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為第一階段。優秀作品有成蔭的《南征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張嘎》,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等。第二階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幾部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創作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已過中年的第三代導演拍攝了大批佳作,進入藝術上的豐收期,如《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第三代導演的創作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代表導演 謝晉 謝晉,是第三代導演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他執導了36部影片,先後獲得國內大獎23次,國際大獎10餘次,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他舉辦過個人電影回顧展。謝晉1947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籃五號》、《紅色娘子軍》、《啊!搖籃》、《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最後的貴族》、《清涼寺鍾聲》、《老人與狗》、《鴉片戰爭》、《女足九號繭自縛》。其中《女籃五號》(1957年,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導演的《鴉片戰爭》是一部氣勢磅礴的歷史題材影片。謝晉導演的電影幾乎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他也被海外影評家譽為「當今國際影壇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不但有藝術上的創新精神,更具有社會責任感,致力於創作出真正具有精神價值、人文關懷,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作品。謝晉共6次獲得「百花獎」,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凌子風 凌子風(1917年—1999年)原名凌頌強,生於北京,1948年開始執導影片,主要作品:《中華兒女》(與翟強合作)、《光榮人家》、《陝北牧歌》、《春風吹到諾敏河》、《母親》、《深山裡的菊花》、《紅旗譜》、《春雷》、《李四光》、《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狂》。他導演的第一部影片《中華兒女》展示了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抗日熱情,是新中國最早得到國際榮譽的影片之一。1960年執導影片《紅旗譜》,在處理革命歷史題材上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經驗。文革結束後,凌子風藝術創作也進入了鼎盛時期。他把自己的創作視角集中到對現代文學名著的改編上,將老舍、沈從文、許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連推上銀幕。《駱駝祥子》、《邊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構成了凌子風的創作特色。 謝鐵驪 謝鐵驪(1925年)江蘇淮陰人,從影五十餘載,編導影片二十餘部。代表作品:《暴風驟雨》、《紅樓夢》(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灣,淡水灣》、《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長河》。其中,《暴風驟雨》、《早春二月》堪為新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上世紀八十年代,謝鐵驪把鴻篇巨制《紅樓夢》分為六部搬上了銀幕,以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段再現了封建制度的輓歌。上世紀九十年代,先後導演了《月落玉長河》、《天網》等優秀影片,獲得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謝鐵驪的導演藝術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穎脫俗的藝術魅力,能將深刻的思想內容、縝密的情節結構、精細的人物刻畫融會在一起。 崔嵬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過《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導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張嘎》、《天山上的紅花》等。《小兵張嘎》最具特色的是運動長鏡頭的運用,當時西方的長鏡頭理論還沒有傳到中國,這種探索顯得十分可貴。《青春之歌》像一首優美而激昂的長詩,在新中國電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學思想上,崔嵬追求電影的群眾化、民族化,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還先後導演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等戲曲藝術片。他在傳統的戲劇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對角色的體驗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 成蔭 成蔭(1917年—1
『貳』 中國的第幾代導演是怎麼排的
劃分是沒有標準定義的,一般都是約定俗成的說法。具體劃分為:
1、「第一代導演」指20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
2、「第二代導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
3、「第三代導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
4、「第四代導演」指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張暖忻、吳貽弓、滕文驥、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5、「第五代導演」指電影學院78班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
6、「第六代導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
7、「第七代導演」指「新生代導演」的提法,如姜文、賈樟柯、張揚、施潤玖、金琛等。
(2)電影第九代導演擴展閱讀
一、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1913年,鄭正秋與張石川合作拍攝了《難夫難妻》,進行獨立的電影劇本創作,開始嘗試擺脫戲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譽為「給中國電影事業鋪下了第一塊奠基石」。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二、第二代導演
「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逐漸擺脫舞台的局限,充分發揮電影藝術之所長。
三、第三代導演
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優秀作品有成蔭的《南征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張嘎》,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等。
2、第二階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幾部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創作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3、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已過中年的第三代導演拍攝了大批佳作,進入藝術上的豐收期,如《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第三代導演的創作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
四、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構成的創作全體,他們一畢業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於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才開始的。因時代局限性,第四代導演在學習時期沒能接觸到蘇聯以外的電影,這影響到第四代導演電影語言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但他們提出電影不應該受僵化的舞台限制,應該選擇自然、真切和簡單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詩意和哲理,同時也開始了對歷史的反思。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正是伴隨著這次反思而爆發的,第四代的創作帶動了中國電影的復興。
農村漸漸成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題材,他們以農村作為中國社會縮影的表現手法也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第五代導演。
『叄』 俄羅斯電影《第九突擊隊》的導演是誰
第九突擊隊》突破蘇聯共產時代的話語禁忌,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87-1989年,當時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近15000名蘇聯士兵傷亡,蘇聯特別成立了「第九突擊隊」協助前線戰斗。6名來自西伯利亞的小夥子接受了嚴格的訓練,1987年末這支奇兵被派往阿富汗海拔3234高地的戰爭中心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迎接他們的,除了「第九突擊隊」的前輩,還有生死茫茫的戰場。 電影的預算為900萬美元,有1500名現役士兵參與拍攝,而且他們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二部和以拍攝007系列影片聞名的英國Pinewood電影公司合作。導演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的父親就是曾經導演過巨片《戰爭與和平》、《一個人的遭遇》的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肆』 第幾代導演是怎麼分的 各代導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2、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3、第三代導演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第五代導演成長歷程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淀,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說,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著本土傳統與外來沖擊下的諸般感受。
『伍』 陳凱歌是第幾代導演
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很深文學素養和思想深度的電影詩人。他善於剖析歷史和傳統的重負對人精神的制約與影響,展現人的復雜性,同時,針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點。
他的影片充滿了對更和諧、更明智的人類生存狀態的關切與嚮往。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藝術功力,表達強烈的人文意識和美學追求,並調動多種電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電影風格。
(5)電影第九代導演擴展閱讀
中國導演的分代
1、「第一代導演」指20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
2、「第二代導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
3、「第三代導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
4、「第四代導演」指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張暖忻、吳貽弓、滕文驥、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5、「第五代導演」指電影學院78班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
6、「第六代導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
7、「第七代導演」指「新生代導演」的提法,如姜文、賈樟柯、張揚、施潤玖、金琛等。
『陸』 導演的第幾代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導演第幾代的劃分並不是一個學術概念,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等。
第三代導演是指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
第四代導演的主體是6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他們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他們的作品特點是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十分強烈,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
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有:張元,王小帥等。
第七代導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業片,有 陸川、 高彭、 李芳芳、 常征等幾人。
(6)電影第九代導演擴展閱讀:
導演的職責:
導演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指導現場拍攝工作;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 錄音、 美術、 化妝、 服裝等各部門工作。
『柒』 中國導演分幾代,分別有哪些
中國電影導演的分代不是一個嚴密的學術概念,而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一般來說這樣劃分:
1、「第一代導演」指20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第二代導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 由他們開始,中國電影開始從單純的娛樂中解放出來,開始比較深入地反映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可以這樣說,中國電影從這一代導演開始,才顯出自己獨立的價值。
3、「第三代導演」指吳、六十年代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
4、「第四代導演」指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張暖忻、吳貽弓、滕文驥、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第四代的創作帶動了中國電影的復興。農村漸漸成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題材
5、「第五代導演」指電影學院78班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 中國電影第五代由於從過去的邊緣走到了如今的中心、從底層走向了上流,因而失去的不僅是觀念的前衛性、藝術的創造性,而且也失去了對生命和生活的新鮮體驗。
6、「第六代導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
7、「第七代導演」。「新生代導演」的提法,如姜文、賈樟柯、張揚、施潤玖、金琛等。
『捌』 我們經常能聽到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等稱位,我想知道是怎麼劃分的和代表人物
和年齡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