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的原演員

電影的原演員

發布時間:2022-08-06 03:35:00

⑴ 巴黎聖母院原版電影演員

巴黎聖母院原版電影演員表

本片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巨著,講述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卡西莫多與吉普賽姑娘埃斯梅拉達之間奇特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

⑵ 電影演員於洋什麼時候逝世的

電影演員於洋並沒有去世,今年已經88歲高齡。其獨子於曉陽2005年因突發哮喘過世。

拓展資料:

於洋,1930年10月4日,祖籍山東黃縣,原名於延江。 原北京電影製片廠團長,表演藝術家。演員、導演。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2010年第19屆金雞百花節獲得「終身成就獎」。

⑶ 中國早期電影的導演和演員是誰

中國早期電影的導演和演員是誰?
郭筠
導演、演員。1916年12月1日出生,河北辛集市人。曾在十餘部影片中擔任演員或導演,代表作品《沖破黎明前的黑暗》獲全國話劇匯演二等獎,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⑷ 《葉塞尼亞》的葉塞尼亞是誰配音的

是喬榛、李梓配音的。

配音是為影片或多媒體加入聲音的過程。而狹義上指配音演員替角色配上聲音,或以其它語言代替原片中角色的語言對白。同時由於聲音出現錯漏,由原演員重新為片段補回對白的過程亦稱為配音。錄制攝影時演員的話音或歌聲用別人的替代,也稱為「配音」。

配音是一門語言藝術,是配音演員們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在銀幕後、話筒前進行塑造和完善各種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項創造性工作。

吹替是一個日語詞彙,一般翻譯為譯制配音(日語:吹替え、吹き替え(ふきかえ,Fukikae)),指將國外的電影重新配音,以方便本國人視聽。

配音雖也屬話筒前的語言藝術范疇,但它不同於演播,挖掘書面含義後,可以自己根據理解去設計語調、節奏;亦不同於新聞、科教片的解說,可以根據畫面平敘直述、娓娓道來。

影視配音要求配音演員絕對忠實於原片,在原片演員已經創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礎上,為人物進行語言上的再創造。它使配音演員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許演員超越原片自由發揮,另立形象。

同時又要求配音演員根據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徵,去深刻地理解、體驗人物感情,然後調動演員本身的聲音、語言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去貼近所配人物,使經過配音的片中人物變得更豐滿、更富有立體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配音

⑸ 電影《十八勇士》演員表都有誰

該電影由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祝新運,及內地人氣小生宋楚炎等演員聯袂主演。

《十八勇士》由中視坤益(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和長治市委市政府、武鄉縣委縣政府合作拍攝的電影。

電影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西武鄉的真實事件。該片於2020年10月28日在電影頻道CCTV-6晚20:15首播。


電影《十八勇士》內容介紹:

1943年犧牲在武鄉縣分水嶺鄉南關村的18位的悲壯烈士故事為主線,展示了武鄉縣地下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鬥智斗勇,堅貞不屈。

以身報國的英雄壯舉,熱情謳歌了八路軍將士和老區人民為抗戰勝利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情節生動,故事感人,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

⑹ 電影演員秦怡

秦怡是中國著名演員,2022年5月9日凌晨4時8分,「人民藝術家」和「最美奮斗者」秦怡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一百歲。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後在重慶、成都等地演出話劇。

1941年,在應雲衛導演邀請下,秦怡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劇藝社,因扮演「中藝」開鑼戲《大地回春》黃樹惠一角走紅,後來她又陸續參演《天國春秋》《欽差大臣》《董小宛》《結婚進行曲》等話劇,出色的表演讓她贏得了「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的稱號。

在出演《結婚進行曲》時,因為生活條件差,加上勞累,秦怡嗓子啞到幾乎只有氣音,在導演鼓勵下,秦怡用氣音演完三幕五場,獲得了觀眾的肯定。

1946年,秦怡回到上海,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並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在這之後,她又塑造了很多角色,如《母親》中的主角母親,《女籃五號》中的林潔,《鐵道游擊隊》中的抗日婦女芳林嫂,電視劇《上海屋檐下》里的主角楊彩玉等。

秦怡92歲時曾自編自演電影《青海湖畔》,在片中飾演一位60多歲的女工程師。並通過委婉含蓄的兩段愛情表達了老太太深深的浪漫情結,堅守的長情,隱忍的等待,點到即止的欣賞和矜持。

回顧自己的藝術生涯時,秦怡曾感慨:「我90多歲了,經歷了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更加覺得幸福來之不易,更加要不斷學習,為人民謳歌,拍好電影就是為人民服務。」

⑺ 原蒙古族電影演員薩仁高娃現在幹啥呢我很想她。她(王蘭)辦的械毒所如今怎樣了謝謝。

1981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民族班學習,1985年畢業後在內蒙古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薩仁高娃先後參加拍攝近30部影視作品,其中有《十五的月亮》、《南國麗人》、《古墓驚魂》、《杜鵑啼血》、《都市平安夜》、《竹林街十五號》、《成吉思汗》等。
16年前,電視連續劇《公關小姐》的熱播,讓觀眾記住了一位女演員的名字——薩仁高娃。然而,聲名鵲起的薩仁高娃卻突然從熒屏上消失,人們不禁要問,薩仁高娃究竟去了哪兒,她在幹些什麼?

與萬名吸毒者「親密」接觸
2005年國慶節期間,筆者來到廣東省珠海市景色秀美的鳳凰山下,走進了薩仁高娃苦心經營了8年之久的珠海「瑞樺戒毒康復中心」,感受了一個影視紅星不計名利義無反顧踏上公益之路的艱難歷程——
當紅影星的「失蹤」緣於一次偶然的參觀
13年前,薩仁高娃剛拍完《公關小姐》不久,那時也正是她星途燦爛之時,一個偶然機會,她來到廣州看望一位從小和她一起長大的女友。出於好奇及演員了解生活的需要,她來到好友的父親——一位老軍醫自願開辦的戒毒所參觀。在那裡,她看到了一些花樣年華的少男少女,他們青春活潑,可是卻被毒魔折磨得痛苦不堪。他們沉淪毒海的遭遇深深地打動了薩仁高娃。「我當時對戒毒所挺好奇的。走進戒毒所,(一些)小孩就叫我戲里的名字。我看她們大多數只有十七八歲。有一個17歲的女孩,我一見到就喜歡上了。可不幸的是女孩因為交友不慎而染上毒癮。她想跟我握手,但站了三次都沒站起來。於是,我把她拉了起來,我說你很軟,她說是很軟,身上很難受。我說那你有沒有信心戒毒,她說,戒不掉的,沒希望的,沾上就沒希望的。我說,你才17歲,生活剛剛開始。後來我就跟她們聊了一下午,心裡很難受,那個站不起來的女孩總是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晚上躺在床上也想著她。」
在那裡,高娃的心被強烈地震動了!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就像被車撞了以後,外面看不到傷,體內全是傷的那種感覺。一個大膽的念頭在高娃心中蘊釀——為他們辦一個戒毒所。尤如使命般的驅使,她一生的追求和事業就從這一刻開始了。從此,她投身於戒毒事業。她說,她要使那些年輕的生命在她手中重新鮮活起來。
從此,她遠離娛樂圈,踏上了開創新事業的漫漫長路。1993年7月,薩仁高娃在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租了兩幢共有40個床位的破舊小樓,找來六七名退休的老軍醫,嘗試著開辦擁有40多張床位的「薩仁高娃自願戒毒所」。剛開始,戒毒所有6個病人,但是,到第1個月底就增加到60個,以後病人越來越多,一年中竟收治了800多人。她非常吃驚,怎麼會有這么多人吸毒呢?親戚朋友們對她說,別人都在爭相開美容院、廣告公司、炒房地產,你何苦去搞這樣一個吃力不討好、費力不賺錢的事情呢?
正在薩仁高娃十分矛盾的時候,一件更讓她震驚的事情發生了。她的一個非常要好的女朋友因為吸毒導致家庭破裂,絕望之下竟然跳樓身亡。高娃為此更加痛恨毒品,她說服自己,戒毒工作必須做下去。
讓進來的人感到新的生活就從這里開始
確定目標之後,薩仁高娃毅然推掉了10多部片約,傾注全部精力和財力准備籌建一所大型戒毒康復中心。她飛國外,跑國內,深入民間,遍尋祖傳戒毒秘方,進出知名醫院探訪戒毒大師。其間,她用了一年時間做了一些調查,了解到底有多少人在吸毒,是哪個年齡段、哪個階層的人在吸毒。
考察歸來,高娃對自己的戒毒事業做了重新規劃。原先租用的兩棟小樓已經遠遠不夠了,她決定搞一個亞洲一流的戒毒中心。因為在此之前,高娃所見到的戒毒所都是黑乎乎的,還裝上了鐵欄桿,沒有一點空間,人一進去就好像野獸被關進了一個大鐵籠一樣。在和病人一年多的接觸中,她深知這些病人是自願來戒毒的,這就說明他們大部分還是意識到自己是錯了,毒品是不能沾的,他們打心眼裡是想戒掉毒癮。很多吸毒的人沒有危害到別人,甚至本人還很善良,只不過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嘗試也好,好奇也好,是這樣上的癮。高娃覺得這樣的人不能當他是壞人。他們好多人很怕進戒毒所,這是因為他們心目中的戒毒所是個恐怖的形象。高娃下決心找一個最美的地方,蓋一所最美的房子,讓吸毒者能夠輕輕鬆鬆地來戒毒。要讓他們感受到新的生活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給他們一個好的環境,再把他們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他們就會從心裡配合治療。
然而,現狀距理想總還是那麼遙遠,因為建成戒毒所需要大量的資金,怎麼辦?薩仁高娃又以影星的身份進軍商界,1994年至1995年間在海南島投資房地產賺了一大筆錢。她在准備了2000多萬元的資金後,就在全國各地選址,她認為遠離喧囂的都市才是戒毒的良好環境。1998年,經衛生部門的批准,薩仁高娃投資4000萬元的「瑞樺戒毒康復中心」在珠海鳳凰山中的一處山谷開工了。1999年8月18日,「瑞樺戒毒康復中心」正式開張。瑞樺設有150多間標准及豪華康復病房,所有病房均裝有空調、彩電,設有洗手間,豪華型病房的檔次已達到四星級度假村的客房標准。此外瑞樺還設有中西餐廳、茶室、健身房及球場等康樂設施,使瑞樺更像一家高級療養院。不過由於檔次較高,收費亦較高。脫毒療程15天,收費3000元,康復療程約1個月,收費由3000至4000多元不等,視住普通房還是住別墅而定。
一切准備工作就緒,同年8月瑞樺開始向海內外收治自願戒毒者。薩仁高娃在廣州的戒毒所,過去是用西葯戒毒的,但是,戒毒率很低,反反復復。而現在採用的是中葯和西葯結合的治療,效果比較好。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使更多的吸毒者重新擁有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13年了,我基本上都是在這里,天天都是在跟病人們打交道……」
薩仁高娃覺得戒毒工作不能單靠某一個人、某一個醫院來做,而應該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一個社會成員吸了毒,戒毒後走向社會,社會應該關心他,拉他一把,不要讓他再重新走上以前的路。另外,對那些販毒的人應該嚴厲懲罰,有些戒毒人員剛剛戒掉毒癮,那些販毒的人又送給他毒品,這樣就容易前功盡棄。
何基寧隻身從上海飛到珠海,第三次走進「瑞樺戒毒康復中心」。臨走前,妻子送他到機場,他把手機和自己所有的信用卡都交給了妻子,只隨身攜帶了戒毒需要的住院費。他對妻子說:「這一回,我不戒掉,決不回來。」何基寧是兩年前開始吸食海洛因的,每天要吸3克。在經濟上,他是絕對能支付得起吸毒費用的。可在精神上,他覺得自己如行屍走肉一般,做人不成,做鬼也不成,沒有一點活的意義。兩年間,他幾乎閉門不出。
何基寧為戒毒走過好多地方,上海、揚州、廣州的戒毒所他都去過,但瑞樺這里的環境他認為是最好的,而且醫護人員對病人很好,沒有任何歧視,讓人感覺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最讓他感到安心的是,這里的管理很嚴格。
薩仁高娃認為戒毒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使戒毒者在出院後不再復吸。戒毒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康復調理方面。針對戒毒中復吸的難題,瑞樺的康復療法是以中醫中葯全息法作系統治療,再配以心理輔導及體能訓練。雖然瑞樺並無心理醫生,但薩仁高娃表示,每名醫護人員都在做心理輔導的工作。
目前,瑞樺一個療程半個月的收費3400元在國內是很低的了。薩仁高娃說,「我不想多收,是因為現在已經有好多人戒不起毒。我不想看到一個母親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賣掉為自己的孩子戒毒,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我從來就沒打什麼主意要從這上面賺多少錢。有很多人連3400元都拿不出來。可我不能再低了。」
薩仁高娃現在考慮把幾棟別墅再裝修一下,使之條件再好一點,收費會高一些,讓國外來戒毒的人住。一般普通的病房她不想再提高收費標准。現在這樣的收費基本能維持醫院的日常開銷。
「13年了,我基本上都是在這里,天天都是在跟病人們打交道。我總覺得自己就是給人帶來快樂的人。因為我在就會有笑聲。我已經接觸了1萬多病人,現在這些葯怎麼樣配製、怎麼吃我都懂,什麼樣的葯好我也都知道。」在閑暇時,薩仁高娃亦經常會扮演「姐姐」的角色對病人加以輔導,有時則客串一下明星,和小病人合影留念。
我想把他們寫成書出版,有可能拍成電視劇,以便讓更多的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高娃就像著了魔似的全身心地投入戒毒事業中。用高娃的話說,是鬼迷心竅了。什麼誘惑都沒有了,什麼好戲呀,什麼節目呀,什麼出國呀,統統不去考慮。在籌建戒毒中心的那段時間里,她的電話完全掐斷,跟以前的朋友沒有任何一點來往。誰都不知道她在干什麼,甚至連她自己身邊的有些人都不知道她在干什麼。
戒毒中心建起來後,高娃帶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去看,走著走著,爸爸突然說了一句:「我怎麼生了這么膽大的一個姑娘!」
「我這人從小做事情就很獨立。我長這么大,就從來沒有一種意識,做一件事情要和別人商量一下。反正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做,失敗了活該。」
筆者問:「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能把這4000萬收回來。」高娃回答:「在開始做的那一天我已經想到了,但最可能是10年20年都收不回來。我原來想得很簡單,把這事做好了,再去做其他的事如貿易、房地產、演戲等把它彌補回來。但是我沒有想到這件事是這么難撒手,竟然騰不出精力去做別的。」
1998年和1999年是高娃最困難的兩年。既有資金上的困難,也有人員不穩,人心思變的困難。人最少的時候,這么大一個醫院只有兩個病人在裡面,有20幾個人在為他們服務。
但薩仁高娃堅決不讓醫院做商業廣告。她說,「我不想讓人感到這是一件商業性的事,不想讓人輕看這個醫院。我就要靠我們的醫療技術,靠我們的硬體軟體,讓我們的病人成功戒毒之後出去自覺地向別人宣傳。」所以,現在瑞樺漸漸地被人所知道,就是靠病人的口口相傳。
2002年年初,瑞樺收支才達到平衡。目前,中國葯物依賴性研究所已指定瑞樺為其臨床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也為瑞樺提供了科學的心理治療方法。2004年12月,瑞樺被廣東省戒毒研究所確定為「廣東省戒毒研究所臨床科研基地」。
在戒毒這個行當里,薩仁高娃閱盡了人間的悲劇,多少風華正茂的青年,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都葬送在毒品的手中,令人惋惜,讓人心碎,也讓高娃對自己選擇的戒毒事業更堅定。
薩仁高娃認為,在人生長河中,要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只要認真去干,就沒有干不好的。任何事情只要打好了基礎,都能同時兼顧。因而,瑞樺成立之日,就是她復出演藝圈之時。那天下午,她就乘機匆匆趕往內蒙古。那裡有一部大戲在等著她——30集電視劇《成吉思汗》,她扮演成吉思汗的母親,從少女演到老年。
瑞樺的正常運轉,使得薩仁高娃能抽出一些時間來拍戲,她主演了央視即將播出的電視劇《日出日落》,劇中她扮演一個醫生;剛剛完成製作的100集情景喜劇《交通台的故事》中,她扮演交通台台長。薩仁高娃這些年來,一共接觸了1萬多名戒毒人員,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段令人感動和震撼的故事,她都隨筆記了下來。薩仁高娃透露了她的下一步計劃:「我想把他們寫成書出版,有可能拍成電視劇,以便讓更多的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⑻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比較多,下面推薦十二位,見下圖:

⑼ 謝園怎麼走的

電影演員、原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謝園於8月18日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1歲。

可見,無論是富豪,還是貧民,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都是平等的,先進的醫療手段、良好的營養水平,或許能夠暫時性延長生命,但終究無法抵抗自然規律。

謝園其誰?

在這個講求流量的時代,年輕的觀眾也許對謝園不太熟悉,但在二三十年前的90年代,謝園絕對是內地演藝界的大腕。謝園是老北京人,園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8級,在表演上有很高的造詣,曾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等多個表演獎項。同時,他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一輩子教書育人。很多明星是他的學生,活躍在熒屏的演員黃磊、左小青、伍宇娟等都是就是他的學生,為國家的影視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謝園在圈子裡也是地位頗高,演員梁天、葛優是他多年摯友,他們三個齊名被稱為喜劇三劍客。其去世的時候,近半個娛樂圈都發文悼念謝園老師。謝園的知名作品有《頑主》、《孩子王》、《棋王》、《上海一家人》、《天生膽小》、《我愛我家》等,其中在《我愛我家》,他即便是出場次數不多,但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便吸引了眾多粉絲,他不是偶像明星,而是依靠響當當的實力吸引了粉絲,是一位名至實歸的「老戲骨」。

外界評價:謝園演技精湛,老師曾經這樣評價他:形象一般,沒有演技,但信念堅定,價值觀正確。他在不同角色的切換中表現得游刃有餘。葛優評價他說:謝園是我心中最好的演員,沒有之一。我最愛看謝老師演戲。

2000年以來,謝園不追名、不逐利,腳踏實地的走演藝這條道路。雖然近年來已經不作為主演出現,但作為配角,他能夠將角色性格、生活刻畫的淋漓盡致,甚至搶了主演的風頭,在《人間至味是清歡》、《古董局中局2》、《闖關東2》中,他的表現都十分亮眼,配得上「老戲骨」之稱,為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依然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謝園的生活

在個人生活中,謝園的朴實、低調讓人羨慕和敬佩,他從未把自己定位為明星,自稱演員,在生活中除了排戲和宣傳,幾乎沒有什麼曝光量,更沒有過耍大牌的品性和經歷。要我說,謝園不是演員,而是真正的藝術家,他秉持了藝術家的操守,不為名利所累,只是為自己鍾愛的事業努力,塑造屬於自己的經典。

寫在最後

謝園的離世,不僅是我們娛樂界的一大損失,更是我們文化的損失。在悲傷和惋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到,心臟問題也已經不容忽視,還記得35歲演員高以翔在某綜藝節目錄制時,在跑步過程中突然暈倒,送醫後經過近3個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看來心臟疾病已經越來越年輕化、普遍化,這和我們的飲食有關系,也和作息有關,所以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要記得生命最重要,為了社會、為了家庭,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⑽ 中國老一輩電影家——康泰結過婚嗎有子女嗎他的妻子是不是老影人趙丹的女兒啊

和周璇訂過婚。

中國電影演員(1927-1985),原名劉秉璋,北京人,1944年於北京第四中學畢業,後入北京影藝學院,1945年入華北電影公司,抗戰勝利後在北京業。1946年在北京劇社擔任話劇演員,曾在《雷雨》《日出》中分別扮演周沖、方達生。

1954年6月,《渡江偵察記》在全國上映,受到大眾的熱烈歡迎。該影片榮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年優秀影片故事一等獎」。康泰在這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為革命不惜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周長喜。

1947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為了紀念在話劇《重慶二十四小時》中的成功,他開始使用「康泰」這個藝名,投身電影行列。

(10)電影的原演員擴展閱讀

他先後拍攝了《玫瑰多刺》《釵頭鳳》《紅樓二尤》《婚姻大事》《森林大血案》等影片,出演話劇《美國之音》《民主青年進行曲》《欽差大臣》。1953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在《渡江偵察記》《李時珍》《海魂》《青春之歌》《摩雅傣》《燎原》《紅日》

《苦難的心》《快樂的單身漢》《第二次握手》等影片中主演或扮演重要角色。曾參加話劇《原野》《幸福》,並為《解放》《日本最長的一天》《軍閥》《羅馬大戰》《Z》《橡樹,十萬火急》等譯製片配音。曾於1980年獲得長春電影製片廠舉辦的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康泰用認真的態度、精湛的演技,以及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在銀幕上塑造了許多經典形象。

閱讀全文

與電影的原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侏儒女孩電影大全 瀏覽:948
十隻兔的兇手電筒影完整版 瀏覽:464
一部電影說少女不停過生日 瀏覽:381
賤客電影在哪看完整版 瀏覽:167
年初二電影院開門嗎 瀏覽:130
曲波大電影 瀏覽:390
張梓琳在電影里的圖片 瀏覽:961
亞洲視頻大全重口味電影 瀏覽:556
音樂劇電影的區別 瀏覽:117
最新日韓愛情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刀的英文電影名字大全 瀏覽:643
上海電影製片廠老導演 瀏覽:395
黑人入住白人社區電影名字 瀏覽:861
哪個電影網站播放器可以投電視 瀏覽:385
印度電影愛情的故事 瀏覽:505
翡翠明珠電影完整版粵 瀏覽:824
周浦的電影院 瀏覽:270
有個電影什麼戈 瀏覽:2
穿越革命電影大全 瀏覽:148
橘右京音樂電影 瀏覽:555