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童經典電影推薦必看的
1.納尼亞傳奇
上映時間:2005年12月(第一部)
推薦關鍵詞:勇敢
這系列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劉易斯的奇幻巨作《納尼亞傳奇》。講述四個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躲進衣櫥中,卻進入到另一個奇幻的世界,在這個神奇的世界成為拯救被冰雪女王統治人群的天選之子。從最初的害怕,到後來勇敢承擔責任,直至成長為王,孩子們在面對困難中飛速成長。
電影中關於人性的懦弱與勇敢,貪婪與大義,正義與邪惡都在劇情的推進中緩緩展開。獅子王阿斯蘭的王者之氣更是給孩子們一種心靈上的沖擊,讓人嚮往不已。英雄夢,公主夢都在這部魔幻電影中很好的實現。讓它從諸多魔幻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孩子們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
2. 愛麗絲漫遊記
上映時間:2010年3月
推薦關鍵詞:直面
如果有機會去到另外一個世界,拯救那個世界的人民,你會勇敢面對還是逃脫?這部同樣改自世界名著的電影,有著精美的特效,好萊塢大咖的加持,上映即受到諸多追捧。講述美麗的女孩愛麗絲在因緣際會下,進入到了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不可思議的「地下世界」。這個世界的善良人民已經盼望她的到來盼了很久,愛麗絲以為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但最終發現這里卻是現實,而她還要擔負著拯救這個王國「白皇後」的任務。在小夥伴們的鼓勵下,她勇敢承擔起拯救的責任,讓這個地下世界擺脫了紅桃皇後的邪惡控制,而重新回歸到和睦與安寧。
這部電影用非常優美的「語言」探討了虛與實的關系,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是假的,卻是真的;而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是真實的,卻包含諸多虛假的內容。這是一部能讓孩子們開啟探索世界本質慾望的電影。
3. 彼得·潘
上映時間:2003年12月
推薦關鍵詞:不想長大
這部改編自著名兒童文學的電影表達了一種「活著就是冒險」的觀點。有首歌《不想長大》曾經火遍中國的大街小巷,因為戳中了很多成年人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很多人都有種不想長大的想法,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長不大而且能自由飛行的的彼得·潘。最初的他只是單純快樂的生活著,後來為了一個承諾,懦弱的他變得勇敢,變得充滿力量,幫助人類女主角離開夢幻島,離開邪惡海盜,回到人類世界,而彼得·潘卻留在了他的世界,兩人再也無法相見。
彼得·潘象徵著永恆的童年和永無止境的探險精神,是自由童年的獨立宣言,是永不衰老的童心象徵。他樂於助人、心懷俠義,對於孩子們來說,擁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此人物從誕生起至現在,受到無數小朋友的喜愛,而成為西方人幾乎無人不知家喻戶曉的經典IP。
4. 精靈鼠小弟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
推薦關鍵詞:歸屬
這部在上個世紀末創了各項紀錄的兒童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E·B·懷特的小說。小老鼠斯圖亞特來到了人類家庭,和這個家庭中的小兒子喬治成為另類「兄弟」。喬治起初非常不能接受一個「動物」作為自己的家人,但是小老師卻用自己的幽默,自己的真情打動了喬治全家人。
這部電影講述了家和歸屬的意義。整部電影詼諧幽默而又溫馨感人,腦洞非常大。對於家人,我們該如何定義?是有血緣關系的才能成為家人,還是由情感歸屬來確定一個人或者一個動物是否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許,這部電影能給你答案。孩子們能通過這部電影更深層次的思考家人的意義。現在無數家庭養了寵物,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更能增加孩子的愛心和珍惜之情。
『貳』 一部電影,故事似乎發生在二戰英國,主人公是一個能永遠長不大的男孩。這部電影名字
鐵皮鼓
中文片名
鐵皮鼓
原片名
Blechtrommel, Die
更多中文片名
錫鼓
拒絕長大的男孩
更多外文片名
Blechtrommel, Die
Blaszany bebenek .....(Poland)
Tambour, Le .....(France)
The Tin Drum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142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波蘭 南斯拉夫 西德
對白語言
德語 波蘭語 俄語
導演
沃爾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編劇
讓-克勞德·卡瑞爾 Jean-Claude Carrièr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 .....additional dialogu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 .....novel
沃爾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Franz Seitz
演員
馬里奧·阿多夫 Mario Adorf .....Alfred Matzerath
Angela Winkler .....Agnes Matzerath
大衛·本奈特 David Bennent .....Oskar Matzerath
Katharina Thalbach .....Maria Matzerath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 Daniel Olbrychski .....Jan Bronski
『叄』 求一部美國電影名字 主角是個三四歲小孩(其實是長不大)好像叫卡哈納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設定小孩在會
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強棒奶娃》
『肆』 一部電影,故事似乎發生在二戰英國,主人公是一個擁有神奇魔力可以永遠長不大的男孩。這部電影名字
是德國電影《鐵皮鼓》。
外祖母安娜還未婚的時候,一個叫約瑟夫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捕鑽進她的大裙子下,而成為了奧斯卡的外祖父。母親阿格內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愛,但由於近親不能結婚,只好嫁給商人阿爾弗萊德。奧斯卡出生了,但誰是他真正的父親也許只有母親阿格內斯知道。
奧斯卡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了一個"鐵皮鼓"作禮物,他高興的整天掛著它。他在桌子底下玩,發現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媽媽的私情,他覺得成人的世界裡充滿著邪惡和虛偽,他決定不再長大。他從樓上跳了下來,結果他真的就不再長高,停留在三歲的高度。一次,爸爸搶他的鼓,他大聲的尖叫,結果發現,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從此沒有敢再搶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後,父親加入了納粹黨。母親還是頻頻和舅舅幽會,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沒完沒了的吃起了魚,結果由於過量而死去。母親死後不久,舅舅也被納粹殺害了。外祖母帶了一個女僕瑪利亞回來,奧斯卡和父親都佔有了她的身體,並且生了一個孩子。奧斯卡認為孩子是他的,但瑪利亞成為了自己的"母親",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蘇軍攻佔了但澤,父親被殺,他埋葬了父親,也埋了伴隨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頭砸了他腦袋,這時候發現,奧斯卡恢復了生長……
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鐵皮鼓》,導演施隆多夫忠實了原作荒誕、諷刺的基調,通過奧斯卡的視角,看到一個誇張和醜陋的世界。為了達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奧斯卡的視點,片中有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甚至達到了荒誕的程度。這一切更像一個想像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人是怪誕的提線木偶,他們有過分誇張的企圖和言過其實的慾望。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這一道具在影片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實它和奧斯卡所具有的的特異功能一樣,蘊含著顛覆醜陋現實的意義。
『伍』 長不大的孩子的電影
名稱:《長不大的孩子》
英文名:Momma's Man
別名:大男孩
語言:英語
時長 :94分鍾
國家:美國
上映信息:2008年1月18日 美國
導演:阿扎澤·雅各布斯
編劇:阿扎澤·雅各布斯
主演:肯·雅各布斯馬特博潤伊蓮諾·赫金斯
類型:家庭/文藝/劇情
製作公司:Artists Public Domain
發行公司:Gravitas Ventures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其他公司:Dolby Laboratories 三十而立的男人,一次出差回到父母家後,居然決定拋妻棄子賴著不走。
三十而立的米奇(Matt Boren飾)來到紐約出差到父母家的閣樓借住,沒想到一夜過後,米奇居然再也不想返家,他偷偷搬回自己兒時的房間,用盡所有藉口不願回到妻女身旁,對於童年時光自由自在緬懷不已的他,還找上了童年好友聚首!
一開始米奇的父母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當他們發現米奇怪異舉動背後逃避現實的真相,便共商大計使出各種大絕招要將他趕走,米奇是否能永遠賴在父母身邊? 紐約時報的觀點
《紐約時報》說,電影有些搞笑,有些傷感。和《棒球男孩》一樣,《長不大的孩子》對現實世界做了藝術化處理。在埋怨聲中,電影里誕生了新的美國現實主義。
引舊金山紀事的觀點
《舊金山紀事》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說《長不大的孩子》中主角們都像是被打敗了一樣,懶散地生活。編劇兼導演阿扎澤·雅各布斯(AzazelJacobs)請來自己的父母扮演劇中的父母,好像是迎合了不少評論家的興趣,但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電影中深層次的東西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真正困擾麥克的原因也沒表現出來。《洛杉磯時報》更細致地分析道,面對在家裡等著的老婆孩子,麥克以去父母家搪塞,妻子不相信,他就又編了個莫名其妙的理由。電影用深入的視角來看待生活和成長路上的艱難,《長不大的孩子》使得雅各布斯向前邁了一大步。
『陸』 一部郭富城主演的電影,講述一警察(郭富城)收養了一個孤兒做兒子,誰知這不是個孤兒而是個永遠長不大的
嗯嗯,看過,叫罪與罰,也叫殺人犯,收養的孩子好像是他哥哥
『柒』 以小男孩為主角的電影
當然是《第六感》和《小島驚魂》
『捌』 殺人兇手是一個長不大的男孩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歐美的一部《孤兒》內地的是郭富城的《罪與罰》
『玖』 求一部電影片名。講的是回憶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好像是個侏儒。戴副眼鏡。經常被人欺負和看不起。
不會是郭富城演的罪與罰吧,你搜索下,還有就是《鐵皮鼓》男主角就是一侏儒經常被人欺負,但他沒有戴眼鏡。
開玩笑的說一句,柯南也是戴眼鏡的,嘿嘿
『拾』 郭富城的這部電影誰知道 一個張不大的小孩
香港警匪片《殺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