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女藍五號女主角

電影女藍五號女主角

發布時間:2022-09-02 08:10:27

⑴ 女籃五號演員

女籃五號演員表

1、田振華

演員劉瓊

上海女籃的隊員,與林小潔因鋪位問題發生過沖突。在與工人隊的比賽前,她一時意氣用事,沒有及時通知小潔比賽時間,致使小潔因誤賽受指導責罰。事後她十分內疚,向小潔承認了錯誤,二人冰釋前嫌。

⑵ 謝晉是誰拍過什麼電影對中國的電影界有什麼貢獻

謝晉(1923-2008),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入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謝晉是2008年10月17日傍晚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的。18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去世。

《鴉片戰爭》,《芙蓉鎮》《辛十四娘》。 《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天雲山傳奇》《啊!搖籃》《舞台姐妹》《紅色娘子軍》《女籃五號》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
《牧馬人》女主角叢姍(16張),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電影《牧馬人》(1982)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拍攝《高山下的花環》(1984) 1983年,《秋瑾》,影片講述了清末,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訂後,秋瑾隨丈夫王子芳進京上任。她沿途目睹受八國聯軍踐踏的凄涼景象,心情極為沉重。王子芳混跡於清王 府內,與一班宦家子弟觥籌交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秋瑾不堪忍受,展讀陳天華的《警世鍾》,賦詩抒懷,遭到王子芳的責罵。秋瑾決心步章 太炎、鄒容、陳天華等志士的後塵, 忍痛拋下一子一女,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秋瑾與徐錫麟、陳天華結為 同志,誓為革命拋灑熱血。日本政府宣布「取締不法留學生規則」後,中 國留學生提出強烈抗議,但留學生中 也有人主張妥協。陳天華為此憂憤填膺,蹈海殉國。秋瑾為實現陳天華未 竟的事業,決定回國。臨行前,她拜 會了孫中山。孫中山委託她回國後挑 起浙江主盟人重任。秋瑾回國後,創 辦《中國女報》,並接替徐錫麟出任 大通學堂督辦。徐錫麟為打開安徽的局面,前去安慶。秋瑾機智地聘請知 府貴福擔任學堂的名譽董事,暗中購 置武器,組織武裝,同光復會骨幹王 金發等人聯絡各地會黨,准備配合徐錫麟在浙皖兩省同時舉行起義。此時 ,徐錫麟在安慶刺殺了巡撫恩銘,不 幸壯烈犧牲。浙江官府接到密電,立即下令捉拿同黨秋瑾。秋瑾面對危局 ,拒絕撤離,決心一死以醒國人。被 捕後,貴福百般逼供,拍攝《高山下的花環》(1984)秋瑾威武不屈 ,揮筆在供詞上寫下「秋風秋雨愁煞 人」的詩句,神色自若地在軒亭口就義。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4年,《大上海屋檐下》,但被禁。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⑶ 誰有女籃五號(1958)劉瓊主演的百度雲資源頻鏈接全網求分享免費地址好心人說一下唄

《女籃五號(1958)》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Sp6nY54GZ6D5bdWe_QtZA

提取碼:cw9b

導演:謝晉

編劇:謝晉

主演:劉瓊/秦怡/曹其緯/於明德/崔超明/王琪/金川/林榛/王執方/向梅/陸晶蓀/宮德仁/李天秀/李淑清/黃沙飛/楊愛芬/秦儉/尤素湘/彭皎如/畢克

類型:劇情/愛情/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58-01(中國大陸)

片長:85分鍾

又名: Woman Basketball Player No. 5

該片講述了解放前的上海,田振華(劉瓊飾)是東華籃球隊的主力隊員,他和球隊老闆(崔超明飾)的女兒林潔(秦怡飾)相愛著。由於收人賄賂,老闆故意要自已的球隊輸給洋人,田振華異常氣憤,帶隊打贏了比賽,老闆非常生氣,派流氓打傷了他,並把女兒嫁給了別人。18年過去了,解放後的田振華早已是籃球教練,有一次他在自己的球員中發現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原來這姑娘竟是自己當年的戀人林潔的女兒林小潔(曹其緯飾)。她對體育運動卻不熱衷,田振華決心幫她轉變觀念,將來為國爭光。小潔在一次比賽中不慎受重傷住院,林潔到醫院看望她,巧遇了前來探視的田振華,四目相望,百感交集,他們細數了十八年來的點點滴滴...

⑷ 演員秦怡辭世,你對她的哪些作品印象深刻

5月9日,驚艷了歲月,美麗了一個世紀的著名演員秦怡於凌晨去世,享年100歲。

秦怡,幾代人的美麗回憶。秦怡一生參演過數部話劇,40餘部電影電視劇,塑造了無數個經典形象。

2014年,秦怡自編自導自演電影《青海湖畔》。93歲的高齡的她,還跑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拍攝這部劇。

喜歡她說的這句話:夢想一定要有的,年齡那都不是事。

她被周總理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女人」,被施瓦辛格視為偶像,靳羽西說她是「亞洲最美麗的女性」。不僅僅是說她長得有多好看,而是她的內心像金子一樣散發著光芒。

秦怡從來不是明星,她是一個演員,一個用心演戲的演員,用生命演戲的演員。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銀幕形象,早已定格在那些泛黃的老膠卷裡面。

她的美麗掩不住她的演技。她的演技掩不住她的堅強。她的堅強掩不住她的優雅。

⑸ 人民藝術家秦怡逝世享年一百歲,她塑造過哪些經典的形象

參演《天國春秋》、《欽差大臣》、《董小宛》、《、《董小宛》、《結婚進行曲》等戲劇「劇界四大名人之一」的稱號。她曾經是《鐵路游擊隊》中寧死不屈的芳林嫂,《馬蘭花開》中性格堅定的馬蘭,《女籃5號》中苦難的籃球運動員林潔,這些藝術形象很受歡迎,激發了人們的思想和言行。在主演《鐵路游擊隊》時,秦毅生動地展現了機智、勇敢、堅定斗爭信念的女性形象芳林嫂。她認真地學習技術,拍攝電影中扔手榴彈的鏡頭。她重復了178次,躺在斜坡上。

演員秦毅今天早上去世,享年100歲。1922年,秦毅出生在上海。自從她開始工作以來,秦毅已經出演了4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創造了無數的經典形象,如《女子籃球隊5號》中的林傑、《鐵路游擊隊》中的抗日婦女方林嫂、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中的主角楊彩玉等。2019年,97歲的秦毅獲得了獎項「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⑹ 「人民藝術家」秦怡才是美的範本,「少女感」正在毀掉女星們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王蒙、秦怡、郭蘭英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97歲的秦怡是中國電影界的唯一代表。

盡管跨越了兩個世紀,美的標准變來變去,盡管她臉上歲月有痕,體態不再,但在很多人的眼裡,她仍然是個美人。與滿頭銀發矍鑠的秦怡相比,劉曉慶、趙雅芝、林青霞等根本算不上什麼不老女神。她才是,而且是美了一輩子的「世紀美人」。秦怡的美自然、優雅、雍容,更是秒殺時下滿眼的網紅臉和靠微整維持「少女感」的女星們。

日前,唐嫣宣布懷孕後首曬自拍 ,引發了「少女感」的話題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影壇美女輩出,與王丹鳳、周璇、王人美、胡蝶、阮玲玉、舒綉文、上官雲珠等明星的美不同,秦怡和張瑞芳等演員沒有瓜子臉,五官偏大,但是自有一種大氣、端莊之美,尤其是秦怡身上散發出的大家閨秀氣質讓人過目不忘。

她之所以成了許多人眼中艷羨的美人,是她的德藝雙馨、 健康 形象以及安然接受歲月和生活雕刻的淡定與從容,鋒芒時能做「花旦」,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能優雅地老去。

變老並不意味著失去女性魅力或減少存在的意義,這才是一個女演員或女人身上應該有的勁頭。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大家庭,16歲走向抗戰的大後方,開始在舞台上綻放光芒。

在80年演藝生涯,秦怡飾演過《馬蘭花開》里的拖拉機手馬蘭、《青春之歌》中慷慨就義的林紅、《女籃5號》里敢愛敢恨的林潔、《鐵道游擊隊》里與敵人智斗的芳林嫂、《林則徐》中剛健質朴的阿寬嫂、《海外赤子》里最終同意女兒回來報效祖國的母親,《青海湖畔》為高原鐵路夢而奮斗的女科學家……

秦怡還參與演出了《苦惱人的笑》《上海屋檐下》等多部影視劇。

在很多老觀眾的心中,即使她出演像《春催桃李》中的老校長、《張衡》中的老婦人等這樣的角色,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存在感都極強,很多角色至今難忘。

《馬蘭花開》

《無名氏》中,秦怡飾演趙國英

《遙遠的愛》

《鐵道游擊隊》

《雷雨》中的魯媽

《青春之歌》

在電影《女籃五號》中飾演女主角的母親,和女主的教練有一段愛恨情仇。影片開創了新中國 體育 題材的先河。

93歲時,秦怡自籌資金、自編自演了電影《青海湖畔》,親赴高原拍攝,為的是讓年輕觀眾感受科學家們為理想而奮斗、奉獻的精神。

95歲時,還在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中飾演了一個見證大唐王朝跌宕命運的老宮女,非常搶鏡。

秦怡在自籌資金、自己編劇的電影《青海湖畔》中出演甘於奉獻的60歲女科學家梅欣怡。

作為《青海湖畔》中女主角,93歲高齡的秦怡和劇組的年輕人們一起爬雪山上青藏高原拍攝了該片

與時下30多歲甚至40多了仍心心念念追求「少女感」、演偶像劇做主角的女星不同,年輕時的秦怡總是演一些「大嫂」的角色,她說,那時候覺得自己太胖,條件不夠,苗條淑女不能演,利索的也不能演。但即便這樣她也從不吃減肥葯,因為減肥葯對身體有損害,「我是把演員作為終身職業的,好體質才能演更長的時間。」

95歲時,在陳凱歌的電影《貓妖傳》中出演老年宮女

在秦怡的眼中,角色沒有大小之分,只要用心演繹,「跑龍套」的角色也能發出光彩,同樣能感受到創作的愉快。「如果每出戲的演員都很認真地把自己作為『重要一部分』的話,那麼這出戲的整體質量肯定是能提高的。」

光影中的秦怡

做演員,很多時候是靠的是一種信念感和使命感。即相信角色塑造好角色和為什麼演戲為誰演戲。這一點在秦怡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明星,而是一個「演員」,用心演戲的演員。「作為演員,終身追求的理想,應該是把自己從文藝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過自己的表演給予別人」,「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揚,給人心靈啟迪。」這也是她從藝80年,不懈創作的「力量之源」。

在這80年裡,不管是主角,還是小角色,在秦怡的演繹下都散發著 健康 、正能量的光芒,她留在觀眾心中的是一種歲月難以改變的美。

從最佳女主角到終身成就獎,到「人民藝術家」,秦怡獲得過很多榮譽

有人說磨難會消磨人的容顏、意志,但在秦怡的字典里,生活給予她的不幸和痛苦,反而錘煉了她的堅強、從容和淡定,成為她美麗的一部分。

秦怡經歷了兩次婚姻,第一任丈夫對她家暴,第二任丈夫金焰患病癱瘓,她照顧了20多年,直到丈夫去世;兒子從16歲就罹患精神分裂症,秦怡一直照顧了43年,白發人送黑發人。秦怡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她說自己做過7次手術,患過脂肪瘤、甲狀腺瘤,摘除了膽囊,還患有腸癌……這些磨難足夠擊垮一個人,但在最無助的時候,她以極大的堅韌接受並克服了這些苦難,「生活給我什麼,我就接住它」。

秦怡和丈夫金焰

不灰心不喪志,從容鎮定,當她以93歲高齡時秦怡創作完《青海湖畔》,並登上青藏高原拍攝該片時,你能想到周圍年輕人的驚嘆嗎?

她用一種年輕人都自愧不如的心氣兒和意志走出了人生的苦難,且在銀幕內外忙活著做對 社會 有益的事情。 「我這輩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難很多,人家都說我心態好,人終究都有美好生活的願望。我從不認命,我會分析,就像剝桔子,把這些心結一個一個、一層一層地剝開。」

兒子去世後,她還把剩下的20多萬元錢捐給了汶川地震災區,這對只領工資不拍廣告的秦怡而言,是筆不小的數目。

秦怡曾被稱作中國的英格麗褒曼

有的人美在容顏,有的人勝在氣質。秦怡的美,除了外表,還勝在沒有被磨難和時間雕琢的性情和品格,堅韌、慈悲、從容不迫。即便白發遲暮,歲月滄桑,她仍然氣度優雅、光彩照人。

放眼如今的演藝圈,太多的女星處於焦灼中,為變老而慌張,為無戲可拍著急。

年輕點的女演員搶著演「傻白甜」,等待劇中的男主們拯救;30+的女演員,總想頂著青春偶像劇主角的光環行走江湖;人到中年的女演員,除了歇斯底里為家庭焦頭爛額的角色外,只能尷尬著,一副不被需要的樣子。

女演員20歲左右有少女感正常,但當30+、40+的女星們在光陰的流逝和衰老的恐懼中拚命維持著「少女感」,並將此作為共同目標,把「童顏」「凍齡」 「少女臉」視為是對自己的最高誇獎,弄到一把年紀了還做資深美少女,演起戲來真真讓人出戲。

周冬雨的少女感來自真實和年輕

王子文的少女感與其身材和演技分不開

每每看到甜寵類鏡頭,或劇集中強行扮嫩,或為了維持少女感把自己整成網紅臉的大齡女主角們,等待著高冷、帥氣、多金的男主們親親抱抱舉高高,無限寵溺、愛戀的時候,常常瞬間就掉一地的「小米」。也難怪馮小剛、馬伊琍等圈內人對整容之風深惡痛絕,堅決不用整容演員。要知道真正的少女感,不僅只是一張年輕的臉,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管多少歲都年輕的心態,少女的真誠可愛和女人的成熟魅力並存,是一種常常讓人忽略掉年齡的感覺。

一個演員既沒有生動的表情又沒有少女的情致,即便被整容技術和濾鏡弄出張年輕的臉,演出的角色也是漂浮和虛假的,沒啥感染力。

嘟嘴賣萌似乎是少女感的標配

如今「少女感」已成為 娛樂 圈裡的一種風潮,不少女星從臉面到心理都少女心爆棚,但少女感卻沒有了。

當你看著屏幕上已然三四十歲的女星們還在撒嬌賣萌談戀愛,而生活中尚未到而立之年的89後自稱「老阿姨」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魔幻?

林依晨的少女感來自其純凈淡雅的氣質

人的外貌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沒必要驚慌和恐懼。

秦怡給我們示範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演員和藝術家:從容接受生活的磨練,接受自己的不足與衰老,演不了主角就做綠葉,小角色也當主角一樣認真去演。懷抱著做演員就是要用好作品給人心靈啟迪的信念,即便老了依然有夢想和人生追求,97歲還在琢磨著寫劇本。

秦怡的美來自生活的沉澱、演員的責任、信念和追求,她的美也是觀眾公認的。

有道是,時間從不敗美人。從年輕時就演「大嫂」的秦怡沒有強拗「少女感」,更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垮,在長達80年的藝術生涯中,她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有關光陰、生活和人生的故事,值得探尋。惟其如此,她才成為萬千女性心中「優雅地老去」的代言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宇

⑺ 演員向梅在電影《女籃五號》中演什麼角色

電影《女籃五號》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攝制,該片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主要劇情為:解放前,上海東華籃球隊老闆的女兒林潔,愛上了球隊主將田振華。有次與外國水兵的比賽,老闆受賄,指定輸球,但田振華出於民族自尊,把球打贏了。十八年過去了,田振華擔任上海女子籃球隊指導。林潔的女兒小潔是個有前途但對體育事業有偏見的籃球苗子。田振華給了她耐心的教育和幫助。田振華、林潔這對久別的情侶遇到一起,他們重新獲得了愛情。林小潔也入選國家代表隊,將出國參加比賽。

劉瓊 飾 田振華

秦怡 飾 林潔

曹其緯 飾 林小潔
簡介 五號

於明德 飾 老孟

崔超明 飾 林父

王琪 飾 陶凱

金川 飾 紳士

林榛 飾 陶母

王執方 飾 朱愛平
簡介 三號

向梅 飾 汪愛珠
簡介 九號

⑻ 謝晉的介紹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1923/11/21—2008/10/18)

謝晉(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謝晉導演的追悼會上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8年10月17日傍晚謝晉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次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停止呼吸。
編輯本段電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謝晉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中國導演謝晉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擔任院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學者認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謝晉電影的一大特色(《謝晉電影的政治意識,女性形象和敘事風格》)。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
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並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於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後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1997年,謝晉導演《鴉片戰爭》,這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拍得最有氣勢,最為浩大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對各個歷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確。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愛國、愚忠、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寫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面。此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謝晉節「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後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並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生前任「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起擔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謝晉導演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他先後創作了30多部電影。著作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牧馬人》 ,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⑼ 女籃5號電影演員看起來很年輕,都72歲了,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哦,知道了,你說的是向梅吧?37年生的,今年應該是72

向梅
中國影視女演員。原名武相梅。原籍河南鞏縣,1937年生於北平。1957年在天津大學建築系求學時參加拍攝影片《女籃5號》。同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85年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上海影協理事、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常務理事。
曾在《布穀鳥又叫了》、《紅色娘子軍》、《保密局的槍聲》、《藍色檔案》、《最後的選擇》、《流亡大學》、《一代槍王》、《月隨人歸》等近二十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有《永不凋謝的紅花》、《新郎之死》、《流逝的歲月》、《人之初》、《長夜行》、《藍屋》、《丁香別墅》、《鼓浪嶼號》等。 因在《流亡大學》中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並在央視1988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扮演了烏雞國王後這一角色,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⑽ 電影女籃五號林小潔的演員是誰

曹其緯,原中國女排國家隊隊員,曾在電影《女籃5號》中扮演林小潔。

閱讀全文

與電影女藍五號女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腦電影 瀏覽:754
去哪看粵語電影 瀏覽:879
中文亂碼電影字幕 瀏覽:140
昆侖神宮王瀧正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915
電影少年沒的結局 瀏覽:53
電影旋風小子演員名單 瀏覽:74
大傻演過僵屍的電影 瀏覽:135
中國電影女性人物圖片 瀏覽:152
現在有什麼教育電影看 瀏覽:756
人和仙的愛情電影 瀏覽:115
奇幻變形記電影演員 瀏覽:661
韓國出演大尺度電影的男演員 瀏覽:293
賽爾號大電影4聖魔之戰中文 瀏覽:888
周筆暢合唱電影歌曲大全 瀏覽:578
老崔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869
啟示電影中文版 瀏覽:976
1957年大眾電影圖集 瀏覽:406
成龍電影武打搞笑片 瀏覽:231
八十年代關於笑的電影大全 瀏覽:859
一部講加州孩子的電影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