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1、《長津湖》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了在指定時間內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
『貳』 大神有地下尖兵(1957)由武兆堤導演的電影在線免費高清播放視頻麻煩分享
《地下尖兵》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武兆堤
編劇:劉致祥
主演:浦克/李林/張圓/陳汝斌/張巨光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57-12
片長:93分鍾
又名:UndergroundPoints
四十年代未,國統區北平。我地下黨「紅松組」負責人陶干(浦克飾)接到上級密電,要他搞到軍統特務鄒至甫(李林飾)帶來的重要情報。鄒來平後,即展開全城大搜捕,我不少地下工作者被抓。陶干以做黃金買賣來到敵副參謀長宋欣(張巨光緯)家接近鄒至甫,狡猾的鄒躲開了,他們正密謀搜查我密秘電台,用假情報混淆我方視線。艾永伯(陳汝斌飾)知道制定軍事計劃的不是自己人後,施巧計換成了自己,但不久遭懷疑。
『叄』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誰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劉尚嫻。
《英雄兒女》王芳角色介紹: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劉尚嫻相關介紹:
劉尚嫻, 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63年,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
(3)電影導演武兆堤擴展閱讀
劉尚嫻人物經歷:
196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
同年,被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在曹禺的《北京人》中演一個受氣的小媳婦。1963年,與田方、劉世龍聯合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在片中飾演圓臉大眼、青春秀美的妙齡少女王芳。
1979年,與張瑞芳合作出演劇情電影《怒吼吧!黃河》。之後又連續在《火種》、《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礦工》等影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中年女性形象。
參與導演的電影有《風雨下鍾山》、《情留此山中》、《蘇三》、《媳婦們的心事》、《說客》、《仙桃行》、《中國刑警》等。
『肆』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句經典台詞出自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什麼
英雄兒女 (1964)
導演: 武兆堤
編劇: 毛烽 / 武兆堤 / 巴金
主演: 田方 / 周文彬 / 劉尚嫻 / 劉世龍 / 褚大章......
『伍』 求英雄兒女電影資源
《英雄兒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IGat5gx9F6cqq9QJZZ5hg
『陸』 跪求《冰上姐妹(1959)》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武兆堤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kCT4Y9Gpf78Kpsa0cvC82w
影片以冰上姐妹團結友愛,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動人故事,顯示了丁淑萍樂於助人,舍己為人,富有犧牲精神的良好道德風尚與高貴品質,同時也對驕傲、自私等不良思想傾向給予了批評。影片具有較強的時代感,把握了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基調,使影片的沖突置於感情基礎之上,洋溢著熱情、友愛、朝氣蓬勃的氣氛。該片是我國電影藝術中較早反映冰上體育事業的影片,表現了冰上運動力與美的結合,以及冰上運動員的生活面貌。
『柒』 「王成」的原型到底是誰
我們今日之和平幸福,是無數個前輩們用流血犧牲換來的,曾經我們落後,備受欺辱,但我們的脊樑卻不能彎下,我們的尊嚴不能丟棄,即便是丟掉性命也不能被人家戳著脊樑罵為奴隸。這就是我們先輩們的選擇,而我們要做的是牢記那段難以忘懷的日子,貢獻自己的社會擔當。
在電影里,為了藝術的創造,形象的高大,所以讓王成喊出了那句話,但他最後的結局同樣是壯烈的,也是和敵人同歸於盡的,而且那才是真正符合史實,畢竟在戰場上,每一秒都是非常的的重要的。而那句「向我開炮」同樣有原型,他就是蔣慶泉,當時,敵人與他的距離在五十米的時候,他呼喊讓炮彈打五十米的距離,當距離到了三十米,他又讓打三十米的距離,最後由於距離過近,於是他就大喊向我開炮,由此,這句話也流傳開來。
可以說,王成的背後,真的是有著無數個戰士的身影,因為他們都是無畏死亡的流血犧牲。
『捌』 《英雄贊歌》闡述什麼歷史背景
《英雄贊歌》闡述的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中,中國抗美援朝時期,反映了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
《英雄贊歌》是電影《英雄兒女》插曲,張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電影相關劇情是:王成英勇犧牲之後,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壯烈犧牲後,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並寄託自己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當她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部隊首長也介入到歌曲的創作中,《英雄贊歌》在曲折中誕生。
(8)電影導演武兆堤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52年冬天,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人員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回國後,巴金寫出中篇小說《團圓》,並發表在1961年8月號的《上海文學》上。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團圓》改編成電影。同年夏天,導演武兆堤和編導毛烽奉命開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1953年,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在了解到蔣慶泉的事跡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但因為蔣慶泉後被俘虜而未能發表,同年7月,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揉合於樹昌的事跡寫成了《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