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蘭白龍度是誰
姓名: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24年4月3日
逝世日期:2004年7月2日
出生地點:美國奧馬哈州內布拉斯加市
國籍:美國
身高:178 厘米
馬龍 白蘭度(1924-2004),美國演員。公認的演技派大師,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其「方法派」的表演方法和自然的表演風格為後世如羅伯特 德尼羅、馬丁 斯科塞斯、肖恩 潘等演員都有巨大影響。生於1924年。年少時桀驁不遜,數此被勒令退學。因為出演舞台劇《慾望號街車》而一舉成名。1951年與費雯 麗共同出演同名改編電影,獲得。奧斯卡獎提名。此後連續三年獲得提名:1952年的《愷撒大帝》、1953年的《撒巴達》、1954年的《碼頭風雲》。1954年藉助《碼頭風雲》的出色表演最終獲得奧斯卡獎。此後沉寂影壇18年之久沒有拍過傑出的電影。這段時間比較出名的是《飛車黨》、《叛艦喋血記》等。1972年出演了藝術片《巴黎最後的探戈》,獲得金棕櫚獎。同年出演了他最偉大的影片《教父》。他在影片中扮演一位義大利移民的紐約黑手黨大佬,其精湛的表演為他再一次贏得了奧斯卡獎。1974年出演《超人》,僅出場一分鍾左右,便破了電影的片酬記錄。1979年出演了電影《現代啟示錄》,再一次轟動世界。
他的照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2%ED%C1%FA%B0%D7%C0%BC%B6%C8&z=0
㈡ 馬龍白蘭度所有的電影
有些找不見,我只能給你我看過的
《男兒本色》(the men) 癱瘓的美國大兵 男一號
《慾望號街車》(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男主人公斯坦利——奧斯卡提名
《薩巴達傳》Viva Zapata 薩巴達——奧斯卡提名
《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 馬克·安東尼——奧斯卡提名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 front 泰瑞·馬洛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飛車黨》the wild one 男一號,忘了叫什麼名了
《拿破崙情史》Desiree 拿破崙
《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 歌唱得不錯
《秋月茶室》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 演一個日本人
《櫻花戀》Sayonara 男主角,奧斯卡提名
《幼獅》The Yong Lions 納粹軍官
《漂泊者》The Fugitive Kind 男主角
《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叛艦上的大副
《醜陋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 一個美國官員
《代號莫里圖里》Morituri
《阿巴魯薩》The Appaloosa 西部
《追逐》The chase 好像是個警探
《香港女伯爵》 A countess from Hongkong 一個政客
《黃金眼中的鏡象》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和泰勒合作
《第二天的夜晚》the night of the following day 劫匪
《奎瑪達》Quemada 演一個英國人,講殖民地的
《教父》The Godfather 教父,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巴黎最後的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情色經典,奧斯卡提名
《密蘇里山口》The missouri breaks 和尼克爾森的合作
《超人》Superman 演超人的父親喬·艾爾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演美國軍官
《克里斯托佛-哥倫布之發現》Christopher Colmbus:the Descovery 主教
《唐-璜》Don Juan Demarco and the Centerfold 心理醫生,和德普的合作
《人魔島》The island of Dr.Moreau 反派
《勇敢》The Brave 客串,又是德普的作品
《意外之財》Free money
《You Rock My World》 MJ的MV,客串黑幫老大
《大買賣》 遺作
㈢ 羅浩是誰
羅浩,男,80年出生
編劇/導演履歷:
2006年 個人創作農村電影劇本《燕銜泥》,6月份拍攝
主演:於謙 李勤勤 趙亮 方子哥 叮當
2007年 個人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大漠高牆》同5月於新疆拍攝
個人創作二十集系列劇《女檢察官手記》同年拍攝
2008年 個人創作二十集電視劇《單行線》,8月份拍攝
主演:於謙 孫思瀚 王亞楠 梁丹妮等
個人編劇,導演第一部文藝電影作品《那年冬天》
主演:文章 馮鵬 譚卓
攝影:郭偉(主要作品:電影《蘋果》)
錄音:陳晨(主要作品:電影《大兵小將》《硬漢1,2》)
剪輯:曾劍(主要作品:電影《頤和園》《蘋果》《觀音山》)
2009年 個人導演拍攝個人第一部紀錄片《漂泊者》
為中影集團創作電影劇本《聖女·剩女》
2010年 個人導演紀錄片《羊行墨脫》
2011年 與鄒靜之合作編劇電影《危局》
2012年 個人編劇導演短片《愛無隔絕》
攝影:陳瑩 (主要作品:《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假裝情侶》)
美術:邸琨 (主要作品:《將愛》《秘岸》《別了溫哥華》)
錄音:陳晨 (主要作品:電影《大兵小將》《硬漢1,2》)
2012年 編劇、導演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援疆兄弟》
㈣ 鳴潮什麼時候上線
這款游戲預計會在今年年底上線。
這是一款開放世界探索的游戲,游戲的自由度很高,還有精彩敘事內容。這款游戲目前只上線了預約官網以及角色PV,預計很快就會進入內測。
鳴潮游戲官方在2022年5月25日正式發布第一條關於游戲內容的動態。
2022年5月27日,《鳴潮》正式發布了CG完整版,同時,游戲的實錄PV也在27日一並公布。
2022年6月2日,《鳴潮》公布主角名稱「漂泊者」。
後末世題材的開放世界
一開始,《鳴潮》就給予了玩家相當沉重的游戲基調。
其游戲背景設定在一段即將被未知存在磨滅的時代,玩家作為從更久遠文明中蘇醒的漂泊者,將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大地上重建文明。
庫洛游戲在5月26日發布的先導預告中,描繪了一場災難臨近時極具壓迫感的場景——隨著聲潮翻湧,大地開始撕裂。
疑似女主的角色不停逃竄躲避災難。萬物破碎,草原也失去顏色。
緊張的鏡頭語言,與聲勢浩大的場景演出,為游戲的開場定下了相當嚴肅、壓抑的後末世基調。
次日公布的《鳴潮》概念CG「晝前」,也以「嬰兒啼哭漸弱,生命回響斷絕」等更加黑深殘的文案,和黑白色調為主畫面表現,進一步渲染了游戲低沉絕望的氛圍。
㈤ 王詩槐的演藝經歷
198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後任安徽省話劇團演員。
1983年,以在電視劇《華羅庚》而非常引人注目;隨後,在根據艾蕪名著「南行記」改編的影片《漂泊奇遇》中飾演男主人公漂泊者一角。
1984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84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1985年在根據曹禺著名話劇改編的同名電影《日出》中飾演男主角方達生,該片獲得了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7年在影片《午夜兩點》中飾演男主角曹東明。
1993年,在影片《詐騙犯》中飾演男主角錢根發;1994年在謝鐵驪執導根據霍達名著《穆斯林的葬禮》改編的影片《月落玉長河》中飾演一個經歷坎坷,情感豐富的高等知識分子形象。
2002年,主演了十六大獻禮片《沒有冬天的海島》 。
2003年12月,與陳坤共同主演偶像言情懸念劇《紅色地毯黑色夢》 。
2004年6月,參演了海潤陽光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午夜陽光》 ;10月,主演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民族題材作品《茶馬古道》,王詩槐扮演了一位愛國主義英雄、拉薩巨商尼瑪次仁 。
2005年3月,與伍宇娟、沈丹萍合作了家庭情感劇《陪讀》 。
2006年,拍攝了中國首部直面獨生子女問題的《中國家庭421》,並與郭曉冬合作此劇 。
2007年1月,在謝銅執導的都市情感劇《給我一個愛的理由》中飾李進成,並與宋春麗合作 。
2008年3月,與顧艷在青春時裝劇《燃燒的玫瑰》中飾演夫妻 ;12月,參演了鄭方南執導的軍旅題材《戰地浪漫曲》,扮演國民黨軍中將軍長 。
2009年4月,與王驍共同主演了「遷徙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下南洋》 。
2010年5月,主演了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愛情天梯》,飾演中老年石山 ;5月19日,在李念、印小天主演的現代住房題材電視劇《夏妍的秋天》中飾秘書長 ;10月,拍攝了家庭倫理劇《新上門女婿》,飾鍾恆林 。
2011年1月,加盟了胡玫執導的建黨90周年重點獻禮劇《開天闢地》的拍攝 ;5月,加盟了由沈星浩執導的《兒女情長》續集《兒女情更長》的拍攝 ;7月,與王子義、張殿倫合作,主演了石磊執導的警匪偶像劇《刑警博客》,劇中飾演翟天臨的父親 。
2012年4月,與鄭嘉穎合作主演了民國情感戲《萬水千山風雨情》,飾演父親杜中元 ;在電視劇《我的失憶女友》中飾演賀大爺。
2013年6月,主演了由潘越執導的都市懸疑情感劇《每個人都有秘密》,飾公司董事長 ;7月,參與了由韓雪擔當製片人的時尚年代懸疑情感劇《淑女之家》的拍攝 ;10月,參與了由胡歌、閆妮搭檔主演的生活情感劇《生活啟示錄》的拍攝,王詩槐飾演胡歌的「嚴父」 ;11月,在王志強執導的反腐倡廉劇《天怒》中出演反派陸解,並與郭凱敏搭檔 。
2015年,在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中飾演衛守仁 。
㈥ 漂泊者電影2011講的什麼
劇情簡介
電影「GLI sfiorati」的主要特徵,在英語中也被稱為流浪者,是我èTE。他是30歲,可以揭示相家,被人類的手的秘密。在父親的婚禮,一個星期,他17歲的妹妹搬到他的羅馬公寓。她是非常性感的年輕和性感的青少年和新的社區是現在開始他們的友好(以及,不完全友好)的關系。
資料:
《漂泊者》是由Matteo Rovere執導的愛情片,由艾莎·阿基多、安德里亞·波斯卡主演,於2011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梅特必須與他17歲的同父異母妹妹的不適當吸引力作斗爭的故事。
㈦ 馬龍·白蘭
馬龍·白蘭度從1950年開始就可以稱得上是美國最棒的演員。他自然、完美而獨特的演戲風格使他成為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在電影業上的貢獻和成就將永遠被記載在電影史上,誰也不能否為,他是最出色的影員之一,是好萊塢的一個神話。
中文名: 馬龍·白蘭度
外文名: Marlon Brando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出生日期: 1924年4月3日
逝世日期: 2004年7月1日6點20分
代表作品: 《男兒本色》、《薩巴達傳》、《教父》
主要成就: 2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身高: 178CM
代表作:《教父》
20世紀50年代進入電影界後,他曾飾演過許多不凡的角色。 1950年他出演他的第一部影片《The men》,在片中飾演主角;但並未引起人們注意。 1951年馬龍·白蘭度異軍突起, 出演影片《慾望號街車》,他以其獨特的厚實沉穩,粗野遒勁的表演風格成功地塑造了流氓無產者斯坦利的形象。他的出色表演使他獲得他的第一次奧斯卡獎提名。 接著,在《柴巴達萬歲》中飾演墨西哥革命領袖,獲第五屆嘎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國男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3年,在《愷撒大帝》中扮演安東尼,再次榮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國男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4年在《碼頭風雲》中扮演一位孤身與黑社會抗爭的碼頭工人,為此他還親身去體驗生活,真正當起一個碼頭搬運工。他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使之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的光輝代表。他第三次榮獲電影學院最佳外國男演員獎和二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這四部影片奠定了他馬龍·白蘭度在美國影壇的地位。 在此期間,他在1954年《野性騎手》的表演被認為是「喊出了美國青年一代的心聲」。 馬龍·白蘭度的戲路非常寬廣,1957年他在《再見》中扮演一位美軍少校,1958年在《幼獅》中扮演一位納粹軍官,1959年在《流浪者》中扮演一位流浪漢,他在這些影片中均有不俗的表現。 20世紀六十年代,他的事業出現了滑坡。一場電影官司使他變得怪癖孤獨、沉默寡言,幾乎於世隔絕。他變得頑世不恭,成為好萊塢最出名的「浪子」。期間,只有《叛艦喋血記》一片是他的成功之作。他自己創辦的電影公司也宣告失敗。他幾乎在影壇銷聲匿跡。 他雖未必是「叛逆」角色的先驅,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發揚光大的人物。他為自己,也為觀眾建立一種風格,一種特性,一種典範。它就是以那獨樹一幟的「反英雄」格調,突破傳統,超越常規,在影壇輝煌了十年。很少人能像他那樣,既是魅力十足的男性性感象徵,又有令人稱道的出色演技。因次他就在影壇「不可一世」般地閃亮了十年。當人們以為他的一蹶不振終將萬劫不復時,他卻一如傳說中的火鳥,神話般地從死亡中復活,由灰燼里再生,以新的榮耀,新的璀璨,新的震驚開始了他影藝生涯的第三個十年。 代表作:《碼頭風雲》
此後,他又因《薩巴達》、《朱利斯·凱撒》和《狂野的人》而獲得三次奧斯卡獎提名。 1970年,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力邀他出演影片《教父》,馬龍·白蘭度產生極大的興趣。這部反映美國黑手黨家族事業的影片一經上映,立刻引起社會的巨大轟動,被稱為是繼《公民凱恩》後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作品。影片創下非凡的票房收入。白蘭度把老一代教父維多.柯利昂演繹得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充分展現他驚人的才華。為此他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金像。隨後,他又出演《巴黎的最後探戈》、《超人》、《現代啟示錄》和《乾燥的白色季節》等片,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其中,《乾燥的白色季節》又一次讓他獲得奧斯卡獎的提名。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年邁的馬龍·白蘭度依然演出了頗具水準的影片《唐璜德馬科》和《人魔島》,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他那爐火純青的演技。 2004年7月1日6點20分馬龍·白蘭度逝世。享年80歲。根據UCLA醫學中心批示,死因是肺部疾病。
編輯本段生平榮譽
奧斯卡獎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1954) 代表作:《慾望號街車》
第二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 《教父》(THE GODFATHER)(1972) 第四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柴巴達萬歲》(VIVA ZAPATA!)(1952) 第二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1953) 第二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演技之神,好萊塢之王 Marlon Brando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男主角 《柴巴達萬歲》(VIVA ZAPATA!)(1952) 《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1953)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1954)
艾美獎
佳男配角:連續短劇/電視電影 1979 《Roots: The Next Generations》馬龍·白蘭度的影視作品(12張)金球獎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1954) 《教父》(THE GODFATHER)(1972) 1989年第三屆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白色季節》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男兒本色》(the men) 《慾望號街車》(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薩巴達萬歲》Viva Zapata 《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 front 《飛車黨》《野性騎手》the wild one 《拿破崙情史》Desiree 《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 《秋月茶室》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 《櫻花戀》Sayonara 《幼獅》The Yong Lions 《漂泊者》The Fugitive Kind 《獨眼龍》One eyed Jacks 《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醜陋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 《枕邊故事》Bedtime Story 《代號莫里圖里》Morituri 《阿巴魯薩》The Appaloosa 《追逐》The chase 《香港女伯爵》 A countess from Hongkong 《黃金眼中的鏡象》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糖果》Candy 《第二天的夜晚》the night of the following day 《奎瑪達》Quemada 《教父》The Godfather 《夜間來客》The nightcomers 《巴黎最後的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 《密蘇里山口》The missouri breaks 《超人》Superman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勞尼-為亞馬遜而戰》Raoni:the Fight for the Amazon 《公式》The formula 《乾燥的季節》A dry white season 《新手》The fresh man 《黑暗的心-一個製片人的啟示錄》Hearts of darkness:a Filmmaker's apocalypse 《克里斯托佛-哥倫布之發現》Christopher Colmbus:the Descovery 《唐-璜》Don Juan Demarco and the Centerfold 《人魔島》The island of Dr.Moreau 《勇敢》The Brave 《意外之財》Free money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0 The Men 男兒本色 1951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1952 Viva Zapata 薩巴達傳 1953 Julius Caesar 凱撒大帝 1953 The Wild One 飛車黨 1954 On the Waterfront 岸上風雲 1954 Desiree 拿破崙情史(拿破崙與黛絲麗) 1955 Guys and Dolls 紅男綠女 1956 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 秋月茶室 1957 Sayonara 櫻花戀 1958 The Young Lions 百戰狂獅 1959 The Fugitive Kind 流浪者 1961 One-Eyed Jacks 獨眼龍 1962 Mutiny one the Eounty 叛艦喋血記 1962 The Ugly American 醜陋的美國人 1964 Bedime Story 閨中艷事 1965 The Saboteur(Code Name Morituri) 諜艦 1966 The Chase 凱德警長 1966 The Appaloosa 大西部 1967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香港女伯爵 1967 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金眼的反映 1968 Night of the Following Day 翌夜 1968 Candy 1968 I Queimada!(Burn!) 1971 The Nightcomers 畸戀山莊 1972 The Godfather 教父 1973 Last Tango in Paris 巴黎最後探戈 1976 The MIssouri Breaks 大峽谷 1978 Superman 超人 1979 Apocalypse Now 現代啟示錄 1995 Don Juan DeMarco 天生愛情狂 2001 You Rock My World (With Michael Jackson)天旋地轉 2001 The Score 大買賣(又名:鬼計神偷)
編輯本段表演風格
馬龍·白蘭度一生中出演的影片幾近半百,從最開始的硬漢到後來的睿智老者,馬龍·白蘭度為影迷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熒幕形象。 50年代初期的馬龍·白蘭度,塑造的角色風格比較統一,硬朗、不羈、放盪,游離於主流群體之外,卻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慾望號街車》里的斯坦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他諸如《薩巴達傳》中的革命領袖,《凱撒大帝》中的安東尼,《碼頭風雲》中的礦工,《飛車黨》里的小混混,無一不是他粗野遒勁的表演風格的體現。 憑借《碼頭風雲》奪得奧斯卡小金人的馬龍·白蘭度,並沒有在這里止步,而是更加勇於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表演。這一時期他的戲路非常寬廣:1957年在《再見》中扮演一位美軍少校,1958年在《幼獅》中扮演一位納粹軍官,1959年在《流浪者》中扮演一位流浪漢等等。而所有的這些嘗試,都得到了不錯的評價。之後,馬龍·白蘭度更是嘗試自導自演影片《小心眼兒》,出演主人公里奧。 60年代末期從好萊塢淡出的馬龍·白蘭度,在1973年復出,並憑借《教父》一片中的黑手黨教父角色,第二次捲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這之後的馬龍·白蘭度,演技日臻完美,與年輕時期的硬漢角色相差甚遠。精明內斂而又霸氣十足的教父唐·維克托,迷戀上一名法國少女的中年作家,越南戰場上瘋狂殘暴的科茨上校,對生活感到麻木的精神病醫生傑克等,都在馬龍·白蘭度的表演中得到了升華。馬龍·白蘭度的最後一個演藝高潮一直持續到他去世為止,雖然數量不算多,但片片都是精品。
編輯本段風流情史
馬龍·白蘭度出了名風流成性,與不少女性傳出緋聞或有一段情,包括關南施。在他的自傳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中,他甚至宣稱他曾與瑪麗蓮·夢露有過一段關系。 馬龍·白蘭度曾有過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為Anna Kashfi,1957年結婚,1959年離異,兩人育有一子Christian Devi(1958年5月11日-2008年1月26日)。第二任妻子為Movita Castaneda,1960年結婚,1962年離婚,兩人並沒親生子女,但卻收養了Miko Castaneda(1961年生)及Rebecca Brando Kotlizky(1966年生)。第三任妻子為Tarita Teriipia,1962年結婚,1972年離婚,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即Simon Teihotu(1963年生)及Tarita Cheyenne(1970年-1995年)。 馬龍·白蘭度還和他的女管家Maria Christina Ruiz育有3名私生子女,即女兒Ninna Priscilla(1989年5月13日生)與兒子Myles Jonathan(1992年1月16日生)及Timothy Gahan(1994年1月6日生)。白蘭度另外還有一名私生子,即英國導演Stephen Blackehart(1967年生)。此外,白蘭度還收養了三名孩子,即Petra Brando-Corval(1972年生,母親為白蘭度的助手Caroline Barrett,父親據稱是小說作家James Clavell)、Maimiti(1977年生)及Raiatua(1982年生)。 盡管如此,當Gary Carey因撰寫一本有關白蘭度的傳記(即1976年出版的The Only Contender)而訪問白蘭度時,白蘭度宣稱他與男性亦曾有過經驗,更不會因此感到羞愧。
㈧ 馬龍.白蘭度獲得過奧斯卡的什麼獎項
《慾望號街車》,他以其獨特的厚實沉穩,粗野遒勁的表演風格成功地塑造了流盲無產者斯坦利的形象。他的出色表演使他獲得他的第一次奧斯卡獎提名。此後白蘭度又因《薩巴達》、《朱利斯·凱撒》和《狂野的人》而獲得三次奧斯卡獎提名。1954年,白蘭度出演一部低成本的影片《碼頭風雲》,扮演了一位碼頭搬運工。為此他還親身去體驗生活,真正當起一個碼頭搬運工。他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使之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的光輝代表。這一次他終於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㈨ 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漂流者》的結局是怎樣的
他算出了季風風向做了船 路上碰到了其他船 載他回到了社會 妻子已經改嫁
他看著滿桌的美味沒有胃口。。看著妻子幸福的生活也不忍心破壞 他開著車獨自遠去 碰到一個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