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電影
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之後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馳曾在接受《電影雙周刊》的采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但他並沒有言明為什麼。
據周星馳身邊的人說,周星馳在拍攝少林足球的時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少林足球取得巨大的成功給了他應有的回報。
其實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是血脈相承的,講述小人物在困頓中的堅持。但是喜劇之王採取比較文藝的手法來拍攝,而少林足球則是商業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他說這個投資放在美國也許只是一集電視劇,但是當時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是天價,但是少林足球在內地沒有上映的情況下在全球一舉拿下4300萬美元的票房,並在香港突破6000萬港幣,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歐美大火,在日本也取得20億日元的票房,是很驚人的,可以說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馳打開了大片之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馳,投資他的《功夫》。
在獎項上,由於少林足球的表現給當時頹廢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金像獎不得不認可了這位喜劇之王,他本人更是一舉拿下最佳青年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個大獎,前無古人,至少到現在還後無來者。那一年周星馳四次上台領獎,風光無限。少林足球的成功還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香港電影人的信心,間接促使香港電影人團結起來拍攝了後來的無間道。
可以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的大片試水之作,雖然沒有後面的電影成熟,但是讓大家知道原來他還可以拍攝特效大片。而少林足球之後,哥倫比亞投資他的電影功夫,在全球取得1.05億美元的成功,香港的喜劇之王成功走向世界,從藝術角度上來講,如果說少林足球是他商業化和藝術化結合的一個試驗,那麼之後的功夫就達到了集大成,功夫之後的電影包括長江七號和西遊降魔整個電影的層次和水準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
PS:我看最高贊里某個熱評說星爺偷偷把酒瓶換成真的,你自己拿啤酒往自己頭上砸試試,送醫院我不負責。黃一飛特地澄清是糖膠瓶,做粉絲對的沒記住就記住黑子那一套也是mmp了呵呵。
除了這個其他評論也真是各種不堪入目,什麼時候知乎er都變成不統統黑一通就不舒服斯基了?
還有,我不認為拍得次數多拍得辛苦效果一定好,可是少林足球確實效果很好啊,尤其是整部
⑵ 周星馳在電影史中的地位如何
周星馳作為導演在國際影壇極具影響力,因此好萊塢曾多次邀請周星馳,已被媒體公開的好萊塢邀請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共有5部,分別是《食神》、《龍珠》、《青蜂俠》、《龍威小子》、《太極》。
BBC專訪周星馳時,BBC稱他是李小龍和成龍之後又一位華裔國際巨星。
電影大師奧利弗·斯通公開表示:「我連續看了三部周星馳的電影,很喜歡他。我也喜歡很多中國導演,但是叫不上來他們的名字。」
金酸莓獎創始人約翰·威爾森亦公開表示:「周星馳很棒,我愛死《功夫》了。看完《功夫》之後我想去看他其他的作品,他很有想像力,拍出來的東西能夠一下子擊中別人的想法。其他的中國導演我就了解不多,我希望盡快看到周星馳的新電影。」
2002年9月22日,《紐約時報》邀請周星馳作為封面人物時,稱他是「從香港光著腳來的湯姆·漢克斯」。
美國《人物》雜志評周星馳為「全球最有趣男明星」。至今唯一一位華人獲此殊榮。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曾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周星馳周」,將他的舊作在影展期間逐日重溫。至今唯一一位華人獲此殊榮。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體育報紙和歐洲杯的創辦者《隊報》頭版曾以「亞洲足球還沒有結束!」為標題,大篇幅介紹了周星馳和他的新作《少林足球》。他也是至今唯一一位登上《隊報》的華人非體育明星。
美國《人物》雜志評周星馳為「全球最熱門單身男明星」
全球最知名的電影批評網站「爛番茄」評選出21世紀全球各類型電影的TOP10,全部榜單中僅有5部華語電影,周星馳憑《少林足球》和《功夫》成為唯一有兩部作品上榜的亞洲導演。
1992年,美國最權威的文化雜志《人物》評選周星馳為全球最有趣男明星第一位;首位華人獲此殊榮。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文學教授李歐梵公開表示哈佛的大學教材使用周星馳電影,哈佛師生反響之熱烈和對周星馳的喜愛遠超他的預想。
2009年,《功夫熊貓》導演約翰-斯蒂文森對媒體公開表示自己是周星馳的影迷,他曾組織好萊塢的工作團隊專門觀摩學習周星馳的電影,而《功夫熊貓》的靈感就來自周星馳的《功夫》。
⑶ 周星馳的電影水平真的很高嗎你最喜歡他的哪部作品
那要看你能不能接受無厘頭文化 !能 那他的電影水平就很高!你說不高!但他的電影確實很吸引人!周星馳和一般的演員不一樣!他的電影屬於反傳統的!平心而論,他的電影確實不錯,不管你如何看,她確實是很多人的偶像,畢竟星爺不是白叫的
關於星爺的話題,一直沒停下過,特別是《美人魚》上映之後。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評論,都不影響在喜歡他的人中的地位。每一部電影都很好看,都很喜歡。
⑷ 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電影
周星馳大多數電影都是小人物,用一種喜劇形式面對社會和現實所做出的反抗。幾乎每個劇都有周星馳的大笑,那種誇張的,掩飾內心的悲哀無奈的苦澀的大笑,看著讓人心疼。更有代入感。
周星馳的無厘頭有著他的優點,誇張而不浮誇,幽默卻又夾雜尷尬,給人一種莫名的喜感。小時候看就是覺得有趣新奇,長大了經歷過生活的種種,再看就會覺得很貼近現實。
介紹
周星馳(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浙江省寧波市,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1980年成為麗的電視台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198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大銀幕,並於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捕風漢子》。
⑸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在國際喜劇電影中是什麼水平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在國際上是什麼水準,你可以看看他所獲得的榮譽就大概知道了,
我給你羅列一部分出來,
1991年:銀色世界雜志十大皮蛋獎第九名;
1993年:全歐最受歡迎華人十大影視紅星第五名。
2002年:榮登《紐約時報》9月號時尚專欄封面,文中稱周星馳為「來自香港的赤腳湯姆·漢克斯」。
2004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舉辦的「2003屆時代亞洲英雄」,成為獲選的29位全球出色華人之中,香港唯一一位獲選的亞洲英雄,並因此成為最新一期雜志的封面人物。
唯一一部在海外大規模發行的電影,就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可見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在國際喜劇電影中的水平是很讓人認可的,中國的喜劇大師,百年周星馳。
⑹ 你覺著目前周星馳和姜文誰才是華語電影天花板如何對比這兩人的電影水平
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所謂的「天花板」或最佳,是一個極其難以客觀量化、不具備絕對標準的偽概念。因此,「天花板」,終究也只能停留在「個人喜好,個人審美」的層面上,而不可能擁有一個百分百服眾的答案。
厘頭」時,我們便彷彿看到了周星馳本人——那個在公開場合,不經意間搞笑,而又往往一臉嚴肅甚至沉默的內斂導演。作為一個藝術家,周星馳邁過了這道門檻。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周星馳的一些局限性:他的個人風格化,很大程度上嚴重依託於他的個人表演才能。
⑺ 周星馳的電影真的水平很高嗎
周星馳的電影水平高不高?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這或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我個人覺得不能說水平低!至少我相信全國人民至少有一大半人都看過星爺電影,也從中感受到了歡樂!
特別是星爺早期的作品或者是更准確的說是星爺自己出演的作品本人都是非常喜愛的!
唯一遺憾和感嘆的就是英雄遲暮,星爺已經華發叢生!
事實上,不單是星爺,像90年代的香港電影的那些俊男靚女,都曾經引領時代數十年,男如四大天王,女如張曼玉,林青霞等等!如今都已經老矣,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只能封存在一些人的記憶中,成為經典!
近幾年的作品,星爺都不獨自出演了,例如美人魚和新喜劇之王,從而也就缺少了星爺那獨具魅力,不可替代的無厘頭表演風格,而什麼是無厘頭?我也沒有去搜索。
我個人覺得就是不招四六,前言不搭後語天馬行空無規則可循的差異所產生的喜劇效果!
周星馳在中國華語影壇也絕對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之所以質疑周星馳的電影水平是否真的高?和我們自身有很大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等大幅度提高!再也不像以前90年代人們精神食糧極度缺乏的時代。
總之不是周星馳電影水平不高,而是我們提高了!
90到92年間,周星馳一口氣拍了20多部喜劇作品。港片票房之王的寶座,他和發哥、成龍輪流坐,其他人只能幹看著眼紅。到了1992年,他的片酬直接從300萬漲到800萬。那時,吳孟達單獨接戲只能拿50萬,跟他合作便能拿到100萬不帶砍價的。香港一年到頭有5個月都在放他的電影。
很快,星爺在片場有了個新外號,叫做「太上導演」。每部電影,他不僅作為演員參與,開始從幕後製作、台詞設計上全面介入。
星爺早年接受采訪時說,演《賭聖》的時候,基本上是順著劉鎮偉的思路來,劉鎮偉想讓他怎麼表現,他就怎麼表現。
到了《審死官》的時候,也未曾超出杜琪峰的設計。想必那時周星馳覺得自己剛走紅,還沒有那麼大的話語權,各方面都還很「收斂」。
待到跟王晶拍《鹿鼎記》,創作欲已是按耐不住。畢竟演技已受到多方肯定,連金庸老爺子聽說他要演韋小寶,只回了六個字:不做第二人想!
實際上,早在1992年,星爺就開了家名為「跨星」的公司,想拍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結果憋了半天,戲一直沒拍出來,公司只好先關掉。
第二年,香港、內地打算合拍一部喜劇片。香港特意請來鞏俐。那時學院派出身的鞏俐對無厘頭沒啥認識。只因靠《秋菊打官司》才拿到20萬的獎勵,而香港公司直接給她開100萬港幣片酬,鞏俐笑嘻嘻地就去了。那年,張藝謀還在她身邊,叮囑她說:「放開一點,跟他們學點不一樣的東西。」
不過,在《唐伯虎點秋香》里,鞏俐始終放不開。她搞不清楚戲說 歷史 的笑點在哪兒,還覺得星爺的表演太鬧騰。「還我漂漂拳」那段讓她扮豬頭,她是堅決不從。多年以後,鞏俐成了鞏皇,再見星爺時才遺憾道:「真是太可惜了,那時候我不懂,應該放開點跟你們一起鬧的。」
而在《唐》里,星爺已不是一名純粹的演員。御用導演李力持給他命名了一個崗位說:「就像功夫片裡面有武術指導一樣,周星馳的很多電影里,他都是那個『笑話指導』,一部電影好笑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多年後,王晶索性告訴記者:「《唐伯虎點秋香》之後的無厘頭電影,根本就是周星馳的作品,所有設計都圍繞著他的想法,只是找個導演拍罷了!」
自己當導演,已是無可避免的事。
1994年初,周星馳小試牛刀,監制並主演《破壞之王》,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但這並沒有阻止他變強的決心,在和幾個夥伴組建起彩星電影公司後,眾人一口氣掏出6000萬,准備拍一部惹人淚下的愛情片,用它幫彩星打響頭一炮。然而世事難料,它卻成了彩星唯一的作品。
這部電影,就是《大話西遊》。
為了拍《大話西遊》,周星馳在銀川外景地一紮就是三個月。一開始劇本根本不成熟,連至尊寶、春十三娘的名字都是從另一個劇本直接遷移過來的。有了雛形之後拿給西影廠,西影廠領導一看頭都大了:「寫的是個什麼鬼玩意兒?」要不是看到星爺的票房號召力,西影廠才不願意拍在他們看來這么「跌份兒」的東西。尤其是負責藝術片的副廠長,覺得這簡直就是文化垃圾。
為了電影,周星馳真是下足了血本,配樂找的是給老謀子做《紅高粱》的趙季平。劇本拿給趙時,還叫《大話東游》,穿越劇情亂七八糟,看得趙老師一臉懵逼。趙就親自跑去片場,一看到處都掛著牛魔王的腸子,給惡心壞了,做完配樂後覺得太丟人,根本不想在字幕里署名。
1995年,《大話西遊》上映,兩岸三地票房慘敗,口碑也爛到極致。當時在北京一度被當成發行失敗的典型,整個寒假算下來才20萬票房。河北一些院線播完上集《月光寶盒》,根本沒播《大聖娶親》。最終,港台兩地票房加起來還不到5000萬,彩星公司直接因此宣告破產。
從那天起,有人開始對周星馳說四個字:江郎才盡。
《大話西遊》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周星馳不行了。接下來的《回魂夜》和《百變星君》都被視為東拼西湊、毫無創意的敗筆。但周星馳並未因失敗而退卻,做一個演員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掌控欲,他想要更多。
1996年,周星馳再次入局,與谷德昭聯合執導《大內密探零零發》後,再與楊國輝合組「星輝」公司。不久後,「星輝」便推出了《食神》。那時,一般的港片拍攝不過20個工作日,《食神》拍了50多個,連劇本都醞釀了將近半年。從創意到編劇再到拍攝,周星馳全面打造起自己的電影招牌。
票房穩了,差的,只是一個榮譽。
1999年,周星馳37歲。
回望走過來的路途,他開始有意識地從過往歲月中尋找靈感,將記憶嵌入到電影之中。從80年代入行算起,跑過整整8年龍套,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孤獨而失落的日子,自然值得用一部電影來書寫。
懷揣著這樣的心境,周星馳開始拍攝一生中最重要的那部作品——《喜劇之王》。
那時在香港,有個叫「仙人求」的特約演員,痴迷表演,一直在跑龍套。和當初的星仔一樣,再小的角色,都喜歡跟導演探討。周星馳表演「尹天仇」,便套了他模子,將他與曾經的自己合二為一。而電影里吳孟達的卧底角色,最早是給萬梓良准備的。
在星爺心目中,從藝道路上,萬梓良對自己多有提攜,讓他來擔任這個重要角色,再合適不過。結果因為拍攝改期,工作人員沒能及時通知到,就把萬梓良給錯過了。情急之下,趕緊去找達叔。
吳孟達剛從內地拍完片回來,有些感冒,一落地就趕去片場,結果完全不在狀態。當時星爺拍片的「重度完美主義」已落下病根,雖是老搭檔,一點不肯妥協。一場戲讓達叔NG了50多次,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
影片拍攝時,成龍在隔壁拍《玻璃樽》,於是兩位大咖跑到對方劇組客串。星爺在《玻璃樽》中被一條狗拖走,成龍演了個教尹天仇用心一點的龍套。兩人拍電影的時間都差不多90天。不同的是,成龍花90天,是要拍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鏡頭,而周星馳花90天,是為了要一個最好的張柏芝。
試鏡時,張柏芝已經表現出很高的表演天賦。李力持讓她演《悠長假期》中的一段戲,台詞多達9頁,居然沒NG就過了。但拍正片時,幾乎每句台詞的重音、每個橋段的演法,星爺都要「調教」一番。想必是星爺對這部戲有著別樣的感情,李力持後來回憶說:「本來只是部很簡單的電影,但拍起來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周星馳都要達到極致的完美才肯罷休。」
最終,《喜劇之王》奪得1999年票房桂冠。這是自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摘冠後,時隔六年,周星馳再一次登上香港票房之王的寶座。
但周星馳想要的,不僅僅是票房。
還有來自榮譽殿堂的肯定。
可惜,就像多年來香港金像獎不願意承認星爺的演技一樣,《喜劇之王》最後居然只拿到一個最佳新人獎的提名,令周星馳黯然神傷。
但這只是前頭,並不是故事的結局。
世事的反轉,充滿了玄奧。
就在星爺欲摘金人而不得的日子裡,內地盜版碟大量涌現。97年前後,北京大學校園里開始瘋傳《大話西遊》,一張盜版碟居然賣到30元。到了1998年,一天能賣上百張。隨著互聯網開始普及,《大話西遊》的劇情、台詞和悲劇內涵開始成為無數年輕人熱論的話題,和它有關的網站一搜就是一大堆。
就像星爺自己在《唐伯虎點秋香》里說的,人生大起大落來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那一年,《喜劇之王》在港台各大電影頒獎典禮上顆粒無收,而遠在內地學子心中,周星弛已被捧為「後現代解構大師」。
之後,許許多多的人四處收集他參演的作品分析他的喜劇,為他曾經不被金像獎肯定的表演風格著迷,將他一部又一部電影的台詞背得滾瓜爛熟,願意為他的各種周邊商品買單。人們狂迷周星馳,迷戀他創造的每一個喜劇橋段,就像當初豬籠城寨里的那個窮小子,不遺餘力地迷戀著李小龍。
28年過去了,從《唐山大兄》到《喜劇之王》,命運彷彿一個奇妙的回環。
周星馳終於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李小龍的致敬。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2001年,在香港電影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少林足球》創下6300多萬港幣的票房,再次打破記錄。在那一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終於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一口氣拿下七個大獎,甚至包括一個非常特別的「青年導演獎」。可就實際情況而言,那時候,周星馳早也無需用這些獎項來證明自己。
和他有關的許多信息,都是破碎的。
關於電影,說實話,自《功夫》之後的作品,無論誠意還是水準,都一言難盡。尤其當他再也不做演員之後,更是覺得一言難盡…
據說私下裡,星爺是一個非常沉悶的人。沒有電影上映時,大家幾乎看不到跟他有關的新聞。連凌寶兒出來接受采訪,他也會不高興。一直以來,所有跟他相關的那些支離破碎的花邊,都不能讓觀眾看到他的真面目。叉少在這里,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說,星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雖然做了他多年粉絲,刷了他無數的電影和訪談,但我總覺得,沒人知道他真實的內心世界。
就像《食神》里的史蒂芬·周對唐牛說的:
「都讓你能猜到,那我就不是食神了!」
時光荏苒,20年彈指而過。沿著時間的坡路往回看,再是猜不透的人,有些事,也是可以確定的。1999年之前的那個周星馳,之所以能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喜劇之王,不僅僅是因為天賦和才思,也不僅僅是因為熱愛。
叉少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灰暗最孤獨的時刻,他也沒滅掉心中的希望。
就像《喜劇之王》里尹天仇與柳飄飄的對話:
「看,前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2019年,請將它牢牢攥在手中。
我就問你一遍,我想暗戰,無間道這些電影大家應該都認可絕對是好片吧,怎麼誇都不過分吧。那好,這些大家公認的好電影我想請問你能看多少遍不膩,每看一遍能發現多少之前沒注意的新細節?我只知道星爺的電影看了這么多年,還是看不膩,而且每次都能發現新笑點,那星爺的電影怎麼就被過譽了,我認為怎麼贊譽都不過分,因為星爺以後沒人敢說自己的作品一定比星爺的好,更別談超越了
⑻ 周星馳為何現在導演的電影水平質量越來越差
有一件事情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最喜歡的周星馳也有江郎才盡的時候,每個人的創作靈感以及創作熱情和那種超乎想像的創作水準,不可能一直在巔峰的狀態,我們可以冷靜的想一件事情,周星馳拍完功夫之後,無論是他導演是他監制,其他電影,好像在一定的水準上都有所下降,尤其是,那部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喜劇之王二,更是讓我們覺得周星馳的導演水平依然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周星馳說導演電影水平質量越來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星爺也是一個快60歲的人了,他不可能總保持著自己的巔峰狀態,他也有與時代脫節的時候,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想我們不會再提我們欠星爺電影票的事情,情懷始終會有用完的時候,真的希望星爺能夠拍出一部具有他往日巔峰時期狀態的電影,讓我們重新的感懷一下。
⑼ 周星馳電影國內被批爛片,國外卻打出9.4高分,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差別
作為國內喜劇界的無冕之王,周星馳早年間的很多作品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的,自創的無厘頭喜劇表演方式在90年代還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周星馳之前拍的很多電影在當時的口碑和票房都比較一般,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近代,人們才從周星馳的電影里看到了更深層次的電影情節,也是從2000年開始,周星馳系列喜劇才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放映。
《美人魚》的上映我個人對周星馳非常喜歡,我也非常欣賞周星馳,我從小就喜歡看他的電影,小時候看到的電影是非常的搞笑,現在在看他以前拍的電影,從搞笑中帶著一些思考,看他的電影有的時候莫名的就感動,他把小人物演得那麼好。
周星馳作為一個時代的電影的搞笑風格,他更像是一個類型的電影開拓者。他的電影表現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喜怒哀樂,特有的對新鮮事物的看法。他的很多作品都給了華語戲劇史上留下了農膜色彩的一筆。他創造了新的喜劇模式,這種喜劇模式讓傳統的喜劇觀眾眼球為之一亮。
⑽ 如何評價周星馳電影水準
在所有的香港演員當中,我最喜歡的一位是周星馳,並不是只是單純喜歡周星馳的喜劇,對於他的作品,我個人也有著超高的評價,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周星馳這種無厘頭的表演,而忽略了周星馳的電影水準,周星馳後期所拍攝的幾部作品,尤其是功夫,也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優秀的50部作品之一,如此高的評價也證明了周星馳的電影水準。
不得不承認周星馳已經老了,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年輕氣盛的人,但是他的每一次影片的塑造都已經注入了心血。有人說周星馳也開始賣弄情懷,這種想法完全的錯誤,周星馳更是努力在製造快樂,就是為了回饋那些真心喜歡他的粉絲,衷心的希望周星馳能夠和吳孟達再次合作經典,我相信二人的合作也能夠達到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票房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