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葛洛麗亞·斯旺森的生平簡介
又名格洛麗亞·史璜遜,生於伊利諾斯州芝加哥。瑞典-義大利人後裔,出身軍官家庭,因家庭多次遷移,曾先後就讀於十多所學校。十二歲返回芝加哥定居,1913年,因偶然機會參觀芝加哥愛塞奈影片公司,結果受雇作為臨時演員,並結識演員華萊士·比里,1916年她兩人結婚,雙雙前往好萊塢,並一道受聘於麥克·塞納特的啟斯東電影公司。與長期流傳的各種傳聞相反,她從未扮演塞納特的「海濱美人」,因為她說她不會游泳,也從未參加過開司東·科普斯的低級放盪的滑稽片的演出。不過,確與博比·弗農同台合演過若干浪漫喜劇片。
從影之初,偶爾化名格洛麗亞·梅,1917年塞納特離開三角影片公司,加入派拉蒙電影公司。斯旺森亦相隨而去,不久,因厭惡老是拍喜劇片,又重返三角影片公司。主演了許多傷感情節片。1919年三角公司倒閉,轉入西席·地密爾劇組,參加帶床上戲的喜劇片演出,影片中她表演自如,富有挑逗性,迅速成為一流影星。
20年代中期,躋身於好萊塢無聲片影後之列。作為演員,她天賦極高,很善於揣摩和迎合公眾心理和價值觀。因此,所穿過的服裝,無論是銀幕上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被精印在時裝雜志上,一舉一動也被廣泛報道。1925年在法國拍片《不客氣的太太》後,由第三任丈夫陪伴返回好萊塢,受到盛況空前的歡迎。龐大的銅管弦樂隊列隊奏樂,長長的車隊將其一直環游到家,氣派之大,猶如王室外出。在許多美國婦女眼中,她仍是魅力的化身。
在派拉蒙影業公司期間,所演影片多屬於情節片。1926年離開派拉蒙。次年得到老約瑟夫·P·肯尼迪之助,自立門戶,製作影片,並通過聯美影片公司發行上映。1928年聘請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執導《凱莉女王》,但因他鋪張浪費,耗資巨大,在攝制期間即被解僱,為能推出該片,有投入巨資,重新編導,並改變了原來過於牽強的結尾。最後,影片終於在歐洲和南美等地上映,但因檢察手續麻煩,未能在美國本土發行。
有聲片出現後,盡管能掌握對白技巧,並能婉轉歌唱。但早期所演有聲片都不大成功。1934年退出影壇,主要在百老匯等演出舞台劇。1941年重返影壇,但僅與阿道夫·門喬配戲演出一部喜劇片。1950年再次登上銀幕,在影片《日落大道/紅樓金粉》中飾演一位神經質的,已經隕落的無聲片時代的影星,因其令人難忘的出色表演,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因其主演《侵犯者》和《薩迪·湯普森》,先後兩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此後,曾在兩部劣質品中亮相,隨後便半隱退,借名給一家化妝品公司,並兼任一家服裝公司的顧問,但較少露面,偶爾以貴賓身份出現在電視談話節目中,幫助推銷保健食品。1971年第三次重返舞台,在百老匯登台獻藝,飾演《蝴蝶自由飛》一劇中的主角。1974年再度登上銀幕,在《1975年的飛機場》中擔任主角。1976年舉行第六次婚禮。1983年4月去世 。
⑵ 琪恩·亞瑟的生平
琪恩·亞瑟,美國電影女演員,生於紐約市。她是一位照相師的女兒,少年時的模仿表演才能引起福克斯影片公司的注意,在約翰·福特導演的影片《凱莫奧·吉爾比》(1923)中首次飾演主角。此後,她從1928年到1931年參加演出了《父親們的罪過》、《機會之街》等十多部無聲片,大多飾演小角色。其間在1927年曾同派拉蒙影片公司簽訂過合同,但演技平平,始終沒有創出自己的表演特色。
1931年,她離開好萊塢去紐約為舞台和夏季戲劇節工作了兩年,後重返影壇,參加了影片《漩渦》的演出,然後與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簽訂合同,於1934年拍出了她的第一部成功影片《滿城風雨》。該片導演仍是約翰·福特。她從此飾演善良多感的普通女子,在表演藝術及對白發音方面具有自己的風格,其特點在《前布拉德福夫人》(1935)一片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由於琪恩·亞瑟與哥倫比亞影片公司老闆哈萊·科恩關系的不融洽,1944年合同到期後離開影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著名導演和劇作家卡遜·坎寧專為她寫了一個舞台劇本《昨天出生》,但在劇本送到百老匯之前,惡瑟已經離去,改由青年演員朱迪·霍麗狄表演。亞瑟後來只演出過兩部影片,即1948年比利·懷爾德導演的《外交事件》,以及1952年由喬治·史蒂文斯導演的《原野奇俠》。她在《原野奇俠》中飾演一位善良的妻子,這是她惟一的一部彩色影片,也是最後一部影片。琪恩·亞瑟的晚年曾從事戲劇教學工作。
⑶ paramount公司的資料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 A.楚柯爾在1912年創立名演員公司,J.L.拉斯基於1913年建立傑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兩家製片公司合並成立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並了12家製片公司;以後再把派拉蒙影片發行公司也並了過來,遂於1927年改名為派拉蒙—名演員—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並了擁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發展成為好萊塢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於領導層的矛盾與經營不善被紐約聯邦地區法院宣布破產,1935年重新組織成立了派拉蒙影業公司。新公司生產了一系列由 M.魏斯特、B.克羅斯貝、B.霍甫、D.拉摩、G.古柏和 C.考爾白等人主演的賺錢影片而再次興起。當時公司的導演有J.von斯登堡,E.劉別謙和R.馬莫里安等。公司在40年代發掘吸收了不少新人,如A.萊德、V.萊克、B.蘭開斯特、K.道格拉斯等人。導演有B.懷爾德、P.斯特吉斯。公司在40年代最賺錢的影片是《與我同行》。50—60年代,派拉蒙和其他大公司一樣受到美國影業蕭條的打擊,影片產量下降,收入減少。1966年石油資本集團購買了派拉蒙,使其成為海灣與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隨著70年代美國電影業的復興,派拉蒙攝制了《教父》(一、二集)、《油脂》、《周末狂歡》等票房價值很高的影片,公司逐年有盈餘,並於1978年達到了創紀錄的數字。
⑷ 泰坦尼克號演員表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傑克·道森)
凱特·溫斯萊特(飾羅絲)
比利·贊恩(飾卡爾·霍利,羅絲的未婚夫)
伯納德·希爾(飾船長 )
格勞麗婭·斯多特(飾老年羅絲)
弗蘭西絲·費舍爾(飾羅絲的母親)
大衛·華納(飾斯拜瑟·拉夫喬伊,霍利的「幫凶」)
維克多·加博(飾托馬斯·安德魯,泰坦尼克號的設計者之一)
凱茜·貝茨(飾莫莉·布朗 爆發戶女人)
⑸ 羅伯特·德尼羅 和阿爾·帕西諾共同出演的片子有哪些
兩部!!
教父2 & 盜火線
片名:教父2
英文片名:The Godfather:Part II
又名: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派拉蒙電影公司
發行:派拉蒙電影公司
類型:犯罪 劇情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編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馬里奧·普佐
製片:
主演:阿爾·帕西諾 羅伯特·德尼羅 黛安·基頓 羅伯特·杜瓦爾
分級:美國R
片長:200分鍾
上映時間:1974年
劇情:在西西里,少年時代的維托為報父仇,襲擊了當地黑手黨首領唐·喬奇。在母親的掩護下,維托得以逃脫,並來到了美國。這已經是1901年的事了,第二代教父回憶起父親的青年時代,不由得深深感到了創業的艱辛。
邁克和妻子凱為兒子托尼舉行了聖餐儀式和慶祝活動。但就在當夜,邁克遭到了襲擊,凱受了傷。面對接管家族後所遇到的種種困難,邁克又回憶起了父親唐·維托到美國後的「奮斗」歷程。
邁克爾一步步進行著復仇。同時他也在不斷拓展家族的勢力。通過與吉爾參議員勾心鬥角的明爭暗鬥,邁克爾終於又控制住了一家大飯店,並開展了賭博生意。就在邁克爾擴大家族的勢力時,一名叫羅斯的黑道人物又闖了進來,企圖佔領邁克爾的地盤。雙方在暗地裡展開了較量。邁克爾不滿足於在國內已有的勢力,他的手又伸到了古巴。然而革命的爆發卻使他的計劃受到了嚴重的挫折。
羅斯收買了邁克爾的哥哥弗雷多為他提供情報,企圖暗殺邁克爾。但邁克爾也已對羅斯採取了暗殺行動。邁克爾含淚處置了弗雷多,卻不禁回憶起當年父子兄弟間其樂融融的情景。
邁克爾的不法行為終究為他招來了麻煩。政府展開了對他的調查。邁克爾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藉助權術,邁克爾又一次轉危為安,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邁克爾成功地對付了政府的調查,但他的妻子凱卻再也受不了這種充滿了暴力、暗殺和罪惡的生活。她去做了人工流產,含淚離開了邁克爾。
親人的離去和兄長的背叛使邁克爾深受打擊。金錢和權勢並未給邁克爾帶來幸福。他孤獨地坐在湖邊的住宅外,茫然地望著遠方……
中文名稱:盜火線
英文名稱:Heat
發行時間:1995年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 影片原名: Heat
□ 影片譯名: 盜火線/熱力/窮追不舍/狂熱/烈火悍將
□ 導 演: 邁克爾 曼 Michael Mann
□ 主要演員: 阿爾 帕西奴 Al Pacino
羅伯特 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瓦爾 基爾默 Val Kilmer
喬恩 沃伊特 Jon Voight
湯姆 西澤莫 Tom Sizemore
黛安娜 文諾拉 Diane Venora
埃米 布倫尼曼 Amy Brenneman
艾斯莉 朱迪 Ashley Judd
邁克爾奇 威廉森 Mykelti Williamson
□ 電影類型: 動 作 片
□ 影片評價: ★★★
□ 內容簡介: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動作/罪案/驚栗/劇情
日期 1995
片長 171 / USA:188 (original pre-aired NBC version)
分級 英國:15/美國:R
字幕:銀子按iLUMiNADOS版本已調較上發布
麥考利和克里斯一夥搶劫了一輛滿載債券的貨車。新入伙的韋恩格羅打死了一名警衛。麥考利試圖殺死韋恩格羅滅口,卻被他逃脫。 負責破案的漢納警官正面臨著又一次婚姻危機。但他仍全力以赴進行案件的偵破工作。然而麥考利乾凈利落的行動卻沒有給他留下什麼可供追查的線索。在警方進行調查時,麥考利等人也正計劃將搶來的債券返賣給原主人范·贊特,但卻中了他預先設定的圈套,幾經廝殺才得以脫身。 經內線舉報,漢納查出了克里斯是劫匪之一。警方暗中監視,很快就發現了麥考利等人的下一個搶劫目標——金屬倉庫。與此同時,麥考利遇見了一位對其犯罪行為一無所知的女設計師伊迪,兩人一見鍾情。麥考利決定搶完倉庫就和伊迪一起前往澳洲。警察在金屬倉庫周圍設了埋伏,但老練的麥考利卻發現了異常,匆忙取消了行動計劃。不甘心就此罷手的匪徒們決定去搶銀行。 第二天,漢納找到了麥考利,希望他能改邪歸正。但這天夜裡,歹徒們還是甩掉了追蹤不知去向,但卻少了內線特里喬。在搶劫後正欲撤走時,警察趕到。激烈的槍戰爆發了,麥考利一夥損失慘重。死裡逃生的麥考利決心徹底追查泄密者。他抓住了特里喬,查出了是韋恩格羅和范·贊特從中作梗。麥考利殺了范·贊特。但就在他和伊迪准備連夜離開時,又得知了韋恩格羅的藏身處。盡管知道那裡警戒森嚴,麥考利仍毅然行動,去刺殺韋恩格羅。當他走出旅館時,漢納攔住了他。一場追逐戰過後,麥考利中彈倒下。
⑹ 解釋一下派拉蒙影業公司的標志那些星星代表什麼
最初的標識共有24顆星,象徵派拉蒙當時的24名簽約明星,現在的星數為22顆,但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減少星數。
⑺ 派拉蒙影業公司的簡史
1912~1948——巨頭中的巨頭
派拉蒙電影公司創建於1912年5月,比環球電影公司還要早上一個月,在好萊塢八大公司中資格最老。創建之初,派拉蒙就擁有大量的電影院,同時兼營製片業務。派拉蒙的兩位創始人阿道夫・楚科爾和傑西・拉斯基都是目光遠大的傑出人物,他們最早認識到明星的威力,早期電影明星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麗亞・斯旺森和魯道夫・瓦倫蒂諾都是他們的簽約演員。
出生於匈牙利的阿道夫・楚科爾是靠經營雜耍劇場起家的,而在他進入電影業之後,便下決心改變電影只拍給那些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移民看的慣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的名演員公司製作的電影便成功地吸引了中產階級觀眾,而在名演員公司和傑西拉斯基的公司合並到新成立的派拉蒙公司之後,他憑借強硬的手腕得到了公司的管理權,從而能夠大施拳腳。三十年代初,派拉蒙的擴張非常迅速,但隨著大蕭條的來臨,這家巨大的電影公司幾乎陷入到破產的窘境,銀行團接手了公司,而創業元老阿道夫・楚科爾只能靠邊站了。不過,到了1935年,阿道夫・楚科爾卷土重來,幫助公司從破產邊緣脫身。整個三十年代,派拉蒙都是眾星雲集,簽約明星有梅・韋斯特、瑪琳・黛德麗、馬克斯兄弟、賓・克勞斯比、加里・庫珀和克勞黛・考爾白,出品的影片包括獲得首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翼》、喜劇片《鴨湯》、《她委屈了他》和《我不是天使》。派拉蒙因為過於強大,所以在二十年代就被政府的反壟斷部門盯上,到了1948年,聯邦最高法院頒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萊塢大公司垂直經營製片、發行和放映業務。派拉蒙不得已出售了一批電影院,這家老牌公司因此元氣大傷,雪上加霜的是,五十年代電影觀眾大量流失,派拉蒙又開始削減電影製作的數量。 1949~1992——從落伍到東山再起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經落到了時代後面,因為仍在掌權的阿道夫・楚科爾已經80多歲,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夠理解新一代觀眾想要看什麼電影了。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灣西方工業公司手中,楚科爾時代正式謝幕。新總裁羅伯特・埃文斯雖然是電影界的無名之輩,卻長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製作出《愛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這樣在商業獲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復了元氣。
羅伯特・埃文斯當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長,到了1976年,出身於電視業的巴里・迪勒登場了,他的兩個助手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後來也都成了電影業的大人物,這個三人組合把派拉蒙重新帶到好萊塢的頂尖位置。
巴里・迪勒的拿手好戲是高概念電影,這類影片藉助簡單有力的故事和大規模宣傳獲得了巨大成功,代表作有歌舞片《周末夜狂熱》、《油脂》,恐怖片《月光光,新慌慌》,動作冒險片《奪寶奇兵》和警匪片《貝弗利山警探》。不過,巴里・迪勒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新的電視網,而母公司海灣西方的老闆馬丁・戴維斯卻無意嘗試這樣的冒險。1984年,巴里・迪勒終於找到知音,就是剛接手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澳大利亞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去做他的第四電視網了,隨後,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也被迪斯尼挖走。此後的一段時間,是派拉蒙的低潮時期。 1993年,薩姆納・雷石東的維亞康姆公司在一場激烈的爭奪者中獲勝,成為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公司靠經營連鎖影院起家,而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娛樂集團,被收購之前,派拉蒙是唯一一家獨立的電影業大公司,收購事件標志著好萊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大的電影公司成為娛樂和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從1994年到2004年,派拉蒙在雪莉・蘭辛的管理下,進入了又一個興盛期,出品了《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共同出資)、《碟中諜》、《變臉》、《楚門的世界》和《拯救大兵瑞恩》這些名片,但派拉蒙也是好萊塢大公司中最不擅長開發系列電影的,只有《星際旅行》、《碟中諜》、《古墓麗影》寥寥幾套系列電影。
2005年年底,派拉蒙收購了夢工廠,不過,這筆交易中並不包含夢工廠最能賺錢的部門——夢工廠動畫,但對於這派拉蒙來說,這仍舊意義重大,因為2004年前後,派拉蒙似乎迷失了方向,出品的電影很少有重磅炸彈級別的,而作為製片人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正好能為派拉蒙帶來一批獲利重大的項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變形金剛》。
2008年10月派拉蒙與夢工廠正式分家,但仍會共同製作《變形金剛》系列。2012年,這家傳奇式的電影公司迎來了100年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