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知道那些外國導演的英語名導過哪些電影
1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辛德勒名單》
2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諜影疑雲》
3 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好傢伙》
4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發條橙》
5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銀翼殺手》
6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七武士》
7 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指環王》
8 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 《低俗小說》
9 奧森·韋爾斯 Orson Welles 《公民凱恩》
10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安妮·霍爾》
11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殺無赦》
12 大衛·里恩 David Lean 《阿拉伯的勞倫斯》
13 喬爾·柯恩 伊桑·柯恩 Joel Coen Ethan Coen 《冰雪暴》
14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泰坦尼克號》
15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
16 奧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驚天大刺殺》
17 瑟吉歐·萊昂 Sergio Leone 《美國往事》
18 約翰·福特 John Ford 《搜索者》
19 比利·懷爾德 Billy Wilder 《公寓春光》
20 薩姆·佩金法 Sam Peckinpah 《野戰群》
21 霍華德·霍克斯 Howard Hawks 《紅河》
22 羅伯特·澤尼吉斯 Robert Zemeckis 《阿甘正傳》
23 邁克爾·曼 Michael Mann 《盜火線》
24 大衛·林奇 David Lynch 《藍色天鵝絨》
25 斯派克·李 Spike Lee 《循規蹈矩》
26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ois Truffaut 《四百擊》
27 布萊恩·德·帕爾瑪 Brian De Palma 《諜中諜》
28 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壯志凌雲》
29 弗里茨·朗 Fritz Lang 《大都市》
30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埃德·伍德》
31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星球大戰》
32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英國病人》
33 朗·霍華德 Ron Howard 《阿波羅13號》
34 薩姆·萊米 Sam Raimi 《蜘蛛俠》
35 查里·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城市之光》
36 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野草莓》
37 奈特·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 《靈異第六感》
38 彼得·韋爾 Peter Weir 《楚門的世界》
39 特里·吉列姆 Terry Gilliam 《妙想天開》
40 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 《風流醫生俏護士》
⑵ 中國有哪些著名導演和電影
純屬個人品位哦,霸王別姬當然是啊,還有陳可辛的金枝玉葉、如果愛;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重慶森林啊;有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徐克的倩女幽魂;關錦鵬的胭脂扣;馮小剛的天下無賊等等,蠻多的。文化內涵,蠻難講的。
⑶ 求經典電影,像《海上鋼琴師》那樣的電影,只要名字和導演,越多越好
我就那我看過覺得不錯的給你說下吧
《鋼琴師》是講二戰是的電影
還有《肖申克的救贖》強推!
《幸福終點站》《阿甘正傳》《低俗小說》《記憶碎片》
還有最近新出的《鋼的琴》都很不錯的
⑷ 電影史上著名導演及其作品有那些
1.世界十大電影導演排行第一位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是毫無爭議的,再難找到一位導演在商業與藝術間游刃有餘,把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天衣無縫.他的電影不失娛樂,同時兼備極高的藝術性,而更多的則是人文關懷,這就是他區別於好萊塢另兩為超級大導盧卡斯和卡梅隆的地方.
2.喬治·盧卡斯 這是對各位大導演的訪談記錄.星戰公映那年,郎·霍華德23歲,「當電影結束時,我一句話沒說,走出劇場,又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買票,又看了一遍。」他後來成為盧卡斯的弟子,出師後導演了《魔繭》、《阿波羅13》、《美麗心靈》等科幻影片和科學家傳記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歲:「看《星球大戰》讓我驚喜得要尿褲子。我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天哪,誰做的?我告訴自己,嗨,伙計,我也要拍這樣的電影。我就這樣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7年後他導演了科幻巨片《魔鬼終結者》,又過10年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彼得·傑克遜只有15歲:「看《星球大戰》改變了我的一生。多麼神奇,又多麼貼近我們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一樣臟兮兮,很親切。」眾所周知,長大後,他導演了《指環王》三部曲。
那年,斯皮爾伯格31歲:「那些特效跟真的一樣,讓我眼花繚亂。我愛死它了。故事好演員也好。」他本來就是盧卡斯的好友,兩年後,他接連導演了《第三類接觸》、《E.T》、《侏羅紀公園》、《迷失的世界》、《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等科幻大片,《世界大戰》等等.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歲:「看了《星球大戰》,我傻眼了。我對我的製片人說:『我們還等什麼?這么棒的東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兩年後導演了《異形》,又過三年拍了《銀翼殺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一。
3.雷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是位才華橫溢的大導演,他的《銀翼殺手》和《異形》位列影史最經典科幻電影第一和第四.近年他的《角鬥士》掀起了史詩片浪潮,《黑鷹墜落》其高超的鏡頭語言,剪輯水準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說他帶動起好萊塢的史詩風潮,也親手用《天國王朝》毀掉了史詩片.然而,有多少人看過導演剪輯版的《天國王朝》?
4.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成就了傑克遜,傑克迅造就了《指環王》.他的《指環王》達到了既巧奪天工而又渾然天成的境界,完美這個詞也許最適用於《指環王》三部曲.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藝術道路上堅持不懈的他成為銅臭的好萊塢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不可饒恕》開始,佳作不斷,給影迷們帶來了一次次心靈的洗禮.
6.馬丁·西科塞斯 隨便挑選他的幾部代表作中的一部就能使他名留影史.但是每每在奧斯卡搬獎典禮上看見他失落的背影,總是有些悲傷.
7.奧利弗·斯通 最倍受爭議導演恐怕非他莫屬了.
8.詹姆斯·卡梅隆 將老詹排這么後也非本意,只是他近10年不拍故事長片實在另人失望.
9.呂克·貝松 他的電影總給人以似好萊塢而又非好萊塢的感覺.詭異這個詞我覺得最能形容他的電影.
10.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畢竟他多年沒有佳作問世了,但是《教父》影響至今不衰
⑸ 著名導演爾冬升都執導過哪些電影
提起爾冬升,想必很多人都熟悉,他是香港知名導演。他起初是以電影演員出道的,年輕的時候演過不少經典電影,憑借自己帥氣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吸引了很多觀眾。演而優則導,後來他成為了一名導演,執導了不少知名的電影。
爾冬升執導的電影還有很多,比如《新宿事件》《槍王之王》《門徒》等等,很多都是經典之作。作為導演,爾冬升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能夠擁有那麼多的代表作讓觀眾記住。期待爾導以後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電影。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
⑹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和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馮小剛:作品:《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非誠勿擾1、2》《唐山大地震》《溫故1942》
張藝謀: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
杜琪峰:作品:
《奪命金》《高海拔之戀》
喜劇:《瘦身男女》《單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嚦咕嚦咕新年財》《大塊頭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龍鳳斗》《柔道龍虎榜》《蝴蝶飛》
動作:《PTU機動部隊》《鐵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會1、2》《全職殺手》《大事件》《文雀》《槍火》《復仇》《暗戰1、2》
新片:《盲探》《毒戰》
徐克:作品:《蜀山傳》《七劍》《鐵三角(合拍)》《女人不壞》《深海尋人》《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
陳可辛:作品:《如果愛》《投名狀》《武俠》
劉偉強:作品:《無間道1、2、3》《拳神》《決戰紫禁之巔》《頭文字d》《傷城》《游龍戲鳳》《精武風雲》《不在讓你孤單》《血滴子》
李安:作品:《卧虎藏龍》《色戒》
國際作品:《綠巨人》《斷背山》《唇紅齒白》《製造伍德斯托克》《初來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王家衛:作品:《2046》《東邪西毒修復版》《一代宗師》
國際作品:《愛神》《藍莓之夜》
吳宇森:作品:《赤壁上、下》《劍雨》《生死戀》
國際作品:《飛虎群英》《碟中諜2》《記憶裂痕》《奪寶群英》《希曼》《小夜刀》
姜文:作品:《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
陳德森:作品:《特務迷城》《十月圍城》《童夢奇緣》
⑺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自從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
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曾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17年執導動作電影《影》,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19年10月1日,擔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總導演。2022年,擔任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
⑻ 給我十個外國電影的名字和它的導演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男,生於1946年12月18日,美國俄亥俄州 美國導演,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讀加州州立學院三年,12歲開始用8厘米的電影攝影機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編導了一部片長四十分鍾的戰爭片《無處容身》,在「峽谷影展」中獲勝,並使他獲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攝影機作獎品。1968年,他獲得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十萬美元,讓他導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攝影機拍攝的短片《安培林》,講述一對年輕戀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後一齊坐車到加州海邊的故事,結果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環球公司的行政總裁恰好看到了這部短片而與他簽約。從此開始了他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時代。作品以卓越的講故事技巧著稱,名字已成為好萊塢的化身。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男,生於1944年5月14日,美國加州 1977年,初出茅廬的盧卡斯以其非凡的藝術才華執導了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並藉此樹立了其導演道路上的首座里程碑。該片一上映便在世界影壇引起轟動。它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提出並探討了一個由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給人類和世界帶來的社會問題,更在於它在一個極富想像力的故事框架之內運用現代尖端科技成果如激光、電腦、機器人等向觀眾展示了一種神奇的宇宙奇觀。影片的特技含量極高,令觀眾們嘆為觀止。它在世界科幻影片的創作與生產中具有開拓性意義並因之而獲得了第五十屆奧斯卡獎的6項大獎。 《星球大戰》的大獲成功也使盧卡斯獲得了巨額利潤,用這筆錢,盧卡斯在加里弗尼亞創設了他個人的電影製作公司。《星球大戰》雖然使盧卡斯名利雙收,但是為拍好這部影片,盧卡斯耗廢了大量的精力。基於此,他曾發誓再也不導演巨片了,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他的製作工作上來。 80年代初,他先後擔任了影片《星球大戰》的續集《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和《Return of the Jedi》(1983)的製片人。同時,他又與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合作,製作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這些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更是屢創佳績,反響不俗。1986年製作了影片《Howard the Duck》後,盧卡斯又開始從三、四十年代的流行影片中提取素材,把它們製作成一些具有英雄式 冒險經歷的影片,它們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歡迎。八十年代中期,盧卡斯開始大力構建他的未來事業。他曾在三番市附近設立包括音樂製作在內的電影製作公司,又曾於1992年在美國ABC公司發展電視事業。盧卡斯總是喜歡製作那些融現代娛樂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情節與一體的影視作品,而這一風格也正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興味。近來,盧卡斯在其影視事業上更加孜孜以求,他總是把眼光投射到那些風格獨具的小說作品上,希望從中挖掘素材並用他那天才的製作能力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來。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 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傑·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在電影《食人魚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該片在義大利拍攝,由於卡梅隆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有些矛盾,在拍攝結束後,製片人甚至不讓他參加影片的最終剪輯。心高氣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學會了使用義大利剪片機的操作,花了幾個星期剪輯了整部電影。從此,卡梅隆發誓要為自己製作電影。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憑借著在夢中得到的一個靈感,撰寫並導演了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這部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動作片由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影片投資很小,但是卻非常的賣座。實際上,《終結者》是一部具有卡梅隆典型風格的電影,如富有創意的劇本、完美的特技、鮮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後面的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女性英雄。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卡梅隆受到廣泛關注。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的劇本,該片由史泰龍主演並廣受好評。隨後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動作片,有《異形》(Aliens)、《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等。他的電影常常啟用邁克爾·比恩(Michael Biehn)、詹妮特·戈德斯坦恩(Jenette Goldstein)、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和施瓦辛格等明星為主演,並且經常有核戰爭的故事線索包含在內。為了營造完美逼真的效果,詹姆斯的電影鏡頭中,尤其是在追逐戲中,常常有巨大的破壞場面。他之所以成為電影業界最成功人士之一,大部分要歸功於1997年拍攝的票房巨艦《泰坦尼克號》。盡管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可謂是毀譽參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極力貶低者,但卻忠實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當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對故事的情感鋪墊缺少靈性。這表現出詹姆斯·卡梅隆善於在緊張的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卻不善於在細小的情節中表現人的情感。即便有著這些瑕疵,《泰坦尼克號》仍然是當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巨大的拍攝成本,高額的票房以及多達14項的奧斯卡提名和11項奧斯卡大獎使得導演卡梅隆和電影在好萊塢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卡梅隆曾經和他的製片人吉爾·安·赫德(Gale Anne Hurd)結為夫婦。1989年,他與凱思琳·比吉洛(Kathryn Bigelow)結婚。
⑼ 導演魏德聖的著名電影有哪些除了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
導演
2008年 -電影《海角七號》
2011年—電影《賽德克·巴萊》
副導演
1996年 -電影《麻將》
2002年 -電影《雙瞳》
策劃
2002年 -電影《雙瞳》
短片
1995年-《夕顏》(video作品,劇情片)
1996年-《對話三部》(16mm劇情片)
1997年-《黎明之前》(16mm劇情片)
1999年-《七月天》(About July,16mm劇情片)
2003年-《賽德克.巴萊》(試拍片)
劇情長片
1996年《麻將》副導演
2002年《雙瞳》策劃
2008年《海角七號》策劃,導演,監制,劇本
2011年《賽德克·巴萊》導演,劇本
劇本
1994年《賣冰的兒子》
2000年《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2003年《火焚之軀──西拉雅》
2008年《海角七號》
書籍
2002年《小導演失業日記-黃金魚將撒母耳》
2011年《導演.巴萊》
⑽ 請把中國的有名的電影導演名字給我...謝謝
電影導演
張藝謀 陳凱歌 黃健中 黃建新 馮小寧 馮小剛 陳國星 賽夫 麥麗斯 陳家林 張元
電視劇導演
張紹林 潘霞 宋昭 楊陽
紀錄片導演
蕭同慶 嚴冬 陳小卿 吳文光 洪宇 魏斌 童寧 張元 徐小惠
電視專題導演
吳小中 張濤 李卓玉 徐小惠 張越 洪眉 柯偉兵
短片(廣告\MTV\片頭)導演
鄭浩 李耕 耿英傑 吳爾善
張藝謀獎項:
擔任攝影的影片:
(84年)《一個和八個》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85年)《黃土地》獲第五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評委會特別獎;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86年)獲香港第五屆電影「金像獎」十大
話語片之一;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展大獎;(86年)《大閱兵》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為會特別獎;
(88年飾男主角)《老井》獲第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87年)獲第一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東京都知事獎;
(90年飾男主角)《秦俑》獲第四十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娛樂電影榮譽獎」;西班牙年度電影展「科幻電影技術獎」;
(91年)獲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曲、最佳女主角提名;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
擔任導演的影片:
(87年)《紅高粱》獲廣電部「政府獎」;
(88年)獲第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錄音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熊獎」;第五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最佳藝術成就獎;澳大利亞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悉尼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製片大阿特拉斯金獎;
(89年)獲比利時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比利時法語廣播電台青年聽眾委員會最佳電影獎;法國第五屆蒙特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
(90年)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年度獎」提名獎;古巴年度發行電影評獎十部最佳故事片獎;
(89年)《代號美州豹》獲第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鞏俐);
(90年)《菊豆》獲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法國第四十三屆戛納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瓦亞多里德國國際電影節「金穗獎」;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
(90年)獲美國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義大利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學會大獎、天主教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特別獎;
(91年)獲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義大利全國奧斯卡「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
獎、最佳外語片女主角提名(鞏俐);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頒發觀眾評議本年度最佳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
(92年)獲英國全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大獎;比利時優秀影片獎;《秋菊打官司》
(92年)獲首屆長春國際電影節「金杯獎」;義大利威尼斯第四十五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金獅獎」、最佳女演員獎(鞏俐);廣播電影電視部年度「政府獎」;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鞏俐);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鞏俐);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
(94年)《活著》獲法國戛納第四十七屆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葛優)、人道精神獎;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全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全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95年)獲法國戛納第四十八屆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自由論點大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96年)獲美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攝影提名(呂樂);美國紐約《電影雜志》評選1995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名;美國《電影雜志》評選1995年度全世界十部最佳電影第一名;
個人獲獎情況:
95年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全世界十大傑出導演之一;
95年獲美國克羅拉多國際電影節傑出成就獎;
95年獲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96年被美國《娛樂周刊》選為當代世界二十位十大導演之一;
擔任導演的歌劇:
《圖蘭朵》(義大利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