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李安導演的代表電影作品及主演

李安導演的代表電影作品及主演

發布時間:2022-09-01 13:19:52

Ⅰ 李安的簡介和代表作

李安(Ang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1993年,執導劇情片《喜宴》,該片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4年,執導劇情片《飲食男女》,該片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5年,執導劇情片《理智與情感》,該片獲得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00年,執導武俠劇情片《卧虎藏龍》,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執導劇情片《斷背山》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並成為奧斯卡金像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

2007年,執導劇情片《色·戒》,該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12年,執導冒險劇情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品:《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李安導演的代表電影作品及主演擴展閱讀

1954年,李安生於台灣屏東縣,兩歲時舉家遷往花蓮,十歲時定居台南。初中時,李安就讀延平中學。

1969年,進入台南一中。1972年,李安從台南一中畢業,大學聯考落第,補習一年重考。

1973年,通過專科考試進入台灣國立藝專(2001年改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科。

1974年,演出舞台劇,獲得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

1976年,國立藝專畢業,同年入伍服兵役。

1978年,進入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兩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1981年,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1982年,拍攝的《蔭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1984年,李安以畢業作《分界線》(Fine Line)從紐約大學結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該片曾獲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電影節上放映。

Ⅱ 李安導演的經典作品有哪些

1、《雙子殺手》

李安第一部技術型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僅在技術方面被人稱贊,故事劇情也絲毫不落下風。

電影講述了一個老牌特工金盆洗手的故事。可就在他准備迎接新生活的時候卻遭到他自己年輕的克隆體追殺。老王牌VS新王牌,一個雙雄格局。

該片獲得諸多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湯普遜還獲得最佳劇本改編獎),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及多項英國學院獎,李安還評選為全國影評協會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最佳導演。

Ⅲ 李安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以下都是

《推手》1991年,《喜宴》1993年,《飲食男女》1994年,《理智與情感》1995年,《冰風暴》1997年,《與魔鬼共騎》1999年,《卧虎藏龍》2000年

主要作品年表:

2000年《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999年《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

1997年《冰風暴》(「The Ice Storm」)

1995年《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4年《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3年《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年《推手》(「Pushing Hands」)

1984年《分界線》(「Fine Line」)

1982年《蔭涼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

你還知道哪些?留言評論

Ⅳ 李安是著名導演,獲得過很多國際獎項,你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嗎

李安導演主要作品有《好萊塢華人》《為人民服務》 《喜宴》 《推手》 《與魔鬼共騎》 《斷背山》 《綠巨人浩克》 《卧虎藏龍》。

獲獎過程

《推手》的劇本,獲中國台灣優秀劇作獎,獲得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的機會 ,憑借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因執導《卧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憑借《斷背山》獲得第78屆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同年,獲評《時代周刊》「影響世界的一百人」。

他不但深諳電影藝術表達中的隱喻之道,用隱喻的手法講述了紛呈多變的創作主題,而且他的隱喻往往又具有含混性的特點,這使其電影大大擴展了闡釋空間,豐富了表達意義並增強了藝術審美效果

Ⅳ 李安作為《卧虎藏龍》的導演還有哪些作品呢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是電影《卧虎藏龍》的大導演,從1990年就開始出名,完成了《推手》的劇本,1992年拍攝《推手》,1993年拍攝《喜宴》等等等等。


Ⅵ 李安導演的作品都有哪些

我認為李安,眾所周知,世界著名導演之一,也是中國標桿性的人物,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在1995年,他拍攝的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七項提名,進入了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這也是他事業成就的起點

那麼李安最擅長描繪的就是靈魂深處中最感性的情感。李安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與父親的沖突,使他的影片中經常出現父權的影子,所以李安對人性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刻畫,從影片《家庭三部曲》中,大家就可以看出,只有包容和理解在歷史與當前、自己與集體、東西方間靈活的變通,在他們之間建起一座交流的橋梁。

Ⅶ 李安的三部曲是什麼

李安三部曲是《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由《推手》(1991)、《喜宴》(1993)和《飲食男女》(1994)三部作品構成的「家庭三部曲」是李安最早的三部作品,創作於進入好萊塢之前。因為三部影片都有一個由郎雄飾演的父親形象,又稱作「父親三部曲」。

《推手》是由李安執導,郎雄、王萊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7)李安導演的代表電影作品及主演擴展閱讀:

1990年,台灣「新聞局」徵集優秀劇本,為獲得優秀劇本獎金,李安動手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推手》。該劇本不僅為李安贏得了40萬元獎金,而且使他獲得了第一次獨立導片的機會——中影公司採用包拍的方式,讓李安拍攝《推手》。

該片於1991年12月7日上映,是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獲得了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提名,李安則獲得了最佳導演提名。

1993年,執導由趙文瑄、郎雄、歸亞蕾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喜宴》,該片是「父親三部曲」的第二部,獲得了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獎提名,李安則憑借該片獲得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拍攝由郎雄、吳倩蓮、楊貴媚共同主演的劇情片《飲食男女》,該片是「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5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第4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李安本人憑借該片獲得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Ⅷ 李安的所有電影有哪些

李安

英文名:Ang Lee
出生地:中國台灣
生日:1954年10月23日
學歷: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系1983年畢業
主要作品:
《推手》�1991年,《喜宴》�1993年,《飲食男女》�1994年,《理智與情感》�1995年,《冰風暴》�1997年,《與魔鬼共騎》�1999年,《卧虎藏龍》�2000年

台灣籍導演李安近年斐聲國際影壇,在太平洋兩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毫不誇張地說,他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作為一個自小在傳統中國家庭里長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紅大紫的《卧虎藏龍》等華語片以外,居然還能拍出令國際影視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風暴》、《理智與情感》及《與魔鬼共騎》等英語片。這3部影片分別代表著維多利亞時代封建保守的英國以及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和七十年代的社會背景。也許對於一個真正的金牌導演來說,電影不存在什麼文化與國別的區別,只要他的作品能觸動觀眾。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江西。1975年他自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他先是在伊利諾斯大學學習戲劇導演,獲戲劇學士學位。後又前往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並獲得電影碩士學位。在紐約大學學習期間,他拍攝了《追打》(「The Runner」)、《我愛中國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藝術家》(「Best The Artist」)等16毫米電影作品。1982年他拍攝了《蔭涼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1984年以《分界線》(「Fine Line」)作為其畢業作品,從紐約大學畢業。該片還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這段時間,他還參加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的反映學生生活的電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攝制工作。接下來的6年時間,他一直在美國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工作。期間,他仔細研究了好萊塢電影的劇本結構和製作方式,試圖將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一些全新的作品。那段時間,李安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甚至當起了「家庭婦男」。他每天在家裡帶孩子、練習廚藝,閑下來就構想劇本。1990年完成了劇本《推手》(「Pushing Hands」),獲台灣政府優秀劇作獎。該劇本不僅為李安贏得了40萬元獎金,而且使他獲得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的機會。1992年,他親自執導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將《推手》搬上了銀幕。這是一部反映在紐約的一家台灣人生活中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喜劇片,這部影片在台灣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獎。此外,該片還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由於《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獲得了執導電影的機會。他的第二部電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這是一部關於傳統倫理觀念的通俗劇。在這部影片中,他通過一個生性活潑的紐約人以一頓便宴來招待自台灣來參加他的婚禮的父母一事,進一步探索了二種文化和二代人之間在社會體制、倫理觀念和人際關系觀念上的迥異。通過這部電影,他探討了不同民族對於家庭、兩性關系和同性戀的認識。這是一部完全以好萊塢模式製作的中國電影,上映後贏得了一致的好評。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在西雅圖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在他的家鄉台灣,這部電影獲得了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導演、編劇獎以及觀眾投票最優秀作品獎。從此,李安在國際影視界的聲譽猛增,一舉躍入世界知名導演行列。

1994年,他拍攝了《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這是他所執導的第三部電影,主要詮釋了家庭問題和新舊沖突這個主題。本片的主演是台灣著名演員郎雄(Sihung Lung)。這是李安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部電影,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屆亞太電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輯獎,第七十七屆大衛格里菲斯獎最佳外語片獎,並獲獨立製作獎和第七屆台北電影獎優秀作品獎,列1994年台灣十佳華語片第一名。

成功地拍攝了這部影片之後,李安跨進了好萊塢主流電影製作的大門,1995年他執導了他的第一部英語片《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這部電影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編劇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瑪-湯普遜。該片獲得的評價極高,獲得了諸多的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湯普遜還獲得最佳劇本改編獎),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及多項英國學院獎。李安還評選為全國影評協會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最佳導演。

1997年,李安又開始改編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說《冰風暴》(「The Ice Storm」)。本片講述的是在「水門事件」那個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家庭內發生的種種矛盾----四十多歲的男人面臨著中年危機;正值青春斯發育階段的少男少女整日與爹媽針鋒相對;夫妻間不可告人的秘密……。該片的主要演員包括凱文-克萊恩(Kevin Kline),西戈尼-韋弗(Sigourney Weaver),瓊-艾倫(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納-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這部片中,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七十年代美國家庭關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國際影視界聲譽大振。這部影片也贏得了許多項國際電影協會的獎項,包括1997年編劇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的最佳編劇獎。憑藉此片,李安確立了他在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中的地位。

此後,李安轉而嘗試拍攝反映美國內戰的影片----《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與前兩部影片相比,李安的這部美國西部片並沒有引起大的反響。

2000年,從小就是個武俠迷的李安接受了台灣前中影公司總經理、目前是縱橫國際影視公司的老闆徐功立的邀請,推出了演繹太極拳之博大精深的中文武俠片《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該片的編劇是與李安在《飲食男女》和《冰風暴》中合作過的猶太裔編劇詹姆斯-沙穆斯。在這影片中,他一改他情感倫理片的風格,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一個曲折動人的悲情故事,將唯美的畫面和飄逸的武打相結,推出了一部新派武俠電影,贏得了西方觀眾的一致好評。該片一經推出,即創造了亮麗的票房成績、獲得了影評界的高度贊賞。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影片,在比利時佛蘭德斯電影節上獲得「全球最佳電影音樂獎」及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10項提名。李安本人也獲得了第58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在他的家鄉台灣,《卧虎藏龍》也是今年第37屆台灣金馬獎影展的大贏家,共捧走6個獎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視覺特效、最佳動作指導及最佳剪輯。2001年3月11日,李安還憑藉此片獲得美國「導演協會獎」,風頭直逼奧斯卡,極有可能成為第一位捧得奧斯卡獎杯的華人導演。

獲獎記錄:

2000年因電影《卧虎藏龍》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0年因電影《卧虎藏龍》獲第5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美國「導演協會獎」

1995年因電影《理智與情感》獲美國全國影評協會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最佳導演

1993年因電影《喜宴》獲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3年因電影《喜宴》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西雅圖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2年因電影《推手》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主要作品年表:

2000年《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999年《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

1997年《冰風暴》(「The Ice Storm」)

1995年《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4年《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3年《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年《推手》(「Pushing Hands」)

1984年《分界線》(「Fine Line」)

1982年《蔭涼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
參考資料:http://ent.sina.com.cn/s/32920.html

Ⅸ 李安導演都有哪些作品

李安導演都有推手。

《推手》是由李安執導,郎雄、王萊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評價:

由於李安獨特的個人經驗和中西視角,該片中的父子關系被細膩地刻畫出來,導演借曉生這一人物形象,表露出自己在面對「傳統父親」的家庭角色和權利意識時的焦慮與壓力。

但最終導演為父權選擇了一個尊嚴的下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父子關系的鏡頭語言和行為描寫,該片也闡述了在西方語境下,中國式父親的尷尬。

Ⅹ 導演李安都有哪些經典作品,你最喜歡哪一部為什麼

台灣導演李安最近又重新火爆網路,人們對他的了解可能很少,但對他的作品應該並不陌生從《推手》到《飲食男女》再到《卧虎藏龍》,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台灣導演。他的電影劇情非常獨特,往往都是從比較小眾的角度切入,深刻的表達一些家庭矛盾或者人性問題,可以說故事內容非常有深度。

李安為人非常隨和,就像他的作品也同樣沉穩中給人帶來驚喜,從細微之處引人深思,即便是觀看完全篇也使人久久不能忘懷,沉浸其中

與李安導演的代表電影作品及主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jeuneand 瀏覽:913
演動物的動畫片電影大全 瀏覽:354
牛犇電影大全最新 瀏覽:450
一個叫海倫的大鐵人電影 瀏覽:226
亞人電影免費看中文版 瀏覽:726
電影小姐英文 瀏覽:184
無敵小子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58
法國經典動作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553
台灣一部借高利貸的電影 瀏覽:517
法國陽光原創電影網 瀏覽:860
抖音國際音樂電影 瀏覽:882
回轉壽司電影完整版 瀏覽:502
二戰喜劇諜戰電影大全 瀏覽:529
魔法大電影免費 瀏覽:900
蠟筆小新美人魚大電影 瀏覽:602
黑白中文在線電影 瀏覽:624
電影票房慘淡會有收入嗎 瀏覽:511
女神的上門貴婿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27
長安十二時辰電影版演員表 瀏覽:843
禁毒電影觀後感150字左右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