聽催歸聲喚。」凄清委婉,別夢依依。詞中所言「思君」句,當是此時圓圓已心有所屬。然而,催歸聲喚,無奈地與她心中的君子勞燕分飛,淚漣漣地走進了歷史。
蒼茫的暮色中,在北去的船上,陳圓圓回眸望了一眼風雨飄搖中的蘇州城,就這么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她和蘇州的這段夢痕緣影,使得日後許多人把她認定為蘇州人。吳偉業的《圓圓曲》中,說「家本姑蘇浣花里」,把她寫成是一個蘇州的妓女。《甲申傳信錄》甚至更詳細地說她是「吳閶歌妓」。然而時至今日,蘇州的眾多人文景觀中,卻全然沒有她留下的一絲庋痕,彷彿她在這古城就從未存在過似的。
明朝崇禎末年,遍地狼煙。李自成、張獻忠攻於內,努爾哈赤的子孫窺於外,那個後來弔死煤山的崇禎帝,難免憂心忡忡。寵妃田貴妃的父親田畹,就到蘇州來選美,想找些美人兒來陪皇帝解脫煩惱。《圓圓曲》中的「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惟有淚沾衣。」寫的就是陳圓圓被選中而強迫帶走的事。
到了北京,沒有想到崇禎皇帝時值內外交困,無心貪戀女色,拒納。田畹老實不客氣復將圓圓帶回府中,編進侍妾群中。「今宵扶入羅幃帳,一樹梨花壓海棠。」正因為這樣,導致了日後陳圓圓幾乎是不能自拔地跟了吳三桂。
吳三桂,原籍江蘇高郵,寄籍遼東,十八歲中武舉。父吳襄為京營提督。吳三桂以父蔭得以官都督指揮,復以平西伯爵位、山海關總兵職務,鎮守寧遠。時李自成陷西安拔太原,京師震動,吳三桂入京覲見。田畹老謀遠慮地為寄託身家性命,與這位兵權在握的吳三桂拉上了關系,無意中也替陳圓圓與吳三桂拉上了關系,盡管並非他的本意。於是,當吳三桂開口要陳圓圓時,田畹瞪著昏花的老眼,百般無奈地首肯了。
吳三桂償了心願,少不得一番沉醉。怎奈山海關頻頻告急,崇禎帝諭旨飭三桂回關駐守。軍中不便隨帶姬妾,新婚就要遠別,三桂無奈地將圓圓留在了父親吳襄的府中。
李自成打下了紫禁城,權力使他剛建立的「大順」政權很快腐化了起來。上上下下都在忙著追贓索餉,搜羅女人。悍將劉宗敏乾脆把陳圓圓從吳襄府里搶了去。他們這時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山海關的重要性,對那位鎮守在關的總兵吳三桂更缺乏了解,除了讓吳襄修書勸降外別無舉動。這下糟了:吳三桂聽說家被抄、父被囚,並未在意,他心中有譜,只要自己投降了大順朝,一切都會恢復的;但是,當他一聽到陳圓圓被掠,勃然色變了。
「大丈夫不能保全一女子,有何顏面?」
天平終於可怕地傾斜。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大門,於是,清兵入關,定都北京。陳圓圓在八旗兵的威風下重歸吳三桂。吳三桂沒有料到,看見了北京城,卻不許他進去,只得帶了陳圓圓,千里迢迢征伐到雲南。
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以順治的名義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經略川黔滇三省。是時,投了新主子的吳三桂,像一隻兇猛而馴養有素的鷹犬,猛咬昔日的同儕故舊,甚至追殺到緬甸,抓來了南明永曆帝,並在昆明北門外商山山麓將其絞殺。這個可憐的朱元璋的後裔,所剩的一點殘骸,葬於商山山麓的蓮花池畔。
而在蓮花池的附近,吳三桂也為陳圓圓修建了安阜園。
眼見得身畔呼呼作響的政治風雲卷來捲去,此時已三十五、六歲的陳圓圓正疲倦地坐在安阜園中,身邊已了無殺伐之聲,只是一股無言的凄楚入骨。醉月觴飛,夢雨床連,整日里,冷冷清清。她望著遮掩住家鄉的群山,山頂,正一片晚雲秋。
吳三桂開藩雲南,權勢可炙,身邊的宵小,早又給他獻上了別的美人,從而把圓圓扔在了一邊。
二十多年的風雲劍戟,漁陽硝煙。殺不盡的人,流不完的血。此時此際的一切已使陳圓圓厭倦。她不懂那些浸透在血泊中的政治。然而,作為一個女人,她還是具備了女性的直覺。殺來殺雲,邀功請賞,不就是為了榮華富貴、為了享福么!唉,沒有享不完的福,只有受不完的罪呢!福再多,總有一天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的。況且來日是空,去日何嘗不是空?佛家的機鋒,在她那顆枯萎的心田裡潛滋暗長,終於,她進入了一個宗教的世界。她住進了昆明西門外瓦倉庄三聖庵,剃發為尼,法名寂靜,號玉庵。
吳三桂開藩雲南二十多年,耐不住寂寞,又欺康熙皇帝年幼,起兵問鼎中原。兵敗衡陽,暴死衡州。三年後,清軍攻佔昆明,將已運回昆明安葬的吳三桂,從棺材裡扒出來剁為肉泥焚毀。此時,陳圓圓自沉於蓮花池,終年五十餘歲。孫旭的《吳三桂始末》則說清兵攻入雲南時,陳圓圓是自縊身死。
陳圓圓的墓在昆明,叫邢夫人墓。這個和蘇州有著牽連的女人,如果將山海雄關不戰而洞開的恥辱,怪罪於她,分明開脫了吳三桂的罪惡。如果怪上蒼為何讓其成為天生尤物,似乎又落入女人是禍水的舊窠。於是,只能抱怨一聲,你既到了吳城,何必離去?
「可惜人生,不向吳城住」是南宋詩人吳文英《點絳唇.懷蘇州》一詞中的句子。借用在陳圓圓身上,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可惜人生,未在吳城住」。然而,若是真的在蘇州居住了又會怎樣呢?《吳門表隱》中,分別記錄了宋代金人南侵、元初元兵入城、元末張士誠入境、朱元璋破城、明燕王靖難兵起以及清兵下江南等社會的大動亂中,蘇州留下的一幅幅「拒敵死」、「自縊死」、「受刃」、「赴水死」、「被誅」的血淋淋畫面。因此,陳圓圓假若是時仍在吳地,或倒於滿清的鐵騎下,或僥幸而終其天年,其結果,充其量蘇州歷史上有過一個留不下姓名的女人,郊外多了個至今已退平了的墳包。然而,中國歷史上卻少了一個哀怨女人轟轟烈烈的故事。
❸ 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是什麼人
陳圓圓紅顏傾倒[大順國」
--------------------------------------------------------------------------------
形容女子的絕色美貌,有「傾國傾城」一說,所謂「傾國」,不只是使全國的人為
之傾倒,還可能是泱泱大國因之而傾覆。紅顏傾國的典型,遠有妲己、西施,近有楊貴
妃、陳圓圓。闖王李自成歷盡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大順王朝」,就因為搶了一個陳圓圓,
觸怒了邊關守將吳三桂,吳三桂引狼入室,使大順國頃刻之間化為灰燼。
陳圓圓原名邢畹芬,是常州奔牛鎮上的一個小家碧玉,父母早亡,從小與祖母相依
為命,祖母疼愛孫女,曾送她到鎮上的私塾讀書,私塾先生為她改名為沅。邢沅十四那
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沒有了收入,為給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貸,終至負債累累。後
來,人們不願再借錢給這個無力償還的小姑娘了,沒錢給祖母買葯,小邢沅急得整天直
哭。這時,鎮上的一個常年在外經商的蟹回來了,打聽到邢沅家的處境,便來到她家,
裝出一副好心對她說:「邢姑娘不必著急,我在外面有些門路,可介紹你到蘇州做事,
賺了錢就可以養活你們祖孫倆了。」
走投無路之下,邢沅相信了那蟹的話,同意隨他去蘇州做事。臨走前蟹還借了
些錢給邢沅安置好祖母,邢沅心裡十分感激。可到了蘇州邢沅才明白真象,那蟹是將
她賣到教坊中作歌妓,賣身的錢一半給了她安置祖母,一半讓那個蟹收進了腰包。既
然走了這一步,小邢沅也沒有了掙扎的餘地,只好聽憑了命運的安排。在教坊,邢沅學
習了歌舞琴畫,由於她天賦穎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嶄露頭角,歌舞尤占魁首。鴇母為她
改名陳圓圓,高張艷幟,招攬貴客,不久就成了名霸一方的紅人,傾倒了無數王孫公子。
這時正值明朝末年,內有起義軍風起雲涌,外有滿人虎視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搖搖
欲墜,崇禎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而後宮中明爭暗鬥也正激烈,田貴妃施展狐媚手段,迷
得崇禎皇帝神魂顛倒,正宮周皇後卻倍受冷落。周皇後的父親嘉定伯周奎為了幫女兒奪
回恩寵,盤算著要找一位才貌迷人的美女安插到皇帝身邊,作為周皇後的心腹與田貴妃
一爭高低。
崇禎十四年秋天,周奎因營葬先人遺骨之事回到了原籍蘇州,他深知江南多美女,
此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後宮訪艷。在蘇州,經四方查訪,最後相中了正值二八佳齡的
紅歌妓陳圓圓,陳圓圓不但歌舞出色,詩畫俱佳,更有一種動人心弦的神韻,絕非一般
美女可比。
第二年春天,陳圓圓隨周奎北上京城。老奸巨滑的周奎,先是將陳圓圓收為義女,
在府中經過一番調教培訓之後,再伺機送進了周皇後宮中。周皇後對陳圓圓也頗為滿意,
將她精心打扮一番後,在宮中設下便宴,特意將皇帝請來飲酒取樂。席間,棟圓圓奉命
為皇帝表演歌舞,只見她長袖輕舒,纖腰款擺,歌聲嬌柔婉轉,眉目間春意盈盈,煞是
動人;表演罷又上前來為皇帝侍酒,言語溫婉,乖巧靈利,確實讓人動心。可是這時崇
禎皇帝被軍國大事攪得頭昏腦脹,根本沒有心思重結新歡,對陳圓圓只是欣賞,沒有收
納之意。陳圓圓在宮中盤桓了兩三個月,終究沒能投入皇帝的懷中,周皇後只好打發她
返回了周府。
進宮時滿載著周奎的希望,如今卻一無所成地回來了,周奎當然心中不快,陳圓圓
在周府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被貶到歌舞班中充當歌舞姬。
明廷內憂外患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李自成的勢力已越過寧武關、居庸關,直逼京師;
滿清軍隊也從東北面發起進攻。危急關頭,明朝廷下詔吳三桂以總兵身份統領大軍鎮守
山海關。
吳三桂是原錦州總兵吳襄的兒子,能騎善射,智勇過人,曾中過武舉;崇禎初年,
吳襄因貽誤戰機而被革職,同時吳三桂則升為寧遠總兵;清兵進攻寧遠時,來勢兇猛,
明朝的軍隊則軟弱懈用,致使寧遠失守,吳三桂因之被連降三級;後來,吳三桂痛定失
痛,加緊操練兵馬,使他的部下成為一支勁旅。如今國難當頭,急需將才,所以朝廷又
將他提拔出來,以鎮守國門,還連帶起用他父親吳襄為京營提督。一時間,吳家父子兵
權在握,成了京城裡的熱門人物,亂世之時誰都想得到軍隊的庇護,所以吳三桂離京赴
任時,京城裡的達官顯貴紛紛設宴為他餞行,想為自己今後找下個靠山。
嘉定伯周奎自然也不落後,在府中擺下珍餚美酒款待吳總兵。這天,除了數不清的
山珍海味呈列在吳三桂面前外,還有周府中絕色的歌舞姬陳圓圓在席前奉歌獻舞。一陣
悠揚清新的絲竹聲後,陳圓圓身披白紗舞衣從重重簾幕中緩緩飄出,就好象一朵白雲飄
到了大廳之中,她淡掃蛾眉,輕點朱唇淡雅中露出一種超塵脫俗的氣韻來;輕舒長袖,
明眸含笑,那笑便象煙霧籠罩著的牡丹花,朦朧而誘人心醉;一段輕舞後,在廳中站定,
隨著動人心弦的樂器聲,唱起了小調,那聲音彷彿從遙遠的天際飄來,輕悠悠地盪人聽
者的心底,宛如清泉澆身般的清爽。這舞這歌,把上座的吳三桂迷得欲醉欲仙,捧著酒
杯,眼痴迷迷地盯著陳圓圓,好半天忘了喝酒,也不知擱下酒杯。
陳圓圓歌罷,奉周奎之命捧了銀壺來為吳總兵斟酒,吳三桂心盪神移地接了酒,一
飲而盡,陳圓圓拽著長裙飄然入內,吳三桂的目光隨之而去,良久都不曾收回。
宴散前,吳三桂終於按捺不住,悄悄對周奎說:「倘以圓圓送我,戰亂之時,我會
先保貴府,再保大明江山!」周奎會心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吳三桂派人帶了千兩黃金作聘禮,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准備好豐盛的嫁
奩,當天就親自把陳圓圓送到了吳家。
此時邊關戰事已急,吳三桂王命在身,可他還是擠時間舉辦了隆重的納妾之禮,只
等享受了洞房花燭夜,再啟程赴任。
這一夜新郎新娘早早入了洞房,只為良宵苦短,第二天拂曉時分吳三桂不得不登程。
這夜的洞房春光如何,有詩為證:
月向風清星眨眼,英雄美人無限歡;
適才倒澆紅蠟燭,此番又棹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戲水晴蜓上下旋;
樂極情濃無限趣,靈龜口內吐清泉。
無奈好夢易醒,兩人尚興意未盡時,屋外已響起大軍開拔的號角。吳三桂攬衣推枕,
匆匆梳洗完畢,門外已傳來稟報:「鞍馬已備好。」這時,陳圓圓面帶紅暈地倦倚床頭,
釵橫鬢亂,淚光瑩瑩,吳三桂看著她,怎麼也挪動不了腳步,回過身來擁抱著她,吻了
文吻,揉了又揉,在門外又響起催報聲,才不得一步三回頭地走出了房門。
吳三桂離開京城不久,闖王李自成便率大軍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順王朝。城中舊
臣遺老全部遭到了搜捕,吳襄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陳圓圓的美貌被闖王的心腹大將劉宗
敏看中,於是奪為侍妾。「大順帝」李自成逼迫吳襄寫信給吳三桂,勸他來京受降,否
則要他全家性命。
信派專使送到了山海關吳三桂手中,見信後,吳三桂動了心,他深知大明皇朝已無
重興的可能,不如乾脆順應時勢,歸附了李自成,也好保全家人的性命。這時他突然想
起了陳圓圓,在他的想像中圓圓應是和家人一同在押,可他還是不放心,便隨口問了一
句:「陳夫人現在何處?」來使覺得陳夫人不過是一小妾身份,情況無礙大局,便如實
相告:「陳夫人已被劉宗敏將軍收入府中。」
聽到這句話,吳三桂頓時火冒三丈,怒吼道:「豈有此理!」隨即抽出佩劍,一劍
砍下來使的頭顱,他的打算也隨之徹底改變了。
吳三桂自忖光憑自己的兵力與闖王交戰難操勝券,於是派副將楊坤持書到滿清大營,
迄求睿親王多爾袞出師相援,准備好好地懲罰一下李自成的大順王朝,以泄痛失圓圓之
恨。如此以來,他是准備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價的,而且還裝模作樣地致書父親說:
「父既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旁以誘三桂,
不顧也!」堂而皇之地以盡忠於大明皇朝為借口,來陪上全家的性命。豈不料請清兵滅
大順國,將來的天下無疑為滿清人所坐,哪不就是背叛民族的利益,引狼入室了嗎?為
了心愛的陳圓圓,家人也好,民族也好,吳三桂已顧不了那麼多!
吳三桂開關引清兵通往北京,正合多爾袞的心意,他立即發兵入關。李自成偵知清
兵逼近的消息,就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向東迎去,同時帶上了吳襄作人質。兩軍交戰於
一片石,由於清軍與吳三桂的兵馬並肩作戰,致李自成大敗,一怒之下,馬前斬殺了吳
襄,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回師京城後又殺了吳家老少共三十八口。
清兵緊追不舍,李自成眼看大勢已去,只好帶上京城的金銀財寶撤回陝西老巢。臨
走時本想帶著陳圓圓,陳圓圓卻認認真真地勸告說:「妾身若隨大王西行,只怕吳將軍
為了妾身而窮追不舍;不如將妾身留在京師,還可作為緩兵之計!」李自成聽了以為頗
有道理,命運危急關頭,他無心留戀美色,索性丟下陳圓圓跑了。
可惜那邊吳三桂並不知道陳圓圓留在京城,揮師緊追李自成的殘部,一心奪回心愛
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絳州,忽然京師有人來報,說是已在京城尋獲了陳圓圓,吳三桂
喜不自勝,立刻停兵絳州,速派人前去接陳夫人來絳州相會。。
陳圓圓來到絳州時,吳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營前搭起了五綵樓牌,旗旗蕭鼓整整排
列了三十里地,吳三桂穿著整齊的戎裝親自騎馬出迎,其儀式之隆重決不亞於迎接聖駕
降臨。
這一夜重會之歡勝似當初洞房新婚,營帳中點起了紅燭,掛起了芙蓉帳,喝過重逢
喜酒的吳三桂緊緊摟住失而復得的陳圓圓,從上到下,從外到里,仔仔細細看了個夠,
親了個夠。陳圓圓經歷了劫難,又受奔波之苦,神色帶有幾公倦態,卻更加顯得嬌憨嫵
媚,讓吳三桂憐愛得心尖發痛。全家三十九人慘死的悲痛被他拋諸腦後,一心一意地享
受著陳圓圓的魅力,一任李自成殘部渡過黃河回了陝西。
此時京城裡也正熱鬧,多爾袞組織人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順治帝入關,在北京建立
了大清朝廷,准備全盤控制整個江山。為了表彰吳三桂開關請兵之功,清朝廷冊封他為
平西王,並賞銀萬兩,吳三桂竟然也不加思索地接受了下來。這樣一來,當初請兵相助
的初衷完全變了質,不折不扣地成為開關延敵的民族叛徒。
崇幀帝自縊殉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重新組建了南明新朝廷。新朝廷深知吳三桂
手握重兵,舉足輕重,因而遣特使前往絳州,欲封吳三桂為薊國公,並從海路運米三十
萬擔、銀五萬兩犒勞吳軍。不料吳三桂因已受封於清廷,不肯再接受南明皇朝的這一套,
他已經決定徹底歸附於滿清手下了。陳圓圓曾起心勸吳三桂棄清返明,以盡忠義之道,
可惜吳三桂已是執迷不悟,一門心思地混下去了。
清順治二年,吳三桂繼續協助清兵西討,由山西渡黃河入潼關,攻克西安,將李自
成的力量徹底消滅。隨後,他又風塵僕僕,東征西伐,為清廷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後他為清廷拿下了西南一帶,將最後一個南明小朝廷——永曆皇朝趕往緬甸,清廷詔
令他坐鎮雲南,總管西南軍民事宜。此時已是順治十四年,吳三桂可以說是功成名就,
他將五華山的永曆皇宮重加修茸,建成了平西王府,躊躇滿志地經略所轄領地,儼然就
是西南邊地的土皇帝。
在吳三桂戎馬倥傯的那些年裡,陳圓圓緊隨其左右,為他消愁增樂,簡直成了他的
精神支柱。可是在政途選擇上,吳三桂並不聽從陳圓圓的勸導,不惜將曾是自己君主的
大明皇朝置之死地,使大江南北掀起滾滾硝煙,陳圓圓默默看著這一切,不免黯然神傷。
在昆明穩定下來後,吳三桂冠冕堂皇地以王爺自居,並提出封陳圓圓為平西王妃,
不料陳圓圓卻不肯接受,她提出:「妾出身卑微,德薄才淺,能蒙將軍垂愛已屬萬幸,
實在不配貴為王妃,寧願作侍妾追隨將軍左右!」陳圓圓此舉著實令吳三桂費解,別的
女人不惜爭風吃醋為的就是一個名位,她竟然把送上門的恩惠拱手推出。
為何陳圓圓會做出這樣不可理喻的事來呢?且看她此時寫的一闋「丑奴兒令」:
滿溪綠漲春將去,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風透碧紗。
聲聲羌笛吹楊柳,月映官街,懶賦梅花,簾里人兒學喚茶。
詞中所繪並非眼前之景,而是此時之情,滿懷落寞消沉,便是陳圓圓這時的心境。
經歷了十幾年的坎坎坷坷,慣看了人世間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晃如過眼煙雲,她對一
切都已看淡。何況她也明白,為了自己吳三桂不惜引外族入關,毀滅大順王朝,背棄朝
廷及家人,落下了重重罪名,這一切雖然談不上是她的過錯,可畢竟與她有關,讓她自
感罪孽深重,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去作王妃。
順治十八年,吳三桂以兵勢從緬甸索回了永曆皇帝,陳圓圓認為這是擁明復清的好
時機,連忙力勸吳三桂趁此機會推出水歷帝,對清廷反戈一擊,深切地說:「如此可成
不世之功!」然而吳三桂卻不想放棄到手的權位重新立馬橫刀,仍然將永曆帝絞殺了。
天下人為之大失所望,陳圓圓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萬劫難復的地步;於是脫下華服
霞帔,隱入凈修庵中,日夜與古經為伴,不再為凡塵世事而煩心,吳三桂也對她的選擇
無可奈何。
❹ 關於陳圓圓和吳三桂
陳圓圓: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為蘇州名妓,善歌舞。初為田畹歌妓,後吳三桂納為妾。三桂出鎮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曾被俘。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雲南。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陳圓圓,本名陳沅,是蘇州的一名青樓女子,因色藝雙絕而芳名遠播。她曾嫁過一次人,傳說中還曾與大才子冒辟疆相愛。但她的精彩人生之後才開始。陳圓圓本被國舅田弘花了20萬兩銀子購買欲獻於崇禎,但志大才疏、出名勤奮的崇禎不願沾上這個尤物,把陳圓圓退貨到田家。後來,在歌舞宴席上,吳三桂被陳圓圓迷得神魂顛倒,答應「大難來時先保護田家」,終於抱得美人歸。
陳圓圓遇到吳三桂的時候,她想,總算逮住一個英雄了。好歹,吳三桂自許為儒將,器宇不凡吧。沒想到戰事一急,吳三桂撒丫子就跑,只能把圓圓留在京城府中。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北京,陳圓圓被李之部下劉宗敏所掠。本來,在大明滅亡以後,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已是孤城一座,外面是清兵,裡面是農民軍,吳不是降番就是降賊,總要投降一方。吳三桂本已答應投降李自成的,但一聽說圓圓已被劉宗敏佔有了,氣得掉頭就打,投降了清軍,打開山海關迎多爾袞領兵入關,大敗李自成,成了明清交替時的關鍵人物。
陳圓圓又被搶回到吳三桂身邊。她就像食肆里的咸魚,被人翻過來攤過去。隨波逐流、人盡可夫,只因為被時代巨浪裹脅著,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呀。在出家做道姑多年以後,吳三桂兵敗,陳圓圓自沉蓮花池,落了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有時,不能高估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女人,她們再聰明,也只好成為歷史的一顆棋子。
❺ 求一電視劇:有吳三桂和陳圓圓
《秦淮八艷之陳圓圓》、《明末風雲》、《誰主中原》、《江山風雨情》、《誰主沉浮》基本上都在裡面了
❻ 沖冠一怒為紅顏」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
京師陷落。
李自成大軍入占京都。
吳三桂恰似無所依傍的浮萍迷惘飄盪。就在這無所沉浮的波濤中,他思念著自己心愛的人兒,一想到她的命運,他的心中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圓圓難道真的要出事?不,不會……還是先別猜,說不定沒人能找到她,她命大……
破天荒頭一遭,吳三桂在大軍進退維谷的危險處境下,竟然不去想如何進退,而是一腦子陳圓圓,他甚至沒有想到母親與家族會如何……
相約如夢,誓言如風。
夢已逝,風已去,人卻依然活在心中。
吳三桂不能沒有陳圓圓,若圓圓有個三長兩短,我將……我將怎麼辦呢?
吳三桂依然在想著陳圓圓。
三天後,細作從北京帶回了父親的書信。
三桂我兒:大順軍陷城,為父與眾臣已歸降。家中無事,陳圓圓亦平安無事。兒可准備投降大順,但須觀大順如何待明室降將。
吳三桂輕松地出了一口長氣。「圓圓平安無事」最是令人快意了。
降李自成?如果李自成真有天子氣像,那自然要降,否則我吳三桂還能到關外降清?我或當梁山好漢不成?
他對投降大順並無反感。改朝換代的事,誰又扭轉得了?良臣擇明主,飛鳥擇良木。萬一將來李自成不信任我了,我就與圓圓遨遊山林去,這打仗還能當日子過……?
吳三桂的心松馳下來,他在靜候佳音。
三月二十五日,北京家中又來了一封信,短極了,字跡亦潦草顫抖:
三桂吾兒:父事大順,勿憂,兒保重。陳圓圓單騎奔遼東尋你。
父字
奇怪的是,大信封中竟有一方絲巾,內含一綹青絲——圓圓的頭發!
她既然來找我,為什麼要留此青絲!?
這種男女永決式的剪青絲為念,吳三桂感到大惑大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吳三桂立即伏案回書:
父鑒:降順兒甚贊同。父信中說圓圓隻身匹馬奔遼東。何曾見其蹤跡?如此輕年少女,豈可匹馬出門,父親怎麼能如此失算?兒實不放心,盼再告。
實際上,這是吳襄騙兒子的。
他想讓兒子對圓圓死了心,就當圓圓死在亂兵路上了。大順李自成、劉宗敏搶走圓圓,能說嗎?況將來三桂還要投降大順,這君臣關系怎麼處?父受刑掠,也不能說……如今只有用言語安慰一些,盼到太平時日再說吧!
誰知次日即三月二十六日,吳府管事吳祿深夜逃出吳府,聽說吳三桂的軍馬就在豐潤時,他即連夜奔豐潤而來。
來到吳三掛帥府,吳祿即刻求見吳三桂。
吳三桂聽說是家中管事吳祿,立刻召見。
吳祿帶來的消息使吳三桂目瞪口呆!
家產被李自成籍沒!
家父被劉宗敏嚴刑拷打拘執!
家族人被軟禁!
最為讓吳三桂受不了的是:
陳圓圓被劉宗敏搶走……
吳三桂一下子失去了反應——他感到大地顛覆於一日之間,究竟是怎麼了?
圓圓、家父、財產、家族……
他覺得一股熱血驟然沖上頭頂,幾乎要倒下去了……他強扶起書案站定,他滿臉通紅,一直紅到發根,鼻竇由於內心激動張得大大的,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條深深的皺紋從緊咬著的嘴唇向氣勢洶洶的下巴伸展過去……他眼裡閃爍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這樣的目光使身邊的侍從們大為驚慌,都害怕起來。
吳三桂牙齒咬得咔咔直響。驟然間,他轉過身抽出兵器架上的斬將刀,突然發出一聲只有聽到過一隻受傷的獅子的吼聲的人才能想像得出的喊叫:
「李自成——!劉宗敏——!」
一刀劈下,書案即一聲巨響被從中劈開。
眾將聞聲,嘩然聚來……吳三桂只覺嗓子眼兒發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蹌踉幾步躺倒在地上。
眾將紛紛圍上來:
屋子裡一片慌亂。
良久,吳三桂才悠悠醒來,他沒有滴一滴眼淚,但眼珠紅絲遍布,血充瞳仁,他見眾將圍在自己身邊,向他們揮一揮手:
「各回營帳,容我思慮片刻,兩個時辰後大帳議事」。
「那將軍您……」
「我沒事!」
眾將紛紛走了。
吳三桂閉眼沉思:怎麼辦?進,李自成軍已駐山海關。退,往哪裡退?投降李自成?不,絕不能!我的圓圓,我的愛妾,我的美人,當初我為什麼沒把你帶上隨軍出征,為什麼讓你孤零零的一個人獨守家門,如今賊人進入京城,圓圓已身陷魔爪,被李自成蹂躪,她那嬌弱之軀,怎禁得住這幫賊人的踐踏,李自成,劉宗敏,你們這幫豬狗!
吳三桂由陳圓圓發展到對李自成大軍的全面仇恨,奪我愛妾——刑我家父——籍我家產——毀我皇室——逼殺皇上……國仇家恨,全部凝聚到李自成、劉宗敏身上,和這樣的賊匪怎麼能共事——那麼,肯定要與李自成為敵了?是的,肯定為敵了!
如果與李自成為敵,那麼就要趕快擺脫豐潤這個危險地帶。大軍出京,豐潤即日可下,這個地方地勢平平,無險可守,明明是坐以待斃……當務之急,是必須先找個立足點,再圖復仇根本,殺死仇家!
「傳參軍方獻廷、胡守亮兩位大人。」
吳三桂向書房外喊話,他需要這兩位參軍為他謀劃一處立足點。
「方獻廷,胡守亮參見將軍!」
話音剛落,二人推門而入。
噫!來得如此之快?吳三桂看了他們一眼。
「參見將軍!」
「二位請坐!」
「謝將軍。」二人坐定說道,「我二人並未離開,我們一直守在營帳書房外面,只等將軍商議大事。」
這真是兩個見事極快的高明參軍。
方獻廷是原遼東巡府的公子,與吳三桂意氣相投,其父死後他不做別的官,專門趕來為吳三桂作高級參謀,吳三桂甚為欣賞此人見多識廣,二人無事不談。
胡宗亮是軍中謀士出身,也是吳三桂的作戰參謀。他精通滿語,足智多謀,尤其在實際戰爭中會隨機應變,常有奇謀妙計。
吳三桂非常高興,向二人一拱手:
「方、胡兩位兄台:方今大勢已明,我與李自成、劉宗敏不共戴天!但急需找一處地方駐扎屯兵,目下之計,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吳將軍所言極是,我二人早已想到一處地方——」
「什麼地方?」
「山海關!」
吳三桂手一劈道:「我也如此想!刻不容緩,連夜回師北上,一切到山海關再議!」
一個時辰後,眾將聚集營中。
吳三桂手捧尚方寶劍,臉色肅然,在營帳中來回走了幾步,正色宣誓:
「諸位將軍,這是大明先帝賜我的鎮遼尚方寶劍!而今我軍回師勤王後未幾,闖賊已攻克帝京,滅我泉社,逼殺皇上,刑戮大臣,焚掠皇宮……我父被刑,家產被抄,愛妾被奪!國仇家恨,今日集於一身!我誓與闖賊李自成、劉宗敏周旋到底,不殺此賊,誓不為人!請將凡願跟隨我報此國仇家恨者,留!凡不願復仇者,走!」
滿帳一聲吼:「願隨將軍復仇!」
「好!我軍連夜北進山海關,攻取山海關,再作計議!」吳三桂立即分派了行軍次序。
一個時辰後,八萬大軍開出豐潤。
這支大軍在黑夜中無聲無息向山海關撲去。
❼ 吳3桂 陳圓圓 崇禎皇上 李自成 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啊
陳圓圓為蘇州名妓,善歌舞。初為田畹歌妓,後吳三桂納為妾。三桂出鎮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曾被俘。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雲南。晚年為女道士。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吳梅村的《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盡管這個文人想同情陳圓圓,但畢竟男人的視角,看什麼都籠著一層家國恨的霧氣,看什麼都是一個時代的宏大敘事。
在金庸的小說《碧血劍》中,陳圓圓一出場,「每個人和她眼波一觸,都如全身浸在暖洋洋的溫水中一般,說不出的舒服受用」,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目不轉睛地瞪視著陳圓圓,咕嚕一聲,吞下了一大口饞涎」,一夥小將爬的爬,抱的抱,丑態百出。圓圓的美態已如滔滔江水汩汩奔流而出。
陳圓圓,本名陳沅,傳說中曾與大才子冒辟疆相愛。但她的精彩人生之後才開始。陳圓圓本被國舅田弘花了20萬兩銀子購買欲獻於崇禎,但志大才疏、出名勤奮的崇禎不願沾上這個尤物,把陳圓圓退貨到田家。後來,在歌舞宴席上,吳三桂被陳圓圓迷得神魂顛倒,答應「大難來時先保護田家」,終於抱得美人歸。
陳圓圓遇到吳三桂的時候,她想,總算逮住一個英雄了。好歹,吳三桂自許為儒將,器宇不凡吧。沒想到戰事一急,吳三桂撒丫子就跑,只能把圓圓留在京城府中。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北京,陳圓圓被李之部下劉宗敏所掠。本來,在大明滅亡以後,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已是孤城一座,外面是清兵,裡面是農民軍,吳不是降番就是降賊,總要投降一方。吳三桂本已答應投降李自成的,但一聽說圓圓已被劉宗敏佔有了,氣得掉頭就打,投降了清軍,打開山海關迎多爾袞領兵入關,大敗李自成,成了明清交替時的關鍵人物。
而在野史中,更願意把陳圓圓和李自成配成一對,這樣,這個歌妓就同時和大明皇帝、大順皇帝、平西王這三個死對頭、三代梟雄都有染了。一個女人站在三個男人的三岔口上,而這三個男人,分別代表了一個國家三種不同的命運,她的愛情決定蒼生社稷的命運,聽起來有趣得緊,所以大家寧願記住傳說而忘記信史。金庸在小說《鹿鼎記》里就是這么乾的。
❽ 陳圓圓吳三桂是一段什麼樣的情緣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已經流傳三百餘年,吳三桂的沖冠一怒,陳圓圓的痴情相隨,最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陳圓圓出身於貨郎之家,母親早亡,育於姨夫家,從姨父的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伶,戲曲家尤西堂少時「猶及見之」。陳圓圓一向以姿容絕世為人稱頌,在秘傳人的口中,她還是一位極具智慧的女中英俠。
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亂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結交當時聲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吳三桂。田弘遇曾盛邀吳三桂赴其家宴,「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艷意嬌。」而這位淡妝麗質的歌姬,就是陳圓圓。
吳三桂驚詫於陳圓圓的美艷,「不覺其神移心盪也」。田弘遇遂因三桂之請,將圓圓贈送吳三桂,並置辦豐厚的妝奩,送至吳府。李自成農民軍攻佔北京後,圓圓為劉宗敏所奪。吳三桂本欲投降農民軍,但得知圓圓遭劫後,沖冠一怒,憤而降清。
在吳三桂所部和清軍的聯系夾擊下,李自成農民軍遭受重創,倉皇逃離北京,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軍營團圓。此後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征戰。吳三桂平定雲南後,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後宮」。
(8)電影陳圓圓與吳三演員表桂擴展閱讀: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
吳三桂去世後,陳圓圓對小朝廷很是失望。陳圓圓由馬寶護送,先到龍鰲河搭茅洞,那裡地勢險要,前面是百米高的懸崖,後面是深山老林。後因山上野獸多,糧食不得收,陳圓圓帶著家人先後住過前屋場田、老屋場等幾個地方。到雍正年間,上面追得不太緊了,才下山住到馬家寨。大將馬寶時不時去照顧後人敬稱的「陳老太婆」,馬家寨之所以得名,也是為了紀念馬寶。馬寶為轉移清廷的注意,向清廷投降,遭凌遲處死。
陳圓圓生前思念吳三桂以致形神交瘁,又時常操勞家人安危,致使患了一種頭痛病,痛得嚴重時會昏死過去,不省人事。病到後來發作越來越頻繁。康熙二十八年八月的一天,陳圓圓在念誦佛經中倒地,再也沒有醒來。
❾ 吳三桂與陳圓圓的劇情介紹
一次不經意邂逅,一段不應發生的感情……
《吳三桂與陳圓圓 》影片講述,陳太圓(花名陳圓圓)(鄭丹瑞飾)早計劃搞移民,發現太太已移情別戀外籍人士,而其名下大部份財產卻早已轉名給太太,他頓然感到一無所有。
在失意之餘,陳圓圓致電給吳二牛,電話是吳二牛之妹吳桂芳(花名吳三桂)(鄭裕玲飾)所接。
陳圓圓在無處投靠之餘,搬進了吳三桂之家,最初二人因性格端時常互相爭吵,但在日久相對下情愫漸生。究竟吳三桂能否為愛情改變自己?
❿ 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具體點)
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
明末封建士大夫不惜重金購置美妾已成為一種風氣。陳圓圓既是吳三桂以千金之資所購得,而他本人又是擁兵數萬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這一特殊財產受到侵犯之時。
在感情上無論如何是不能與之合作的。因此,否認或是忽視陳圓圓被劉宗敏所擄掠這一事件對吳三桂舉兵反李的作用,也是失之於片面的。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決裂使得吳三桂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山海關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場惡戰迫在眉睫。
山海關之東,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敵強大的清軍。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為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被迫把目光轉向了雄踞東北的清朝政權。
(10)電影陳圓圓與吳三演員表桂擴展閱讀:
在鎮守雲南時期,吳三桂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勢力。他占據明代世鎮雲南的沐氏莊田700頃作為藩庄,又和西藏的達賴喇嘛在北勝州互市,以茶換取蒙古的馬匹。
又派許多人出兵去做生意,販運遼東人參及四川的黃連、附子,以牟取利潤。他曾大量地貸錢給商人使用,謂之藩本。他強征關市之稅,開礦鼓鑄。
吳三桂欲效明代沐氏故事,世守雲南,所以從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勢力,以求達到這個目的。其他尚、耿二藩也和吳三桂一樣。
其藩下兵各有15佐領,又綠旗兵各有六七千,並且也是經商括財,強征市稅,遍置私人,坐地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