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心頭的硃砂痣,白月光」是什麼意思啊
「你是心頭的硃砂痣,白月光」意思是表達了男子對女子的愛意永遠不變和男子對女子此志不渝,相守一生的承諾。
「硃砂痣」,出於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它的大體意思是:男人初始時,大多是喜歡淡雅清麗的白玫瑰,皎潔的清香,象是冰涼的高山之雪,值得付出一生的代價,求得在這冰涼水流中的沉淪。然而,在度過如醉如痴欣喜若狂之後,男人漸漸變的不滿足。他開始想要一個快樂的艷麗夢幻,妖嬈的濃艷,搖曳在月的黃昏。紅色的玫瑰,芳香彌散,辛辣魅惑。
一、《紅玫瑰與白玫瑰》簡介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該書收錄張愛玲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
二、《紅玫瑰與白玫瑰》作品賞析
1、主題思想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小說並沒有對「紅玫瑰」和「白玫瑰」兩種類型的女人做出嚴格意義上的價值判斷,而只是在很稀鬆平常的故事發展中揭示出她們自身的生存狀態,敘寫她們自身的情感體驗,並在這些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中顯現出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所面臨的生存困境。
造成這種生存困境的根源,除了兩位女主人公自身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男主人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意識是分不開的。在當時的中國,仍然是封建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時代,男權意識仍然是社會的主導意識。在這種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的權威,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就是這種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
雖然在當時,也有一部分女性也曾試圖沖破傳統的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作品中的嬌蕊,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但是卻也最終無法真正沖破傳統的束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男人們永遠將他們的道德限制和人格限制強加於女人,這就使得她們總是處在生存的困境中,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徒勞。
2、藝術手法
(1)選擇與焦點聚焦化
文體風格是選擇的結果,偏離常規的選擇也能體現作者的風格。超乎尋常的選擇,就能獲得超乎尋常的效果,就能引人注目。選擇說或者框定說為表現作者的風格提供了很好的基礎。選擇或者框定實際上就是一個突顯的過程,作者選擇一個事物,把這個事物放大或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和描寫,從而使這個事物從眾多的事物聚合體中突顯出來,或者說從背景中突顯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風格體現的過程。
在張愛玲的小說中,獨特的意象選擇是最能體現張愛玲風格的一個有效的手段。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在於它的突破性,在於標桿性的旗幟式的意象的樹立。張愛玲在描寫嬌蕊等待振保的焦急的心情時是這樣描述的:她還帶著點嘲笑的口氣。
「你知道么? 每天我坐在這里等你回來,聽著電梯工東工東慢慢開,上來,開過我們這層樓,一直開上去了,我就像把一顆心提了上去,放不下來。有時候,還沒開到這層樓就停住了,我又像是半中間斷了氣。」用生活中聽電梯的感覺來表達等待愛情的感覺,這在文學史上還是第一次。電梯的上、下和到位,分別代表著愛情的不同程度。
電梯開得太過了,代表感情的熱度過了,或者愛情已經結束了,所以心就永遠牽掛,永遠放不下來; 電梯如果沒有開到位,代表感情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溫度,可能會因為期盼而斷了氣。在這里,作者將抽象的對感情的等待寫得可觸可摸。
電梯的選擇,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等待愛情的感受。自古以來有用比翼鳥、連理枝、並蒂蓮、紅豆、紅葉、鴛鴦、春蠶到死絲方盡等來比喻愛情的,但還從來沒有人選擇電梯來表達愛情的心情的。
獨特意象的選擇是最基本的認知結構,它們來源於日常生活的基本經驗,在人的概念域的映射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來自生活身邊的感受,可以將一些虛幻的感覺變得可聽可視可聞可摸可觸可感,寫得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給人印象深刻。
(2)偏離手段
(一) 字形的偏離
書寫變異在英文中主要包括字母大小寫的變化、特殊符號的使用等,在漢語中則常常利用漢字的字形來做文章。漢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結構、內涵、外延,體現了中國人對事物的認知、抽象、概括和綜合,是人們對世界認知的物化。人們常常利用漢字的特點進行巧妙的構思,生動的想像,創造出很多關於漢字的趣聞。
張愛玲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中,體現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王嬌蕊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故意將「蕊」寫得零零落落,三個心寫成了三個字,說明三個心房,可以住著不同的人,說明「嬌蕊」是個花心的人。但是小說並沒有僅僅將「蕊」的意思的闡釋停留在此平面上,而是在隨後的描寫中,小說對這個三個心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
嬌蕊對振保: 「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振保問道: 「可有空的房間招租呢?」並說: 「我要住單幢的。」嬌蕊道: 「看你有本事拆了重蓋! 」並說: 「你要的那所房子已經造好了。」振保寫了一行字: 「心居落成誌喜。」
這里用「空的房子」「公寓房子」「單幢」「重蓋的」「造好的」「心居」等名詞性詞語以及「招租」「住」「拆」「要」「造」「落成」等動詞,表明不同的房子類型表達了戀人之間感情的建立的過程。通過上下文關於「蕊」字的互文這種「前景化」的手法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新意,給讀者以新鮮感。
(二) 代詞的偏離
語言在現實的交際過程中離不開雙方的心理因素。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常常會出現代詞偏離其常規用法的現象。《紅玫瑰和白玫瑰》巧妙地運用了「我們」與「他們」的偏離。振保稱呼王士洪和嬌蕊為「他們」,而王士洪則說「不許你叫我『他們』! 」
因為「他們華僑,中國人的壞處也有,外國人的壞處也有。」這里「他們」和「我們」,反映了身份建構的過程。「我們」和「他們」的對立,實際上是「價值觀的沖突」「文明的沖突」「民族的沖突」。「我們」指的是「中國人」,「他們」指的是「外國人」。
振保把嬌蕊當成了外國人,而嬌蕊更願意把自己當成中國人。從認知的角度來看,使用「他們」還是「我們」,反映了心理認知距離。「他們」反映的是「異己」的他者,「我們」反映的是「合我」的我們。異鄉人是張愛玲小說中的永恆的主題,在這篇小說中,兩個代詞的不同,卻反映了強烈的民族觀和異鄉人的視角。
(三)「他」的偏離
代詞所指的對象具有模糊性,需要在語篇的整體環境中才能找到其對應關系,同時代詞「他」還具有篇章的銜接功能和指示功能。嬌蕊最初喜歡振保,就巧妙地使用了代詞的指代對象的模糊性特點,來增進與振保的感情。
振保回家後聽到嬌蕊打電話對悌米說「在家裡等一個男朋友」,並說「他是誰? 不告訴你」。「男朋友」指稱什麼? 「他」指稱誰? 是振保? 還是悌米? 是有歧義的。有人說曖昧是愛情的最大魅力所在。張愛玲就曾說不愛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壞,所以,我們調情,我們曖昧,卻永遠不要相愛。
在這里,張愛玲故意運用代詞的模糊性,製造了曖昧性,挑逗了振保的情慾。「他」的指別是模糊的,表示人稱代詞的一種指稱功能。這里充分地運用了代詞指代的模糊性產生的歧義,既增強了振保的好奇心和挑戰性,也挑起了振保的情慾。
指稱的對象隨說話人、說話時間、說話地點而變,因此,指別是一種依賴語境的指稱。何兆熊認為各個人稱代詞的所指和用法並不簡單、明確,有時會出現一些從語義上看似乎是異常的現象,這些現象只能從語用的角度藉助語境去解釋。對代詞對象的確定過程是消除偏離的過程。
(四) 詞義的偏離
詞義的表達包括常規性的詞義和偏離的詞義,當詞表達的意思偏離了常規的表達,獲得了新義以後,也會產生新奇的效果。這種對語言的偏離性賦予語言以生命。在小說中,當振保提議要看電影時,振保問嬌蕊: 「你要腳做什麼用的?」嬌蕊答道: 「追你的! 」腳的作用,本來是用來走路的,現在變成了追求愛情的工具。這實際上是詞義領域的跨越。
振保對好久不見的嬌蕊說: 「我以為你像糖似的化了去了! 」嬌蕊問道: 「我有那麼甜么?」振保放了膽子答說,「沒嘗過。」這實際上是一種通感隱喻。通感本質上是一種語言現象,是用一種感官范疇的事物印象去表達另一感官范疇的事物印象,同時也是一種認知方式,受認知規律的制約。
它是感官中的特徵從低級感官映射到高級感官,從普及性強的概念映射到普及性弱的概念,它產生的心理基礎是抽象的意象圖示。這種偏離通過語言的超常搭配,突破了語用規則,造成了意味深長的效果,詞義使用域的擴展和變化,使人產生新鮮感。
清新獨特,耐人尋味,出人意料。這種偏離,利用了詞義的多義性,以及選擇的可能性,並且在選擇過程中偏離了基本義而選擇了非基本義,是一種對詞義的部分偏離,從而使我們看到語言驚人的張力。
(五)主體性的偏離
主體性是敘事學中的重要的概念。主體性指的是主體自我爭取和行使權利的能力。「人的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質的規定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人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造的特性。」施事者是語言學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動作的發出者,「施事是動作動片語成的動核結構里動核所聯系的主體 。」
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中有幾處描寫哭的地方,最初哭的主體都是女性,有嬌蕊的哭,也有煙鸝的哭,而最終哭得最厲害的卻是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振保在哭。這是對凡事都是對的凡事都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振保的尖銳的諷刺,也是對男性主宰世界的一個尖銳的諷刺。
在小說中,嬌蕊和煙鸝最初對於愛情和婚姻都是沒有主體性,張愛玲曾說: 「對於大多數的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但是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以後,嬌蕊和煙鸝的身上都凸顯了爭取人格獨立,張揚婚姻戀愛的自由的主體性,她們作出決定並且努力實現自我。
振保最初是生活的主宰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把握住生活,但是命運卻與他開了個玩笑,最終面對紅玫瑰變成「賢妻」,白玫瑰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振保失去了主體性。這種轉變就決定了這篇小說的價值不僅只是解構,更具有建構的向度,即在解構男性霸權的同時確立了女性嶄新的性別身份,尋找建構迥異於男性主體性的女性自我。
(六)故事結構形式的偏離
小說中運用了現實層面對經驗層面的偏離。經驗層面的振保曾經有兩段經歷: 第一個是巴黎的一個妓女,振保在她身上花了錢但還做不了她的主人使他有了最羞恥的經驗; 一個是初戀的女友,一名叫玫瑰的姑娘使他贏得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的盛名。生活層面的振保經受不住紅玫瑰的誘惑但卻為了自己的名聲放棄了這段感情。
他無法忍受煙鸝毫無生氣的肉體帶給他的缺失,轉而尋找其他的誘惑。這是生活層面對經驗層面的偏離,從而產生了陌生化。二是理想層面和現實層面的偏離。小說中運用了現實層面對理想層面的偏離。理想層面是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理想層面的振保的理想幾乎體現了所有男人的夢想,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
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希望兩者同時兼有。而現實版振保的狀況是,曾經被拋棄的火熱的情婦卻變成了賢妻良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娶回家的純潔的妻卻與別人偷情,生活對理想的徹底顛覆讓振保驚嘆不已,也對男性的刻板的理想社會進行了顛覆。這是現實層面對理想層面的偏離,從而產生了陌生化。
三是感覺層面與心理層面的偏離。小說用紅玫瑰花和白玫瑰花與現實中的人物嬌蕊和煙鸝做類比,植物「紅玫瑰」花的艷麗、鮮紅以及浪漫的氣息和嬌蕊的驚艷、吸引人以及現代的氣質形成鮮明的映襯; 植物「白玫瑰」花的單調、慘白以及沒有生命力的氣息和煙鸝的冰冷、古板以及毫無生機的氣質形成了鮮明的映襯。
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融合,婚姻愛情生活是屬於人的生存層面的,是屬於情感體驗的,而「紅玫瑰花」和「白玫瑰花」屬於植物系列的,是屬於視覺關注的層面的。這里將情感的層面的意象圖式變異成感官層面用視覺來欣賞和感受,導致了「看」關涉到「感覺」層面的偏離,產生很強的陌生化,並打通了人的各種感官心智,完成了不同感覺的溝通,從而形成了兩個空間的跨空間映射。
2. 白月光硃砂痣的 歌詞是什麼
白月光與硃砂痣-大籽
詞:黃千芊/王佳瀅
曲:黃千芊/田桂宇
製作人:田桂宇
編曲:趙鵬/楊爽
和聲:夏初安
混音:張鳴利
出品:創際音樂
從前的歌謠,都在指尖繞
得不到的美好,總在心間撓
白飯粒無處拋,蚊子血也抹不掉
觸不可及剛剛好,日久天長讓人惱
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
像一團烈火燃燒,燒盡跨不過的橋
時光匆匆地跑,火焰化作月遙遙
再無激盪的波濤,也從不在夢里飄搖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
像一團烈火燃燒,燒盡跨不過的橋
時光匆匆地跑,火焰化作月遙遙
再無激盪的波濤,也從不在夢里飄搖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2)白月光與硃砂痣電影主角擴展閱讀:
出自張愛玲的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白月光指代的是那個你深深寄寓希望卻始終無法擁有的人,硃砂痣則是你曾經擁有但再也無法擁抱的人,小說的男主叫佟振寶,喜歡上了朋友的妻子紅玫瑰王嬌蕊。
王嬌蕊熱情似火,佟振寶沒抵住誘惑,成了王嬌蕊的情夫,而當王嬌蕊提出要離婚跟他永遠在一起時,他卻擔心毀了自己的前途,拋棄了王嬌蕊,轉身娶了溫柔純凈的白玫瑰孟煙鸝,他覺得孟煙鸝滿足了自己對妻子的所有幻想,然而幾年後,孟煙鸝出軌了一個小裁縫,而王嬌蕊另嫁他人,成為了傳統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最終他的白月光與硃砂痣都沒能留住。
3. 白月光硃砂痣歌詞是什麼
歌詞如下:
白月光與硃砂痣 - 大籽
詞:黃千芊/王佳瀅
曲:黃千芊/田桂宇
編曲:趙鵬
從前的歌謠,都在指尖繞
得不到的美好,總在心間撓
白飯粒無處拋,蚊子血也抹不掉
觸不可及剛剛好,日久天長讓人惱
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
像一團烈火燃燒,燒盡跨不過的橋
時光匆匆地跑,火焰化作月遙遙
再無激盪的波濤,也從不在夢里飄搖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
像一團烈火燃燒,燒盡跨不過的橋
時光匆匆地跑,火焰化作月遙遙
再無激盪的波濤,也從不在夢里飄搖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3)白月光與硃砂痣電影主角擴展閱讀:
《白月光與硃砂痣》是由大籽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1年1月1日,收錄於同名專輯《白月光與硃砂痣》中。「硃砂痣」和「白月光」這兩個詞出自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首歌帶給人的感觸很深。每個人都想成為白月光,同樣也成為了硃砂痣。有人會問什麼是白月光,什麼是硃砂痣,其實歌詞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的區別在於愛與被愛。
4. 白月光和硃砂痣是什麼典故
白月光與硃砂痣是出自張愛玲的中篇小說《紅玫瑰和白玫瑰》,書中這樣說道:「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渣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5. 爆火的硃砂痣和白月光到底代表什麼,為什麼男人都鍾情於硃砂痣
硃砂痣和白月光到底代表著什麼?最近」白月光和硃砂痣」突然火爆網路,甚至上了熱搜第一,很多人可能只是以為是一首歌,被突然的熱搜搞得一頭霧水,尤其是廣大男同胞們更是難以理解其中含義,實際上硃砂痣與白月光背後所代表的遠比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多得多。
硃砂痣和白月光其實是出自自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提起張愛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寫的言情小說和言情散文都以寫實而著稱,那她所寫的硃砂痣與白月光到底代表著什麼呢?
首先對於不少沒有戀愛經驗的人來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一件並不簡單的事情,我國現在還有很多單身人士,在新時代如今自由戀愛的背景下,很多直男都不知道如何去討一個女孩子歡喜,面對女孩子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會一味的討好和付出,對女孩子究竟如何所想一竅不通。
不管是白月光還是硃砂痣,他們都是美好的,但是再美好的事物,如果不是你的,你也強求不來,人們總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卻因此往往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人,人們羨慕這種得不到的騷動,卻忘記了當初得到的喜悅。人們總是在一開始追求他們心中的白月光,但等歲月逝去,才會慢慢尋找自己的硃砂痣。
所以也不要以為所有男人心中都有硃砂痣和白月光,他們有的只是相守一生的人,能分辯出硃砂痣和白月光的男人,總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6. 《白月光與硃砂痣》出處是哪裡
出自張愛玲的書《紅玫瑰與白玫瑰》。
原文: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賞析:在張愛玲的小說里,紅玫瑰天真任性,風情萬種,白玫瑰有著傳統女性的懦弱,男人在紅白玫瑰間掙扎,以為做了自己世界的主人,實則遵循了命運的安排,同所有自負的男人一樣,自認為最理想的選擇成為生命中不可抹滅的遺憾!
雖然他有房子、有老婆、有小孩,可是在他內心深處是有缺憾的,白玫瑰雖然還在自己的花園里,嫻靜呆板而空洞乏味,那熱情美艷的紅玫瑰卻因為分離成了他心中永不枯萎的妖艷。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紅玫瑰是白日夢,脆弱到一觸即煙消雲散卻絢爛異常,白玫瑰是白開水,乏味到不可救葯卻平實溫暖,散發著人間煙火的安逸。
作品主題: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張愛玲以男主人公佟振保為主線,牽扯出兩個性格不同,角色相對的女性,並將她們置於同樣的生存背景之下,通過她們角色的反轉以及性格的變化,深刻揭示出當時中國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且男權意識仍然主導著女性的生存。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制度中,男權意識一直占據著主要地位,男性總試圖按照自己的審美、價值觀等因素對理想的女性制定行為和思想上的准則,而女性也漸漸地在這一套要求的束縛下不自覺變成了附庸、陪襯。
在男權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便是受害者。雖然在當時,有一部分女性曾試圖沖破傳統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王嬌蕊,勇敢追求真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
小說中,嬌蕊和煙鸝的悲劇都是以振保為代表的男權社會造成的。如煙鸝一般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傳統女性擺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她們平庸、自我壓抑,沒有生機和活力,處於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
受過「五四」新思想洗禮,熱烈奔放,勇敢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時代女性嬌蕊也逃不開悲劇的命運,新思想沒有讓她們徹底擺脫成為傳統的男人們的附庸,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擁有誠摯平等的愛情只能是一種奢望。嬌蕊和煙鸝的悲劇,是特定時代、特定階層女性群體的生活縮影,在問題的背後隱藏著更為深層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的原因。
7. 很遺憾我不是任何人的白月光 也不是任何人的硃砂痣是什麼意思
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叫《白月光與硃砂痣》,歌詞里唱:「觸不可及的,為何總是剛剛好。」
我想起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寫: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白月光是愛而不得,望而不及的女孩,硃砂痣是曾擁有過,但卻錯過的無法忘懷的女孩。可惜兩個人都不是那個可以陪你走完一生的人,那個陪你走完一生的人,在你心裡永遠成不了白月光或者硃砂痣。
所以得不到永遠都是最美好的,無論是白月光還是硃砂痣。但是得到之後,就不會那麼珍惜了,隨著歲月蹉跎,柴米油鹽,生活瑣事,我們也變得不再那麼文藝浪漫,也會在生活瑣事中發現彼此的缺點和不足。當一次次的現實壓力襲來,我們將不斷放大彼此的缺點和不足,甚至曾經吸引自己的美好,現在也只是一抹蚊子血或者白米粒。
這就是現實。
情愛里關於一生的幻想,總是越深刻就越難長久。
往往到了最後陪在你身邊的,並不是那個你甚至舍下了尊嚴低到塵埃里去愛的那個人。
年少時候總喜歡想未來,到底是要跟一個自己喜歡的,還是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呢。
後來發現,你喜歡的總是難長久,喜歡你的,好像老是差幾分火候。
然後慢慢地就發現,原來大多數人的一生真的要經歷幾次感情。
懵懂的、刻骨的、還有一生的。
前兩天又去看了一遍《夏洛特煩惱》,發現「白月光」與「硃砂痣」貫穿電影的始終。沈騰主演的夏洛在生活中懶惰沒錢又愛裝,每天過得渾渾噩噩的,早已經厭倦了無趣的感情生活。
夏洛媳婦是馬麗飾演的馬冬梅,冬梅樣貌平平但是踏實肯干,是把過日子的好手。雖然日子過得比較拮據,到也知足。
直到有一天,夏洛收到了初戀秋雅的婚禮請柬,一切都變了。秋雅是夏洛的校園初戀,秋雅就是他的「白月光」。就是他一直在追求,但是永遠也得不到的那個人。他心心念念的那個人,如今要穿上嫁衣,成為別人的新娘。
這道「白月光」即將永遠地離他遠去。他要心存念想,也給秋雅留下最後那一抹深刻的印象。
為此他不惜把冬梅辛苦攢下來買電瓶車的錢偷偷去租豪車、租禮服,盛裝出席秋雅的婚禮,希望讓秋雅眼前一亮。
夢里的「白月光」是那麼耀眼
後來冬梅來了,這一切真相大白,夏洛在秋雅和同學們的面前無地自容。沖入衛生間,做了一場無比真實的夢。
在夢中,秋雅是那麼的美麗純情,「白月光」是那麼的耀眼。而夢中的夏洛也是才華橫溢,年少有為。很早地就已是明日之星,前途無限。
夢中的他,終於和他夢寐以求的秋雅在一起了。他追到了他的「白月光」,他圓了這么多年的夢,終於在夢中和女神在一起了。
冬梅呢,為了保護夏洛,她與惡人反目,扎瞎了對方的眼睛,賠了很多錢,家裡把房子都變賣了。她默默做的這一切,夏洛都不知道。
直到多年以後,知道了這件事的夏洛,幡然醒悟。
希望與冬梅重歸舊好,但在夢中,一切都回不去了。冬梅有自己的家庭,有幸福的婚姻,有知道珍惜她的老公。
永失所愛才是真的痛
冬梅成了夏洛曾經擁有卻無法再擁抱的那顆「硃砂痣」,她知道冬梅的好,但是沒有珍惜,直到永遠失去了她,才知道她對他來說意味著一切。
但是,為時已晚。
而秋雅那道「白月光」也並不像之前腦海中想像的那麼完美,她溫柔,但勢利;她美麗,但不忠。
夏洛痛苦不已,得到的「白月光」並不是那麼耀眼,而失去了「硃砂痣」,心是真的會痛。
後來,在痛苦中,夏洛驚醒了。他回到現實,一切還是原來的樣子。他再也離不開失而復得的冬梅,他無比珍惜眼前的美好,失去過才懂得珍惜。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在情感中,你知道那道「白月光」迷人又神秘,你也會為之動容,永遠貪戀那月色太迷人。但你不知道的是,「白月光」的背後是那蒼白貧瘠的月球。
而不被珍惜,常常忽視的身邊人,會不會有一天成為你那顆意難平的「硃砂痣」,一切都不得而知,一切也全然知曉。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生活不如電影,夢醒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吃飯,然後就聊到了初戀了,一個朋友說之前上學的時候對一個女孩一見鍾情,然後為了追她那時候真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最終終於正式在一起了。
可是那麼多年之後,再說起來,朋友也只是笑著說:「她是個很好很好的姑娘。」
其實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時候男生和女生就是不一樣,男生喜歡一個人是很容易做減法的,但是女生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直在做加法。
另外一個朋友說:白月光是寄予希望但無法擁有,硃砂痣卻是身體所需、靈魂共鳴、生活共勉。
因為失去過,所以擁有了,就不想再失去了。
兜兜轉轉,物是人非。
這幾天北京初雪上了熱搜,身邊有人發朋友圈說:「去年陪你看雪的人,今年還陪在你身邊嗎?」
這個冬天很冷,很希望你的身邊有個人可以溫暖你,但我們都知道,有些錯過,不是錯了,只是過了。
過去了,就沒辦法再回頭了。
貪戀過往的人,總是沒辦法在這個光怪陸離涼薄冷漠的世界裡跑得快一點,可如果不卸下負重,傷也只能好得慢一點。
誰這一生不會走錯路、做錯事呢?及時止損,比止損更重要的,是及時。
你也會慢慢明白,其實所有的錯過,都是被默許的。
因為沒那麼在乎,所以才會錯過,後來的缺失,不甘大過遺憾。
中途總要有人下車的,一直耿耿於懷的話,說不定會把之後的人和風景也一並錯過了。
偶爾感情生病,面對世界的免疫力就會增強;偶爾心情流淚,負面情緒發泄掉了,生活也就變好了。
路還很長,過往不念,未來不迎,當下此刻,就是最好。
希望此時此刻,你的白月光也是你的硃砂痣,希望你跨過萬水千山,終會和合適的一切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