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有必要看一下《荒島餘生》,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湯姆·漢克斯主演,拍的特別好,並且在我最低谷的時候給了我巨大的力量。
2. 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需要看很多電影嗎麻煩大家推薦一些
通常說來 那些「著名的」或者「非主流」的都應該看--這個你很容易就能查到
但我覺得 電影導演其實是「雜家」 需要各種豐富的知識
獲取知識一方面是親身實踐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間接經驗(比如 老師 書本)
其實很建議你去 圖書館 看看書
我比較推薦的兩本 《認識電影》 《電影語言的語法》
當然還需要看一下其他的書 比如 美學方面的《美學四講》
表演方面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的 《演員的修養》
哲學方面 尼采 的 《論悲劇的誕生》
心理學方面 弗洛伊德 的 《夢的解析》 。。。
3.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除了看電影還要准備哪些
樓上的已經說了不少了,而且都很有道理。其實可以說下具體的備考注意事項:
初試主要考文藝生活常識,形式為選擇題,一般是一百道,考點包括一般文化課本中出現的文藝知識點,時下的新聞熱點以及歷史性的有趣問題,這需要考生多多關注生活,廣泛涉獵各類文化書籍。
復試的考試項目包括朗誦、集體小品和口試,以下分別介紹。
1、朗誦:一般來說,導演系的考試並不同於表演或其他,考官最主要的是看你的藝術表達能力和審美傾向.選擇材料最好選你喜歡的,如果水平不錯,最好脫稿,給評委老師留個好印象。
2、集體小品:在朗誦完後,考官會給一個題目,即興的表演,全組同學一起參與。在這個考試項目中,老師主要是看你的思維能力、協作能力以及表達、應變能力。切記,考生在想辦法讓自己出彩的同時,別太搶戲也別讓別人搶了你的戲,反正要隨機應變、相時而動。考試中,每個人都擺正心態全力以赴的 同時也要注意配合夥伴,只有大家都進入狀態並且協調好了,過關肯定沒有問題的了。
3、口試:這是復試的最後一道關口,跟前面的朗誦和表演往往有關聯。老師提問題後時,考生要放鬆、自然,注意自己語言的條理性,別語無倫次,切忌賣弄那些過於專業的術語,最要不得的是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例如小品結束後一般老師會問你當時的構思和想法,這時候千萬不要去埋怨別人沒演好或者不配合什麼的,否則給老師留下不佳印象,會死得很慘的。在口試中,常見問題有喜歡的電影,書,導演或者對電影學院的印象等等。
三試的考查包括寫影評、編講故事、視聽語言分析、口試以及體檢等項目。
寫影評需要考生平時鍛煉文筆,多看電影多看別人的影視評論,訓練自己概括故事的能力;編講故事方面,考生在平時不妨多看看"故事會"等雜志裡面的精練又風趣的故事,如果考生的想像豐富,.也可以編些自己身邊的小故事,反正只要得心應手就好;視聽語言分析這個環節中需要視聽分析的較多,考生可從視聽方面去做訓練准備,最好有專人指導;三試的口試更應該謹慎,因為過了這一關,就基本算是成功了。還是那句舊話,答話時態度要理智,語言要流暢、思想要放開,特別是給評委老師留下真誠的印象。當然在三試中還有體檢這個關口,主要檢查的是色盲色弱,如果考試平日不存在這些問題,就沒有必要擔心了。 .
總之,准備報考北影導演專業的考生在對相關考試流程有底之後,需要多花功夫提高各方面的備考能力。建議考生平日多看影視劇,多看書讀報,關心社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當然那些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很沒信心的考生,最好還是參加相應的藝術培訓。給你推薦個網站吧,藝通網,上面有很多關於藝術考試方面很實用的文章和課程,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4.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課堂上都看些什麼片子
我有朋友是裡面的
他們大都看是50.60年代歐洲的小眾文藝電影
導演都是從文藝片開始到商業片的
5. 高分求電影學院導演系歷年看片分析的電影
那個人沒讀完你的問題就亂答了!
一、認識電影
進入當代社會以來,看電影已經成了一般人,特別是文科大學生的普通經驗了。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喜歡看電影,而且都會看電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電影有一般文學與藝術樣式所沒有的直觀性與生活實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曾說過,電影從靜止到運動,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它所發展出來的正是還原生活的能力,與生活真實的距離正在縮小仍至消失。特別是電腦時代,甚至可以復制出無法再現的一些景觀,如過去與未來的世界。而進入跨國資本主義時期——後現代,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文化的融合已是經濟的融合之後不可阻擋的前景。在這種情況下,電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種藝術形式,詹姆遜就把電影看作是後現代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是由於電視與電腦的出現,從人類文化的發展來看,圖像的時代正在取代文字的時代,而電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所以它的大眾性,大眾化才可以有如此高的程度,而一部《泰坦尼克號》也才有可能風靡全球。
但是電影的魅力除了直觀性之外,一般人卻不大注意到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儀式對觀眾的潛在影響。 足以為證的是: 去電影院里看一部電影,和在家裡從電視上去看同一部電影其審美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於,除了故事的層面之外,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還是一種文化的參與, 一種儀式的參與。 這就意味著, 作為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院,對於電影成為一種藝術而言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過去在南京,現在在香港,看電影的儀式感是很強的。 隱性的燈光, 隱蔽的銀幕、 典雅的裝飾, 都在提醒人們已經進入一種非生活化的狀態。接著燈光漸暗,紗幕徐徐拉開,而音樂則悠然響起,觀眾是慢慢地, 不知不覺地被引入的, 電影院所做進入儀式為觀眾提供了心理的准備。這不像我們的電影院,人還沒坐定,燈光突然滅了,到處吵吵嚷嚷。 而封閉性的空間,場地的黑暗、大致相同的坐姿, 銀幕上光影與聲音的引導,觀眾心理的放大效應,所有這一切,都在強化著一種進入儀式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主體意識暫時消失,而身心兩個方面都不由地交給了銀幕。所以看電影都會有一種失去自己的感覺。特別是當代電影的視聽強剌激,用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就叫著「感覺剝奪」。而美國學者賓克萊曾使用過一個概念叫「委身」,來形容藝術欣賞的這種狀態。這是一種有如宗教儀式的藝術儀式。人們只注意到電影故事的吸引人,而沒有注意到進入電影院參與藝術儀式對一個觀眾心理的潛在影響。
就這樣,麻煩不想看的話說!我簡單點回答!
6. 影視導演必看的電影
影視導演專業必看片子或者必須知道的是在太多了。這么說吧,幾乎每天要看一部片子,每周影片分析課要放一個片子,中外電影史各放兩個,導演課平均一個。自己算吧。
給你列幾個隨口能想到的吧,都是大師作品。反正這幾個片子算是絕不能不知道的。
黑澤明
《亂》
《七武士》
《羅生門》
斯坦利庫布里克
《發條橙》
《奇愛博士》
《2001太空漫遊》
北野武
《花火》
《菊次郎的夏天》
小津安二郎
《秋刀魚之味》
《晚春》
威斯康帝
《大地在波動》
讓雷諾阿
《游戲規則》
格里菲斯
《黨同伐異》
奧森威爾斯
《公民凱恩》
巴斯特基頓
《七個機會》
伯格曼
《野草莓》
《處女泉》
赫爾措格
《柏林蒼穹下》
波蘭斯基
《水中刀》
《鋼琴師》
羅西里尼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特呂佛
《400下》
7. 編導專業必看的電影
電影發展逾百年,以下是各國名作,選擇這些電影原因有:
(1)涵蓋了影史名作和各種典型風格的作品,全面的觀影有助於同學們對影史進行梳理和選擇,對青睞的導演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備選為自己的核心導演。
(2)面對較為枯燥的作品耐著性子做些積累,以後的某一個時刻,也許你會發現其價值與內涵。
(3)大多數作品已經有過詳細的研究,可比對論文對其經典片段有超越普通觀眾的了解。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8. 求考導演系必看書籍看《世界電影史》之前應該先看哪些書籍,有助於培養專業知識請幫忙排一下順序,謝
後浪出版的《認識電影》插圖版不錯,入門級的,而且有些知識和藝考很貼近,看完之後對於電影發展、流派、變化都會有一個較宏觀的認識
然後《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對於一些專業知識的編排不錯,可以看一下這個
看完以上這種類型的書幾本左右,你的基礎知識以及視聽語言都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因為看到你是要考導演系,不知道是准備考哪個院校的,如果是北電、中戲那一類型的。.有以下建議:
推薦看一下《如何寫影評》,這本書有利於你去考導演系的一試,然後你要多背一下電影的文藝常識,常見的冷門的都要涉及。
另外,多看一下一些導演的自傳以及有一些電影的製作手冊一類的書,會對你認識電影的內涵有一定的幫助
觀片量很重要,幾百部的觀片量一定要有,如果可能,一定要在幾百部的基礎上加大自己的觀片量,你會發現這很重要
有時候面試的時候,老師問你喜歡啥電影,別說太那啥的,就是藝考班老師帶你們分析的那幾部,多說一些小眾的以及一些好萊塢的大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要考導演系,建議去北京、上海那邊報個藝考班,這個真的很重要,雖然可能那些藝術學校面試的時候老師比較喜歡沒有參加藝考班的,但是你會發現你不參加,你會比很多人的差距拉很大。最好你想考北電,就去北電附近那邊報個班,找個北電的學生教你都行,因為自己的學校喜歡啥樣的學生,學生很清楚。
藝考加油~手打不容易,希望採納~
9. 考導演系需要看哪些電影,有沒有什麼書能夠概括考題范圍的
你好!
北京電影學院08考導演系需要看哪些書2008-08-01
12:32電影史部分:
《中國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
如有疑問,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